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库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库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一、判断题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中“会须”的意思是应该。

()答:对2、《弹歌》是一首早期的抒情诗歌。

()答:错3、原始社会的诗歌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有文字记载。

()答:错4、“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诗经﹒无衣》)中“裳”是上衣的意思。

()答:错5、在上古歌谣《弹歌》中,“续竹”中的“竹”指的是弹弓。

()答:错6、在《邵公谏厉王弭谤》这篇文章中,“以告”的完整意思是卫巫以(谤者)告(王)。

()答:对7、在《诗经》的《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一句中,“流”指的是求取。

()答:对8、“三言二拍”中“三言”指的是《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答:对9、杜审言的“三吏”分别是《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答:错10、南宋诗人辛弃疾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答:错11、戏剧《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

()答:对12、“望西都,意踌躇。

”(《中吕﹒山坡羊》)中“西都”指的是元上都。

()第1 页共15 页答:错13、《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答:对14、《西游记》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答:对15、《老子》的《有无相生》一章表现了老子保守的社会理想。

()答:错16、“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轼的名篇《卜算子》。

()答:错17、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中,“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所累”的“累”指劳累。

()答:错18、曹植的《白马篇》又名《名都篇》。

()答:错19、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序》。

()答:对20、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

()答:错二、单项选择题21、杜甫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中“丞相”指的是()A、管仲B、诸葛亮C、长孙无忌D、魏征答:B22、在《诗经》中,《关雎》一诗所表现的题材是()A、民间情歌B、爱情诗C、风俗诗D、军中歌谣第2 页共15 页答:B23、《天静沙秋思》的作者是()A、刘因B、杨维桢C、王冕D、马致远答:D2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屈原所著()A、《离骚》B、《九歌》C、《天问》D、《九辩》答:D25、《谏者逐客书》的作者是()A、李斯B、贾谊C、宋濂D、韩愈答:A26、在《诗经》中,《无衣》一诗所表现的题材是()A、民间情歌B、爱情诗C、风俗诗D、军中歌谣答:D27、《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A、国别体B、记传体C、编年体D、断代体答:A28、《哀旅顺》的作者是A、马致远B、杨维桢C、宋之问D、黄遵宪答:D29、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中,乐府旧题《步出夏门行》又名()A、《短歌行》B、《篙里行》第3 页共15 页C、《陇西行》D、《燕歌行》答:C30、干宝的《搜神记》是一部()A、话本小说B、志怪小说C、章回小说D、书信小说答:B31、苏轼是()文坛上的主将。

中国古代小说名篇选读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小说名篇选读阅读测试题及

中国古代小说名篇选读阅读测试题及答案参考中国古代小说名篇选读阅读测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部小说不属于明代小说?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金瓶梅》答案:d. 《金瓶梅》解析:《金瓶梅》是明代之后的明代小说,属于明代色情小说代表作。

2. 古代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a. 施耐庵b. 罗贯中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c. 曹雪芹解析:《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 下面哪个不是《西游记》的主要角色?a. 唐僧b. 孙悟空c. 贝尔d. 猪八戒答案:c. 贝尔解析:《西游记》的主要角色包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4. 古代小说《水浒传》主要讲述了:a. 108个英雄起义梁山泊的故事b.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c. 宋江的忠义事迹d. 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答案:a. 108个英雄起义梁山泊的故事解析:《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宋朝时期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的起义故事。

5. 下列哪个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代表作?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金瓶梅》答案:a. 《水浒传》解析: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水浒传》,该小说描写了宋朝时期梁山泊英雄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古代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曹雪芹也被誉为文坛巨匠。

《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贾府的兴衰以及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以细腻的刻画,深刻的思辨和绚丽的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和人情冷暖。

该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化与社会思潮。

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2. 《红楼梦》讲述了什么故事?答案:贾府的兴衰以及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3. 《红楼梦》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什么影响?答案: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深远的影响4. 《红楼梦》对后世的文化与社会思潮有何影响?答案:影响了后世的文化与社会思潮三、问答题1. 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诗经》中所收诗歌,其年代大约始于西周初年,断至__________。

2、《左传》的作者,相传是__________。

3、孔子是春秋末年__________国人。

4、《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

5、《苏武传》中,用人情感化劝降苏武的是__________。

6、《迢迢牵牛星》中写牛郎织女“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后主“不宜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8、《拟咏怀》的作者是__________。

9、王勃《滕王阁序》:“雎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是指著名诗人__________。

10、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

”11、韩愈的《___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指__________。

13、《待漏院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14、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__________。

15、北宋__________与其子轼、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16、《稼轩长短句》是__________的词集。

1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自__________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1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中“县官”是指__________。

19、吴伟业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__________ 。

20、清初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

2023年10月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蒹葭》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首爱情诗B.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C.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意思相同D.王国维称赞其最得“风人深致”2.《氓》“总角之宴,言笑晏”中,“宴”的意思是A.欢乐B.宴会C.财物D.回忆3.下列在写作手法上明显体现出“春秋笔法”的语句是A.郑伯克段于鄢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乐莫乐兮新相知D.学不可以已4.《秦晋崤之战》选自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论语》5.下列著作或篇目中,属于语录体的是A.《庄子》B.《离骚》C.《左传》D.《论语》6.《论语》的《侍坐》篇中,表现出志向远大、直爽豪放性格特点的人物是A.子路B.冉有C.公西华D.曾皙7. 成语“缘木求鱼”出自A.《论语·侍坐》B.《孟子·齐桓晋文之事》C.《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D.《庄子·逍遥游》8.《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句中,“中”的意思是A.符合B.约束C.截断D.绑缚9.先秦诸子中,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0.班固《离骚赞序》将“离骚”解释为A.离别的忧愁B.牢骚C.遭受忧患D.远离骚扰11.《论督责书》的作者是A.李斯B.贾谊C.司马迁D.班固12.《两都赋》的作者是A.贾谊B.司马迁C.班固D.李斯13.《迢迢牵牛星》“脉脉不得语”中,“脉脉”的意思是A.含情相视的样子B.沉默不语的样子C.怨恨的样子D.失望的样子14.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总体格调特点是A.欢快明朗B.昂扬慷慨C.清婉秀丽D.华美秾艳15.下列篇目中,属于文学批评的文章是A.《陈情表》B.《典论·论文》C.《与陈伯之书》D.《北山移文》16.下列援引了牵牛织女神话传说的作品是A.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B.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C.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D.曹植《赠白马王彪》17.曹植《洛神赋》“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中,“抗”的意思是A.举起B.对抗C.抵御D.拒绝18.陶渊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中,“虚室”用来比喻A.心B.世俗杂事C.仕宦生活D.家庭19.从篇目分类来看,通行的《世说新语》一般被分为A.十二门B.二十四门C.三十六门D.六十四门20.诗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南冠”代指A.帽子B.囚犯C.家乡D.亲人21.被后世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竞为大家”的作品是A.《从军行》B.《长安古意》C.《登幽州台歌》D.《春江花月夜》22.王维诗《观猎》又名A.《猎骑》B.《狩猎》C.《田猎》D.《打猎》23.诗句“穷年忧黎元”中,“黎元”指的是A.天子B.百姓C.家人D.朋友24.岑参世称“岑嘉州”的原因是A.籍贯嘉州B.曾嘉州刺史C.自号嘉州山人D.在嘉州登进士第25.《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韦应物26.《送孟东野序》中,“孟东野”指的是A.孟浩然B.孟郊C.孟云卿D.孟昶2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白居易2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是一首A.咏物诗B.爱情诗C.讽刺诗D.咏史诗29.诗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中的“贾生”是A.秦朝人B.汉朝人C.隋朝人D.唐朝人30.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A.李璟B.李煜C.李白D.李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作业及答案作业二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简析苏轼的《江城子·记梦》。

这是一首悼亡词,写出了死别之痛,相思之苦,写出了对亡妻的一片真挚深沉的感情。

上片主要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的起伏。

下片主要写梦中的悲喜及梦后的喟叹。

艺术特点是:1)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2)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眼前,梦境与未来,交织在一起,情节起伏,用笔有进退,感情有悲喜,曲折变化)。

3)语言朴素自然,明白如话(三、四、五、七言交错使用,恰当表现出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4)用词悼亡,是苏轼的首创(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令人耳目一新)。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试析曹植《白马篇》中的少年英雄形象。

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

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

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网考特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网考特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复习题1.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描写的是()。

A.南京B.杭州C.长安D.洛阳答案:A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顾况D.贺之章答案:D3.“此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中的“此人”是指()A.鲁仲连B.荆轲C.项羽D.苏武答案:B4.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写的是()。

A.南京B.杭州C.苏州D.南昌答案:B5.下列《水浒传》人物中,绰号与相关故事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杨志——青面兽——斗杀西门庆B.吴用——智多星——大闹野猪林C.宋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D.李逵——黑旋风——智取生辰纲答案:C6.《国语》是一部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答案:B7.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A.《春秋》《左传》B.《左传》《国语》C.《春秋》《国语》D.《国语》《战国策》答案:D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的作者是()。

A.黄遵宪B.龚自珍C.李清照D.李商隐答案:B9.赏析汉乐府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答案:10.下列作品出自《相和歌》的是A.《战城南》B.《上邪》C.《陌上桑》D.《平陵东》答案:C11.《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答案:D12.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诗人的有A.张说B.杜审言C.陈子昂D.宋之问答案:A13.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王维C.杜甫D.李贺答案:B14.《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答案:B15.《齐晋鞌之战》中逢丑父是A.齐王的车右B.卻克的车右C.齐王的御者D.卻克的御者答案:C16.苏轼悼念夫人王弗的悼亡词是A.《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B.《江城子》(密州出猎)C.《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D.《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答案:A17.《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及答案(新)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新)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4.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5.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简述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由乐及悲到理性了悟的思想历程。

参考:乐:描绘月夜泛舟大江的美好景色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

悲:客人洞箫的幽怨声调,喟叹人生短促的渺小与变动不居。

理性了悟:将人生须臾与时空无限的矛盾统一起来,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表现了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所追求理想的坚持,以致身处逆境依然豁达乐观和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结合诗文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参考:《长恨歌》既有对现实的批判、讽喻,又有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

在创作构思之初,作者的主观意图中同情与讽喻是二者兼有的,但是本诗对李杨悲剧的描述,虽依据了一定的史实,但融进了作者许多的艺术想象和加工创造,因而出现于读者面前的,是一出被美化了的宫廷爱情悲剧。

作品的前半部分以史实为根据,先是“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写唐玄宗的沉迷,“三千宠爱在一身”写杨妃所受的宠幸;接着切入“渔阳鼙鼓动地来”写马嵬之变,“宛转峨眉马前死”写杨妃之死。

作者在这里将逸乐的生活当作安史之乱的原因,是有荒淫误国的讽喻的。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答案开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答案开卷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答案(开卷)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诗经2.散文3.曹操4.曹丕5.闲情赋6.白居易7.李白8.元稹9.李商隐10.李煜11.苏洵12.柳永13.黄庭坚14.窦娥冤15.汤显祖16.归有光17.蒲松龄18.姚鼐19.龚自珍20.梁启超二、作品鉴赏(每小题10分,共50分)1.(1)瘐信(2分)(2)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泻愁,不敢言者更添愁。

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

(4分)(3)首四句情绪慷慨,激愤难抑。

他拔剑击柱,仰天长叹,悲愤满怀,因为有志难伸。

中六句以轻松的口吻表现罢官后的天伦之乐,在轻松的背后,隐含着失志后无可奈何的悲哀。

末二句故作旷达之语,既有孤寒之士的人生隐痛,也有讽刺权贵的意味。

(4分)2.(1)体裁属于古体诗,题材属于田园诗。

(2分)(2)写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劳动的热爱。

(4分)(3)勾勒一幅图景:月色下背负锄头归家。

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4分)3.(1)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4分)(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6分)4.(1)《莺莺传》(2分)(2)你从前开玩笑,说你一旦死去,就如何如何;没想到你说的那些“身后意”,今天都摆在我面前。

(3)夫妻死别这种遗憾,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5.(1)山东济南;《漱玉词》。

(2分)(2)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在藕花深处争渡时导致鸥鹭齐飞的生动画面,通过对人争渡、鸟齐飞的动态描写,让人体会到作者心中洋溢的青春活力。

(4分)(3)“东篱”指种有菊花的园地。

出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诗经》中诗歌的创作年代是从至春秋中叶,共有篇作品。

2、“鲲鹏展翅”的典故出于庄子《__________》一文。

3、屈原在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因为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所以汉代人把这种文体称为楚辞,后世又称。

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诗。

4、《史记》中为避免重复,让人物传记相互配合的方法称作。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两句诗见于陶渊明的《》其五。

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见于谢灵运《》一诗。

7、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8、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9、《段太尉逸事状》中的段太尉名,字成公。

10、杜甫《春望》抒发国忧家愁的名句是:“,家书抵万金。

”11、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爱情的名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

12、欧阳修是北宋运动的领袖人物。

1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的词《__________》(怒发冲冠)。

14、《窦娥冤》中窦娥临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并皆实现的情节,是作者化用了的故事。

15、代表清代剧坛最高成就的是洪升的《》和孔尚任的《》。

16、吴伟业名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

二、单项选择(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于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Array小题1分,共20分)。

1、《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河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山东省2、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老子3、《齐晋鞌之战》中两军将帅分别是()A、齐侯与郤克B、邴夏与解张 C 、郑丘缓与逢丑父 D 、邴夏与郤克4、为孟尝君市义并营建三窟以留退路的是()A、邹忌B、邵公C、冯谖D、烛之武5、《古诗十九首》是指《文选》中选编在一起的十九首()A、原始歌谣B、先秦古诗C、汉代文人五言诗D、汉乐府民歌6、《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7、《庄子》五十二篇,现在一般认为是庄周自己所作的是()A、《内篇》和《外篇》B、《内篇》和《杂篇》C、《外篇》和《杂篇》D、《内篇》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物是()A、江B、月C、花D、夜9、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所用典故出自()A、《诗经》B、《楚辞》C、《论语》D、《庄子》10、下列出自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中,反映军中苦乐不均的两句是()A、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B、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D、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1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A、华山B、嵩山C、泰山D、恒山12、下面属于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B、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C、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3、李清照《永遇乐》“落日融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这首词写于()。

A、春节B、元宵节C、中秋节D、重阳节14、姜夔《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中的“杜郎”是指()。

A、杜甫B、杜牧C、杜荀鹤D、杜审言15、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第一”的大戏剧家是()A、王实甫B、马致远C、郑光祖D、关汉卿16、汤显祖《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是()A、张君瑞B、柳梦梅C、蔡伯喈D、侯方域17、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一位明代作家是()A、宋濂B、高启C、刘基D、归有光18、《满井游记》的作者是()A、张岱B、张溥C、袁宏道D、宗臣19、《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男主人公是()A、叶生B、孙富C、柳监生D、李甲20、《苔》一诗的作者是()A、赵翼 B、王士祯 C、查慎行 D、袁枚三、直译下列句子(每小题4分,共12分) 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秦风·蒹葭》)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山居秋暝》体现了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2、略述苏轼《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

3、略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语言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记》中是如何塑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2、举例说明汤显祖在《牡丹亭·惊梦》中,是如何刻画杜丽娘复杂心理活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西周初年、3052、《逍遥游》3、“骚体”、政治抒情诗(抒情诗)4、互见法5、《饮酒》6、《登池上楼》7、《搜神记》、《世说新语》8、蒋防 9、秀实 10、烽火连三月 11、在地愿为连理枝12、诗文革新 13、《满江红》 14、汉代东海孝妇(东海孝妇) 15、《长生殿》、《桃花扇》 16、陈圆圆二、单项选择(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于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A2、C3、A4、C5、C6、B7、D 8、B 9、B 10、C 11、C 12、A13、B 14、B 15、D 16、B 17、A 18、C19、D20、D三、直译下列句子(每小题4分,共12分)1、芦苇茂盛,露水还没有停。

所说的那个人,站在河岸上。

2、至于太阳出来而林中的雾气散开,云烟聚拢而山洞变得昏暗,这种明暗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晚。

3、在四周山间景色的包围中,在一抹夕阳的余辉里,好象整个人世间的烦恼怨恨都填塞到自己的胸中,估计这些小小的车儿又怎能载得动?说明:考生每翻译对一句给1分。

考生所言,不强求和本答案完全一样,只要意思答对了即可。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山居秋暝》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现了作者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

中间两联,诗人捕捉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翠竹、碧荷、浣女、渔舟等富有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既给人留下了鲜明的视觉印象,又传达了融于画面的音响,并赋予画面以动态,创造出清新静谧的意境,典型地体现了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

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当时他行动不自由,生活较困苦,内心很苦闷。

他在文中借游黄州赤壁,驰骋想象,抒发了在谪居生活中,对人生的见解,表达了复杂矛盾的心情。

3、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

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

考生所言,不强求和本答案完全一致。

只要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有创见者要给高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项羽是秦末历史的核心人物之一。

灭秦前,他是反秦斗争所造就的起义领袖;灭秦后,由于他有大勇而无大略,善打硬仗而不善计谋的弱点,逐渐陷于孤立,最后失败自杀,成了悲剧人物。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调动多种艺术手法,以饱醮感情之笔从多个侧面写出了项羽的盖世英雄形象,把这一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在传记的开头,先写了项羽的两件逸事。

一是他小时不屑于学书学剑,要学“万人敌”,但又不认真完成学业,预示着他的悲剧结局。

二是他在观看秦始皇巡游时说出“彼可取而代也”,表现出项羽具有雄心大志和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的气概。

这两件逸事为后面逐层展开项羽的英雄性格定下了基调。

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突围及乌江自杀是项羽一生的主要事迹,基本上可显示项羽事业的盛衰过程和项羽的完整形象。

钜鹿之战是项羽与秦军主力的决战,奠定了项羽在反秦联军中的地位和威望,充分显示了项羽的盖世英雄本色。

除了通过诛杀宋义、破釜沉舟等果敢行为正面写出他的英雄气概外,还通过与宋义的对比,诸侯众将观战和拜见时的情态,从侧面烘托他的英雄形象。

鸿门宴是项羽兵临咸阳时与刘邦的初次较量,暴露了他缺乏远见的弱点,同时,也显示了他作为大英雄不屑于暗算人的磊落胸怀。

在这次事件中项羽的言行很少,主要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映衬,来凸现项羽形象。

垓下突围及乌江自杀是项羽事业的终结,写出了他的执迷不悟和至死不失英雄本色。

通过项羽别姬时的慷慨悲歌、屡次强调“天亡我”和毫无意义的大肆冲杀,写出了他心已死而意难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情。

最后写他的死法也非同常人,仍然是英雄本色。

2、《游园·惊梦》是《牡丹亭》中塑造杜丽娘形象的关键情节。

是游园惊梦唤起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珍惜青春、热烈追求美好爱情的性格特点。

游园惊梦细致地刻画了杜丽娘在美好的自然春光启迪下的复杂心理活动。

这一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

前三支曲子着重写她热爱自然和青春,却因初出绣房而娇羞的复杂心态;后三支曲子将她面对春景的惊喜和由此感发的对青春流失的无奈和不甘,展现得十分委婉动人。

杜丽娘的心中情和眼前景巧妙、完全地结合,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充分揭示了杜丽娘复杂微妙的心理波动。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

考生所言,不强求和本答案完全一致。

只要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有创见者要给高分。

本大题需举例分析、说明,若考生只答要点,则每小题最高只能给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