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演进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演进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https:///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体的演变和政治文明的演进重点:古代重大政治制度的沿革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2、中央和地方官制3、封建选官制度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追求1、君主立宪2、民主共和中共在民主和法治建设上的重大成果1、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民主集中制原则)2、共同纲领综述:中国政体演变1、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近代: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辨析:前者是“谁的权利受谁的限制”,二元制;后者是选举产生3、现代:人民代表大会制一、中央政治制度1、含义:不同时代不同含义封建专制主义:个人独裁中央集权: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三个阶段:萌芽时期(西周):分封制。
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建立完善(秦汉~隋唐)加强并逐步衰弱(宋元~明清)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质:集权、专制【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对立物、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4、评价:产生:分散的小农经济消亡:中国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萌芽)的改变,资产阶级需要参政议政。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
发展: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思想禁锢不断加强影响:(前期)积极,统一维稳、民族融合(即康乾盛世影响)(后期)消极,暴政、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文化科技落后(即闭关锁国影响)二、地方政治制度1、三个阶段:西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元:行省制异同:同:都是重要的地方制度,目的是巩固中央统治异:(1)时间:分封制时间跨度从西周到东周,而后三者处于封建社会(2)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封制相对其余三者较独立(3)作用影响:分封制前期有一定积极作用,长期则破坏政权稳固后三者隶属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各方面的交流三、古代选官制度1、世袭制2、推选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3、科举制四、中国历代法制建设1、演变:春秋战国:韩非子法家思想实施:商鞅变法秦:严刑峻法两汉:儒家大一统思想渗透到法治建设两宋:王安石变法1949:共同纲领(临时宪法)2、古代德政行为的认识古代“民”的含义民是客体,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五、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1、治乱兴衰:盛世:新王朝建立之初:吸取教训、知人善任、调整政策(减税免役)在前期基础上一以贯之2、分裂与统一(1)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2)近现代的统一(3)世界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典型:东西罗马分裂、苏联解体;德意志统一、两德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政治统一热点:构建和谐社会民主法制是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基础,突出人类文明的进步。
古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古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重要提示: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2、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衰亡)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476年3、封建社会:前221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民族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封建国家分裂(封建社会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前475年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第1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通史坐标】【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先秦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基础逐步奠定。
①政治上: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中国进入阶级社会②经济上: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形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③文化上: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形成④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发展趋势:①由割据分裂趋向统一②奴隶制→封建制③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知识梳理】一、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备战2021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3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三十三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进展【热点题型】题型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例1、(2021·浙江文综)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分封制的目的与内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分。
考查角度拓展:①“同姓不婚”或“同姓封王”中的“同姓”不仅可以体现分封制,还可以体现宗法制;②无论同姓受封还是异姓受封的诸侯,他们都有较大的独立性,他们与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有本质的区分,前者可世袭,后者的任免均由皇帝打算;③分封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井田制瓦解,分封制也由此被郡县制取代,因此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结果。
【热点题型】题型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例2、(2021·江苏单科)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很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消灭于河南辉县解析:从材料中的“秦、魏等国”和大量铁农具的使用可知该现象消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与进展,而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精耕细作,A、C、D三项过于片面和确定化,应排解,故选B项。
答案:B【提分秘籍】常规考查角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演化、重农抑商政策等。
考查角度拓展:①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的广泛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展,因此封建社会前期牛耕技术的推广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往往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如西汉的二牛一人抬杠、隋唐时期的曲辕犁等;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且具有脆弱性,因此封建统治者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会抑制土地兼并。
【热点题型】题型三汉代儒学例3、(2021·福建文综)《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高考历史题型讲解——中国古代文明专题总结提升

专题总结提升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战国以来到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早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线: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4.古代中国的统一(指中国古代的某些王朝或政权在政治上的一致、集中及结合为一个整体)发展史可分为四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
5.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主要有三个高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
商周时期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它以西周时期为典型;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中央集权,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
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
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1)演变趋势①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
②地方行政区划面积逐渐变小,数目逐渐增多;南方行政区划数目逐渐增多。
③最高行政区划(行省)的边界设置,山川形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
④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官转变而来。
⑤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不同于汉族的行政制度来进行管辖。
(2)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南方)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

模块一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产生及维持的原因(1)理论基础: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维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流派大都强调“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成功,儒家思想在汉代的胜利,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莫定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
(2)经济根源: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3)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
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4)地理原因: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
2、演变过程(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主张。
②实践上,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除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①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行郡县、颁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③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是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④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注意:秦始皇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历史影响)(3)巩固——西汉:①内容:实行刺史制度;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2019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课件:专题一 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3)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经济文明 (1)“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经 济模式 (2)重农抑商政策下,手工业和商业有一定的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始终未能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思想文明 (1)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影 响深远 (2)古代中国传统科技发达、思想文化繁荣
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 社会的统治思想,形成思想
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教育 领域,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 链接点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 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 现,井田制遭到破坏,分封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 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理论基 础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小农 经济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来保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与小农经济相辅相成,同时 促进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 大一统局面;科技成就领先 世界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3.(2018湖南益阳调研)有学者指出,汉代皇室在面对郡国势力分
化、瓦解中央集权的各种苗头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全方位、有系
统地消解了以宗室成员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汉 代皇室的这种努力集中体现为 ( )
A.颁布“推恩令”
C.实行盐铁专卖 答案 A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3.文化 (1)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 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科技: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 医学、农学等成就非凡。 (3)文学:汉赋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征。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特征概览 阶段特征 时空坐标 总纲目录
分享高三历史中央集权发展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知识点: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基本内容1、皇帝制;2、中央行政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
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二、发展演变:萌芽(战国):韩非子法家思想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商鞅建立县制。
确立:秦朝(一)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1、西周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制度。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西周分封制(1)内容: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实行分封制。
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2)作用: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有利于西周政治稳定。
3、评价: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二)秦朝确立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皇帝:秦王赢政建立秦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2、中央集权措施:(1)三公诸卿制: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处理政事御史大夫-奏章、诏令、监察太尉-军事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向丞相负责(2)郡县制:地方制度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3)评价: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三)西汉巩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1、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2、措施:推恩令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四)隋唐完善: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1、构成: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为宰相,分散相权。
尚书省下设六部。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直属中书省。
2、特点: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3、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三省互相牵制,监督,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打鱼九的体征是().A.体温B.喉反射C.心率D.呼吸E.肌张力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DSA的中文全称叫做()A.数字减影成像B.数字血管成像C.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数字造影血管减影E.数字血管断层成像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的主要治疗应是()A.维生素KB.钙剂C.蓝光照射D.抗生素E.维生素D [名词解释]村建设运动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导致肾排钠增加的因素是()。A.肾素生成增多B.血管舒缓素-激肽生成减少C.利钠激素生成增多D.肾神经兴奋增加E.血浆渗透压降低 [单选]在国有资产评估的初始阶段,资产评估发挥着()作用,这是国有资产评估所特有的作用。A.评价B.管理C.鉴证D.定价 [单选,A2型题]哪些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较无统计学意义的研究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由此造成的偏倚称为()A.报告偏倚B.测量偏倚C.发表偏倚D.选择偏倚E.信息偏倚 [单选]下列各项不属于地方行政立法主体的是()。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单选]患者,男,24岁,超声检查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主动脉瓣口舒张期可见中度反流血流信号,该患者经主动脉瓣M型超声检查可见()。A.主动脉瓣M型曲线呈六边盒样B.主动脉瓣瓣叶关闭线偏心C.主动脉瓣关闭曲线可见缝隙D.B+CE.A+B [单选]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可以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用于罕见病C.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率D.每次调查能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单选]托盘是为了使物品能有效地装卸、运输、保管,将其按一定()组合放置于一定形状的台面上。A.体积B.数量C.大小D.标识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吴茱萸汤的功用是()A.温中补虚,和里缓急B.温中祛寒,益气健脾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D.温肾暖脾,涩肠止泻E.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单选]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A.造血干细胞损伤B.造血微环境损伤C.免疫性造血抑制DNA合成障碍E.以上均是 [判断题]市场达到有效的重要前提:一是投资者具有正确判断证券价格变动的能力;二是所有影响证券价格的信息都是自由流动的。()A.正确B.错误 [单选,A1型题]下肢静脉曲张晚期的临床表现中最主要的是()A.皮肤厚硬B.色素沉着C.小腿水肿D.局部瘙痒E.小腿下1/3内侧溃疡 [判断题]冷沉淀融化后需放置室温2小时后输用。A.正确B.错误 [问答题,简答题]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单选]齿轮箱结合面紧固,定位孔和定位销接触面积在()以上。A、80%B、60%C、50%D、40% [单选]下列关于确定调查人员的说法有误的是()。A、要选派政策水平高、熟悉业务、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担任调查负责人B、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复杂程度来确定调查人员的数量C、特别重大案件,要请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的同志参与调查D、与被调查人有亲友关系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办 [单选]《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随同成人旅行身高()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A.1.0~1.3mB.1.1~1.3mC.1.1~1.4mD.1.1~1.5m [多选]《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有权进行检查监督。A.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B.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C.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D.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E.执行有关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 [单选]夜间行车,车速在30公里/小时以上,应使用()。A、远光灯B、防雾灯C、近光灯 [单选]从完整意义上来说,知情同意权不包括()。A.了解权B.被告知权C.告知权D.同意权E.拒绝权 [单选]某火电厂,220直流系统,每机组设阀铅酸电池,单母接线,两机组间有联络。阶梯法,每组蓄电池2500Ah,103只,1h放电率I=1375A,10h放电率I=250A,事故放电初(1min)冲击放电电流1380A,电池组与直流柜电缆长40m,允许电压降下,连接铜芯电缆最小截面为()。A.920mm2B.167 [单选]下列关于传染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感染病原体后,当病原体在机体内繁殖并排出体外即成为传染源B.不同传染病中,临床类型不同,流行病学意义却是一样的C.传染病急性期的一些症状,如咳嗽可促进病原体的播散D.在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E.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 [问答题]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 [单选]动脉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控制高脂饮食B.体育锻炼C.手术切除D.降低血压E.降血脂药物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初馏点? [单选]叉车的最大起重量属()性能。A、牵引B、起重C、通过D、稳定 [单选,A1型题]关于煎药的说法错误的是()A.煎药前应先用冷水浸泡药物半小时左右B.应掌握好火候与时间,以防煎干或煎焦C.汤剂应做到煎透榨干D.对毒性、烈性中药的煎药用具应有明显标记E.煎药过程中,质重坚硬的药物宜后下 [单选]将信托分为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的依据是()。A.信托利益归属的不同B.受托人身份的不同C.信托设立目的的不同D.委托人人数的不同 [单选]经济增长论的基本观点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A.工业化B.经济增长C.社会化D.信息化 [单选]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采用的方法不包括()A.硝酸铅法B.偶氮法C.溶菌酶测定D.NBT还原法E.α-萘醋酸法 [多选]产科检查包括()A.肛门检查B.测量体重与血压C.阴道检查D.腹部检查E.骨盆测量 [填空题]春秋时期,鲁成为当时的大国,其控制范围基本囊括了()流域和泗河的中上游地区。 [单选]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是()A.弥漫型、局限型、混合型B.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周围型C.间质型、代偿型、局灶型D.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E.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旁间隔型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同来源的同种细菌称为()A.种B.亚种C.菌株D.型E.异种 [单选]下列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平等协商签订的保修期限条款,其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是()。A.屋面防水工程的防渗漏为3年B.电气管线工程为3年C.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的防渗漏为2年D.设备安装工程为l年 [单选]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的批准,可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A.复议申请人B.原行政机关C.复议机关D.人民法院 [单选]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A.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出现动作电位B.C.有髓纤维的跳跃传导速度与直径成正比C.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D.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直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