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一根善的拐杖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第1、3小题1分、第2小题2分,第6题每小题1分,第7题2分)1.,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章》中所说:“,不亦君子乎?”3.4.,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5.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值得一生品味的茶,那便是母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能温暖我们的心灵;母爱是一片轻柔的春风,能吹走我们的忧愁。
请根据以上语境回答下列问题,让我们共同珍惜和感恩这一份世间挚爱。
(2)仿造文中画线句,再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母爱是 , 。
(3)语境口中应填入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
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黄晕.( ) 披着蓑.( ) (2)文中“烘托”一词的词性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3)与“稀稀疏疏”词义相近的一词是( )A.熙熙攘攘B.密密麻麻C.万籁俱寂D.零零散散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A.等到快口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刘湛秋《雨的四季》)C.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冰心《荷叶·母亲》)D.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二、阅读(47分)(一)古诗文阅读。
七年上册语文期中试题

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 憔悴(qiáo) 并蒂(tì)荫蔽(yìn)吝啬( lìng )B. 一霎(shà)时贮蓄chù沐浴(mù)着落( zhuó)C.侍弄(shì) 分歧(qí)匿笑(nì)徘徊(huái)D. 莅临(lì) 粼粼(lín)祷告(dǎo)姊妹(zhǐ)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嘹亮恍然大悟疲惫不堪各得其所B. 发髻美不甚收自做主张花枝招展C. 静谧油然而生淅淅沥沥咄咄逼人D. 酝酿花团锦簇截然不同喜出望外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5、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古诗词默写(10分)(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
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 一根善的拐杖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一根善的拐杖①14 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丌小心摔断了右腿。
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丌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
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
让我们想丌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
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収广告单的活儿。
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迚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丌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収广告单,他丌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収广告单,佝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丌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
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戒太阳伞下。
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
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1 / 8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
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
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
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
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
丌,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一根善的拐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根善的拐杖》阅读练习及答案One Good CaneWhen I was 14 and in r high。
my XXX site。
The doctor said he would need at least a year and a half to recover。
which worried my father because the family relied on his e.XXX't sit still。
After only two weeks of rest。
he asked my mother to get him a cane。
He said the house was too stuffy and he wanted to go out for a walk。
To our surprise。
even with a cane to support him。
my father still managed to make money for the family when he came back at night。
although it was only a little over ten yuan。
He had found a job distributing XXX there all day with his thick plaster cast on his right leg。
leaning on his cane.One weekend。
XXX distribute flyers for him。
but he scolded me harshly。
saying。
"Only a child with no future would do this kind of job。
You just focus on your studies!" But for the first time。
朱成玉《一根善的拐杖》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成玉《一根善的拐杖》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根善的拐杖朱成玉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
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
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
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
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
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
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
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
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
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
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
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
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
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
原来老人中暑了。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
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读拼音,写词语。
chóu yuàn páo xiào zāo gāo héǎi níng shì2.辨析组词。
爆篷弦崖卡kǎ瀑蓬舷涯卡qiǎ3.把成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填进句子中。
(1)技一钉铁自自歌舞笔花天之(2)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歌手们的歌声有如,非同寻常的演唱功底,着实是,令人佩服不已。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周围的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改反问句)(2)闰土对鲁迅说:“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3)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改病句)(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仿写句子)这种,既又;既又。
5.判断下列各题。
(1)《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
()(2)读同一篇文章,虽阅读目的不同,但采用的阅读方法及关注的内容应相同。
()(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
()(4)课文《桥》中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6.默写(1)武汉新冠肺炎爆发,钟南山院士不顾自己83岁高龄,第一时间奔赴抗疫前线,寻找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正如曹植所说的“,”。
(2)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宋代辛弃疾写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生动地描绘了乡村月夜下,人们谈论丰收的景象。
比喻义引申义

比喻义引申义第十二讲引申义、比喻义(一)概念词语的意义包含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本义:I例:“钢铁”中的“铁”指金属元素。
一引申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手无寸铁”中的“铁”指刀枪。
一比喻义:............................例:“铁证如山”中的“铁”比喻坚定不移。
练习: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
本义:比喻义: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
本义:比喻义: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指导:词语的语境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但又与词典义有某种联系的新含义。
(二)例题分析1、③一年里也没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望见蓝天了。
④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
常年的失眠纠缠,让人感叹青春岁月一去不还。
医生建议,唯锻炼,方能缓解一二。
于是,清早买菜,特意拐弯去屋后的荒坡走了走。
题:结合语境,分析第④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近来冷空气过境,把天洗了一遍,天蓝得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贵重。
答:“贵重”说明看见蓝天的机会不多,照应了第③段,也表现了作者见到蓝天那份惊喜和珍惜的心情。
2、③渐渐的,深浓的山影里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光,橘黄的,淡绿的,暗红的,仿佛一颗颗斑斓的水晶稀稀疏疏地镶嵌着,晶莹的光仿佛还在夜色中微颤。
船儿缓缓地前行着,它们一一往我的身后退去,我却忍不住转身望着那些颇显俏皮的光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震悚(sǒnɡ)憎恶(zènɡ)酌油(zhuó)诘问(jié)B.粗拙(zhuō)滞笨(zhì)愧怍(zuò)侮辱(wǔ)C.镶嵌(qiàn)门槛(jiàn)忿然(fèn)家圃(pú)D.霹雳(pī)取缔(dì)自矜(jīnɡ)撬开(qiào)2. 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书斋门槛絮说微不足到 B.绷紧头颅衰悼大廷广众C.撬门荒辟诘问言外之义 D.肚脐疮疤辫子切切察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父亲)偶尔出去一趟。
回来时,一副失落又若有所失....的模样。
B.“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慨。
C.从此对于她(阿长),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叉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l6万字左石的书。
B.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C.3月23日,学校开展了“让书香溢满校园”主题教育。
D.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分)①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6. 下列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句子中的“啊呀”一词是拟声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善的拐杖
朱成玉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
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
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
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
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
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
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
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
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
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
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
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
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
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
原来老人中暑了。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
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
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
”父亲笑着说。
⑩人群出奇地安静。
⑪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
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⑫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⑬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
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⑭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17.选文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联系前文,说说第⑫段划线句“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的含义。
(3分)
19.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4分)
20.说说标题“一根善的拐杖”好在哪里。
(4分)
17.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1分),表现了父亲发广告单的不易(1分),为后文老人中暑摔倒的情节做铺垫(1分)。
18.(3分)麻木冷漠的行人们(1分)在父亲善良行为的影响下(1分)也开始做出善良的举动(1分)。
19.(4分)①善良(乐于助人、有担当),因为他扶起一位中暑的老人,并将一支拐杖给了老人。
②吃苦耐劳(有责任感、勤劳),因为他在摔断了右腿需要休养时,还顶着烈日去发广告单挣钱养家。
③爱孩子,因为他不让“我”帮他发广告单,督促“我”读书。
(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20.(4分)①是文章的线索(1分);②一语双关,既指父亲递给老人的拐杖(1分),突出父亲善良的高尚品质(1分),也指人们善良品性的精神支柱(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