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研究生题库
研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模拟题——共八套医学统计学葵花宝典系列之二模拟练习题(一)一、问答题1.数值变量资料(定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定性资料、计数资料)常用的描述性指标及其适用条件或意义?2.常用的抽样分布及其参数估计(不要求写出各分布的概念和理论分布模型)?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4.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5.四个表资料假设检验的方法和应用条件6.你学过那些涉及的秩和检验?什么条件应用秩和?7.何谓随访资料中的截尾值数据?退出终止失访8.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二、计算题1.某单位检测两公司纯净水的大肠杆菌污染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
问:甲、乙两公司纯净水产品大肠杆菌污染是否相同从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比较两种节育器放置一个月后月经增加量的平均水平是否相等?硅胶:23 13 13 14 23 22 20 21 18 21铜T:40 42 41 49 40 48 403.在人类遗传学中皮纹是一个重要的遗传性状,且存在遗传异质性,某研究单位调查某地男性191人,得左手皮纹主线指数的军属为6.79,标准差为1.66,试估计该地区男性左手皮纹主线指数95%的可信区间4.10名健康儿童头发和全血中硒含量(单位:1000ppm)的测量结果如下,试做直线回归分析发硒70 66 88 69 91 73 66 96 58 73血硒17 10 13 11 16 9 7 14 5 10模拟练习题(二)一、问答题1.数值型变量资料中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应用条件分别是什么??2.数值变量总体比较分类变量总体率符合possion分布的总体计数的95.4%可信区间3.举例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4.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至少举出3种设计类型资料?方差分析的总变异是如何分解的5.生存分析对随访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6.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对变量有哪些要求??7.试述完全随机分析世纪的两样本比较的统计分析思想8.A、B两种减肥药,30名受试者按同性别、体重相近配对后,随即服用A、B药,一月后观察体重下降值(1)这是什么类型的分析(2) 采用何种分析方法(3) 变量或资料的类型是什么 模拟练习题(三)一、问答题1、 简述直线回归分析基本内容和步骤(10分)2、 什么是生存时间?生存时间资料有何特点?生存分析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10分)3、 请写出logistic 回归和Cox 回归基本模型的表达形式及其应用条件,并解释其中偏回归系数的流行病学含义(10分)4、 学过的假设检验中,哪些方法用到了t 分布或u 分布原理,并写出其相应的应用条件(15分)5、 简述分类变量资料假设检验的统计分析思路(15分)6、 何谓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列出交叉设计、拉丁方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的分解方法(7分)7、 某医院为观察某新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用氨苄青霉素作对照,病人入院时,全温在39度以下的分在治疗组,体温在39度以上的分在对照组。
医学统计学题库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题库及答案1. 描述统计1.1 以下哪个是描述统计的目的?A. 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B. 通过总体数据估计样本参数C. 掌握总体数据的整体情况D. 掌握样本数据的整体情况答案:C1.2 描述统计法可以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行?A. 经验法B. 理论法C. 实证法D. 推理法答案:C1.3 描述统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B. 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描述C.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D. 数据的比较和推断答案:A、B、C、D1.4 描述统计法分为以下哪两类?A. 单变量描述统计B. 双变量描述统计C. 多变量描述统计D. 多重描述统计答案:A、B、C、D2. 分布统计2.1 以下哪种回答正确描述了正态分布?A. 均值等于0,标准差等于1B. 均值等于1,标准差等于0C. 均值等于0,标准差大于1D. 均值等于1,标准差大于0答案:A2.2 正态分布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对称分布B. 峰态分布C. 均匀分布D. 尖峰分布答案:A、D2.3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决定了以下哪个特征?A. 数据的离散程度B. 数据的集中程度C. 数据的偏斜程度D. 数据的峰态程度答案:A2.4 正态分布的特征值z是根据以下哪个公式计算得出的?A. z = (x - μ) / σB. z = (x - σ) / μC. z = (μ - x) / σD. z = (σ - x) / μ答案:A3. 推断统计3.1 推断统计的目的是什么?A. 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B. 通过总体数据推断样本参数C. 掌握总体数据的整体情况D. 掌握样本数据的整体情况答案:A3.2 推断统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参数估计B. 假设检验C. 方差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A、B、C3.3 参数估计的目的是什么?A. 估计总体参数B. 估计样本参数C. 估计总体样本参数D. 估计样本总体参数答案:A3.4 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 对原假设提出对立假设B. 利用样本数据计算统计量的值C. 比较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D. 根据比较结果得出结论答案:A、B、C、D4. 相关分析4.1 以下哪个参数可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A. 相关系数B. 偏度C. 标准差D. 峰度答案:A4.2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A. [-1, 0]B. [0, 1]C. [-∞, +∞]D. [0, +∞]答案:A、B4.3 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表示什么?A.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强B.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弱C. 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关系D. 无法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弱答案:A4.4 相关分析需要满足以下哪些前提?A. 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B. 两个变量之间呈正态分布C. 样本容量充足D. 数据来自独立样本答案:A、B、D这是一个医学统计学题库及答案的文档,包含了描述统计、分布统计、推断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和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主要用来描述()。
A. 总体参数B. 样本数据C. 个体差异D. 随机误差答案:B2. 在医学研究中,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样本量B. 控制偏倚C. 减少随机误差D. 提高治疗效果答案:B3. 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卡方检验是合适的?()A. 比较两个连续变量的均值B. 比较两个分类变量的分布C. 检验一个连续变量的方差D. 检验两个样本的一致性答案:B4. 在医学统计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可以用来评估()。
A.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B. 两个或多个变量对一个变量的影响C.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D. 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疾病发生率B. 疾病死亡率C. 疾病预后D. 疾病流行趋势答案:A二、填空题1. 在医学统计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
答案:方差2. 为了减少样本误差,提高统计效能,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
答案:分层随机抽样3. 在医学研究中,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独立样本t检验4. 用于评估医学治疗效果的统计指标是________。
答案:治疗效果差异5. 用于描述个体在群体中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图表是________。
答案:直方图三、简答题1. 请简述医学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医学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计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正确设计研究方案,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疾病风险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再次,统计学还能够识别和控制研究中的偏倚和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最后,统计学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尤为重要,它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期末考试版(包含大题)

一、名词解释1总体与样本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所有研究对象的某项或某几项指标测量值的集合。
根据总体集合所包括的元素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指以某种方式按预先规定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足够数量的、能代表总体分布特征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某指标数据的集合。
联系:根据研究目的,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2标准差与标准误标准差(S ):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与均数的平均离散程度的指标。
表示单个观测值对某均数的离散程度,用于描述观测值的变异范围。
标准差越大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变量值的标准差()21x xS n -∑=-,阳性结果标准差()1S np p =-标准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相当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表示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用于推断估计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标准误越大表明样本的统计值越差,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差。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S X S n=,样本阳性率的标准误S p ()1p p n-= 3.X ±1.96S 与X ±t 0.05/2,v S XX 即算术平均数,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频数分布对称数据。
S 即标准差,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与均数的平均离散程度。
S X 即标准误,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和样本均数与相应总体均数间的差异,是说明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
t0.05/2,v 表示双侧尾部面积为0.05,自由度为v 的t 界值。
X ±1.96S :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大样本,观测值95%的波动范围,常用来制定参考值范围,判断某人的某一指标是否正常。
X ±t 0.05/2,v S X :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大样本或小样本,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置信区间),表示该区间有9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数。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一阶段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资料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白细胞计数B.患者治疗结果评定(治愈、好转、有效、无效)C.患者年龄D.住院天数2.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3.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4.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到均数的面积为()。
A .95%B.50% C.97.5%D.99%5.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体重的平均水平,选择()。
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6. 描述样本均数离散程度的指标,宜选择( B )。
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7.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47.5%D.49.5%8.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胸围的平均水平,选择()。
A.几何均数B.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9. 比较某地1~2岁和10~12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B.四分位数间距C.变异系数D.方差10.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从-2.58到0的面积为()。
A.95% B.45% C.49.5%D.47.5%11.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收缩压的平均水平,选择( C )。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均数D.标准差12.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特征的分布是()。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任意分布D.正态分布13. 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μ到μ+2.58σ的面积为()。
A.49.5% B.47.5% C.45% D.95%14. t分布曲线和标准正态曲线比较,()。
A.中心位置左移B.中心位置右移C.分布曲线平坦一些D.分布曲线陡峭一些15. 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B.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C.总体中的任意一部分D.总体中典型部分16. 当样本量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

硕士研究生《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一、是非题(每题1 分,共20 分)1. 用配对t 检验检验两总体均数是否相等时, 也可用配伍组的方差分析来分析, 两者是等价的。
( )2. 对多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做假设检验时,如果P< 0.05,则拒绝H),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各样本率总的来说有差别, 但不能认为两两之间都有差别。
( )3. 偏倚是指在试验中由于某些非实验因素的干扰所形成的系统误差,歪曲了处理因素的真实效应。
( )4.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当样本含量不等时, 选择样本含量较小组的秩和作为统计量。
( )5•做t检验时,如果t > t0.05,v ,则P< 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2的检验,当n A 40,T> 5时,只能用四格表x2检验的专用公式,不能用确切概率法。
()6. 四格表x的检验,当n A 40, T A 5时,只能用四格表x 2检验的专用公式,不能用确切概率法。
()7. Logistic 回归中, 因变量可为二分类, 多分类或等级资料。
( )8. 期望寿命也是经过标准化得到的数值, 由于标准选取不同, 得到的标化数据也不同, 所以不同国家的期望寿命不可进行比较。
( )9. 平均死亡年龄和用寿命表法计算的预期寿命是一样的。
( )10. 机械抽样和立意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
( )11. 样本含量的估计需要事先确定的是12. 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用K-WH 检验,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可用z 检验近似。
()13. 同一资料,有 。
()14. 发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多见病。
( )15. Logistic 回归可用于筛选疾病的危险因素。
()20. 如果要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看某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可用偏相关进行分析。
()、选择题(每题 1分,共20 分)1. 用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病人,结果见下表。
问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是否不同,较 好的统计方法是 _______a. R x C 表x 2检验b. Wilcox on 秩和检验c. Pearson 直线相16. 对于单向有序行列表,如果要做优劣检验,2检验中,x 2值越大,P 值越小, 17四格表的x大,P 值越小,说明两总体率的差别越大。
研究生医学统计基础题

最佳选择题1.以下指标中(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极差E.第50百分位数2.偏态分布宜用( C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3.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A )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B.左偏态分布C.右偏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何计量资料分布 ;4.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的面积为( C )A.97.5% B.95% C.50% D.5% E.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5.若X~N(μ,σ),则X的第95百分位数为(D)A.μ-1.64σB.μ-1.96σC. μ+σD.μ+1.64σE.μ+1.96σ6.若正常成人的血铅含量X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则可用公式()制定95%正常值范围。
(其中Y=logX)A. B. C. D. E.7.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数后,( D )A.均数不变,标准差不一定变B.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C. 均数不变,标准差也不变D. 均数变,标准差不变E. 均数变,标准差也变8.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后,( D )不变。
A.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变异系数9.(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E.对数偏态10.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表资料,可用( D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E.四分位数间距医学统计学基础理论复习题一、是非题:(如判断该题正确则在题后括号内打“√”,判断该题错误则在题后括号内打“×”)1.农村妇女生育情况调查结果如下所示,该资料类型为计量资料。
( f )生育胎次 0 1 2 3 4妇女人数 5 25 70 30 142.观察到50例某传染病的潜伏期,整理成频数表如下:这是计量资料。
( f )潜伏期(小时) 12~ 36~ 60~ 84~ 108~例数 8 22 12 6 23. 身高的标准差比体重的大,因此,身高的变异程度比体重的大。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医学统计学第一章:绪论1、总体是指:E.全部同质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的值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3、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D病人的病情分级4、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D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5、欲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C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第二章: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D四分位数间距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C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D标准差不变4、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D变异系数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中位数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的常数后,()不变:E 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D右偏态9、横轴上,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从到 2.58的面积为:E49.5%10、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B几何均数第三章:1、均数的尺度误反映了():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3、甲乙两人分别从统一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
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4、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
参考值:B.74±1.96×45、关于以为中心的t分布,叙述毛病的是():E相同v 时,|t|越大,P越大6、在两样本均数比力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为:D两总体均数相称7、两样本均数比力作t检验时,分别取一下检验水准,犯第二类毛病概率最小的是()E:α=0.308、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揣度有错,其毛病的概率()D等于β,而β未知9、关于假设检验,说法正确的是():C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决定第四章: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DSS总SS组间+SS组内2、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对其变异关系表达正确的是:D SS总=SS处理+SS区组+SS误差3、当组数等于2时,关于统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D完全等价且t=√F4、方差分析结果,F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统计学复习练习题库研究生教材使用一、最佳选择题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 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 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 .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 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 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 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 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 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4.抽样误差是指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 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A. 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E. 任何分布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B.C. 极差D.E. 四分位数间距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 统计量与参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E. 样本与总体10. 正态分布的特点有A.C.E.8. 9. B.D. 方差 标准差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算术均数二几何均数 几何均数二中位数 以上都没有 D. B.算术均数二中位数 算术均数二几何均数二中位11.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 5%对应的分位点为 A. 卩 +1.96 (T C. 卩 +2.58 (T B. 卩-1.96(T E. 卩-2.58 (T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A. -B. -C.D. xE.13 .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5 (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或生化指标 A. 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 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 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A.C.D.E.S XXS XA. 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 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 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A.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 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 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 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A. aB.1- aC. 一:D.1- 1E. 估计误差的自由度17 .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A. 变异系数B. 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E. 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I 型错误越大19.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A.: =0.05B. : =0.01C. : =0.104D. :=0.20 E. : =0.0220.当样本含量n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可靠度最高A.: =0.01B. : =0.10C. : =0.054D. :- =0.20 E. : =0.0221.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的关系为A.P值越大,:•值就越大B.P值越大,"直就越小C.P 值和〉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P 值和〉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P值的大小与:•值的大小无关22.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 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B. 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0C. 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比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E. 拒绝H o 时所犯的错误 23. 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测量误差B.个体差异C.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E. 24. 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A.随机误差 C. 抽样误差 D. E. 个体差异 25.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 q 检验而用t 检验,则A.结果更合理B. 结果会一样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E. 以上都不对26. 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A. 构成比B.C.定基比D.E. 率27. 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A. 平均数B.相对数 D.变异系数E. 中位数28. 构成比用来反映A. 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 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D. 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 上述A 与C 都对29.样本含量分别为n i 和门2的两样本率分别为p i 和P 2,则其合并平均率P c 为系统误差 B.处理因素的作用 测量误差相对比 环比C. 标准差D. 标准差E.变异系数 3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发展速度二增长速度一 1 B.增长速度二发展速度一 1 C. 发展速度二增长速度一 100 D. 增长速度二发展速度一 100 E.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 1)/100 32.SMR 表示 A. 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 B. 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C. 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D. 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E. 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 33. 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A. 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 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C. 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 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 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34. 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 A. n 足够大 B. p 或(1-p )不太小 C. np 或n (1-p )均大于5 D.以上均要求 E. 以上均不要求35. 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 P < 0.05,则A. 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 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6. 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用 u 检验和2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 与2的关系为A. u 值较2值准确B. 2值较u 值准确A. C.E.30.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A. 中位数B.P l + P 2..P i P 2(n i T)P i g T)P 2B.D. (P i + P 2)/2 n i P i 匕 P 2n 〔 n 2几何均数 C. 均数C. u= 2D. u二、2E. 2 = . u37.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与T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2的条件为A. A > 5B. T > 5C. A > 5 且T>5D.A >5 且n》40E. T > 5 且n》4038.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沪以爲⑺,可以为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C. 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39.四格表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A. n>40 且T>5B. n<40C. n >40 且1<T<5D. n <40E. n>40 且T<140.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A. 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C. 适用于等级资料E. 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且T>5且1<T<5简便、易掌握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41.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比,其优点是A.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C.检验效能高D.E. 第二类错误概率小42.等级资料比较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D.2检验E. F 检验43.作两均数比较,已知n i、n2均小于态,宜用B. 公式更为合理抽样误差小C.秩和检验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F 检验E. 2检验44.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2检验结果为:甲文2•0.01(1),乙文20.05(1),可认为A. 两文结果有矛盾B. 两文结果基本一致C.甲文结果更可信D. 乙文结果更可信E.甲文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大45.欲比较某地区1980年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发展速度,宜绘制A. 普通线图B. 直方图C. 统计地图D. 半对数线图E. 圆形图46.拟以图示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用A. 普通线图B. 直方图C. 统计地图D. 半对数线图E. 圆形图47.调查某地高血压患者情况,以舒张压》90mmH前高血压,结果在1000 人中有10 名高血压患者,99 名非高血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多项分类资料D. 等级资料E. 既是计量资料又是分类资料48.某医师检测了60 例链球菌咽炎患者的潜伏期, 结果如下。
欲评价该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最合适的指标是:潜伏期(小时)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合计病例数1 10 18 14 5 4 4 2 2 60A. 均数和标准差B. 几何均数和全距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 均数和方差E. 均数和变异系数49.某医院对30 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 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 结果如下。
最合适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是:抗体滴度: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合计例数: 2 6 5 11 4 2 30A. 均数B. 几何均数C. 百分位数D. 中位数E. 标准差50.某市1998 年调查了留住该市一年以上,无明显肝、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的发汞含量,结果如下。
欲估计该市居民发汞值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计算:发汞值(卩mol/kg )1.5〜 3.5 〜 5.5 〜7.5 〜9.5 〜11.5〜13.5 〜15.5 〜人数:20 66 80 28 18 62 2A「X 士1.96S B. X +1.645SC. P2.5 〜P97.5D. P95E.P551.现随机抽取调查某市区某年男孩200人出生体重,得均数为3.29(kg),标准差0.43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