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分析
医院HIS系统中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的需求分析

施 ,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确保信 息系 统 的正 常运 行 ,如何 预 防数 据 因错 误 或 灾 难 而丢 失 , 已成 为各 医 院信 息 系统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 本文 在 回顾 了H 系统 的 I S
fr t n S s m) o mai yt 是通 过 局 域 网互 联 的计 o e
算机 网络 系 统 完成 对 门诊 病 人 和 住 院病 人 的管 理 、其 中包 括 ,门诊 划 价 收 费 、门 诊 药房 发 药 、就 诊查 询 、住 院收 费 、病 区 管 理 等 服 务 ,同 时实 现 财 务 结 算 、药 品 库 存 管理 、药 品检 查 治 疗 信 息 的 实 时 维 护 等计 算 机 化 管 理 。 此项 目的开 发 、研 制 和 应用 能够 改 善 医 院 的综 合服 务 水 平 ,提 高工 作 效率 ,增 强财务的透明度 ,极 大地 方便就 诊病人。 发达国家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 已
P S 、病 人 计 算 机 化 病 案 ( mp tr AC ) Co u e B sd P t n c r , P 、 一 的 医 ae ai tReo d C R) 统 e 学 语 言 系 统 ( ii dc lL n u g Unf d Me ia a g a e e S s m, yt e UML ) 方 面 。 院信 息 系 统正 S等 医 在 经 历着 小 型 化 ( o szn ) D wn iig 、智 能化 ( tlg ne和集成化( tg ain的改造 I e ie c) n l I e rt ) n o 过程 。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大体经历 了以下四 个 阶段 : () 1单机应用: 始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 代初 ,主要用于门诊收费、住 院病人费用 管理 、 药 库 管 理 等 。 () 门级局域 网;八十年代中期,代 2部 表 性的 应用 系统 主要有 住 院病人 管理 系 统 、门诊计价及 收费 发药系统 、药品管理 系统 等 。这 一 阶段 的特 征 是 ,在 一 个 局 部 系 统 内部 存 在 多 方 面 应 用 ,它 们 之 间信 息 可 以共 享 ,但 局 部 系 统 与 局 部 系 统 之 间 不 能 完 善 地 集 成 。例 如 ,在 病 房 与 检 验 部 门 之间 、检验系统与收费系统之间不能有效 地交换信息。 () 完 整 的 医 院 信息 系统 :九 十 年 代 3较 初开始 ,一些大医院相继在 l O 快速 以 OM 太 网 上 建 立 了较 为 全 砸 的 医 院信 息 系 统 。 () 程 医疗 :随 着 互 联 网 络 的 兴 起 , 4远 在一 些大 医 院开 始 了对 远程 医疗 的研 究 和 实施 , 通过 Itrc传输 X n ea t 射线 、 MRI C , T 等影像 。 总 体 说 来 , 世 纪 9 年 代 至 今 ,我 国 上 0 医 院 信 息 化 建 设 有 了 长 足 发 展 , 在 全 国 5 0多家( 0 三级 甲) 大型综合医 院及 10 多 00 家县市 以上二级医 院中,有超过一千 家各 级 医院己实施或正在实施 HI S系统 。
数据备份需求分析

数据备份需求分析数据备份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数据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愈发关键。
因此,进行数据备份需求分析成为组织和企业进行数据管理的必要步骤。
本文将对数据备份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数据备份的背景和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组织和企业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
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并且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业务中断。
因此,数据备份成为了保障企业信息资产安全和业务持续运行的重要手段。
二、1. 安全性需求数据备份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或损坏。
在备份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加密措施,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泄露或遭到攻击。
此外,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备份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2. 完整性需求数据备份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确保备份数据与源数据保持一致。
备份时应采用合适的校验机制,如哈希算法等,及时发现备份数据的错误或损坏,并能够进行误差修复和数据恢复。
此外,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也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防止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损坏。
3. 可用性需求数据备份还应具备高可用性,即备份数据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恢复并可供使用。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应选取具备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
此外,备份数据的恢复过程应简单快速,以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4. 容量需求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数据备份的容量需求也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需求,备份系统应支持灵活的容量扩展,如通过增加硬盘或采用分布式存储方案等手段。
此外,备份系统还应支持数据压缩和去重等功能,以提高备份效率和降低存储成本。
5. 自动化需求为了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提高备份效率,数据备份应具备自动化功能。
备份系统应能够根据预定的时间表和策略进行自动备份,并提供备份日志和报告等功能,以便运维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
全面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全面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分析 (2)第二部分数据备份与恢复需求 (4)第三部分现有备份与恢复方案评估 (7)第四部分技术可行性分析 (11)第五部分安全风险评估 (13)第六部分成本效益分析 (17)第七部分关键成功因素 (20)第八部分实施计划与时间表 (22)第九部分组织结构与资源规划 (25)第十部分可行性结论与建议 (28)第一部分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企业和组织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数据丢失的风险,例如硬件故障、自然灾害、人为错误和网络攻击等。
因此,实施全面的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是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和业务连续性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将全面探讨该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价值。
二、需求分析数据备份需求:现代企业处理海量数据,包括客户信息、财务数据、产品资料等,因此需要稳定、高效的数据备份手段。
同时,备份数据应当符合安全和法规要求,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数据恢复需求:当数据出现丢失、损坏或被篡改时,企业必须能够迅速恢复数据到原始状态,以避免业务中断和损失。
数据完整性与可靠性:备份数据应保持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备份过程中数据丢失或损坏,以及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不一致性。
自动化与实时性:备份与恢复过程应当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同时对关键数据实现实时备份和恢复,以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
跨平台兼容性:企业可能采用多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因此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应当具备跨平台兼容性,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有效执行。
三、市场调研在当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多种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供应商。
这些解决方案包括本地备份、云备份、混合备份等多种形式。
市场上备份软件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备份速度快、恢复可靠,并且提供了多样化的备份储存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同时,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也在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方面不断创新,以降低存储成本并提高数据安全性。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课件

03 02
数据恢复的方法
增量备份与差异备份 使用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进行数据恢复。 适用于需要快速恢复少量数据的情况。
恢复的验证与测试
完整性验证
01
通过校验和或哈希值等方法进行验证。
03
02
检查恢复的数据是否完整,没有损坏或丢失 。
04
功能测试
测试恢复的数据库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满 足业务需求。
中小型数据库备份案例
总结词
中小型数据库备份工具选择
详细描述
中小型数据库备份需要选择适合的备份工具,这些工具需要具备高效、稳定、 易用的特点,能够满足中小型数据库备份的需求。同时,备份工具需要具备数 据压缩、加密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中小型数据库备份案例
总结词
中小型数据库备份成本与效益分析
详细描述
05
06
进行常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确保 数据库功能正常。
04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实践
备份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确定备份频率
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重要性,确定合适的 备份频率,如每日、每周或每月。
选择备份方式
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如全量备份、增量 备份或差异备份,以满足数据恢复需求。
确定备份存储
选择可靠的存储设备或存储介质,确保备 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详细描述
企业级数据库备份需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在制定备份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备份硬件、存储空间、电力等 成本因素,同时需要考虑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等风险因素。在制定备份策略时,需要权衡成本与效益,选择最适 合的备份方案。
中小型数据库备份案例
总结词
中小型数据库备份策略
详细描述
针对中小型数据库,需要制定适合的 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内容 、备份存储位置等。由于中小型数据 库的数据量相对较小,可以选择更为 高效、快速的备份方案。
数据库的主要备份方式及恢复技术

学法教法研究数据库的主要备份方式及恢复技术常云刚(云南财经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22)【摘要】随着计算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到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特别是一些关系到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核心数据信息,一旦损坏或丢失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为此,很多企业都迫切的需要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以解企业的后顾之忧。
本文主要是针对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数据库恢复技术以及两者的结合使用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恢复技术【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55-02一、数据库备份技术的应用分析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是指系统管理员把一些重要的数据内容拷贝复制到其他地方进行备份保存(如磁带,磁盘等)的过程。
1.数据库备份技术的概念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是为了避免因为出现某些故障从而导致的数据信息丢失或损坏所进行的数据拷贝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又被分为静态备份和动态备份两种方式,这之中静态备份的操作过程一般会存在很多限制因素,以至于很多数据的备份都不完整;相比之下,动态备份就可以及时的恢复已经丢失的信息。
2.数据库备份的主要类型不定期与周期性两种方式是当前阶段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类型。
一般需要不断修改纠错的数据库数据比较适用于不定期数据库备份的类型。
3.数据库备份的基本方式分析①远程数据备份方式远程数据备份方式是在计算机数据库出现软件和硬件故障或者系统瘫痪时可以及时对数据库的损失起到补救的作用的方式。
在一定的范围内,针对出现故障或者已经瘫痪了的数据信息,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保护作用。
②分级存储备份方式这种方式相比于网络存储方式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特别是在细节方面,它不仅可以在数据备份的进程中同时进行信息的归档分类工作,还能够有效的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使得一些数据信息可以得到长期的保存。
关于云存储系统的六大技术分析

关于云存储系统的六大技术分析云存储系统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存储解决方案,它可以提供大规模的、高可靠性的存储服务。
云存储系统涵盖了多个技术领域,以下是关于云存储系统的六大技术分析。
1.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存储是云存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云存储系统中,数据被存储在分布式的存储设备上,以实现高可靠、高可扩展性的存储服务。
这种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冗余备份,以提供数据的可靠性。
常见的数据存储技术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对象存储等。
2.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是云存储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的传输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据传输技术可以通过调整网络传输协议、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增加网络带宽等方式来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在云存储系统中,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用户更快速、可靠地将数据存储到云端或从云端中获取数据。
3.数据加密技术:由于云存储系统中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因此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这包括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加密,以及对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加密。
数据的加密技术通常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
4.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在云存储系统中,数据备份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数据备份可以提供数据的冗余备份,当发生数据损坏或丢失的情况时,可以从备份中恢复数据。
备份技术可以通过多副本存储、增量备份等方式实现数据的备份。
而数据恢复技术包括快速恢复、增量恢复等方式,可以使用户快速恢复丢失的数据。
5.数据一致性技术:在云存储系统中,数据一致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云存储系统可能存储了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往往需要在多个节点上进行读写操作。
数据一致性技术可以确保多个节点上的数据是一致的,防止数据的不一致性对用户造成的问题。
常见的数据一致性技术包括分布式事务、分布式锁等。
6.性能优化技术:为了提供高效可靠的云存储服务,性能优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云计算数据备份恢复解决方案

云计算数据备份恢复解决方案第一章云计算数据备份概述 (3)1.1 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3)1.2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备份挑战 (3)1.2.1 数据量庞大 (3)1.2.2 数据多样性 (3)1.2.3 数据安全性 (3)1.2.4 备份成本控制 (3)1.3 云计算数据备份的发展趋势 (3)1.3.1 备份技术多样化 (3)1.3.2 备份策略智能化 (4)1.3.3 备份服务化 (4)1.3.4 备份与恢复一体化 (4)第二章数据备份策略与方案设计 (4)2.1 数据备份策略的制定 (4)2.2 数据备份方案的设计原则 (4)2.3 数据备份技术的选择 (5)2.4 数据备份方案的实施步骤 (5)第三章本地数据备份 (6)3.1 本地备份的优势与局限 (6)3.1.1 优势 (6)3.1.2 局限 (6)3.2 本地备份的实施方法 (6)3.2.1 备份策略制定 (6)3.2.2 备份设备选择 (6)3.2.3 备份软件应用 (7)3.2.4 备份操作与管理 (7)3.3 本地备份的数据恢复流程 (7)3.3.1 确定恢复需求 (7)3.3.2 选择恢复策略 (7)3.3.3 执行数据恢复 (7)3.3.4 验证恢复结果 (7)3.4 本地备份的优化策略 (7)3.4.1 增加备份节点 (7)3.4.2 采用热备份技术 (7)3.4.3 优化备份存储 (7)3.4.4 强化备份监控 (7)第四章远程数据备份 (7)4.1 远程备份的优势与局限 (7)4.2 远程备份的实施方法 (8)4.3 远程备份的数据恢复流程 (8)4.4 远程备份的优化策略 (8)第五章混合云数据备份 (9)5.1 混合云备份的优势与局限 (9)5.2 混合云备份的实施方法 (9)5.3 混合云备份的数据恢复流程 (10)5.4 混合云备份的优化策略 (10)第六章数据备份安全性保障 (10)6.1 数据备份的安全风险分析 (10)6.2 数据加密备份技术 (11)6.3 数据备份的安全审计与监控 (11)6.4 数据备份的安全防护措施 (12)第七章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12)7.1 灾难恢复概述 (12)7.2 灾难恢复计划的制定 (12)7.2.1 灾难恢复计划的必要性 (12)7.2.2 灾难恢复计划的制定步骤 (13)7.3 灾难恢复演练与优化 (13)7.3.1 灾难恢复演练的目的 (13)7.3.2 灾难恢复演练的步骤 (13)7.4 灾难恢复的实施与监控 (13)7.4.1 灾难恢复的实施 (13)7.4.2 灾难恢复的监控 (14)第八章数据备份管理 (14)8.1 数据备份管理概述 (14)8.1.1 概念与重要性 (14)8.1.2 数据备份管理的主要内容 (14)8.2 数据备份管理工具的选择与应用 (14)8.2.1 数据备份管理工具的分类 (14)8.2.2 数据备份管理工具的选择原则 (15)8.2.3 数据备份管理工具的应用 (15)8.3 数据备份管理的最佳实践 (15)8.3.1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 (15)8.3.2 优化数据备份存储 (15)8.3.3 加强数据备份安全性 (15)8.4 数据备份管理的持续优化 (15)8.4.1 数据备份策略的调整 (15)8.4.2 备份工具的升级与更新 (16)8.4.3 数据备份流程的优化 (16)8.4.4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16)第九章数据备份成本控制 (16)9.1 数据备份成本分析 (16)9.2 数据备份成本控制策略 (16)9.3 数据备份成本优化的实施方法 (16)9.4 数据备份成本优化的效果评估 (17)第十章云计算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未来发展趋势 (17)10.1 云计算数据备份技术的创新 (17)10.2 云计算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标准化 (17)10.3 云计算数据备份与恢复的智能化 (18)10.4 云计算数据备份与恢复的行业应用前景 (18)第一章云计算数据备份概述1.1 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已成为企业及个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介绍(Ⅲ)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介绍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关键工具。
大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使得数据备份和恢复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一、数据备份技术1. 传统备份传统备份是指将数据复制到磁带或硬盘等存储介质上,以防止数据丢失。
这种方法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它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但是,由于数据规模庞大,传统备份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和时间,而且恢复数据的速度较慢,因此不太适合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指在传统备份的基础上,只备份发生变化的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但是恢复数据时需要先恢复完整备份,再逐个应用增量备份,操作复杂且耗时。
3. 快照备份快照备份是一种基于存储系统的备份方法,它可以在不中断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记录数据在某一时刻的状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备份速度快,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小,但是对存储系统的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
二、数据恢复技术1. 数据冗余数据冗余是指将数据复制到多个位置,以防止部分数据丢失造成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但是会增加存储成本,而且对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较高。
2. 数据镜像数据镜像是指将数据实时复制到另一个存储系统中,以实现高可用性和容灾备份。
这种方法可以在主存储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备用系统,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快速恢复快速恢复是指通过备份数据和元数据,实现快速、精确地恢复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恢复时间和减小数据的丢失范围,但是对备份和元数据的管理要求较高。
三、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在大数据分析中,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至关重要。
一方面,数据备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
另一方面,数据恢复可以快速地将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停机时间和业务影响。
例如,在金融行业,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银行和证券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和交易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2 数据容灾技术
6.2.1 数据容灾概述(续)
1、业务持续计划(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业务持续计划(BCP)是一套用来降低组织的重要营
5
6.1 数据备份技术
6.1.3 主流备份技术
1.LAN-free备份 数据不经过局域网直接进行备份,即用户只需将磁 带机或磁带库等备份设备连接到SAN中,各服务器就可以 把需要备份的数据直接发送到共享的备份设备上,不必 再经过局域网链路。由于服务器到共享存储设备的大量 数据传输是通过SAN网络进行的,局域网只承担各服务器 之间的通信(而不是数据传输)任务。 特点:为每台服务器配备光纤通道适配器和特定的 管理软件。 缺点:服务器参与了将备份数据从一个存储设备转 移到另一个存储设备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宝贵 的CPU处理时间和服务器内存;恢复能力不好。
8
6.1 数据备份技术
6.1.4 正确认识备份
1.将硬件备份等同于数据备份 备份的一大误区是将磁盘阵列、双机热备份或磁盘 镜像当成备份。因为从导致数据失效的因素可以看出, 大部分造成整个硬件系统瘫痪的原因,硬件备份是无能 为力的。 2.将拷贝等同于备份 备份不能仅仅通过拷贝完成,因为拷贝不能留下系 统的注册表等信息;也不能留下历史记录保存下来,以 做追踪;当数据量很大时,手工的拷贝工作又是非常麻 烦的。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设备(NAS)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 件存储及文件备份设备,或称为网络直联存储设备、网络磁盘阵列。一个 NAS里面包括核心处理器,文件服务管理工具,一个或者多个的硬盘驱动器 用于数据的存储。 NAS 可以应用在任何的网络环境当中。主服务器和客户 端可以非常方便地在NAS上存取任意格式的文件,包括SMB格式(Windows) NFS格式(Unix, Linux)和CIFS格式等等。NAS 系统可以根据服务器或者客 户端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完成对内在文件的管理。另外的特性包括:独立于 操作平台,不同类的文件共享,交叉协议用户安全性/许可性,浏览器界面 的操作/管理,和不会中断网络的增加和移除服务器。
备份=拷贝+管理
9
6.2 数据容灾技术
6.2.1 数据容灾概述
容灾计划包括一系列应急计划,具体有: ➢业务持续计划(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业务恢复计划(ERP-Business Recovery Plan) ➢运行连续性计划(COOP-Continuity of Operations Plan) ➢事件响应计划(IRP-Incident Response Plan) ➢场所紧急计划(OEP-Occupant Emergency Plan) ➢危机通信计划(CCP-Crisis Communication Plan) ➢灾难恢复计划(DRP-Disaster Recovery Plan)
7
6.1 数据备份技术
6.1.3 主流备份技术(续)
3.存储与备份技术发展 随着将来IP存储技术在存储网络中占有的强劲优势, LAN-free和无服务器备份技术应用的解决方案将会变得更为 普遍。 LAN-free和无服务器备份并非适合所有应用。 WAFS(Wide Area File Service,广域网文件服务)主 要面向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型存储用户提供服务,有人也 把它称为NAS(网络附件存储)远程互联解决方案。这一技术 的不断成熟,将为数据的远程备份开辟美好的未来。 连续数据保护(CDP)产品采用一种连续捕获和保存数据 变化,并将变化后的数据独立于初始数据进行保存的方法, 而且该方法可以实现过去任意一个时间点的数据恢复。总体 成本和复杂性都要低,目前已经出现相关产品。
3
6.1 数据备份技术
6.1.1 数据备份的概念(续)
主流存储技术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SAN存储区域网)是指独立于服务器网络系统之外 的高速光纤存储网络,这种网络采用高速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体, 以SCSI-3协 议作为存储访问协议.将存储系统网络化,实现真正的高速共享存储。
2
6.1 数据备份技术
6.1.1 数据备份的概念
数据备份就是将数据以某种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 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重新加以利用的一个 过程。
数据备份是存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据备份,一个存储系统乃至整个网络系统, 完全可以回到过去的某个时间状态,或者重新“克隆” 一个指定时间状态的系统,只要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 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数据备份。
4
6.1 数据备份技术
6.1.2 常用的备份方式
1.全备份 全备份(Full Backup)是指用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 进行包括系统和数据的完全备份。
2.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是指每次备份的 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
3.差分备份 差分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就是每次备份的 数据是相对于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 据。
6
6.1 数据备份技术
6.1.3 主流备份技术(续)
2.无服务器备份 无服务器备份(Serverless)是LAN-free的一种延 伸,可使数据能够在SAN结构中的两个存储设备之间直接 传输,通常是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之间。 备份数据通过数据移动器从磁盘阵列传输到磁带库 上;使用NDMP网络数据管理协。 特点:服务器不是主要的备份数据通道,源设备、 目的设备以及SAN设备是数据通道的主要部件。大大缩短 备份及恢复所用的时间。 缺点:仍需要备份应用软件(以及其主机服务器) 来控制备份过程。存在兼容性问题。恢复功能有待更大 改进。
第6章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教学课件 V08.08
1
基本内容
计算机系统经常会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 会损坏或丢失数据,甚至整个系统崩溃。 为了不影响工作,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我 们一般通过备份技术保留用户甚至整个系统数据, 当系统不正常时可以通过该备份恢复工作环境。 本章介绍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相关技术和典型产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