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梁上拱度和上翘度、下挠度、上拱度
起重机跨度、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检测

附录A 起重机跨度的检测A.0.1 桥、门式起重机的检测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应无影响测量的辐射热源,室外应无影响测量风和日照。
2 桥式起重机的支承点应设在车轮下或设在端梁下面靠近车轮的位置处,门式起重机的支承点应设在支腿连接座板内。
3 起重机应以端梁上翼缘板的四个基准点为准调平,跨度方向上的高低差不应大于3mm,基距方向上的高低差不应大于2mm。
4 检测时,钢卷尺和起重机的温度应一致,钢卷尺不得摆动,并自然下垂。
5 钢卷尺应有计量检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A.0.2 起重机跨度的偏差应按下式计算:ΔS =S3 + Δ1 + Δ2- S (A.0.2)式中:ΔS——起重机跨度的偏差(mm);S3——起重机跨度的实测值(mm);Δ1——钢卷尺计量修正值(mm);Δ2——钢卷尺下垂修正值(mm),可按表A.0.2-1或表A.0.2-2取值;S——起重机跨度的参数值(mm)。
表A.0.2-1 测量桥式起重机跨度时钢卷尺修正值②当跨度更大时,采取对在测钢卷尺加一浮动支点于1/2跨度处,使三测点在同一直线上,再按1/2跨度值选取表中对应跨度的修正值,将该修正值乘2后即为大跨度的修正值。
表A.0.2-2 测量门式起重机跨度时的钢卷尺修正值②当跨度更大时,采取对在测钢卷尺加一浮动支点于1/2跨度处,使三测点在同一直线上,再按1/2跨度值选取表中对应跨度的修正值,将该修正值乘2后即为大跨度的修正值。
A.0.3 起重机跨度的检测位置应符合图A.0.3-1~A.0.3-4所示的要求。
图A.0.3-1 电动单梁起重机跨度检测S3—起重机跨度的实测值图A.0.3-2 电动悬挂起重机跨度检测S3—起重机跨度的实测值图桥式起重机跨度检测S3—起重机跨度的实测值图A.0.3-4 门式起重机跨度检测S3—起重机跨度的实测值A.0.4 起重机轨道跨度的偏差应按下式计算:ΔS0 =S03 + Δ1 + Δ2 + Δ3– S0(A.0.4)式中:ΔS0——轨道跨度的偏差(mm);S03——轨道跨度的实测值(mm);Δ3——温度修正值(mm);S0——轨道跨度的参数值(mm)。
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原因分析及应对对策

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原因分析及应对对策作者:龚徐科缪秋祥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2期摘要: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工矿企业普遍使用的起重吊运设备,但是桥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主梁极容易变形,如果不及时对这种变形进行修复和矫正,将给生产和使用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文章系统分析了引起主梁变形的各种原因,以及主梁变形应该采取的矫正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主梁;火焰矫正法;预应力法中图分类号:TD42 文献标识码:A桥式起重机由于具有起重量大、结构简单、操纵方便、使用效率高等特点,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矿企业中。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起重机主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起重机小车沿着一定的轨迹运行,同时也起到了起重机承重和传力机构的作用。
当小车沿主梁轨道运行时,起重机吊运载荷和小车自重通过小车车轮和小车轨道传递给主梁,主梁又通过桥架结构、大车车轮和大车轨道将这些载荷与起重机自重传递给厂房承重结构。
因此,由于不合理使用造成的主梁变形对起重机的安全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正确分析造成主梁下挠的各种因素及后果,及时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对桥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影响主梁下挠的原因1.1 超载使用的影响由于桥式起重所吊货物的不确定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容易造成超载,这也是造成起重机主梁下挠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实践证明,长时间的静力超载是造成起重机主梁下挠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防止将超重货物长时间悬吊于起重机主梁下,同时在起重机不工作时应当把小车开到起重机的两端,以便减少小车自重对起重机主梁产生的不利影响。
1.2 主梁结构内应力的影响主梁的箱形结构是一种超静定焊接结构,在主梁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焊接过程,这些焊接造成了焊缝及其附近热影响区金属的收缩,从而产生了大量的残余应力。
当残余应力和工作应力叠加在一起并超过主梁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就会导致主梁的严重塑性变形。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时效效应的影响,存在于箱形主梁结构中的残余应力也会逐步消失,并由此导至主梁出现永久变形,从而使主梁上拱度减小或产生下挠。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

△f 测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1. 测量条件:室内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强辐射和热源影响;室外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风、无日照。
当测量时,有日照影响,其实测上拱值应为测得的上拱值减去附表 2.1 的修正值。
2. 上拱度应在跨中 S/10 区域内测量;悬臂上翘度应在悬臂全长处及最大有效悬臂处分别测量(后者为与测下挠度值。
3. 计算上拱度值或上翘度值的基准点。
当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时,应为两侧大车车轮中 心向跨内约 500~600mm 处确定的基准点;当采用通用桥式起重机及通用门式起重机时, 应为主梁上翼缘板的测量线与大车轮中心铅垂线的交点。
4. 当有条件时,可以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标高的方法进行基准线测量,亦可以张紧的钢丝进行基准测量。
5. 测量时,宜清除小车自重的影响。
6. 电动单梁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 2,应采用 15kg 的重锤将直径为ф0.49~ф0.52m m 的钢丝拉好(附图 2,测出上拱度测量值△F 测。
上拱值应按下式计算:F=△F 测-△g (附 2.1)式中: F ---△F 测 ----上拱度测量值(mm );△ g ---正值(,可按附表 2.2 取值。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附表2.1 测量上梁上拱度的日照温度差扣除值注:①上翼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的横筋板之间、受阳面轨道侧附近测量;②下翼缘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两横筋板之间、翼缘板中心位置测量;③对起重量为30~50t的起重机,表中数值应乘以0.85;④非标准跨度的起重机,可以用比例插入法计算。
附表2.2 测量跨中上拱度时钢丝下垂修正值△g7.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2.2),应用15kg 的重锤将直径为φ0.49~φ0.52mm 的钢丝绳按附图 2.2 拉好,钢丝位置在主梁上翼缘板宽度中心,当已铺好轨道时,钢丝可稍偏离宽度中心,并宜避开轨道压板,再将两根长度为h 的等高棒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测量出主梁在跨中横筋板处的上翼缘板表面与钢丝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即为上拱度检测值 h1,上拱度测量结果应按下式计算:(附2.2)F=h-h1- △g式中:F结果(;h1---(;h--至钢丝间距离△g影响值(。
桥、门式起重机检验规程

桥、门式起重机检验规程1、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检验(1)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检验①检验内容对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进行检验。
②检验方法用直径为φ0.49-0.52mm钢丝,150N拉力按图一拉好,其位置应在主梁上盖板宽度中心。
当小车轨道铺设完时,钢丝允许偏离一段距离,但以避开轨道压板为宜。
然后在将两根等高的测量棒分别置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盖板和钢丝,测量主梁在筋板处的上盖板表面与钢丝之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该点测量值为h1,测量棒长度为h,钢丝自重修正值为Δ(见表1),则实测拱度值为F=h-h1-Δ图一拉钢丝法测量拱度示意图1.拉力150N2.滑轮3.等高测量棒4.φ0.49-0.52钢丝5.钢丝固定器表1 钢丝自重修正值起重机跨度m 10.51013.51316.51615.519.51918.522.52221.525.52524.528.52827.531.53130.534.53433.5此外,检测上拱度还可采用水准仪或激光直线仪。
水准仪法测量仪器本身精度高,可做到用一种仪器,同一放置位置测量多项指标,如大、小车轨道高低差、拱翘度等。
特别是对单梁起重机(在用)用其他方法不能测量,只能用水准仪测量。
其缺点是测量时有盲区,受支架振动影响大。
激光直线仪一般由激光器、望远镜、支座、高度位移传感器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把激光发射管的单色激光束射入望远镜内,经缩小发散角聚焦后,发射到接受靶(传感器)上。
测量时,将光靶置于被测位置,由位移传感器的触头跟踪激光光点,将测量信号经应变仪输入光标示波器记录,或输入微机分析计算,打印出测量数据并绘制测量曲线。
使用这种仪器,可以测量主梁上拱度、上翘度、下挠度、大小车轨道直线度、同一截面轨道高低差、小车轨道局部平面度等多项指标。
这种方法与拉钢丝测量法和水准仪测量法比较,具有不必考虑修正值、不受使用环境光线影响、支架底座容易位移等影响。
③ 检验标准 F=(10004.1~10009.0)S (mm ) 最大上拱度在跨中S/10的范围内。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

△f 测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1. 测量条件:室内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强辐射和热源影响;室外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风、无日照。
当测量时,有日照影响,其实测上拱值应为测得的上拱值减去附表 2.1 的修正值。
2. 上拱度应在跨中 S/10 区域内测量;悬臂上翘度应在悬臂全长处及最大有效悬臂处分别测量(后者为与测下挠度值。
3. 计算上拱度值或上翘度值的基准点。
当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时,应为两侧大车车轮中 心向跨内约 500~600mm 处确定的基准点;当采用通用桥式起重机及通用门式起重机时, 应为主梁上翼缘板的测量线与大车轮中心铅垂线的交点。
4. 当有条件时,可以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标高的方法进行基准线测量,亦可以张紧的钢丝进行基准测量。
5. 测量时,宜清除小车自重的影响。
6. 电动单梁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 2,应采用 15kg 的重锤将直径为ф0.49~ф0.52m m 的钢丝拉好(附图 2,测出上拱度测量值△F 测。
上拱值应按下式计算:F=△F 测-△g (附 2.1)式中: F ---△F 测 ----上拱度测量值(mm );△ g ---正值(,可按附表 2.2 取值。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附表2.1 测量上梁上拱度的日照温度差扣除值注:①上翼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的横筋板之间、受阳面轨道侧附近测量;②下翼缘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两横筋板之间、翼缘板中心位置测量;③对起重量为30~50t的起重机,表中数值应乘以0.85;④非标准跨度的起重机,可以用比例插入法计算。
附表2.2 测量跨中上拱度时钢丝下垂修正值△g7.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2.2),应用15kg 的重锤将直径为φ0.49~φ0.52mm 的钢丝绳按附图 2.2 拉好,钢丝位置在主梁上翼缘板宽度中心,当已铺好轨道时,钢丝可稍偏离宽度中心,并宜避开轨道压板,再将两根长度为h 的等高棒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测量出主梁在跨中横筋板处的上翼缘板表面与钢丝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即为上拱度检测值 h1,上拱度测量结果应按下式计算:(附2.2)F=h-h1- △g式中:F结果(;h1---(;h--至钢丝间距离△g影响值(。
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问题的探讨

K指 调整 系数 , 一般 5 ̄5t 5 t 0取 mm~ 1mm。 5
此 时 ,可 以得 出在跨 度 中间的最 大下 料拱度 值 。
・3 ・ 7
港 口科技 线 下料 。这 时公式 为 : 1 书 上 的 :V F 14 / ) ) = ×(—x2L 2;
小吨 位 的起重机 来得 小 。
一
重机重载时机构的运行。 部分起重机新编标准 中,对于静刚度及拱度
有 相 关说 明: J / 6 32 0 电动 葫芦 门式 起 重 机 主 梁 B T 5 6 —0 8
般 反映在 图纸上 的预拱度 可 能有 3种 :设
计 预 拱度 、 自重 预拱度 、成 品预拱度 :
定 :手动 小车 ( 手动 葫芦 )位 于桥 架 主梁跨 中 或
位 置 时 , 由额 定起 升载 荷及 手动 小车 ( 手 动 葫 或 芦 ) 自重 载 荷 在 该 处 产 生 的 垂 直 静 挠 度 , ≤
须对 主梁 的刚度 问题 进 行考 虑 。刚度 的好 坏 直接
影响 起重 机 的使用性 能及 使 用寿 命 ,而 与 刚度相
用 简单控 制系统 能 达到 中等定位精 度特 性 的起 重
机 :f l 7 0 <S / 5 。需要 高 定位 精度特 性 的起重 机 :
≤S / 0 。 l l0 0
F推 荐值 为 (/ 0 0 1 / 0 0 。 11 0 ~ 1 0 )S 4
13 对静 载试验 后主 梁剩 余 上拱度 的要求 . 可 以看 出国家标 准 ,对 于 静载前 后 的拱度提 出 了要求 。主梁在 制 造过 程 中 , 由于强制 组装控
w k es a d dsp er g o h rh d d ge n te big (at )ca e a d e n s n i p ai fte ac e e re o h r e g nr rn n a n d y
桥式起重机主梁挠度检测与矫正方法

桥式起重机主梁挠度检测与矫正方法一、桥(门)式起重机主梁挠度的检测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中,主梁拱度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JB1036-82(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主梁跨中上拱度F=L(0。
9-1.4)/1000.且最大拱度应控制在跨度中部的L/10范围内.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传统拉钢丝法和现行吊钩悬尺法,以及磁铁悬尺法.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
1、拉钢丝法拉钢丝法要求3名检测人员必须到起重机的主梁上,用φ0.5mm细钢丝,一头固定于主梁的一端,钢丝通过上盖板上的等高块,另一头与主梁另一端的15kg弹簧秤相接。
然后选取测量点,测量钢丝至主梁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再计算出拱度值。
此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检测人员登高作业的危险性。
仅应用于部分箱形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的检测,而对单梁桥(门)式起重机以及带裙板的箱形双梁桥式起重机主梁拱度就无法检测了。
2、吊钩悬尺法吊钩悬尺法是将300mm钢板尺倒挂在吊钩上,开动小车(电动葫芦)沿着工字钢轨道运行,通过架设在地面上的水准仪,依次测取主梁各点的标高值。
然后计算出其拱度值。
这种测量方法误差大,有时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果。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小车行走轮半径差和轨道踏面形状误差,以及小车三条腿等都会直接反映在标高值上,致使测取的标高值不真实,最后计算出的拱度值也就不准确了。
3、磁铁悬尺法磁铁悬尺法是用一根φ0.5mm的细钢丝,一端固定在磁铁上,另一端固定在一个0.5kg的重锤上,在细钢丝上安装一个可以调节位置的300mm钢板尺,用一根专用绝缘杆将磁铁吸附于主梁下盖板或工字钢轨道的下表面上。
然后选取主梁两端和梁中三个测量点,通过架设在地面上的水准仪读取被磁铁悬挂标尺上的数值,从而计算出主梁跨中的拱度值。
公式如下:主梁跨中拱度值=跨中标高—1/2(较高端跨端标高值+较底端跨端标高值)。
钢板尺正向固定于细钢丝上,测得结果是正值时为上拱,结果是负值时为下挠.利用此法可检测各种型式的起重机主梁拱度,且方法简捷,结果准确,省时省力。
【转载】谈在用桥(门)式起重机的空载拱度

【转载】谈在用桥(门)式起重机的空载拱度谈在用桥(门)式起重机的空载拱度内容摘要:对在用桥(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上拱度要求,目前尚无标准明确规定。
从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静刚度的意义及作用,以及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可知,在用桥(门)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或下挠程度)的应修界限,取决于该起重机静刚度的好坏。
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锅[2002]296号文件颁布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桥(门)式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第3.3项为“主梁上拱度和上翘度”。
但《规程》中桥架型起重机“检验内容与方法”第3.3项只有对新安装的桥(门)式起重机(包括电动葫芦桥、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上拱度要求,而没有明确对在用起重机空载上拱度的要求。
那么,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定期检验时,主梁空载上拱度是否需要进行测量,测量后其单项检验结论如何判定,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一、主梁上拱度的定义及其作用GB6974-86《起重机械名词术语》中指出:主梁上拱度是指主梁预制的,由水平线算起的向上拱起量。
同时指出:下挠度是指在额定载荷下,梁或杆件向下产生的弹性变形量,从加载前实际位置算起。
桥(门)式起重机主梁要求有一定的上拱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主梁在承受载荷时会产生下挠变形(弹性变形)。
当弹性变形使主梁由水平线算起产生下挠时,将使小车轨道出现坡度,增加起重小车运行的阻力。
严重时使小车出现自动下滑,严重影响起重机机构的正常工作。
由有关推算可知,由坡度产生的阻力增加百分比为:当静挠度(由水平线算起向下产生的弹性变形量)为S/800时,阻力增加20%左右, 当静挠度为S/500时,阻力增加30%左右, 当静挠度为S/300时,阻力将增加到50%左右.为了不影响起重机机构的正常工作,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1.10.4规定:对于一般桥式类型起重机当小车处于跨中,并且在额定载荷下,主梁跨中的下挠值在水平线以下,达到跨度的1/70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安装的桥、门式(包括电动葫芦桥、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上拱度为(0.9~1.4)S/1000,门式起重机的上翘度为(0.9~1.4)L1/350;电动单梁、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主梁上拱度为(1~1.4)S/1000。
额定载荷试验
各机构运转正常,无啃轨和三条腿现象。静态刚性要求如下:对A1~A3级≤S/700;对A4~A6级≤S/800;对A7级≤S/1000;悬臂端≤L1/350或L2/350。试验后检查起重机不应有裂纹、联接松动、构件损坏等影响起重机性能和安全的缺陷。
起吊额定载荷,进行起升、运行联动试验。静态刚性测量时,小车位于跨中,从实际上拱值算起,测量小车位于跨中时的下挠值,测量方法同上拱度的测量方法或在主梁跨中(或悬臂)贴一标尺,用水准仪或经纬仪或测拱仪测量吊载前后差值。
静载试验
新安装、大修、改造后的起重机应进行此项试验。起吊额定载荷,离地面100~200mm,逐渐加载至1.25倍的额定载荷,悬空不少于10min,卸载后检查永久变形情况,重复三次后不得再有永久变形。
载荷试验后桥、门式起重机拱度应≥0.7S/1000,上翘度应≥0.7Ll/350;电动单梁、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应≥0.8S/1000。
起重机不应有裂纹、联接松动、构件损坏等影响起重机性能和安全的缺陷。
将小车停在跨中和悬臂端,起升机构按25倍额定载荷加载,按检验内容与要求进行试验和检查。检验后必须恢复起重量限制器的连接或其动作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