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的研究与实践
高考政治:开放性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开放性主观题答题技巧【真题再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某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
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
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
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
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4分)【参考答案】(1)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体艺术节;(2)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3)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
(每项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从上述试题及其参考答案看。
政治开放题答案灵活,采意得分,考生能充分发挥“自我表达”意愿。
这对考生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开放题其实就是让学生放开思维进行探究,主要考查学生自我学习的效果。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从选材上看,具有新颖性和典型性。
此类试题背景材料通常是社会热点或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关注的问题。
考生答题可以就某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灵活展现考点,体现学生组织答案的能力。
浅析敦煌莫高窟旅游开发现状

浅析敦煌莫高窟旅游开发现状旅英1012 陶浪莎摘要:在旅游发展全球化、现代化的潮流下,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而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敦煌莫高窟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一方面濒危的壁画、塑像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世界遗产却被当作地方经济发展加速器,众多游客的涌入给莫高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如何在满足当代人对莫高窟经典艺术审美欲望的同时,维护子孙后代继续拥有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权利,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旅游;保护与开发一敦煌莫高窟遗产的开发近年以来,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不断被社会所认识并相继地纳入各地文化产业开发重点,从而使这部分重要的文化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市场。
其结果,一方面丰富社会生活,增强了市场的营销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一些拥有这些文化遗产的城市通过开展旅游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增长了城市经济。
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集中体现在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多座,它对我国建筑,彩塑,壁画以及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1987年12月,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莫高窟申遗成功之后,对其进行开发,发展成为旅游景点,让游客欣赏敦煌之美,同时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提升了甘肃城市的文化形象和经济总量。
二敦煌莫高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一)石窟超负荷旅游承载力危机莫高窟开凿在崖壁之上,加之洞窟内空间狭小,其石窟特性决定了游客的访问量。
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行,新一轮的“敦煌旅游热”正在升温。
莫高窟的常规日承载力是2 000人/天,但“黄金周”一天的游客数量就可以达到4000多人/天,曾创下月接待73482人的最高记录,超出常规接待能力的175%一200%甚至300%。
从1979年莫高窟正式向游人开放时起,每年来敦煌石窟旅游的人数迅速上升,1984年首次突破lO万人。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敦煌莫高窟可以被视为一个经典案例。
作为世界遗产之一,莫高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兼顾文化保护,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内保存有大量的壁画、雕塑和经卷等文化遗产,展示了千年前的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风格。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自然灾害和人为盗窃等原因,莫高窟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为了保护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莫高窟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为。
同时,对莫高窟进行了维修和保养工作,对已经损坏的壁画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为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保护的同时,敦煌莫高窟也积极开展旅游开发工作。
通过旅游开发,提高了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物保护筹集了资金。
敦煌市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建设了相关的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规定了莫高窟的游览时间和人数限制,以减少游客对文物遗产的损害。
然而,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文化遗产并非易事。
由于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多的游客不可避免地会对狭小的洞窟内壁画造成磨损和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敦煌莫高窟采取了分流游客的策略,将游客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游览。
此外,还加强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保护意识。
除了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敦煌莫高窟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景区商业化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目前,敦煌莫高窟在商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商业化、收费合理性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总之,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樊锦诗:锦瑟华年去,莫高永留诗

樊锦诗:锦瑟华年去,莫高永留诗作者:任闻来源:《时代报告》2018年第12期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改革先锋”百人荣誉,被称为“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
改革开放以来,她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团队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开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构建“数字敦煌”,开创了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并且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它还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
有人说看了它,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它吸引了无数的艺术家、考古学家、佛学家、科学家接踵而至,也让全球的游客都心驰神往。
还有的人说,它的绝世风情,只有中国人才懂。
而最懂它的中国人之一,也许就是“敦煌女儿”樊锦诗了。
刚来敦煌的时候,樊锦诗因为一张笑起来爽朗的娃娃脸,走到哪里总是被问:“你十几呀?”她60多岁坐火车出差,被人问:“您这年纪还出差,有70了吧?”她才觉得老了。
樊锦诗往莫高窟的洞里面一钻,就是漫长的半个世纪。
1962年,还在读大学的樊锦诗前往敦煌实习,作为一名学生,没有社会经验,想当然地认为敦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敦煌的石窟这么美,研究人员也应该风度翩翩、房子也应该窗明几净。
到实地之后,樊锦诗和同学都被瑰丽的洞窟艺术深深地震撼了,从一个洞窟到另一个洞窟,里面的壁画、彩塑等艺术品琳琅满目。
之前虽然去过相关的博物馆,但像这样的石窟艺术却是第一次见,其魅力之大使他们完全忘记了外部世界,仿佛置身于童话之中。
洞窟里面极美,但研究环境却极差。
离开洞窟时,没有栈道、没有楼梯,樊锦诗和同学们只能胆颤心惊地走在一根长木头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短木条的“蜈蚣梯”。
住的房子是泥块搭建的,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
而且,敦煌交通不便,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极慢,收到的报纸日期都是一个礼拜甚至十天之前。
当樊锦诗得知像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坚守了十几年的时候,都有些难以置信。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研究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研究引言城市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量也不断增加,给城市的环境、交通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对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研究,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风景名胜区游客承载能力的概念与意义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它既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游客体验和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评估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有助于科学规划景区的开发建设,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游览质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风景名胜区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的方法1. 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主要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分析,对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流量、游览时间、游览面积等进行测算和预测,从而得出一个合理的游客承载量。
常用的方法有游客流量模型、游览时间模型和游览面积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资源进行建模,以预测未来的游客承载能力。
2. 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访谈等方式,对游客的满意度、游览体验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游客的主观感受和意见,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管理措施。
三、城市风景名胜区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的影响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估游客承载能力的重要依据。
自然环境的质量和破坏程度会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游览质量,进而影响游客承载能力的评估结果。
2. 人文环境因素城市风景名胜区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建筑风格、服务质量等方面。
人文环境的丰富和独特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可能会对人文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游客承载能力。
3. 交通设施因素城市风景名胜区的交通设施是游客到达和离开的重要条件,也是评估游客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敦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

同时在影响因素的建模研究方面。车裕斌建立了区域旅游系统吸力模型,他 认为影响吸引力的因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交通、 旅游政策环境[5]。并以武汉市旅游市场吸引力预测为例,说明了该模型运用的 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ChirstineLim 通过时间序列建模分析得出收入、价格、汇 率、季节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对国际旅游流起着重要作用[6]。
国内游客中,来敦煌人数最多的省区有新疆、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等, 其中新疆、甘肃以及经济发达的沪、京、粤地区是客源的集中地[9]。
引言
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界处,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在中国 古代是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经拥有非常繁荣的商业活动, 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基于这些,历史给敦煌这块不起眼的地方留下了许 多让我们赞叹的文化和资源。像是世界遗产的莫高窟,还有汉长城的边关玉门关 和阳关等不少旅游资源。现在敦煌作为地处中国西部颇具名气的旅游城市已经发 展出了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客源市场。本文在这一基础上对敦煌现 有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市场的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1.4 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基于旅游客源市场的以上的一些特点,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对旅游客源 市场的发展趋势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 21 世纪了旅游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的朝阳产业,虽然旅游业产生的时间不长,但到现在为止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 四次发展高峰。在全球化的进程下旅游产业的客源市场也必定会随之不断扩大 [7]。
社会实践敦煌旅游报告

一、前言敦煌,这座坐落在甘肃省西部戈壁滩上的古老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2019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敦煌旅游社会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敦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
以下是我在此次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
二、敦煌的历史文化1. 莫高窟:壁画艺术的瑰宝莫高窟是敦煌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窟内壁画内容丰富,技法精湛,涵盖了佛教、道教、儒家等多种文化元素。
我在莫高窟参观了多个洞窟,其中最为震撼的是第160窟的《鹿王本生图》,壁画中的线条流畅,色彩鲜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 敦煌古城:历史的见证者敦煌古城位于莫高窟东约30公里处,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城内保存有大量的古代建筑、壁画和雕塑,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资料。
在古城中,我们参观了烽火台、城楼、民居等建筑,感受到了古代边塞城市的繁华与沧桑。
3. 敦煌博物馆:历史的陈列馆敦煌博物馆位于敦煌市区,馆内收藏有大量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包括壁画、雕塑、瓷器、铜器等。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深入了解了敦煌的历史文化,对丝绸之路的交流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敦煌的自然风光1. 鸣沙山月牙泉:沙漠中的奇迹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东南约30公里处,是敦煌的著名景点。
鸣沙山因沙子会发出声音而得名,而月牙泉则像一把弯弯的月牙镶嵌在沙漠中。
在这里,我们骑骆驼穿越沙漠,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雅丹魔鬼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雅丹魔鬼城位于敦煌市区东北约150公里处,是一处典型的雅丹地貌。
这里的岩石形态各异,仿佛是魔鬼的城堡。
站在城墙上,远眺沙漠,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敦煌的现代社会1. 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敦煌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政府在保护和开发敦煌旅游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生态环境保护敦煌地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
为了保护敦煌的自然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绿化、控制旅游开发等。
莫高窟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

莫高窟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和管理作者:李智慧张妮娜王彩霞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12期敦煌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在河西地区设立的四郡之一,自此之后,敦煌一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一带一路”战略,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盛大开幕,加上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于敦煌,敦煌旅游热潮一度袭来。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该从那些方面入手做好进一步的文物保护工作呢?本文主要介绍莫高窟的概况、2015-2017年上半年莫高窟旅游数据分析、莫高窟在旅游热潮冲击下的合理性文物保护、景区管理措施,以及莫高窟管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引言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文化殿堂。
历史上曾经荒废,无人看管,多次遭受人为破坏。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成立后,对莫高窟的保护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预防式(监测式)保护。
目前,在敦煌研究院的大力保护下,莫高窟仍然处于垂暮老人的状态中,面对敦煌旅游热潮的袭来,敦煌研究院针对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性及现状,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景区进行科学、系统、长远的规划。
一、莫高窟概况莫高窟坐落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遐迩。
它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以及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 000平方米、彩塑2 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一世纪(东晋到宋代时期)的文物,里面包含有佛经、文本、绢画、法器等文物。
后来,从藏经洞就衍生出了一门国际学科——敦煌学。
莫高窟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0窟 唐4飞天 第305窟 隋 飞天
2、释迦牟尼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画表现释迦牟尼前生救度众生的故 事;佛传故事画描绘释迦牟尼诞生、生活、修行、降魔、教化的传奇故事。
第254窟 北魏 尸毗王本生 第257窟 北魏 鹿王本生
第285窟 西魏 五百强盗成佛
第290窟 乘象入胎 第375窟夜半逾城
管理区 洞窟区
南区
北区
莫高窟现存的735个洞窟分布于近2公里长的砂砾岩崖体上
主要的壁画内容分类
1、尊像画 表现大彻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菩萨,虔诚修行、 以求自我解脱的弟子,威武勇猛、守护佛法的天王、力士, 轻歌曼舞的伎乐飞天等。
270多个洞窟、4500多身飞天。 莫高窟的名片,敦煌艺术的标志。
游客承载量(VCC, Visitor Carrying Capacity) :一定时间内,文 物保护单位游客的参观活动,既不会对文物本体及周围环境造成损害,也不 会降低参观质量的文物保护单位所能容纳游客的最大数量。
三、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方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发 〔2012〕 63号 第三条 合理确定文物景区游客承载标准。要立足文物
第159窟 中唐 净歯
第61窟 五代 制陶
第98窟 五代 纺车
第23窟 盛唐 雨中耕作
第302窟 隋 饮马
第156窟晚唐 手推栏车
第159窟 唐 挤奶图
第85窟 唐 肉肆
第290窟 射箭
第249窟 西魏杂技
第290窟 北周 角抵 涉及近20 类体育活动
第428窟北周 赛马、马术
第454窟 宋 博弈
青金石Lazurite 石青/蓝铜矿 Azurite
氯铜矿Atacamite 石绿/孔雀石Malachite
动植物颜料:蛤粉Oyster Shell White,胭脂Rouge 近年研究発现有机物的颜料:靛蓝Indigo,藤黄Gamboge,
➢ 洞窟形制特点: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光照不充分
➢ 气候环境
榆林 窟第 3窟 西夏 唐僧 取経 图
第98窟 五代时期 各族各国王子
第158窟 中唐 各国国王举哀图
第220窟 初唐 中原皇帝及群臣—— 中原特色的绘画风格
第465窟 元 大幻金刚曼荼罗 藏传佛教
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宝库 音乐题材洞窟200多个,乐队有500多组,各类乐器40余种,4500多件。
曲项琵琶 异形笛
箜篌
扁鼓
弯颈琴
筝
第288窟 西魏 天宫伎乐
第249窟 (西魏)伎乐天
榆林窟第25窟中唐 舞乐图
第148窟 药师経变乐队 盛唐 第220窟 初唐 胡旋舞
第112窟 中唐 乐舞 反弹琵琶
丰富的建筑形象资料
第437、444窟宋代窟檐
第61窟 五代 五台山图(局部)
第454窟 宋 木工缔构精舍 第148窟 盛唐 虹桥
保护 强度
游 客量
游 客量
体 验度
三、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方法
承 载 量 ( 力 ) 的 概 念 , 可 追 溯 到 1930 年 代 的 美 国 国 家 公 园 服 务 处 (NPS),到1960年代开始有较系统化的应用。从那时起,此概念进一步 发展,被反复定义、实施、评估。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框架或方法 论 , 现 在 基 本 达 成 一 个 共 识 方 法 。 游 憩 承 载 能 力 ( RCC , 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 可以接受改变 的极限( LAC ,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 、 游 客 影 响 管 理 ( VIM , 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 (VERP, 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是目前广泛使用的 模型。
第217窟 盛唐 建筑 第146窟 五代 宅院
珍贵的交通工具形象资料
第72窟 五代 四抬亭式肩舆轿 第62窟 隋 供养人与牛车
第61窟 五代 牛车
第148窟 盛唐 四驾马车
第45窟盛唐海船
第323窟 初唐 摇橹帆船
第323窟 初唐 被华尔纳盗走的壁画 宝船
榆林窟第3窟 西夏 双尾船
莫高窟第259窟
➢ 矿物颜料的使用 雌黄Orpiment 二氧化铅 Lead dioxide
金Gold
磁铁矿Magnetite
碳/墨Carbon
石膏Gypsum 白垩Chalk 滑石Talc 石英Quartz 高岭土Kaolinite 白云母Muscovite
铅丹Red Lead 朱砂Cinnabar
雄黄Realgar 铁红 Hematite
二、莫高窟洞窟状况及开放存在的问题 3、开放压力,游客集中于7/8/9/10月;黄金周。
二、莫高窟洞窟状况及开放存在的问题 3、开放压力,游客集中于7/8/9/10月;黄金周。
75%
二、莫高窟洞窟状况及开放存在的问题 3、开放压力,游客集中于7/8/9/10月;黄金周。
三、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方法
莫高窟第45窟
莫高窟第419窟
莫高窟第194窟
莫高窟第428窟
莫高窟第158窟
莫高窟第55窟
第328窟 塑像(初唐) 第45窟塑像(盛唐)
石窟建筑形制主要有五种:
中心塔柱窟
禅窟
殿堂窟
佛坛窟
第96窟 盛唐35.5m
大像窟
第130窟 盛唐26m
第158窟涅盘窟(卧佛窟)长15.8m
壁画为什么得以长久保存?
第98窟 于阗王及夫人
第409窟 西夏王妃
第428窟供养人
第303窟 隋 供养人与车马
第231窟 中唐 阴氏父母供养像 第156窟 晚唐 张议潮出行图
7、装饰图案 装饰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的纹样。
第288窟西魏 忍冬几何飞天平萁图案
第428窟 北周 平萁图案
莫高窟中唐时期边饰 从上至下:莫高窟第237窟、第
安全,科学评估文物资源状况和游客流量,合理确定文物旅游景区的游客承载标准, 并向社会公布。对于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等易受损害的文物资源,要通过预约 参观、错峰参观等方式调节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数,防止背离文物旅游景区实际、片 面追求游客规模。要定期对利用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等易受损害的文物资源开 展旅游等开发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对可能造成文物资源破坏的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确保文物安全。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 导则-LB/T 034-2014; 游 憩 承 载 能 力 ( RCC , Recreation Carryin g Capacity)
三、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方法
2001年起,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 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借鉴了国 外以往同类研究的方法和成果遗产地研究和遗产管理实践,以 及莫高窟和国内的管理、开放旅游的现状,逐步将承载量的概 念定义为“保护区域内限制使用的政策”,而不是单一的游客 数量的多少。
元
千 手 千 眼 观 音 経 变
5、佛教史迹画 宣扬佛法威力、佛迹灵验等神奇故事。反映佛教的东传,中国与印度、
中亚、西域的文化交流,佛教的中国化。
第323窟 张骞出使西域
第323窟阿育王拜塔
第323窟 外道踩污晒衣石
第323窟 佛图澄幽州灭火
6、供养人画像出资开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属的礼佛画像。
千年营建、千年佛教艺术成就、千年中外及 各民族交流、千年多彩文化积淀。
是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伊 斯兰文明在地球上的唯一交汇点。
1987年,莫高窟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全部 六条标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的第一 批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
数展中心
管理区 洞窟区
重点保护区1423公顷 一般保护区21969公顷 建控地带 21230公顷 环境控制区85046公顷
旅游业极速发展给文物保护单位带来的压力:管理方面、文物保护方面、 游客参观体验方面。
在此背景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多少旅游”或者“多少游客”才是开放的 文物保护单位能够承受并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游客承载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关键点,它可以在管理旅游增长压力方面为遗产地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提供一 种方法以促进达成共识。
——2013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四十五条:“文物 保护单位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文物保护单位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
——文物保护单位游客承载量评估方法-WW/T
——世界遗产地游客承载量研究与游客管理国际研讨会2013年5月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游客承载量研究的通知》2013年6月
第61窟 佛传屏风画 第257窟沙弥守戒自杀
第85 窟东 壁金 光明 経 变·舍 身品
第 254 窟南 壁 萨埵 那舍 身饲 虎
3、神怪画 中原汉地流行的传统神话和神怪形象。
第249窟 西魏 西王母
第296窟 北周 东王公
第285窟 西魏 伏羲与女娲
第249窟 雷公、金翅鸟
4、経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深奥的佛教経典
内容。有30多种、约1200幅経变画。
第146窟 五代 劳度叉斗圣变
98窟南壁 五代 报恩経变(局部)
第148窟 盛唐 药师経变
第85窟 南披 法华経变唐
第172窟 观无量寿経变 盛唐
第217窟 西方净土变 盛唐
第98窟北壁 思益梵天问経变
第98窟 维摩诘経变(局部)
敦 煌 莫 高 窟 第 3 窟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
游游客承客载调量查的研与究监与实测践工作
李萍
一、莫高窟概况
敦煌莫高窟现存有自公元4~14世纪的735个 洞 窟 , 保 存 了 45000m2 壁 画 , 2200 多 身 彩 塑 , 33 座文物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 最久、内容丰富、艺术精湛、保存完整、影响最 大的石窟寺遗址,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 见证,代表了中国佛教美术艺术的高度成就,在 中国文化史以至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