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情况
中国高新技术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年23期总第932期引言: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一贯秉持着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原则。
在高新技术贸易领域持续快速发展,并由此发展起一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
一方面,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显著提高和高科技领域竞争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中国高新技术产品也面临着自主创新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双重挑战。
因此,研究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产业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背景、现状分析,借鉴相关贸易指标,结合实际,对中国高新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一、中国高新技术贸易发展的背景及现状分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高新技术贸易在“逆全球化”的环境下面临着新的挑战。
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成为了中国走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中国应着眼于高新科技贸易中的“短板”领域,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增加用于研发阶段资本要素投入等措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从而能够实现技术自主控制和科技产业链的全面布局,特别是在芯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通讯设备、半导体等高新技术领域能够不再受制于发达国家,实现“国产可替代”的目标,向现代化科技强国稳步迈进。
1.高新技术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生产力的水平。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是中国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是带动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
与此同时,高新科技的发展能够改进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创造社会价值,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个数为3.31万,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达到了15.34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呈平稳发展态势,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大数据、AI 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深入。
其中通信设备及电子制造业收入占比为64.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开展前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时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
高新技术产业大约占国民经济比重12%,为国家现代化建立做出了重大奉献。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特点1、开展迅速、规模不断增大。
高新技术产业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京津塘地区、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地区,全国约有十多万家。
其中开发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和经济增长的强劲区区域,举世闻名的中关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人才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优势是开展的主要条件。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较兴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展的人才资源雄厚。
xx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到达322万人,其中工程师和科学家就有217万人。
尤其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很快,高校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xx年在校研究生达50万人,当年招生20万人,毕业8万人。
大学本科和专科在校生达1000多万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就达300万人。
每年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就有数万人。
这就说明我国具有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备资源,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
3、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显著。
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科技投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开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措施。
近年来,作为国家科技投入最重要最直接的指标之一,我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有较大幅度提高。
20世纪90年代,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一直在0.6%—8.3%之间俳徊。
2000年突破1%,xx年为1.09%,xx年为1.2%。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在国家研究与开发投入和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企业已承担了国家研究与开发投入的60%,这个投入比例已超过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英国和法国。
由于科技投入增加,根底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展都得到加强,科技成果显著,创造类专利申请受理量大大增加:1990年为10137件,2000年为51747件,xx年为80232件。
山西省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果名单公示

118
长治市山河矿山装备有限公司
119
长治市金林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120
潞城市卓越水泥有限公司
121
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22
山西双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123
长治市潞安合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24
山西科泰电气有限公司
125
山西澳瑞特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26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阳泉市
195
阳泉华盛矿用设备厂有限公司
196
阳泉市东风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197
山西建工申华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198
阳泉市联宇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99
盂县晶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0
阳泉市麟豪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201
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
山西麦格耐特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203
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
山西培行高科电器有限公司
43
山西炎黄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44
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5
山西宁志科技有限公司
46
山西东华软件有限公司
47
太原市星云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48
山西百事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49
山西北斗瀚海科技有限公司
50
山西智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51
山西支点科技有限公司
52
山西恒瑞金墒科技有限公司
53
64
山西民基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65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66
山西同昌信息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67
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整体而言已初具规模,产业规模居世前列。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生物科技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产业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不断建成,93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8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地。东部地区高兴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空间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产业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研发投入逐年提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2005年以来高新技术研发投入经费年均增长25%以上。在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的企业。并且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明显提高,我国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由简单的加工出口向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产业技术开发和标准研制等国际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三、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兴网络信息服务,加强软件和支撑工具的研发,推进各类面向行业应用的信息服务,提升服务外包水平。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鼓励相关机构建立可信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文化教育产品的创造和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在医药创制、生物信息、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领域培育新兴的生物技术服务。壮大研发设计服务企业,支持工业设计高端化发展。促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构建市场化的综合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构建功能齐全、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发展与对策

一、关于高新技术产品(一)高新技术产品的概述与发展意义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划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
目前,我国普遍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定义是指,运用高新技术生产的,具有高知识技术密集度、高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产品,是高新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结果。
较传统产品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高知识密集度、高投入、高风险高新技术的创新基于多种知识、多种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
高新技术产品一般情况下,都运用了多种高新技术。
像计算机产品,就凝聚了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软件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
要想在高新技术或其产品方面获得创新,人才是关键。
并且培养具有这方面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
高技术产品需要高投入,对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要求也比较高,这就说明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了较大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资金运作和经营管理的较高难度,就造就了高风险性。
2.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实现高收益的同时,又可实现市场领先投入的较高,对高新技术的创新有促进作用,还可使产品规模更加的产业化,企业因此也会获得垄断性的市场,获得高附加值的利润和垄断利润。
一旦高新技术突破了商品化和产业化的障碍后,便会使创新者获得高收益,收益越高,对商家的吸引力越高,这就出现了如微软、IBM、英特尔、戴尔等众多企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传统产品会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而高新技术产品不会受到该规律的制约,相反,它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
例如:微软公司研制出第一份视窗软件时要花费数亿美元,但制作第二份、第三份的成本在递减,在数量很大的情况下,复制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收益是很大的。
3.产品生命周期具有特殊性高新技术产品的寿命周期形态非常的与众不同。
其开发阶段,用时较长,产品投入和成长期较长。
然而其成熟期相对来说却比较短。
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也向我们表明,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品,但是其生命周期结束后,就有可能变成普通的技术产品,更有甚者会被淘汰出世界市场。
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

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转型升级主线,着力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等重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健康,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中高速增长合理区间,结构、效益持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2亿元,分别增长1.4%、7.1%和8.7%。
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增长7.3%。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7:47.8: 47.5调整为4.4:47.7:47.9。
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图图22014年浙江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见图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1%(见表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6%。
图32009-2014年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全年财政总收入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1亿元,增长8.5%,增速比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7.4万人,其中41.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6%,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26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5979公斤/公顷和75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和3.2%(见表2)。
油菜籽播种面积15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9%;蔬菜620千公顷,增长0.2%;花卉苗木138千公顷,增长5.1%;药材33千公顷,增长3.0%;果用瓜101千公顷,增长0.2%。
2020年中部六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2020年中部六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摘要:2020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等几方面对山西省R&D人员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中部六省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而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更是综合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要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大企业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本文运用《2021中国火炬统计年鉴》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中部六省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对比分析。
一、山西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状况及与中部六省对比1、全国高新区总体情况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169家。
其中165357家企业纳入统计,较上年同比增长17.2%。
纳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7998.1亿元,工业总产值256355.8亿元,净利润30442.3亿元,实际上缴税费18625.9亿元,出口总额44726.6亿元,比同比分别增长11%、6.7%、16.6%、0.2%和8.1%。
图1 2019年和2020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2020年169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35566.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2亿元)比重达13.3%,其中高新区的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达到50%以上的为8家,30%的为31家,比重达到20%以上的为58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实际上缴税费总额为18625.9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154310.06亿元)比重达12.1%。
2020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企业共实现营业利润34281.71亿元,营业利润增长14.7%;其中服务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1832.4亿元,较上年增长32.0%。
毕业论文范文——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分院:金融分院专业:经济学(投资经济)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年月摘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随着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温州市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步伐,有力的推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高素质人才匮乏、企业盈利低、政府投入不足和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本文对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限制因素,并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提出在新时期下大力发展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Abstract:High-tech industry is a knowledge-intensive, technology-intensive, capital-intensive emerging industries. As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rowing bigger and bigger high-tech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level is a measur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Wenzhou City has mad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building innovative city which has already made a strong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high-tech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till a lack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lack of high-quality talent, low profitability, lack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policies are not in plac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limiting factor of Wen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we give some suggestions of using high-tech industries to develop Wenzhou from both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in the new era.Key Words:WenzhouCity; high-tech indust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目录摘要...................................................................................................................................................................... I I Abstract .. (III)引言 (1)一、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1)(一)高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占工业产值比重稳步提升 (1)(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分布较集中 (2)(三)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 (2)(四)科技投入和企业数量增加,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2)二、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3)(一)高科技实力薄弱,缺乏创新 (3)(二)高素质技术人才匮乏 (4)(三)前期高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4)(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5)(五)温州经济发展综合环境不理想 (5)三、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6)(一)企业自身方面 (6)(二)政府方面 (7)四、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引言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特点,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按技术领域分布(2013) ................................................................................. 26 Trade of high-tech products by technology field
1-2 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占制造业及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2007~2013) ....................................... 3 Employment share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manufacturing and in total economy
2-9 部分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出口按主要国别和地区分布(2013) .................................................... 29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by technology field and by destination
1-11 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2007~2013) .................................................. 13 Expenditure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1-15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2012) ............................................................. 17 Exports of high-tech as a percentage of manufacturing in selected countries
2-12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按地域分布(2013) ...................................................................................... 33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by region
3-2 高新区企业按注册类型分类(2013) ............................................................................................ 37 Companies by ownership
1-9 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2007~2013)........................................................... 11 Basic S&T indicator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1-14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出口总额(2012) ...................................................................................... 16 High-technology exports in selected countries
2-5 高技术产品与商品、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增长情况的对比(2013)................................................. 24 Trade value and growth of high-tech products, merchandise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I目录 CONTENTS
-II-
1-5 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按注册类型分布(2013) ........................................................................ 6 Revenue from principal busi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by ownership
2-8 部分技术领域高技术产品进口按主要国别和地区分布(2013) .................................................... 28 Im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by technology field and by origin
1-1 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2007~2013) ...................................................................................... 2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2-10 高技术产品出口按企业类型分布(2002~2013) ........................................................................ 30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by ownership
2-11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地区分布(2013)....................................................................................... 31 Trade of high-tech products by region
-III目录 CONTENTS
-IV-
2.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 Trade of High-tech Products
2-1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概况(2006~2013)........................................................................................ 20 Trade of high-tech products
-V目录 CONTENTS
-VI-
3.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State-level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 (STIPs)
3-1 高新区企业概况(2007~2013) .................................................................................................. 36 Companies in STIPs
1-8 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地域分布图(2013) .......................................................................... 10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evenue from Principal Busi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1-7 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按地区分布(2011~2013) .................................................................... 8 Revenue from Principal Busi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by region
2-3 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占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额的比重(2006~2013) .......................... 22 High-tech trade as a percentage of merchandise trade and industrial trade
2-4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及其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2002~2013)......................................... 23 Total trade of high-tech products and its percentage of merchandise trade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 0 1 4 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
CHINA HIGH-TECH INDUSTRY DATA BOOK
CONTENTS
目录
1. 高技术产业 High-tech Industries
1-6 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2007~2013).......................................................................................... 7 Overall labor productivity of high-tech industries
1-3 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07~2013) ...................................................................................... 4 Revenue from principal business of high-tech industries
1-10 大中型高技术产业企业R&D经费支出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2013) ................................ 12 R&D expenditure of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its percentage of Revenue from Principal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