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视频会议室建设规范
视频会议室建设标准

视频会议室建设标准1. 引言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会议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为了保证视频会议的质量和稳定性,建设一个符合标准的视频会议室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视频会议室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在建设视频会议室时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设计。
2. 设计要求2.1 空间设计视频会议室的空间应足够宽敞,以容纳会议参与者和设备。
具体要求如下:•场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采光充足,确保参与者在会议过程中清晰可见。
2.2 声音设计为了保证清晰的语音传输和听觉体验,以下是声音设计的要求:•安装高质量的音频设备,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和音频处理设备;•在房间内合理安装音响和扬声器,确保声音均匀分布、清晰可闻。
2.3 显示设备视频会议的核心是视频展示和共享内容,因此要求显示设备满足以下要求:•安装高清晰度的大屏幕显示设备,例如液晶显示屏或投影仪;•显示设备的尺寸适中,以确保参与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展示内容。
2.4 网络要求为了保证视频会议的流畅进行,以下是网络要求:•确保宽带连接稳定,并满足视频会议所需的带宽要求;•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应支持高速数据传输,以确保视频会议的流畅进行。
3. 设备需求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视频会议,以下是视频会议室所需的设备列表:•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包括摄像头和话筒,用于捕捉图像和声音;•音频设备: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用于清晰的语音传输和接收;•显示设备:包括大屏幕显示设备,用于展示视频会议内容和共享文档;•控制设备:包括遥控器或触摸屏,用于控制视频会议的各项功能。
4. 软件要求视频会议室还需要运行相应的软件来支持视频会议的功能和操作。
以下是软件要求:•视频会议软件:选择一款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视频会议软件,并确保软件与设备的兼容性;•屏幕共享软件:用于共享文档、演示稿等内容,确保与视频会议软件的兼容性;•远程控制软件:用于远程控制视频会议设备的启动、关闭等功能。
5. 设备配置和布局为了确保视频会议室的设备可以有效运行,并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户体验,以下是设备配置和布局的建议:•摄像头应放置在屏幕正上方,确保与参与者的视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麦克风应放置在距离中央位置最近的地方,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声音都可以清晰捕捉到;•显示设备应放置在会议室的前端,确保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展示内容;•控制设备应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方便参与者控制视频会议的各项功能。
视频会议室建设规范标准

第一部分视频会议室建筑物理因素一、行业内规定1、视频会议室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符合一般视频会议室的设计和建设规范,主体结构宜采用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内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2、视频会议室的净高,一般不应低于3 m。
其三维尺寸比(高:宽:长)应符合日本广播协会(NHK)推荐的矮顶型录音室尺寸比1:2.5:3.2 。
3、视频会议室的楼板荷载应符合一般视频会议室的设计和建设规范,或按7.5~10 kN/m2设计。
4、视频会议室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要求。
建筑物的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会场和分会场视频会议室。
5、视频会议室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穿越楼层时,宜设管线竖井。
6、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照明灯具、空调风口、火警探头及喷淋装置等应协调布置,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7、视频会议室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隔声、防火等要求。
8、视频会议室的门窗应符合一般视频会议室的设计和建设规范,其采光照明和建筑声学方面的特殊要求宜留待装修时解决。
二、通道及出入口1、视频会议室宜设单独的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如休息室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
2、主建筑出入口至视频会议室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 m。
3、新建的视频会议室宜设休息室和相应的卫生设施。
三、防火及疏散1、视频会议室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的公用建筑和视频会议室设计建设的规范要求。
2、视频会议室当与其它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
3、视频会议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设于视频会议室的两端。
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标志。
4、视频会议室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四、室内装饰1、视频会议室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并应避免眩光。
常用视频会议室建设要求规范

视频会议室建设规X前言视频会议是指采用视讯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之间举行的电视会议,各会场间实时传送声音、图像,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图像、文件、数据等信号的传送。
参加视频会议的人,可以通过电视发表意见,同时观察对方的形象、动作、表情等,并能出示实物、图纸、文件等实拍的电视图像,或者显示在电子白板上写的字和图表等,使在不同地点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如同在一个会议室进展面对面开会,在效果上可以代替现场举行的会议。
2 会议室设计要求2.1 会议室的类型、大小与环境2.1.1 会议室的类型会议室的类型按会议的性质进展分类,一般分为多功能会议室与专业性会议室。
多功能会议可用于行政工作会议、商务会议、报告会等各种活动,这类会议室内的设备比拟完备,主要包括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含编解码器、受控型的主摄像机、配套的监视器〕、话筒、扬声器、图文摄像机、辅助摄像机〔景物摄像等〕,假如会场较大,可配备投影电视机〔以背投为佳〕。
专用性会议室主要提供学术研讨会、远程教学、医疗会诊,因此除上述公用会议室的设备外,可根据需要增加供教学、学术用的设备,如白板、录像机、机、打印机等等。
2.1.2 会议室大小会议室的大小与电视会议设备、参加人员数目等有关系,可根据会议通常所参加的人数多少,在扣除第一排座位到前面的监视器的距离外〔该距离是为提供摄像必要的取景距离〕,按每人2m2的占用空间来考虑,甚至可放宽到每人占用2.5m2的空间来考虑,15—30人的小会议室须30—60 m2;30—60人的中型会议室须60—100 m2;6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室通常在100-300 m2;300 m2 以上为特大型会议室,如礼堂、影剧院等。
2.1.3 会议室的环境会议室内的温度、湿度应适宜,通常考虑为18~22℃的室温,60%~80%湿度较合理。
视讯会议室内摆放有电视会议设备,这些设备对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适宜湿度是保证电视会议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根本条件。
高清视频会议室建设方案.doc

高清视频会议室建设方案1视频会议室组成视频会议室的组成如下图所示:图1视频会议室组成视频会议室由音视频I/O设备、视频终端以及会场基础设施等组成。
视频I/O设备主要包括麦克风、扩声系统、摄像设备、显示设备。
会场基础设施包括场地、会议桌、椅子、接入网络、电源等基础设施。
2音视频I/O设备技术要求2. 1麦克风采用数字麦克风,应具备:360度全向20KHz宽带立体声拾音,具有静音等会议操作及防手机信号干扰功能。
麦克风可根据会场大小进行串接,支持多个数字级联。
可选配全方向3600数字吊顶式球形麦克风。
2.2扩声系统必须达到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会议类扩声系统二级以上,建议达到一级指标。
会议类扩声系统二级主要指标如下:>最大声压级:额定通带内三95dB;> 传输频率特性: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传声增益:125〜4000Hz内的平均值三-12dB;>稳态声场不均匀度:1000Hz、4000Hz时W+10dB;> 扩声系统总噪声:NR-25。
> 主观音质评价:清晰、音质良好、语音表现良好。
1.3摄像设备高清摄像机应具备12倍光学变焦,CMOS或CCD传感器,水平±100°,垂直土25°,支持50个以上本地和远端位置图像预设功能。
1.4显示设备1台或2台支持1080P高清液晶显示器(集成扩声音箱);或者高清晰投影仪和2mx2m的幕布。
3视频终端技术要求作为视频会议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视频终端必须是视频通信的主流产品,技术先进可靠,高度集成化,采用分体式设计,支持动态双视频流功能,支持常年、持续开机使用,支持H.323、SIP、H.320协议,实现音视频协议、连接速率的自动协商及人工设定两种工作模式。
具体技术要求如下:3.1总体要求支持H.323、SIP、H.320标准协议;系统具备IP网络接口,支持E1/ISDN/V3.5网络接口或提供解决方案,支持H.323及比320双协议,无需更换任何硬件,利于系统线路备份、与现有网络连接及后期扩容。
视频会议系统会场布置要求

视频会议系统会场布置要求
为保证视频会议的正常进行和流畅清晰,对各会场的布置要求如下:
1 •会场备有两组显示设备(电视机、显示器、投影仪等)水平摆放,并且和与会人员正对,显示设备的大小要根据和与会人员的距离选择,其中来自其他会场的与会人会议情况图像必须用电视机或显示器显示,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另一
组显示双流PPT图像等的可以根据需求使用投影仪。
2.摄像头摆放位置与显示设备的摆放位置要求基本相同,置于显示设备中间
位置向上0.5米范围内,如果需要摄入会场全景,摄像机位置还可以适当升高。
摄像机到主席眼部的垂直角度不大于30度为宜,摄像机水平角度至少要保证覆盖全部的主要与会人员
3.会议室要求照明充足,环境色温适中,会议区照明光源色温为3000 —4000K,建议使用三基色灯(3200K)或日光灯(3500K),布置大致如下图。
由于自然光色温较高(约5800K),不同时间照度和色温不同,而且如室内有两种光源(自然及人工光源),就会产生有蓝色投射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频图像,所以要求必须保证室内人工光源符合要求的同时,安装足以阻断自然光的窗帘。
会议电视会场建设要求

一、视频会议室的建设要求视频会议室除了提供一个舒适的开会环境外,更重要是逼真地反映会场的人物和景物,使与会者有一种临场感,以达到视觉与语言交换的良好效果,所以视频会议中传送的图像包括人物、景物、图表、文字等应当清晰可辨。
1.相关规范要求国家针对会议电视会场系统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颁布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对视频会议室的设计给出了相关的规范、要求.1)GB50635—2010的规范要求3。
4.2 会场灯光照明平均照度应符合表3。
4.2的规定。
表3.4。
2会场灯光照明平均照度条文说明:主席台座席区的垂直照度是指正对主摄像机方向主席台人员的面部照度;听众摄像区的垂直照度是指参会人员的面部照度。
本条中对垂直照度指标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原因之一是垂直照度对摄像机图像画面影响很大,直接决定会场图像质量;之二是许多会场对此不够重视,造成在摄取人员画面时,图像效果不佳或存在阴影现象。
3。
4。
3 光源、灯具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源的显色指数R应大于或等于85。
a2 光源的色温应为3200K、4000K或5600K,并应使所有光源的色温一致。
5 在主席台座席区和会场第一排座席区宜设置面光灯。
条文说明:2 会议电视会场的窗户通常都采用严密遮光窗帘,避免采用自然光源。
5会场灯光系统最好应从至少三个方向照向主席台上的座席区,为了符合主席台座席区的垂直照度要求,在主席台前上方应布置一定数量的面光灯具,照明角度宜大于45o且小于50o。
如果作为分会场使用时,主要领导坐在会场第一排座席区,会场第一排座席区前上方同样宜布置一定数量的面光灯具.3。
5。
5 灯光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席台面光灯的布置应投射座席处,投射夹角与主席台座席处的1。
40m水平面的角度宜为45o~50o。
2 主席台背景墙的垂直照度宜为主席台垂直照度的40%~60%;会场墙面的垂直照度应小于会场垂直照度的50%.3 前投影屏幕中心区的垂直照度应小于主席台垂直照度的20%。
会议室标准

视频会议系统环境标准2008年9月16日一、会议室环境标准视频会议系统所提供的视音频效果与会议室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完善的视频会议室除了可以给与会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外,还可以逼真地反映现场的人物、景象和发言者的声音,使与会者有一种临场感,以实现良好的视觉与听觉效果。
1.1视频会议系统房间组成1、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根据与会人员的数量确定,在扣除第一排到监视器的范围后,平均每人按2.2平方米计算。
一般应设置大小两个会议室,供不同场合使用。
2、控制室:一般应设置单独房间,按实际需要确定面积。
3、传输机房:一般应设置单独房间,按实际需要确定面积。
1.2房屋建筑平面布置1、平面布置以会议室为中心,其他房间应尽量与会议室相邻。
2、较大型的会议室,应考虑与会人员的集散方便和防火安全措施。
3、会议室位置的选择,应符合防止泄密、便于使用和尽量减少外来噪声干扰的要求。
1.3设备布置1、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应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扬声器宜分散布置。
2、摄像机的布置应使被摄人物都收入视角范围之内,方便地获得会场全景和局部特写镜头。
3、监视器应尽量使与会者处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之内。
4、机房设备布置应保证适当的维护间距。
5、会议室桌椅布置应保证每个与会者有适当的空间。
1.4会议室建筑装修会议室天花板下净高度应大于3.5米。
所有装修均采用环保材料。
室内装饰、桌椅、地毯等应有统一的色调,要求简洁明亮、浅暖色为主、双色搭配。
严禁采用黑色或白色作为背景色。
例如:主席台及背景墙面:材料可采用轻钢龙骨阻燃复合钻孔吸音板、亚光铝塑板或木装修。
墙面:当视频会议室位于高层建筑内时,墙面装修采用轻钢龙骨阻燃复合钻孔吸音板与复合铝板(或浮雕涂料墙与柱面)组合;当视频会议室位于多层建筑内时,墙面装修材料可以采用木装修及软包吸音材料的组合。
颜色推荐米黄色、浅驼色组合。
地毯:铺设驼色防静电地毯。
天花板:采用轻钢龙骨浅色装饰吸音板。
门:采用木制密闭隔音门。
视频会议室设计标准

视频会议室设计标准
首先,视频会议室的空间布局需要合理规划,确保参会人员能够舒适地进行交
流和互动。
会议室的大小应根据预计的参会人数来确定,同时要考虑到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和声音的传播范围。
会议室内的座位布局要合理,避免出现盲区和阻挡摄像头的情况,以保证所有参会人员都能够清晰地看到和听到对方。
其次,视频会议室的设备配置是设计的重点之一。
在视频会议室中,摄像头、
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屏等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摄像头的位置要能够全方位拍摄到参会人员,麦克风的布置要考虑到声音的传播和捕捉效果,扬声器的位置要能够确保声音的清晰传播,显示屏的大小和位置要能够满足参会人员的观看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视频会议软件的应用和设备的兼容性,以确保视频会议的顺利进行。
另外,视频会议室的环境舒适度也是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会议室的光线
要能够满足摄像头的拍摄需求,避免出现光线不足或者光线过强的情况。
会议室的气温要能够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会议室的噪音控制,避免出现噪音干扰视频会议的情况。
综上所述,视频会议室的设计标准涉及到空间布局、设备配置、环境舒适度等
多个方面。
在设计视频会议室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视频会议室能够满足参会人员的交流和互动需求,从而提高视频会议的效率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视频会议室建设规范视频会议室建设规范前言视频会议是指采用视讯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之间举行的电视会议,各会场间实时传送声音、图像,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图像、文件、数据等信号的传送。
参加视频会议的人,可以通过电视发表意见,同时观察对方的形象、动作、表情等,并能出示实物、图纸、文件等实拍的电视图像,或者显示在电子白板上写的字和图表等,使在不同地点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如同在一个会议室进行面对面开会,在效果上可以代替现场举行的会议。
2 会议室设计要求2.1 会议室的类型、大小与环境2.1.1 会议室的类型会议室的类型按会议的性质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多功能会议室与专业性会议室。
多功能会议可用于行政工作会议、商务会议、报告会等各种活动,这类会议室内的设备比较完备,主要包括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含编解码器、受控型的主摄像机、配套的监视器)、话筒、扬声器、图文摄像机、辅助摄像机(景物摄像等),若会场较大,可配备投影电视机(以背投为佳)。
专用性会议室主要提供学术研讨会、远程教学、医疗会诊,因此除上述公用会议室的设备外,可根据需要增加供教学、学术用的设备,如白板、录像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等。
2.1.2 会议室大小会议室的大小与电视会议设备、参加人员数目等有关系,可根据会议通常所参加的人数多少,在扣除第一排座位到前面的监视器的距离外(该距离是为提供摄像必要的取景距离),按每人2m2的占用空间来考虑,甚至可放宽到每人占用2.5m2的空间来考虑,15—30人的小会议室须30—60 m2;30—60人的中型会议室须60—100 m2;60人以上的大型会议室通常在100-300 m2;300 m2 以上为特大型会议室,如礼堂、影剧院等。
2.1.3 会议室的环境会议室内的温度、湿度应适宜,通常考虑为18~22℃的室温,60%~80%湿度较合理。
视讯会议室内摆放有电视会议设备,这些设备对温度、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保持室内的合适温度、合适湿度是保证电视会议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
为保证室内的合适温度、合适湿度,会议室内可安装空调系统,以达到加热、加湿、制冷、去湿、换气的功能。
会议室要求空气新鲜。
会议室的环境噪声级要求为40dB(A),以形成良好的开会环境。
若室内噪声大,如空调机的噪声过大,就会大大影响音频系统的性能,其它会场就难听清该会场的发言,更严重的是,当多点会议采用“语音激励模式”时,会议中将持续切换到该会场的现象。
2.2 会议室的布局、照度、音响效果2.2.1 会议室的布局影响画面质量的另一因素,是会场四周的景物和颜色、以及桌椅的色调。
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类的色调,这两种颜色对人物摄像将产生“反光”及“夺光”的不良效应。
所以无论墙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浅色色调较适宜,如墙壁四周米黄色、浅绿、桌椅浅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使所提供的视频电平近似0.35V。
摄像背景(被摄人物背后的墙)不宜复杂,否则将增加摄像对象的信息量,不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
可以考虑在室内摆放花卉盆景等清雅物品,增加会议室整体高雅,活泼,融洽气氛,对促进会议效果很有帮助。
从观看效果来看,监视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与会者中心的位置,距地高度大约一米左右,人与监视器的距离大约为4-6倍屏幕高度。
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应不大于60度。
所采用的监视器屏幕的大小,应根据会议电视的数据速率,参加会议的人数,会议室的大小等几方面的因素而定。
对小型会议室,只需采用29寸至34寸的监视器即可,或者大会议室中的某一局部区采用;大型会议室应以投影电视机为主,都采用背投式,可在酌情选择电视机的大小,最好将电视机置于会议室最前面正对人的地方。
摄像机放置的最佳位置应与监视器的位置基本相同,扬声器的位置可放置在会议室的四角,实际中常常是挂在四周的墙上。
2.2.2 会议室照度灯光照度是会议室的基本必要条件。
摄像机均有自动彩色均衡电路,能够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从窗户射入的光(色温约5800K)比日光灯(3500K)或三基色灯(3200K)偏高,如室内有这两种光源(自然及人工光源),就会产生有蓝色投射和红色阴影区域的视频图像;另一方面是召开会议的时间是随机的,上午、下午的自然光源照度与色温均不一样。
因此会议室应避免采用自然光源,而采用人工光源,所有窗户都应用深色窗帘遮挡。
在使用人工光源时,应选择冷光源,诸如“三基色灯”(R、G、B)效果最佳。
避免使用热光源,如高照度的碘钨灯等。
会议室的照度,对于摄像区,诸如人的脸部应为500LUX,为防止脸部光线不均匀(眼部鼻子和全面下阴影)三基色灯应旋转适当的位置,这在会议电视安装时调试确定。
对于监视器及投影电视机,它们周围的照度不能高于80LUX,在50~80LUX之间,否则将影响观看效果。
为了确保文件、图表的字迹清晰,对文件图表区域的照度应不大于700LUX。
2.2.3 会议室的音响效果为保证声绝缘与吸声效果,室内铺有地毯、天花板、四周墙壁内都装有隔音毯,窗户应采用双层玻璃,进出门应考虑隔音装置。
根据声学技术要求,一定容积的会议室有一定混响时间的要求。
一般来说,混响的时间过短,则声音枯燥发干;混音时间过长,声音又混淆不清。
因此,不同的会议室都有其最佳的混响时间,如混响时间合适则能美化发言人的声音,掩盖噪声,增加会议的效果。
具体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T=KV/{S[-2.3lg(1-a)]+4MV}式中:K为房间形状的参变数,一般取0.161;V为房间容积(m³);S为房间内吸声物总表面面积(m²);a为室内平均吸声系数;M为空气衰减系数;T为混响时间(s);会议室的高度大约在4m的情况下,容积<200m3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3~0.5s,200~500m3时为0.5~0.6s,500~2000m3为0.6~0.8s。
2.2.4 会议室的电声设计按国家标准要求,装有电声设备的厅堂必需进行建筑声学及电声设计。
厅堂的音质特性是建筑声学和电声电声的综合效果,建筑声学是电声的前提,搞好建声设计是很重要的。
厅堂内的背景噪声高低影响语言清晰度和听音效果,一般在厅堂内最小声级的位置上,信噪S/N大于30dB,才不至于对清晰度有明显影响,信噪比提高到50dB,就可以获得高质量放声,一般厅堂内的语言电声系统的平均声压级约为70dB左右。
背景噪声又是厅堂电声系统节目源的动态下限,直接影响到听众的听音效果。
根据国际标准噪声评价数NR曲线,它是评价噪声烦恼和危害的参数。
各类厅堂及专业用厅堂内噪声允许值以及根据我国一些厅堂实际噪声水平和设计所采用的指标多为NR40以下,为保证有足够的信噪比,要求所有厅堂内主生噪声的设备如空调,可控硅调光设备等全部开启的情况下,空场背景噪声应满足评价数小于或等于NR35。
隔声隔振措施厅内应有良好的隔声隔振措施,隔声隔振指标按GB3096-8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文教区执行即:昼间50dBA,夜间40 dBA。
建筑声学指标各厅内建筑门窗、玻璃、座椅、装饰物等设施不得有共振现象,厅内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房间驻波和声聚焦等缺陷。
混响时间见下表:频响范围(Hz)混响时间(S)多功能厅: 250-80001.2-1.8夜总会: 200-100001.2-1.5杜比立体声影院: 200-10000 1.0-1.52.3 视讯会议室的典型布置图视讯会议室除了规定要求的布局必须严格执行外,可适当灵活布置。
下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视讯会议室的布置图:2.4 会议室供电系统2.4.1 会议室供电会议电视系统的所有结点均可在一端接地的标准单相220V/50HZ的交流电下工作,其电压允许变化范围220V+20%~220V-15%。
为保证会议室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以减少经电源途径带来的电气串扰,应采用三套供电系统。
一套供电系统作为会议室照明供电;第二套供电系统作为整个终端设备、控制室设备的供电,并采用不中断电源系统(UPS);第三套供电系统用于空调等设备的供电。
2.4.2 会议室接地接地是电源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控制室或机房、会议室所需的地线,宜在控制室或机房设置的接地汇流排上引接。
如果是单独设置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W;设置单独接地体有困难时,也可与其它接地系统合用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3W。
必须强调的是,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流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否则零线不平衡电源将会对图像产生严重的干扰。
2.4.3 各设备的电源要求及功耗29寸大屏幕彩电: 200WMG会议室终端: 30WME5000 MCU: 3 00w录放机 30W摄像头 10W3 视讯会议室装修建议3.1 小型专业视讯会议室小型会议室,一般指15人以下,通常可用电视机作为视音频输出设备;也常利用吊挂的投影机作为视频输出设备,同时配备功放和小型音箱作为音频输出设备。
随着等离子显示器的普及,采用等离子显示器作为视频音频的输出设备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于这几种方案,我们给出如下参考实例:实例一:客厅式会议室(3-5人)上图会议室的大小约12平方米,与家庭的客厅相仿,布置比较简洁:沙发、茶几、电视机柜等。
这种会议室一般用于领导会客以及与远地开视讯会议。
实例二:利用电视机做视音频输出设备上图的会议室的的色调采用均匀的浅颜色,会议桌、门、墙群等采用米红色,顶部灯光采用普通三基色灯,会议室的整体色调比较一致。
下图的色调对小型会议室也比较适合。
小型会议室由于空间较小,一般无需配备会议音响等设备。
小型会议室设备配置尽可能简单,以实用为主,如上面几个会议室,仅需要会议室提供电源插座和网口即可,全部设备(电视机、终端、麦克风等可都放在机柜内),可以自由移动,使用比较方便。
配置如下:8069&8066视讯终端(含遥控器) 1台麦克风 1个29寸电视机 1台带脚轮终端机柜(电视机机柜) 1个实例三:采用吊挂的投影机、电动投影幕布、功放音响系统该会议室采用浅灰色色调,与普通会议室没有太大差别,采用顶部吊挂的投影机作为视频的输出设备,节省了会议室的空间,系统设备配置略复杂,具体如下:MG视讯终端(含遥控器) 1台摄像机(SONY D70) 1台麦克风系统 1套投影机 1台功放和音响 1套图文摄像机 1台VGA视频切换器 1套音箱可采用BOSE系列,挂在会议室墙壁的正前方两侧;摄像机可挂在会议室前方墙的一侧;视讯终端、功放、麦克风控制器、视频切换器等全部放置在设备控制室内的机架上。
需要注意的是装修时要提前布好线缆,建议线缆预留备份。
为了充分利用会议室资源,建议装修时在桌面预留(埋)好电源插座、VGA插座、网口等,方便非视讯会议时使用投影机等资源。
实例四:采用大屏幕等离子显示器随着等离子显示器的普及,会议室中采用等离子显示器也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