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中,我结合具体情境与活动,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个体的进步 和发展做定性评价。
鼓励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习兴趣。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从分析问 题时考虑是否全面,与他人是否团结协作,遇到问题是否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否认真 倾听等方面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
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在学习上,而且还使 他们学会欣赏他人,有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6、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很好( )一般( )
7、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好( )一般( )
8、学习本节课还存在的问题:
9.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八、帮助和总结
1 .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很好( )一般( )
2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发言
很好( )一般( )
3 .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共同承担任务,
高 效圆满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能通过讨
论的 方式共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很好( )一般( )
4、学习态度好,并能主动帮助别人。
很好( )一般( )
5、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的体验每一名学生
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1 .内容的安排与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 2 .教法的安排是否恰当? 3 .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4 、小组合作是否发挥实效? 5 .成功的地方: 6 .不足与问题: 7、新的想法: 教师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情趣”教学模式示范课小熊购物——“情趣”教学模式应用魏家红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算一算”、“试一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后算加减”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创设超市情境。
2.学生寻找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3.提问题并解答。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设计意图: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二、趣中探索,培养情趣。
(一)探索小熊胖胖的问题: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钱?1.课件出示小熊的问题。
(1)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2.学生独立解答。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师板书相应的算式。
①3×4=12 (元),12+6=18(元)(让学生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②3+3+3+3+6=18(元)③3×4+6=18(元)6+3×4 =18(元)(如若学生没有列出第③个算式,则引导学生把第①种方法中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师:开动脑筋想一想:这两个算式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答:小熊胖胖应付18元。
5.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师:现在我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一个算式中含有几种运算?(一个算式中含有两种运算)一个算式中含有两种运算它属于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语:孩子们,正逢春日到处花红柳绿,鸟语花香.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去外面玩玩)去春游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准备车,准备食品) 准备上路的食品也有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购物中的学问吧!为了增加旅途的乐趣我们邀请了小熊兄弟加入,我们欢迎他们吧.2、(出示情境图)师:这是百货店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如果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二、解决问题,体验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小熊想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要多少钱呢?我们先帮他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教师板书),例如:我要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瓶饮料和1包花生)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估计学生可能列出:(师板书)①64=24(元),24+7=31(元)②46=24(元),24+7=31(元)③6+6+6+6+7=31(元)④64 + 7=31(元)(如若学生没有列出第④个算式,则引导学生把第①或第②种方法中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如若有学生说出第④个算式,你能结合小熊购物图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也就是说应该先算乘法还是先算加法呢?(贴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指导书写格式:这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两步式题,计算的时候不把等号写在算式的右边,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个数字6更靠左边的位置写上等号,把没有参加运算的+7抄下来,然后再另起一行算加法,=31(元),最后还要答。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共3篇北师大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共3篇北师大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收集的小熊购物教学设计共3篇北师大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供大家赏析。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共1《小熊购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2.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
3.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平时都有到商店买东西吗?生活中处处皆数学,那其实在大家购物的过程中也隐藏着许多的数学学问,今天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
河马大叔新开了家动物商店,里面的商品可多了,小朋友们想去看一看吗?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说一说师:哇,商店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学生回答师:现在把你想买的东西变成一个问题?如:买2包花生要花多少钱?谁来算一算。
(点名让学生来说)师:谁能向xx同学这样用问题来告诉大家你想买什么?(评价) 2.算一算小熊贝贝今天饿坏了,它买了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它该付多少钱?请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列出算式帮贝贝算一算。
预设生(板演):4×3=12(元)12+6=18(元)3×4=12(元)6+12=18(元)4×3+6=18(元)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列的算式,你能告诉我们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4×3可以求出4个面包的价钱,12+6表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的价钱。
生2:4×3+6: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瓶饮料的价钱。
师:(1点名学生说,2同桌互相说)师小结:(指着算式说)像这样的算式叫做分步算式,(指着另一个算式说)像这样又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综合算式。
计算综合算式师:我们的新朋友综合算式该怎么计算呢?(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归纳计算过程)其计算过程可以归纳为5个步骤:一看:有加法又有乘法,二想: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三画:把先算的用尺子画出来,四算:计算得数,五检:检查计算顺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69fd58964bcf84b9d57b61.png)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教材(第12~13页)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根据购物图的内容,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在课堂中,在课堂中精讲多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练习会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学生正确的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五、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索有关乘法和加减法两步式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准备:PPT七、教学时数: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3*5 7*3 20--15 17--9 12+620--4 10+3 7+6 8+7 6+42、解答下面的问题:(1)丁丁买一双袜子3元,买5双多少元? 3*5=15(元)(2)小东有童话故事4本,小文的童话故事是小东的2倍,小东有几本童话故事?4*2=8(本)(二)出示课件,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小熊购物”: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 )胖胖要买四个面包和一瓶饮料,该付多少钱?学生分组讨论,列出算式,教师板书:方法1:3+3+3+3=12 (元)方法2:3*4=12(元)12+6=18(元) 12+6=18(元) ( 学生说出思路) 答:该付18元。
方法三: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3*4+6 6+3*4(学生说出算理,教师示范脱式计算格式)3*4+6 6+3*4=12+6 =6+12=18 (元) =18(元)注意:上下等号要对齐,结果后面有单位名称的要写单位名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具体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并且找零。
3.了解生活中贷记卡的使用方法。
4.激发学生购物的兴趣,培养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以及每个面值代表的钱数,并学会进行换算。
2.学会使用贷记卡进行定购物品,以及支付的方法。
3.能够了解到购物的好处以及爱护自己所获取的物品。
三、教学难点1.学生的财务概念需要进行引导和刻意的培养,更好的理解并掌握购物知识。
2.学生对于生活常用贴现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及同步练习。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小熊购物》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购物流程,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并学会相关的知识技能。
(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减轻学生的紧张感,激励同学互相学习交流,为表现好的小组设计游戏,加深学生对购物知识的了解及掌握。
(3)引导思考法: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五、教学过程设计1.启发学生的兴趣新学期刚开始,老师在上课时将话题引导到购物上,问学生们是否去过商场购物,买过什么,买时会用到哪些支付方式。
2.概念认识老师在概念课中,让学生们学会进行基本的货币换算,让学生了解每种面值所代表的价值,并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对于实际的购买场景有更直接的感受。
3.操作演练教师先带学生进行生活中的购物知识练习,通过设计购物柜商场及货物区场景让身临其境,更好的了解打折方式,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购物过程中所需要做的一系列操作。
4.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通过一道题让小组内成员互相学习交流,取得了好的答案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之后,在教室内安排实物场景作为现实模拟,让学生互相玩具物品进行模拟购物操作,在实验和观察当中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6.扩展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实战操作将会感兴趣,自己将课上所学内容运用到自己生活中,一方面加深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学会更好的生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熊购物》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小熊购物》教案章节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课题小熊购物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媒体内容与形式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一、复习1.口算。
(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93= 85= 37-15= 8+15= 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 824 2053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二、情境创设1、师:小熊兄弟开了一个小店,想请你们帮忙当一下收银员,愿意吗?2、出示货架,你们能从这里得到什么数学信息呢?学生认真练习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愿意学生分组学习5分探究1、加、乘混合运算(1)爱吃零食的小明第一个来买东西吃了,看看他买了什么,帮忙算一算吧!(列式计算)(2)理解12是3与4的乘机,也就是买四个面包的价钱,6是和3与4的成绩相加。
(3)教学有乘有加的混合运算A、列算式:34+6 6+34B、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C、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4)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吗?(5)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6+34=12+6 =6+12=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小熊购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元、角、分进行购物、付款的初步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运用元、角、分进行购物、付款。
三、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在购物过程中,你们是如何付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熊购物》,看看小熊在购物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问题。
2.教学新课(1)认识元、角、分(2)小熊购物师:我们来看一下小熊购物的故事。
小熊要买一个5元的玩具,但它只有一张10元的纸币,怎么办呢?这时,营业员阿姨帮小熊换了5个2元的硬币。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要换硬币吗?生:小熊需要5元,但只有10元纸币,所以需要换成5个2元的硬币。
师:对了。
小熊又去买了其他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熊买了一个2元5角的面包,营业员阿姨找给了小熊3角钱。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会收到3角钱吗?生:因为小熊给了营业员阿姨5元,面包是2元5角,所以需要找回5-2.5=2.5元,即2元5角,而2元5角等于25分,所以找回3角。
(3)购物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购物游戏。
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购物清单和一定数量的货币。
请你们根据购物清单,计算出需要多少钱,然后到“小熊超市”购物。
购物成功后,请把购物清单和付款凭证交给老师。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元、角、分进行购物。
那么,你们在购物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有趣的问题呢?生1:我在购物时,发现有些物品可以用积分兑换,不用花钱。
生2:我在购物时,发现有些物品有折扣,可以省下一些钱。
(2)拓展师:我们来做一个拓展练习。
请大家算一算,如果你们有50元,你们可以买哪些物品?请列出购物清单,并计算出总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语:孩子们,正逢春日到处花红柳绿,鸟语花香.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去外面玩玩)去春游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准备车,准备食品……) 准备上路的食品也有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购物中的学问吧!为了增加旅途的乐趣我们邀请了小熊兄弟加入,我们欢迎他们吧.
2、(出示情境图)师:这是百货店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如果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二、解决问题,体验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小熊想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要多少钱呢?我们先帮他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教师板书),例如:我要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瓶饮料和1包花生)
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估计学生可能列出:(师板书)
①6×4=24(元),24+7=31(元)②4×6=24(元),24+7=31(元)
③6+6+6+6+7=31(元)④6×4 + 7=31(元)……
(如若学生没有列出第④个算式,则引导学生把第①或第②种方法中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如若有学生说出第④个算式,你能结合小熊购物图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也就是说应该先算乘法还是先算加法呢?(贴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指导书写格式:这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两步式题,计算的时候不把等号写在算式的右边,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个数字6更靠左边的位置写上等号,把没有参加运算的+7抄下来,然后再另起一行算加法,=31(元),最后还要答。
(二)探索“乘减”的运算顺序。
(课件播放小熊来到百货店及说的话)小熊:我有20元钱,想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该问题)
同桌两人说一说怎样算出应找回多少钱。
你们是怎么想的.
可能想到:3×4=12(元) 20-12=8(元)
4+4+4=12(元) 20-12=8(元)
20-3×4……(可指名板书,集体评议)
(最后集体交流中,贴出“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小熊购物”学会了两步计算,有乘有加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三)基本练习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两种食物算算需要多少钱?(分组汇报一下,同学评议)
(2)出示图,算算淘气共买了多少瓶饮料?让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计算。
4×3+5 30—4×5 7十663十7+21
81+9+9135-5×7 80一9 51十6×8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选择部分优秀作业及运算顺序或书写格式错误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让学生指出)关于计算两步式题时的书写格式,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三、数学游戏:模拟购物。
(四人小组活动,生每人准备20元、50元的纸币及零钱)
请小小售货员挂上工作牌,把信封里的食品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游戏规则:同学们从老师发给你们的20元钱和50元钱中选择一张,根据食品上的标价向售货员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和售货员一起计算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
同学们轮流购物,当
一位同学在买东西的时候,其他同学也要注意算一算他和售货员算得对不对。
游戏后,指名学生说说你买了什么,需要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四.巩固练习(完成试一试1.2.3题)
五、回顾反思,梳理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活动,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