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卷.docx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 .(1)那么 ________, ________:(2)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秒后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处立刻返回,与点在数轴的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3)如果、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从图上的位置出发也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运动到时,点对应的数是多少?【答案】(1)-6;-8(2)解:由(1)可知:,,,,点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设运动的时间为秒,则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 .当、两点相遇时,,,∴ .答:这个点对应的数为;(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对应的数为∴①当,;②当,,不符合实际情况,∴∴答:点对应的数为【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解得,则;【分析】(1)由a、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d=a+8,代入已知的等式可求得a的值,再根据数轴可确定原点的位置;(2)根据相遇问题可求得相遇时间,然后结合题意可求解;(3)根据AB=AC列方程,解含绝对值的方程可求解.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例: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AB=|a﹣b|.根据以上知识解题:(1)点A在数轴上表示3,点B在数轴上表示2,那么AB=________.(2)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那么a=________.(3)如果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和2之间,那么|a+4|+|a﹣2|=________.(4)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直接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答案】(1)1(2)1或-5(3)6(4)解:∵|a-3|+|a﹣6|表示a到3与a到6的距离的和,∴当3≤a≤6时,|a-3|+|a-6|= =3,当a>6或a<3时,|a-3|+|a﹣6|>3,∴|a-3|+|a﹣6|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解析】【解答】(1)AB= =1,故答案为:1( 2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2的距离是3,∴ =3,∴-2-a=3或-2-a=-3,解得:a=1或a=-5,故答案为:1或-5( 3 )数a位于﹣4与2之间,|a+4|+|a﹣2|表示a到-4与a到2的距离的和,∴|a+4|+|a﹣2|= =6,故答案为:6【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4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2的点的距离的和,又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4与2之间,故该距离等于数轴上表示数字-4与表示数字2的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即可得出答案;(4)此题其实质就是求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表示数字3的点的距离与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表示数字6的点的距离的和,从而分当3≤a≤6时,当a>6或a<3时三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3.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 = = ×(1- );第2个等式: = = ×( - );第3个等式: = = ×( - );第4个等式: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 =________=________;(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 =___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3)求的值.【答案】(1);(2);(3)解:a1+a2+a3+a4+…+a2018= ×(1- )+ ×( - )+ ×( - )+ ×( -) +…+ = .【解析】【解答】解:(1)第5个等式:a5= ,故答案为 .( 2 )an=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前四个式子的规律,就可列出第5个等式,计算可求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点M、N、P和原点O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有理数a、b、c各自对应着M、N、P三个点中的某一点,且ab<0,a+b>0,a+c>b+c,那么表示数b的点为()A.点M B.点N C.点P D.无法确定2.如图,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1到6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的圆圈中要求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都相等,那么S的最大值是()A.9B.10C.12D.133.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一种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F共16个计数符号,这些符号与十进制的数字的对应关系如表:十六进制01234567十进制01234567十六进制89A B C D E F十进制89101112131415例如,用十六进制表示E+D=1B,用十进制表示也就是13+14=1×16+11,则用十六进制表示A×B=()A.6E B.72C.5F D.B04.用十进制记数法表示正整数,如:365=300+60+5=3×102+6×101+5,用二进制记数法来表示正整数,如:5=4+1=1×22+0×21+1,记作:5=(101)2,14=8+4+2=1×23+1×22+1×21+0×1,记作:14=(1110)2,则(1010110)2表示数()A.60B.72C.86D.1325.张阿姨准备在某商场购买一件衣服、一双鞋和一套化妆品,这三件物品的原价和优惠方式如下表所示.请选择一个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此时,张阿姨购买这三件物品实际所付出的钱的总数为()原价(元)优惠方式欲购买的商品一件衣服420每付现金200元,返购物券200元,且付款时可以使用购物券一双鞋280每付现金200元,返购物券200元,但付款时不可以使用购物券一套化妆品300付款时可以使用购物券,但不返购物券A.500元B.600元C.700元D.800元6.某种型号的变速自行车的主动轴上有三个齿轮,齿数分别是48,36,24;后轴上有四个齿轮,齿数分别是36,24,16,12.则这种变速车共有多少档不同的车速()A.4B.8C.12D.167.观察下列各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38=6561…用你发现的规律判断32004的末位数字是()A.3B.9C.7D.18.已知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38=6561,…推测330的个位数字是()A.1B.3C.7D.9二.填空题9.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小写字母a,b,c,…,z依次对应0,1,2,…,25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为β时,将β+10除以26后所得的余数作为密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例如明文s对应密文c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序号0123456789101112字母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序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按上述规定,将明文“maths”译成密文后是.10.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1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11.在计数制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十进位制”,即“逢十进一”,而计数制方法很多,如60进位制:60秒化为1分,60分化为1小时;24进位制:24小时化为一天;7进位制:7天化为1周等…而二进位制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依据.已知二进位制与十进位制比较如下表:十进位制0123456…二进位制011011100101110…请将二进位制数10101010(二)写成十进位制数为.12.符号“f”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1)f(1)=0,f(2)=1,f(3)=2,f(4)=3,…;(2)f()=2,f()=3,f()=4,f()=5,…利用以上规律计算:f(2009)﹣f()=.13.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通过观察,用所发现的规律确定215的个位数字是.14.我们定义=ad﹣bc,例如=2×5﹣3×4=10﹣12=﹣2.若x、y均为整数且满足1<<3,则x+y的值.三.解答题15.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例如:从“形”的角度看:|3﹣1|可以理解为数轴上表示3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3+1|可以理解为数轴上表示3与﹣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从“数”的角度看: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用|4﹣(﹣3)|表示.根据以上阅读材料探索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4和8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3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直接写出最终结果)(2)若数轴上表示的数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2,则x的值为.(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则|x+1|+|x﹣3|有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6.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阅读】|3﹣1|表示3与1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3+1|可以看作|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探索】(1)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①若|x﹣(﹣1)|=3,则x=;②若使x所表示的点到表示3和﹣2的点的距离之和为5,请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并求出它们的积是多少.【拓展延伸】(3)当x=时,|x+1|+|x﹣2|+|x﹣3|有最小值.17.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老师教过我们绝对值的几何含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5﹣0|,所以|5|表示5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A,B两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1)如果A,B,C三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x,﹣2,1,那么点A到点B的距离与点A到点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2)利用数轴探究:①满足|x﹣3|+|x+1|=6的x的值是②设|x﹣3|+|x+1|=p,当x的取值在不小于﹣1且不大于3的范围时,p的值是不变的,而且是p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当x的取值在的范围时,|x|+|x﹣2|的最小值是;(3)求|x﹣3|+|x﹣2|+|x+1|的最小值以及此时x的值;(4)若|x﹣3|+|x﹣2|+|x﹣1|+|x|≥a对任意有理数x都成立,求a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点M、N、P和原点O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有理数a、b、c各自对应着M、N、P三个点中的某一点,且ab<0,a+b>0,a+c>b+c,那么表示数b的点为()A.点M B.点N C.点P D.无法确定【解答】解:∵ab<0,a+b>0∴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a,b对应着点M与点P∵a+c>b+c∴a>b∴数b对应的点为点M故选:A.2.如图,在一个由6个圆圈组成的三角形里,把1到6这6个数分别填入图的圆圈中,要求三角形的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S都相等,那么S的最大值是()A.9B.10C.12D.13【解答】解:三边之和是3s,等于1+2+…+6三个顶点的值.而三个顶点的值最大是4+5+6当三个顶点分别是4,5,6时可以构成符合题目的三角形.所以s最大为(1+2+3+4+5+6+4+5+6)÷3=12.故选:C.3.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一种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F共16个计数符号,这些符号与十进制的数字的对应关系如表:十六进制01234567十进制01234567十六进制89A B C D E F十进制89101112131415例如,用十六进制表示E+D=1B,用十进制表示也就是13+14=1×16+11,则用十六进制表示A×B=()A.6E B.72C.5F D.B0【解答】解:∵表格中A对应的十进制数为10,B对应的十进制数为11∴A×B=10×11由十进制表示为:10×11=6×16+14又表格中E对应的十进制为14∴用十六进制表示A×B=6E.故选:A.4.用十进制记数法表示正整数,如:365=300+60+5=3×102+6×101+5,用二进制记数法来表示正整数,如:5=4+1=1×22+0×21+1,记作:5=(101)2,14=8+4+2=1×23+1×22+1×21+0×1,记作:14=(1110)2,则(1010110)2表示数()A.60B.72C.86D.132【解答】解:(1010110)2=1×26+0×25+1×24+0×23+1×22+1×21+0×1=86.故选:C.5.张阿姨准备在某商场购买一件衣服、一双鞋和一套化妆品,这三件物品的原价和优惠方式如下表所示.请帮张阿姨分析一下,选择一个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此时,张阿姨购买这三件物品实际所付出的钱的总数为()原价(元)优惠方式欲购买的商品一件衣服420每付现金200元,返购物券200元,且付款时可以使用购物券一双鞋280每付现金200元,返购物券200元,但付款时不可以使用购物券一套化妆品300付款时可以使用购物券,但不返购物券A.500元B.600元C.700元D.800元【解答】解:应该先买鞋子花280现金,因为鞋子不能使用购物券,返200购物券;再买衣服花220现金+200购物券,可返200购物券再加100现金买化妆品.所以共计280+220+100=600.故选:B.6.某种型号的变速自行车的主动轴上有三个齿轮,齿数分别是48,36,24;后轴上有四个齿轮,齿数分别是36,24,16,12.则这种变速车共有多少档不同的车速()A.4B.8C.12D.16【解答】解:∵主动轴上有三个齿轮,齿数分别是48,36,24;∴主动轴上可以有3个变速∵后轴上有四个齿轮,齿数分别是36,24,16,12∴后轴上可以有4个变速∵变速比为2,1.5,1,3的有两组又∵前后齿轮数之比如果一致,则速度会相等∴共有3×4﹣4=8种变速故选:B.7.观察下列各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38=6561…用你发现的规律判断32004的末位数字是()A.3B.9C.7D.1【解答】解:设n为自然数,∵31=3 32=9 33=27 34=81 35=243 36=729 37=2187 38=6561…∴34n+1的个位数字是3,与31的个位数字相同34n+2的个位数字是9,与32的个位数字相同34n+3的个位数字是7,与33的个位数字相同34n的个位数字是1,与34的个位数字相同∴32004=3501×4的个位数字与34的个位数字相同,应为1.故选:D.8.已知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38=6561,…推测330的个位数字是()A.1B.3C.7D.9【解答】解:30÷4=7 (2)所以推测330的个位数字是9.故选:D.二.填空题9.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小写字母a,b,c,…,z依次对应0,1,2,…,25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当明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为β时,将β+10除以26后所得的余数作为密文中的字母对应的序号,例如明文s对应密文c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序号0123456789101112字母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序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按上述规定,将明文“maths”译成密文后是wkdrc.【解答】解:m、a、t、h、s分别对应的数字为12、0、19、7、18,它们分别加10除以26所得的余数为22、10、3、17、2,所对应的密文为wkdrc.故答案为:wkdrc.10.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之间可以互相换算,如将(101)2,(1011)2换算成十进制数应为:;按此方式,将二进制(1101)2换算成十进制数的结果是13.【解答】解:(1101)2=1×23+1×22+0×21+1×20=8+4+0+1=13.故答案为:13.11.在计数制中,通常我们使用的是“十进位制”,即“逢十进一”,而计数制方法很多,如60进位制:60秒化为1分,60分化为1小时;24进位制:24小时化为一天;7进位制:7天化为1周等…而二进位制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依据.已知二进位制与十进位制比较如下表:十进位制0123456…二进位制011011100101110…请将二进位制数10101010(二)写成十进位制数为170.【解答】解:10101010(二)=1×27+0×26+1×25+0×24+1×23+0×22+1×21+0×20=128+32+8+2=170.故答案为:170.12.符号“f”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1)f(1)=0,f(2)=1,f(3)=2,f(4)=3,…;(2)f()=2,f()=3,f()=4,f()=5,…利用以上规律计算:f(2009)﹣f()=﹣1.【解答】解:f(2009)﹣f()=2008﹣2009=﹣1.13.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通过观察,用所发现的规律确定215的个位数字是8.【解答】解:观察可得规律:2n的个位数字每4次一循环∵15÷4=3 (3)∴215的个位数字是8.故答案为:8.14.我们定义=ad﹣bc,例如=2×5﹣3×4=10﹣12=﹣2.若x、y均为整数,且满足1<<3,则x+y的值±15或±9.【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xy﹣12<3则13<xy<15因为x、y是整数,则x=±1时,y=±14;当x=±2时,y=±7当x=±3时,y的值不存在;当x=±4,±5,±6,±8,±9,±10,±11,±12,±13时,y的值不存在;当x=±14时,y=±1;当x=±7时,y=±2.则x+y=1+14=15,或x+y=﹣1﹣14=﹣15,或x+y=2+7=9,或x+y=﹣2﹣7=﹣9.故x+y=±15或±9.故答案为:±15或±9.三.解答题15.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例如:从“形”的角度看:|3﹣1|可以理解为数轴上表示3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3+1|可以理解为数轴上表示3与﹣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从“数”的角度看: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用|4﹣(﹣3)|表示.根据以上阅读材料探索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4和8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数轴上表示3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9.(直接写出最终结果)(2)若数轴上表示的数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2,则x的值为10或﹣14;.(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则|x+1|+|x﹣3|有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因为数轴上表示4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用|4﹣(﹣3)|表示所以数轴上表示4和8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8﹣4|=4,数轴上表示3和﹣6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6)|=9.故答案为:4;9;(2)根据题意,得:|x﹣(﹣2)|=12∴|x+2|=12∴x+2=﹣12或x+2=12解得:x=﹣14或x=10故答案为:10或﹣14;(3)∵|x+1|+|x﹣3|表示x到﹣1和3的距离之和∴当x在﹣1和3之间时距离和最小,最小值为|﹣1﹣3|=4故|x+1|+|x﹣3|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16.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阅读】|3﹣1|表示3与1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3+1|可以看作|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探索】(1)数轴上表示4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2)①若|x﹣(﹣1)|=3,则x=2或﹣4;②若使x所表示的点到表示3和﹣2的点的距离之和为5,请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并求出它们的积是多少.【拓展延伸】(3)当x=2时,|x+1|+|x﹣2|+|x﹣3|有最小值.【解答】解:(1)表示4和﹣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2)|=6故答案为:6;(2)①∵|x﹣(﹣1)|=3∴x+1=3或x+1=﹣3解得:x=2或x=﹣4故答案为:2或﹣4;②∵使x所表示的点到表示3和﹣2的点的距离之和为5∴|x﹣3|+|x+2|=5∵3与﹣2的距离是5∴﹣2≤x≤3∵x是整数∴x的值为﹣2,﹣1,0,1,2,3∴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的积为0;(3)解:∵|x+1|+|x﹣2|+|x﹣3|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1、2和3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当x=2时,|x+1|+|x﹣2|+|x﹣3|有最小值4.故答案为:2.17.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在学习绝对值时,老师教过我们绝对值的几何含义,如|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5﹣0|,所以|5|表示5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A,B两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1)如果A,B,C三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x,﹣2,1,那么点A到点B的距离与点A到点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x+2|+|x﹣1|(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2)利用数轴探究:①满足|x﹣3|+|x+1|=6的x的值是﹣2、4②设|x﹣3|+|x+1|=p,当x的取值在不小于﹣1且不大于3的范围时,p的值是不变的,而且是p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4;当x的取值在不小于0且不大于2的范围时,|x|+|x﹣2|的最小值是2;(3)求|x﹣3|+|x﹣2|+|x+1|的最小值以及此时x的值;(4)若|x﹣3|+|x﹣2|+|x﹣1|+|x|≥a对任意有理数x都成立,求a的最大值.【解答】解:(1)A到B的距离与A到C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x+2|+|x﹣1|.故答案为:|x+2|+|x﹣1|;(2)①满足|x﹣3|+|x+1|=6的x的所有值是﹣2、4.故答案为:﹣2,4;②设|x﹣3|+|x+1|=p,当x的值取在不小于﹣1且不大于3的范围时,p的值是不变的,而且是p的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4;当x的值取在不小于0且不大于2的范围时,|x|+|x﹣2|取得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2;故答案为:4;不小于0且不大于2;2;4,2;(3)由分析可知当x=2时能同时满足要求,把x=2代入原式=1+0+3=4;(4)|x﹣3|+|x﹣2|+|x﹣1|+|x|=(|x﹣3|+|x|)+(|x﹣2|+|x﹣1|)要使|x﹣3|+|x|的值最小,x的值取0到3之间(包括0、3)的任意一个数,要使|x﹣2|+|x﹣1|的值最小,x取1到2之间(包括1、2)的任意一个数,显然当x取1到2之间(包括1、2)的任意一个数能同时满足要求,不妨取x=1代入原式,得|x﹣3|+|x﹣2|+|x﹣1|+|x|=2+1+0+1=4;方法二:当x取在1到2之间(包括1、2)时,|x﹣3|+|x﹣2|+|x﹣1|+|x|=﹣(x﹣3)﹣(x﹣2)+(x﹣1)+x+=﹣x+3﹣x+2+x﹣1+x=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b﹣4|=0;(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_;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________【答案】(1)-2;4(2)3;2;5;2;能.理由:当0<t≤2时,t+2=4-2t解之:当t>2时,t+2=2t-4解之:t=6∴当或6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解析】【解答】解:(1)∵a、b满足|a+2|+|b﹣4|=0,∴a+2=0且b-4=0解之:a=-2且b=4,∵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4.故答案为:-2,4.(2)当0<t≤2时,甲小球距离原点为(t+2)个单位长度;乙小球距离原点为(4-2t)个单位长度;当t>2时,甲小球距离原点为(t+2)个单位长度;乙小球距离原点为(2t-4)个单位长度;①当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1+2=3;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4-2×1=2;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3+2=5;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3-4=2;故答案为:3,2;5,2【分析】(1)利用几个非负数之和为0,则每一个数都是0,建立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就可得到点A,B所表示的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3分)−45的相反数是( ) A .−45B .−54C .45D .542.(3分)大庆油田发现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吨的页岩油,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战略突破.数字126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268×109B .1.268×108C .1.268×107D .1.268×1063.(3分)2023的倒数是( ) A .2023B .﹣2023C .−12023D .120234.(3分)我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 .﹣10℃B .﹣6℃C .6℃D .10℃5.(3分)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若点A 表示的数是﹣2,则点B 表示的数是( )A .0B .1C .2D .36.(3分)将34.945取近似数精确到十分位,正确的是( ) A .34.9B .35.0C .35D .35.057.(3分)若(m ﹣2)2与|n +3|互为相反数,则n m 的值是( ) A .﹣8B .8C .﹣9D .98.(3分)若两数之积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 ) A .同为正数B .同为负数C .一正一负D .无法确定9.(3分)如果a >0>b ,那么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b >0B .a +b <0C .a ﹣b <0D .ab <010.(3分)如图,把半径为0.5的圆放到数轴上,圆上一点A 与表示1的点重合,圆沿着数轴滚动一周,此时点A 表示的数是( )A .0.5+π或0.5﹣πB .1+2π或1﹣2πC .1+π或1﹣πD .2+π或2﹣π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1.(4分)如果节约20度电记作+20度,那么浪费10度电记作 度. 12.(4分)比较大小:−(−27) −38.13.(4分)在﹣34中,底数是 ,指数是 .计算:﹣34= . 14.(4分)把7﹣(+5)+(﹣6)﹣(﹣4)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为 . 15.(4分)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16.(4分)计算:﹣16÷4×14= . 17.(4分)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6的点之间的距离为 . 18.(4分)已知|a |=2,b =3,则b ﹣a = .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8分)19.(6分)补全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1.5,0,4,−12,﹣3.20.(6分)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2.求m +cd +a+bm的值. 21.(8分)计算:(1)(﹣7)﹣(+5)+(﹣4)﹣(﹣10); (2)−24−(13−1)×13×[6−(−3)]. 22.(8分)下面是亮亮同学计算一道题的过程: 15÷5×(﹣3)﹣6×(32+23)=15÷(﹣15)﹣6×32+6×23⋯⋯① =﹣1﹣9+4……② =﹣6……③(1)亮亮计算过程从第 步出现错误的;(填序号)(2)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23.(6分)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x+2yx,如3∗1=3+2×13=53,求(2*3)*2的值.24.(6分)数轴上点A、B、C的位置如图所示,A、B对应的数分别为﹣5和1,已知线段AB的中点D与线段BC的中点E之间的距离为5.(1)求点D对应的数;(2)求点C对应的数.25.(8分)某巡警骑摩托车在一条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当天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0,﹣8,+6,﹣13,+7,﹣12,+3,﹣1(1)A在岗亭何方?通过计算说明A距离岗亭多远?(2)在岗亭东面6千米处有个加油站,该巡警巡逻时经过加油站次.(3)若摩托车每行1千米耗油0.05升,那么该摩托车这天巡逻共耗油多少升?26.(10分)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a÷a÷a÷⋯÷a︸n个a(a≠0)记作aⓝ,读作“a的圈n次方”.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12)⑤=;(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B.对于任何正整数n,1ⓝ=1;C.3④=4③D.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1)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5⑥=;(−12)⑩=.(2)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的圈n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3)算一算:122÷(−13)④×(−12)⑤−(−13)⑥÷3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45的相反数是()A.−45B.−54C.45D.54【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45的相反数是45.故选:C.2.(3分)大庆油田发现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吨的页岩油,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战略突破.数字1268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268×109B.1.268×108C.1.268×107D.1.268×106【分析】将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据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268000000=1.268×109.故选:A.3.(3分)2023的倒数是()A.2023B.﹣2023C.−12023D.12023【分析】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2023的倒数是12023.故选:D.4.(3分)我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A.﹣10℃B.﹣6℃C.6℃D.10℃【分析】用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2﹣(﹣8)=2+8=10℃.故选:D.5.(3分)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若点A表示的数是﹣2,则点B表示的数是()A.0B.1C.2D.3【分析】根据图形得出点A、点B距离4个单位长度,题干中明确数轴单位长度为1,利用点A表示的数即可推理出点B表示的数.【解答】解:∵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线段AB=4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的数是﹣2.∴﹣2+4=2∴点B表示的数是2.故选:C.6.(3分)将34.945取近似数精确到十分位,正确的是()A.34.9B.35.0C.35D.35.05【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4进行四舍五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4.945取近似数精确到十分位是34.9;故选:A.7.(3分)若(m﹣2)2与|n+3|互为相反数,则n m的值是()A.﹣8B.8C.﹣9D.9【分析】首先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可得(m﹣2)2+|n+3|=0,再根据乘方运算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求得m、n的值,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m﹣2)2与|n+3|互为相反数∴(m﹣2)2+|n+3|=0∴m﹣2=0,n+3=0解得m=2,n=﹣3∴n m=(﹣3)2=9故选:D.8.(3分)若两数之积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A.同为正数B.同为负数C.一正一负D.无法确定【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举反例,排除错误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结果.【解答】解:例如(﹣2)×1=﹣2,2×(﹣2)=﹣4,所以C正确故选:C.9.(3分)如果a >0>b ,那么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b >0B .a +b <0C .a ﹣b <0D .ab <0【分析】A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B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C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D 、根据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解答】解:A 、∵a >0>b ∴ab <0,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a >0>b ∴当|a |>|b |时,a +b >0当|a |<|b |时,a +b <0,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 、∵a >0>b∴a ﹣b =a +|b |>0,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 、∵a >0>b∴ab <0,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0.(3分)如图,把半径为0.5的圆放到数轴上,圆上一点A 与表示1的点重合,圆沿着数轴滚动一周,此时点A 表示的数是( )A .0.5+π或0.5﹣πB .1+2π或1﹣2πC .1+π或1﹣πD .2+π或2﹣π【分析】根据半径为0.5的圆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滚动一周,滚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再由圆的周长公式得出周长为π,分两种情况,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半径为0.5的圆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滚动一周到达A 点 故滚动一周后A 点与1之间的距离是π 故当A 点在1的左边时表示的数是1﹣π 当A 点在1的右边时表示的数是1+π.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1.(4分)如果节约20度电记作+20度,那么浪费10度电记作﹣10度.【分析】根据节约20度电记作+20度,可以表示出浪费10度,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节约20度电记作+20元∴浪费10度电记作﹣10元.故答案为:﹣10.12.(4分)比较大小:−(−27)>−38.【分析】先求出﹣(−27)=27,再根据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比较即可.【解答】解:∵﹣(−27)=27∴﹣(−27)>−38故答案为:>.13.(4分)在﹣34中,底数是3,指数是4.计算:﹣34=﹣81.【分析】根据幂的定义:形如a n中a是底数,n是指数,及乘方计算法则计算解答.【解答】解:﹣34中,底数是3,指数是4,﹣34=﹣81故答案为:3,4,﹣81.14.(4分)把7﹣(+5)+(﹣6)﹣(﹣4)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为7﹣5﹣6+4.【分析】直接去括号即可.【解答】解:原式=7﹣5﹣6+4.故答案为:7﹣5﹣6+4.15.(4分)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是0.【分析】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为0,±1,±2.所以0+1﹣1+2﹣2=0.故答案为:0.16.(4分)计算:﹣16÷4×14=﹣1.【分析】首先统一成乘法,再约分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6×14×14=−1故答案为:﹣1.17.(4分)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6的点之间的距离为8.【分析】用数轴上右边的数6减去左边的(﹣2),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6﹣(﹣2)=6+2=8.故答案为:8.18.(4分)已知|a|=2,b=3,则b﹣a=1或5.【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得出a的值,然后根据有理数减法运算即可.【解答】解:∵|a|=2,b=3∴a=±2,b=3∴当a=2,b=3时,b﹣a=3﹣2=1;当a=﹣2,b=3时,b﹣a=3﹣(﹣2)=5;故答案为:1或5.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8分)19.(6分)补全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1.5,0,4,−12和﹣3.【分析】补全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3<−12<0<1.5<4.20.(6分)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为2.求m+cd+a+bm的值.【分析】根据a、b互为相反数,可得:a+b=0;c、d互为倒数,可得:cd=1;m的绝对值为2,可得:m=±2,据此求出m+cd+a+bm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a、b互为相反数∴a+b=0;∵c 、d 互为倒数 ∴cd =1; ∵m 的绝对值为2 ∴m =±2 ∴m =2时 m +cd +a+bm=2+1+0 =3 ∴m =﹣2时 m +cd +a+bm=﹣2+1+0 =﹣121.(8分)计算:(1)(﹣7)﹣(+5)+(﹣4)﹣(﹣10); (2)−24−(13−1)×13×[6−(−3)].【分析】(1)利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法则进行解答即可; (2)先算乘方,括号里的运算,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即可. 【解答】解:(1)(﹣7)﹣(+5)+(﹣4)﹣(﹣10) =﹣7﹣5﹣4+10 =﹣6;(2)−24−(13−1)×13×[6−(−3)] =﹣16﹣(−23)×13×9 =﹣16+2 =﹣14.22.(8分)下面是亮亮同学计算一道题的过程: 15÷5×(﹣3)﹣6×(32+23)=15÷(﹣15)﹣6×32+6×23⋯⋯①=﹣1﹣9+4……②=﹣6……③(1)亮亮计算过程从第 ① 步出现错误的;(填序号)(2)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解答过程,可以发现最先错在哪一步以及错误的原因;(2)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注意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即可.【解答】解:(1)亮亮计算过程从第①步出现错误的;(填序号)故答案为:①;(2)15÷5×(﹣3)﹣6×(32+23) =3×(﹣3)﹣6×32−6×23=﹣9﹣9﹣4=﹣22.23.(6分)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 ∗y =x+2y x ,如3∗1=3+2×13=53,求(2*3)*2的值. 【分析】根据新定义运算列式子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2*3)*2=(2+2×32)∗2=4∗2=4+44=2. 24.(6分)数轴上点A 、B 、C 的位置如图所示,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5和1,已知线段AB 的中点D 与线段BC 的中点E 之间的距离为5.(1)求点D 对应的数;(2)求点C 对应的数.【分析】(1)先求出AB 的长,再根据中点的性质可得;(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解答】解:(1)1﹣(﹣5)=66÷2﹣1=3﹣1=2因D 点在0点的左侧所以用负数表示,是﹣2.答:D 点对应的数是﹣2.(2)5﹣2=3因C点在0点的右侧,所以用正数表示是+5.答:C点对应的数是+5.25.(8分)某巡警骑摩托车在一条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当天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0,﹣8,+6,﹣13,+7,﹣12,+3,﹣1(1)A在岗亭何方?通过计算说明A距离岗亭多远?(2)在岗亭东面6千米处有个加油站,该巡警巡逻时经过加油站4次.(3)若摩托车每行1千米耗油0.05升,那么该摩托车这天巡逻共耗油多少升?【分析】(1)明确“正”和“负”表示的意义,再进行判断;(2)巡警巡逻时经过岗亭东面6千米处加油站,要注意超过了加油站要返回的距离;(3)计算巡警经过的路程,再乘每行1千米的耗油.【解答】解:(1)根据题意:(+10)+(﹣8)+(+6)+(﹣13)+(+7)+(﹣12)+(+3)+(﹣1)=﹣8∵规定向东方向为正∴A在岗亭西方答:A在岗亭西方,A距离岗亭8千米;(2)第一次向东走10千米,从0﹣10,经过一次第二次又向西走8千米,10﹣2,经过一次第三次又向东走6千米,2﹣8,经过一次第四次又向西走13千米,8﹣(﹣5),经过一次第五次又向东走7千米,﹣5﹣2,不经过第六次又向西走12千米,2﹣(﹣10),不经过第七次又向东走3千米,﹣10﹣(﹣7),不经过第八次又向西走1千米,7—8,不经过所以巡警巡逻时经过岗亭东面6千米处加油站,应该是4次.故答案为:4;(3)|+10|+|﹣8|+|+6|+|﹣13|+|+7|+|﹣12|+|+3|+|﹣1|=60(km)60×0.05=3(升)答:该摩托车这天巡逻共耗油3升.26.(10分)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2③,读作“2的圈3次方”,(﹣3)÷(﹣3)÷(﹣3)÷(﹣3)记作(﹣3)④,读作“﹣3的圈4次方”,一般地,把a÷a÷a÷⋯÷a︸n个a(a≠0)记作aⓝ,读作“a的圈n次方”.初步探究(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2③=12,(−12)⑤=﹣8;(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任何非零数的圈2次方都等于1;B.对于任何正整数n,1ⓝ=1;C.3④=4③D.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1)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3)④=132;5⑥=154;(−12)⑩=28.(2)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a的圈n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1a n−2;(3)算一算:122÷(−13)④×(−12)⑤−(−13)⑥÷33.【分析】初步探究(1)根据新定义计算;(2)根据新定义可判断C错误;深入思考(1)把有理数的除方运算转化为乘方运算进行计算;(2)利用新定义求解;(3)先把除方运算转化为乘方运算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乘除运算.【解答】解:初步探究(1)2③=12,(−12)⑤=﹣8;(2)C 选项错误;深入思考(1)(﹣3)④=132;5⑥=154;(−12)⑩=28. (2)a ⓝ=1a n−2;(3)原式=122÷32×(﹣23)﹣34÷33=﹣131.故答案为12,﹣8,C 与132与154和2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试卷《第一章-有理数》(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试卷《第一章-有理数》(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试卷第一章《有理数》第Ⅰ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500000000是()A.2.5×109B.0.25×10C.2.5×1010D.0.25×10102.(2分)-2022的倒数是()A.-2022B.2022C.12022-D.120223.(2分)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43和34-B.13和0.333-C.a 和a -D.14和44.(2分)温度由﹣3℃上升8℃是()A.5℃B.﹣5℃C.11℃D.﹣11℃5.(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启计算器使之工作的按键是ONB.输入 5.8-的按键顺序是C.输入0.58的按键顺序是58⋅D.按键6987-=能计算出6987--的结果6.(2分)小时候我们常常唱的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研究表明小燕子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迁徙路线长达25000千米左右,将数据2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32510⨯B.42.510⨯C.52.510⨯D.50.2510⨯7.(2分)若a 、b 为有理数,0a <,0b >,且a b >,那么a ,b ,a -,b -的大小关系是()A.b a b a -<<<-B.b b a a <-<<-C.a b b a<-<<-D.a b b a<<-<-8.(2分)a、b 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 B.|a|=﹣a C.a<﹣b D.|a|>|b|9.(2分)小明家的汽车在阳光下暴晒后车内温度达到了60℃,打开车门后经过8min 降低到室外同温32℃,再启动空调关车门,若每分钟降低4℃,降到设定的20℃共用时间是()A.13minB.12minC.11minD.10min10.(2分)已知4,5x y ==,且x y >,则2x y -的值为()A.13-B.13+C.3-或13+D.3+或13-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1.(2分)45-的倒数是.12.(2分)比较大小:15-16-(填“>”“<”或“=”)13.(2分)如果向东走35米记作+35米,那么向西走50米记作米。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3·扬州]-3的绝对值是()A.-3B.3C.±3D.132.下列各数-2,2,-5,0,π,0.0123中,非负数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真实情境题航空航天]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126℃,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应记作() A.+150℃ B.-150℃C.+276℃D.-276℃4.[新考法概念辨析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负有理数是负分数B.-1是最大的负数C.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D.零是整数5.如图,四个有理数m,n,p,q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N,P,Q,若n,q互为相反数,则m,n,p,q四个数中,负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6.下列化简正确的是()A.-[-(-10)]=-10B.-(-3)=-3C.-(+5)=5D.-[-(+8)]=-87.[情境题生活应用]化学老师在实验室中发现了四个因操作不规范沾染污垢或被腐蚀的砝码,经过测量,超出标准质量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它们中质量最接近标准的是()A BC D8.有理数m,n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n>3B.m<-1C.m>-nD.|m|>|n|9.[2024·泰安泰山区期中]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数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一条长15cm的线段AB,则AB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共有()A.13或14个B.14或15个C.15或16个D.16或17个10.[新视角动点探究题]如图,一个动点从原点O开始向左运动,每秒运动1个单位长度,并且规定:每向左运动3秒就向右运动2秒,则该动点运动到第2025秒时所对应的数是()A.-405B.-406C.-1010D.-1011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用“>”或“<”填空:-7-9.12.一种袋装面粉标准净重为50kg,质监工作人员为了解这种面粉标准净重和每袋净重的关系,把51kg记为+1kg,那么一袋面粉净重49kg记为kg.13.已知b,c满足|b-1|+-0,则b+c的值是. 14.在数轴上,有理数a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是5,则a =.15.下列说法:①若|a|=a,则a>0;②若a,b互为相反数,且ab≠0,则=-1;③若|a|=|b|,则a=b;④若a<b<0,则|b-a|=b-a.其中正确的有.(填序号)16.如图的数轴上有两处不小心被墨水淹没了,所标注的数据是墨水部分边界与数轴相交点表示的数据;则被淹没的整数点有个,负整数点有个,被淹没的最小的负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三、解答题(共72分)17.(8分)[母题2024·重庆万州区月考·教材P16习题T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0.1,+(-4),6%,20,0,-0.030030 003…,227,2.0·1·.负有理数集合:{,…};非负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正数集合:{,…}.18.(6分)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0.02|与-|-0.2|;(2)-π与-|-3.14|.19.(10分)如图,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分别为-4,-2.5,-1,0.5,2.(1)将点A,B,C,D,E表示的数用“<”连接起来;(2)若将原点改在点C,则点A,B,C,D,E表示的数分别为多少,并将这些数用“<”连接起来.20.(10分)[2024·杭州滨江区期末]某班抽查了10名同学的跑步成绩,以30秒为达标线,超出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记录的结果如下(单位:秒):+8,-3,+12,-7,-10,-4,-8,+1,0,+10.(1)这10名同学的达标率是多少?(2)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1.(12分)[新视角知识情境化]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轴帮助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它可以解决我们数学中的许多问题,请同学们和“创新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数轴进行以下探究活动:(1)如图①,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在数轴上,若将点B移动到距离点A两个单位长度的点C处,则移动方式为.(3)如图②,小明将刻度尺放在了图①中的数轴下面,使刻度尺上的刻度0对齐数轴上的点A,发现此时点B对应刻度尺上的刻度4.8cm,点E对应刻度1.2cm,则数轴上点E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22.(12分)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他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A→C(,),B→C(,),C→D(,);(2)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最短路程;(3)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点P的位置.23.(14分)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根据给出的数轴,解答下面的问题:(1)请你根据图中A,B两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2)在数轴上描出与点A的距离为2的点(用不同于A,B的其他字母表示);(3)折叠纸面.若在数轴上表示-1的点与表示5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①数轴上表示10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4(点M在点N的左侧),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答案一、1.B 2.D 3.B4.D【点拨】负有理数包括负分数,负整数,故A错误;-1是最大的负整数,不存在最大的负数,故B错误;正有理数、0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故C错误.5.C6.A7.D【点拨】因为|+0.8|=0.8,|-1.2|=1.2,|1|=1,|-0.5|=0.5,0.5<0.8<1<1.2,所以D选项中的砝码是最接近标准的.8.C9.C【点拨】当线段AB的端点在整数点时,盖住16个整数点;当线段AB的端点不在整数点,即在两个整数点之间时,盖住15个整数点.10.A【点拨】一个动点从原点O开始向左运动,每秒运动1个单位长度,并且每向左运动3秒就向右运动2秒,所以该点的运动周期为5秒,且每5秒向左运动一个单位长度,因为2025÷5=405.所以该点运动到2025秒时对应的数为-405.二、11.>12.-113.112【点拨】因为|b-1|+-0,所以b-1=0,c-12=0.所以b=1,c=12.所以b+c=112.14.4或-615.②④【点拨】①|a|=a,即绝对值等于本身,则a≥0,故①错误;②若a,b互为相反数,且ab≠0,则b=-a≠0,所以=-=-1,故②正确;③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③错误;④若a<b<0,则b-a>0,因为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所以|b-a|=b-a,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16.69;52;-72【点拨】由数轴可知-7212和-4115之间的整数点有-72,-71,…,-42,共31个;-2134和1623之间的整数点有-21,-20,…,16,共38个;故被淹没的整数点有31+38=69(个),负整数点有31+21=52(个),被淹没的最小的负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72.三、17.【解】负有理数集合:{-0.1,+(-4),…};非负整数集合:{20,0,…};负整数集合:{+(-4),…};正数集合:6%,20,227,2.0·1·,….18.【解】(1)因为|-0.02|=0.02,-|-0.2|=-0.2,所以|-0.02|>-|-0.2|.(2)因为-|-3.14|=-3.14,π>3.14,所以-π<-|-3.14|.19.【解】(1)由数轴可知-4<-2.5<-1<0.5<2.(2)将原点改在点C,则点A,B,C,D,E所表示的数分别为-3,-1.5,0,1.5,3,将这些数用“<”连接起来为-3<-1.5<0<1.5<3.20.【解】(1)因为30秒为达标线,超出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10名同学中成绩为非正数的个数为6,所以这10名同学的达标率=610×100%=60%.(2)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30+8)+(30-3)+(30+12)+(30-7)+(30-10)+(30-4)+(30-8)+(30+1)+30+(30+10)]÷10=299÷10=29.9(秒).所以这1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29.9秒.21.(1)-3;5;8(2)将点B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或向左移动10个单位长度(3)由(1)得A,B两点间的距离是8,4.8÷8=0.6(cm),则数轴上1个单位长度对应刻度尺上0.6cm,1.2÷0.6=2,所以点E距离点A两个单位长度.故数轴上点E表示的有理数是-1.22.【解】(1)+3;+4;+2;0;+1;-2(2)1+4+2+1+2=10.所以该甲虫走过的最短路程为10.(3)点P如图所示.23.【解】(1)A点表示的数为1,B点表示的数为-3.(2)在数轴上与点A的距离为2的点分别表示3和-1,即数轴上的点C和点D,如图.(3)①-6②因为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4,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所以M,N两点距离折点的距离为12×2024=1012.所以点M表示的数为2-1012=-1010,点N表示的数为2+1 012=1014.。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测试题(含详解)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测试题(含详解)

第1章 有理数(单元重点综合测试)考试范围:全章的内容;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的相反数是( )A .−3B .3C .−13D .132.如果把收入2024元记作+2024,那么支出2024元记作( )A .2024B .12024C .|2024|D .−2024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A .|−3|B .|−(−3)|C .−(−3)D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B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0和1C .不是所有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D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5.在−π3,3.1415,0,−0.333…,−227,2.010010001…中,非负数的个数(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6.如图,数轴上被墨水遮盖的数的绝对值可能是( )A .−72B .−52C .72D .527.已知a =−|−3|,b =+(−0.5),c =−1,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aB .a >c >bC .a >b >cD .c >b >a8.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下列物质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物质钨水银煤油水凝固点3412℃−38.87℃−30℃0℃A .钨B .水银C .煤油D .水9.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1B.b>1C.−a<b D.−b>a10.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将点A沿数轴移动3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A.−5B.1C.−1或5D.−5或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用“>”“<”“=”号填空:−76−6 7.12.化简:|−35|=;−|−1.5|=;|−(−2)|=.1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已经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节约50cm3的水记为+50cm3,那么浪费10cm3的水记为.14.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点,点A表示的数是−2024,点O为原点,若OA=OB,则点B表示的数是.15.若|x−1|+|y−5|=0,那么x=,y=.16.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10,点B表示的数为50,点P是数轴上的动点.点P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比是2:3时,点P表示的数是.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7.某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局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问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否合格?18.下面是一个不完整的数轴,(1)请将数轴补充完整,并将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2)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3;3.5;−(−212);−|−1|.19.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1)判断:−a_______1(填“>”,“<”或“=”);(2)用“<”将a,a+1,b,−b连接起来(直按写出结果)20.把下面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将各数用逗号分开):−18,3.14,0,2024,−3,5 80%,π,−|−5|,−(−7).2负整数集合{……}整数集合{……}正分数集合{……}非负整数集合{……}有理数{……}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他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他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C→B{______,______}:(2)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最短路程;(3)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1−a,b−5},M→N{5−a,b−2},则A→N应记为什么?直接写出你的答案.22.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b,c,d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1)请将有理数a,b,c,d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______;(2)如果|a|=4,表示数b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6,|c|=2,c与d距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则a= 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3.有些含绝对值的方程,可以通过讨论去掉绝对值,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例如:解方程x+2|x|=3,解:当x≥0时,方程可化为:x+2x=3,解得x=1,符合题意;当x<0时,方程可化为:x−2x=3,解得x=−3,符合题意.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或x=−3.请根据上述解法,完成以下问题:解方程:x+2|x−1|=3;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4.点A、B、C、D、E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1)点A、B、C、D、E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______,用“<”把它们连接起来是______.(2)点F所对应的有理数是−5,请在数轴上标出点F的位置2(3)A、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A、E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若数轴上有两点M、N,且它们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a和b,则M、N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5.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2和10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10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x−1|+|x+3|有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小值,若没有写出理由.(4)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求|x+4|+|x−5|+|x+6|的最小值.参考答案:1.B【分析】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B2.D【分析】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解题的关键.正数和负数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据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收入2024元记作+2024,那么支出2024元记作−2024,故选:D3.D【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以及相反数的意义.|−3|=3,结果为正数,故A错误;|−(−3)|=3,结果为正数,故B错误;−(−3)=3,结果为正数,故C错误;−|−3|=−3,结果为负数,故D正确.【详解】解:A、|−3|=3,结果为正数,故A错误;B.|−(−3)|=3,结果为正数,故B错误;C.−(−3)=3,结果为正数,故C错误;D.−|−3|=−3,结果为负数,故D正确.故选:D.4.D【分析】本题考查数轴,有理数,绝对值,关键是掌握有理数、整数的概念,由有理数和整数的概念,即可判断.【详解】解:A、0是整数,故A不符合题意;B、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0或正数(非负数),故B不符合题意,C、所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故C不符合题意;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5.B【分析】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定义,解题的管计划司掌握非负数的定义.根据“零和整数统称为非负数”,即可求解.【详解】解:非负数有:3.1415,0,2.010010001…,共3个,故选:B.6.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与数轴,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根据数轴确定该数的绝对值在3到4之间即可判断.【详解】解:由题意得,遮住的数在−4到−3之间,∴遮住的数的绝对值在3到4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7.A【分析】此题考查了绝对值,多重符号化简,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先化简个数,再根据有历史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即可.【详解】解:∵a=−|−3|=−3,b=+(−0.5)=−0.5,c=−1,∴−0.5>−1>3,∴b>c>a,故选:A.8.B【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绝对值越大的负数反而越小,据此即可作答.【详解】解:∵|−38.87℃|=38.87℃,|−30℃|=30℃,38.87℃>30℃,∴−38.87℃<−30℃,∴下列物质中凝固点最低的是水银,故选:B.9.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与实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内容,会利用数轴比较实数的大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数轴上的点的特征即可判断.【详解】解:A:∵点a在−1的左边,∴a<−1,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点b在1的左边,∴b<1,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a<−1,∴−a>1,又∵b<1,∴−a>b,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 b <1,∴ −b >−1,又∵ a <−1,∴ −b >a ,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10.D【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点移动后数字表示,解题关键是移动规律左减右加.根据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左减右加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左减右加,可得点A 向左移动时:−2−3=−5,可得点A 向右移动时:−2+3=1,综上可得点B 表示的数是−5或1,故选D .11.<【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即可比较.【详解】解:∵ |−76|=76,|−67|=67,而76>67,∴ −76<−67.故答案为:<.12. 35 −1.5 2【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若a >0,则|a|=a ;若a =0,则|a|=0;若a <0,则|a|=−a .【详解】解:|−35|=35,−|−1.5|=−1.5,|−(−2)|=2,故答案为:35,−1.5,2.13.−10cm 3【分析】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据此即可求得答案,熟练掌握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详解】解:如果节约50cm 3的水记为+50cm 3,那么浪费10cm 3的水记为−10cm 3,故答案为:−10cm 3.14.2024【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相反数的意义.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可求解.【详解】解:∵点A 表示的数是−2024,OA =OB ,∴点A 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点B 表示的数为:−(−2024)=2024,故答案为:2024.15. 1 5【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据此作答即可.【详解】∵|x−1|+|y−5|=0,|x−1|≥0,|y−5|≥0,∴x−1=0,y−5=0,解得x =1,y =5,故答案为:1,5.16.26或−70【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可分为“当点P 运动到点A 右侧时”和“当点P 运动到点A 左侧时”两种情况讨论,根据“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点P 到点B 的距离比是2:3”,列式计算即可,根据数轴得到两点间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在点P 运动过程中,点P 到点A 的距离与点P 到点B 的距离比是2:3,∴PA:PB =2:3,当点P 运动到点A 右侧时,PA =23+2AB =25×(50−10)=16,∴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10+16=26;当点P 运动到点A 左侧时,PA =23−2AB =2×(50−10)=80,∴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10−80=−70,综上所述,点P 表示的数是26或−70.故答案为:26或−7017.合格,过程见详解【分析】本题考查用正负数表示变化的量,在用正负数表示变化的量时,先规定其中的一个为正(或负),则其相反意义的量就用负(或正)表示.理解500±30(mL )的意义,根据题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500±30(mL )”是500 mL 为标准容量,470~530(mL )是合格范围,故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合格的.18.(1)见解析(2)−3<−|−1|<−(−212)<3.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轴表示有理数,根据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化简绝对值和多重符号:(1)先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以及单位长度,再化简绝对值和多重符号,最后表示出各数即可;(2)根据数轴上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用小于号将各数连接起来即可.【详解】(1)解:−(−212)=212,−|−1|=−1(2)解;由数轴可得,−3<−|−1|<−(−212)<3.5.19.(1)<(2)−b<a<a+1<b.【分析】(1)利用数轴和相反数的意义解答即可;(2)利用数轴和相反数的意义解答即可.【详解】(1)解:∵−1<a<0,∴0<−a<1.故答案为:<;(2)解:∵−1<a<0,b>1,∴0<a+1<1,−b<−1,如图,∴−b<a<a+1<b.20.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有理数,以及无理数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定义,要注意的是本题中的π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详解】解:∵ −|−5|=−5,−(−7)=7,3.14=3750,80%=45,∴ 这些数可按如下分类,负整数集合{−18,−|−5|……}整数集合{−18,0,2024,−|−5|,−(−7)……}正分数集合{3.14,80%……}非负整数集合{0,2024,−(−7)……}有理数{−18,3.14,0,2024,−35,80%,−|−5|,−(−7)……}21.(1)3,4;−2,0(2)10(3)(4,3)【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在网格线中的运动路线问题,数形结合,明确运动规则,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分别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分别根据各点的坐标计算总长即可;(3)将M→A ,M→N 对应的横纵坐标相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解:图中A→C {3,4},C→B {−2,0}故答案为:3,4;−2,0.(2)解:由已知可得:A→B 表示为{1,4},B→C 记为{2,0},C→D 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程为:1+4+2+1+2=10.(3)解:由M→A {1−a,b−5},M→N {5−a,b−2},可知:5−a−(1−a )=4,b−2−(b−5)=3,∴点A 向右走4个格点,向上走3个格点到点N ,∴A→N 应记为(4,3).22.(1)a <c <d <b(2)−4,6,−2,2【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以及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利用数形结合得出答案是解题关键.(1)利用数轴上a,b,c,d的位置进而得出大小关系;(2)利用绝对值的意义以及结合数轴得出答案【详解】(1)由题意得:a<c<d<b,故答案为:a<c<d<b;(2)∵|a|=4,a<0,∴a=−4,∵数b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6,b>0,∴b=6,∵|c|=2,c<0,∴c=−2,∵c与d距离原点的距离相等,d>0,∴d=2.故答案为:−4,6,−2,2.23.x=−1或x=53【分析】本题考查了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分类讨论:x<1,x≥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化简绝对值,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是解题关键,以防遗漏.【详解】当x<1时,方程可化为:x+2(1−x)=3,解得x=−1,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当x≥1时,方程可化为:x+2(x−1)=3,解得x=53.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或x=5324.(1)−3,2,3.5,0,−1;−3<−1<0<2<3.5(2)见详解(3)5;2;|a−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表示有理数、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和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1)根据数轴写出对应点的有理数,然后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标出即可.(3)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1)解:如图,点A、B、C、D、E所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3,2,3.5,0,−1利用数轴从左到右依次增大,可得A<E<D<B<C.即−3<−1<0<2<3.5故答案为:−3,2,3.5,0,−1;−3<−1<0<2<3.5在−2和−3的正中间,标示如下:(2)−52(3)A、B之间的距离是:|2−(−3)|=5;A、E之间的距离是:|(−3)−(−1)|=|−2|=2,M、N之间的距离是|a−b|25.(1)8;12(2)|x+2|(3)|x−1|+|x+3|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4)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轴、绝对值,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依据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求解即可;(2)依据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可得|x−1|+|x+3|表示数轴上x和1的两点之间与x和−3的两点之间距离和,即可;(4)根据题意可得|x+4|+|x−5|+|x+6|表示数轴上x和−4的两点之间,x和5的两点之间与x和−6的两点之间距离和,即可.【详解】(1)解:|10−2|=8;|2−(−10)|=12;故答案为:8;12.(2)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x−(−2)|=|x+2|;故答案为:|x+2|.(3)解:|x−1|+|x+3|有最小值,根据题意得:|x−1|+|x+3|表示数轴上x和1的两点之间与x和−3的两点之间距离和,∵1−(−3)=4,∴|x−1|+|x+3|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4)解:根据题意得:|x+4|+|x−5|+|x+6|表示数轴上x和−4的两点之间,x和5的两点之间与x和−6的两点之间距离和,∴当x=−4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5−(−4)+(−4)−(−6)=11.。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1.在学习绝对值后,我们知道,|a|表示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与原点的距离.如:|5|表示5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而|5|=|5﹣0|,即|5﹣0|表示5、0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有:|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3|=|5﹣(﹣3)|,所以|5+3|表示5、﹣3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请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并结合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分别用A、B表示出1和3的两点(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3)点A、B、C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1、3、x,那么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________(用含绝对值的式子表示)(4)若将数轴折叠,使得表示1和3的两点重合,则原点与表示数________的点重合【答案】(1)解:如图所示,(2)2(3)(4)4【解析】【解答】解:(2)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2;(3)由题意得,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可表示为:,故答案为:;(4)在数轴上,1和3中点的数为:,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由题意得:, ∴x-2=±2,解得x=0或4,∴则原点与表示数4的点重合,故答案为:4.【分析】(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出1、3点,分别用A、B表示即可;(2)根据题意,计算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3)根据题意,把C到A的距离与C到B的距离之和表示出来即可;(4)首先求出1和3中点表示的数,再设与原点重合的点的数为x,根据题意列式求出x 即可.2.如图,AB=12cm,点C在线段AB上,AC=3BC,动点P从点A出发,以4cm/s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之后立即返回,以4cm/s的速度向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点B之后立即返回,以1cm/s的速度向左运动.设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当第二次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1)AC=________cm,BC=________cm;(2)当t=__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当t=________秒时,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3)当t为何值时,AP=PQ?【答案】(1)9;3(2)3;(3)解:在点P和点Q运动过程中,当AP=PQ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①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之前,可得:2×4t=9+t,解得t= ;②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后,P、Q由点B向点A运动过程中,可得:2×[12-(4t-12)]=12-(t-3),解得t= ;③当点P运动到点A,继续由点A向点B运动,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之前,可得:2×(4t-24)=12-(t-3),解得t=7.故当t为秒、秒或7秒时,AP=PQ.【解析】【解答】(1)∵AB=12cm,AC=3BC∴AC= AB=9,BC=12-9=3.故答案为:9;3.(2)设运动时间为t,则AP=4t,CQ=t,由题意,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于点B,则有4t-t=9,解得t=3;当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时有:4t+t=12+3+24,解得t= .故当t=3秒时,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当t= 秒时,点P与点Q第二次重合.故答案为:3;.【分析】(1)由题目中AB=12cm,点C在线段AB上,AB=3BC,可直接求得;(2)根据运动过程,两点重合时他们走过距离之间的关系列方程即可求得;(3)满足AP=PQ,则2AP=A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正确的位置存在三处,依次分析列出方程即可求得.3.如图,数轴上一动点从原点出发,在数轴上进行往返运动,运动情况如下表(注:表格中的表示2到4之间的数).运动次数运动方向运动路程数轴上对应的数第1次____①_____3-3第2次左____②_____第3次____③_________④_____(1)完成表格;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已知第4次运动的路程为 .①此时数轴上对应的数是________;②若第4次运动后点恰好回到原点,则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________【答案】(1)左;;右; .(2)或;解:当时,或-0.5,不符合题意;当时,,,所以这4次运动的总路程是32.【解析】【解答】解:(1)动点从原点运动到点-3,所以是向左运动;再从点-3向左运动,故终点数字是;∵,∴,∴第三次点是向右运动,运动路程是,故答案为:左,,右, .( 2 )①向右运动时,;向左运动时,,故答案为或;【分析】(1)根据始点与终点的数字符号确定第一次运动方向;第一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运动路程的差即第二次终点数字;根据第三次终点数字与第二次终点数字的差的符号确定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程.(2)①分向左或向右两种可能,根据确定第四次移动后最终在数轴上的对应数字;②根据第四次运动后的对应数字确定的值,再计算总路程.4.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 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点P从点A出发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B点时,点P、Q均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距O点的距离;(2)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时间及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3)是否存在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时?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设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距O点的距离为S,当P从A运动到O时,所需时间为:(秒),当0≤t≤5时,S=10﹣2t,当P从O运动到B时,所需时间为:(秒)∴P从A运动到B时,所需时间为:15秒当5<t≤15时,S=t﹣5,即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距O点的距离S=;(2)解:设经过a秒,P、Q两点相遇,则点P运动的距离为10+(a-5),点Q运动的距离为a,10+(a-5)+a=28解得,a=,则点M所对应的数是:18﹣=,即点M所对应的数是;(3)解:存在,t=2或t=,理由:当0≤t≤5时,10﹣2t=(18﹣10﹣t)×1,解得,t=2当5<t≤8时,(t﹣10÷2)×1=(18﹣10﹣t)×1,解得,t=,当8<t≤15时,(t﹣10÷2)×1=[t﹣(18﹣10)÷1]×1该方程无解,故存在,t=2或t= .【解析】【分析】(1)分点P在AO上和点P在OB上两种情况,先求出点P在每段时t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题意分别列出代数式可得答案;(2)根据相遇时P,Q运动的时间相等,P,Q运动的距离和等于28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3)分0≤t≤5,5<t≤8,8<t≤15三种情况,根据PO=BQ,可得方程,分别解出方程,可得答案.5.如图,点A、B都在数轴上,O为原点.(1)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2)若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则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3)若点A、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而点O 不动,t秒后,A、B、O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求t的值. 【答案】(1)-4(2)0(3)解:① 当点O是线段AB的中点时,OB=OA4-3t=2+tt=0.5② 当点B是线段OA的中点时, OA = 2 OB2+t=2(3t-4)t=2③ 当点A是线段OB的中点时, OB = 2 OA3t--4=2(2+t)t=8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t的值是0.5,2或8.【解析】【解答】(1)点B表示的数是-4;(2)2秒后点B表示的数是 0 ;【分析】(1)根据数轴上所表示的数的特点即可直接得出答案;(2)用点B开始所表示的数+点B运动的路程=经过t秒后点B表示的数,即可得出结论;(3)找出t秒后点A、B表示的数,分①点O为线段AB的中点,②当点B是线段OA的中点,③点A是线段OB的中点,根据线段中点的数学语言列出方程,求解即可求出此时的t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卷(新人教有答案)
班级座号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 __
一、判断题
1.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定就是负数。

()
2.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

()
3.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0()
4.- a 是负数。

()
5.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也相
等.()
6.若两个数相等,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相
等.()
7.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本身,则这个数一定是0。

()
8.一个数必小于它的绝对值。

()
二、填空
1、如果盈利350 元记作+ 350 元,那么- 80 元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 +7℃表示零上7℃,则零下5℃表示为;
.精品文档.
3、有理数中,最大的整数是________,小于 3 的非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4、把下列各数填在相的集合内,- 23,0.5,-,28, 0,4,,- 5.2.
整数集合 {⋯⋯}正数集合{⋯⋯}
分数集合 {⋯⋯}
5、在下列数中,有理数有个;整数有个。

7,,-6, 0 , 3.1415 ,-,-0.62 ,-11.
6、数上离表示-2 的点的距离等于 3 个位度的点
表示数是。

7、大于- 2 而小于 3 的整数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8、用“ &lt;” 下列各数:0,- 3.4 , , - 3, 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7的的相反数是________。

-0.5的
的相反数是 ________。

10、-(- 2)的相反数是________。

11、- a 的相反数是 ________.- a 的相反数是- 5,
a= 。

12、在数上 A 点表示-,B点表示,离原点近
的点是 ___点.
13、在数上距离原点 2.5的点所的数___ __,它互 _____.
.精品文档.
14、若 |- x|=,则x 的值是_______.如果|x-3|=0,那么x=________ .
三、比较大小、化简
1、比较大小(填写“>”或“<”号)
(1)- 2.1_____1(2)- 3.2_____- 4.3
(3)- _____ -
2、-|-|=_______
(4)- _____0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0 和正整数是自然数;D.有理数又可分为正有理数和
负有理数。

2、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1个
B.2个.3个 D.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无穷多个
A. B..-&gt;- D.
4、如果 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和-(-a)互为相反数( B)+a和-a一定不
.精品文档 .
相等
()- a 一定是负数(D)-(+a)和+(-a)一定相等
5、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
是()
6、如图所示,点表示的数是()
A. 2.5
B. . D. 2.5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0是非负数;
B. 0是最小的正整数;
. 0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D. 0的绝对值等于本身。

8、关于相反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数之和为0,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B.在数轴上的原点两边,如果两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
的距离相等,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一定互为相反数
D.零的相反数为零
9、已知有理数a,b 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如图所示,则有()
A.- a< 0<bB.- b< a< 0.a<0<-bD.0<b<-a
10、| a|=-a,则a一定是()
.精品文档 .
A.数B.正数.零或数D.非数
五、解答
1、在数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它用“<”号接
起.
-2,4.5 ,0,3,-3.5 ,| -1| ,-(- 1 )
2、7 筐苹果,以每筐25 千克准,超的千克作正
数,不足的千克作数,称重的如下:+2,- 1,- 2,
+1,+3,- 4,- 3 七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7 筐苹
果的重量比准量多是少?多(或少)多少千克?
3、已知 a 是最小的正整数, b 的相反数是它本身,比最
大的整数大3,算( 2a+3)× b 的.
六、附加
1.察下面的一列数:,-,,-⋯⋯ 你找出其中
排列的律,并按此律填空.
(1)第 9 个数是 ________,第 14 个数是 ________.
(2)若 n 是大于 1 的整数,按上面的排列律,写出第 n 个数.
.精品文档 .
2.若已知 a> 0, b<0, |b| >|a| ,试讨论 a,- a, b,-b四个数的大小关系,并用“>”把它们连接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