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区)“多规合一”解决方案-最全版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工作方案的通知-马政办〔2017〕6号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的通知马政办〔2017〕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3月9日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空间规划体制改革要求,推进马鞍山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编制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5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皖政办秘〔2015〕11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形成空间发展战略共识。
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加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相互衔接与协调,从目标、规模、布局结构、信息平台、协调机制和空间管制、空间治理等方面理顺各主要部门间的关系,构建“一本规划严格管控”和“一个平台协同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和空间治理体系,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二、主要任务以《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为基础,着力构建“一套标准、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个项目库、一套机制”组成的“六个一”成果体系。
(一)以“一个导则”为基础,建立一套数据标准。
按照《安徽省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要求,以空间统筹利用为核心,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统一空间利用与管控,促进空间类规划在“发展目标、技术指标、空间坐标、环境达标”上的统一,形成各规划共同遵守认可的核心目标指标体系;明确全市建设用地规模、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人口规模、城镇开发边界规模、永久基本农田规模、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等规划指标。
多规合一技术方案

多规合一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
咱先唠唠为啥要有这个“多规合一”呢?你看啊,以前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划,就像一群小伙伴各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玩,规划部门有城乡规划,国土部门有土地利用规划,环保部门有环境保护规划等等。
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同一块地,不同的规划可能有不同的安排,这就像几个人对同一个东西有不同的想法,容易打架呀。
所以呢,为了让这些规划能和谐共处,就需要“多规合一”这个大管家来协调管理啦。
二、目标设定。
1. 协调统一。
咱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让这些规划不再各说各话。
就像把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团结起来,让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要把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环保规划等等都协调好,让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开发强度、环保要求等都能在一个大框架下达成一致。
2. 提高效率。
以前因为规划不统一,项目审批的时候可麻烦了。
就像你要去不同的地方盖好多个章,每个地方还都有自己的要求。
“多规合一”之后呢,就像开了个一站式服务大厅,项目审批变得又快又顺畅,大家都节省时间和精力,就像坐了火箭一样高效。
3. 优化资源配置。
这就好比是合理安排家里的财产一样。
土地、空间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宝贝,通过“多规合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哪里适合搞建设,哪里要保护起来,让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不浪费一丁点儿。
三、技术路线。
1. 数据收集与整理。
这是打基础的重要一步。
就像收集各种积木块一样,我们要把各个部门现有的规划数据都找出来。
城乡规划的地图、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环保的生态红线范围等等,把这些数据从各个角落里挖出来,然后整理得整整齐齐,就像把杂乱的积木按照形状和颜色分类好。
2. 标准统一。
每个部门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可能都不太一样,这就像不同地方的方言一样让人头疼。
所以我们要制定统一的标准,把这些“方言”都转化成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
比如说坐标系统要统一,土地分类标准要一致,这样数据之间才能愉快地交流合作。
3. 差异分析。
把各个规划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把小伙伴们的想法都摊开来看。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在当今社会,各种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正在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各地开始探索多规合一的工作实施方案。
多规合一是指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政区划规划等不同领域的规划整合在一起,协调发展,实现综合规划管理。
以下是一个关于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简要介绍。
1. 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需加强协调合作,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管理体系。
这样可以避免各个领域之间的冲突和碰撞,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
其次,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整合。
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将相关数据整合在一起,为规划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只有数据充分共享,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领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3. 制定综合规划方案
再次,要制定综合规划方案。
多规合一工作的核心就是制定出一份综合规划文件,统筹各个领域的规划内容,明确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这个综合规划方案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加强规划实施和监督
最后,要加强规划实施和监督。
制定好的规划方案必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并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评估。
只有实施得当,才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通过以上几点关键举措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多规合一工作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城市规划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浏阳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浏政办函〔2017〕88号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浏阳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正文:----------------------------------------------------------------------------------------------------------------------------------------------------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浏阳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浏政办函〔2017〕88号市直有关单位:《浏阳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推进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9月26日浏阳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推进方案为贯彻落实《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要求,坚决打好打赢“五大战役”,扎实推进我市“多规合一”改革工作,结合浏阳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目标任务,紧扣建设“省会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按照“城乡一体、全域管控、部门协作”的工作要求,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多规合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空间管控能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管到底”。
二、工作目标与空间范围(一)工作目标根据浏阳实际,构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五项规划为主体,其他部门专项规划为补充的“5+X”空间规划体系,打造全市统一的“空间管控一张图”和“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再造项目行政审批流程,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二)空间范围本方案实施空间范围为浏阳市全域,近期以浏阳市中心城区为试点。
2023年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导则》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逐渐由单独编制不同规划逐步转变为多规合一的模式。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普遍认识到了多规合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也是多规合一工作推进的攻坚期。
为了更好地推进多规合一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及原则1. 目标:在2023年全面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更新规划等各项规划的多规合一。
2. 原则:(1)全面性原则:多规合一工作必须包括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和层面,确保各规划之间的协同与一致。
(2)科学性原则:多规合一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基于充分的数据分析和专业技术研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民主性原则:多规合一工作必须公开透明,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4)可行性原则:多规合一工作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行性要求,避免过于理论化和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
三、具体措施1. 统一规划编制体系(1)建立规划编制标准和流程,确保各类型规划之间的一致性和互相关联。
(2)建立规划编制信息系统,实现规划编制的全程电子化和统一管理。
2.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1)建立多规合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2)建立规划数据共享平台,将各类规划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信息协同能力。
(3)加强各级规划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确保多规合一工作的顺利推进。
3. 推动统一规划编制标准和技术规范(1)制定规划编制标准和技术规范,明确规划编制的要求和程序。
(2)制定统一的规划编制指南,提供规划编制的具体操作指导。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加大对规划编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规划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
(2)建立规划编制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各地规划人员的互动交流和经验共享。
5. 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1)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多规合一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责任分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已撤销),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4.08.26•【文号】发改规划[2014]1971号•【施行日期】2014.08.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971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境保护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规划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按照中办、国办有关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将联合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是解决市县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保障市县规划有效实施的迫切要求;是强化政府空间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改革政府规划体制,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空间开发模式,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开展试点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的具体思路,研究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同时,探索完善市县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相关规划衔接协调机制。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黄征学;王继源
【期刊名称】《国土资源情报》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自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已在全国28个地区部署开展了“多规合一”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也遇到了共性的问题.尽快总结经验,深入研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有利于统筹推进“多规合一”试点.本文将重点从各试点县市在“多规合一”工作实践中的重点内容、遇到的问题、采取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多规合一”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黄征学;王继源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38;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多规合一的县市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索——以大理市“四规合一”为例[J], 朱德宝
2.从规划编制和协调机制角度谈对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的建议 [J], 罗思明
3.浅谈"多规合一"编制的技术方法r——以陇西县城乡统筹总体规划为例 [J], 雷雨田
4.从城乡统筹到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的浙江缘起与实践 [J], 朱喜钢; 崔功豪; 黄琴诗
5.创新规划统筹推进多规合一——以浙江绿色智造产业新城为例 [J], 张勤;江凯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7.04•【字号】邯政办字〔2018〕84号•【施行日期】2018.07.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邯郸市“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7月4日邯郸市“多规合一”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探索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的统筹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多规合一”),实现规划有序衔接,构建统一空间体系,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加快我市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以我市第五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及市县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为基础,统一各规划目标、指标、坐标;核定各类规划管控边界,明确发展与保护空间,消除规划差异;优化空间布局,盘活存量用地,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置;保障项目落地,强化政府管控能力。
二、工作任务及分工(一)建设一支技术队伍(以下简称“多规合一团队”)。
根据“多规合一”工作涉及专业繁杂、整合工作繁重、后续维护繁复的特点,建设一支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单位为基础,市国土资源局和市规划局地理信息中心全程参与的高素质技术队伍。
在“多规合一”平台建好后,由市规划局地理信息中心牵头,与市国土资源局地理信息中心共同维护,保证多规合一平台适时维护更新。
牵头单位:市规划局负责技术队伍的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保“四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的一 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划定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城市增长边 界控制线和产业区块控制线等,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有 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目标。
99平方公里
8月24日—9月9日,进行资料初步整理和分析; 9月9日,在市规划局汇报《“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思路及工作进展情况》,并进行第二轮补充收集资料; 9月9日—9月21日,根据收集资料,进行“四规”差异分析,形成初步方案;
9月22日,在市规划局汇报了《**市“多规合一”规划—城规差异协调、资料收集情况》,并进行第三 轮补充收集资料;
20152020
20102020
到2020年,构建**市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提高产业聚集度和产品关联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把安宁组团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陆路门户枢纽,繁荣高效的工业基地,和谐宜 居的特色园林城市
50平方公里
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土、规划部门进行《“两规”协调专题汇报》; 目前,已完成规划纲要阶段成果和信息平台试运行建设工作: ——1月27日,在市政府召开预审会,2月1日在市政府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形成专家意见。2月17日参加
省住建厅组织的全省多规合一试点技术交流会,5月10日赴上海,向省规委会专家汇报工作情况,目前正 按照专家咨询意见修改规划成果,准备将成果上报**市规委会和省级规委会审查。
将滇中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西南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高原 山地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示范区 加速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实施
146平方公里
《云南滇中新区安 宁片区总体规划
城 (2015-2030)》
20152030
逐步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陆路门户枢纽 打造我国西部产业升级示范基地和滇中新区产业高地 建设产城融合、和谐宜居的特色园林城市
1、梳理现状规划,确定规划思路。 2、掌握现状发展特征,制定发展战略目标。 3、提出空间规划方案整合的原则和思路。 4、明确空间管制的基本架构和实施机制体制框架。 5、提出县(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建设原则要求。 6、提出空间信息数据库框架和数据标准。
7
3 对“四规合一”的本质理解
自身发展诉求
亟需“四规合一”优化**市空间发 展及管理。
各城乡规划内容不协调;土规、城规差异较大;生 态空间遭到蚕食等。
污染工业围城
大规模物流用地分割 安宁主城区和太平新 城
2 云南省县(市)域“多规合一”试
纲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十三五”规划
20152020
规划目标
初步建设成为昆瑞经济带重要节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开放合作平台、重要 的国际化产业合作园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副中心,滇中经 济圈产业中心城市和滇中产业新区核心城市
城乡建设 用地规模
——
国 土
《**市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20102020)》
20102020
2
汇报内容
一、规划概况 二、经验借鉴 三、工作思路 四、规划方案 五、方案创新
一、规划概况
1 背景形势
宏观政策要求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在市县层面探索 “三规合一”;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两次提及“多规合一”, 并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 “多规合一”。
**市城乡总体规划(“多规合一”) (2015-2030)
(纲 要 成 果 汇 报)
***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6月
工作进度
调研与资料收集
(8月14日—8月24日)
资料入库与整理
(8月24日—9月21日)
初步方案确定
(9月22日—10月21日)
成果编制
(10月22日—至今)
8月14日,市规划局召开《安宁“多规合一”项目坐标系统协调会》; 8月14日-8月24日,分别前往发改局等16个部门收集资料;
规划期限不一致 规划目标不一致 规 《**市城市总体规
划(20082020)》
20082020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 森林城市” 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
约160平方公 里
约120平方公 里
《环境保护与生态
生 建设十三五规划》 态
《林地保护利用规 划(20102020)》
将不会取代任何一项法定规划,也不会对原有任何一项法定规划进 行重新编制;是顶层规划、协同平台和前置条件。
8
4 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
全市域130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近期至2020年,规划期末为2030年。
规划范围1301平方公里
规划区范围示意图
5 现有规划矛盾
目标矛盾
规划类型
规划 期限
发 改
四部委联合发文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 工作。
四部委《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发
改规划[2014]1971号)拟定28个“多规合一”试点城市名单。
5
1 背景形势
区域发展要求
云南省政府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战 略部署的要求。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开 展“四规合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17县区 试点开展“四规合一”工作,以实现一个县(市) 区“一个规划、一张蓝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 “多规合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年3月印发, 提出: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 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 接。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9月22日—10月21日,根据各部门意见,修改形成初步成果;
10月22日,在市政府进行《**市“多规合一”规划》初步成果汇报; 11月19日,与环保、林业、水务等部门进行《**市“多规合一”规划—生态红线专题汇报》; 12月18日,与发改及各街道、管委会进行《**市“多规合一”规划—十三五重点项目专题汇报》;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