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技术及其应用 ppt课件汇编
合集下载
PCR技术教程PPT课件

Ct值的含义: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 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第10页/共71页
特别说明: 1、荧光探针和荧光染料:
分别用探针或荧光染料与特异序列结合来指示扩增产物,前者特异性高, 后者操作简单。
TaqMan探针: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基团连接在5’端,淬灭基因连在3’
端。5’端荧光基团吸收能量后转移给临近的3’端淬灭基团,发生共振能 量转移(FRET),只要探针完整,能量就会被淬灭。
GC含量;避免连续相同碱基排列或开成回纹结构;避免形成引 物二聚体。 5、Tm=(G+C)×4+(A+C) ×2 6、primer 5.0 7、模板纯度:不一定要纯,但要确定不含蛋白变性剂、DNA酶、 Mg2+螯合剂等。模板量(100ng/100μl)
第5页/共71页
PCR类型:
普通PCR RT-PCR TAIL-PCR Real-time PCR 数字PCR
循 环
56℃ 72℃
退火 延伸
目的:引物先与模板匹配 1-2 min 目的:聚合酶在引物3’端加
核苷酸,合成新链
12℃ 保存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
第3页/共71页
循环次数 1 2 3 20 30
DNA数量 2 4 8
1048576 1073741824
第4页/共71页
特殊说明:
1、Taq酶:具有5’→3’聚合酶和外切酶活性,无3’→5’外切酶活性, 不
第8页/共71页
第9页/共71页
原理: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非特异性的荧光染料(如 SYBR GREEN 1)或特异性的荧光探针(如
Taqman探 针),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检测整个PCR过程,
再 通过标准曲线或内参基因对未知基因进行定量分析 的方法。
第10页/共71页
特别说明: 1、荧光探针和荧光染料:
分别用探针或荧光染料与特异序列结合来指示扩增产物,前者特异性高, 后者操作简单。
TaqMan探针: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基团连接在5’端,淬灭基因连在3’
端。5’端荧光基团吸收能量后转移给临近的3’端淬灭基团,发生共振能 量转移(FRET),只要探针完整,能量就会被淬灭。
GC含量;避免连续相同碱基排列或开成回纹结构;避免形成引 物二聚体。 5、Tm=(G+C)×4+(A+C) ×2 6、primer 5.0 7、模板纯度:不一定要纯,但要确定不含蛋白变性剂、DNA酶、 Mg2+螯合剂等。模板量(100ng/100μl)
第5页/共71页
PCR类型:
普通PCR RT-PCR TAIL-PCR Real-time PCR 数字PCR
循 环
56℃ 72℃
退火 延伸
目的:引物先与模板匹配 1-2 min 目的:聚合酶在引物3’端加
核苷酸,合成新链
12℃ 保存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
第3页/共71页
循环次数 1 2 3 20 30
DNA数量 2 4 8
1048576 1073741824
第4页/共71页
特殊说明:
1、Taq酶:具有5’→3’聚合酶和外切酶活性,无3’→5’外切酶活性, 不
第8页/共71页
第9页/共71页
原理: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非特异性的荧光染料(如 SYBR GREEN 1)或特异性的荧光探针(如
Taqman探 针),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检测整个PCR过程,
再 通过标准曲线或内参基因对未知基因进行定量分析 的方法。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ppt课件

11、增效PCR(booster PCR)
当扩增少于1000拷贝的模板DNA时会遇到
两个问题:一是形成引物二聚体,一是非特异扩
增。消耗了引物和酶,而特异扩增产量降低。
对于这种情况,可设置二步PCR,先用较低
浓度的引物进行初级PCR,此时由于引物少,形
成产物二聚体的可能减少,但它并不影响靶序列
的扩增,只是由于引物少产量不高。约经15~20
和检测病理切片中含量ppt课较件 少的靶序列。
42
操作步骤
1. 细胞或组织固定:细胞经固定和乙醇通透化处理后便适 于一般PCR试剂(包括引物和Taq酶)进入
2. PCR扩增细胞内目的片段
3. 原位杂交检测扩增产物
A.阳性对照
ppt课件
B.阴性对照
43
C.原位检测mRNA表达
8、逆转录PCR(RT-PCR)
Prize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研究生课程
第五章 PCR技术及原理(4学时)
ppt课件
1
第一节 PCR的原理
Kary Mullis
research scientist in the 1980s at a California biotechnology company called Cetus
co-winner of 1993 Nobel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2
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 (thermus aquaticus) 中提取到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此 酶耐高温,并提高了扩增片段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增加了 扩增长度(2.0Kb)。由于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因而 其灵敏性也大大提高。此酶的发现使PCR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13
锚定PCR : 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主要用于分析具有可
变末端的DNA序列,Loh等用锚定PCR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 细胞受体α-链的mRNA的多变性进行了分析。先合成cDNA, 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在其3’-可变区末端加上一个 PolyG尾巴。Loh等在恒定区与可变区连接部位设一个引物, 另一个引物是一个具5’-polyG尾巴的引物。带有PolyG尾巴的 引物是一个固定点,它可以并与PolyG尾巴结合,无论其余部 分序列如何,只识别片段末端,利用此法可从前述mRNA中检 出至少20种不同序列,每一种都是独特的,表明锚定PCR不对 任何特殊序列有倾向性结果,可用于T细胞、肿瘤及其它部位 抗体基因的研究。
8
Mg2+浓度: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 的影响,在一般的PCR反应中,各种dNTP浓度为 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2.0mmol/L为宜。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 减少。
9
2.PCR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14
锚定PCR原理示意图
15
标记PCR和彩色PCR:
标记PCR(Labelled Primers,LP-PCR),LP-PCR是利 用同位素或荧光素对PCR引物的5‘端进行标记,用来检测 靶基因是否存在。彩色PCR(Color Complementation assay PCR,CCAPCR),是LP-PCR的一种。它用不同颜色的荧 光染料标记引物的5’端,因而扩增后的靶基因序列分别带 有引物5‘的染料,通过电泳或离心沉淀,肉眼就可根据不 同荧光的颜色判定靶序列是否存在及其扩增状况,此法可 用来检测基因的突变,染色体重排或转位,基因缺失及微 生物的型别鉴定等。
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 (thermus aquaticus) 中提取到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此 酶耐高温,并提高了扩增片段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增加了 扩增长度(2.0Kb)。由于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因而 其灵敏性也大大提高。此酶的发现使PCR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13
锚定PCR : 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主要用于分析具有可
变末端的DNA序列,Loh等用锚定PCR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 细胞受体α-链的mRNA的多变性进行了分析。先合成cDNA, 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在其3’-可变区末端加上一个 PolyG尾巴。Loh等在恒定区与可变区连接部位设一个引物, 另一个引物是一个具5’-polyG尾巴的引物。带有PolyG尾巴的 引物是一个固定点,它可以并与PolyG尾巴结合,无论其余部 分序列如何,只识别片段末端,利用此法可从前述mRNA中检 出至少20种不同序列,每一种都是独特的,表明锚定PCR不对 任何特殊序列有倾向性结果,可用于T细胞、肿瘤及其它部位 抗体基因的研究。
8
Mg2+浓度: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 的影响,在一般的PCR反应中,各种dNTP浓度为 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2.0mmol/L为宜。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 减少。
9
2.PCR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14
锚定PCR原理示意图
15
标记PCR和彩色PCR:
标记PCR(Labelled Primers,LP-PCR),LP-PCR是利 用同位素或荧光素对PCR引物的5‘端进行标记,用来检测 靶基因是否存在。彩色PCR(Color Complementation assay PCR,CCAPCR),是LP-PCR的一种。它用不同颜色的荧 光染料标记引物的5’端,因而扩增后的靶基因序列分别带 有引物5‘的染料,通过电泳或离心沉淀,肉眼就可根据不 同荧光的颜色判定靶序列是否存在及其扩增状况,此法可 用来检测基因的突变,染色体重排或转位,基因缺失及微 生物的型别鉴定等。
PCR技术及其延伸与应用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5
PCR与病毒类疾病应用
• 杂交法检测植物病毒和类病毒 • 利用RT-PCR对黄瓜病毒源种类进行检测 • 诊断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
精选ppt课件2021
6
诊断遗传疾病
精选ppt课件2021
7
PCR的特点
• 特异性高-聚合酶 • 首次报导用大肠杆菌的DNAPolymerase I的
Klenow大片段。90℃会变性失活,需每次 PCR循环都要重新加入;同时引物是在37℃ 延伸 • Taq DNA聚合酶 1988年Saiki等从温泉水中 分离到的水生嗜热杆菌中提取的热稳定的, 扩增过程中,单核苷酸的错误参入程度很 低、其错配率一般只有约万分之一
精选ppt课件2021
8
• 高度敏感:
• dNTP贮备液 • DNA模板
精选ppt课件2021
11
操作程序
• 试剂混合 • PCR仪程序设计:94℃变性30s,55℃退火20s,然后
在72℃延伸30s,共循环30-35次。最后一次循环结束后, 再将反应管置72℃温育5min,以确保充分延伸。
精选ppt课件2021
12
PCR反应基本条件及其对PCR的影响
• 100μl反应液中含1-2.5u Taq DNA聚合酶为佳, • Taq DNA聚合酶保存不当而失活是PCR实验失败的
精选ppt课件2021
14
缓冲液
• 缓冲液的目的:给Taq DNA聚合酶提供一个最适酶催反应 条件。
• 目前最为常用的缓冲体系为10-50mmol/L Tris-HCl (Tris是一种双极性离子缓冲液,pH变化于6.8-7.8之间。 将Tris浓度加大到50mmol/L,pH8.9,有时会增加产量。
PCR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5’-primer: stem-loop structure with high melting temperature
最新版整理ppt
12
Primer Design: avoid failure of amplification High difference between product and primer melting temperatures.
最新版整理ppt
19
Frequently used PCR methods Real-Time PCR (quantitative PCR)
Detect fluorescence for each cycle Quantitaive by amplification curve Quanlity control
最新版整理pptmp; stages
Initialization step Denaturation step
20~40 Cycles
Annealing step
Elongation step
Final elongation
Final hold
最新版整理ppt
Exponential amplification Leveling off stage Plateau
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PCR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最新版整理ppt
1
What is PCR Why do PCR How to PCR
最新版整理ppt
2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Developed in 1983 by Kary Mullis
最新版整理19pp9t 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PCR-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dNTP的质量与浓度:dNTP的质量与浓度和PCR 扩增效率有密切关系,一般将其PH调节到7.0~7.5, 小量分装, -20℃冰冻保存。多次冻融会使dNTP 降解。在PCR反应中,dNTP应为50~200umol/L, 尤其是注意4种dNTP的浓度要相等( 等摩尔配制), 如其中任何一种浓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偏高或偏 低),就会引起错配。浓度过低又会降低PCR产物 的产量。dNTP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 度降低。
PCR反应的特点
②灵敏度高:过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 免疫分析(RIA)其灵敏度分别为ng和pg级,而PCR检 测灵敏度可达fg级,理论上可检出一个细菌或一个真 核细胞的单拷贝基因的存在;
PCR反应的特点
③简便快速:操作试剂盒时只需将样品简单处理和加 样后即可进行扩增,许多PCR检查项目在两小时左右即 可出报告;④对样品要求低:几乎所有的临床标本都 可用于PCR扩增。
PCR条件的选择
引物:PCR反应成功扩增的一个关键条件在于正确设计寡核苷酸引物,所 选择的引物序列决定了PCR产物的大小、位置、扩增区域的Tm值等。
引物设计的长度一般为15-30个碱基,引物长点,反应的特异性相对好, 引物太长,扩增退火时被引发的模板数相对越少,影响反应效率。引 物短点,它退火结合到靶DNA上形成供DNA聚合酶结合的稳定双链模板 的速率越大,引物太短,则反应的特异性受到影响。
PCR技术的用途
科研使用 临床医学 法医学 农业 考古学 人类学 环境保护
个体识别与亲子鉴定 GMO
PCR应用类型
一、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
不 对 称 PCR 的 目 的 是 扩 增 产 生 特 异 长 度 的 单 链 DNA。PCR反应中采用二种不同浓度的引物,PCR结 果产生大量单链DNA。因PCR反应中使用的二种引物 浓度不同一步法,因此称不对称PCR,此法产生的单 链DNA可用作杂交探针或DNA测序的模板。
PCR技术ppt课件

组成:50mM KCl 10mM Tris.Cl (pH 8.4) 1.5mM MgCl2
Mg2+是Taq酶活性所必需的金属离子。 dNTP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 低。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 特异扩增,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 活性,使反应产物减少。
(六)PCR反应标准体系
五、PCR的反应条件控制
(一)PCR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1、变性温度与时间 变性温度低,解链不完全是导致PCR失败的最
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93℃~94℃lmin足以 使模板DNA变性,若低于93℃则需延长时间, 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对酶的活性有 影响。此步若不能使靶基因模板或PCR产物完 全变性,就会导致PCR失败。
2、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 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 对结合;
3、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 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 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 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AFLP
兼并引物PCR
巢氏PC
免疫-PCR(immuno-PCR) 反向PCR
MSP甲基化特异 PCR
(一)温度梯度PCR
1、概念: 通过对复性温度比引物的Tm值低2-
10℃的范围内进行系列PCR预实验来 对复性条件进行优化.
温度梯度PCR
Thermal Image of 45-65°C Gradient
联合逆转录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RT) 与PCR,可用于检测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中少于 10个拷贝的RNA模板。 2、RNA扩增包括两个步骤: (1)在单引物的介导下和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 成RNA的互补cDNA (2)加热后cDNA与RNA链解离,然后与另一引 物退火,并由DNA聚合酶催化物延伸生成双链 靶DNA,最后扩增靶DNA
Mg2+是Taq酶活性所必需的金属离子。 dNTP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 低。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 特异扩增,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 活性,使反应产物减少。
(六)PCR反应标准体系
五、PCR的反应条件控制
(一)PCR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1、变性温度与时间 变性温度低,解链不完全是导致PCR失败的最
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93℃~94℃lmin足以 使模板DNA变性,若低于93℃则需延长时间, 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对酶的活性有 影响。此步若不能使靶基因模板或PCR产物完 全变性,就会导致PCR失败。
2、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 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 对结合;
3、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 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 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 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AFLP
兼并引物PCR
巢氏PC
免疫-PCR(immuno-PCR) 反向PCR
MSP甲基化特异 PCR
(一)温度梯度PCR
1、概念: 通过对复性温度比引物的Tm值低2-
10℃的范围内进行系列PCR预实验来 对复性条件进行优化.
温度梯度PCR
Thermal Image of 45-65°C Gradient
联合逆转录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RT) 与PCR,可用于检测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中少于 10个拷贝的RNA模板。 2、RNA扩增包括两个步骤: (1)在单引物的介导下和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 成RNA的互补cDNA (2)加热后cDNA与RNA链解离,然后与另一引 物退火,并由DNA聚合酶催化物延伸生成双链 靶DNA,最后扩增靶DNA
PCR技术的应用ppt课件

PCR技术的应用
.
1、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 的应用
.
一:基因克隆
基因的克隆和分离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 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运用PCR技 术进行基因克隆和亚克隆比传统的方法具有 更大的优点。由于PCR可以对单拷贝的基 因放大上百万倍,产生微克(pg)级的特异 DNA片段,从而可省略从基因组DNA中克 隆某一特定基因片段所需要的DNA的酶切 步骤。
.
二:重组PCR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将两个不同的 基因融合在一起。通过PCR反应可以比较容 易地实现这一目的。
.
三:DNA序列的测定
目前广泛采用的DNA测序方法有化学法和双脱氧 法两种,它们对模板的需要量比较大。传统的模 板制备方法是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酶切 ,建立基因库,筛选克,并亚克隆到M13噬菌体 载体上,经噬菌体产生单链DNA。这是一项比较 复杂的工作。利用PCR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测定 位于两个引物之间的序列。
●
由于PCR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
操作快速、简便、对样本要求低等特点,加之它
能与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配合使用,PCR技术日
益成为遗传病诊断、发病机理的研究等方面最有
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PCR技术的出现为快速
、准确地检测人类遗传病开辟了新途径
●
.
5、PCR在骨髓移植HLA-D位点配型中的应用
● HLA—DRp位点配型方法,即PCR指纹图,该技术是的 DNA经PCR扩增HLA—DR卢区基因的高度多态区域,在 分别扩增后将供、受者产物混合,混合后进行2个PCR循 环,扩增产物经12%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照相后分析 不同个体的指纹图型。当HLA-DRfl基因相合时,其基因 产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可产生一致的带型,这种多条带 型的产生是由于各种HLA单倍体中的HLA-DRfl基因的不 同亚型以及假基因上的多态性所致。当PCR最后两个匹配 循环退火时,这些基因的单链DNA复性,DRfl基因相同 的个体形成同型双链,而不同的DRfl基因之间的不同序列 形成异型双链,因此,混合匹配可进一步证实HLA—DRfl 是否相合。
.
1、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 的应用
.
一:基因克隆
基因的克隆和分离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 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运用PCR技 术进行基因克隆和亚克隆比传统的方法具有 更大的优点。由于PCR可以对单拷贝的基 因放大上百万倍,产生微克(pg)级的特异 DNA片段,从而可省略从基因组DNA中克 隆某一特定基因片段所需要的DNA的酶切 步骤。
.
二:重组PCR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常需要将两个不同的 基因融合在一起。通过PCR反应可以比较容 易地实现这一目的。
.
三:DNA序列的测定
目前广泛采用的DNA测序方法有化学法和双脱氧 法两种,它们对模板的需要量比较大。传统的模 板制备方法是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酶切 ,建立基因库,筛选克,并亚克隆到M13噬菌体 载体上,经噬菌体产生单链DNA。这是一项比较 复杂的工作。利用PCR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测定 位于两个引物之间的序列。
●
由于PCR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
操作快速、简便、对样本要求低等特点,加之它
能与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配合使用,PCR技术日
益成为遗传病诊断、发病机理的研究等方面最有
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PCR技术的出现为快速
、准确地检测人类遗传病开辟了新途径
●
.
5、PCR在骨髓移植HLA-D位点配型中的应用
● HLA—DRp位点配型方法,即PCR指纹图,该技术是的 DNA经PCR扩增HLA—DR卢区基因的高度多态区域,在 分别扩增后将供、受者产物混合,混合后进行2个PCR循 环,扩增产物经12%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照相后分析 不同个体的指纹图型。当HLA-DRfl基因相合时,其基因 产物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可产生一致的带型,这种多条带 型的产生是由于各种HLA单倍体中的HLA-DRfl基因的不 同亚型以及假基因上的多态性所致。当PCR最后两个匹配 循环退火时,这些基因的单链DNA复性,DRfl基因相同 的个体形成同型双链,而不同的DRfl基因之间的不同序列 形成异型双链,因此,混合匹配可进一步证实HLA—DRfl 是否相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轮结束 第2轮开始
PCR的基本原理 • Ta•q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957502℃
• PCR的特点
Taq
Taq
Taq
PCR的基本原理
• •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72℃
• PCR的特点
第2轮结束
模板DNA
第1轮扩增 第2轮扩增
PCR的基本原理
•第3P轮CR反扩应增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4
5
时间(min)
PCR的基本原理
• •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95℃
• PCR的特点
1 2 模板D3NA
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 适温延伸
94
温
度 72
(℃)
55
22
形 成 2 条变 单性 链
DNA
DNA单链
子链延伸 DNA加倍
与引物复性
DNA双螺旋
重复1~3步 25~30轮
目的DNA片段 扩增100万倍以上
3’
5’
5’
3’
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 启动子序列 定点突变 探针标记
PCR反应条件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 1985年,美国PE-Cetus公司的Mullis等人发明了 聚合酶链反应(PCR)
• 基本原理是在试管中模拟细胞内的DNA复制
• 最初采用E-coli DNA聚合酶进行PCR,由于该酶 不耐热,使这一过程耗时,费力,且易出错
3’
子链延长 TAGCGCTATCGCATCGACGCTGGATCG
3’
5’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 1971年,Khorana提出:经过DNA变 性,与合适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 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 克隆tRNA基因。
• 但由于测序和引物合成的困难,以 及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发明使克 隆基因成为可能,所以,Khorana的 设想被人们遗忘了……
3’
5’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5’
DNA ATCGCGATAGCGTAGCTGCGACCTAGC
3’
解旋解链
3’TAGCGCTATCGCATCGACGCT
DNA GGAUCG
聚合酶
5‘
合成引物
5‘AUCGCG A聚DT合NAA酶GCGTAGCTGCGAGGATCG
1. 一次性加好反应液,2~4 小时完成扩增 2. 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
• 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
血液、体腔液、洗嗽液、毛发、细胞、活组 织等组织的粗提DNA
引物设计:
(1)序列应位于高度保守区,与非扩增区无同源
序列。 (2)引物长度以15-40 bp为宜。 (3)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G+C占50-60%。 (4)引物内部避免形成二级结构。 (5)两引物间避免有互补序列。 (6)引物3’端为关键碱基;5’端无严格限制。
1.5mmol/L
PCR的基本原理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1
2
3
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 适温延伸
94
温
度 72
(℃)
55
22
形 成 2 条变 单性 链
DNA
DNA单链
子链延伸 DNA加倍
与引物复性
DNA双螺旋
重复1~3步 25~30轮
目的DNA片段 扩增100万倍以上12 Nhomakorabea3
周俊宜 基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目录
PCR技术简史 PCR的原理 PCR的反应体系和方法 PCR的类型和应用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DNA 解旋解链
5’
ATCGCGATAGCGTAGCTGCGACCTAGC 合成引物 TAGCGCTATCGCATCGACGCTGGATCG
1
2
3
4
5
时间(min)
PCR的基本原理
• •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9550℃
• PCR的特点
引物1
DNA引物
引物2
PCR的基本原理
• •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5702℃
• PCR的特点
Taq酶 引物1
DNA引物
引物2 Taq酶
PCR的基本原理
• •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7925℃
• PCR的特点
3’
子链延长
3’ 解旋酶解链酶
5’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5’
DNA ATCGCGATAGCGTAGCTGCGACCTAGC
3’
解旋解链
GGAUC引G 物酶5‘
RNA引物
合成引物
RNA引物
5引‘A物UC酶GCG
子链延长 TAGCGCTATCGCATCGACGCTGGATCG
198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列PCR 为十余项重大 科学发明之首,比喻1989年为PCR爆炸年,Mullis荣 获199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样品 DNA片段
基 基 基 法人 因 因 因 医类 诊 治 工 学学 断 疗 程 检研
产 测究 品
……
基因组DNA
获取特定DNA片段 扩 增 特 定 片 段
第4轮扩增 第5轮扩增
第6轮扩增
PCR的基本原理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 灵敏度高
1. 皮克(pg=10-12)量级扩增到微克(ug=10-6)水平
2. 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
3. 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个RFU 4. 细菌检测的最小检出率为3个细菌
• 简便、快速
DNA
DNA聚合酶
引物
引物
引物 DNA聚合酶
Sanger的
测序技术
M13噬菌体
Mullis 的构思
引物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引物
特定DNA片段
94℃变性
50-65℃退火
XX℃延伸
94℃
55℃
37℃
Taq DNA聚合酶(thermus aquaticus)
(%)
100
酶 80 活 性 60
• 耐热DNA聚合酶的应用使得PCR能高效率的进行, 随后PE-Cetus公司推出了第一台PCR自动化热循 环仪
• 1993年,Mullis等因此项技术获诺贝尔化学奖
Kary B. Mullis
<<The Unusual Origi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40
2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94℃
55℃
72℃
PCR循环
PCR的基本原理
• PCR反应条件 • PCR过程 • PCR的特点
标准的PCR反应体系
4种dNTP混合物 引物 模板DNA Taq DNA聚合酶 Mg2+
各200umol/L 各10~100pmol 0.1~2ug 2.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