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合集下载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操作实践报告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操作实践报告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操作实践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一种通过电刺激神经肌肉来促进康复和治疗的方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

NMES 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

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

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20~25%。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

而大型NMES仪的波宽在0.05~100ms可调。

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认为波宽0.3ms的电流比0.05ms或1ms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

(三)频率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

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

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

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

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

(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通断比在1:1~1:1.5之间。

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

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五)上升时间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之间。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名词解释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名词解释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名词解释摘要:一、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介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作用原理三、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应用领域四、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优缺点五、我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herapy,简称NMES)是一种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目的的物理疗法。

该疗法运用电流刺激肌肉,激活神经元,促使肌肉收缩,从而达到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减轻疼痛等作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电流通过导线传输到贴在皮肤上的电极,电极将电流传递到肌肉纤维,刺激神经末梢;其次,电流刺激导致肌肉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可促使关节运动,改善关节活动度;最后,神经肌肉电刺激还可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对于损伤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疼痛治疗等。

在康复医学领域,该疗法常用于治疗瘫痪、脑卒中、骨折等导致的肌肉无力;在运动医学中,可通过刺激肌肉增强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运动表现;在疼痛治疗中,神经肌肉电刺激可减轻慢性疼痛,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

虽然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具有显著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优缺点。

优点包括:无创、安全、有效,可在家中进行自我治疗;缺点主要是患者可能对电流刺激产生不适感,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刺激和过敏等。

在我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发展现状逐渐显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疗法的有效性、舒适性和实用性。

此外,国家政策也对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的发展给予了支持,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扶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未来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总之,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现代物理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可根据自身需求和身体状况,结合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疗法治疗原理

电刺激疗法治疗原理

电刺激疗法治疗原理电刺激疗法是一种采用电刺激来治疗疾病的方法,该疗法常常被用来治疗疼痛、神经障碍和肌肉问题等。

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电刺激信号刺激神经和肌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体可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插入电极。

在电刺激治疗开始前需要插入电极,电极是将电质体引入生物体内,形成电极与生物体之间的接触介质。

这一步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电极,一般情况下选用的电极是表面贴片式电极,其具有舒适性高、易于固定、使用方便等优点。

第二步,调节电参数。

在电极放置好后,需要调节电参数。

主要包括电流强度、频率、宽度等电参数,需要根据病情、部位以及患者的痛感程度等来进行调节。

一般情况下,电流强度要低于患者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第三步,刺激治疗。

在电参数调节好后,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刺激方式,刺激方式包括恒定电流刺激、脉冲电流刺激、矩形脉冲电流刺激等。

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不同的刺激方式,实现电刺激疗法的最终目的。

第四步,监测感受。

在刺激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感受,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需要及时停止治疗并进行调整。

通过监测患者的感受,可以调整电参数和刺激方式,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电刺激疗法的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以改善疼痛、神经障碍和肌肉问题等症状。

电刺激疗法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无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但是,电刺激疗法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治疗效果不如手术或药物治疗等。

因此,在使用电刺激疗法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调制型或非调制型)刺激运动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tJlation,简称NMES)。

一、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所谓正常肌肉是指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神经失用的肌肉及废用性萎缩的肌肉,应用NMES可以锻炼和加强肌肉的力量,防治废用性肌萎缩,可以训练肌肉做功能性动作。

(一)方法原理电刺激可以使神经纤维产生兴奋,且兴奋可传至所支配的肌肉,从而引起肌肉的收缩,有关这部分的电生理机制已在前面介绍,此处不再复述,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所兴奋的是神经而非肌肉,当肌肉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才会直接兴奋肌肉,为更好地理解神经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必要先了解强度/时间曲线(itensity/time curve)。

能引起神经纤维或肌肉组织兴奋的最小电刺激称为阈刺激,它包括一定的电流强度及与之对应的最短刺激时间,在阈刺激的产生中,不同的电流强度需要不同的最短刺激时间,强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图6-27)。

图6-27神经与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虽然神经及肌肉的强度/时间曲线形态相似,但位置不同,这说明引起神经兴奋的阈刺激强度低,时间短,而引起肌肉兴奋的阈刺激强度高,时间长。

换言之,神经比肌肉更容易兴奋,所以,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首先兴奋神经,神经再将兴奋传至所支配的肌肉,引起肌肉收缩:对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较强的电刺激直接兴奋肌肉引起收缩。

(二)物理特性1.波形虽然有多种波形可用于NMES,但常用的波形有两种:非对称性双向方波及对称性双向方波,它们的优点是:①可避免电极下电化学作用对皮肤的刺激;②电流强度快速升至峰值,可避免神经纤维的适应现象(见第l节)。

2.波宽许多NMES刺激仪波宽定为0.2~0.4ms,研究表明0.3ms的波宽是最舒服的,波宽小于0.1ms,需要较强的电流强度方能引起肌肉收缩,而高强度的电流会兴奋细纤维神经,引起痛觉的传入,波宽大于1.0ms,电流在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也兴奋痛觉神经,当波宽为0.2~0.4ms时,电流强度稍有增加便可产生明显的肌肉收缩(参看图6-27)。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操作实践报告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操作实践报告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操作实践报告英文回答:Introduction.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 is a therapeutic technique that utilizes electrical impulses to activate muscles. It has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rehabilitation, sports medicine, and pain management. NMES works by sending electrical signals through electrodes placed on the skin over the target muscle. These signals cause the muscle to contract, improving muscle strength, range of motion, and circulation.Procedure.1. Preparation:Clean and dry the skin over the target muscle.Apply conductive gel or pads to the electrodes.2. Electrode Placement:Place the electro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muscle fibers, over the motor point (where the nerve enters the muscle).Use multiple electrodes for larger muscles or for targeting specific muscle groups.3. Stimulation Parameters:Frequency: Typically 20-50 Hz for muscle strengthening and 10-20 Hz for pain relief.Pulse Duration: 0.1-1 ms.Intensity: Adjustable to elicit a visible muscle contraction without discomfort.4. Treatment Duration:15-30 minutes per session.2-3 sessions per week for optimal results.Safety Precautions:Avoid using NMES on patients with:Implanted pacemakers or defibrillators.Epilepsy.Open wounds.Pregnancy.Monitor patients for any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skin irritation or muscle soreness.Use caution when applying NMES to areas with impaired sensation.Benefits of NMES:Improves muscle strength.Increases range of motion.Reduces pain and inflammation.Promotes muscle re-education.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Enhances blood circulation.Applications of NMES:Rehabilitation after injury or surgery.Sport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Pain management (chronic pain, arthritis, back pain)。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电流强度:引起病肌明显收缩
部分失神经肌:
T升300ms T降200ms T止1500ms 周期:2秒
电流强度:以引起病肌明显收缩反应为好
常用旳治疗措施举例:
处方简介1
1 前臂屈指肌:屈指总肌电刺激
E:2×(3×6)cm2
WT:三角波
部分失神经
T升:300ms T止:1500ms
T降:200ms T:2S
足够强、不痛、邻肌反应小、幅度每次
某些加强肌肉收缩旳效果
4.等长收缩 5.患者主动配合
1.抗重力
2.加负载 3.反向牵引
准备治疗和配合治疗
• 准备: 局部加温 改善血液循环、增长电刺激效果 如红外线、短波、微波治疗
• 配合:生物反馈。
电刺激疗程长短估计
后来酌情改为: (通1 ′ 40″- 2 ′ 30″ ;断10′)×4 每日一次,15次后复诊
练习
•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 )频疗法旳一种,主要合 用于( )( ) ( )( )旳治疗
• 肌肉失神经支配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病期 在( )年内旳病人可能有效,对病期( )年 旳病人往往有效,对病期( )年旳病人基本无 效
• 神经失用: 3-4周可恢复 神经功能临时性和生理性旳阻断 电刺激应延续6周以上
• 神经损伤:再生速度:1-4.5cm/天 经过损伤点:须10天
• 定时做I/T曲线
常用旳肌肉电刺激措施
• 部分失神经肌肉选择:T宽:300ms
• 完全失神经肌肉: T宽:500ms
完全失神经肌: T升500ms T降300ms T止4200ms 周期:5秒
数通断电而得。
• 3.三角波:电流按规律上升与下降旳脉冲 电流。 T升:三角波从起点上升到峰点所需时间 T降:三角波从峰点降为原点所需时间 T是周期:单位ms

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

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

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
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是指通过电刺激来刺激神经和肌肉,从而达到治
疗和康复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特
别是在康复治疗中。

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从而产
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肌肉收缩、神经兴奋、疼痛缓解等。

具体来说,电刺激会刺激神经末梢,使神经兴奋并传递到肌肉,从而
引起肌肉收缩。

这种肌肉收缩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协调性和
平衡能力,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此外,神经肌肉电刺激还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从而缓解疼痛。

电刺激
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使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物质,从而缓解
疼痛。

这种疼痛缓解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神经肌肉电刺激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电刺激可以刺激
肌肉收缩,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

这种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加速康
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神经肌肉电刺激机理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它可以
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肌肉收缩、神
经兴奋、疼痛缓解等。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在康复治疗中。

如果您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可以考虑使用神经
肌肉电刺激。

当然,在使用之前,您需要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
议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简称NMES)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

NMES的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神经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中NMES的应用显著增加。

一、物理特性(一)波型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

前者有阴阳极之分,一般用阴极作主极,用于小肌肉、肌束的刺激。

后者没有极性,用于大肌肉和肌群的刺激,McNeal和BaKer(1988)认为在同样的电流强度下,对称双相方波引起的肌收缩力比单相方波大20~25%。

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一般用指数波(三角波)。

(二)脉冲宽度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

而大型NMES 仪的波宽在0.05~100ms可调。

对于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上运动神经无麻痹的肌肉),Bowman等(1985)认为波宽0.3ms的电流比0.05ms或1ms的电流更舒适,不易引起疼痛。

(三)频率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

临床应用时常需要使肌肉达到完全强直收缩。

对正常肌肉,频率30Hz以上。

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引起强直收缩所需的频率降低。

频率越高,神经越易疲劳。

(四)占空系数和通断比通断比在1:1~1:1.5之间。

要注意通断比和频率的共同影响:30Hz、1:3的电流与50Hz、1:7的电流所引起的肌收缩力无统计学差异。

病情越严重,所需的占空系数和频率就越低。

(五)上升时间失神经支配肌肉的NMES采用指数波,其上升时间在数十毫秒至500毫秒之间。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一)肌肉受刺激后的生理学变化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Salmons、Hudlicka、Erisksson 等)肌肉受电刺激收缩后,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和重量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变丰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等有氧代谢酶增多并活跃、慢肌纤维增多、并出现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特征转变的现象。

(二)治疗作用1982年,美国FDA正式宣布NMES用于下列三种情况是安全、有效的:1. 治疗废用性肌肉萎缩;2. 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ROM);3.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作用。

此外,NMES还有生理治疗作用:4. 减轻肌肉痉挛;5. 促进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恢复;6. 强壮健康肌肉;7. 替代矫形器或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

三、临床应用(一)废用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发生于制动后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

最明显的改变是肌肉横切面积缩小,但肌纤维数量不变。

慢肌纤维比快肌纤维更易发生萎缩。

大量的研究表明,NMES不能完全阻止、但能延迟萎缩发生,能增强已萎缩肌肉的肌力。

Bouletreau等(1987)发现NMES能使长期制动的肌肉的分解代谢减弱,检测两种蛋白将解产物减少。

NMES对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移位所致的股四头肌乏力亦有良效。

锻炼废用性萎缩肌肉的治疗参数可参考下表。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尤其是早期多做等长收缩。

当病人能做主动抗阻运动时,就停止NMES治疗。

表3-5-1 治疗废用性肌萎缩的电刺激参数严重萎缩中度萎缩轻度或无萎缩频率(Hz)3~10 10~30 30~50通电时间(s) 5 5~10 10~15断电时间(s)25~50 20~30 10~30每次治疗时间(min) 5~10 15 15每天治疗次数3~4 3~4 1~2(二)增加或维持ROM关节周围软组织或关节本身的痉挛、挛缩,可使ROM受限。

NMES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增加或维持ROM。

但它不能取代被动牵拉、主动运动等疗法。

作用机理是刺激肌肉收缩,引起关节活动,牵拉关节周围软组织。

如果ROM只有一个方向受限,单通道的NMES就够。

如ROM 有两个方向受限,可用双通道的仪器,但必须能交替输出。

例如Colles 骨折所致腕关节屈伸均受限,很适宜用这种双通道仪器治疗。

对神经支配正常的肌肉,刺激的频率和通断比与治疗废用性肌萎缩相同。

Benton(1981)认为要维持ROM,每天的治疗时间必须达到30min;要增加ROM,治疗时间必须更长。

(三)肌肉再学习和易化Liberson发现电刺激治疗偏瘫或颅脑损伤病人的垂足时,于刺激停止后仍能持续一段时间病人感到足背屈较容易完成。

这种效应是麻痹肌发生易化的结果。

Bishop认为神经具有可塑性,即神经系统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通过肌肉再学习和易化,神经能恢复功能。

使肌肉易化的方法有两种:1. 模拟运动疗法中的促通技术。

方法是电流强度较小(感觉阈)而看不到肌肉收缩。

但病人必须有"轻触"、"拍打"样感觉,类似促通技术中的轻抚、拍打等手法。

2. 运动控制法。

加大电流强度使肌肉收缩,向中枢传入大量的本体、运动和皮肤感觉信息,使中枢逐渐适应这种输入信号,帮助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用NMES来易化肌肉时,病人必须合作。

电流通电时,病人尽量自己收缩;电流中断时,病人必须放松肌肉。

每次治疗时间不必太长,一般为15min。

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效果更好。

(四)治疗痉挛痉挛是一种肌张力过高、反射亢进的状态,表现为被动活动时阻力很大、腱反射亢进、阵挛等。

1952年,Levine等报道给拮抗肌以双相100Hz 方波刺激引起强直收缩,治疗偏瘫、截瘫、多发性硬化。

结果痉挛肌的张力下降,ROM 增大。

作者认为这是交互抑制的结果。

从此以后,有很多报道用NMES 治疗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瘫等取得成功。

三种方法1、单纯刺激对抗肌的方法:如上述。

2、单纯刺激痉挛肌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截瘫、多发性硬化。

Robinson等(1980)观察了12例脊髓损伤股四头肌痉挛病人。

用强刺激使股四头肌产生强直收缩:频率20Hz,脉冲宽度0.5ms,通断比为2.5s:2.5s,电流强度达100mA,持续20min。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立即显著下降。

治疗前肌张力越高,治疗后降低得越明显。

但疗效持续均不超过0.4小时。

当给类似的病人长时间刺激后(以上参数每天2次,每周6天,共4~6周),发现痉挛有加重的倾向。

因此作者认为应避免长时间刺激痉挛肌。

Walker报道NMES能抑制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踝痉挛达3小时。

Vodovnik等(1987)认为刺激痉挛肌的脉冲频率100Hz、脉冲宽度0.1ms 较好。

3、痉挛肌和对抗肌的交替刺激(Hufschmidt电疗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波宽和频率相同,使二者交替收缩。

两路电流可单独调节,前后错开的时间也可以调节。

该方法的疗效较好,持续时间较长。

其原理是先使痉挛肌强烈收缩,神经肌较兴奋,通过反射使痉挛肌本身受到抑制;刺激对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

治疗时间10~15min,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为准。

适应症:CVA、脑瘫、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脑外伤、帕全森氏病。

根据条件首选Hufschmidt法,其次是对抗肌的刺激。

单独刺激痉挛肌不能过量,以免加重痉挛。

(五)强壮正常肌肉基于NMES刺激后肌肉出现有益的解剖和生理学改变,1977年苏联医生Yakowkots报告给优秀运动员用NMES刺激股四头肌后,肌力增加30~40%。

由此引发众多学者开展此项研究。

所采用的电流有低频脉冲电流和中频电流。

下面简述低频脉冲NMES。

已有不少文献报道单独用NMES、肌肉主动收缩练习、NMES加运动三者增强肌肉的效果无明显差异,NMES用25~200Hz的脉冲频率,0.1~0.5ms波宽,通断比为4~10s:4~50s,电流强度为引起肌肉最大收缩为限。

NMES对那些比较薄弱的、不能理想地主动收缩的肌肉有益。

对于完全正常的肌肉,没有必要用NMES。

(六)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电刺激失神经支配肌肉的电刺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其目的是用电刺激使肌肉收缩,维持在"健康"状态。

当神经恢复支配时,肌肉更易恢复其功能。

1. 失神经肌肉的改变肌肉萎缩、N-M接头退化、膜电位改变、肌张力下降或消失、收缩反应慢、反射下降或消失。

病理:溶酶体上升、肌浆和肌浆网短暂上升、肉眼体积减少、在显微镜下看肌纤维直径减少。

如果2年内神经不能恢复支配,则肌纤维会被结缔组织取代,肌肉不可能恢复功能。

动物实验:失神经后2周内肌肉重量减轻50%。

在人体,这个速度慢一点。

失神经后首先发现的反应是肌浆的部分去极化。

在切断神经3小时后,肌浆静息膜电位从-80mV降至-78mV,24小时后降至并稳定在-65mV上下。

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增强。

2. 当前关于NMES对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治疗作用的争议Herbison等(1983)报道完全失神经10天后,NMES组肌肉这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5~15天之间肌肉纤维化倾向明显低于对照组。

Colo和Garimer(1984)认为NMES能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肌力下降。

支持NMES对失神经肌肉的治疗作用的证据:(1)电刺激能使失神经肌肉收缩,延迟肌萎缩。

(2)肌肉收缩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或失水的发生,抑制肌肉纤维化。

(3)给予适当的电刺激后,恢复速度加快。

反对使用NMES的证据:(1)肌肉收缩会阻碍N-M连接处的神经再生。

(2)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对创伤更加敏感,电刺激会进一步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造成损伤。

(3)神经再生的时间很长。

在时间上、经济上不值得长时期做电刺激疗法。

3. 临床应用治疗参数:(1)波型:指数波。

(2)波宽:必须等于或大于失神经肌肉的时值,所以在治疗前有必要做时值测定。

脉冲群的通断比应为1:4~5,每个收缩〈5s。

(3)强度:应引起肌肉最大收缩,即所有肌纤维都收缩,特别是使用皮肤电极时,如电极不够强,深部的肌纤维可能会刺激不到。

(4)频率:10~25Hz,用于部分失神经肌肉时,由于波宽〈0.5ms ,故10~25Hz引起强直收缩。

(5)收缩的类型:等长收缩:国外作者报道等长收缩的作用比等张收缩好,只要达到最大的等长收缩张力,时间治疗就可很短。

甚至有人认为收缩的类型比波宽、频率等参数更重要。

治疗时要适当固定关节。

等张收缩在促进肌肉恢复中也有重要作用。

(6)时间:①受伤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②每次治疗时间为5~20个等长收缩×3,×每天1~3次或4~6次;③治疗中两段时间:〉10min,或5~10min。

例如:每个收缩5s,间歇25s ,则每分钟2个收缩,10个收缩即5分钟为一段,中间休息10分钟,2段共20分钟,等于每次治疗20分钟,每天1~3次。

(6)电极:①单极法:主极置于肌肉上最易兴奋之处,大小1~2cm2,副极的大小应使病人不会感觉到电极下皮肤刺激,放置于远处。

②双极法:主极同上。

副极置于肌腱上。

最易兴奋处并不一定是运动点,因为失神经支配后运动点的功能消失了。

尽量不要引起邻近正常肌肉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