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9年拟接收直博生名单的公告
附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2005-2006学年,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2005-2006学年,获得三井化学奖学金
2006-2007学年,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2006-2007学年,获得院级优秀学生干部
申请人所学专业的同年级总人数及前三年总评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
年级总人数406人,排名第46名
推荐人姓名
陈水挟
职称
教授
所在单位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许文超同学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总成绩在年级列第46名。曾分别在大一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大二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许文超同学有强烈的进取心,对科研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希望进一步深造与提高。我认为该生有继续培养的潜力,有望在研究生阶段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我同意推荐许文超同学攻读直博研究生。
注:课程成绩等级依次为:大于90分为优秀,80分至89分之间为良好,70分至79分之间为中等,60分至69分之间为及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
2005年9月,我进入了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学阶段。经过在化学院学习和生活的三年,我深刻地了解到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是一个出色的人才培养基地。在老师耐心讲授和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化学工程方面充满了兴趣与憧憬,为了更进一步深入学习探索科学的奥秘,我决心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全心全意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同时,为了保持自己思想上的先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我在19岁那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理论,时刻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另外,我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里素质健全,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
我希望可以继续留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成为本院的直博生。我对化学工艺和材料化学很有兴趣,我也已经跟陈振兴老师进行了联系,并开始在他实验室跟进实验。我很想继续留在本院师从陈振兴老师,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继续我的学习生涯。陈振兴教授知识渊博,专业经验丰富,在前段学习时间中我受益匪浅,我很希望能够成为陈振兴老师的学生。如果我得到直博资格,我会珍惜院给我的机会,绝对不放弃!
王瑾-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教授
所在单位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与药 物分子设计实验室
本人曾于 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及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分别担任王瑾同学
所在年级《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课的教学工作。该同学给我的印象是:学习勤
奋,踏实严谨,经常参与讨论课程问题,并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去年我曾经指导王
瑾同学所在小组参加学校科研设计大赛,接触中我认为她是一位基础知识较扎实,对
本
校 三 推荐人姓名
黄民
职称
教授
所在单位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代谢与药 动学实验室
名
王瑾同学本科阶段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广泛的
本 专业知识;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该生参加了药
专 剂实验室学生业余科研项目的工作,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果能够灵活运用有关理论, 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巧,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潜能。
二、科研学术兴趣 及研究计划 基于目前的水平及了解范围,我对缓控释制剂研究很感兴趣,这是个公认的药剂学发展热门,也是已 经被越来越多地证明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方向。其中,脉冲给药系统的研究是我现在考虑的具体方向,这 种给药系统的目的不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而是按照时辰药理学的原理适时地释放药物, 即按预定时间 单次或多次地释放药物, 能够避免某些药物因持续高浓度造成的受体敏感性降低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当 然我的想法必须同实验室条件、研究小组的现有基础相联系,我个人也必须对该领域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开 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05-06 学年 :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天普药业奖学金;
本科学习期间 获奖情况
中山大学药学院优秀团干。 06-07 学年 :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关于做好中山大学2010年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研院…2009‟46号关于做好中山大学2010年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各有关招生单位:为了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稳定和提高博士生招生生源质量,我校2010年继续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原则选拔和招收“直博生”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
选拔时要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及能力全面考查,要加强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的选拔。
二、招生学科和名额招生学科以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药学和基础医学等基础研究学科为主,招生名额视生源状况、导师的博士生招生计划和科研需求而定。
“直博生”占招生学院(包括中心、医院、直属系,以下简称院系)的博士生招生总规模。
接收本校应届本科生直接攻博还须占招生院系的推荐免试硕士生名额。
按照我校培养机制改革试行办法的要求,招收“直博生”的导师须进行相应的科研经费配套投入(五年制)。
三、选拔对象及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心健康;2、学业优秀,获得免试硕士生资格的“985工程”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3、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参加总分为100分的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参加总分为710分的成绩不低于426分);4、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的潜能;5、获得2名本专业的教授(其中1名应是拟接收导师)的推荐,并有在其中1名推荐人指导下从事学术研究的经历。
四、申请与选拔(一)达到报读条件的考生请于9月26日前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填写《中山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附件1),按照要求将“申请表”连同—2—专家推荐书、成绩单、学术成果证明及相关证件复印件等材料交送到所报读的院系。
(二)各院系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请于9月30日前完成对“直博生”申请人的资格审查,确定拟考核人选,并将相关材料送交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中山大学2008年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

中山大学2008年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各有关招生单位:为了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稳定和提高基础学科博士招生生源质量,我校2008年继续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原则选拔和招收“直博生”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
选拨时要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及能力全面考查,要加强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的选拨。
二、招生学科和名额招生学科以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药学和基础医学等基础研究学科为主,招生名额视生源状况、导师的科研需求及资助能力而定。
“直博生”占学院博士生招生的总规模。
按照我校培养机制改革试行办法的要求,招收“直博生”的导师须进行相应的科研经费配套投入(五年制)。
三、选拔对象及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心健康;2、可达到本校免试硕士生条件的校内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3、学业优秀,且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参加总分为100分的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参加总分为710分的成绩不低于426分);4、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的潜能;5、获得我校三名本专业的教授(其中一名应是拟接收导师)的推荐。
四、推荐与选拨1、被推荐者请于8月25日前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graeuate.zsu,edu,cn),填写《中山大学2008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附件1)(含个人简历、在学期间所获奖励、参与科研情况、本人特长、学习和研究计划书等)、并按照要求将“申请表”连同成绩单、学术成果证明及相关证件复印件等材料交送到所报读的院系;2、请各院系招生领导小组在9月5日前完成对被推荐为“直博生”学生的资格进行审查,并将审查通过且同意推荐学生的报考申请表和相关材料、三名我校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书以及由院(系)汇总录入的《中山大学2008年拟接收“直博生”公示表》(附件2)电子文档和打印件(用A4纸打印一份,院系盖章),集中送交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考生姓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专业总人数:97人,排名23名
课程成绩等级
门 数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参加国家英语考试时间及成绩
2007年12月
成绩:523(六级)
7
20
7
1
0
被推荐人的学术背景、曾参与过的科研工作、科研学术兴趣、读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计划、其它特长
我计划在大四这一学年,进黄曦老师实验室,进行实验技能和理论的学习,力求在大四这一学年掌握多种实验技能,并加强自己在相关科研方面的理论知识,扩充医学和免疫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要进行的科研工作的背景和前沿的学习和了解,在2009年5月前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在掌握多种实验技能后,进入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后,就可以着手开始自己的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一方面要丰富和增加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及时了解研究方向的科研动态和前沿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英语的读、写、听、说能力,如此能提高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写论文的能力,并为未来出国进行学习交流做准备。课程学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能力方面,该生具有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能开创性地解决一些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本科期间,积极参与实验室科研项目,实验中该生能够灵活运用有关理论,对实验现象和相关结果深入分析,提出独特见解,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该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态度认真负责、细心谨慎,实验计划完备而细致。该生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注重于实验室人员交流论证。反映出该生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培养潜质。
附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推荐人姓名
曾兆华
职称
副教授
所在单位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谭剑波同学在大三期间在龚孟濂教授的课题组里进行科研训练,并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到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据我所了解,项目即将在近期内结题,并将写成英文论文进行投稿。虽然所报的方向是功能高分子,而在龚孟濂教授里的方向是水热合成纳米材料,但是我认为谭剑波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因为一个本科生独立承担一个项目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即使这是一个不大的项目,他必须协调好上课与科研的时间,要做到两不误,谭剑波同学大三的平均绩点达到3.6以上,项目也有一定的成果,这证明他在这方面的协调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同时,也证明了他的毅力,这是搞科研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独立进行科研项目固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中必然会经历很多的失败与挫折,但是他能够坚持下来并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果。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谭剑波同学自2007年暑假开始一直在我的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申请的“稀土掺杂磁性纳米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获得了2007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资助。在石建新老师的指导下,他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利用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具有特殊形貌的四方结构钒酸镧,如自组装三维扫把状、自组装三维哑铃状和棒状。其中,前两种形貌在SCI文献库中未见报道。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解释。磁性研究发现:制备的四方结构钒酸镧的反铁磁强度比文献结果强10倍左右,转变温度由文献报道的50 K上升到100 K左右。以上成果已经用英语写成论文,并将在近期内投稿。这表明,他具有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较高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化学专业水平,具备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也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中山大学2009年拟接收直博生公示表

推荐人姓名
黄曦
职 称
教授
所在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该生非常热爱科学研究,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培养潜力大。在本科期间,她学习成绩优秀。我毫无保留的同意招收黄巧莹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读我的博士研究生。
推荐人姓名
陈元
职 称
教授
所在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黄巧莹同学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本科学习期间,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课题设计、统计分析方法、论文撰写的技能。
黄巧莹同学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本科学习期间,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课题设计、统计分析方法、论文撰写的技能。学习刻苦认真,基础知识扎实,有良好的科研根基,较高的科研潜能,不断探索科学奥妙的热情与实力。该学生本科专业成绩优秀,英语六级成绩优秀(568分),为人热情、真诚,与人相处融洽,爱好运动、绘画,综合素质较高,有较大的培养潜能。我同意推荐黄巧莹同学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读黎明涛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黄巧莹同学是中山医学院2009届本科生。该学生,曾多次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及捐赠奖学金(2006年度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日本第一三共医药学奖学金)。该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专业成绩排名53/244,英语六级成绩568分。
该同学在社会实践中相当优秀,曾任中山大学北校区宣传部副部长、04年级学生会秘书长等职务,并多次获得校级、院级“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称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力,也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该生曾参加“北塘计划”与英国医学生一同到河源支教,曾到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香港大学合办的“我的家乡纵横行”电子作品颁奖典礼暨综合活动中担任研究助理,负责组织和英语翻译工作。此外,该生文笔很好且有绘画和排球等体育运动特长,综合素质高。
中山大学关于2009年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研院…2008‟47号中山大学关于2009年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各有关招生单位:为了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稳定和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我校2009年继续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招生原则选拔和招收“直博生”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
选拔时要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及能力全面考查,要加强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的选拔。
二、招生学科、导师和名额招生学科以基础学科和实验学科为主,其它学科由各院系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招生名额视生源状况、导师的科研需求及资助能力而定。
“直博生”占招生院(系)的博士生招生总规模。
同时还需占考生本科学习学校的推荐免试硕士生名额。
按照我校培养机制改革试行办法的要求,招收“直博生”的导师须进行相应的科研经费配套投入(五年制)。
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负责人等,如有需要,可由本人提名并经过严格考核,自主招收“直博生”一名。
三、选拔对象及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心健康;2、全国“985”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硕士生资格;3、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造性学习和研究的潜能;4、学业优秀,且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总分为100分的成绩不低于60分,总分为710分的成绩不低于426分);四、选拔程序1、考生请于9月15日前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址:—2—/zsw/),填写《中山大学2009年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读博士生申请表》(附件1)(含个人简历、在学期间所获奖励、参与科研情况、本人特长、学习和研究计划书等)、并按照要求将“申请表”连同成绩单、学术成果证明及相关证件复印件等材料交送到所报读的院系;2、申请者需获得三名拟报读学科领域教授的推荐(其中一名须为拟报读的导师,其它两名为考生本科就读学校的教授),推荐书请于9月15日前与其它申请材料一并送交报读院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沈杨
光学工程
18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向鹏
光学工程
19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朱金汉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20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苏胜飞
凝聚态物理
21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璟锟
凝聚态物理
22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刘家明
理论物理
23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陈伟才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4
2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金顺玉
凝聚态物理
3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少云
材料物理与化学
4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宇翔
凝聚态物理
5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陈梓敏
光学工程
6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邓子岚
光学
7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和河向
光学
8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何春勇
材料物理与化学
9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贺致远
辜乌根
材料物理与化学
32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王晓明
物理化学
33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郭富盛
材料物理与化学
34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吴宇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5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姚加
无机化学
36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张卫
无机化学
37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康
材料物理与化学
38
生命科学学院
袁吉民
食品安全生物学
39
生命科学学院
遗传学
49
生命科学学院
温俊志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0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1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黄世平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52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赖韩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53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李柏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54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郑培嘉
计算机应用技术
55
药学院
陈上英
药物化学
56
药学院
赖信君
工程力学
67
中山医学院
陈白雪
微生物学
68
中山医学院
邓秋婵
免疫学
69
中山医学院
王金丽
免疫学
70
中山医学院
丁肖凡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
71
中山医学院
黄巧莹
药理学
72
中山医学院
应喆
微生物学
73
中山医学院
郑智浩
药理学
74
公共卫生学院
冯谦谨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75
公共卫生学院
张喆庆
营养与食品卫生
76
公共卫生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黎蓝宁
有机化学
25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扬
材料物理与化学
26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争晖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7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王琴
材料物理与化学
28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吴晗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9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徐先燕
物理化学
30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叶小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1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刘福佳
水生生物学
40
生命科学学院
罗钰龙
植物学
41
生命科学学院王锦旭植ຫໍສະໝຸດ 学42生命科学学院
王鲁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3
生命科学学院
王明辉
动物学
44
生命科学学院
方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5
生命科学学院
何琪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6
生命科学学院
李蔚
海洋生物学
47
生命科学学院
吕杨
生物信息学
48
生命科学学院
尉迟一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0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胡文勇
凝聚态物理
11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黄海鸣
理论物理
12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夏彧
理论物理
13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林君浩
光学工程
14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马文静
凝聚态物理
15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庞晓宁
光学
16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申亮
材料物理与化学
甘人友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77
肿瘤防治中心
黄俊廷
肿瘤学
78
肿瘤防治中心
奉复拓
肿瘤学
79
肿瘤防治中心
郭允苗
分子医学
80
眼科中心
卢博喻
眼科学
81
眼科中心
邓飞
眼科学
请以上同学于2008年1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网上报名系统(网址:/zsuyy/bsbm),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2009年拟接收“直博生”名单的公告
我校2009年继续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经学生提出申请、三名本专业的教授推荐及公示后,通过学校审核,拟接收王晓萌等81名学生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读博士研究生。现将拟接收“直博生”名单公布如下:
序号
招生院系名称
姓名
拟录取专业
1
历史学系
王晓萌
中国古代史
王瑾
药剂学
57
药学院
王冕
药物化学
58
药学院
曾行
药理学
59
药学院
张帆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60
药学院
高思
药理学
61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刘轶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6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柏珺
环境科学
6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骆玮诗
环境工程
6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戚锦典
气象学
6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涂玉婷
环境工程
66
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