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的经济发展调查与分析

石家庄的经济发展调查与分析
石家庄的经济发展调查与分析

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状况的现状和分析发展的进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思路:了解石家庄的一些经济发展现状,和石家庄的经济形势,深入了解石家庄市的一些经济现象和文化水平。

方法:参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数据调查进行分析整理。进行对比表明经济发展的增速和稳定。

三:调研结果

1、简介: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的省会。河北省最大的城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下辖6区、12县、4县级市、1副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新兴城市50强。石家庄市,河北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已形成古、红、绿、新旅游体系。交通便利,为公路、铁路、高铁、航空、港口综合枢纽。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皮衣皮革之都,电子信息、精品钢、医药、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纺织服装、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业、会展中心。

2.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状况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2013年上半年河北各设区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唐山、石家庄、邯郸的经济指标相对靠前。在被称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石家庄均居河北首位,显示了石家庄城市的经济地位。2012年,石家庄市全市生产总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全部财政收入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8034万美元,进出口总值亿美元,出口总值亿美元,金融机构月末存款余额亿元,储蓄存款余额亿元,金融机构月末贷款余额亿元,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注:财政收入由财政局提供,进出口数据由石家庄海关提供,存、贷款数据由人民银行提供,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石家庄调查队提供)

3 、GDP分析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一)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比上年增长%。

(二)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亿元,增长%;公共安全支出亿

元,增长%;教育支出亿元,增长%;科学技术支出亿元,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亿元,增长%;

医疗卫生支出亿元,增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亿元,增长%;农林水事务支出亿元,增长%。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长%;公共安全支出亿元,增长%;教育支出亿元,增长%;科学技术支出亿元,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亿元,增长%;医疗卫生支出亿元,增长%;节能环保支出亿元,增长%;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亿元,增长%;农林水事务支出亿元,增长%。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三)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亿元,增长%。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日用品类增长%;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中西药品类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增长%;汽车类增长%。

(四)与邢台市的增速经济对比

初步核算,邢台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1361元,比上年增加1334元,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调整为::。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和%,分别拉动经济增长、和个百分点。

(五)与邢台市城乡收入比

(六)石家庄市近年来发展对比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

2012年,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从GDP分季度累计增速看,一季度同比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全年同比增长%,经济总体企稳回升的态势基本确立。

(七)石家庄近年来城乡收入对比

2008年,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消费支出较快增长。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62元,增长%,增速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人均消费支出9953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69元,增长%。

2012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8元,比上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8993元,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平方米。

(七)石家庄经济产业

总体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有进

2012年,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继续保持8月份以来企稳回升的运行态势。

轻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重工业。

东部区域工业发展最快。

工业企业效益向好。

4.失业率分析

2012年,石家庄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9000元,与2011年的34808元相比,增加了4192元,增长%。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669元,比上年增加4673元,增长%。扣除物价因素,2012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

5、物价波动分析

2012年以来,随着上年物价调控政策效果的继续显现,在国内需求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下,1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同比回落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农村上涨%。

从月度同比涨幅来看,CPI自2011年7月达到本轮物价周期高点%后,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2年1月份降至%,2月份进一步降至%,3月份受部分蔬菜价格出现较大上涨影响反弹至%。从环比的角度看,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份CPI环比高增长%,但随后两个月份明显回调,分别降至%、%。总体来看,CPI 涨幅仍处在高位,尤其是对CPI走势影响较大的肉禽、鲜菜等食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上涨%,衣着价格同比上涨%,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上涨%,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居住价格同比上涨%。

石家庄市2008年物价消费

2008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同比上涨%。

6、结论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石家庄市的社会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缺损导致的外部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经济原因,环境问题的解决实质上是各相关利益者谈判和重复博弈的过程。石家庄市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了起来。

今后发展的要求:

为了保护石家庄市的环境,应该大力加强产业升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改变产业结构,减少大污染企业;完善三废的治理。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合理布局厂房。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私家车的拥有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制定企业排污标准,坚决关闭不合法高污染企业,优化产业能源结构,加大环保低能耗设备的投入,提高公民节能减排意识。

保护环境不仅要靠政府的法律法规,还要靠公民的思想道德意识,希望大家把保护环境视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努力构建好和谐美好的社会风气,建设绿色石家庄。

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管理学院制 开县林业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开县林业局经济的发展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8日 调查对象:开县林业局对雪宝山林区整体发展和变化 调查方式:普遍调查、个案调查访问调查等方式 我的家乡位于重庆市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开县林业局。时隔半年回到家乡让我再次深切感受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回首近几年来,做为一个偏僻县城里的林业企业,经历了“两危”的困扰,经历了产量大幅度调减的压力,经历了实施“天保工程”推进战略转移的艰辛与阵痛,最终,我们看到了成功与发展的希望。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丰富曲折的经历,开县林业局党委干部班子选择了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思路,使开县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出路,实现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些成绩是经过全局同志不懈努力奋斗得来的,更是与局机关党委同志们的付出密不可分。面对家乡这样大跨跃式的发展,不禁令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于是利用亲戚工作单位的方便机会,我在暑假期间以访谈的形式在开县林业局局机关大楼采访了开县林业局局长先生,并作了相关资料,报刊的查阅以及相关咨询,总结了开县林业局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和任务,并在局党委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总结出诸多经验,为促进开县林业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简单化建议。仅以此篇理论性调查报告为家乡经济建设提供参考,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开县林业局目前的森林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现状

开县林业局南部的雪宝山林区,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总面积19.4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7万公顷,开县林业局建局时总面积21万余公顷,后来因为诸多原因将林地划给了地方2万余公顷。全局的森林覆盖率数值虽然很高,但是有些资源结构和质量中存在以下问题。 1.林龄结构不合理 幼龄林占11%,中熟林有所上升,近熟林或成熟林由1997年的37%下降到2003年的30%,过熟林由1997年的14%下降到2003年的5%,可供采伐利用的只占35%。学过林学的都知道,我们林木蓄积量虽然下降的不快,但是林龄结构日趋不合理,就是说可供采伐的资源越来越少。 2.森林资源质量下降 由于林龄结构不合理,导致中幼龄林、近熟林成为采伐的主要对象,使森林资源负担过重,大树没有伐小树,木材质量严重下降。 3.优良树种比率偏低 红松、柞木、曲柳等一些珍贵树种比重不足,红松占7.9%,柞木占10.8%,曲柳仅占2.5%,这三大树种仅占蓄积的21.2%。 4.部分林场可采资源已近枯竭 局长强调这种状况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不信可以到两江、光明、春雷、二道林场去看一看,再想找主伐施业区已经很困难了。两江林场4万多公顷的面积,出点原条很困难;二道林场一年到头只能生产出几千米木头,想多安排一点职工就业很难;春雷林场基本上停产,很困难,这就是目前我们的资源现状。 5.可采资源面积逐年减小 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木材采伐量大幅度调减,经过“两类三划分”,国家把我们19万公顷的经营面积划成了商品林区、重点公益林区、一般公益林区,商品林区允许采伐作业,重点公益林区不允许

石家庄战略分析与展望

石家庄市战略分析与展望 一、城市简介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保定,东临衡水,西倚太行山,与北京、济南、天津三大都市几乎是等距相望,位置优越。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16.3788万人,其中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人口286.2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 石家庄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京广铁路、石太铁路、石德铁路、石太客运专线已通车、京广高铁(京石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将于2012年底全线通车,石家庄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石家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工商业发达,市场前景广阔,投资环境较为优越,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石家庄市民幸福感第一,本次发布的城市竞争力首次尝试对294个城市进行了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在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石家庄依托自身优势,正在全力打造“中国药都”、“全国纺织基地”、“华北重要商埠”、“北方特色农业区”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主导的支柱产业,为早日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二、城市愿景 ●石家庄在未来20-50年间将经历从点—块—团—田字型结构—中字型 结构等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串字型结构。 ●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在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基础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 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未来产业布局为:北部的行政、办公、商务和高科技研发中心;南部的 物流、创新工业中心;西部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中心;东部产业集 群中心;中部现代服务、生活居住中心。 城市定位 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引擎中的重要支点,首都经济圈的第三级,冀中南经济圈的经济振兴中心,河北省省会,中国医药之都,华北中南部的物资集散和交通枢纽。建成产业强大、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功能完备、文化先进、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把握机遇,创造奇迹—发展潜力巨大的石家庄 ●首都南缘“空白地段”,任你驰骋—地理区位优越的石家庄 ●新生的石家庄—产业战略转型的石家庄 ●再创辉煌的石家庄—激活发展动力的石家庄 ●北京的配送中心—区域一体化中的石家庄 ●制造业的创新园—国家战略中的石家庄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829-81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了解企业呼声,提高市直各部门的办事效率,为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一个便捷、高效、清廉的政务环境,市效能办深入我市x个乡镇、x个工业园区,xx个重点企业,就市委、市政府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职能部门承诺践诺情况,机关作风转变情况,机关办事效率情况进行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发展环境现状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和优化,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贯彻落实较好,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比较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继续推行市级领导挂点规模企业制度、班子领导季点评经济工作会议制度,几大班子主要领导经常性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进程。各有关部门也层层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宣传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比较浓。全市广泛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 3、服务环境逐步改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进一步加大

对于改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调查报告x

对于改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调查报告x 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实现规模推进年的各项任务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协调组织人大内司委、市经贸委等有关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市直有关部门,深入县(市)区,对我市经济建设的政策、法制、服务等环境建设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年初以来,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市、县(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推进和整治,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了落实,三乱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市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2、宣传教育工作抓得实,舆论氛围浓。一是全市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全社会参与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提高了领导者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政策水

平和法律意识;三是强化了对公务员、企业厂长(经理)wto 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加强了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从基础、源头上预防了犯罪,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4、服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全市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双评活动,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各地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改革力度,规范了审批行为,减少了审批环节,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各县(市)区还强化了对服务中心的投资建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庆安县实行了行政机关审批事项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全市在各行业开 展了治乱减负工作,对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对域外企业实行零干扰、免打扰。2002 年,市本级仅为三精药业、银娃乳业、客运枢纽工程减免基础建设配套费400 万元,减免排污费 38 万元。各地还深入开展了对行政执法的评议监督工作。庆安县的季度评议,肇东市的全行业评议,都是成功的范例。通过评议,对执法部门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促进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石家庄市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817543240.html, 石家庄市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作者:陈荣荣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21期 【摘要】会展活动能够带动会展举办城市住宿、餐饮、旅游、交通、购物等相关行业的 发展,对城市形象的提高、城市品牌的打造、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石家庄的会展业无论是在展览面积、展会数量还是成交额上,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从全国范围看,仍未处在发展前列。 【关键词】石家庄;会展;战略 一、石家庄市的办展场地条件与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石家庄市的办展场地条件 2012年度《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展览馆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占13%的比例;其次是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占7%;展览馆数量排名第三的是辽宁省,占5%的份额;河北省展览馆数量位列第四,占4%。 近几年来,石家庄的会展经济发展迅速,展览馆数量和面积都有所增加,建设了河北国际商贸会展中心、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卓达国际会展中心等展览场馆,各类展馆面积累积达51万平方米。 (二)石家庄市会展业办展参展现状 根据2013年河北省贸促工作会议上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省贸促系统紧紧抓实会展这个主业,举办和组织会展项目共253个,展览总面积达到221.8万平方米,贸易成交额达到67.1亿元,比2011年分别增加12.4%、32%和13.6%。共参加境外的展览182个,参展企业达643家,展出面积约7291平方米,贸易成交额达31.2亿美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14%、 5.2%、20%和37%,展览面积、展会数量和成交额均创新高。 近年来,石家庄除了一些政府主导的展览会外,民营展览公司和传媒集团也积极办展,2012年台湾名品展更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可是目前受接待能力的限制,规模较大的展览会 办起来难度较大。 二、石家庄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症结 (一)缺乏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亟需提高

乡镇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报告(1)

乡镇经济发展专题调研报告(1) 为了深入了解我市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讨乡镇经济发展规律和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XX年X 月期间,市政协乡镇经济发展专题调研组一行,由副主席XX、XX同志带队,分赴修水、都昌、庐山区以及萍乡市等地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有关资料和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研究等形式,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现作如下汇报: 一、乡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亮点 我市共有81个乡、99个镇、12个街道,下辖1795个村、34个居委会。XX年末,乡(村)总人口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5%。近年来,特别是我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各乡镇认真贯彻市委“一个定位”、“四个打造”、“五大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总抓手,不断提高乡镇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县域经济和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产业优势逐渐显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市各乡镇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或原有产业的基础优势,上项目、兴产业、培税源,初步确立了本地的优势产业和工

业主导项目。庐山区近两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乡镇财政收入约占全区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该区乡镇充分发挥了临江临湖临路临市的优势,在经济结构上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分别打好“工业立镇、文化旅游兴镇、商贸活镇”三张牌。修水县立足山区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仅蚕桑业一项就形成了从制种到销售的一条龙专业化体系。都昌县努力克服工业底子薄、财政实力弱的困难,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鄱湖水产、华意珍珠贝类加工、春天食品等一批创品牌企业、农字号企业、个体民营企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农业结构渐趋合理,产业化进程扎实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市乡镇经济结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粮棉油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定发展,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渐成雏形。XX年,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养殖业比重上升至%。全市初步形成了棉花、油菜生产区域,茶叶、油茶生产区域,蚕桑生产区域,水产养殖区域,蔬菜、花卉苗木生产区域,早熟梨生产区域以及速生工业原料林生产区域等块状经济。修水的古市镇、三都镇还分别被冠以“江南花椒之乡”、“江南蚕桑第一镇”的美誉,都昌县周溪镇荣获“全国最大珍珠核生产基地”和“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两块金字招牌,庐山区赛阳镇成为我市最大的花卉苗木之乡。

2020年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印度自1991年政府实施大刀阔斧的的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在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高速稳定地增长,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举世瞩目的亮点,也因此与中国、巴西、俄罗斯并列成为“金砖四国”,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本文全面地研究了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客观地分析了原因, 关键词: 一、前言 同中国相似,面对不温不火的经济状况,印度在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十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7%以上,2011年印度GDP总量达到1.8万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同比增长8.5%,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印度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前景,甚至有机构预测印度在20年后其经济总量会超过中国。然而,印度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软肋。研究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客观全面地了解印度经济全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3.5%,80年代提升为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10.4%。印度经济的迅猛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增长迅速。 印度凭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先行带来了印度软件、商务处理外包等IT服务业的兴旺,促进了印度资本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旅游业的繁荣。印度58%的国内生产总值由IT,金融,房产等服务业贡献,一般来说要达到挪威,芬兰这样的发达程度才会有这种比例。服务业出口业绩喜人,在2004- 2005年度服务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出口增长高达71%,2005年4月至12月期间,服务出口增长创75%的高记录,创汇328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出口在2004- 2005年度增长34.4%,创汇172亿美元,在2005-2006年度上半个年度软件服务出口额103亿美元,增速为32% ,全球近一半的外包业务被发往印度,印度因其发达的外包服务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2、IT产业世界领先。 印度的软件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产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务和后勤工作将会雇佣400万从业人员,成为年出口额达到570亿美元的行业,占印度GDP总额的7%。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 3、发达的资本市场 印度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资本市场,其股票交易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全国共有78家商业银行和196家地区农业银行,分支行6100家;有证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过900家,年新发行股票可筹措650亿至700亿卢比资金。2010年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034家,位列全球证交所首位,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4、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印度的旅游业每年都要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2006年去印度旅行的游客多达440万旅游收益达67亿美元,旅游业的腾飞将也带动印度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世界经济论坛针对旅游业制定的排行榜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旅游业最具竞争力。 5、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 2002年印度制造业出口约370亿美元,2004年很快上升到540亿美元。印度政府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改革重点,为了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004年9月成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 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 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三)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 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 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

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三、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 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 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 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 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 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

潍坊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潍坊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潍坊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潍坊简介】 潍坊是山东东部一个被绿色包围的园林城市,是半岛的交通枢纽。有潍坊港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羊口港一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 【自然概况】 人口达万人,面积为15859平方公里,气候属于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风多雨少,易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毫升左右。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分布广,金属矿产少,非金属矿产多。已发现的矿种有50多种。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产有膨润土、沸石、珍珠岩、卤水、蓝宝石、石油、煤、黄铁矿、重晶石、型砂、红柱岩、石灰岩、花岗岩等。 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水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水深5~20米,常年水温在0~27摄氏度之间。主要经济鱼类有梭鱼、鲈鱼、黄姑鱼、小黄姑鱼、青鳞鱼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梭子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有宋代“青州白丸子”等。 【历史沿革】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境内有斟灌、寒、三寿等封国。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春秋时期,现市辖区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秦代,东部属胶东郡,高密置县,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汉代,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三国时,地属魏。南北朝时,南朝地为刘宋,北朝地属元魏。隋代市境属北海、高密郡。唐代属河南道,青、密2州。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清朝为青州、莱州2府所辖,属山东省。 民国时期,先属胶东道、莱胶道、淄青道,1927年裁道后属山东省。1948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省直辖)。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1950年,潍坊市撤销,1951年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原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区,青州、诸城、安丘、昌邑、寿光、高密6市(县级),临朐、昌乐2县,共有152 个乡镇、38 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1987年,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1987年4月20日,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 1992年12月7日,将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辖。 1993年6月1日,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 1994年1月1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县级高密市。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立县级昌邑市。1994年5月23日,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将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廿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里、小南潭、西金马、东金麻8个村划归奎文区,区人民政府驻胜利东街。 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2003年7月4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坊子区清池街道办事处划归奎文区管辖。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个乡镇、38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关于家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县城西北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公元前520XX,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汶上相继有四人出任尚书之职。汶上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化距今约11.5万年。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的孔庙相媲美。 本人暑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网上查询,采访领导等方式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这次的调查报告: 一、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经济发展的不足 2.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三、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战略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汶上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面临着加快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崛起,必须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和谐,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加速发展,探索走出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六型通山建设目标,以践行群众路线为契机,坚持项目强镇、产业富民,突出抓投资、抓环境、抓作风,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跨越发展、进位赶超进程,取得了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截止目前,我镇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5.8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达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800万元,线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万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平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二)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预计:力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达到7.1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8.8%,达到4.3亿元;财政收入增长8.3%,达到13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13.1%,达到7130元。 (三)经济发展突出亮点与经验: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镇域经济。加大楠竹垦复力度,在源头村、梅田村、下陈村扩建高效楠竹基地4000亩;调整水稻种植品种,在新民村、孟垅村建优质再生稻实验种植基地300亩,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扩建优质稻基地1000亩。二是探索农业新路,寻求发展契机。依托长茂油茶和万山红油茶基地,发展高效油茶基地1.2万亩;依托中雄苗木基地,发展苗木种植基地3210亩;依托新康牧业和拾金畜牧合作社,发展养猪、养牛、养羊专业户15家;依托涌泉中华鲟养殖基地,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依托柏树村玉米示范种

植基地,沿肖星线发展玉米种植1800亩,建起高效玉米种植长廊。在高槎坪村建起铁皮石斛实验种植基地目前已经栽植成功,计划扩大规模200亩,并为周边群众提供种苗。在高槎坪村今年新种植蓝莓200亩,并开始筹划建起蓝莓种植研究所,实现产业化发展。在泉塘村建起吊瓜实验种植基地500亩,先已经上市销售。在新民村、毛杨村、晨光村和烽火村建立起小龙虾高效养殖基地,目前已经完成300亩养虾池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养殖大户。烽火村和中通村目前正在大力发展蘑菇种植业,今年已完成种植基地40亩,计划每年扩大100亩。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黄沙铺镇农村人口占比重大,农村中总量供给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仍有局限性,发展不平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整个经济发展的缓慢。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科技、文化及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产增收较慢,人民群众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增收渠道不畅,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处于低水平。三是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制约。由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总体上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建设的资金、人力、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楠竹加工、种养殖业的支撑,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少,财政收入低,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一)有利条件:一是竹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31.8万亩,其中楠竹面积 6.5万亩,蓄积量800万支左右。二是矿产资源藏量丰富。主要有锑矿、钒矿、大理石矿等。锑矿分布于大幕山以北的徐家山等地,储量(为纯金属量)2.2万吨,品位28%;钒矿分布于大幕山以南的万家,储量为500万吨,属中型矿床;大理石矿村村皆有,品种为墨玉、木纹红、大红、虎皮黄、荷花绿、墨底白等。三、旅游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 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 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X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XX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X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X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食品工业、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纺织产业以及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X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一是经济基础不牢固。全市多数县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产业结构单一,呈现出“一业或一企”独大的现象,持续稳定发展面临市场风险、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诸

石家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 2016年3月30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44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4.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52.9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93.3亿元,增长10.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8%。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7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5%。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44.2亿元,比上年下降8.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7.1%。民营出口总值实现6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类下降0.1%,烟酒类上涨0.6%,衣着类上涨5.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居住类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5%,购进价格下降6.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3%。粮食总产量504.8万吨,比上年增长0.4%。 蔬菜播种面积1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总产量1330万吨,增长1.1%。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7.5万公顷,增长1.3%;产量603万吨,增长2.2%。 肉类总产量78.4万吨,比上年下降1.5%。蛋类产量109.4万吨,下降0.6%。奶类产量122.8万吨,下降1.0%。 表1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调研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

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1%,建设保障性住房20.1万套,搬迁贫困群众15.6万人,稳定脱贫48.5万人,解决了农村26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势头向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5:52.2:29.3调整为2017年的15.3:57.5:27.2。以果菜畜牧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0余个,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200个,“马栏红苹果”等50多个知名产品已走出国门,全市农业总产值稳居全省第一。县域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礼泾三食品工业、彬长旬能化产业、兴平武功装备制造产业、乾县纺织产业以及永寿淳化绿色经济等特色经济板块,呈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生态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71.6亿元。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与全省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