绚丽多彩的世界音乐教案_终结版_优质课
绚丽的世界音乐教案范文

绚丽的世界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特点,拓宽音乐视野。
2. 培养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世界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非洲音乐:介绍非洲的音乐特点,如鼓乐、歌舞等,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感和热情。
2. 欧洲音乐:介绍欧洲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等,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3. 亚洲音乐:介绍亚洲的音乐特点,如印度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等,让学生感受亚洲音乐的韵味和内涵。
4. 拉丁音乐:介绍拉丁音乐的特点,如桑巴、探戈等,让学生感受拉丁音乐的节奏和激情。
5. 美国音乐:介绍美国音乐的特点,如爵士乐、摇滚乐等,让学生了解美国音乐的多元化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2. 示范法:播放世界音乐的经典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舞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世界音乐的魅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世界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音乐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4. 学生讨论分享:听取学生在讨论中的分享和见解,评价其对世界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音乐教材或相关音乐鉴赏书籍。
2. 音响设备:播放世界音乐的经典片段。
3. 网络资源:查找世界音乐的相关资料和视频。
4. 乐器:提供非洲鼓、吉他等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世界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活动1. 非洲音乐体验:组织学生观看非洲音乐表演视频,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舞蹈,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感和热情。
2. 欧洲音乐欣赏:让学生聆听欧洲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结构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亚洲音乐探索:学生分组研究不同亚洲国家的音乐特点,如印度音乐、中国民族音乐等,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绚丽的世界音乐教案范文

绚丽的世界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通过学习世界音乐,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1. 世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音乐风格3. 世界音乐的代表作品介绍4. 世界音乐乐器的学习和体验5. 音乐欣赏和分析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音乐的定义、特点和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2. 案例分析法:介绍世界音乐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3. 实践教学法:学习世界音乐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演奏。
4. 欣赏教学法:播放世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音乐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
2. 乐器:准备世界音乐乐器,如非洲鼓、印度sitar 等。
3. 音响设备:音响或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世界音乐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世界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对世界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世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讲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3. 案例分析:介绍世界音乐的代表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4. 实践体验:学习世界音乐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演奏。
5. 音乐欣赏:播放世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思考。
6. 总结:总结世界音乐的特点和价值,强调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世界音乐的学习任务,如欣赏指定作品、学习乐器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对世界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欣赏能力:通过学生的音乐欣赏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世界音乐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活动,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世界音乐音乐会或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教案设计

《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教案设计一、授课课题: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二、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三、授课课时:一课时四、教学准备:准备与本课相关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学习世界各地有趣的声乐形式,乐意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歌唱形式,并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理解、体验世界民族音乐的能力。
3、能记住约德尔山歌、恰克合唱、板嗦哩说唱三种歌唱形式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六、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去分析音乐,总结并记忆各种歌唱形式的基本特征,并由此充分体验音乐。
2.难点:(1)用音乐要素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各种形式的音乐特征,并由此充分体验音乐。
(2)学生运用自己分析到的音乐特征,主动体验音乐。
六、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好,刚才我们聆听到的歌曲是我们国家的吗?他有什么歌唱特点?谁演唱的,那国人?生:俄罗斯的维塔斯的海豚音。
师:像这样特殊的歌唱形式在世界上有很多,今天我就带同学进行一次有趣的世界音乐之旅,来了解学习世界上别具特色的歌唱形式。
大屏幕显示的是我们的旅行路线,在旅行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等待着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
现在让我们出发进入今天的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的旅行。
新授过程:(一)、《约德尔山歌》师:首先,我们的第一站是瑞士,同学们对瑞士了解吗?生:表,阿尔卑斯山。
师:阿尔卑斯山上的居民的生活方式以什么为主?生:放牧,农业。
师:在放牧的时候,他们呼唤远处的羊群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发声方法-------约德尔。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具有约德尔风格的山歌。
我要求同学们用右手跟着歌曲画旋律线,(放音乐)生:画着旋律线聆听。
(音乐结束时,出现关于约德尔唱法的问题)师:音乐听完了,问题也出来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些问题。
我点到哪一位同学哪一位同学就起来回答。
师:问题A请同学说出这首歌曲的旋律、速度与节奏有什么特点?生:跳跃、轻快、密集。
高中音乐_绚丽的世界音乐——舞蹈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一、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
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志。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绚丽的世界音乐——舞蹈篇》,所以在学生参与体验方面,要格外的重视。
舞蹈是肢体语言,如果不能亲身投入其中,怎能体会舞蹈之美?二、“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更加完善。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种舞蹈类型——巴西的桑巴、西班牙的弗拉门戈和芭蕾。
学生在欣赏和参与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获得了审美的愉悦。
三、关注音乐实践音乐课程的实践性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只有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实践音乐教育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节课我所使用的教材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全册的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中的第2节《绚丽的世界音乐——舞蹈篇》。
本单元由“多彩的华夏之音”、“绚丽的世界音乐”两节组成。
主要介绍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以及世界各地最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学生能够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音乐作为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的观念,并乐意通过音乐去了解不同的世界文化,加强对世界各种音乐文化独立性价值的认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从而达到理解和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的目的。
第二节“绚丽的世界音乐”从“歌、乐、舞”三个领域的音乐入手,介绍世界各地最具特色的民间音乐。
在《舞蹈篇》中,主要介绍三个国家的舞蹈种类——巴西的桑巴,西班牙的弗拉门戈以及阿根廷的探戈。
而我没有完全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授课,主要只选取了桑巴和弗拉门戈,而且又弗拉门戈里面的“踢踏”动作,拓展到踢踏舞。
后又加入了芭蕾的知识,学习体验了芭蕾舞的七个基本手位。
整体来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的整合,效果良好。
高中音乐《绚丽的世界民族音乐(歌唱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现在中学生接触的音乐内容大多是流行音乐,对本民族、世界音乐了解很少,设计这节课的内容是选择性的选择了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这两种比较有特色,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内容。
旨在让学生产生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精髓,领略世界歌唱音乐的风采,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达到理解和尊重多元化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学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乐意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歌唱形式。
2、通过聆听欣赏对比不同歌唱形式,能区别出几种歌唱形式的各自特征。
3、能记住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这两种种歌唱形式名称与基本特征,并能对其中认为最具特色的歌唱形式作出概述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这两种歌唱形式的名称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了解。
2、教学难点:积极的参与到约德尔山歌、恰克合唱的互动活动中,并能对其中一种演唱形式作出评价。
教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笔,静下心来,端正坐姿,准备上课)一、导入(视频导入)(很高兴这节课由我与同学们一起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首先我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大家看一看,停一停,这样的歌曲及演唱方式,你见过吗,听过吗?)欣赏视频(这样的歌曲,你听过吗?感觉怎么样?)生答(视频中的歌曲非常独特,歌词我们虽然听不懂,但是通过演唱,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歌曲里面表达的情绪。
)(今天,我们就乘坐音乐的列车,去欣赏其他国家独特的歌唱。
)学习第二单元第2 节绚丽的世界民族音乐——歌唱篇展示学习目标快速浏览二、讲授新课(一)约德尔瑞士(首先我们来到一个美丽的国家,我说同学们猜猜是哪里,这个国家位于阿尔卑斯山脉脚下,国旗红底白十字,这个国家盛产的军刀、表世界闻名,猜到哪了吗?)瑞士1、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约德尔’P63和P190相关知识,把一下问题的答案在教材上标出来并识记)生答,尽量背诵,答对每条,给小组加2 分① 约德尔是什么?它的起源?② 约德尔的演唱特点③ 约德尔的伴奏乐器2、约德尔相关知识1 定义及山歌介绍约德尔(yodel)是瑞士传统音乐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山歌唱法。
《绚丽的世界音乐》的教案

《绚丽的世界音乐》的教案《绚丽的世界音乐》的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学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乐意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歌唱形式和器乐演奏形式,并主动进行相关学习与探究活动,能记住约德尔山歌、恰克合唱和甘美兰音乐、雅乐等形式名称与基本特征。
2、了解这些音乐产生的历史文化北京、社会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认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
难点:能感受体验不同国家的歌唱与器乐形式,记住名称与特征。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含拟使用多媒体计划)采用聆听、感受、体验、世界各国的歌唱、器乐形式,引导学生记住不同歌唱形式与器乐形式的名称特征,并进行学习与探究活动。
课后反思体会由于课程安排较紧,歌唱与器乐篇合二为一,从声乐与器乐鉴赏,到对比鉴赏、感受世界音乐的魅力,学生兴趣很大。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包括德育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分析、评价歌唱篇:歌唱是人类最直接、最自然地表达情感的方式,即便跨越了国界,人们同样能在歌声中找到知音,获得共鸣。
一、聆听与鉴赏:1、瑞士约德尔山歌山歌特点:约德尔是瑞士传统音乐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山歌唱法。
它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牧民呼唤羊群、牛群的喊叫声,用歌唱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达各种信息。
约德尔唱法技巧高超,真假声、高低音、胸声、头声不断交替,起承转合。
欣赏曲目:歌曲的节奏欢快灵活,歌词简单,音域宽广,音程跳动频繁,跨度极大,旋律富于装饰性。
步骤:①启发学生聆听时找出歌曲与众不同的地方。
②带动学生唱出衬词的联系,体验音乐风格。
2、印尼恰克合唱:恰克合唱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声乐形式之一,即用人声来打节奏,流行一中武术的表演仪式。
步骤:①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找出特点;②分段进行节奏练习;③分声部学唱恰克合唱;3、保加利亚女声重唱:保加利亚女声重唱的声乐艺术是一种不得外传的“秘密”。
它采用自然、直接、开放的唱法,在多声部的重唱中常出现不协和的音程,其独具韵味的.民族特点,成为近年来世界声乐舞台的耀眼明星。
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迎新大带小教案

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迎新大带小教案。
一、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名称,颜色和基本元素;2.掌握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配合音乐较好的表现自己;3.鼓励小朋友自由发挥,激发家长和老师对小朋友的赞美,帮助养成自信自主的性格特征。
二、活动流程1.环节一:运用手工制作颜色盘教师准备不同的颜色碟子,每个小孩拿到一张白纸,让他们尽情地在白纸上涂画,不限制画画的颜色和形式,鼓励小朋友寻找自己内心中的感受。
2.环节二:认识不同风格音乐教师准备几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根据其节奏和节拍为不同的音乐命名,例如:快乐的rock,快速的流行歌曲,悲伤的古典音乐等。
老师将这些音乐与之前小朋友们创造的颜色进行匹配,引导小朋友们认识不同风格音乐的名称、颜色和基本元素。
3.环节三:肢体舞动教师发掘小朋友们共同喜爱的音乐,并与之配合肢体舞动活动。
例如:“快乐的rock”可以让小朋友跳跃、摇摆等多种肢体动作,让他们通过舞蹈的方式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4.环节四:小朋友自由发挥在本环节,小朋友们被鼓励尝试自己的想法,将不同颜色和音乐风格结合,创造自己的表演,老师与家长协助小朋友们设计服装和剧情,充分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可以:1.了解到不同音乐风格的名称、基本元素和特点;2.开拓小朋友们的感知能力,让他们通过感官接触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3.鼓励小朋友们的自我表达和创造力,帮助小朋友们建立自信和自主的性格特征;4.增进小朋友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和社交能力。
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是一次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音乐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业余生活质量,还促进了小朋友们的全面发展。
音乐鉴赏《绚丽的世界音乐舞蹈篇》教案

音乐鉴赏《绚丽的世界音乐舞蹈篇》教案在舞蹈篇中,我们将探索世界各地的舞蹈形式,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艺术价值。
舞蹈是一种活生生的语言,通过身体动作表达思想和感情。
本教材选择了巴西桑巴、西班牙弗拉门戈、阿根廷探戈、印度尼西亚凯旋舞、非洲方族舞、印第安丰收舞等舞蹈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世界各地的舞蹈特点和音乐特点,从而形成多元的世界观。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我们增加了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的欣赏。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兴趣点,设置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深刻感知舞蹈的艺术魅力。
同时,详细介绍世界各地的舞蹈特点和音乐特点,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艺术价值。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世界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了解世界舞蹈音乐,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与体验活动。
同时,初步了解西班牙弗拉门戈、阿根廷探戈等舞蹈的特点和音乐特点,掌握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
通过接触世界其他各地的民间舞蹈,让学生能对舞蹈的社会功能作出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收集整理关于巴西、西班牙、阿根廷的地理、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资料。
在导入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古典舞《千手观音》来感受舞蹈艺术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
在课堂中,我们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体验活动,深入体会世界舞蹈音乐的丰富多彩,让他们能对舞蹈的社会功能做出自己的见解。
___是印度尼西亚西部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近年来才开始与外界接触。
在当地,女性们跳舞来庆祝男性凯旋归来,这种舞蹈被称为凯旋舞。
了解舞蹈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认识功能是指舞蹈反映社会生活,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舞蹈状况,可以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心理特征、精神风貌以及社会的各个侧面。
中国古代思想家常常以某个朝代的乐舞风气去评价它的兴亡盛衰。
审美功能是指舞蹈的节奏、表情和构图给人以美感和在舞蹈过程中所获得的身心愉悦。
舞蹈的审美功能往往与娱乐功能或教育功能结合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它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无旋律,用人声打节奏演唱)B.它的歌词你能听明白吗?(不能)这像不像在约德尔山歌中出现的衬词呢?(像)
同学们边欣赏恰克合唱边注意对比“约德尔山歌”
3、教师简介恰克合唱的相关文化。教师让学生思考:恰克合唱应该在什么场合演唱呢?
教师在学生练唱后小结:同学们通过不协和音程的演唱,感受到不协和音程的演唱比起甜蜜的平行三度、6度或者齐唱更有难度。但保加利亚人不仅长的美,更用他们的智慧创作出如此强有力的音响去庆祝丰收和歌颂美好的生活。
(三)“唱”游世界第三站——印度尼西亚
学习印度尼西亚的恰克合唱
1、教师激趣:玫瑰花都保加利亚让我们惊喜连连,兴趣盎然。下面我们继续前往印度尼西亚,看看在美丽的巴厘岛上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教学策略
体验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内容
备注
教
学
过
程
设计理念:
如今的中学生接触的音乐类型大多都是流行音乐,对本民族以及世界音乐了解甚少,本堂课希望通过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瑞士约德尔山歌、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保加利亚女声合唱、西非格里奥说唱这几种不同国家的歌唱形式,培养学生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兴趣。这节课的课堂延伸从放眼世界的音乐到胸怀祖国、家乡的音乐,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小结:恰克合唱是古老的祭奠“仙女舞”的一部分,用于与神灵沟通来驱魔降福。恰克是在夜晚演唱的,在广场上燃烧着熊熊火炬的四周,围坐着一两百上身赤裸的男子,他们分为五圈边舞蹈边大声用五种不同的节奏喊叫“恰克”音节。其中一圈人用同一节奏喊出“朋、朋”,其他四圈采用声部插入的方式,用不同的节奏型叫喊“恰克”,很有感染力。恰克合唱已经成为巴厘岛重要的旅游节目。
4、感受体验:四声部《恰克合唱》
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身体力行的感受到恰克合唱的魅力,让学生一起做个互动游戏。(先分开再合,先慢再快)
X 0 X 0 X 0 X 0
qi qi qi qi
0 X 0 X 0 X 0 X
po po po po
XX0XX0XX0XXO
恰恰恰恰恰恰恰恰
0XX0XX0XX0XX
恰恰恰恰恰恰恰恰
1、教师激趣导入:
在欢快的约德尔歌声中我们“唱”游完瑞士,通过欣赏约德尔山歌,我们体会到除了中国的民歌,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有趣的歌唱形式。接下来我们来到享有“花都城市”美誉之称的保加利亚。现在大家看的是保加利亚的名胜“玫瑰谷”。这里种植了7000多种的玫瑰花。现在,我们就一边赏花,一边放松着心情,欣赏着保加利亚的美女们为我们带来的女生重唱。
2、学生观看保加利亚女生重唱视频
3、教师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谈谈观后感
操作指导: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畅所欲言能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老师在这一环节做些小小的改变。班级按小组分别就这首乐曲的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合作探究,然后每组派一、二名同学进行展示,看看哪一组展示最棒。每组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演唱方法:和声色彩:节奏特征:演唱特色。每组只要选其中一点进行赏析即可,各组展示内容可由同学们自己决定。(讨论时间3分钟左右)
B、速度加快,第一自然段第一组同学唱前半段歌词,第二组同学唱衬词。第二自然段第二组同学唱前半段歌词,第一组同学唱衬词。第三自然段全班同学大合唱,体会约德尔山歌的特点
C、教师及时鼓励:同学们的歌声整齐嘹亮又充满感情,唱得非常好!大家为自己精彩的演唱鼓鼓掌吧!
(二)“唱”游世界第二站——保加利亚,
学习保加利亚女声合唱
歌词特点:采用大量衬词,如“雷伊哦洛”
5、教唱《孤独牧羊人》片段
因为约德尔山歌是如此的风趣幽默,于是渐渐的风靡了全世界,这不在《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中也有动听的约德尔山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孤独的牧羊人》吧。(播放视频)
A、教师自弹自唱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教师一句,学生一句,第三自然段师生合琴一起演唱。
4、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觉得它在节奏、情感、结构、演唱、歌词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如下:(板书关键词)
节奏情绪:欢快活泼
歌曲特点:音程跳动频繁、跨度大。音域宽广
演唱特色:真假声转换(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了大家刚听到的这种奇特的效果。)
四、课堂延伸
1、介绍家乡的说唱方式-----呼麦。
刚才,大家欣赏完世界各地如此奇特又动听的歌唱方式,也欣赏了咱们家乡的说唱方式。同学们有没有听说在咱们中国也有一种更加奇特的歌唱方式,一个人能同时演唱两个声部,是一种喉音的演唱艺术。声带发出低沉的基音,口腔随着气息的调控发出高亮的泛音。这种演唱方式就是呼麦!(欣赏视频)
2、同学们看完视频谈体会。
3、教师小结。大家的看法不乏真知灼见,很好。是啊,音乐无国界,音乐来自生活,生活就是音乐。只要大家热爱生活,用心生活,优美、动人音乐每时每刻就在我们的身边,大家说,是吗?
五、课堂总结
1、教师先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欣赏的演唱形式,谈一谈你最喜欢的演唱形式。
2、总结。时间过的很快,本次唱游世界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可以通过节奏、情感、结构、演唱、歌词等方面去“唱”游世界各国的音乐之旅。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之余能多听听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音乐来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对音乐的审美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丰富自己的生命色彩。热爱世界,热爱家园,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做生活的有心人。谢谢。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记住瑞士约德尔山歌、保加利亚女声重唱、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西非格里奥说唱这几种歌唱形式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并能对其中认为最具特色的歌唱形式作出概述和评价。
教学重点
学生对瑞士约德尔山歌、保加利亚女声重唱、印度尼西亚恰克合唱、西非格里奥说唱这几种歌唱形式的名称和特征有基本的认识
教学难点
积极的参与约德尔山歌的学唱、恰克合唱的互动、小组合作探究保加利亚女声重唱特点的活动中,并能对其中一种演唱形式作出评价,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类似约德尔山歌唱法的流行歌曲《黄昏放牛》
二、导入新课
老师扮演导游,激情导入,带领学生“唱”游世界:
人间四月天,风景正迷人。今天老师相当一回导游,带领着同学们一块儿“唱”游世界,让我们在音乐世界中尽情欢乐,感受不同国度的音乐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走进“唱”游世界的第一站——瑞士。
。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手舞足蹈,大家初步感受到了恰克合唱的强烈的节奏和巨大的感染力,体会到它鲜明的民族风采和地域特色,我们为这些精彩的音乐所折服和倾倒。
(四)“唱”游世界第四站——西非
欣赏西非的格里奥说唱
刚才我们欣赏了欧洲、亚洲独特的歌唱方式,现在让我们放眼非洲,看看在遥远的非洲又有怎么样的说唱方式呢?
三、新课教学
(一)学习瑞士约德尔山歌
1、教师让学生说说谈到瑞士同学会联想到什么?(瑞士糖、瑞士手表、阿尔卑斯山脉….)
2、初步感知瑞士约德尔山歌
教师让同学们欣赏11岁女孩参加美国达人秀演唱的约德尔山歌。(播放视频)
3、欣赏完这段视频后让学生谈感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们都知道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美不胜收。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达各种信息。于是就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又令人惊叹的约德尔唱法。在朴素的曲调中淋漓尽致的表达欢乐、怀乡、爱情等情感。
高中音乐优质课教案课 题绚丽的世界 Nhomakorabea乐——歌唱篇
课型
鉴赏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认识、学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意义,乐意感受和体验不同国家歌唱形式。并由此延伸欣赏我国乃至家乡独特的歌唱形式,体会我国音乐的魅力,感悟出音乐是无国界的,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学唱歌曲、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对比欣赏不同国度独特的歌唱形式,能区别这几种歌唱形式的各自特征。
(播放视频)
1、欣赏完这段视频,同学们猜猜看西非的格里奥说唱一般在什么场合演唱,有什么用途呢?
教师补充归纳
格里奥说唱一般用于:
婚礼、葬礼唱赞美、祝福、颂扬的歌曲
乡村的节日讲历史故事,颂扬英雄和猎人
为人们排忧解难,甚至参与政治、经济事件的协商
2、中外音乐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说唱艺术理解。
欣赏完非洲的说唱音乐,同学们想想在我们美丽的家乡有没有类似的说唱音乐,有哪一位同学熟悉?可以告诉大家吗?(介绍家乡的嘭嘭鼓)教师进一步简介家乡说唱艺术——渔鼓(播放视频)。
4、各小组展示。一组展示后,其他组如有不同意见,可进行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如下:(关键词板书)
演唱方法:自然、直接、开放
和声色彩:不协和音程(如二度)
节奏特征:节奏自由
演唱特色:独唱或领唱时采用自由的散板,装饰音、滑音、颤音层出不穷
5、学生练习歌曲
教师按男女,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男同学唱:34567女同学唱45671,看看学。能不能把不和谐的音符唱的悦耳动听?(男女生合钢琴来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