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国标-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验收标准对比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检测的合格判定与变形修复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检测的合格判定与变形修复上海铁道科技2021年第1期在用赫,门式起重相主梁植测的合格判定与变形修复杨敏俐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及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对上拱度检测不合格的主梁提出确舞盔.关键词起重机主梁检测合格判定变形修复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平安技术检验中,主梁拱度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根据GB/T14405—1993(通用桥式起重机1和GB/T14406—1993(通用门式起重机?的规定:主梁跨中上拱度F=S(0.9—1.4)/1000(其中S为起重机跨度).且最大拱度应控制在跨度中部的S/IO范围内.在起重机投入使用后,由于主梁结构内应力的影响,超负荷及不合理使用,高温工作环境的影响,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影响,起重机不合理的吊运,存放和安装,不合理的修理等原因,导致主梁上拱度的减少.根据实际检测数据显示,一般起重机新出厂的上拱度为S/1000,使用一年后上拱度值减少20%,使用2~5年减少30%一50%,使用5年减少60%以上,使用10年以上拱度全部消失.然后开始下挠.关于起重机主梁下挠到什么程度不允许使用,目前国家标准尚无明确规定.因此检验在用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时应特别重视.1桥门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检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传统拉钢丝法和现行吊钩悬尺法,以及磁铁悬尺法.1.1拉钢丝法将qb0.49~0.52mm的细钢丝的一头固定于主梁的一端(钢丝通过上盖板上的等高块),另一头与主梁另一端的150N的弹簧秤相接.测量跨中S/10范围内筋板与主梁间的距离h.主梁的上拱度为F=H—h一△.△Ⅱ预应力法〞,〞重复施焊法〞,〞切割法〞及〞局部切垫法〞等,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看情况而定.只有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嗣等才能正确,合删地选择矫正方案,取得较为理想的主梁修复效果.3.1火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是利用金属冷缩热胀的特性,在主梁低部烤火,使主梁恢复上拱度.加热采用的气焊乙炔焰,将主梁底部三角形加热区(腹板的下半部及下盖板)加热到700~800%(钢板呈暗红色至暗樱桃红色),以此同时将主粱往上顶(见图1),这时,加热区的金属处于热塑性状态,金属不能自由膨胀,反而受到周闻冷金属的压缩.在随后的冷却中,每个小加热区的金属都要冷缩,在冷缩的过程中热金属过去它周围的冷金属,并使它们互相靠近,而使主梁上拱.图1火焰矫正的原理加热区的面积在下盖板是个长方形,如图2,其值为Bxb;B一加热区的长度(下盖板的宽度),b-加热区的宽度.通常取b=80~l20mm,对下挠值大或盖板厚度大的主梁取大值.在腹板上加热区为两个三角形,i角形底为b,高度为h,通常取h=(1/4~I/3)H,H为腹板的高度.下盖板腹板图2加热区面积加热区的数量和其在主梁上的布置,是依主梁的下挠程度而定.加热区的位置越靠近跨中,矫正效果越显着,但为避免矫正应力与工作应力的重叠,加热区应布置在跨中3m以外,为防止矫正应力和焊接应力的叠加,加热区应隔开大的加劲板,而最好位于腹板波浪凸起局部,这样可在恢复上拱度的同时矫正腹板的波浪.翘度缺乏时加热悬臂腹板上侧三角形区及上盖板矩形区.假设主梁下挠均匀,加热区可对称布置,如图3所示.图3加热区分布在用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检测的合格判定与变形修复113加热区一般为双数,从4~l2个按需要选取.如果主梁下挠不均匀可在下挠突出的部位多加几个烤火区或适当加大加热区的面积.加热区确定后,应在下盖板和腹板上划线编号.加热时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可先烤1,2,3,4四火,待冷却后测量拱度恢复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烤5,6,7,8火,或作某些修改,以免拱量过大.此法灵活性大,可以矫正桥架结构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变形.如主梁上拱度,主梁及端梁水平弯曲,主梁腹板波浪变形,桥架对角线超差变形等.缺点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工期较长,费用高.3.2预应力钢筋张拉法预应力法修复主梁下挠的原理是,在主梁的下盖板两端通过固定支座,用预应力张拉多根钢筋或钢丝绳,使主梁受到一个弯矩(主梁上半部受拉应力,下半部受压应力),在这弯矩作用下主梁恢复上拱(工装结构见图4).当主梁承受载荷作用时,工作压力恰好和钢筋预应力相反,这样钢筋预应力就可以抵消局部工作压应力,从而提高了主梁的负载能力.i量__il{l—}%适{瞒/.撒紧图4预应力法工装结柯预应力法是一种主梁下挠修复的有效方法,它具有以下优点:修复后上拱值准确而稳定,根据运用中的变化还可以随时调整;修复后主梁的强度和刚度能得到加强;矫正工艺简单,周期短,费用低等.但它有以下缺乏:只适用于桥f门)式起重机箱形主梁拱度下挠的矫正,不适宜主梁的水平弯及局部变形,门式起重机悬臂的翘度矫正等不能采用;矫正后的外形不美观等.起重机有如下情况时,采用预应力法最为适合:运用多年的起重机;主梁刚性缺乏,承载能力差;起重机长期满负载工作;工作环境恶劣等.3.3重复施焊法重复施焊法的原理是,将主梁焊缝用大电流重复施焊的方法,用产生的焊接变形来矫正原变形.如须增加主梁的拱度时,在主梁的下盖板与腹板的两条角焊缝重复施焊.由于焊缝冷却收缩,产生的应力使上拱增大.如须减小水平旁弯时,在凸面腹板与上下盖板的两条角焊缝重复施焊,就可以减小水平旁弯.施焊的电流,重复施焊的长度,要根据矫正的程度而定.防止超过,再反向矫正.实践证明,这种修复方法最优,准确有效,变形平滑,又不会带来外观缺陷.这种方法用于拱翘值的修复,水平旁弯的矫正及桥式起重机两片主梁同一截面上下差偏大的矫正等更具有实用,经济,简单,质好,速快等优点.但对主梁某处有硬弯,长期使用后主梁刚性缺乏有较大变形等不适用.4结论对在用桥门式起重机进行定期检验时,如果在检测主梁上拱度时发现上拱度为负值(即出现下挠),那么应根据其空载下挠的程度对照表2判定,如到达表2的推荐值,那么需做额定载荷试验进一步判定.做额定载荷时,下挠达表3推荐值时,应进行修复.假设大于应修界限那么应报废.假设现场无条件做额定载荷试验时,那么按表4进行修复判定.用额定载荷做静负荷试验来决定应修界限并进行在用桥门式起重机上拱度的合格,修复判定,是比拟合理且比拟简便的.对主梁变形后修复方法的选用,应先根据需修复主梁的具体情况作全面认真的分析,再决定采取哪种方案或是将几种方案结合使用,以到达用最短的周期,最低的费用完成主梁变形修复并取得最正确效果的目的.责任编辑:万宝安来稿时间:2021一】一22(上接第107页)击穿后的电流可通过分压器形成回路,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和人员的平安.(4)当被试电缆较短,电容量较小,单节电抗器串入回路也不能满足频率控制范围要求时,可串人补偿电容.4结束语对交联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有效发现其绝缘缺陷,并且还有一定危害性,因此宜采用交流耐压的试验方法.用变频串联谐振的方法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能很好地模拟运行工况,并且试验装置的体积,重量和所需要的电源容量远低于采用传统的试验变压器,可大大减轻现场的工作量.在试验前通过频率估算来选择电抗器及补偿电容器的联结方式,能很好地指导现场试验,有利于减轻现场工作量和发现问题.随着变频串联谐振装置越来越多的现场运用,我们会更多地累积经验,将该装置更多地运用到铁路中的大型变压器,断路器特别是高电压等级长距离交联电缆的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当中,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为铁路供电系统效劳.责任编辑:宋飞来稿时间:2021—02—10。
最新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方案及验收标准(精)

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方案及验收标准1.1起重机的安装1.1.1桥架组装1.1.1.1起重机桥架分两片到货, 组装时利用 50吨吊车分别将两片桥架吊至已安装好的轨道上, 然后进行组装,且应保证大车行走的四个车轮底部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1.1.1.2桥架组装以端梁螺栓孔或止口板为定位基准,按起重机安装连接部位标号图,将起重机组装起来,拧紧螺栓。
组装用螺栓按下表要求进行连接。
1.1.1.3 桥架对角线检测方法:(见图 6用弹簧秤拉钢卷尺测量 L1、 L2的距离,把钢尺上的读数加上附表的修正值,作为桥架对角线的实测数据。
1.1.1.4 主梁水平旁弯的测量:(见图 7将钢丝绳固定在所要测量的主梁上盖板中心线上,作为测量中心线,测量两边缘的距离 X1, X2(此值应该在离上盖板 100mm 的腹板处测量两距离的平均值,即为主梁的水平旁弯,计算公式为:X=1/2(X1— X21.1.1.5 主梁上拱度(下挠度的测量方法:(见图 8选用一根直径为 0.49~0.52mm的钢丝,一端固定在带有滑轮的固定架上,另一端通过滑轮并坠有重锤(15Kg 拉紧,主梁跨中上拱度(下挠值可通过测量并按照下式计算:上拱度:F=H— (h1+h2 当 F 为负值时说明有下挠度。
H------固定支架的高度(包括滑轮径,一般为 150~160mm;h1-----测得任意点钢丝与上盖板间的距离 mmh2-----钢丝由于自重而产生的垂度 mm以轨道为基础, 对准车轮踏面中心划一条直线, 沿直线吊一线坠, 将坠尖对准所在的直线打洋冲眼 A11, A22, A33, A44,然后把车开走,将弹簧秤拉钢盘尺量 L1、L2车轮的跨距,以及对角线L3、 L4 的距离,都加上修正值,就是实测的数据。
1.1.1.6 车轮对角线、跨度的检测方法:(见图 9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四1.1.1.7 车轮水平方向偏斜的检测:选择一条平直的轨道为基础, 在同一端梁上, 与轨道外侧相平行拉一条钢丝 (距车轮踏面的中心线均为 a ,然后分别测量车轮在水平方向的直径最外侧 b2、 b3和最内侧 b1、 b4的距离,车轮水平方向的倾斜数值为:ΔL1=b1-b2 及ΔL2=b3— b4同一端梁的同位差为:δ=(b1— b2 /2— (b3— b4 /21.1.1.8 大车运行机构已在制造厂与桥架组装在一起,不需在现场组装。
桥、门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桥、门式起重机检验规程1、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检验(1)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检验①检验内容对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进行检验。
②检验方法用直径为φ0.49-0.52mm钢丝,150N拉力按图一拉好,其位置应在主梁上盖板宽度中心。
当小车轨道铺设完时,钢丝允许偏离一段距离,但以避开轨道压板为宜。
然后在将两根等高的测量棒分别置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盖板和钢丝,测量主梁在筋板处的上盖板表面与钢丝之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该点测量值为h1,测量棒长度为h,钢丝自重修正值为Δ(见表1),则实测拱度值为F=h-h1-Δ图一拉钢丝法测量拱度示意图1.拉力150N2.滑轮3.等高测量棒4.φ0.49-0.52钢丝5.钢丝固定器表1 钢丝自重修正值起重机跨度m 10.51013.51316.51615.519.51918.522.52221.525.52524.528.52827.531.53130.534.53433.5此外,检测上拱度还可采用水准仪或激光直线仪。
水准仪法测量仪器本身精度高,可做到用一种仪器,同一放置位置测量多项指标,如大、小车轨道高低差、拱翘度等。
特别是对单梁起重机(在用)用其他方法不能测量,只能用水准仪测量。
其缺点是测量时有盲区,受支架振动影响大。
激光直线仪一般由激光器、望远镜、支座、高度位移传感器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把激光发射管的单色激光束射入望远镜内,经缩小发散角聚焦后,发射到接受靶(传感器)上。
测量时,将光靶置于被测位置,由位移传感器的触头跟踪激光光点,将测量信号经应变仪输入光标示波器记录,或输入微机分析计算,打印出测量数据并绘制测量曲线。
使用这种仪器,可以测量主梁上拱度、上翘度、下挠度、大小车轨道直线度、同一截面轨道高低差、小车轨道局部平面度等多项指标。
这种方法与拉钢丝测量法和水准仪测量法比较,具有不必考虑修正值、不受使用环境光线影响、支架底座容易位移等影响。
③ 检验标准 F=(10004.1~10009.0)S (mm ) 最大上拱度在跨中S/10的范围内。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检测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检测B.0.1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检测条件;当有日照影响时,上拱值应为测得的上拱值减去表B.0.1的修正值。
表B.0.1 日照影响的修正值注:①上翼缘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两横筋板间,受阳面轨道侧附近检测;②下翼缘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两横筋板间,翼缘板中心位置检测;③对起重量为30t~50t的起重机,表中数值应乘以0.85。
B.0.2 上拱度和上翘度应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标高的仪器进行检测,亦可用拉钢丝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部位应符合本规范表9.3.1的规定;检测时,应清除小车自重的影响。
B.0.3 上拱度和上翘度用拉钢丝的方法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丝的直径应为φ0.49mm~φ0.52mm,重锤的重量应为150N。
2钢丝应靠近轨道拉设,且应避开影响测量的轨道压板。
3钢丝下垂修正值应符合表B.0.3的规定。
表B.0.3 钢丝下垂的修正值B.0.4 拉钢丝检测电动单梁起重机的上拱度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B.0.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图B.0.4所示的要求;上拱度的实际值应按下式计算:-ΔG-ΔT(B.0.4)F=F1式中:F——上拱度的实际值(mm);F——上拱度的检测值(mm);1ΔG——钢丝下垂的修正值(mm),按本规范表B.0.3确定;ΔT——日照影响的修正值(mm),按本规范表B.0.1确定。
图B.0.4 电动单梁起重机上拱度的检测1—钢丝固定点;2—钢丝B.0.5 拉钢丝检测桥式起重机的上拱度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B.0.3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图B.0.5所示的要求;上拱度的检测值应按本规范表9.3.1规定的检测部位内横隔板处或节点处上翼缘板表面与钢丝间的实测最大距离计;上拱度的实际值应按下式计算:F=h–h-ΔG-ΔT(B.0.5)1式中:F——上拱度的实际值(mm);h——等高棒的高度值(mm);——上拱度的检测值(mm)。
h1图B.0.5 桥式起重机上拱度的检测1—重锤;2—滑轮;3—重锤;4—钢丝;5—钢丝固定器B.0.6 门式起重机的上拱度和上翘度的实际值(图B.0.6)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起重机上拱度在新检验规则下的探讨

起重机上拱度在新检验规则下的探讨摘要:《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和《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两个检验规则实施后,对起重机主梁上拱度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 起重机上拱度监督检验规则定期检验规则1 概述主梁上拱度是指主梁预制的,有水平线算起的向上拱起量;主要作用增强主梁强度和减少小车运行阻力。
在2002年发布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中对上拱度有明确的要求,但是《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以下简称《监督检验规则》)和《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定期检验规则》)发布实施后,在这两个检验规则中,对于主梁上拱度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在检验中怎么控制呢。
2 在新检验规则下对上拱度分析在《监督检验规则》检验大纲中对于新安装起重机有关于上拱度要求,这样规定:“施工前核查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几何尺寸的检查记录(《监督检验规则》B6第3项);核查施工后主要受力结构件的主要几何尺寸施工检查记录(《监督检验规则》B7第2项)”。
检验规则里写的比较简单,但在JB/T 1306-2008《电动单粱起重机》、GB/T 14405-93《通用桥式起重机》和GB/T 14406-93《通用门式起重机》等标准中对新安装起重机拱度都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新安装的起重机上拱度这个几何尺寸在《监督检验规则》是B类项目,作为B类项目,在监督检验中可以核查安装单位的自检记录,必要时进行测量,上拱度值的范围可以参照同类起重机标准要求。
对于定期检验起重机,在TSG Q7015-2008《定期检验规则》中规定:“主要受力构件(如主梁、主支撑腿、主副吊臂等)无明显变形,发现不能满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等要求时,应当予以报废(B4第1)项)。
”按《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2002版)和GB/T 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 -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1.0.4项这样规定:“主要受力构件因产生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能正常地安全运行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新旧国标-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验收标准对比

新旧国标-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验收标准对比GB/T14405-2011是2011年修订的《通用桥式起重机》国家标准,与GB/T14405-1993版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现仅就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上拱度的检验验收标准及其如何满足标准要求进行分析对比,来加强对就GB/T14405-2011版的技术标准的理解。
GB/T14405-1993版标准关于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描述为: 桥架在运行机构组装完成以后,主梁应有上拱,跨中上拱度应为(0.9-1.4)S/1000(S为主梁跨度),且放大上拱应:应控制在跨中的S/10范围内。
这项要求是制作后出厂前的验收条件。
在静载试验时,起升机构按1.25Gn(Gn为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重)加权,超升离地面100mm-200mm高度处,悬空时间不少于10分钟,重复三次。
卸才先后,小车开至跨端,检查主梁实有上拱度应不小子0.7S/1000。
GB/T14405-2011版标准关于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描述为: 起重机在做完静载试验时,应能承受1.25 Gn的试验载荷,主梁不应有永久变形。
静载试验后的主梁,当空载小东在极|破位置时,上拱最高点应在跨度中部S/10范围内,其值不应小于O.7S/1000。
显然GB/TI4405-2011版标准与GB/T14405-1993版标准关于桥架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拱度的要求的区别在于,GB/TI4405-2011版标准没有对组装后的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上拱皮直接提出验收条件,而是对静载试验后提山了上拱度的要求。
在GB/T14405-1993标准应用过程中,生产现场为达到标准要求,通常采取的措施是,第一,质检方面综合各种因素按桥式起重机主梁跨度分成两个区段对上拱度制定验收标准,即S≤9.5m时,主梁上拱度按(1.2-1.4)S/1000验收,当S>19.5m时,主梁上拱度核(1.4-1.6)S/1000验收。
第二,腹板下料前生产班组对腹板的上拱度再增加一个附加值,经过焊接等过程后确保上拱度达到检验要求。
桥、门式起重机检验标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桥、门式起重机检验标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桥、门式起重机检验标准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检验(1)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检验= 1 \* GB3 ① 检验内容对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进行检验。
= 2 \* GB3 ② 检验方法用直径为φ0.49-0.52mm钢丝,150N拉力按图一拉好,其位置应在主梁上盖板宽度中心。
当小车轨道铺设完时,钢丝允许偏离一段距离,但以避开轨道压板为宜。
然后在将两根等高的测量棒分别置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盖板和钢丝,测量主梁在筋板处的上盖板表面与钢丝之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该点测量值为h1,测量棒长度为h,钢丝自重修正值为Δ(见表1),则实测拱度值为F=h-h1-Δ图一拉钢丝法测量拱度示意图拉力150N 2.滑轮 3.等高测量棒 4.φ0.49-0.52钢丝 5.钢丝固定器表1 钢丝自重修正值此外,检测上拱度还可采用水准仪或激光直线仪。
水准仪法测量仪器本身精度高,可做到用一种仪器,同一放置位置测量多项指标,如大、小车轨道高低差、拱翘度等。
特别是对单梁起重机(在用)用其他方法不能测量,只能用水准仪测量。
其缺点是测量时有盲区,受支架振动影响大。
激光直线仪一般由激光器、望远镜、支座、高度位移传感器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把激光发射管的单色激光束射入望远镜内,经缩小发散角聚焦后,发射到接受靶(传感器)上。
测量时,将光靶置于被测位置,由位移传感器的触头跟踪激光光点,将测量信号经应变仪输入光标示波器记录,或输入微机分析计算,打印出测量数据并绘制测量曲线。
使用这种仪器,可以测量主梁上拱度、上翘度、下挠度、大小车轨道直线度、同一截面轨道高低差、小车轨道局部平面度等多项指标。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检验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检验摘要:起重机是一种特种设备,现已广泛地被应用在工业制造、电力、矿产及等多种行业物料的搬运和装卸等,起重机的使用实现了社会生产、建设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起重机的检验是确保起重机使用安全的重要途径,在起重机的检验中,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是一项基本的检验内容。
本文主要探究了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检验技术,对不同的检验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加强检验人员对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检验的技术,从而提高检验能力,更好的进行检验工作。
关键词: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检验1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检验方式经常使用的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检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全站仪;第二种是拉钢丝的方式;第三种是使用水准仪或者使用激光直线仪器。
在测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时,首先要保证起重机是在静止的状态下,而且需要避开日照,还需要检测主梁上翼的缘板,检测时让小车处于支腿支点的上方,或者让其处于极限位置,在主电源断开的时候再进行检测。
使用全站仪的检测方式。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工作应该先将全站仪放置在地面上,并和起重机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进行调平,再对两个支腿之间的支点上方和有效悬臂之间的高度值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拱度值。
用拉钢丝的方式进行检测。
使用拉钢丝法对上拱度进行测量的时候,保证钢丝的直径在 0.47~0.54 mm之间,拉力要达到 147 N,位置要在主梁上盖板的宽度中心位置,然后让两根登高的测量棒分别放置在端梁的中心位置,让端梁盖板和钢丝保持垂直的状态。
然后对主梁在筋板位置上的表面和钢丝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找到拱度最高位置的点,然后将这个测量点的数值设为h1,测量棒的长度设为 h,钢丝自重的修正值为 G,然后测量数据中刨除钢丝自重影响的修正数值,也就能获得主梁实上拱度的数值 S=h-h1-G。
其中修正值数值参考标准以表 1 作为参照(表 1)。
表1 修正值 G 的参考数值图1 拉钢丝法测量拱度示意图在图 1 中 1 显示的是等高测量棒,2 是直径在0.47~0.54 mm 之间的钢丝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国标-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验收标准对比 GB/T14405-2011是2011年修订的《通用桥式起重机》国家标准,与GB/T14405-1993版相比有较大的改变。
现仅就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上拱度的检验验收标准及其如何满足标准要求进行分析对比,来加强对就GB/T14405-2011版的技术标准的理解。
GB/T14405-1993版标准关于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描述为: 桥架在运行机构组装完成以后,主梁应有上拱,跨中上拱度应为(0.9-1.4)S/1000(S为主梁跨度),且放大上拱应:应控制在跨中的S/10范围内。
这项要求是制作后出厂前的验收条件。
在静载试验时,起升机构按1.25Gn(Gn为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重)加权,超升离地面100mm-200mm高度处,悬空时间不少于10分钟,重复三次。
卸才先后,小车开至跨端,检查主梁实有上拱度应不小子0.7S/1000。
GB/T14405-2011版标准关于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描述为: 起重机在做完静载试验时,应能承受1.25 Gn的试验载荷,主梁不应有永久变形。
静载试验后的主梁,当空载小东在极|破位置时,上拱最高点应在跨度中部S/10范围内,其值不应小于O.7S/1000。
显然GB/TI4405-2011版标准与GB/T14405-1993版标准关于桥架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拱度的要求的区别在于,GB/TI4405-2011版标准没有对组装后的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上拱皮直接提出验收条件,而是对静载试验后提山了上拱度的要求。
在GB/T14405-1993标准应用过程中,生产现场为达到标准要求,通常采取的措施是,第一,质检方面综合各种因素按桥式起重机主梁跨度分成两个区段对上拱度制定验收标准,即S≤9.5m时,主梁上拱度按(1.2-1.4)S/1000验收,当S>19.5m时,主梁上拱度核
(1.4-1.6)S/1000验收。
第二,腹板下料前生产班组对腹板的上拱度再增加一个附加值,经过焊接等过程后确保上拱度达到检验要求。
在GB/T14405-2011标准应用过程中,标准没有提出桥式起重机主梁在制作后出厂前的上拱度应为(0.9-1.4)S/1000(S为主梁跨度)的要求,尽管如此,现阶段制作时仍采用执行GB/T14405-1993标准的上述两个措施,其目的是保证起重机加载1.25Gn静载试验后主梁跨中上拱度不小于0.7S/1000。
多年的实践表明按上述措施进行控制,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上拱度没有出现过违背标准的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