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作为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执行职责的过程中,面临着独立性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人民银行不同于其他的商业银行,它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承担着维护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政治因素干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将会给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包括政策独立性、行政独立性和财政独立性。
政策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决策不受政治和行政机关的干扰。
行政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人事管理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
财政独立性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决策和资金支配不受任何政治或行政因素的影响。
在现实中,中国人民银行面临着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政治考虑常常会成为参考因素。
在执行金融监管时,一些政府部门也会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立场产生影响。
这些现象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因此,为了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其一,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建设。
要求政治领导人不直接介入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具体操作,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和约束力度,确保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政、财务等方面的独立性,保障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
其二,中国人民银行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机制。
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层及全体员工保持政治中立,严守职业操守,避免私人利益和政治干预等问题的发生,维护中国人民银行政策、行政和财务独立性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其三,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外部监管。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不断完善对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和规章,加强对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的配合和联动式监管,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以及执行的政策能够切实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浅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对策

【 者 简介 】 作 1 芳英 女 南京 枉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齐 学院 金 融 7 班 } 。 2 张 苗 女 南京 农业 大学经 济 管理
、
学院
3
、
金 融 7 班 2
白亚 翠 女 南京 农业 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MOD R U lE S 坝 代 商 业 E NB SN S
、 、 、 、
Hale Waihona Puke 四 中国人 民银行独 立性的完善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 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 ,承担着特殊的职能 , 要真正 发挥 中央 银行 的 作用 , 必须 使 中央 银行 具有 定的独立性 。按照通常意义上 的标准衡 量, 中国 人 民银行 属于 独立 }较 弱 的 中央 银 生
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 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
力、 决 策 与行 动 的 自主程 度 ,其 比 较 集 中的反映在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上。中 央银 行 应 保 持一 定 的 独立 性 以实 现 货 币 政 策 的 目标 。我 国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较 弱 ,主 要 表 现 在 职 能 独立 性 、组 织独 立 性 、经 济 独 立 性 、人 事独 立 性 这 几个 方 面。要 进 一 步增 强 中 国人 民银 行 的 独 立 性 ,更 好 的 发挥 其 中央 银 行 的 职 能 。 【 关键 词 】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模 式
浅析 中 国人 民银 行独 立性 的
现状 与对 策
齐芳 英 张苗 白亚 翠 南京 农业大 学经济 管理学院 2 0 0 5 1 9
( )独 立性 较弱 的模 式 三 这 一 模 式 的 中央 银 行 ,接 受 政 府 的指 令 , 币政 策 的制 定及 采取 的措 施要 经政 府 货 批准 , 政府有权停止、推迟 中央银行决议的 执行。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银行和 法 兰西银 行 。 【 文章 摘 要 】 中央 银行 的独 立 性 是指 中央 银 行 履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思考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思考王玮摘要: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
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探讨由来已久,而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之下又该如何看待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它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到底有何区别,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本文将对其进行一些研究。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法律中央银行是一个由政府组建的机构(在美国是联邦储备体系),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
作为金融主管当局,代表政府管理金融机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特殊金融机构。
它是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主要是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
1一、中央银行产生发展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其雏型是瑞典银行,1833年英国议会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为无限法偿币,标志着第一家中央银行的诞生。
19世纪初形成较完善的中央银行制度。
1920年在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上提出的发行银行应脱离各国政府控制的观点,成为各国建立中央银行最重要的理论根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央银行国有化成为当时改组和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
同时,在保持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国家加强了控制。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加强了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在此基础上,1945年12月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动了各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20世纪初,清政府光绪年间因整理币制而成立大清银行,经理国库、发行纸币。
而后历经了北京军阀及民国间的不断调整改变。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权力机构和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大的国家多设单一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就是金融业的主管部门。
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或在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小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日本、加拿大和瑞士等,对金融业的监管机构是多头的。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表现在制定政策方面。
除美国、德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大、有权制定货币政策外,其他中央银行处于政策参谋咨询地位,帮助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情报与建议,参与讨论并予以贯彻执行。
在政府与中央银行意见不一致时,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权干预。
2.从中央银行与财政部资金关系上看,很多国家严格限制中央银行直接向政府提供长期贷款,但又要通过某些方式对政府融资予以支持。
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资金往来关系,是衡量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
3.从中央银行的利润分配与税收管理上看,中央银行有着保持相对独立性的财务基础。
中央银行不是企业,但它有盈利,不但能够维持自己的营业支出和股票分红,还有一部分剩余上交财政。
中央银行不需要财政拨款,因此减少了政府的制约,这是中央银行不同于其它政府部门的地方。
但是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标,它的收入扣除必要分配外,全部要上交。
这又是它作为政府部门性质的体现。
二、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这次金融改革比以往更强调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并指出要组建货币政策委员会。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明确指出:深化金融改革,首要的任务是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
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
这是因为,各国市场紧急发展的实际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从法律角度看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几种模式从立法角度规定中央银行在政治体制中的法律地位,是决定中银行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种:中银行在法律地位上独立于政府,直接向最高权力(立法)机构(如果会、议会、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关于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在处理经济和货币政策时,中国人民银行必须独立和自主,以确保决策的公正和有效性。
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受到政府干预和影响,那么它将无法有效实施有利于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政策。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至关重要的。
取得银行独立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金融市场、学术界和公众的鼓励和支持。
在中国,政府的干预一直是一个问题,它直接影响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在不同的时期,政府曾经采取过不同的方法来干预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它们主要包括干预人民币汇率和货币政策。
干预人民币汇率和货币政策,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这些干预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或者使货币政策流于政治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改变政府的态度,让它在货币政策领域中更加尊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公众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支持,以避免过度的政府干预。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独立性。
这涉及到银行内部的法规和规定,以及人员聘用和晋升机制等方面。
只有在银行管理方面实施完全的独立性,才能保证其决策和工作能够公正和有效地实施。
总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长期发展。
政府应该更加尊重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同时也应该加强公众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内部也需要实施更完全的独立性,以确保其决策和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第一篇: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央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的分析:独立性比较弱,也有呈现出独立性不断增强的趋势。
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央行的关系角度来探究独立性问题,同时也会兼顾央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政府的部门的关系的分析,从这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及独立性问题。
我将从(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2)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3)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5)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机关的组成,这几个方面去探究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由此看出,法律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比较弱,需要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营,目标独立性不强,法律独立性也不强;但是,法律也对独立性给予了一定范围的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就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
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运行,而其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一贯性,银行体制是否健全,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但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在立法和实践中更好地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央人民银行的职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分析一、引言中央银行在现代的经济体系中地位和作用极为突出,是一国经济良好运行的轴心,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有着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央行的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独立性方面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发现我国央行独立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标准(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定义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与调控的自主权,以及为确保自主权的有效行使而采取的相关法律措施,是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标准1、组织机构和人事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主管人员的提名和任免是否由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决定。
2、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
3、经济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财政的独立性,即其是否依赖于政府的拨款和财政的支持。
4、业务的独立性。
主要指中央银行是否可以自主决定其业务的实施,办理业务时否受政府机关的干预。
三、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一)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组织架构上,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国务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六条规定,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和金融业运行情况的工作报告。
我国央行独立性分析

我国央行独立性分析我国央行独立性分析一)独立性的表现我国央行在法律和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独立性在不断加强。
1983 年国务院授予了央行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利和相对独立性。
1995 年在法律上确立了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明确规定了央行独立于财政和地方政府,并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和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1998 年国务院对央行实行管理体制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改按经济区设置九大分行,以上措施从法律及组织上逐步加强了我国央行的独立性。
2003 年4 月,十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成立银监会的决议。
银监会的职责是分担了原来由央行承担的金从与政府的关系上看,它既不像美国、德国的中央银行完全独立于政府,也不像法国,韩国等完全受政府领导。
其总行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发挥职能,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拥有“独立而又不独立”的法律地位,从而导致了我国的中央银行在职能、组织、人事、经济等方面欠缺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独立性不足。
央行的法律地位低,在组织上隶属于国务院,仅“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相对独立”。
所以在很多时期,央行仍需服从国务院的指导,不能完全随经济形势而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2.人事独立性不足。
政府部门、金融机关在央行政策机构的人事渗透过多,使其产生行政的依赖性和缺少广泛的代表性。
人事的渗透问题导致了中央银行在许多方面的决定带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3.职能独立性不足。
货币政策的决策权集中于国务院,央行缺乏应有的决策自主权,所以只有执行权。
这些原因产生了央行维护币值稳定和政府的刺激有效需求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之间的问题。
4.经济独立性不足。
人行法规定央行的财务和资金是独立分开的,不对财政,政府部门进行融资,不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但却没有具体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不可能切断央行与政府部门的资金关系,所以其独立性经常受到来自财政、地方政府甚至商业银行的干涉和影响,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央行的独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独立性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各方面发展都极为重要。
运用多种衡量标准分析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这对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必要性;衡量标准
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
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其独立性表现为:一是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二是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三是独立地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这主要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首先,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次,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
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我国的中央银行已经在宏观经济中发挥了60多年的作用,其间先后经历了大一统式的中央银行体制,又恢复并成立了大批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1984年确立起单一央行职能体系,并于1998年在分支机构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按经济区域划分的设置方式。
在央行的职能以及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上均与世界其他国家趋同,但是国情与历史传统的不同导致各国的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也有很大差异。
2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必要性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宏观调控的银行,体现了其国家机关的性质,因此,它必须接受政府的一定程度的管制。
但它同时又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其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和调控时又不能不考虑货币经济本身自有的运行规律,因而它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而且中央银行和政府的任务各有侧重,这就使得中央银行和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的选择上并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期都保持一致。
比如政府一般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充分就业为重,因此就要扩大社会的总需求,但这往往以通货膨胀的发生为代价。
而央行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但是要实现币值的稳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
所以,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也在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上。
而作为一国的中央银行,其独立性的高低对实现该国的内外经济目标都极为重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对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的央行独立性制度,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抑制通货膨胀以及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3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衡量标准
(1)从立法层面来说,如果一国在立法中明确了赋予该国央行较高的独立性或不受政府的指示和干预,则独立性很高。
根据我国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
法》规定了我国的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这就说明了我国的中央银行执行有关决策时要受到国务院的干预,从这一点上说明我国的人民银行独立性较低。
(2)从隶属层面,若一国的央行隶属于国会或议会,则独立性高;若隶属于财政部,则独立性低。
而《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条第2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第5条第1款中也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根据相关法案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因此独立性较低。
(3)从组织机构上,即央行总裁的任免和任期(包括最高权力机构人员的任免)。
在英国若由英王任免且任期长,则独立性高;若由政府任免,任期短,则独立性低。
中国人民银行的最高管理层由行长和一些副行长组成。
行长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行长的任免由国家主席决定,副行长的任免由国务院总理决定,且行长和副行长都没有明确的任期规定。
单从这一点考虑,我国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高。
(4)最高权力机构的人员构成中是否有政府人员的参与,是否有政府人员的列席,政府人员是否有表决权。
如果存在政府人员的参与、列席或在重大事项上拥有表决权,则说明央行的独立性很低。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第15条第3款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可以“向货币政策委员会就货币政策问题提出议案,并享有表决权”。
所以根据这一标准,判定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较低。
(5)央行是否以币值稳定作为首要的货币政策目标。
推行单一目标说的国家,即该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只有稳定物价,典型的如德国,其央行的独立性就很高。
而推行多重目标说的国家,一般主张的是中央银行有多个货币政策目标,例如我国的中央银行采用的就是多重目标学说,在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中指出“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可见,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双重性,以价格稳定为首要目标,以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因此目标双重性使得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较低。
(6)央行是否能完全控制并运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如果能自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则独立性高;如果只是对货币政策工具的选取有建议权,独立性就低。
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中: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①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②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③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④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⑤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⑥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根据这一衡量标准,我国的中央银行可以自主运用前5项政策工具,因此独立性较高。
(7)在执行货币政策方面,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生冲突时,央行是否具有话语权。
如果两大政策的实施产生矛盾,且央行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就说明其独立性较高。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国家机关,对于所辖范围的管理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而且在金融领域进行调控时往往效果较平缓,具有一定弹性,这都与政府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两者责任的不同也决定了我国的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不一致,甚至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无法保持币值的稳定,更无法制约政府对过热经济决策的倾向。
所以,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较低。
(8)对政府的融资是否有明确的立法限制,若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了相关限制,则央行的独立性较高。
在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确立了我国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并明确规定央行独立于财政,独立于地方政府,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不允许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不允许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强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9)在资金方面,若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为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或是在混合所有制下国家拥有大部分股份,则其独立性较低。
而《中国人民银行法》第8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这也决定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低。
(10)在利润分配和税收方面,如果除了央行自身的营业收入外,其余需要上缴国库的,则独立性低。
与资金方面的衡量标准相同,我国的人民银行是一个国家机关,全部资本国家所有,因此经营的利润主要充入国库。
由此,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较低。
4结论
综合以上多种衡量标准的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仍然较低,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央行职能,人事方面和经济活动上存在不足,但主要又是由我国的国情、政治制度和传统习惯等原因决定的。
通过对各项衡量标准的分析研究,能够全面充分的认识我国的人民银行,从而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广谦中央银行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范方志中央银行独立性: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马琳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完善[J].特区经济,2010(11):80-81[4]杨松,闫海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条文分析与规范重构[J].时代法学,2008(3)
[5]陈东明浅谈中国人民银行如何把握履行职责审计[J].中国市场,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