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演进

合集下载

从文明演进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历史分期

从文明演进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历史分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及根据这些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就是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组从文明演进角度织教学内容和阐述历史的;高考中的文科综合重新审视能力测试也已体现出这一趋势,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社组织撰写的对20XX中国古代的年高考文综试卷的评价报告明确指出,近年社会形态及历史分期来,“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研究历史”,“20XX年历史试题凸现了这一特史平----点”(本文已发表于《教学月刊》(中学版)。

①虽然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不可期)20XX年第6能用其他任何思路来思考人类的发展”②,但真正开文明史研究之先河的是伏尔泰,其代表什么是历史?;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作是《风俗论》哲人有言: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研究》被认为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史”境的对话。

或许正因为如此,随着“现在”的他从全球文明的宏观角度研究世界史,在二战世纪晚期,也就有了新意蕴:位移,“过去”19前曾风靡世界;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梁启超、王国维等一代大师掀起“史界革命”《全球通史》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用郭沫世纪中期,20中国史学呈现出崭新局面;全球观点并囊括全球文明编写的世界文明史若、范文澜等史家力倡从唯物史观视角观察历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中20XX名著(顺便指出,上个世纪末,史,中国史学又经历了一次巨变;的“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就取材于我国不少学者开始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研究。

此外,法国史学家《全球通史》中的插图)历史,这或许又是一场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包括,也是布罗代尔完成于1963年的《文明史纲》中华民族在内的人类历史进程的史学革命?一部自成理论体系的文明史经典之作;而美国那么,什么是文明史观?从文明史观角度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学者亨廷顿于1996审视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历史分期,我国的,因为提出了西方和非西方世界秩序的重建》学者们又提出了哪些足以冲击甚至是重构“我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成为冷战后全球政治斗争们心中的历史”的新观点?主线这一观点,成为一部极有争议而影响广泛一的重要著作。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重点:古代重大政治制度的沿革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2、中央和地方官制3、封建选官制度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追求1、君主立宪2、民主共和中共在民主和法治建设上的重大成果1、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民主集中制原则)2、共同纲领综述:中国政体演变1、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近代: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辨析:前者是“谁的权利受谁的限制”,二元制;后者是选举产生3、现代:人民代表大会制一、中央政治制度1、含义:不同时代不同含义封建专制主义:个人独裁中央集权: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三个阶段:萌芽时期(西周):分封制。

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建立完善(秦汉~隋唐)加强并逐步衰弱(宋元~明清)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质:集权、专制【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对立物、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4、评价:产生:分散的小农经济消亡:中国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萌芽)的改变,资产阶级需要参政议政。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

发展: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思想禁锢不断加强影响:(前期)积极,统一维稳、民族融合(即康乾盛世影响)(后期)消极,暴政、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文化科技落后(即闭关锁国影响)二、地方政治制度1、三个阶段:西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元:行省制异同:同:都是重要的地方制度,目的是巩固中央统治异:(1)时间:分封制时间跨度从西周到东周,而后三者处于封建社会(2)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封制相对其余三者较独立(3)作用影响:分封制前期有一定积极作用,长期则破坏政权稳固后三者隶属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各方面的交流三、古代选官制度1、世袭制2、推选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四、中国历代法制建设1、演变:春秋战国:韩非子法家思想实施:商鞅变法秦:严刑峻法两汉:儒家大一统思想渗透到法治建设两宋:王安石变法1949:共同纲领(临时宪法)2、古代德政行为的认识古代“民”的含义民是客体,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五、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1、治乱兴衰:盛世:新王朝建立之初:吸取教训、知人善任、调整政策(减税免役)在前期基础上一以贯之2、分裂与统一(1)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2)近现代的统一(3)世界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典型:东西罗马分裂、苏联解体;德意志统一、两德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政治统一热点: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制是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基础,突出人类文明的进步。

古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古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古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重要提示: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2、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衰亡)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476年3、封建社会:前221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民族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封建国家分裂(封建社会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前475年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通史坐标】【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基础逐步奠定。

①政治上: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中国进入阶级社会②经济上: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③文化上: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形成④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发展趋势:①由割据分裂趋向统一②奴隶制→封建制③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知识梳理】一、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备战2021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3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备战2021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3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三十三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进展【热点题型】题型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例1、(2021·浙江文综)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分封制的目的与内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分。

考查角度拓展:①“同姓不婚”或“同姓封王”中的“同姓”不仅可以体现分封制,还可以体现宗法制;②无论同姓受封还是异姓受封的诸侯,他们都有较大的独立性,他们与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有本质的区分,前者可世袭,后者的任免均由皇帝打算;③分封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井田制瓦解,分封制也由此被郡县制取代,因此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结果。

【热点题型】题型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例2、(2021·江苏单科)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很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消灭于河南辉县解析:从材料中的“秦、魏等国”和大量铁农具的使用可知该现象消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与进展,而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精耕细作,A、C、D三项过于片面和确定化,应排解,故选B项。

答案:B【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演化、重农抑商政策等。

考查角度拓展:①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的广泛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展,因此封建社会前期牛耕技术的推广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往往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如西汉的二牛一人抬杠、隋唐时期的曲辕犁等;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且具有脆弱性,因此封建统治者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会抑制土地兼并。

【热点题型】题型三汉代儒学例3、(2021·福建文综)《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中国古代文明专题总结提升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中国古代文明专题总结提升

专题总结提升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战国以来到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早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线: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4.古代中国的统一(指中国古代的某些王朝或政权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一个整体)发展史可分为四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

5.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主要有三个高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

商周时期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它以西周时期为典型;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中央集权,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

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

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1)演变趋势①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②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③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来进行管辖。

(2)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复习目标】1、通过时间轴,梳理阶段特征,掌握必备知识。

2、通过史料探究,比较秦汉选官制度、汉代的商业发展政策及影响、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时空定位】【阶段特征】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1.政治:国家统一,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2.经济: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农耕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

3.思想文化:经历“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

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4.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

5.对外关系: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一)政治:1.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1)统一: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权利力,确立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

模块一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产生及维持的原因(1)理论基础: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维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流派大都强调“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成功,儒家思想在汉代的胜利,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莫定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

(2)经济根源: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3)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

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4)地理原因: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

2、演变过程(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主张。

②实践上,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除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①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行郡县、颁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③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是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④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注意:秦始皇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历史影响)(3)巩固——西汉:①内容:实行刺史制度;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2019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课件:专题一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2019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课件:专题一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3)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经 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手工业和商业有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思想文明 (1)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影 响深远 (2)古代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文化繁荣
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 社会的统治思想,形成思想
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教育 领域,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链接点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 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 现,井田制遭到破坏,分封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 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理论基 础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小农 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来保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与小农经济相辅相成,同时 促进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 大一统局面;科技成就领先 世界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3.(2018湖南益阳调研)有学者指出,汉代皇室在面对郡国势力分
化、瓦解中央集权的各种苗头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全方位、有系
统地消解了以宗室成员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汉 代皇室的这种努力集中体现为 ( )
A.颁布“推恩令”
C.实行盐铁专卖 答案 A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3.文化 (1)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 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科技: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 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 (3)文学:汉赋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征。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竞彩足球进球数稳赚不赔
[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净资产项目的是()。A.事业结余B.固定基金C.专用基金D.应缴预算款 [名词解释]半终粉磨系统 [单选]在我国,协助期货投资者开立期货账户的是()。A.托管人B.管理人C.券商D.期货业协会 [单选]()是信托的对象物或信托的客体,也是信托关系得以创立的载体。A.信托主体B.信托行为C.信托财产D.信托目的 [问答题]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单选]Colles骨折发生在()A.桡骨的远端B.桡骨干C.桡骨的任何部位D.尺骨的远端E.桡骨近端 [问答题,简答题]请编程实现一个冒泡排序算法? [单选]以Boyden小室法能检测()A.小吞噬细胞的随机运动能力B.受检的细胞吞噬能力C.反映细胞杀菌的情况D.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调理能力E.中性粒细胞的定向运动能力 [单选]以下关于石油库防火堤说法正确的是()。A.防火堤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B.防火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油品的静压力且不应泄漏C.立式油罐防火堤的计算高度应保证堤内有效容积需要D.防火堤的实高不应低于1mE.防火堤的实高不宜高于2.2m [单选,A1型题]桂枝促发汗作用是通过()A.抑制汗腺导管对钠离子重吸收B.兴奋汗腺α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加C.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而发汗D.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向体表E.增加机体产热 [单选]某电脑有限公司推出了“钛金”“铱金”系列品牌电脑,其最适宜采用的信息传递形式是()。A.电子邮件B.新闻发布会C.通知D.声明 [单选,A2型题]某早产女婴,出生后3天吃奶少,哭声低,全身冰凉,体温29°,四肢及躯干皮肤似硬橡皮样。错误的处理是()A.立即放入28℃温箱内逐渐复温B.热量供应从209.2kJ(50kcal)/(k·D.C.根据病原菌选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D.可少量输血或血浆E.尽量母乳喂养和口服补液 [判断题]空中部队的数字化和作战行动方式的线式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全面形成的标志。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1型糖尿病C.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D.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E.以上都不是 [单选]在银行贷款的偿还方式中,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优点主要表现在()。A.借贷双方风险较小B.便利快捷C.借款到期日的偿债压力小D.有利于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 [多选]某综合楼工程于2004年7月20日开工建设,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为E级,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电梯工程于2005年7月20日验收合格,整个项目于2005年7月26日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以下各项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最低保修期限的有()。A.电梯工程:自2005年7月 [多选]DH值测定()A.属电位滴定法B.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C.用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D.需进行温度补偿E.配制缓冲液与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放冷的水 [单选]一级航行通告中,应填写().A.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机场或飞行情报区4字地名代码B.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3字地名代码C.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大写的汉语拼音 [问答题,简答题]噪声测定仪 [判断题]《出口玩具质量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A.正确B.错误 [名词解释]基本社会化 [单选]有限责任公司若需要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等事项,必须经过()以上股东表决通过。A.1/2B.2/3C.1/3D.3/4 [单选,A1型题]流行过程是指()A.疫源地的改变过程B.病原体的改变场所过程C.病人的改变场所过程D.携带者的改变场所过程E.医院改变场所的过程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对《内经》予以补充,并提出了八会穴,对五输穴按五行学说作了详细解释的著作是()A.《针灸甲乙经》B.《难经》C.《针灸资生经》D.《十四经发挥》E.《针灸大成》 [填空题]为测定水的色度而进行采样时,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或()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 [填空题]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望远镜组成。 [多选]出现干酪样坏死的疾病有A.结核病B.伤寒C.梅毒D.麻风E.阿米巴病 [单选]出生1分钟的新生儿,心率94次/分,无呼吸,四肢稍屈,无喉反射,口唇青紫全身苍白。Apgar评分为().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 [单选]仓储管理包括()两部分。A.仓库管理和库存管理B.仓库管理和储存管理C.库房管理和储存管理D.库房管理和库存管理 [单选]下列不属于门静脉高压症的侧支循环的是()A.食管、胃底静脉交通支B.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C.腹膜后门、体静脉分支之间交通支D.腰静脉与腹膜后下腔静脉属支E.脐及脐旁静脉与腹壁上、下静脉之间交通支 [单选]鞣质具有的理化性质不包括()A、水溶性B、氧化性C、与蛋白质生成沉淀D、与醋酸铅生成沉淀E、与生物碱生成沉淀 [多选]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对形状复杂、污垢黏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的方法有()。A.喷灯火烧B.溶剂油喷洗C.蒸汽喷洗D.三氯乙烯喷洗 [单选]叉车的最大起重量属()性能。A、牵引B、起重C、通过D、稳定 [单选]产地加工中,刮去大黄外皮时忌用A.竹器B.木器C.瓷器D.铜器E.铁器 [单选,A1型题]治疗亚硝酸盐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有()A.解磷定B.阿托品C.纳洛酮D.亚甲蓝E.以上都错 [单选]抗体特异性鉴定常采用()A.对流免疫电泳和区带电泳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C.火箭电泳和血凝法D.凝胶电泳和血凝法E.双向免疫扩散法 [问答题,简答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步骤由那个部门规定? [多选]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作用有()。A.保证施工全过程符合规范要求B.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及时直接报送监理C.不断提高项目施工和管理的技术水平D.开展项目的技术攻关E.积极推广新技术 [填空题]在发油不久就接着进油,可以降低大呼吸损耗量,因为发油后罐内蒸汽度()。 [单选,B1型题]枳实的功效是()A.疏肝破气,消积化滞B.理气健脾,燥湿化痰C.理气散结,疏肝行滞D.破气消积,化痰消痞E.疏肝理气,散结消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