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原理简介 PPT
合集下载
PCR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PPT课件

PCR 的 基 本 原 理 和 应 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一种人工在体外进行快速DNA片断扩增的方法。
PCR技术基本原理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 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 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 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 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 反应作准备; 模板DNA与引 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 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 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 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 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 环需 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到达平台期 (Plateau)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分子克隆(clone,cloned,cloning) 在生物体外用重组技术将特定基因插入载体分子中.将DNA片段(或基因)与载体 DNA分子共价连接,然后引入寄主细胞,再筛选获得重组的克隆,按克隆的目 的可分为DNA和cDNA克隆两类。
Cloning vectors (克隆载体):在基因工程重组DNA技
育,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电泳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 术可以确定DNA条带的位置,从而确定它与蛋白质是否 结合。
A DNA bound with more than one protein to form a larger complex.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一种人工在体外进行快速DNA片断扩增的方法。
PCR技术基本原理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 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 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 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 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 反应作准备; 模板DNA与引 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 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 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 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 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 环需 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到达平台期 (Plateau)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分子克隆(clone,cloned,cloning) 在生物体外用重组技术将特定基因插入载体分子中.将DNA片段(或基因)与载体 DNA分子共价连接,然后引入寄主细胞,再筛选获得重组的克隆,按克隆的目 的可分为DNA和cDNA克隆两类。
Cloning vectors (克隆载体):在基因工程重组DNA技
育,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电泳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 术可以确定DNA条带的位置,从而确定它与蛋白质是否 结合。
A DNA bound with more than one protein to form a larger complex.
pcr培训ppt课件

实验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在实验过程 中受伤或感染。
07
总结与展望
Pcr技术的总结
PCR技术的原理
PCR是一种在生物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DNA 聚合酶,在DNA双链之间进行热循环,从而实现DNA的快速扩增。
PCR技术的应用领域
PCR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遗传学、医学、生物技术和农业等。通过PCR 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DNA序列,这对于遗传疾病的诊断、生物 多样性的研究和基因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问题
生物安全
PCR实验涉及的生物材料可能具有传染性,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生物 安全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内消毒等。
废物处理
实验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 康造成危害。
防止污染
PCR实验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如设置阴性对照、定期检测实 验室环境等。
人员安全
PCR技术的优缺点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模板 DNA的纯度要求高、易受污染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PCR方法。
Pcr技术的发展趋势
要点一
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 入,对PCR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未来的PCR 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和特异 性,以满足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需求 。
05
Pcr技术的拓展应用
基因克隆与表达
基因克隆
通过PCR技术,科学家可以快速、准 确地获取特定基因片段,为基因克隆 提供基础。
基因表达
利用PCR技术,可以检测基因在不同 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理解基因 功能和调控机制。
07
总结与展望
Pcr技术的总结
PCR技术的原理
PCR是一种在生物实验室中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DNA 聚合酶,在DNA双链之间进行热循环,从而实现DNA的快速扩增。
PCR技术的应用领域
PCR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遗传学、医学、生物技术和农业等。通过PCR 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DNA序列,这对于遗传疾病的诊断、生物 多样性的研究和基因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问题
生物安全
PCR实验涉及的生物材料可能具有传染性,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生物 安全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内消毒等。
废物处理
实验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 康造成危害。
防止污染
PCR实验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如设置阴性对照、定期检测实 验室环境等。
人员安全
PCR技术的优缺点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模板 DNA的纯度要求高、易受污染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PCR方法。
Pcr技术的发展趋势
要点一
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 入,对PCR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未来的PCR 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灵敏度和特异 性,以满足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需求 。
05
Pcr技术的拓展应用
基因克隆与表达
基因克隆
通过PCR技术,科学家可以快速、准 确地获取特定基因片段,为基因克隆 提供基础。
基因表达
利用PCR技术,可以检测基因在不同 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理解基因 功能和调控机制。
pcr技术课件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Ct值、分析扩增效率等。
04
pcr技术的优化和注意事项
优化pcr反应条件
01
02
03
温度循环
优化pcr反应的变性、退 火、延伸等温度循环,以 提高扩增效率和特异性。
镁离子浓度
调整镁离子浓度,以获得 最佳的pcr扩增效果,镁 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 能影响扩增效率。
02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核酸的复制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负 责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在细胞内,核酸通过复制传递 遗传信息,确保遗传信息的稳 定性和连续性。
核酸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解 开,以母链为模板,r技术基于核酸的复制原理, 通过特定的引物和耐高温的DNA 聚合酶,在体外实现核酸的快速
数字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但设备成本较高;实时PCR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和 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可能略逊于数字PCR技术。
pcr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pcr技术与测序技术的结 合
通过将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相结合,可以实 现高通量、高精度的核酸分子检测和分析, 有助于深入研究和理解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等领域。
pcr技术的应用领域
遗传病诊断
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突变,对遗传病 进行早期诊断和产前诊断。
微生物检测
用于检测和鉴定细菌、病毒和其他微 生物,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疾病 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古生物学和考古学
用于分析古代生物遗骸的DNA,研 究物种进化和人类起源。
法医学
用于鉴定个体身份、亲子关系和生物 样本的来源,在犯罪调查和法庭科学 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扩增。
pcr反应体系中包含模板DNA、 引物、dNTPs和耐高温的DNA聚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Ct值、分析扩增效率等。
04
pcr技术的优化和注意事项
优化pcr反应条件
01
02
03
温度循环
优化pcr反应的变性、退 火、延伸等温度循环,以 提高扩增效率和特异性。
镁离子浓度
调整镁离子浓度,以获得 最佳的pcr扩增效果,镁 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 能影响扩增效率。
02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核酸的复制
核酸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负 责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
在细胞内,核酸通过复制传递 遗传信息,确保遗传信息的稳 定性和连续性。
核酸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解 开,以母链为模板,r技术基于核酸的复制原理, 通过特定的引物和耐高温的DNA 聚合酶,在体外实现核酸的快速
数字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但设备成本较高;实时PCR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和 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可能略逊于数字PCR技术。
pcr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pcr技术与测序技术的结 合
通过将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相结合,可以实 现高通量、高精度的核酸分子检测和分析, 有助于深入研究和理解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等领域。
pcr技术的应用领域
遗传病诊断
通过检测特定基因的突变,对遗传病 进行早期诊断和产前诊断。
微生物检测
用于检测和鉴定细菌、病毒和其他微 生物,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疾病 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古生物学和考古学
用于分析古代生物遗骸的DNA,研 究物种进化和人类起源。
法医学
用于鉴定个体身份、亲子关系和生物 样本的来源,在犯罪调查和法庭科学 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扩增。
pcr反应体系中包含模板DNA、 引物、dNTPs和耐高温的DNA聚
pcr培训课件ppt

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实验 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 并排除异常值。
质量控制标准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实验结果 进行评估和监测。
04
PCR技术发展与展望
PCR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1 2
优化反应体系
通过调整反应成分和条件,提高PCR的特异性和 灵敏度,降低背景噪音。
新型PCR技术的开发
PCR技术的原理
双链DNA加热变性
在高温下,双链DNA解旋为单链 DNA。
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在低温下与单链DNA结合。
DNA聚合酶催化延伸
在适宜温度下,耐高温的DNA聚 合酶催化引物沿着单链DNA延伸
,合成互补链。
重复加热变性、退火和延伸
反复进行变性、退火和延伸,实 现DNA片段的指数级扩增。
产物检测与鉴定
电泳检测
可以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 测PCR产物。
荧光检测
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或探针 检测PCR产物。
测序鉴定
如果需要,可以对PCR产 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其序 列是否与预期一致。
03
PCR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须知
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整洁,避免交 叉污染。
个人防护措施
THANKS
食品安全检测
利用PCR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和污染 物,保障食品安全。
PCR技术的研究方向
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进一步优化PCR技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假阳性 或假阴性的可能性。
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建立PCR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 可比性。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 并排除异常值。
质量控制标准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对实验结果 进行评估和监测。
04
PCR技术发展与展望
PCR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1 2
优化反应体系
通过调整反应成分和条件,提高PCR的特异性和 灵敏度,降低背景噪音。
新型PCR技术的开发
PCR技术的原理
双链DNA加热变性
在高温下,双链DNA解旋为单链 DNA。
引物与单链DNA结合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在低温下与单链DNA结合。
DNA聚合酶催化延伸
在适宜温度下,耐高温的DNA聚 合酶催化引物沿着单链DNA延伸
,合成互补链。
重复加热变性、退火和延伸
反复进行变性、退火和延伸,实 现DNA片段的指数级扩增。
产物检测与鉴定
电泳检测
可以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 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 测PCR产物。
荧光检测
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或探针 检测PCR产物。
测序鉴定
如果需要,可以对PCR产 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其序 列是否与预期一致。
03
PCR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须知
确保实验室内环境整洁,避免交 叉污染。
个人防护措施
THANKS
食品安全检测
利用PCR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毒素和污染 物,保障食品安全。
PCR技术的研究方向
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进一步优化PCR技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假阳性 或假阴性的可能性。
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建立PCR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 可比性。
pcr技术课件ppt简短

通量PCR检测。
pcr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基础研究
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 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 性(SNP)检测等。
医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生物多样性研究
物种鉴定、种群遗传学分 析、生态学研究等。
02
CATALOGUE
pcr技术的基本步骤
样本准备
样本类型
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如 血液、组织等,以便后续 实验操作。
根据目的基因序列,选择特异性好、扩增 效率高的引物。
确认模板DNA的质量
设置合理的反应体系
确保使用的模板DNA无降解、无污染,浓 度和纯度适中。
根据引物、模板和PCR仪的规格,设置合理 的反应体系。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注意事项控制好反应温度和时间
PCR反应中,每个温度点的反应时间和升温/降温速度应保持一致。
避免出现非特异性扩增
将DNA模板、引物、dNTPs、酶等 试剂加入PCR反应管中。
进行PCR扩增
将PCR反应管放入PCR仪中,按照设 定的程序进行扩增。
产物检测和分析
收集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或 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方法,确定目标 基因序列是否被成功扩增。
实验后处理
数据分析和结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将用过的引物和模板妥善储存,以备后续实验使 用。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PCR仪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 运行。
05
CATALOGUE
pcr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01
02
03
04
灵敏度高
PCR技术可以检测出微量的 DNA,灵敏度非常高。
pcr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基础研究
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 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 性(SNP)检测等。
医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生物多样性研究
物种鉴定、种群遗传学分 析、生态学研究等。
02
CATALOGUE
pcr技术的基本步骤
样本准备
样本类型
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如 血液、组织等,以便后续 实验操作。
根据目的基因序列,选择特异性好、扩增 效率高的引物。
确认模板DNA的质量
设置合理的反应体系
确保使用的模板DNA无降解、无污染,浓 度和纯度适中。
根据引物、模板和PCR仪的规格,设置合理 的反应体系。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注意事项控制好反应温度和时间
PCR反应中,每个温度点的反应时间和升温/降温速度应保持一致。
避免出现非特异性扩增
将DNA模板、引物、dNTPs、酶等 试剂加入PCR反应管中。
进行PCR扩增
将PCR反应管放入PCR仪中,按照设 定的程序进行扩增。
产物检测和分析
收集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或 荧光定量PCR等检测方法,确定目标 基因序列是否被成功扩增。
实验后处理
数据分析和结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将用过的引物和模板妥善储存,以备后续实验使 用。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PCR仪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 运行。
05
CATALOGUE
pcr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01
02
03
04
灵敏度高
PCR技术可以检测出微量的 DNA,灵敏度非常高。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2
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 (thermus aquaticus) 中提取到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此 酶耐高温,并提高了扩增片段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增加了 扩增长度(2.0Kb)。由于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因而 其灵敏性也大大提高。此酶的发现使PCR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13
锚定PCR : 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主要用于分析具有可
变末端的DNA序列,Loh等用锚定PCR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 细胞受体α-链的mRNA的多变性进行了分析。先合成cDNA, 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在其3’-可变区末端加上一个 PolyG尾巴。Loh等在恒定区与可变区连接部位设一个引物, 另一个引物是一个具5’-polyG尾巴的引物。带有PolyG尾巴的 引物是一个固定点,它可以并与PolyG尾巴结合,无论其余部 分序列如何,只识别片段末端,利用此法可从前述mRNA中检 出至少20种不同序列,每一种都是独特的,表明锚定PCR不对 任何特殊序列有倾向性结果,可用于T细胞、肿瘤及其它部位 抗体基因的研究。
8
Mg2+浓度: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 的影响,在一般的PCR反应中,各种dNTP浓度为 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2.0mmol/L为宜。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 减少。
9
2.PCR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14
锚定PCR原理示意图
15
标记PCR和彩色PCR:
标记PCR(Labelled Primers,LP-PCR),LP-PCR是利 用同位素或荧光素对PCR引物的5‘端进行标记,用来检测 靶基因是否存在。彩色PCR(Color Complementation assay PCR,CCAPCR),是LP-PCR的一种。它用不同颜色的荧 光染料标记引物的5’端,因而扩增后的靶基因序列分别带 有引物5‘的染料,通过电泳或离心沉淀,肉眼就可根据不 同荧光的颜色判定靶序列是否存在及其扩增状况,此法可 用来检测基因的突变,染色体重排或转位,基因缺失及微 生物的型别鉴定等。
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 (thermus aquaticus) 中提取到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此 酶耐高温,并提高了扩增片段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增加了 扩增长度(2.0Kb)。由于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因而 其灵敏性也大大提高。此酶的发现使PCR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13
锚定PCR : 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主要用于分析具有可
变末端的DNA序列,Loh等用锚定PCR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 细胞受体α-链的mRNA的多变性进行了分析。先合成cDNA, 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在其3’-可变区末端加上一个 PolyG尾巴。Loh等在恒定区与可变区连接部位设一个引物, 另一个引物是一个具5’-polyG尾巴的引物。带有PolyG尾巴的 引物是一个固定点,它可以并与PolyG尾巴结合,无论其余部 分序列如何,只识别片段末端,利用此法可从前述mRNA中检 出至少20种不同序列,每一种都是独特的,表明锚定PCR不对 任何特殊序列有倾向性结果,可用于T细胞、肿瘤及其它部位 抗体基因的研究。
8
Mg2+浓度: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 的影响,在一般的PCR反应中,各种dNTP浓度为 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2.0mmol/L为宜。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 减少。
9
2.PCR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14
锚定PCR原理示意图
15
标记PCR和彩色PCR:
标记PCR(Labelled Primers,LP-PCR),LP-PCR是利 用同位素或荧光素对PCR引物的5‘端进行标记,用来检测 靶基因是否存在。彩色PCR(Color Complementation assay PCR,CCAPCR),是LP-PCR的一种。它用不同颜色的荧 光染料标记引物的5’端,因而扩增后的靶基因序列分别带 有引物5‘的染料,通过电泳或离心沉淀,肉眼就可根据不 同荧光的颜色判定靶序列是否存在及其扩增状况,此法可 用来检测基因的突变,染色体重排或转位,基因缺失及微 生物的型别鉴定等。
生物检测技术-PCR技术PPT

引物
根据需要扩增的序列长度和特异性要 求,确定引物的浓度和种类。
PCR扩增及产物分析
扩增
在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设置适当的温度和循环次数,使DNA片 段得以扩增。
电泳分析
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通过染色或荧光标记等技术对产物进行 分析和检测。
结果判断
根据电泳结果判断PCR扩增是否成功,并对产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3
引物合成
将设计好的引物交由专业的引物合成公司进行合 成,得到可用于PCR反应的引物。
反应体系的组成
DNA聚合酶
选择高活性、高保真度的DNA聚合 酶,确保PCR扩增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dNTPs
提供PCR所需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即 dATP、dCTP、dGTP和dTTP。
缓冲液
提供适宜的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维持 DNA聚合酶的活性。
基因突变和突变的检测
基因突变检测
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突变,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可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通过比较正常和异常序列的 扩增产物,可以检测出基因突变的位置和类型。
突变筛选
利用PCR技术可以对大量样本进行突变筛选,通过设计针对特定突变的引物,可以对大量样本进行高通量的突变 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快速高效
PCR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DNA的大规模扩增,大大提高了检测效 率。
操作简便
PCR技术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操作,使得它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
缺点
成本较高
PCR技术所需的仪器、试剂等成本较高, 对于一些经费有限的实验室来说可能是
一个负担。
对样品质量要求高
PCR技术的灵敏度使得其对样品质量 要求较高,样品中微小的杂质或污染
PCR技术原理ppt

• PCR反应用耐高温的 Taq DNA聚合酶,一 次性地将反应液加好后,即在DNA 扩增液 和水浴锅上进行变性-退火-延伸反应,一般 在2~4 小时完成扩增反应。扩增产物一般用 电泳分析,不一定要用同位素,无放射性污 染、易推广
PCR基本原理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选择性 体外扩增DNA或RNA的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 变性 (Denature):目的双链DNA片段在94℃下解链; (2) 退火(Anneal):两种 寡核苷酸引物在适当温度(50℃左右)下与模板上的目的序列通过氢键 配对;(3) 延伸(Extension): 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 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 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 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 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Plateau)。 到达 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
聚合酶链式反应也可以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酶促合成 DNA技术。PCR又称为无细胞克隆系统或特异性DNA序列体 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法,是基因扩增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它 可将极微量的靶DNA特异地扩增上百万倍。
70年代初,Kleppe等人就提出了PCR的工作原理。Saiki (1985)和Mullis(1986)两家研究室分别用改进的Kleppe 法获得了大量染色体DNA单拷贝基因。当时的PCR技术须在 每次变性和退火后,扩增反应前重新加入DNA聚合酶。1988 年,由于在PCR系统引入了热稳定的TaqDNA聚合酶,这是从 水生栖热菌(Thermusaquaticus)中提取的耐热DNA聚合酶, 简称Taq DNA聚合酶。多次循环后的Taq DNA聚合酶仍然具 有活性,因此反应体系自动往复多次地进行对所需的DNA的 片段的酶促合成,使反应产物按指数增长,所以命名为聚合酶 链式反应。
PCR基本原理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选择性 体外扩增DNA或RNA的方法.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1) 变性 (Denature):目的双链DNA片段在94℃下解链; (2) 退火(Anneal):两种 寡核苷酸引物在适当温度(50℃左右)下与模板上的目的序列通过氢键 配对;(3) 延伸(Extension): 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 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 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 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 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Plateau)。 到达 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
聚合酶链式反应也可以当作一项极其重要的酶促合成 DNA技术。PCR又称为无细胞克隆系统或特异性DNA序列体 外引物定向酶促扩增法,是基因扩增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它 可将极微量的靶DNA特异地扩增上百万倍。
70年代初,Kleppe等人就提出了PCR的工作原理。Saiki (1985)和Mullis(1986)两家研究室分别用改进的Kleppe 法获得了大量染色体DNA单拷贝基因。当时的PCR技术须在 每次变性和退火后,扩增反应前重新加入DNA聚合酶。1988 年,由于在PCR系统引入了热稳定的TaqDNA聚合酶,这是从 水生栖热菌(Thermusaquaticus)中提取的耐热DNA聚合酶, 简称Taq DNA聚合酶。多次循环后的Taq DNA聚合酶仍然具 有活性,因此反应体系自动往复多次地进行对所需的DNA的 片段的酶促合成,使反应产物按指数增长,所以命名为聚合酶 链式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原理
n次循环后靶序列扩增的数量为2n
基本原理
二、PCR反应体系
反应体系
PCR反应五要素:
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Primer) 耐热DNA聚合酶 (Taq DNA polymerase) dNTP (dATP,dGTP,dCTP,dTTP) DNA模板(Template) 反应缓冲液(Reaction buffer)
反应体系
(四)模板(靶基因,target gene)
PCR对模板的要求不高,单、双链DNA均可作为模板用于 PCR反应。但为了保证反应的特异性,一般还宜用微克水 平的基因组DNA或104拷贝的扩增片段作为起始材料。
(五)反应缓冲液
反应体系
PCR缓冲液为反应提供所必须的合适的酸碱度和某些离子, 目前最常用的缓冲液是10-50mmol/L的Tris-HCl。
基本原理
延伸(extension):在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酸底物
及Mg2+存在的条件下,5’ 3’的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始 点的DNA链延伸反应。
PCR的基本反应步骤
变性
95˚C
基本原理
延伸 72˚C
退火
Tm-5˚C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1个 PCR 循环完成后得到2个拷贝的靶序列
反应体系
引物设计的原则:
8. 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互补,避免两条引 物间互补, 特别是 3’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 二聚体,产生非特异性的扩增条带。
9. 引物的延伸从3’端开始,3’端不可修饰,而 引物5’端可以修饰,如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 素、引入突变位点等。
10.引物 3’端的碱基要求严格配对 特别是最末及 倒数第二个碱基,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对而导 致PCR失败。切位点,这对酶切分析或分子克隆很有好
基本原理
变性(denaturation):通过加热使DNA双螺旋氢
键断裂,双链解离成单链DNA 模板
模板
基本原理
退火(annealing):当温度降低时由于模板分子结
构较引物复杂得多,而且反应体系中引物DNA量大大多于 模板DNA,使引物和其互补的模板在局部形成杂交链,而 模板DNA双链之间互补的机会较少
三、PCR实验流程
反应体系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 佳, G+C 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四种碱基分布最好 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 Tm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Tm一般低于有 效启动温度5~10℃,也可按公式Tm=4(G+C)+2(A+T)估计 Tm值。 碱基要随机分布,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 是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 4. 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互补,否则引物自身会折 叠成发夹结构影响引物本身复性。
反应体系
(一)寡核苷酸引物
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 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 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就能按其设计
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用 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 大量扩增。
反应体系
引物设计的原则:
1. 引物应在核酸序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引物与 非特异性扩增序列的同源性不要超过70%或有连续8个互补 碱基同源。
在100ul PCR反应体系中。一般约需加入酶量 2-4U, 足以达到每分钟延伸1000-4000个核苷酸的速度。
浓度过高可引起非特异性扩增,浓度过低则合成产物 量减少。
Taq DNA聚合酶具有5’
3’聚合酶活性和5’
3’外切酶活性,而无3’
5’外切活性,因而没
有校正功能,碱基配错率为2.1 ×10-4 。
2. 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 扩增产物单链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 二级结构区域。
3. 引物长度一般为 15-30bp左右。引物的有效长度不能 大于 38 ,否则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DNA聚合酶的最适 温度(74℃),不能保证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引物过 短也会使特异性降低。
10-25mmol/L
TrMgCl2
明胶或牛血清白蛋白
100ug/ml
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一般的 PCR反应中,各种NTP浓度为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 2.0 mmol/L为宜。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 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 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
处
反应体系
引物量:
PCR反应中引物的浓度一般为0.2 ~ 1umol,以最低引物 量产生所需要的结果为好。引物浓度偏高会引起错配和 非特异性扩增,且可增加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的机会
反应体系
(二)耐热DNA聚合酶
Taq 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栖热菌yT1株分离提取的, Taq DNA聚合酶它的最适反应温度在75℃左右,在95℃ 的高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一、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 ):简称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DNA 片段的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 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 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变性-复性-延 伸的循环操作,在体外迅速将DNA模板大量扩增。
反应体系
(三)dNTP
在PCR反应中,dNTP应为 50~200umol/L,尤其是注意4种 dNTP的浓度要相等(等摩尔配制 ), 如其中任何一种浓 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偏高或偏低),就会引起错配。
浓度过高可加速反应速度,同时增加碱基的掺入率和实验 成本,浓度过低又会降低反应速度,但可提高实验的精准 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
2013/3/21
PCR是由美国科学家Kary B. Mullis 提出的一种体外简化 条件下模拟DNA体内复制的 DNA快速扩增的方法,获得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目录
1 2 3 4
基本原理 PCR反应体系 实验流程 PCR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