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书

合集下载

中国古书30个“第一部”都有什么?

中国古书30个“第一部”都有什么?

中国古书30个“第一部”都有什么?
中国古书30个“第一部”都有什么?
(1)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2)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3) 第一部韵书是:《切韵》
(4)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
(5)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6) 第一部诗集是:《诗经》
(7)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
(8) 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9)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是:《论语》
(11)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12)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是:《汉书》
(14) 第一部历史批评著作是:《史通》
(15) 第一部兵书是:《孙子》
(16)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是:《通典》
(17)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18) 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是:《天工开物》(19) 第一部植物学词典是:《全芳备祖》(20) 第一部药典书是:《新修本草》
(21) 第一部医药书籍是:《黄帝内经素问》(22) 第一部地理书是:《禹贡》
(23) 第一部茶叶制作书是:《茶经》
(24) 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25) 第一部珠算介绍书是:《盘珠算法》(26) 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27) 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记》
(28) 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29) 第一部图书总目录是:《七略》(30)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史记的基本介绍

史记的基本介绍

史记的基本介绍《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史记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史记的作品介绍《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

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

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中国第一的书籍

中国第一的书籍

中国第一的书籍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整理。

2、《尚书》:我国第一部散文集。

3、《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武著。

4、《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著。

6、《晏子春秋》:我国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7、《论语》: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

8、《战国策》:我国第一部记录策士谋臣言行的专集。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屈原著。

10、《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11、《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12、《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著。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刘勰著。

14、《诗品》: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批评专著。

15、《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16、《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刘义庆著。

17、《昭明文选》:我国第一部诗文汇编,南朝梁萧统主编。

18、《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北魏郦道元著。

19、《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著。

20、《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

21、《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汉代人编写。

22、《修辞学发凡》: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学书。

23、《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代司马光编。

24、《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普著作,宋沈括著。

25、《徐霞客游记》: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著。

26、《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明代罗贯中著。

27、《西游记》: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明吴承恩著。

28、《水浒传》:我国第一部以农民战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明代施耐庵著。

29、《儒林外史》: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清吴敬梓著。

30、《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由作家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蒲松龄著。

31、《尝试》: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胡适著。

中华第一书:《黄帝四经》含原文译文-

中华第一书:《黄帝四经》含原文译文-

中华第一书:《黄帝四经》含原文译文-1973年轰动世界华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黄帝四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

《黄帝四经》包含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起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初期的“黄学”即《黄帝四经》,曾是百家学术之林。

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也未看到。

致使黄学被淹没了五千余年都没有被历代史学者重视。

西汉时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

现在《黄帝四经》出土,经过今人唐兰先生考证后,确认《黄帝四经》不是伪书,是几千年来出土轩辕黄帝第一本书。

这是一部“治国之本”的书,它由四篇文章组成。

这就为海内外黄帝子孙重新认识黄帝、黄帝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93岁的台湾史学家王寒生先生,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恨不得一下飞回大陆,一睹为快。

但当时海峡两岸还未通邮,无法看到真迹。

几经周折,通过日本才搞到《黄帝四经》影印件,王寒生先生如获至宝,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先后花近四年时间将《黄帝四经》译出来,于一九七六年在台湾龙华出版社出版,王老先生在他自写的序言里庄严宣告:“读罢四经,我们认识了修道之门径,更提高了人生境界。

如果我们仍然是懵懵懂懂,那就不可挽救了。

纵然再读书万卷,也无济于事。

在四千年前,我祖已经打开了宇宙奥妙之门,指出了一条上进大道,今日能读到宝贵经典,是如何幸福!”又云:“黄帝四经出土,如老祖再降人间,这是可幸的,凡是黄帝子孙们,全当雀跃鼓舞。

”时隔十六年,大陆余明光先生于1989年也把“黄帝四经”进行了注释,由已故的周谷城先生题写书名“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余明光先生在书的“前言”里写到:“黄学被淹没了两千余年都不为人所重视,与此联系的西汉初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黄帝四经’,这就为我们研究和恢复这个学派在历史上的地位,重新认识‘黄老’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我国各种第一部

我国各种第一部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专门记录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我国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我国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左传》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国语》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春秋》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离骚》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中国第一部药曲…………………………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尔雅》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方言》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班固《汉书》中国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唐·刘知几《史通》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南方草本状》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世纪新语》中国第一部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明·江瓘《名医类案》中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郑复光《镜镜冷痴》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郁达夫《沉沦》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阿Q正传》中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坟》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呐喊》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中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中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中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是孔子所删、汉代毛亨所传。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

中国历史文学常识中国历史文学常识知识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中国历史文学常识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晏子春秋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53、第一部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中国历史文学常识技巧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中国最早的书籍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书籍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书籍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书籍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书籍都是昆仑文明消失之后首批出现的历史记录.
三坟:估计就是对昆仑文明的昆仑金字塔的记录.坟,古义是高地的意思.
五典:是叙述的是原始公社的简单的生活制度.典就是道理,常理,原则的意思.
八索:有人指的就是八卦.可能没有错.它是易经的原型.索的意思在古代指粗绳.古人有结绳记事的习惯.昆仑字的演化到甲骨文的产生,可能就是在八索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大概就是一种卜筮之书.
九丘:有人指九洲.也有人指被灭亡的九个国家.大概就是被洪水毁灭的九个发达的石器文明.河图,洛书:是以上书籍之后产生的.他记录古代的数学和图形之类的东西.根据昆仑文明的历史变迁,后人得出结论.天,的存在,中国人的循环观念.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祖先崇拜.。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1、第一位女诗人:蔡琰(文姬)2、第一位女词人:李清照3、第一部词典:《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5、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6、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7、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8、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9、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10、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第一部国别史:《国语》16、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17、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18、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19、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20、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21、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22、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文心雕龙》23、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24、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2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26、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27、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28、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天演论》29、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30、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1、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3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梦溪笔谈》33、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邓太后34、第一个女状元:傅善祥35、第一个太后:秦国宣太后36、第一个太监的出现:周37、第一个太监皇帝:魏高帝曹腾38、第一个记载的朝代:夏39、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40、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商41、第一位史书记载的女将军:妇好42、第一个“敢自立为王”的诸侯:周朝的楚国43、第一部中医理论书:《皇帝内经》44、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朝45、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嬴政46、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刘邦47、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个把“王侯将相”都做遍的人:韩信48、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吕后(吕雉)49、第一位死后追尊为太上皇的人:秦庄襄王50、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武帝刘彻51、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汉奸:中行说5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53、第一部历法:《太初历》/《颛顼历》54、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55、第一部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56、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唐代僧一行57、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58、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59、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60、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61、第一位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祖冲之62、第一部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63、第一个探索宇宙的哲学家:老子64、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65、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66、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67、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68、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69、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70、第一位发现地磁偏角的人:沈括71、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泉州洛阳桥72、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73、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水浒传》74、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75、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76、第一部提出勾股定律的数学专著77、第一种麻醉药:麻沸散78、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录集》79、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80、第一部杂文集:《坟》81、第一部散文诗集:《野草》82、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窦娥冤》83、第一部中篇小说:《阿Q正传》84、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呐喊》85、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86、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87、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88、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89、第一位有据可查的状元:孙伏伽90、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9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92、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3、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太学94、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四洲志》95、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96、第一个向中国介绍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人:李善兰97、第一个向中国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夏元瑮98、第一部影片:《定军山》99、第一部写实主义成功的长篇小说:《子夜》100、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李大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 之说。“四始”指《风》、《大雅》、 《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 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 《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 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 兼有杂言。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 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刘勰撰。成书於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 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 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 学理论专著。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 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既为《文心雕龙》 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内容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 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 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 《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於道﹐稽诸於圣﹐宗之於经。 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 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 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 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 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 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 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 《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 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 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後叙述作者写 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文选》选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梁朝年间130个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 700余篇,分38类,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备。 编者以“事出于沈思, 义归乎翰藻”为选录标准,所选多为名家名作,因而广泛流传,经世不衰。
《文选》三十卷,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又名《昭明文选》。唐李善注本每卷析为二,共六十卷,相沿至今。 这部选集共选录东周至梁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另有少数佚 名者)的诗文752篇。其中诗歌434,辞赋99,杂文219。因此所 谓“文”指广义的文学作品,包括诗在内。全书分38类:赋、诗、 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 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 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 文。
《汉书》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 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它 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 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 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 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 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 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 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 些史书沿袭下来。
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方言》·十三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汉扬雄撰,晋郭璞注”。考《晋书·郭璞传》有 注《方言》之文, 而《汉书·扬雄传》备列所著之书,不及《方言》一字。
扬雄的《方言》,是汉语方言第一书, 是西汉乃至更早的汉语口语活化石,是 “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第一部诗集《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 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 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 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 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 《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 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 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 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 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 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 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 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 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
《说文解字》
是我国首部以六书 理论系统分析汉字 字形、说解字义和 辨识声读的字典。 全书收字正篆九千 三百五十三,又重 文(正篆异体字) 一千一百六十三, 说解凡十三万三千 四百四叔重,东汉汝南 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
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 的开拓者。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 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 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礼”、“义”。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 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论 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 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 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 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 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 的初学必读之书。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 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 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许慎墓】 河南郾城县东姬石乡许庄村东
第一部词典《尔雅》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 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 “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 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 言。
《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是 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 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 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 要影响。
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
《汉书》,又名《前汉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断代史。 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 志,改世家为传,由纪、表、志、传四个部分组成。 自《汉书》以后,历代仿照它的体例,相继纂修了纪 传体的断代史。 《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 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 东)人,父亲班彪,。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 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 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作《后传》65篇,以续 《史记》。班固生在这个家学渊博的家庭中,9岁便能 作诗文,16岁入洛阳太学就读。他博览群书,穷究诸 子百家学说,熟悉汉史掌故。建武三十年(54年), 班固因父丧回故里,并整理班彪的《后传》。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 (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 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 (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 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 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 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 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 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 故事。
这部总集的选录标准,萧统在序中归纳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 藻”。这句话前人有不同解释,大义是说文章立意谋篇要出于精 心思考,思想内容要用富有文彩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文质并重, 内容与形式均佳。在这种标准下,本书选入时代较近的作品为多, 就作者来看,周代4家、两汉18家、晋代45家。选入篇数较多的 为陆机113篇,其余谢灵运41、江淹38、曹植32。在这部书中辞 藻华丽、声律和谐的楚辞、汉赋、六朝骈文辞赋都受到高度重视。 这是当时的文学风尚,不仅仅是萧统个人的主张。
此书除作为文学读本以外,从文献角度看,对保存汉魏至齐梁文学作品起到重大 作用。入选的130位作家,别集绝大多数失传了,其作品靠《文选》得以保存。 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亦首见于此书,是保存无几的东汉文人诗的精品。
唐朝李善《文选注》最受重视,引书1689种,另引用旧注29种,除对《文选》 的阅读理解起到很大作用外,也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唐代另有吕延济、 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注,称“五臣注”。宋人与李善注合刻,成 为“六臣注”本。
《文选》三十卷,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这部选集代表了当时众多文人的文学主张,编选精严,大大方便读者阅读学习, 因而受到广泛重视。隋萧该撰《文选音义》,曹宪亦撰《文选音义》,且以 传授《文选》著名,于是逐步形成专门学问“文选学”。唐杜甫在《宗武生 日》诗中告诫其长子杜宗武“熟精《文选》理”。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 八载有宋人谚语:“《文选》烂,秀才半。”明清以来久盛不衰。
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包括史书评论和史事评 论。清代王夫之的《读通 鉴论》是史事评论的代表 作。唐代的刘知己的《史 通》则是史学评论的代表 作。
第一部兵书《孙子》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産中的璀璨瑰寶,是中 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 精邃富贍,邏輯缜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時期偉大軍事家孫 武,大約成書于春秋末年。該書自問世以來,對中國古代 軍事學術的發展産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 “兵經”、“百世談兵之祖”。曆代兵學家、軍事家無,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 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孙武是齐国贵 族和名将的后裔。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武便 离开齐国,在吴国的都城姑苏过起了隐届生活,潜心研究 兵法。经由伍子胥的推荐,孙武被吴王任命为上将军,封 为军师。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是中国古代军 事著作的代表,它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 上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孙子兵法》被称为“武经”。
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 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 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 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
由于尔雅解释非常简单,它所涉及的许多语言知识不容易被人 理解,因此后代又出现了许多注释、考证它的著作。
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 增益而成的。全书19篇,其中最后7篇分别是:《释草》、 《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 畜》。这7篇不仅著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及其名称,而且还根 据它们的形态特征,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中。《尔雅》保存了 中国古代早期的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是后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 的重要著作。据史书记载,东汉初,窦攸由于“能据《尔雅》 辨豹鼠”,所以汉光武帝奖赏给他百匹帛,并要群臣子弟,跟 从窦攸学习《尔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