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方剂选择

合集下载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饮片汤剂等效性比较研究-四物汤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饮片汤剂等效性比较研究-四物汤

传统饮片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综合比较
化学成分
主要药效
临床疗效
四物汤2种汤剂综合比较
一、化学成分 1、主要有效成分: 阿魏酸、芍药苷、 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 2、指纹图谱 二、主要药效 三、临床疗效
四物汤 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比较
• 四物汤处方
• 熟地 15g • 当归 10g • 川芎 10g • 白芍 15g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7.5 15 30 7.5 15 30
28.83±2.24 28.63±2.02 28.32±1.64 28.23±1.86 28.72±1.66 28.92±1.62 27.97±2.74 28.95±2.24
28.72±4.29 19.40±1.71* 19.13±2.14* 19.38±4.00* 19.43±3.17* 20.95±1.85* 19.55±1.91* 19.60±3.58*
8.39±0.70 6.12±0.35 * 7.61±0.22△〇 8.00±0.18△ 8.08±0.33△ 7.25±0.41△〇 7.76±0.25△ 8.10±0.22△
注: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〇 与中、高剂量组比较,p<0.05
实验结果
40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指纹图谱
50
min
50
min
四物汤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主要比较结果
• 1、 指纹图谱比较:两者的指纹图谱非常相似,相似度 >0.98。
• 2、 主要有效成分比较: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 剂中阿魏酸、没食子酸含量基本相当,芍药苷、5-羟甲基糠 醛含量差异。
四物汤2种汤剂主要药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是中药应用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剂型。

中药配方颗粒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将中药制成颗粒剂,其中包含了多种中药,并按照一定的药物配伍规律配方而成。

而传统中药饮片则是将中药经过炮制、制成片状后,常用沸水冲服。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已广泛应用于中药临床治疗中,其临床疗效也备受关注。

本文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概述其各自的优劣,并探讨其适用领域。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及临床疗效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中药加工而成的粉末颗粒型中药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药效稳定,质量可控。

2.服用方便,剂量准确,操作简单。

3.较传统中药饮片来说,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和遵从医嘱。

4.能够更好地避免传统中药饮片在药效、药味、保存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适用于各种传统中药方剂的制作,其疗效有明显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不仅能够保持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而且制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避免氧化、发生变质、降解等现象,从而充分发挥中药的疗效。

此外,中药配方颗粒较传统中药饮片更易于储存,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受潮发霉,可以保持中药的质量和效用。

在中药散剂制药技术研究方面,配方颗粒研究也较为充分。

如对神曲颗粒、四君子颗粒、清宫秘方颗粒等的研究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效果。

传统中药饮片是切碎、炮制、成片的中药,通常为煎水后冲饮,口感苦涩。

传统中药饮片具有以下特点:1.药材原料较为简单,易于获得。

2.便于中药的煎调,能够在煎制的过程中进行多种中药的配伍调配。

3.中药饮片在口感和气味上更接近中草药的形态。

4.传统的中药饮片在中医临床应用上具有上下医通的优势,在中草药学知识的继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传统中药饮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切碎、炮制、成片等繁琐的工序,较中药配方颗粒制作的难度较大需求手动操作,质量相对不如中药颗粒配方,口感苦涩。

另外,传统中药饮片在贮存过程中,往往存在降解、变质、潮湿等情况,影响其药效和口感。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对比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对比

• 中医中药 •139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对比李 霞(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摘要】目的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关节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

观察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P <0.05)。

结论 在临床的患者中药的应用中。

中药配方颗粒的吸收效果更佳,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低,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药饮片;临床效果;中药配方颗粒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19-0139-01中药是传统药物,历史悠久,是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中药具有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物的服用要求也是不断的增加,常用的中药饮片具有繁琐的炮制过程且时间较长,已经很难满足患者的要求[1]。

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单味中药饮片进行提取加工等工序制作成颗粒剂,直接应用于处方调配中,患者可按处方直接冲服,成为了便捷的服用中药方式[2]。

本文就将本院的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药配方颗粒以及中药饮片进行治疗,对其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关节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

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4.34±2.09)岁,其中慢性关节炎患者1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例;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5.32±2.78)岁,其中慢性关节炎患者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例。

036.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饮片的对比_蒋雪嫣

036.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饮片的对比_蒋雪嫣
无论 是配方颗粒 与传统饮 片的对比 ,还 是分煎、合煎 的
药效学分析 ,均表明配方颗粒的临床治疗作 用和实验研究结 果均可 与传 统中 药饮片 相媲 美 ,有 些方 面疗 效优 于传 统饮 片 ,因 此单 味中 药配方 颗粒 作为对 饮片 应用 的一 种合 理补 充 ,前景广阔 ,是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希望所在。
类 型
储存服用
调剂质量
质量控制
单 味 中 无 需煎煮 ,携带 方便 , 体积 小、质 量轻、便 根据 饮片 的 质地 和 性
药 配 方 家 中、 办 公 室、 出 于 查 对、 剂 量 准 味采用新技 术、新 工
颗粒剂 差、旅 游 都 能 及时 确
艺: SFE-CO2 萃 取、
服 用 , 保 持 中 药治
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疗效问题是中医药界争论的焦 点 ,单 煎与共煎、解毒增效、缓和药性等问题十分复杂 ,科学地阐明 需要时间 和手段。 但大 部分组方还 是以中医 理论指 导下的 “君、臣、佐、使 ”原则 相互配合 使用 ,临 床疗效 才是宗 旨与归 宿 ,因此 ,可以转变思维 ,在实践中求发展。
中药配方颗粒剂尚有不足之处: 其一 ,包装规格固 定 ,制 约剂量加减 ;其二 ,药味 太浓 ,口 感不好 ,部分 患者还 出现呕
器等的选择和特殊处 分剂量不均匀
又有移植地 ,药材 质
理; 储存携带不方便 ,
量 不稳 定、不 可 控 ,
某些 饮片易发霉, 变
必然 导 致临 床 疗 效
质、 生虫
的差异
2 疗效与成分比较
中药 是以中医 辨证理论为 基础的 ,讲究煎 煮时“药力 同
出” ,复 方汤剂在 合煎中可出 现增溶、沉淀、分解和 产生新 成
柴可夫 [5]认为 ,中 医药能纠正与高糖相关 的生化代谢紊 乱 ,抗 氧化 ,清 除氧自由 基及其衍生 物 ,改 善脂质 代谢 ,调节 或逆转病理基因表达谱等。熊维建等 [6 ]认为黄芪具有能改善 肾血流动力 学 ;抑 制肾脏肥大 ,降低 尿蛋白 ,保护 肾功能 ;纠 正脂质代谢 ,降低血糖 ,抗自由基 ,免疫调节 功能等功效。 徐 向 进等 [7 ]研究 表 明 , 槲 皮素 通 过 抑 制 肾 脏 皮 质 转 移 生 长 因子 -β 1基因过度表达 ,降低糖尿病大 鼠肾脏蛋白激酶 C活 性 ,纠正糖尿病早期肾脏高滤过、高灌注 ,延缓 肾脏病变进一 步发展。杨俊伟等 [7 ]研究表明 ,大黄能抑 制残余肾高代谢、肾 代偿性肥大和系膜细胞增殖 ,促进氮质排泄 ,对减少尿 蛋白、 改善糖代谢均有较好作用。 现代药理证实: 六 味地黄汤具有 降低血糖、血脂及 血压 ,改善肾功能 ,调节 机体免 疫功能 ,保 护肾脏等作用。 黄芪、茯苓、山药、地黄、麦冬、牛膝、苍 术、玄 参、山茱萸、黄连、知母等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黄芪有降 血脂、 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作用。丹参、泽泻、 制大黄、桃仁具有 降血脂 ,改善微循环 ,改善肾功能等作用。 3 结语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一、引言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粉碎、提取、浓缩、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固体颗粒剂形。

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易溶解、口感好、便携方便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为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和疗效,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配方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控制等方面探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

二、配方设计1.目的和适应症:明确中药配方颗粒的用途和适应症,例如用于治疗感冒、消化不良等。

2.中药组成:确定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种类和比例,保证中药配方的疗效和安全性。

3.辅料选择:选择适合配方的辅料,如粘合剂、分散剂、流变剂等,确保配方颗粒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4.制剂工艺:确定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包括提取、浓缩、干燥等步骤,确保工艺的可行性和一致性。

三、原料选择1.粉碎原料: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通常使用中药饮片,需要进行适当的粉碎处理以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适应性。

2.标准品选取: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和质量稳定性。

3.质量控制:对原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气味、含水率、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工艺控制1.提取工艺: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通常需要提取步骤,包括水浸提取、醇提取等。

要控制提取的温度、时间、溶剂比例等参数,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质量。

2.浓缩工艺: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适当控制温度、压力、时间等条件,确保浓缩后的液体含有足够的有效成分。

3.干燥工艺:将浓缩液体进行喷雾干燥,要控制干燥温度、流速、喷雾压力等参数,确保颗粒的干燥速度和质量。

4.质量控制:对产出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含水率、颗粒大小、含有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五、质量标准的制定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疗效的关键。

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和性状:包括颗粒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的要求。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特点及效果对比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特点及效果对比分析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特点及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与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8月一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中药饮片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流鼻涕、发热、咽痛以及咳嗽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特点;上呼吸道感染中药作为传统的一个药物,其历史悠久,并且具有随症加减、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药饮片以汤剂为基础,医护人员通过徒手称量取药,具有较低的准确性,并且使用期间需要煎煮,具有较长的制备时间,还具有诸多的缺点如无法长期贮存、易发霉、不方便携带、体积大等[1]。

而中药配方颗粒通过改良汤剂而成,对中药饮片进行提取、干燥、分离、浓缩、包装以及制备等精制而成,经水直接冲服,使汤剂的优点得到保留,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2]。

因此,本文对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并且比较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8月一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2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3例。

对照组病程1-5d,平均(2.8±0.4)d,年龄23-69岁,平均(45.6±9.3)岁,其中30例为女性、33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1-6d,平均(2.9±0.5)d,年龄24-70岁,平均(45.7±9.4)岁,其中28例为女性、35例为男性。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使用对比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使用对比

剂的优势、克服汤剂的不足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应运而生,并 迅速发展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是以炮制合格 的 中药饮片为原料 ,根据各类药材的不同特性 ,参照传统煎煮方
法 ,利 用现 代 化 的生 产 工 艺全 成 分 提 取 、浓 缩 、干 燥 、制 粒 而
药倒入容器 中,先用少量温水浸泡 1 ~2分钟 ,再用适量温开 水冲化,调匀后密封 2 ~3分钟待充分溶解后分二次服用。 中药饮片在使用前需先浸泡半小时左右,根据药材的特性 采用先煎 、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后 ,先武火后文火 ,煎煮、
中药配方颗粒经科学处理 ,服用 时不用煎煮 ,只需按处方
以开 水冲 服 即可 。由于 体 积 小 、重 量 轻 、 带 方 便 、服 用 方 便 , 携 最适 合 旅 途 出 差服 用 或 工 作 繁 忙 无 时 问 煎 煮 的病 人 服 用 。急诊 病 人 随取 随 服 。由于 其 用 铝 塑 铝袋 复合 膜 包 装 ,不 易 吸 潮 ,避
T ea p i ain o h n s d cn r n l s l h s e t r tg . h p l t f i e eme ii e g a u e l a g ae a e c o c wi ar s
[ y r s C ie e dc e r ue ; C ; o t s Ke wo d ] hn s i n a l T M C nr t me i g n s a
[ s at C nrsn e rp re n eict n ,cie nrd nsade cc,omuai n s ga dCI v f Abt c] ot t gt o et s ds cf ai sat gei t n f ay fr l o adui n a ys e r ai h p i a p i o vi e i tn n T a o

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对比

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对比

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对比
在网上搜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传统饮片比哪个好的问题,问的人很多,回答的人也很多,但能具体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还没有见到.都说配方颗粒疗效好就是贵,具体有多贵没人回答.我这次因为治青春痘,第一次开的是配方颗粒.第二次改成了中药饮片,对比两次收费票据可以很直观的看出配方颗粒确实贵,接下来就一同分析一下.配方颗粒的十付药价格是195.8,中药饮片十付药的价格是147.3,能差出50左右的钱,相当于一付药做成配方颗粒贵五元.但这个结论不适用于所有的处方,由票据中的单味药的价格可以看出单味药制成颗粒后价格不是都变贵,当归就是例外.而且制颗粒后价格增长的幅度也不一样,像白
花蛇舌草制颗粒后价格竟翻了两倍.
我这次是第一次尝试配方颗粒,早就知道它用量少,使用方便,但真见到它长这个样子,就是图中的两个圆盘,是七天的药啊,一手能拿一个的大小,从医院里刚拿出来时吓了我一跳,以往开中药拿饮片都拿一大包药,书包都塞不下,现在这两盒药放兜里都可以.至于它使用起来有多方便我也不具体说了,大家就想象一下平时冲感冒清热颗粒的情景.
同样的方子在北京制成
配方颗粒343是14天的
价格,我算了一下,每付药
比河北的贵5块钱.还好
北京人民有医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疗效研究
• (2 )四物汤饮片与配方颗粒汤剂中没食子酸、5一羟甲基糠醛含量 比较 • Traditi0nal Chinese Dmg Research& Clinical Pharmacolo~,2009 September,Vo1.20 No.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四物汤中没食子酸、5一羟甲基糠醛含 量的方法,并比较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没食子酸、 5一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结果 四物汤传统饮片汤剂中没食子酸含量为26.57 mg,5一羟甲基糠 醛含量为3.30 mg;配方颗粒汤剂中没食子酸含量为26.66 mg, • 5一羟甲基糠醛含量为1.61 mg。 结论 四物汤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的色谱图基本一致,没食子酸 含量基本相当,但传统饮片汤剂中5一羟甲基糠醛含量高于配方颗粒 汤剂。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9783(2009)05—0468—03
药师建议
• 1 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组成的方剂功能主治 是一样的,有同样的治疗效果。 • 2 由于中药所含成分较多,中药饮片组成的方剂 含有的成分更是复杂,在患者有时间并且煎煮方 便时,建议选择中药饮片组成的方剂。 • 3 中药配方颗粒一定要用开水(90~100C)溶解; 有些贵重生药(如阿胶、三七、川贝母)是经超 微粉碎入药的,如果不能完全溶解,可以摇匀后 服用。
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疗效研究
• (1 )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免疫抑制 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3卷第6期 • 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对 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两者的疗效。 • 结果:与环磷酰胺组比,玉屏风散饮片高剂量组和配方颗 粒高剂量组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腹腔吞噬细胞 吞噬率显著升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功能明显增强,血清 溶血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结论: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均能增强免 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两种剂型效果基本相当。 •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0258(2012)06—0015—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疗效研究
• • • (4) 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比较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药物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浸出物、相对密度的异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 • 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浸出物及相对密度测定法,对两种汤剂 进行测定。 结果: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需要加强传统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研究以及等效性究,建立和完善中药 饮片和配方颗粒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保证两种饮片形式都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医临 床。 •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23— 0078—02 二者色谱图形和相对应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基本相似,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部 分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尤其是银翘散配方颗粒汤剂大多数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峰面积 计)只是传统饮片汤剂的1/2,个别化学成分只达到了1/3。根据二者浸出物和相对密度的 测定结果比较,银翘散配方颗粒汤剂也均小于传统饮片汤剂。因此,通过本研究发现,银 翘散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两者的临床疗效也必然有一定 的差异。这就印证了为什么中药配方颗粒自其诞生的那天起就争论不断,核心问题是中药 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疗效是否相同。
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
• 1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 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 中医临床的中药。 • 2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仿照中药 汤剂煎煮的方式,将中药饮片经浸提、浓 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 用的单味中药产品。 也称中药免煮饮片、 颗粒饮片、免煮汤剂等。
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疗效研究
• (3 )小青龙汤中药提取物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比较研究 • 制剂与技术· 2010年5月第7卷第l4期 •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小青龙汤单昧中药提取物配方颗粒进行了研 究。方法:以薄层扫描法测量麻黄碱、芍药苷、甘草次酸等有效成分 的含量,比较与传统汤剂成分的一致性。 结果:单味中药提取物配方颗粒汤剂成分与传统汤剂成分具有一致性, 含量明显高于传统汤剂,各成分高出倍数不一致。 结论:小青龙汤单味提取物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基本相同。 •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7210(2010)05(b J一048—03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研究比较
• 结果 • (1)有效性研究:所有的文献都认为中药配方颗 粒在功能主治范围内用药是有效的。 • (2)疗效对比研究: • 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无显著性差异的占48.6%。 • 配方颗粒药效高于传统汤剂的占40.5%。 • 配方颗粒药效低于传统汤剂的占8.1%。 • 药效各有高低的占2.7%。
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


• 方剂是由2种或2种以上中药饮片组成,通 过有序的配伍以增强或改变自身功用,调 其偏胜,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 的不良反应,发挥药物间相辅相成或者相 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色的药物组 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发挥更好的预防和 治疗疾病的作用。


• 中药饮片处方,中药配方颗粒处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