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秸秆氨化养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秸秆氨化养牛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482168893.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秸秆氨化养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秸秆氨化养牛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秸秆氨化养牛项目发展概况 (12)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

2.5.4秸秆氨化养牛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

2.6分析结论 (13)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

3.1市场调查 (15)

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

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

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

3.1.4替代产品调查 (16)

3.1.5产品价格调查 (16)

3.1.6国外市场调查 (17)

3.2市场预测 (17)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

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

3.2.3价格预测 (18)

3.3市场推销战略 (18)

3.3.1推销方式 (19)

3.3.2推销措施 (19)

3.3.3促销价格制度 (19)

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

3.4.1产品方案 (20)

3.4.2建设规模 (20)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

3.6市场分析结论 (21)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

4.1地理位置选择 (22)

4.2区域投资环境 (23)

4.2.1区域地理位置 (23)

4.2.2区域概况 (23)

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

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

4.2.5区域资源概况 (24)

4.2.6区域经济建设 (25)

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

4.3.1基础设施建设 (25)

4.3.2产业发展概况 (26)

4.3.3园区发展方向 (27)

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

5.1总图布置原则 (29)

5.2土建方案 (29)

5.2.1总体规划方案 (29)

5.2.2土建工程方案 (30)

5.3主要建设内容 (31)

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

5.4.1给排水 (32)

5.4.2供电 (33)

5.5道路设计 (35)

5.6总图运输方案 (36)

5.7土地利用情况 (36)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

第六章产品方案 (38)

6.1产品方案 (38)

6.2产品性能优势 (38)

6.3产品执行标准 (38)

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

6.5产品工艺流程 (39)

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

6.5.2产品工艺流程 (39)

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

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

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

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

6.8仓储方案 (40)

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

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

7.2主要设备选型 (41)

7.2.1设备选型原则 (42)

7.2.2主要设备明细 (43)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

8.2.1能源消耗种类 (44)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

8.4.1项目能耗分析 (45)

8.4.2国家能耗指标 (46)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

8.5.1工业节能 (46)

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

8.5.3节水措施 (47)

8.5.4建筑节能 (48)

8.5.5企业节能管理 (49)

8.6结论 (49)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

9.1.2设计原则 (50)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

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

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

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

9.5绿化方案 (56)

9.6消防措施 (56)

9.6.1设计依据 (56)

9.6.2防范措施 (57)

9.6.3消防管理 (58)

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

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

10.1 编制依据 (60)

10.2概况 (60)

10.3 劳动安全 (60)

10.3.1工程消防 (60)

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

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

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

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

10.4劳动卫生 (62)

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

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

10.4.3个人卫生 (63)

10.4.4照明 (63)

10.4.5噪声 (63)

10.4.6防烫伤 (63)

10.4.7个人防护 (64)

10.4.8安全教育 (64)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

11.1组织机构 (65)

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

11.3人力资源管理 (66)

11.4劳动定员 (66)

11.5福利待遇 (67)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

12.2 建设工期 (68)

12.3实施进度安排 (68)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

13.1投资估算依据 (69)

13.2建设投资估算 (69)

13.3流动资金估算 (70)

13.4资金筹措 (70)

13.5项目投资总额 (70)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

14.1.2产品成本 (75)

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

14.2财务评价 (76)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

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

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

15.1项目风险因素 (82)

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

15.1.2技术风险 (82)

15.1.3市场风险 (82)

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

15.2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

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

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

16.1招标管理 (85)

16.2招标依据 (85)

16.3招标范围 (85)

16.4招标方式 (86)

16.5招标程序 (86)

16.6评标程序 (87)

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

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

16.9合同备案 (87)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

17.1结论 (89)

17.2建议 (89)

附表 (90)

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

附表2 总成本表 (91)

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

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

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6)

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7)

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

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9)

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0)

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2)

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3)

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5)

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7)

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9)

(113)

第一章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本文档当前的正文文字都是告诉我们在该处应该写些什么,当您按要求写出后,这些说明文字的作用完成,就可以删除了。编者注)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项目建设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或技改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XXXX工业园区

1.1.5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6项目投资规模

本次项目的总投资为XXX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XX万元(土建工程为XXX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XXX万元,土地费用XXX万元,其他费用为XX万元,预备费XX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XX万元。

本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XX万元,年均利润总额XX 万元,年均净利润XX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XX万元,年增值税为XX万元;投资利润率为XX%,投资利税率XX%,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XX%,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47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案例如下:

本次“秸秆氨化养牛产业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产品:秸秆氨化养牛

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秸秆氨化养牛产品XXX(产量)。

项目总占地面积XX亩,总建筑面积XXX.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工段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1、主要生产系统生产车间1 1 生产车间2 1 生产车间3 1 生产车间4 1 原料库房 1 成品库房 1

2、辅助生产系统

办公综合楼8 技术研发中心 4 倒班宿舍、食堂 5 供配电站及门卫室 1 其他配套建筑工程 1

合计

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占地面积

3、辅助设施道路及停车场 1 绿化 1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次项目总投资资金XX.00万元人民币,其中由项目企业自筹资金XX.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XX.00万元。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次项目建设期从2014年XX月至2015年XX月,工程建设工期为XX个月。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项目公司简介

1.3编制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发布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案例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3.《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4.《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6.《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8.《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9.《现代财务会计》;

10.《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1.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2.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

一主要指标

1 总占地面积亩

2 总建筑面积㎡

3 道路㎡

4 绿化面积㎡

5 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

建筑工程万元

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

土地费用万元

二主要数据

1 达产年年产值万元

2 年均销售收入万元

3 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

4 年均净利润万元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

6 年均增值税万元

7 年均所得税万元

8 项目定员人

9 建设期月

三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29.80%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40.55%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18.97%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26.51%

5 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

6 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

7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年 5.47

8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年 4.36

9 盈亏平衡点% 45.18%

1.7综合评价

本项目重点研究“秸秆氨化养牛产业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经验积累等,逐步在项目当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秸秆氨化养牛生产基地,以研发和生产秸秆氨化养牛为主,以满足当前市场的极大需求,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并推动我国秸秆氨化养牛事业的发展进程。

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我国秸秆氨化养牛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可行。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技术 一、堆朵氨化法:堆朵氨化法又叫堆贮法、垛贮法。它是将经切碎的秸秆堆成垛、用聚乙烯薄膜密封、注入氨化剂,进行秸秆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 1、秸秆打垛:秸秆打垛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捆草垛,另一种是散草垛。捆草垛整齐,垛可以打得高,节省塑料薄膜,容易机械化管理,不易漏气,并可按草捆数计算垛的重量,但水不易喷均匀,散草垛打不高,必须将塑料薄膜包好,以防漏气。 捆草垛使用较为普遍,一般按长×宽×高为4.6米×4.6米×2.1米的规格制作,垛顶作成屋脊形以利于排掉雨水。顶上压以旧轮胎,再用绳子纵横捆住,防止风刮。有时为了便于插入注氨钢管,打垛时先放一木杠,通氨时取出木杠,插入钢管就容易了。 2、堆垛氨化操作步骤:在干燥的平整地上把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铺开,再把切碎的小麦秸(玉米秸或稻草)加水,调节水分含量在20%左右,再混均匀,在铺好的塑料膜上打垛,垛高可以到2米,垛宽2—3米,其长度可以长可短,根据加工草的多少而定。一般说,垛大点节省塑料膜,但易于漏气,不便补贴。 氨化玉米秸秆时,垛不宜过大,因为这样难以加水搅拌,经过一两天还来不及氨化,秸秆就会霉坏发热。为了通氨,在垛的中间埋一根多孔的硬塑料管或胶管。垛下面铺的和垛上盖的塑料薄膜在每边留出50—100公分,以便把两面的塑料膜折叠好,用泥土压紧,封住,不使漏气。最后,将硬塑料管与液氨罐接通,按秸秆重量的30%通氨。通氨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办事,保证安全,氨用量可以通过称量液氨罐求得,或用流量计计算,还有的根据氨在垛内鼓起塑料膜的程度估计。最后取出垛中的塑料管,将孔洞用胶布粘贴。 3、塑料薄膜的选用;要求用无毒无害,抗老化和气密封性好的薄膜来作草垛的垫底和覆盖,通常用聚乙烯薄膜,膜的厚度、宽度和颜色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氨化粗硬的玉米秸秆,应选用较为厚的塑料薄膜(0.12毫米左右),如氨化麦秸秆则可选用薄一些的膜。选择膜的宽度主要取决于垛的大小和市场供应情况。膜的颜色,如在露天使用,以抗老化的黑色为好,便于吸收阳光和热量,有利于缩短氨化的时间;如果在室内使用,则选择浅色的膜,所需要膜的多少,可以根据垛的大小来计算: 底膜尺寸: 长=垛长+(0.5—0.7)米(余边) 宽=垛宽+(0.5—0.7)米 罩膜尺寸: 长=垛长+高×2+(0.5—0.7)米 宽=垛宽+高×2+(0.5—0.7)米 有的塑料厂家制作专用于堆垛氨化的塑料罩,使用时将其套在秸秆垛上就行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生产实践中,所用薄膜的尺寸,一般用下铺(底膜)为6×6米,上盖为10×10米,这样一次性可氨化秸秆麦秸为1.5吨,切碎麦秸为3吨。 4、注氨量的确定;首先要计算出秸秆垛的重量,为此先要测出秸秆垛的密度。据报道:未切碎的风干秸秆的平均密度为:新麦秸55千克/立方米;旧麦秸垛79千克/立方米;新玉米秸垛79千克/立方米;旧玉米秸垛99千克/立方米。其次,参考上述秸秆垛的平均密度再乘以秸秆垛的体积,即为该垛的重量。最后,根据秸秆垛的重量,计算出某一秸秆垛应注入氨量的多少。例如:某一新麦秸垛(密度为55千克/立方米)的长宽高分别为4.6,4.6,2.1米,注入相当于秸秆干物质重量3%的液氨进行氨化,则该麦秸垛需要液氨量为:4.6×4.6×2.1×55×3%=73.32千克。 5、注入氨的方式:目前我国采用注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氨槽车从化肥厂灌氨后直接开到现场氨化。另一种是将氨槽车中的氨分装入氨瓶(200或400千克等)后,再向秸秆垛中

秸秆的氨化处理有哪些方法

秸秆的氨化处理有哪些方法 秸秆的氨化处理,是将氨化剂按一定的比例掺入到秸秆中,在密封的条件下,使氨与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和消化率。 氨化处理,从氨的来源用氨化剂)来说,主要有:液氨、尿素、碳酸氢氨和氨水等4种。从理论上说;以液氨为氨源最为经济;但由于液氮在运输、贮存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目前用得很少。而从实际上看,以尿素作为氨源的较为普及。 从氨化方式来说,有氨化炉、氨化堆(垛X氨化塑料袋等3种(还有氨化坑、氨化窖2种入氨化炉要求一定的设备条件,而其热源主要为电,价格偏高,目前农村难以推广应用。而氨化堆(垛)和氨化塑料袋,操作较方便,也较经济,是目前北方普遍推广的方法。 (1)氨化堆(垛)法: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场地,先用塑料布铺底,然后将调整含水量为20%左右的秸秆逐层铺上,上面及四周再严密覆盖塑料布并用绳索捆紧,在上风头一面留通氨孔(将塑料布捅破X将施氨管插入秸秆堆中,按秸秆重量的3%注入液氮(含氨98%)后,封闭通氨孔即可。由于液氮有腐蚀性,故在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通氨时,要由专人负责,严禁烟火,以免引起爆炸。要经常检查塑料布,防止破损漏气而影响氨化效果。在完成氨化过程

后(通常5~15 C的温度下经4~8周即可完成X饲喂前要打开塑料布,让氨气味散失后,即可取喂。暂时不喂的,可不必打开,以使余氨充分发挥.作用。 (2)塑料袋氨化法:将秸秆铡短,用10%的氨化液O00公斤水加10公斤尿素)喷洒调匀后,即可装入塑料袋内,随装随压实,直到装满为止,然后将袋口用绳扎紧,露天存放即可,一般100公斤秸秆需用30~40公斤氨化液。 (3)尿素氨化麦秸:每100公斤麦秸中加入30公斤尿素水溶液(水30公斤A6%含氮尿素3公斤混合而成人搅拌均匀,装入水泥窑中,加盖塑料薄膜密封,夏季7~10天,春秋季节20天,冬季30~40天,即可开启,放出余氨后喂牛。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秸秆氨化处理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由大量的有机物和少量的无机盐及水所构成。其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类的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少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由纤维素类物质和可溶性糖类组成。作物秸秆主要是由植物细胞壁组成,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有些作物秸秆中硅的含量很高。由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是和木质素、硅等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形式存在于秸秆饲料中,硅的存在影响饲料的水解和消化。因此,要把营养价值不高的秸秆变成反刍动物饲草,只能通过加工处进理予以改善,才能发挥其潜在利用价值。根据我州的实际情况,现介绍以下几种氨化方法。 (一)氨化原理秸秆氨化就是利用尿素对秸秆进行氨化处理,破环联接秸秆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脂键,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同时,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使秸秆的木质化纤维膨胀,提高渗透性,使消化酶更易与之接触,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二)氨化方法 1、堆垛法:堆垛法是指在平地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源进行氨化的方法。其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与取用方便,适于夏季气温较高的季节采用。主要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秸秆堆垛氨化的地址,要选地势高燥、平整,排水良好,雨季不积水,地方较宽敞且距畜舍较近处,有围墙或围栏保护,能防止牲畜危害。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成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但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

左右碎秸。边堆垛边调整秸秆含水量。如用液氨作氨源,含水量可调整到20%左右;若用尿素、碳酸铵作氨源,含水量应调整到40%—50%。水与秸秆要搅拌均匀,堆垛法适宜用液氨作氨源。 2、窖、池容器氨化法:建造永久性的氨化窖、池,可以与青贮饲料转换使用,即夏、秋季氨化,冬、春季青贮。也可以2—3窖、池轮换制作氨化饲料。采用窖、池容器氨化秸秆,首先把秸秆铡碎,麦秸、稻草较柔软,可铡成2—3厘米的碎草,玉米秸秆较粗硬,应以1厘米左右为宜。用尿素氨化秸秆,每吨秸秆需尿素40—50千克,溶于400—500千克清水中,待充分溶解后,用喷雾器或水瓢泼洒,与秸秆搅拌均匀后,分批装入窖内,摊平、踩实。原料要高出窖口30—40厘米,长方形窖呈鱼脊背式,圆形窖成馒头状,再覆盖塑料薄膜。盖膜要大于窖口,封闭严实,先在四周填压泥土,再逐渐向上均匀填压湿润的碎土,轻轻盖上,切勿将塑料薄膜打破,造成氨气泄出。 3、塑料袋氨化法:利用塑料袋的要求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厚度在0.12毫米以上,韧性好,抗老化,黑颜色。袋口直径1—1.2米,长1.3—1.5米。用烙铁粘缝,装满饲料后,袋口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背风、距地面1米以上的棚架或房项上,以防老鼠咬破塑料袋。氨化方法,可用相当于干秸秆风干重量3%—4%的尿素或6%—8%的碳酸铵,溶在相当于秸秆重量40%—50%的清水中,充分溶解后与秸秆搅拌均匀装入袋内。昼夜气温平均在20℃以上时,经15—20天即可喂用。此法的缺点是氨化数量少,塑料袋一般只能用2—3次,成本相对较高。塑料袋易破损,需经常检查粘补。 (三)品质鉴定秸杆氨化一定时间后,就可开窖饲用。氨化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气温而定。气温低于5度,要56天以上;气温为5—10度,需28—56天;气温为10—20度,需14—28天;气温为20—30度,需7—14天;气温高

秸秆氨化技术二

秸秆氨化技术二 2007年08月05日星期日 11:44 在秸秆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无水氨、尿素等溶液进行处理,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称为秸秆氨化。秸秆氨化处理后可以使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 20%~30%,-粗蛋白质含量由3%~4%提高到8%以上,采食量增加20%。氨化可以防止饲料霉变,还能杀死野草籽。氨化处理秸秆成本低,方法简便,容易推广,经济效益高。常用的氨化方法有以下几种: (1)堆垛法堆垛法是指在平地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进行氨化的方法。其优点是不需建造基本设施,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取用方便、,但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在北方仅能在6~8月使用,气温低于20℃时不宜采用。夏季麦收后正值雨季,秸秆不便贮存,可采用堆垛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地势高燥,平整且距羊舍较近的地方堆垛,周围用围墙或围栏保护。首先在平地上铺好塑料薄膜,将铡碎并调整好水分的秸秆一层层摊平、踩实,,每30~40厘米厚及宽度,放一木杠(比液氨钢管略粗一些),待插入液氨钢管时拔出。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碎至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左右碎秸。堆垛法适粗一些),待插入液氨钢管时拔出。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可以铡碎至2~3厘米,也可以整秸堆垛;玉米秸秆高大、粗硬,体积太大,不易压实,应铡成1厘米左右碎秸。堆垛法适宜用液氨作氨源,可按原料重的12%注入20%的氨水,或按原料重的3%注入无水氨,温度不低于200C;也可以用尿素、碳酸铵作氨源,以每100千克秸秆用尿素4~5千克或碳酸铵8~12千克。 (2)窖、池法利用砖、石、水泥等材料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容器称为窖。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建成地上或半地上式窖,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建成地下窖。建造永久性的氨化窖、池,可以与青贮饲料轮换使用,即夏、秋季氨化,冬、春季青贮。也可以2~3个窖、池轮换制作氨化饲料。用水泥挂面的窖池,饲料不受泥土污染,仅封顶时需塑料薄膜,可减少薄膜用量。永久窖、池适合我国广大农村小规模饲养户使用。用尿素氨化秸秆,将尿素与秸秆搅拌均匀后,一批批装入窖内,摊平、踩实。原料要高出窖口30040厘米,长方形窖呈鱼脊背式,圆形窖成馒头状,盖膜密封后,在塑料膜上均匀填压湿润的碎土,切勿将塑料薄膜打破,以免造成氨气泄出。 (3)氨化炉法氨化炉是一种密闭式氨化设备,氨化速度快。用氨化炉氨化秸秆,使用碳酸铵作氨源较经济。将氨源均匀喷洒在秸秆上,使其含水量达45 9/6,装在草车内,推进炉内,把温度调整到950C左右,加热14~15小时后,再焖炉5~6小时,打开炉门,将草车拉出,使余氨散发后即可饲喂。 (4)塑料袋氨化法利用塑料袋进行氨化秸秆方法,灵活方便,适合我国北方夏季气温较高的地区使用。塑料袋应选用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厚度在0.12 毫米以上,韧性好,抗老化,黑色。用烙铁黏缝,装满饲料后,袋口用绳子扎紧,放在向阳背风、距地面1米以上的棚架或房顶上,以防被老鼠咬破。将尿素或碳酸铵溶在相当于秸秆重量40%~50%的清水中,充分溶解后与秸秆搅拌均匀装入袋内。昼夜气温平均在20~C以上时,经15~20天即可喂用。此法的缺点是

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氨化技术 1、秸秆氨化的原理:秸秆中的纤维素部分能被反刍动物消化利用~而木质素部分则不能被消化利用。氨化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氨与秸秆发生氨解反应~破坏连接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酯键~使消化酶更易与之接触~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 氨化秸秆中的非蛋白氮可供瘤胃微生物代谢需要~促进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微生物蛋白进入真胃和小肠后~在消化酶的作用下~与饲料中的过瘤胃蛋白一道被反刍动物吸收利用。瘤胃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蛋白的效率为80%-90%。因此~氨化处理所加氨源可视为在饲料中增加了粗蛋白质。 2、秸秆氨化的氨源,目前国内外氨化秸秆所用的氨源主要有液氨、氨水、尿素、碳铵和人畜尿。 3、氨化秸秆原料:凡能作饲料用的农作物秸秆~几乎均可作为氨化原料。氨化处理的目的是改进秸秆的营养价值~秸秆品质越差。经氨化处理后营养价值提高的幅度越大。因此~对那些秸秆品质很好、适口性也较好的秸秆~不必再进行氨化处理。 4、氨化秸秆制作方法:根据使用的氨源不同氨化方法分为液氨处理法、尿素处理法、氨水处理法、碳铵处理法、尿素+石灰处理法和 尿法等~现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法。 ,1, 尿素处理法。尿素处理法是国内和第三世界国家推广速度明最快的一种方法。尿素处理法比较灵活~用堆垛法、氨化炉和其它氨化容器均可。使用较多的是氨化池,窖,的制作方法。 1设备。氨化池,窖,、塑料布、水缸、脸盆。 2备料。玉米秸需要切碎3-5厘米~麦秸和稻草不需要切碎。按干秸秆总重量的4%-5%添加尿素~加水量为秸秆重量的6%。用水缸把尿素溶解~混匀备用。

3、装料。在池,窖,旁边的场地上~把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到秸秆上~充分拌匀后装入氨化池,窖,~或一层一层地装入秸秆~层层喷洒尿素液~拌匀~层层踩压~直至装满、压实。装料必须装得高出池,窖,40厘米以上~以免秸秆在氨化成熟过程中顶部下陷积水。池,窖,装满压实后~覆盖塑料布~四周边缘用泥土封严即成。 4、注意事项。用尿素氨化虽然比较安全~但要注意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最好当日完成~装满、压实~立即覆盖密封~以免尿素分解挥发。还要注意防止老鼠咬破塑料布。 ,2,碳铵处理法。碳铵处理法与尿素处理法基本相同~碳铵添加量为每百千克风干秸秆添加8-14千克碳铵效果最好~氨的利用率也 较高。加水量为每百千克风干秸秆加30-40千克为宜~加水量过多容易发霉。 ,3,尿素+石灰处理法。生石灰溶于水便生成氢氧化钙~尿素加石灰后使碱性增强~氨化后的秸秆有机物消化率有明显提高~并且还可以提高秸秆中钙的含量。每百千克风干秸秆加4千克尿素和3千克石灰~石灰添加量过高时~会影响采食量。加水量不要超过40%~水分如过高~容易发霉。石灰来源广泛~价格便宜~该法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土壤呈碱性的地区要慎用~因为家畜饲用这种氨化秸秆后~粪便呈碱性。本法操作程序与尿素处理法相同~只是在溶解尿素时~把石灰一起加入水中。 5氨化秸秆的保存与利用: ,1, 氨化秸秆的保存。氨化秸秆在垛中或贮存在其他容器中~可保存半年以。贮存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有无鼠害、人畜践踏、风吹雨打等损坏塑料布的情况~发现塑料布有破损时~要及时用胶带修好。

小麦秸秆氨化技术简介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第40卷 76 体,健康牛通过接触感染且持续带菌,而成为传染源,这样牛群很难对该病根除,且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所以主要以预防为主。(2)推荐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四环素、支原净、阿奇霉素等。(3)为防止产生抗药性,使用药物治疗时,必须注意足够的疗程和充足的药物剂量。 总之,只有加强饲养管理,积极切实做好该病的防治措施,才能极大地降低该病给养牛业的发展的损害。 (收稿日期:2018–11–01) 小麦秸秆氨化技术简介 宋庆迪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兽医水产局 274000) 中图分类号:S81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2-0076-01 目前小麦秸秆很多直接还田利用,但小麦秸秆直接还田不利于播种和出苗,易造成各种病虫害增多,杂草难根除及土壤过度蓬松等问题。另一方面,小麦秸秆虽然营养价值不高,但经过氨化处理后,蛋白含量、可消化性等均有提升,可以作为牛、羊等草食动物的饲料,特别是在蛋白饲料价格较高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1 氨化的基本原理 氨化就是利用氨使秸秆中的木质素和多糖之间的酯键破坏掉,把难以消化的纤维素变成易于消化的物质。另外,在氨化过程中,木质素膨胀,通透性增高,有利于可消化纤维与消化酶充分接触,提高了秸秆的消化率。 2 小麦秸秆氨化的优点 小麦秸秆本身粗纤维含量较高且有一层油皮,作为饲料营养价值较低,但经过氨化后,小麦秸秆的营养价值、消化率和适口性均得到很大提高。小麦秸秆氨化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方法简便易行,可以降低草食动物的饲养成本。同时,把秸秆过腹还田,可以消除直接秸秆直接还田的弊端,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对发展绿色畜牧业和生态循环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3 小麦秸秆氨化的方法 3.1 氨化池的选址与挖窖 氨化池应选在距房屋及畜舍10m 以外,地势高燥、通风向阳处,周边应开挖排水沟,防止积水。氨化池以两连池为好,池深应保证高于当地最高水位0.5m 以上,一般为1.5m~2m ,长宽根据地形、存储量确定。池壁、底部光滑,用水泥抹平,底部中间微凹。 3.2 切断压实 将小麦秸秆切成1~2cm 长,按照每100kg 风干秸秆添加5kg 尿素和40~50kg 水的比例,算出尿素和水的用量,将尿素溶于水中,用酒壶将尿素溶液均匀喷洒在秸秆上,再装入窖中,边装边压实。或者每铺放 20cm 厚的一层秸秆,再喷晒一定量的尿素,直到高出池顶30cm 左右。操作完成后,迅速压实密封。 3.3 日常管理 氨化池应经常检查,发现漏气、破裂及时修补。 4 小麦秸秆氨化的时间 小麦秸秆氨化的时间,取决于氨与秸秆有机物的反应速度,主要与外界环境有关。一般情况下,外界气温20℃以上,氨化15~20d ;10~15℃,30~60d ;5~10℃,60~80d 。 5 小麦氨化秸秆的饲喂 氨化小麦秸秆经过充分发酵后即可饲喂,饲喂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饲喂量由少到多,一般要求3~5d 的适应期;二是取出的氨化秸秆要晾晒,消除氨味后方可饲喂;三是牛羊等草食动物饲喂氨化秸秆后0.5~1h 后方可饮水;四是注意饲料搭配,不宜只用氨化麦秸作为粗饲料来源,应搭配一些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饲料、青贮饲料等饲喂;五是犊牛、羔羊等由于消化功能不完善,不宜饲喂氨化秸秆;六是饲喂氨化秸秆过程中如发现家畜采食后出现中毒现象,可喂食醋解毒。 (收稿日期:2018–11–01) 水貂阿留申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 曲文燕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米山畜牧兽医 工作站 264400) 李永芳 (山东省威海市 文登区泽头畜牧兽医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2-0076-02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毒感染水貂引起的以终生毒血症、全身淋巴细胞增殖、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病毒病。各品系水貂都可以感染,是世界公认的水貂的三大疫病之一。该病既可以通过飞沫、粪便、尿液、血液、配种等水平传播,又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1 临床症状 慢性病貂食欲减退,渴欲明显增加,冬季常常啃水盆中的冰块,逐渐消瘦,粪便呈黑煤焦油状,病貂被毛粗乱,失去光泽,眼球凹陷无神,精神沉郁,嗜睡,步态不稳。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时,伴有抽搐、痉挛、共济失调、后肢麻痹或不全麻痹。病的后期出现拒食、狂饮、表现强烈的渴欲,最后以死亡告终。 2 危害 患病的公貂,性欲下降,死精、少精或产生畸形精子,配种能力下降;患病母貂不孕,或怀孕流产,死胎,烂胎及胎儿中途被吸收;产出的仔貂,发育不良,软弱无力,成活率低,易于死亡;皮貂发育迟缓,皮毛

秸秆氨化技术

002秸秆氨化技术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丰富的资源,我国每年可产秸秆5亿多吨,其中70%左右为麦秸、稻草和玉米秸。秸秆含有粗蛋白、植物细胞壁、酸性洗涤纤维,硅盐、果糖、葡萄糖、蔗糖,甘露糖醇等。但作物秸秆由于粗纤维含量过多,并含有少量木质素,很难被牛、羊等牲畜全部吸收利用。秸秆经氨化处理,大大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加上补充了氨源,粗蛋白含量比未处理的秸秆高1~1.5倍,消化率和采食量可提高20%左右。所以,氨化稻草、麦秆、豆蔓、玉米秸等,是冬季草食性牲畜十分理想的饲料。现将适宜农村采用的堆垛、窖贮和坑池三种简易秸秆氨化处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堆垛氨化法 选择地势高燥的平地或水池地,地面先垫上0.1~0.2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薄膜四周要比垛多留出0.5--0.7米),把秸秆切成15--20厘米秆段,然后把切碎的秆段堆在薄膜上,边堆边压实,使堆成馒头形。用一根穿孔的铁管,下半截管壁上有一些直径2毫米的孔,插入秸秆堆中,通过这些小孔将氨水浇进秸秆内(也可用一根通竹节的竹杆,上打2毫米孔代替),每百公斤秸秆用2%氨水12升灌人,氨水挥发很快,会通过缝隙扩散。所以,氨水灌入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盖严,薄膜的边缘与底膜合并折叠固定在草堆边的地面上,并用泥土压紧密封,不让漏气。 最后,还要在垛顶上纵横捆住,防止风刮。一般经2~8周可饲喂。 二、窖贮氢化法 该法与制作青贮饲料相似,可以利用空闲的青贮窖,新挖掘不渗水的地窖也行。处理时先将秸秆切成5—10匣米长,边投入窖内,边铺平压紧,同时任选以下一种溶液逐层均匀喷洒①5~10%尿素溶液,每100公斤秸秆喷洒10~30升,②5~15%碳酸氢铵水溶液,每100公斤干秸秆喷洒20~30升。⑧l%的石灰水溶液10升,加入尿素1.5--3公斤溶解后,混合喷洒在100公斤干秸秆中。其中石灰可促进尿素形成碳酸铵进而释放氨,同时起到加强碱化和补钙作用。④5%的尿素水溶液50升,加入硫酸0.5公斤,混合喷洒100公斤干秸秆。硫酸铵中的硫可促进微生物混合成含硫氨基酸。⑤1%的石灰水溶液50升,喷洒在100公斤干秸秆后,随即均匀撒上5~10公斤碳酸氢铵。 以上所用溶液,均须逐层按量喷洒,直至窖顶,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封顶,并适当添盖一些泥土加压力,一般窖贮2~8周即可利用。 三、坑池氮化法 此法与窖贮相似,秸秆切短,挖好坑或用空闲的水泥池、青贮窖也可以。亦可用砖、沙、水泥在院落中建成长2.36米、宽1.24米,深0.86米、四壁垂直、中间砌一隔墙的双连池,一次可处理秸秆420公斤,因是双连池,可轮换氨化秸秆。制作时,秸秆分层投入,逐层喷氨水,每100公斤秸秆喷洒16~25公斤氨水。喷洒时应特别避免氨气伤人(可采用长管远距离或背风操作),填满后和窖贮法一样用塑料薄膜封顶,并加工封严。 实践证明,秸秆氨化的效果好坏差异甚大,主要受氨浓度、秸秆的含水量及制作时的温度和密封保持时间等影响。一般秸秆含水量在25—50%,越高氨化越快,30%左右较为适宜。氨化反应较慢,闷置时间,主要取决于气温。一般气温在0~50C,氨化时间需8~10周,5~150C,需4--9周:15~30'0C,需1—2周;300C以上约需0.5~1周;700C以上高温仅需几小时。此外,氨化处理的操作,堆垛、逐层压紧程度(压紧可加速氨化),均匀的含水量和撒布氨源、密封程度等,对其效果也颇重要。如稍有疏忽,会出现霉变现象,应及时检查。氨化好的秸秆呈棕黄色,发亮,质地柔软,有香蕉味;如秸秆发白、发红或发黑、发粘、发热、有霉点,有腐烂味,即已变质,可能是漏气跑氨。经氨化的秸秆、开封时应使其充分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