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成本控制方法
景观设计的预算与成本控制

景观设计的预算与成本控制在景观设计领域,预算与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最终效果。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的预算策划和成本控制的方法,旨在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达成设计目标并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一、预算策划景观设计的预算策划是项目的起点,它需要全面考虑设计要素、用材成本、施工费用以及后期维护成本等各个方面。
以下是预算策划的几个关键步骤:1.需求分析和目标确定:首先,根据业主需求和项目目标进行分析和确定,明确设计的重点和要求。
在此基础上,确定项目的整体预算范围。
2.设计方案评估与成本控制:设计阶段需要评估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和造价,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施工难度、用材成本等因素,避免过度设计导致成本超支。
3.材料和植物选择:在进行预算策划时,应根据项目需求和预算范围,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植物。
对于一些高成本的材料和植物,可以考虑替代方案,以降低整体预算。
4.后期维护费用估算:除了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成本,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后期维护费用。
预先估算维护费用,有助于提前规划和预防潜在的经济问题。
二、成本控制在实施景观设计项目时,成本控制是保证项目按计划进行的关键一环。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1.施工过程管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及时调整工艺和进度,避免浪费和损耗。
合理划分施工任务,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额外成本。
2.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求价格优惠,并定期评估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和性价比。
通过与供应商的有效沟通和协商,争取更好的价格和条件。
3.技术创新与应用: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关注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寻找更经济、环保的设计方案。
4.临时预留与调整:对于存在不确定因素的项目,可以提前留出一定的预留成本,以应对可能的变动。
同时,随着项目推进,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避免成本的不可控因素。
园林景观控制成本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园林景观控制成本的⼀般⽅法有哪些?您好!我是⼀名景观设计师,⽬前担任JRVS吉尔维森创意总监,很⾼兴看到您的问题,我愿结合⾃⾝经验,与您分享我的看法。
我认为,园林景观控制成本的⼀般⽅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合理控制软硬景观的⽐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常植物造景所涵盖的组团绿化配置、景观微地形、阳光草坪等设计,被称为软景设计,铺装硬化所涵盖的道路、⼴场等材质的运⽤,被称为硬景设计。
不管是软景设计还是硬景设计都能提升空间场地的美化效果。
然⽽,因材料的不同,做法的不同,⼯程造价差异显著。
以住宅为例,软景⾯积占景观总⾯积的70%,硬景⾯积占景观总⾯积的30%,⽐较合适。
种植产⽣的造价费⽤主要来⾃苗⽊树种的选购,以及场地的挖⽅、种植⼟的回填。
施⼯⼯序相对较少,因此综合造价相对低。
铺装产⽣的费⽤主要来⾃铺装材料(包含基层、结构层、垫层)的选购,以及场地的挖⽅、施⼯⽤材的⼆次加⼯,施⼯⼯序相对复杂,因此综合造价相对⾼。
⼆、优化硬景材质的选⽤硬景材质,通常应⽤于道路、⼴场等环境,不同的材质所含的抗压性、耐久性、美观性也有很⼤的差异,根据常规的造景⼿法,从抗压性的⾓度来说,硬景材质由⾼端到低端的使⽤分别是⼤理⽯、花岗岩、烧结砖、陶⼟砖、⽔泥砖、混凝⼟。
不同的⾯层材质配备不同的结构做法,因此产⽣不同的综合造价差异。
通常⼀般⽯材的综合造价在每平⽅⽶400元以上,⽽混凝⼟的综合造价在每平⽅⽶100元左右。
具体选⽤什么样的景观硬景材料,需要结合项⽬的风格营销定位,经济基础状况,和设计开发策略,来具体选⽤。
核⼼景观区域、设计的重要部位要优先选⽤⾼档材料,平时不怎么⾛⼈的地⽅,即⼈流量稀少的区域,可以适当选择造价经济、实⽤的景观硬景材料。
三、废物、荒料的巧妙设计再次利⽤在设计师的眼⾥,垃圾是放错了地⽅的宝贝。
农业稻⾕秸秆可以编制稻草⼈,当作特⾊景观⼩品来观赏,汽车废旧轮胎可以作为观赏花卉的栽植盆,⽼物件可以重新布置在⽂娱⼴场,让⾏⼈感受独特的历史印记,唱⽚、布料、酒瓶、玻璃等都可以从中做出提炼,设计为与环境相符的特⾊主题⽂化展⽰,哪怕是残垣断壁的墙体,经过喷绘和涂鸦也可以形成不错的休闲娱乐氛围。
如何进行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

如何进行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与科技学科,它涉及到对环境、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从设计前期的需求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创意与实施、以及后期的施工与养护等环节,探讨如何进行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
一、需求分析进行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
在设计前期,设计师应该通过与客户的深入沟通,了解客户的具体要求和预算限制。
只有清楚了解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设计方案,并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浪费。
二、创意与实施在景观设计的创意与实施阶段,设计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合理且经济的设计方案。
在选择景观元素、材料和植物时,要考虑它们的价格、维护成本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
在进行景观布局与搭配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改造,从而节约成本。
三、施工与养护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不仅仅停留在设计阶段,同样需要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施工中,应该优先选择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避免后期的返工和修补,从而减少额外的成本支出。
在养护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定期对景观进行检查与维护,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景观的长期美观和功能。
四、技术应用与创新现代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可以有效地帮助控制景观设计的成本。
比如,通过使用模拟软件可以在设计前期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成本估算和效果预测,避免在设计后期因为成本超支而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修改。
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和技术,降低养护成本,提高景观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
五、监督与管理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还需要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与业主、施工方、养护方等各个参与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对项目的投入和支出进行有效的记录和分析,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景观成本控制建议

景观成本控制1、案例背景景观成本占可售单方造价约130元/m2左右,每次景观成本优化至少需要3次以上,有的项目优化过程达到七、八次之多,花费的时间暂且不说,最终未达到优化结果。
为了后期项目有一个可比性,对公司在建项目(四季花城、城市花园、蓝山以及AA城项目)景观成本总结,主要从软景、硬景及水景面积比例;景观成本单方造价(景观面积),铺贴材料所占比例以及绿化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控制建议及优化措施。
2、案例分析一)、实例数据统计分析1、景观成本中软景、硬景及水景占景观面积比例:a、景观单方造价包括软景、硬景及水景工程造价;b、花城系列未含山、湖景观改造费用;c、城花系列、蓝山系列及AA城系列包括所有费用;d、软景比例=软景面积÷景观面积;e、硬景比例=硬景面积÷景观面积;2、园林环境工程中景观成本单方造价:a、单方造价=景观成本÷景观面积;b、花城系列:景观单方造价208元/平米(未含山、湖景观改造费用);c、城花系列:景观单方造价219元/平米;d、蓝山系列:景观单方造价344元/平米;e、AA城系列:景观单方造价206元/平米(软景比率达到63%)。
通过上述总结分析,建议软景、硬及水景面积比率如下:ⅰ、软景面积控制在景观面积的66%以上;ⅱ、硬景面积控制在景观面积的33%以下;ⅲ、水景面积控制在景观面积的1.0%左右。
3、园林环境工程硬景铺贴材料所占的比例a、铺贴材料所占的比例按照硬景面积中各材料所占比例;b、硬景单方造价中包括道路、硬景铺贴、水电、围墙及零设等费用;c、水景单方造价包括水景结构、水景铺贴及水景设备。
4、硬景中铺贴材料面积所占比例通过上述总结分析,建议硬景中石材、洗石米、建菱砖面积比率如下:ⅰ、石材面积控制在硬景面积的40%以下;ⅱ、洗石米面积控制在硬景面积的20%以上;ⅲ、建菱砖面积控制在硬景面积的40%以上;ⅳ、木平台面积控制在硬景面积的2%左右。
景观设计成本控制的方法

景观设计成本控制的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成本控制方法(设计部景观部分)一、设计方面1、方案设计阶段:深入优化景观方案,合理调整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面积比,对景观布局进行优化,在概念方案阶段主要控制景观节点的数量、位置和等级、软硬景比例、水景面积、数量和形式、疏林草地和密林的比例,控制景观绿化工程的投资成本。
根据一线地产企业的经验,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面积比为4:6~~3:7范围之内。
2、施工图设计阶段:做好施工图的审核工作,不漏项、不丢项、不缺项,深入做好相关专业的叠图工作,减少交叉施工可能造成的签证变更费用。
优化硬质景观的施工工艺,尽量选择施工简便的工艺,降低施工造价报价。
3、横向、纵向深入分析:在方案具备功能满足、合理经济、施工操作简便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对比,综合考虑后确定设计方案。
4、充分利用项目原有地貌,精心设计土方平衡,减少项目景观地形整理成本。
5、保留项目原有大树或古树,减少景观绿化成本支出6、减少景观构筑物的设计,替代为景观树及多层次绿化设计,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节约景观投入成本。
7、植物是景观形成的主要空间元素,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控制好植物的生长空间及种植密度,可以减少苗木的资金投入二、材料方面:1、景观地面及立面面层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合理替代,降低材料价格2、选择优质及技术成熟的廉价产品。
3、积极引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压模地坪的应用)4、把握苗木价格的突跳点,大乔木胸径在15㎝—23㎝的价格范围为曲线上升,而24㎝以上的苗木价格则为分段上升。
5、绿化苗木就地取材,多运用本地和乡土树种,成活率高、投资成本低、缩短绿化施工工期,起到降低景观投入成本的作用。
6、多选用速生苗木品种替代慢生树种,景观效果见效快。
如何进行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

如何进行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景观设计是一门旨在创造美丽、实用和可持续性的室外空间的艺术和科学。
无论是公共场所、住宅小区还是商业项目,成本控制是景观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地进行景观设计的成本控制。
一、需求分析与预算制定在开始景观设计之前,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预算制定非常重要。
与业主和相关方面沟通,明确设计目标和预期效果,了解项目需求和可行性,并据此制定可行的预算。
预算应该包含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并适当考虑后期运营和更新的费用。
二、合理选择材料和植物在景观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植物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选择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材料,如具有较长使用寿命、易于维护和低成本的产品。
对于植物选择,应考虑其绿化效果、生长速度、抗逆能力和维护成本等因素,避免选择昂贵而难以维护的植物。
三、精确测量和布局规划精确的测量和布局规划可以帮助避免因误差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在开始施工前,对场地进行详细测量,制定准确的设计方案。
合理利用空间,避免浪费和重复工作。
同时,对于大型景观项目,可以通过3D图像和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修正和额外费用。
四、合理控制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流程和进度,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组织施工队伍进行计划安排,并与施工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因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导致成本上升。
同时,进行现场监督和质量控制,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五、定期维护和保养景观设计完成后,定期维护和保养是保持景观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和保养措施,以减少事后的维修和更新成本。
及时修剪植物、清理积水、检查设施、喷洒病虫害防治剂等,可保持景观整洁、优美,减少因疏忽而导致的额外费用。
六、与专业团队合作与专业的景观设计团队合作,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成本控制方案。
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成本控制策略。
园林施工单位如何控制成本,降低成本?并提出具体可行措施

园林施工单位如何控制成本,降低成本?并提出具体可行措施园林施工单位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1. 优化施工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通过对施工方案的优化,降低成本。
例如,合理安排人工和材料,避免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2. 合理控制材料成本:在园林施工中,材料成本是主要的成本之一。
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等环节来降低成本。
例如,选择合适的采购地点,降低采购成本;合理安排运输方式,减少运输费用;加强材料保管,避免材料损失。
3. 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提高人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可以通过改进施工工艺、采用机械代替人工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技能和积极性。
4. 合理控制间接费用:园林施工中的间接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办公费用、差旅费、招待费等来降低成本。
例如,采用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浪费;合理安排差旅和招待费用,避免浪费。
5. 加强质量管理:在园林施工中,质量是第一位的。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和维修费用,降低成本。
同时,良好的质量也是企业信誉和市场地位的保障。
6. 重视合同管理:合同是园林施工中的重要法律文件。
在签订合同时,要认真审核合同条款,避免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同时,在执行合同时,要密切关注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处理合同变更和索赔事项。
7. 引入成本控制软件:使用成本控制软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园林施工中的各项成本开支,实时掌握成本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成本方案。
以上是一些具体的措施,但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的来说,园林施工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景观设计师如何进行项目成本控制

景观设计师如何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在景观设计项目中,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分配预算,确保项目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顺利完成,并且不超出预算。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师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的一些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确定预算在开始任何一个景观设计项目之前,景观设计师首先需要与客户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预算限制。
只有明确了项目的预算,设计师才能合理安排各项费用的分配和使用。
二、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景观设计师需要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概念设计、施工图纸等。
通过详细的设计方案,设计师可以明确每个元素所需要的成本,并对每个元素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
三、合理选择材料和植被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材料和植被的选择对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景观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材料和植被的特点以及价格,并根据项目预算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植被。
在选择材料时,设计师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和植被,既满足设计需求,又能降低成本。
四、合理安排施工流程景观设计师需要与施工方进行密切的合作,确保施工过程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设计师需要在施工之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确保施工方按照计划进行,不出现时间和资金的浪费。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及时与施工方进行沟通,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五、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需要定期进行成本核算,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设计师可以通过比对实际的花费和预算的情况,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六、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与客户的有效沟通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设计师需要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对项目的要求和变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设计师可以避免因为误解或者误操作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总之,景观设计师在项目成本控制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预算的确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合理的材料和植被选择、施工流程的安排、定期的成本核算以及与客户的有效沟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成本控制方法
这一轮调控中,要说让开发商最难受的政策可能就是限价了。
之前明源君也分析过,这次调控下活得好的房企,基本都是那些不但会快周转、控成本,还能做出好房子的房企。
最近,明源君走访不少项目发现,以前很多项目的景观往往是怎么贵怎么来,砸钱就对了,多出来的成本,等着制造项目溢价来填补。
但现在会更注重从设计层面进行创新,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更注重景观的功能性、便捷性、舒适性,在保证景观品质的同时,提高性价比。
都说现在房企的得了“穷病”,这样的环境下,打造高性价比景观成了很多房企的努力的方向。
毕竟,在有限的成本里做出牛逼的项目,那才是真英雄。
1
钱要花到刀刃上
找到景观溢价点重点投入
高性价比景观,不是一味省钱,而是在该花的地方大胆地花,在该省的地方死命地抠。
所以,钱一定要花在客户能感知到的地方。
比如深圳有个项目,为了保证景观绿化立竿见影,花几千万从日本引进了8颗大树,但由于后期维护跟不上,树木长势不好,甚至时不时会断枝,业主反而觉得很危险,也觉得这些树很碍眼。
所以,对于景观而言,钱一定要花到刀刃上,找到客户的敏感点重点投入。
有房企针对景观敏感点做过调研,结果显示绿化植被、景观照明、小区道路是客户最关注前三个点。
当然,不同产品不同客户对景观的需求也不一样,如下图
房企需要通过产品类型和目标客户两个维度来搭建景观分级体系的框架。
对于高层客户而言,一方面离地面比较远,应该注重景观的视觉打造,做一些图案式布置,从空间结构、色彩等方面带给居民不同的视觉观赏效果。
而且多栋的高层建筑比较压抑,在高层组团的中部就应该采用低矮乔木灌木或疏林草地的做法,增加视觉通量。
在靠近高层建筑周边采用密植或丛植的方法,拉高林冠线,与高层建筑相协调。
另一方面,儿童老人要有一个安全的活动空间。
比如分龄打造的活动场所,就很受客户青睐。
景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所以客户关注的内容,就要加大投入。
此外,对于重要的景观节点比如入口、人行道路等也是需要重点投入的。
某标杆企业就规定,项目的展示区人流线至少200米。
2
景观标准化
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景观标准化一方面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另一方面对施工工艺的管控也非常高效,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把控质量的目的。
但标准化设计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房地产区域性很强,不同区域风土人情不同,同一套标准不可能全国适用。
所以华润要求,景观中成本弹性较小、客户非敏感的部分,应通过设计标准化保证质量安全,合理控制造价。
而对于客户敏感部分,则要注重个性化,重点设计及打造。
因为过于标准化会抹杀项目的个性,没有办法体现差异化,甚至会降低项目在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很多房企都会推出景观标准化,绿地就表示要把标准化做得像在饭店“点菜下单”,力求做到实施效果可视、落地成本可控、交付反馈可鉴。
3
顺势而为,利用原有资源
创新设计,好景观不一定贵
其实,高性价比景观的打造不是一味省钱,而是要通过设计进行引导。
明源君认为在设计阶段,这2方面的引导非常重要。
一个是最大化利用原有自有,尽量少做改动,另一方面,是通过创新设计,替换掉原有的昂贵又不讨好的一些景观。
一、最大化利用原有资源
在打造高性价比景观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顺势而为,最大化利用本地资源,啥意思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是尊重原有场地及资源条件,减少调整。
除非原来场地条件真的很差,否则尽量在原有的基础调整,不要做过多的设计改动,减少土方工程,节约成本。
比如奥雅设计曾经帮中海做的一个项目,中海半山溪谷,当时单方造价控制在200元,但整个看上去郁郁葱葱,十分自然生态的效果。
这个项目是在山地上建的高层,水系设计巧妙利用了山系的自然地形,使之回落下来。
景观设计做到了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顺着山势设计了水景。
同时,奥雅设计还结合架空层做出景观山区的溪流,既经济实用又很美观。
还有这种高差处理可以配合人的游览动线,做成人行通道,形成丰富的景观体验。
二是挖掘场地的可利用资源。
比如原来场地有很多石头,可以收集起来,说不定能拿来做景观营造材料。
如果项目地块本身是有历史有故事或者有丰富的植被和人文资源的,几百年的大树、古老的厂房、巨大的吊装车间以及原有的调运铁轨、烟囱等遗留物,更要保留下来,这样就可以形成独特的社区景观和文化。
比如重庆融创,就连续做了2个和地块历史有关的项目。
其白象街项目,9处文物建筑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三是尽可能使用本地绿植及景观材料。
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运输成本,而且用本地种植的苗木,它们适应能力更强,也更好维护。
二、创新设计,好景观不一定要贵
在景观成本中,硬景、水景、苗木等成本花费比较高,但其实如果通过创新设计,很多成本瞬间就可以降低一个档次了。
1、大面积水景可以用旱溪代替
以大面积水景为例,房企造景观都热衷造水景,什么人工湖、人造溪等等,在南方还好,但如果项目在北方,人造水景的维护成本太高,很快就成了摆设,时间一长,表面难看又难以改造。
比如有些地方用旱溪景观来代替真实水景,既省钱又个性,比大面积水景好。
旱溪就是不放水的溪床,人工仿造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配合植物的营造在意境上表达出溪水的景观。
具体做法:在人造溪的时候,先是素土夯实,再碎石垫层,再混凝土,最后把天然石头放在之上。
2、消防扑救面形成景观卖点
现在建筑规范越来越严格了,受到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的限制,住宅小区景观区域产生大面积硬地,如果不好好处理,就会很碍眼。
比如,同样是消防扑救面,左边的项目是大面积的硬地,毫无美感可言,对于建筑物也没有遮挡,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让人非常不爽。
右图中项目则结合景观特色种植,观赏性高。
更有很多项目将消防扑救面与活动场地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景观卖点。
中南梳理出消防扑救面的5种处理方式,分别是与儿童活动空间、运动空间、聚会空间等的结合。
这样不但增加了活动空间,节省了场地,也把整个项目的逼格给提升起来了。
3、社区农庄比大面积花卉更吸引
现在很流行实用性、互动性景观,成都绿地云玺468在小区内打造的社区农庄非常受业主欢迎。
该项目将时令花卉与农作物间隔种植,既保证景观的美观性,提升展示,又能让业主参与到其中,享受劳动乐趣,收获自家果实。
4
没有难看的植物
只有难看的搭配
碧桂园要求三四线项目,永远买最便宜的树做出最好的景观效果,如果最便宜品种因市场价格变动,则选择第二、第三种最便宜的树。
龙湖认为,没有廉价(难看)的植物,只有廉价(难看)的搭配。
可以说,标杆房企一致认为,软景是景观中最容易出效果的地方,同时成本优化的空间也最大。
例如,同样是规格18cm,冠幅4.5~5米,高品质,人面子苗场价格在5千多,而相同规格的秋枫,价格只要3千左右。
对于种植设计,龙湖的做法是,从乔、灌、地被、攀沿、草中选出主景植物,选主景植物以“低成本、易获取、绿量大、绿期长、易栽易活”等因素综合平衡,反过来指导设计。
具体而言,植物配置可以着重
1、品种选择不宜过多
大部分业主其实都不太认识植物,所以品种并不需要太多,因为客户感知度并不高。
反而品种太多会给人过于凌乱的感觉。
远洋总结过,以华北地区为例,不论小区规模多大,一般从乔木到草皮,总的品种都不应超过50-60种左右(同一品种多个规格的不计)。
越低端小区越应该简单,不以品种多来吸引客户。
而且,如果不是重要景观节点,单价高的苗木都要控制比例和数量。
龙湖的标准是,乔木+大灌(2米以上)占总苗木造价超过80%,其中大乔+中乔(5米以上)占总苗木造价超过65%。
但这其中要注意地区差别。
对于苗木选择,龙湖在成本分配上有一个主次顺序,分别是:点睛树—大乔—中乔—小乔—大灌—点睛攀沿植物—中球灌—小球灌—攀沿植物(墙地)—草地被—片植灌地被—宿根花地被—草花地被。
目的其实就是控制20~40公分的中低层灌木用量,慎用草花,提倡多年生地被。
2、苗木规格不用太大
一般区域,苗木规格都不用太大,但考虑到业主入住后的效果,标准也不能太低。
绿地认为,最好选择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给慢生树种预留生长空间,学会等待,三到五年后自然会拥有不错的植物效果。
3、种植密度控制好
种植密度由于没有非常直观的数据,容易设得偏大或过大,所以对于苗木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一定要在平面图阶段就确认好。
对于费工或费钱的苗木要严控比例和数量,比如常绿乔木类、大型土球落乔、观赏姿态好的小乔或大灌木等等。
4、采购最好是战略合作或自种
一般来说,采购距离远、市场供应少、运输困难等因素都会影响成本,所以很多房企会考虑在和当地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或干脆自己种,以确保苗木供应的质量和数量。
某标杆房企在各地拿地的同时,就会建立自有苗圃或托管苗圃,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