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实验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分析,了解水质的基本特征和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原理:水质分析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性质和分布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揭示水质的综合特征和污染状况。
水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方面。
实验步骤:1.采集水样,在实验前,需准备好采样瓶和采样器具,到水源地点采集水样,并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2.测定水样的物理性质,包括水温、pH值、浊度等指标的测定。
3.测定水样的化学成分,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的测定。
4.测定水样的微生物和有机物,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叶绿素等指标的测定。
5.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将实验测定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水质的优劣和污染程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所采集的水样中,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的浓度均超出了相关标准限值,说明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此外,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含量也较高,说明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水质分析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所采集的水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化学污染,主要表现为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指标超标。
2.水样中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3.水质的总体状况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
实验建议:针对水质分析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污染。
2.加强水处理工艺,提高水质的净化和过滤效果。
3.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总结:水质分析实验是对水质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水质的基本特征和污染情况,并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环境保护和水质治理做出一定的贡献。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分析水样的水质指标,了解水质状况。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采用了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水质分析。
物理方法包括检测水样的温度、pH值和浊度;化学方法包括检测水样的溶解氧、氨氮、总磷和总氮。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水样,首先检测水样的温度。
使用温度计将温度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检测水样的pH值。
使用pH计将pH值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检测水样的浊度。
使用浊度计将浊度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4.检测水样的溶解氧。
使用溶解氧仪将溶解氧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5.检测水样的氨氮。
使用氨氮试剂盒将氨氮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6.检测水样的总磷。
使用总磷试剂盒将总磷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7.检测水样的总氮。
使用总氮试剂盒将总氮浓度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所测得的数据,根据水质标准或相关指标,对水质进行评价。
根据水质评价结果,结合可能的原因,分析水样的水质状况,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对水样的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评价水样的水质状况。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改善水质。
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方法的准确性,避免误差;同时,实验前后要做田间调查,了解水样的来源,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可信。
同时,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水质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水质净化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水质检测的基本步骤和仪器;3. 了解水质指标的含义和检测方法;4. 分析水质净化效果,为我国水质治理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1. 水质净化原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或转化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
2. 水质检测原理: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对水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仪、浊度仪、滴定仪、水样采集器、玻璃仪器等。
2. 试剂:重铬酸钾、硫酸亚铁铵、硫酸银、纳氏试剂、钼酸铵、抗坏血酸、硫酸溶液、硝酸铋溶液、磷标准贮备溶液、磷标准使用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水质净化实验(1)准备实验材料: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
(2)取一定量的水样,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活性炭、絮凝剂、微生物菌剂等,搅拌均匀。
(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水质变化。
(4)取出上层清水,测定各项水质指标,如COD、SS、NH3-N、PO43-等。
2. 水质检测实验(1)COD检测: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2)SS检测:采用滤膜法测定水样中的悬浮物。
(3)NH3-N检测: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
(4)PO43-检测: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质净化效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SS:实验组S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3)NH3-N:实验组NH3-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4)PO43-:实验组PO43-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2. 水质检测结果分析(1)COD:实验组COD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2)SS:实验组SS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3)NH3-N:实验组NH3-N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4)PO43-:实验组PO43-值低于国家标准,水质达标。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全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对水质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测定水样的pH 值、溶解氧含量、浑浊度和硬度等指标,以评估水质的优劣。
2. 实验材料和仪器•水样:取自自然水源或市区自来水•酸碱指示剂•溶解氧测试仪•浊度计•硬度试剂盒3. 实验步骤3.1 测定pH值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pH试纸盒中。
2.根据试纸上的颜色变化与参考表对照,确定水样的pH值。
3.2 测定溶解氧含量1.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将其探头浸入水样中。
2.根据仪器上的读数,获取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3.3 测定浑浊度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浊度计中。
2.根据浊度计的读数,获取水样的浑浊度。
3.4 测定硬度1.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硬度试剂盒中。
2.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导,进行硬度测定,并记录结果。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pH值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pH值为X。
pH值是衡量水样酸碱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pH值在7附近说明水样为中性,低于7则为酸性,高于7则为碱性。
对于饮用水来说,中性的pH值范围更为理想。
4.2 溶解氧含量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溶解氧含量为X。
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溶解程度的指标,一般用于评估水体中生物生存的情况。
较高的溶解氧含量通常被认为是水质较好的一个指标。
4.3 浑浊度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浑浊度为X。
浑浊度是描述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指标,通常与水体的透明度相关。
较低的浑浊度说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相对较少,水质较为清澈。
4.4 硬度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的硬度为X。
硬度是描述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与水的硬度有关。
较高的硬度通常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导致水垢等问题。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样的pH值、溶解氧含量、浑浊度和硬度等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对水样的水质进行初步评估。
然而,仅通过这几个指标是无法全面评估水质的,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污水水质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分析方法,对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了解其水质状况,为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污水水质分析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分析、化学分析、生物分析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污水中COD、BOD5、SS、氨氮、总磷等指标,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生活污水样品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重铬酸钾、碘化钾、淀粉溶液等化学试剂滤纸、玻璃棒、烧杯、锥形瓶、滴定管、比色皿等实验器材2. 实验仪器:pH计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精密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物理性质分析:pH值测定:用pH计测定污水样品的pH值。
悬浮物含量测定:将污水样品过滤,用滤纸称重,计算悬浮物含量。
2. 化学分析:化学需氧量(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样品的COD。
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采用稀释与培养法测定污水样品的BOD5。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氨氮含量。
总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总磷含量。
3. 生物分析:微生物活性测定:采用BOD5测定方法,评估污水样品的微生物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质分析结果:pH值:某地区生活污水的pH值为6.5。
悬浮物含量: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悬浮物含量为200 mg/L。
2. 化学分析结果:COD:某地区生活污水的COD值为300 mg/L。
BOD5:某地区生活污水的BOD5值为150 mg/L。
氨氮: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氨氮含量为50 mg/L。
总磷: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总磷含量为5 mg/L。
3. 生物分析结果:微生物活性: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微生物活性较好,BOD5/COD值为0.5。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发现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和总磷。
针对这些污染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物理处理: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如格栅除杂、沉淀等,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水质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水质分析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验结果,并对水质分析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样中的各项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浑浊度、总硬度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水的污染程度和适用性,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1. 溶解氧测定我们使用溶解氧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倒入溶解氧测定仪的测量室,并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最后,记录测定结果。
2. pH值测定我们使用pH计对水样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等待数分钟,直到pH计稳定。
然后,读取pH计显示的数值,并记录。
3. 浑浊度测定我们使用浑浊度计对水样的浑浊度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浑浊度计的测量室,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并记录测定结果。
4. 总硬度测定我们使用EDTA滴定法对水样的总硬度进行测定。
首先,将水样加入滴定瓶中,并加入指示剂。
然后,用EDTA溶液滴定至指示剂颜色变化,记录滴定所需的EDTA溶液体积。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溶解氧含量:水样A为8.2 mg/L,水样B为6.5 mg/L。
2. pH值:水样A为7.2,水样B为6.8。
3. 浑浊度:水样A为5 NTU,水样B为10 NTU。
4. 总硬度:水样A为120 mg/L,水样B为180 mg/L。
五、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样A的溶解氧含量高于水样B,说明水样A的氧气饱和度更高,更适合生物生活。
2. 水样A的pH值接近中性,而水样B的pH值稍微偏酸性,说明水样A的酸碱平衡更好。
3. 水样A的浑浊度低于水样B,说明水样A中的悬浮物较少,更清澈透明。
4. 水样A的总硬度低于水样B,说明水样A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低,更适合饮用。
最新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分析当前水体样本的水质状况,检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并评估其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二、实验方法
1. 样品采集:在指定水域分不同深度采集水样,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 物理检测:测量水样的温度、pH值、电导率等基本物理参数。
3. 化学分析:通过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等手段,检测水样中的化学需
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重金属含量、氮磷含量等指标。
4. 微生物检测:采用平板计数法和PCR技术,分析水样中的细菌群落
结构及潜在病原微生物。
三、实验结果
1. 物理参数:水样温度为22℃,pH值为7.5,电导率为300μS/cm,
均在正常范围内。
2. 化学指标:COD为30mg/L,BOD为5mg/L,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排
放标准,但氮、磷含量略高,表明可能存在农业面源污染。
3. 微生物分析:水样中细菌总数为每毫升100CFU,未检测到致病菌。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水体整体质量良好,但需关注氮、磷含量的上升趋势。
建议加强周边农业用水管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定期进行水质监测,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建议开展更深入的污染源追
踪研究,以便更有效地制定水环境保护措施。
水质质量评价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等。
3. 了解不同水质指标的评价标准,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质质量评价实验主要通过测定水样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根据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pH 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浊度仪、重金属测定仪等。
2. 主要试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样:在实验区域选取采样点,采集水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预处理:对水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
3. 指标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
-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的氨氮含量。
-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现象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2. 溶解氧: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在5~1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3.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的COD值在20~3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4. 氨氮:水样的氨氮含量在0.5~1.5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5. 重金属: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本次水质监测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实验区域水质较好。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析: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表明水质呈中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5
实验二 水浊度的测定
四、操作方法
1.接通电源开关,打开试样室盖,把注入零浊度的试样槽放 入试样室内,合上试样室盖,使仪器处于调零状态,调节调零旋 钮,使显示器为000.00,预热15分钟。
2.将被测水样置于光路中,稳定后记下显示读数,即为该水 样的浑浊度。
3.实验结果:
6.选择1、3、5、7、9档,读电表上面刻度线数值(01.021)09年;5月选18择日 2、4、6、8、10档感谢,你的读观看电表下面刻度线数值(0- 8
实验三 水电导率的测定
四、实验结果
样品编号
分析编号 取样体积(mL) 稀释倍数
样品电导率 平行样电导率
五、注意事项
每次测定前都应该用电导水清洗电导池,直到电导率 值稳定为止;每个溶液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水质分析实验
凌琪 伍昌年 王莉 2017年9月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1
实验一 水中颜色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铂钴比色法测定水和废水色度方法,以及不同方法所 适用的范围;
2.预习第二章有关色度的内容,了解色度测定的其他方法及 各自特点。
二、原理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 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 标准色度单位。
2.如果水样品中有泥土或其他分散很细的悬浮物,虽经预处 理而得不到透明水样时,则只测其表色。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4
实验二 水浊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水中浊度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二、仪器:
GBS-3B型光电式浑浊仪
三、工作原理:
当光速通过试样时,其光电能量 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 量减弱程度和浑浊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符合比耳定律。
2.测定: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 抽吸过滤,使水 分全部通过滤膜。再以每次10mL 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 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 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 烘干1小时后移 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 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 为止。
浸泡,可用合成洗涤剂洗后再用浓H2SO4洗涤,然后
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淋洗干净。
六、思考题
1.本实验中哪些溶液的量取需要准确?哪些不必
要很准确?
2.使用分光光度计应注意什么问题?比色皿透光
面为什么一定要干净?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14
实验五 水中悬浮物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悬浮固体的测定方法; 2.实验前复习第二章“残渣”的有关内容。
500mg铂)及1.000g氯化钴(CoCl2·6H2O)(相当于240mg钴),
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mL。此溶液
色度为500度,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
四、测定步骤
1.标准色列的配置:向50ml比色管中加入0、0.50、1.00、
2.00、3.00、3.50、4.00、4.50、5.00、6.00及7.00mL铂钴标准溶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六价格及总铬的测定,使 用光程为30mm比色皿,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mg/L,使用 光程为10mm比色皿,方法测定上限为1.0mg/L。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10
实验四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三、实验器材、试剂
1.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3cm)。
2.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3.水样的测定:取适量(含Cr6+少于10ug)无色透明或经预处理的水样于50mL
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测定方法同标准溶液。进行空白校正后根据所测吸光 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Cr6+的含量。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12
实验四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四、实验步骤
4.结果与计算: Cr6+(mg/L)=m/V 式中: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Cr6+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
第4次
悬浮物+滤膜(g)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样品浓度 第4次 (mg/L)
五、注意事项
1 .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份,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
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
试样体积。一般以5 ~10mg 悬浮物量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标准曲线
分析编号 标准液加入体积(mL) 标准加入量(μg) 吸光度(A)
1
2
3
4
5
6
7
0.00
0.00
1.00
3.00
5.00
7.00
10.0
0.00
0.00
1.00
3.00
5.00
7.00
10.0
减去空白后吸光度(A)
回归方程
Y=
相关系数
R=
试样中Cr6+测试结果
样品 分 编号 析
编 号
取样体积 稀释倍数 540nm 吸 扣除空白 测 得 量 样品浓度 平行样浓 加 标 量 回 收 量 回 收 率
11.20﹪(m/V)尿素溶液。
12.2﹪(m/V)亚硝酸钠溶液。
13.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DPC,C13H14N4O)0.2g,溶于 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置于冰箱中保存。颜色
变21深09年后5不月1能8日再用。
感谢你的观看
11
实验四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9
实验四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分光光度法吸收曲线的测绘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3.掌握曲线法的实验技术。
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 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关系符合比 尔定律。如果测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 为六价铬.再用本法测定。
样品编号
分析编号
取样体积(mL)
稀释倍数
样品浑浊度
平行样浑浊度
五、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先从水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
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21039.年5月也18可日 采用石棉坩埚进行感谢过你的滤观。看
6
实验三 水电导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并掌握水中电导率测定的意义和方法。水中可溶性盐 类大多以水合离子状态存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溶液传导 电流的能力用电导率来表示。它与水中溶解性盐类有密切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水中的电导率越低,表示水的纯度越高。因此广 泛用于监测水的质量。水中细菌、悬浮物杂质的非导性物质和非 离子状态的杂质对水纯度的影响不能检测。
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20、
30、35、40、45、50、60、70度。密塞保存。
2.将水样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察时,可将比色管置
于白瓷板或白纸上,使广项从管第部向上透过液柱,目光自管
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与水样色度相同的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2109年5月18日
3.当使用1-7量程测量电导率低于100US/CM溶液时,高 周低周开关位于低周位置;当使用8-12量程测量电导率高于 100US/CM以上溶液时,高周低周开关置于高周位置。
4.如预先不知道被测量电导率值的大小,应先将量程开关 置于最大量程档,然后逐步下降,以防指针被打弯。
5.将校正、测量开关位于预测量位置,此时把电表指针指 示值乘以来年过程选择开关的量程值,即为被测溶液电导率值。
二、实验器材 1.常用实验室仪器; 2.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 3. CN CA 滤膜孔径0.45ìm 直径60mm; 4.吸滤瓶真空泵; 5.无齿扁咀镊子;
2109年5月18日
感谢你的观看
15
实验五 水中悬浮物测定
三、实验步骤
1.滤膜准备: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 的称量瓶移入烘箱中于l03~l05℃ 烘干0.5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 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 的重量差≦0.2mg。 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地放在滤膜过滤器 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以蒸馏水 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3.丙酮。
4.(1+1)硫酸溶液:将浓硫酸(P=1.84g/mL)缓缓加入到同体积水中,混匀。
5.(1+1)磷酸溶液:将磷酸(P=1.69g/ml)与等体积水混合。
6.0.2%(m/V)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1g,溶于新煮沸放冷的500ml水中。
7.氢氧化锌共沉淀剂:称取硫酸锌(ZnSO4·7H2O)8g,溶于100mL水中;称取氢 氧化钠2.4g,溶于120mL水中。将以上两溶液混合。
感谢你的观看
3
实验一 水中颜色测定
五、计算
色度(度)=A×50/B 式中:A——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
B——水样的体积,mL。
六、注意事项
1.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置标准色列。方法是:称取 0.0437g重铬酸钾和1.000g硫酸钴(COSO4·7H2O),溶于少量水中, 加入0.50mL的硫酸,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不易久存。
(5)水样中存在低价铁、亚硫酸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时,可将Cr6+还原为 Cr3+,此时,调节水样pH值至8,加入显色剂溶液,放置5min后再酸化显色,并以 同法作标准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