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顺妥敏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顺妥敏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顺妥敏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翟亭亭;潘家华【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Shuntuomin with that of corticosteroid,then have a better decision in the treatment for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A total of 232 case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llergic rhinitis were involved in th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with 68 cases treated by Shuntuomin and corticosteroid and 72 cases using Shuntuomin,92 cases using corticosteroid two times every day. The basic treatment of three groups was Nuosiqing and Mobijing which were also used twice per day. After one month treatment,the effect, including the relief time,controlment and adverse reaction and so on were assessed using CARAT10.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mbination treatment groups and two others in the number ofrelief;Shuntuomin group achieved better effect in relief time, while combination treatment group was also better in controlment. Conclusion Shuntuomin could relieve symptoms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short time,but long time control also need the combined use of corticosteroid.%目的:比较顺妥敏与鼻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探讨不同剂型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

探讨不同剂型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

探讨不同剂型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本次实验采用不同剂型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分析临床改善成效。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0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

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观察组则为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分析患者鼻炎改善成效。

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THSS评分为(5.4±1.6)分,对照组为(7.3±1.8)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病情改善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49/52),对照组则为88.5%(46/5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

结论:采用依巴斯汀片联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好,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成果更令人满意,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剂型;抗组胺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属于人体异常免疫反应,其有多种细胞因子以及免疫活性细胞的参与。

在我国该疾病的发生率超过了10%,在注射免疫疗法和药物治疗下可以取得一定成效【1】。

但是部分患者在注射免疫疗法的过程中存在过敏反应和不良症状。

在治疗I型变异反应疾病的过程中,要关注组胺药物的反馈,提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0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升治疗结局。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04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5例疗效观察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5例疗效观察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5例疗效观察
朱宏莲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9(013)010
【摘要】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口服开瑞坦和中成药辛芩颗粒,局部外用立复汀(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三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结果 25例病例中,13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2%.结论此三种药物相结合,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1页(P377)
【作者】朱宏莲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医院,江苏,南京,2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低温等离子结合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王汝玉
2.体质辨治合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忻耀杰;滕磊;张珺珺
3.布地奈德和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J], 王嫒;赵长青;安云芳;冀永进;白仙娥
4.微波及鼻用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J], 肖才文
5.体质辨治合穴位注射联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忻耀杰;滕磊;张珺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组胺药在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抗组胺药在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O 引 言
儿 童变应 性鼻炎 是一种 常见病 、多发 病 ,是 一种气 道 的 慢 性 炎症性 疾 病 。接 触 的过 敏原 如室 内尘螨 、动物 的皮 毛 、 蟑 螂 、花 粉 、霉 菌 等 是 最 常见 的危 险 因 素 [ 1 1 0/ J , J L 变应 性
鼻炎 发 病机 制 尚不 完全 清 楚 ,且 缺少 根 治 手段 。现 将 我 院 2 0 0 8年 1月至 2 0 1 2年 l 0月 间收治 的 4 0例儿 童变应性 鼻 炎 患儿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 总结 ,现报告 如下 。

两组 患儿治 疗后疗
两 组 患 儿 治疗 后 ,疗 效 比较 ,总 有 效率 均 为 9 5 %,差 异 均无统 计学 意义 > 0 . O 5 )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0 8年 1月 至 2 0 1 2年 l 0月 间来 我 院 的 4 O例 儿 童变应 性鼻 炎患儿 , 其 中男性 2 2例 , 女性 1 8例 ; 年龄 2~ 1 1 岁 ,平 均年 龄 5 . 5±1 . 9岁 ; 其 中 2— 3岁 患儿 8例 ,3 5 岁 患儿 1 7例 , 5一l 1 岁患 儿 1 5例 。其 中观察组男 性 1 2例 , 女 性 8例 ,平 均 年龄 5 . 6±1 . 5岁 ; 对照 组男 性 1 0例 ,女 性 1 0例 ,平 均 年 龄 5 . 7±1 . 2岁 。两 组 患 者在 性别 、年龄 、病 程 以及 疾 病严 重 程度 比较 ,差 异均 无统 计 学意 义 ( 尸> 0 . O 5 ) , 具 有可 比性 。
1 4 6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l 4 卷第 7 期

洗鼻疗法结合花粉阻隔剂对妊娠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洗鼻疗法结合花粉阻隔剂对妊娠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洗鼻疗法结合花粉阻隔剂对妊娠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孙称心;高瑞尧;底孟林茜【摘要】目的比较洗鼻疗法与花粉阻隔剂对妊娠期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洗鼻疗法与花粉阻隔剂在妊娠期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妊娠期变应性鼻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10例(洗鼻疗法治疗),B组10例(花粉阻隔剂治疗),C组10例(洗鼻疗法结合花粉阻隔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鼻炎症状评分体系评价3组症状的严重程度,应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3组鼻部症状均属中至重度水平,3组各症状评分、症状总评分和RQLQ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各症状评分、症状总评分和RQLQ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鼻塞症状评分和症状总评分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洗鼻疗法能有效改善妊娠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塞症状,洗鼻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洗鼻疗法结合花粉阻隔剂治疗效果更好.【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7)010【总页数】4页(P1188-1191)【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季节性;妊娠;鼻灌洗【作者】孙称心;高瑞尧;底孟林茜【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3班,河北保定071000;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2015级临床7班,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1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由于发病率高,变应性鼻炎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正常社会生活、睡眠和工作的必须接受治疗的疾病[1-2]。

鼻内糖皮质激素是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但大多数患者对激素存在畏惧和抵抗心理,尤其是妊娠期变应性鼻炎应该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3]。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预防性治疗临床观察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预防性治疗临床观察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预防性治疗临床观察何平;金晓杰【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23)1【摘要】目的根据上海地区气传花粉监测数据,对上海闵行地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春季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上海闵行地区2014年10月~2015年4月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季节性对花粉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治疗组44例,正常治疗组45例。

两组患者均应用抗组胺药物咪唑斯汀10 mg口服,1次/d,预防治疗组根据上海地区气传花粉检测数据,从花粉高峰期前2周开始应用咪唑斯汀持续用药一直到花粉高峰期结束;正常治疗组则选择在花粉高峰期伊始就医的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期间每两周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

结果在闵行区域4月花粉高峰期为时间段,预防治疗组的VAS评分在鼻痒、鼻塞、睡眠、工作影响和整体舒适感方面的指标均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而SF-36生活质量量表也显示,在与变应性鼻炎最相关的RP(生理职能)与RE(情感职能)两个维度中,预防治疗组得分均高于正常治疗组,并在整个花粉高峰期均保持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

结论根据气象数据及时给予预防性用药对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发作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应加强患者根据气象相关预报增强预防意识。

【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咪唑斯汀;闵行地区;预防性治疗【作者】何平;金晓杰【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耳鼻咽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1【相关文献】1.宁波乡村地区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徐科;顾能荣2.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J], 徐孝玲;文永霞;魏健3.季节性变应性鼻炎预防性治疗观察分析 [J], 楚富兴4.艾灸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J], 胡蓉; 唐森; 刘样; 黎再云; 楼天晓5.观察艾灸预防性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的临床疗效 [J], 孙欣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粉阻隔剂联合过敏原清除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花粉阻隔剂联合过敏原清除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5~ 9 0 : / a , 鼻塞为 间歇性 或交 互性 , 鼻 痒为 蚁行 感 但
1 . 1 一般 资料
院2 0 1 2年 8月至 2 0 1 3年 2月 间的就诊患者 , 均确诊 为
A R, 根据数 字随机分组原则 以及 患者 自愿原 则进行 临
可忍受 ; 1 分: 喷嚏 3~5个/ 次, 流涕小 于 4次/ d , 鼻塞 为有意识 吸气 时感觉 , 鼻 痒为 间 断感 觉。将 喷 嚏、 流 涕、 鼻塞 以及 鼻 痒 得 分 进行 相加 , 即 为症 状 总得 分 。 ( 2 ) 对患者进行 心 理状态 的评估 , 评 估采 用 抑郁 自评 量表 ( S D S ) 、 焦虑心情指数( S A S ) 以及 自尊 评价 ( S E S ) 的问卷调查 , 于最 后一 次复诊 时填写 。S A S 、 S D S得分 越低 , 说 明心 理状态 越好 ; S E S得 分越 高 , 说 明 自尊水
准 ; ( 2 ) 变应 原皮肤 点刺 试验尘 螨 阳性 + +及 以上 ; ( 3 ) 血清尘 螨特异性 I g E >2 I 级; ( 4 ) 近 4周 内未用过任
何药物 ; ( 5 ) 年龄 ≥l 4岁 。
料用 ’ c 检验 ,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 、 方差分析 。
清除剂 。观察 两组 患者疗效、 不 良反应 以及 心理状 态评 分。结果
< 0 . 0 5 ) 。结论
对9 8 例诊 断
为尘螨过敏 的 A R患者进行临床分组 , 其 中对照组给予 丙酸 氟替 卡松 鼻喷剂 , 观 察组给 予花粉 阻隔剂联合过敏 原 治疗后 , 两组 患者 临床 症状得 分 均有显 著 下 降, 其 中尤以观 察组 明显 ( 均 P<0 . 0 5 )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 自尊评价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好 于对照组 ( P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涕为主要症 状的AR患
中 药

次,连续用药

者可考虑局
不超过7天。
部用药。
编辑课件
8
鼻 腔 冲 洗
19
三、免疫治疗
治疗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
• 临床诊断明确、无禁忌症的AR患者即可以采用变应原免疫治疗,而不需要以药物治疗无效为前提 条件。
• 根据国内目前可供临床使用的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的种类,免疫治疗的适应证主要为尘螨过敏导致 的中-重度持续性AR,合并其他变应原数量少(1~2种),最好是单一尘螨过敏的患者。
性。
编辑课件

6
临床诊断
•体征:
①双侧鼻粘膜苍白、水肿,鼻腔有水样分泌物; ②可伴有结膜充血、水肿; ③病程较长者可有中鼻甲水肿、息肉样变。 ④伴有哮喘、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有相应的肺部、皮肤体征。
编辑课件
7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 变应原种类应该是本地区常见的气传变应原,主要包括尘螨、蟑螂、动物皮屑 、真菌和花粉等。
编辑课件
9
比较项目 原理
敏感性 特异性 药物影响 皮肤条件 结果评判 技术要求 风险性 价格
变应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抗原抗体在体表的反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对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的直
等介质、属间接的生物测定
接免疫化学测定
高 较高
较高 较高
抗组胺药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要求高
编辑课件
21
治疗
四、外科治疗
• AR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酌情使用。 • 手术方式包括2种类型: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为目的的下鼻甲成形术和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熊鑫;施磊;郭晓安;王婕妤;金鑫【摘要】目的观察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9例AR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对两组进行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RQLQ)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RQLQ评分均下降,且治疗4周时明显低于治疗2周时,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2.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儿童AR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儿鼻部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8(058)048【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花粉阻隔剂;盐酸氮卓斯汀;儿童【作者】熊鑫;施磊;郭晓安;王婕妤;金鑫【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阳 11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阳 11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阳 11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阳 11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变应性鼻炎(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腔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1],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溢和鼻塞为主要临床特征。

儿童AR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0%。

AR本身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鼻黏膜防御和清除功能较差,更易患AR且症状较重并容易复发,影响患儿的身体和精神健康[2]。

目前,AR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

泰斯花粉阻隔剂是一种高纯度、高黏度矿物油混合物,能够在初始环节有效阻隔变应原,从而阻断后续一系列炎症反应发生,其对AR患儿有效[3],但起效时间缓慢。

一线抗组胺药物能快速缓解鼻部症状,但对于鼻塞症状的疗效有限[4,5]。

因此,探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采用泰斯花粉阻隔剂联合鼻用抗组胺药治疗儿童AR,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7年8月~2018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AR患儿,均符合儿童AR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6]。

纳入标准:①年龄6~16岁;②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出现2个或以上,可伴有眼部症状,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时间≥1 h,且症状表现≥4 d/周,连续4周及以上;③专科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内水样黏液样分泌物,下鼻甲苍白肿胀;④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尘螨项(屋尘螨或粉尘螨)结果≥++。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②存在某些原发病,如鼻腔肿物、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严重的鼻中隔偏曲等;③临床上存在尚未控制的活动性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④1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抗白三烯、减充血剂等药物;⑤合并其他全身免疫性疾病;⑥因病中途退出。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6~16(11.5±2.3)岁,病程1~4年;对照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6~16(11.8±2.1)岁,病程1~5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德国MEDA Manufacturing GmbH)治疗,每次左右鼻孔各1喷(140 μg/喷),早晚各1次,连续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泰斯花粉阻隔剂,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15~30 min后,取泰斯花粉阻隔剂(约1 cm长软膏)用棉签均匀涂布于鼻孔周围及鼻前庭前端皮肤,3次/d,连续4周。

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激素或其他干扰试验结果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对两组进行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1.3.1 鼻部症状VAS评分将VAS制成10 cm长的标尺,以0~10表示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0代表没有症状,10代表症状最重,难以忍受。

根据患者在标尺上的选择填写相应分值。

1.3.2 RQLQ评分 RQLQ评分内容包括7个大项目、26个子项目,分别为鼻部症状(鼻塞、喷嚏、流涕、鼻后滴漏)、眼部症状(眼痒、眼肿、眼痛、流泪)、非鼻或眼部症状(疲倦、时感口渴、创造力下降、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头痛、疲惫不堪)、睡眠(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睡眠质量不佳)、情感(心情沮丧、无助、易怒、因症状感到烦恼)、日常生活(因使用纸巾感到不便、需揉鼻子或眼睛、需反复吸鼻或擤鼻)以及总体生活质量。

每小项取值0~3分,0分表示该项目未受到鼻炎症状影响,1分表示轻度影响,2分表示中度影响,3分表示重度影响,甚至难以忍受。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填写相应的分值。

1.3.3 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计算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

疗效指数≥65%为显效,>25%~<65%为有效,≤25%为无效或加重。

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3.4 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不适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鼻部症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4周时低于治疗2周时,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VAS评分比较(分,组别n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总症状观察组36 治疗前7.26±2.647.23±2.277.39±2.546.24±2.387.13±2.42 治疗2周4.73±2.15ac4.32±2.03ac5.63±2.01ac4.58±2.16ac4.61±2.24ac 治疗4周2.57±1.02abc2.26±0.97abc3.12±1.96abc2.43±1.13abc2.86±1.23abc对照组33 治疗前7.37±2.587.19±2.357.64±2.436.53±3.477.26±2.37 治疗2周5.64±2.27a5.23±2.16a6.13±2.14a5.16±2.23a5.87±2.46a 治疗4周3.69±1.54ab3.72±1.27ab4.26±2.17ab3.62±1.73ab3.76±1.83ab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2周时比较,b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c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RQL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4周时明显低于治疗2周时,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

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分别为10、14、9例及72.73%。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06,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分,组别n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鼻或眼部症状睡眠情感日常生活总体生活质量观察组36 治疗前8.36±3.526.52±2.6113.94±4.027.62±3.287.48±3.628.27±2.362.07±1.25 治疗2周4.51±2.73a3.42±2.35a6.86±3.23a3.26±1.86a3.28±2.57a4.13±1.82a1.16±0.7 6a 治疗4周2.46±1.87abc1.37±0.92abc3.92±1.57abc2.54±1.32abc2.16±1.05abc1.54±0. 81abc0.81±0.34abc对照组33 治疗前8.29±3.486.21±2.8613.76±4.357.46±3.547.35±3.978.65±2.742.38±1.31 治疗2周5.48±2.63a4.09±2.18a8.73±3.62a4.19±2.01a5.08±3.16a5.62±2.35a1.97±0.5 3a 治疗4周3.97±1.62ab2.63±1.02ab5.64±2.37ab3.12±1.43ab3.84±1.12ab2.06±1.12ab 1.21±0.28ab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2周时比较,b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c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1例(2.78%)涂抹泰斯花粉阻隔剂后出现鼻腔刺激感,对照组1例(3.03%)感苦味,均自行缓解,未见其他不适。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儿童AR是指易感患儿接触变应原后发生的由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AR可导致慢性缺氧,不仅影响患儿睡眠质量,降低注意力和记忆力,还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

与此同时,长期免疫反应还可能诱发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严重降低患儿生活质量。

临床上就诊的AR患儿大部分为中重度,且多数症状呈持续性发作,需要长期治疗以控制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