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英语读译-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前景

北京师范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前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MTI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1月批准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
2008年开始招生,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
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地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全日制MTI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
作为我国专业硕士之一,MTI不仅面向英语专业的考生,同时也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时间经验者报考,其中非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更受到报考院校的欢迎。
近些年翻译硕士很火,尤其是像北师大这样的著名学校。
总体来说,北师大翻译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2015年北师大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70人,含35人推免。
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
根据凯程从北师大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北师大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现在国内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法庭口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的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的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文书翻译(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
由此来看,北师大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
北师大翻译硕士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出国的机会也会特别多。
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与考试相关须知

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与考试相关须知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学习管理执行《北京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公共外国语学习管理办法》,选课遵照教务部(研究生院)发布的相关通知,课程学习和考试须严格遵守《研究生手册》的相关规定。
课程和考试相关学习指导如下:一、课程学位英语(基础部分):成绩由水平考试获得(笔试成绩90%+口试成绩),笔试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以上合格),口试成绩为10分制(6分及以上合格),笔试和口试均合格后方可获得学位英语(基础部分)3学分。
学位英语(高阶部分):成绩为学位英语(高阶部分)课程成绩。
仅限1门,多选课程不计入学位课程学分。
二、考试相关笔试和口试均需按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公共外语教学研究部或教务部(研究生院)发布的相关预约或考试的通知进行。
1.预约1)口试和笔试均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进行,一旦系统关闭,不再另外增补考位,错过报名期的学生需等待下次预约。
擅自到考场央求外教考官进行笔试或口语考核的学生,成绩视为无效。
2)预约过程中,一旦发现同一期考试里预约两次的行为,系统自动取消该学生该期的考试资格。
3)预约后无故爽约的学生,按照缺考处理,该生博士或硕士在学期间仅剩一次考试机会。
2.《研究生英语水平测试》试卷结构与内容说明1.试卷结构与分值分布1)听力部分(30分):本部分由以下三类题型组成。
简短对话学术独白(如讲座)段落独白2)读译部分(50分):本部分由以下四类题型组成。
阅读理解逻辑判析英译汉汉译英3)写作部分(20分):本部分由以下题型组成。
硕士(含本博生):议论文写作博士:英语文章概要写作2.试题说明1)听力的考查范围简短对话:主要考查学生对日常社会生活中双向交流的理解。
学术独白:主要考查学生在全英课堂或英语讲座里边听边做笔记的能力。
段落独白:主要考查学生用英语概括所听段落大意的。
2)阅读理解的考查范围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使用略读或掠读等阅读策略识别文章主旨要义、寻找细节信息、挖掘隐含意义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科目及真题

北师大文学类考试科目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文学院专业课真题中国文学史(古代部分)名字解释(每题5分):2 唐宋八大家3 杂剧简答题(每题15分):1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并各举一例说明。
2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论述题(二选一,30分):1 比较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2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异同中国文学史(现当代部分)名字解释(每题5分):1 《财主底儿女们》2 《雅舍小品》3 《会唱歌的鸢尾花》简答题(每题15分):1 新月派的艺术主张2 京派的整体风貌论述题(二选一,30分):1 老舍的《四世同堂》的艺术风格2 以《屈原》《蔡文姬》说明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特点和局限外国文学史名字解释(每题5分):2 套话3 东方文学简答题(每题15分):1 莫里哀的《伪君子》对古典主义的运用和突破2 高尔基的《母亲》对奠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重要意义论述题(30分):论述哈代的长篇小说的悲剧特色文学理论(含比较文学)名字解释(每题5分):1 隐含的读者2 视角3 简化简答题(每题15分):1 形式创造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2 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区别论述题(30分)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三大传统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骚体赋2.江西诗派3.才子佳人小说二.简答题1.结合实例谈谈庄子寓言的特点。
2.试述《西厢记》的结构特色。
三.论述题(二选一)1.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2.《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特色现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大河小说2.“独幕喜剧圣手”3.“雨巷诗人”二.简答题1.什么是“鲁迅风”杂文?2.结合实例试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的异同。
三.论述题(二选一)1.以《上海屋檐下》为例分析夏衍戏剧的艺术特色。
2.以《传奇》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风格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 MTI

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TI)入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翻译硕士英语一、考试目的《翻译硕士英语》作为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入学考试的外国语考试,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MTI学习所要求的英语水平。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MTI考生应具备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英语听、读、写等方面的技能。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有良好的英语基本功,认知词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0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2. 能熟练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3. 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辩能力和信息识别能力;4. 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语写作等。
总分为100分。
I.词汇语法1. 要求1)词汇量要求: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积极词汇量为5,000以上,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
2)语法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英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2. 题型:多项选择或改错题。
II. 阅读理解1. 要求:1)能读懂常见外刊上的专题文章、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2)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 题型:1) 多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2) 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用3-5行字数的有限篇幅扼要回答问题,重点考查阅读综述能力)。
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体现时代性、实用性;重点考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和理解观点的能力;对阅读速度有一定要求。
III.英语写作1. 要求: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一篇400词左右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招生目录单位代码:10027 地址:教四楼320室邮政编码:100875联系部门: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电话:58809375 联系人:李继强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1外国语言文学学院55外文学院不公布、不出售历年的考研试题。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50%左右050201英语语言文学1301英美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3日语或244法语③721基础英语④941英语语言文学02翻译理论与实践同上050202俄语语言文学901俄苏文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英语或243日语或244法语③761基础俄语④944俄语语言文学02俄语教学同上03翻译学同上050205日语语言文学901日本文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英语或244法语③741基础日语④943日语语言文学02日本文学同上03日语语言与教学同上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401语言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3日语或244法语③721基础英语④942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2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同上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1912年,英语部成立。
这是学校外语学科正式建制的开始。
1913年,英语部首届毕业生17人步出校门。
1928年,更名为英语系。
1949年2月17日,北平的和平解放,北平改称北京,学校也相应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
英语系改称外语系,内设英语、俄语两个教学组。
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与辅仁大学合并,撤消了北京外语系改为俄语系。
1960年,学校决定恢复英语专业,俄语系再度更名为外语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重建日语专业。
2002年12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成立。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参考书目243日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两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43日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741基础日语《高年级日语》精读1---3册赵华敏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61基础俄语《东方》1---8册,丁树杞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41英语语言文学《美国文学选读》陶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41英语语言文学《简明英国文学史》刘意青刘灵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941英语语言文学《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第24版2008942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教程》(第三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42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教程》(修订版)王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42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Johnson,Keit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43日语语言文学《日语概论》翟东娜、潘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43日语语言文学《日本文学史》(各种日文版的)不限出版社943日语语言文学《日本国家概况》刘笑明南开大学出版社944俄语语言《20世纪俄罗斯文学》符.维.阿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学 诺索夫主编 2001 944俄语语言文学 《东方》1---8册 丁树杞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年 944俄语语言文学 《俄译汉教材》 蔡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英语语言文学 2012年学校基本复试分数线说明:1.此复试基本分数线只是我校的最低复试分数要求,报考院系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招生计划、整体考试情况等,上调复试分数线。
国内英语专业研究生院校排名

深造32%,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占11%,教育系统45%,出国留学3.2%。
9、中山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中山大学外语学院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该大学时设立,1992年正式成立。目前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五个硕士点和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其中我院的英语专业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广东省重点学科。 2000年以来,学院共培养了博士毕业生20人;硕士毕业生166人;本科毕业生611人;学院承担了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37项,出版专著16部、译著64部、工具书6部;编写教材84部;编著著作6部。
拥有博导师 41人、硕导221人,教授113人、副教授177人。其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2名,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享政府津贴128名。
各部委、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翻译或外事部门、中国驻外机构、涉外出版、传媒的海外部、涉外企业、跨国公司,从事口笔译或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跨文化交流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系上外历史最悠久、教学规模最大、科研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其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本、硕、博层次分明、专业方向门类齐全,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博士点(13个博士专业方向)、两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本科生近千名,硕士生600多名,博士生150多名。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英语学院还承担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成果斐然。
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9名,外籍专家10名。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骨干教师。
基本规格如下:(一)热爱教师职业和英语教学工作,有志于英语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二)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中小学教师。
未获取学士学位者,需具有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推荐。
二)入学考试1、考试方式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考。
2、考试科目基础英语、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英语、政治理论三、学习年限与教学方式学习年限为三至四年。
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主要是撰写学位论文(含调查研究与实验)。
其中,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实行导师负责与教研室(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四、课程设置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4 学分1、学位公共课(15 学分)23五、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内容应紧密联系本学科中学教学的实际,并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与概括。
论文要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论文的格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论文必须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日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至少有一名熟悉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方向的专家。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师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一、培养目标 (2)(一)学术目标 (3)(二)专业技能目标 (3)(三)综合素质目标 (4)二、研究方向 (5)(一)语言学理论研究 (6)(二)应用语言学研究 (7)(三)跨文化交际研究 (9)(四)计算语言学研究 (10)三、课程设置 (11)(一)公共基础课程 (12)1. 政治理论课 (12)3. 心理健康课 (14)(二)专业必修课程 (15)1. 语言学原理 (16)2. 应用语言学 (17)3. 跨文化交际 (18)4. 计算语言学 (19)(三)专业选修课程 (20)1. 语言政策与规划 (22)2. 语料库与语言分析 (23)3. 社会语言学 (25)4. 语言教育 (26)(四)实践教学 (27)1. 学术论文写作 (28)2. 项目研究 (29)四、培养措施 (31)(一)师资队伍建设 (32)(二)教学资源建设 (33)(三)学术交流与合作 (34)(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5)五、附则 (37)(一)本培养方案的适用范围 (37)(二)本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解释权 (38)(三)其他事项 (38)一、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操作,具备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
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针对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独到见解和解决方案。
国际视野:了解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英语读译》
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and Translation
【课程类别】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授课教师】公外部研究生教研室(见附录)
一、教学目标
v 针对学术型研究生适应国际化学术环境的需要,本课程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精确、流畅阅读和理解学术性英文文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较顺畅地完成学术性材料的中英文互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参见读译教材。
2. 补充阅读及翻译练习(随堂)
三、教学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小组讨论或自主学习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v 《学术英语读译》课程教材(见学校研究生培养处网站)
五、过程性评估考核方法(占总成绩的30%)
v 考核分数分布:
1. 课堂参与及表现(15%)
2. 期中小测验(15%)
任课教师简介
v 郭乙瑶,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国外访学经历(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研究领域: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应用语言学等。
承担本校非英语学术
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大学英语各种课程。
出版专著1部,译著多部,参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v 林敦来,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有国外访学经历(英国华威大学)。
研究领域:语言测试与评价、英语语言教学。
承担本校非英语学术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大学英语各种课程。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骨干研究人员。
多次参与国家级测试项目的命题与实施。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和课件设计比赛中获奖。
参编教材多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v 孙晓燕,讲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有国外访学经历(美国马里兰大学)。
研究领域:和平研究、文化研究、英语语言教学等。
承担本校非英语学术硕士研究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大学英语各种课程。
2013年参加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的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得特等奖。
2014年参加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研究生组一等奖、最佳语言奖和最佳教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