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菌,它生存在人体的胃部和肠道中。
它通常在儿童的早期感染,而且可能持续一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胃溃疡和其他肠道问题。
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与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知识。
一、诊断1. 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腹部疼痛- 消化不良- 恶心和呕吐- 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 胃灼热2. 诊断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血清学检测: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
- 呼气试验:让患者饮用一种特殊的溶液,再通过呼出的气体中检测特定的气体成分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 窥视检查:通过胃内窥镜检查胃粘膜并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二、治疗1. 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可以通过抗生素来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通常会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抗生素进行联合治疗,以减少耐药性和提高治疗效果。
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周以上,且患者需要严格按医生的建议来进行治疗。
2. 饮食调理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该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
3. 预防复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虽然抗生素可以杀死大部分的细菌,但仍然会有一部分细菌可能会存活下来,导致感染再次发作。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和检测,以确保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清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通过相关的诊断方法明确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
最新: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课件

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随患儿年龄增长 呈上升趋势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克拉霉素的耐 药率也会随之上升。
治疗方案推荐
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普遍较高
克拉霉素在25.1%~96.5%的儿童Hp感染中显示出较高的耐药性[3-5]。
不同城市和地区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差异大
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会因患儿所在的城市和地区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3-5] 。
儿童幽门螺杆菌 感染的药物治疗
Contents 目 录
药物选择与使用 耐药性分析 治疗影响因素 治疗方案的科学性
药物选择与使用
口服治疗药物克拉霉素耐药率普遍 Nhomakorabea高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在25.1%~96.5% 之间,不同城市和地区具体数值有差 别。
耐药率随患儿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随着儿童年纪的增长,克拉霉素的耐药 率会逐渐上升。
四环素的耐药性
四环素在0~5.9%[3,7]的儿童Hp感染中显示 出较低的耐药率。
03
呋喃唑酮的耐药性
呋喃唑酮在0~12.2%[3,6]的儿童Hp感染 中显示出较低的耐药率。
治疗影响因素
不同城市的耐药率差异
01
02
03
克拉霉素的耐药性
克拉霉素在各地的耐药率普遍较 高,范围在25.1%~96.5%。
个体化三联治疗的优越性
根据胃黏膜培养和提取胃黏膜DNA进 行的耐药基因检测结果采取的个体化 三联治疗,能显著提高儿童Hp的根除 率。
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
近几年,国内文献报道用于儿童Hp根 除的抗菌药物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 普遍较高,在25.1%~96.5%,不同城 市和地区具体耐药率数值差别较大。
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 药性
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性
2023儿童和老年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治疗全文

2023儿童和老年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治疗(全文)∖im^He1icobacterpy1ori,H0√6v)相继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定义为胃癌的明确致癌物。
因H.py∕Ori感染导致的胃癌例数已超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和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宫颈癌,位居感染所致癌症病例数的首位。
Warren和Marsha11教授因发现H0√”/及其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而荣获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0√o〃是致病菌毋庸置疑,根除H.py1ori可有效减轻胃内炎症,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并降低其复发率,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推荐如无根除治疗制衡因素,证实H0√a7感染者应该接受治疗。
此条共识意见的推荐强度为强推荐,共识水平达成率为100%o2015年,日本京都胃炎全球共识就提出H0√”/胃炎应该被定义为感染(传染)性疾病。
H0√o∕√的传播方式以唾液口-口途径传播为主,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提出「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0√o∕v∙感染”是阻断H0√o∕√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
随着临床医师和大众对4夕多/。
”感染危害认知度的提升,HQ/。
”感染并接受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
在临床实践中,特殊人群感染的处置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如儿童(年龄<18岁,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老年(年龄>60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人群中”.0√O∕7.感染患者的根除指征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因《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非根除治疗部分)》对儿童和老年人群的H0√o∕√治疗未进行相应陈述,故撰写本文进行补充和说明。
一、儿童的根除指征和治疗方案1 .儿童HWWo〃感染现状:儿童和成人对H.0√O∕7.普遍易感,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期,如不经治疗将终生感染。
新近发表的meta分析显示,全球儿童的总体H.py1ori感染率为32.3%,不同地区存在差异(20.0%~44.1%),发达国家的感染率(21.7%)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43.2%),年幼儿童感染率低于年长儿童,0~6、7-12和13-18岁儿童的感染率分别为26.0%s33.9%、41.6%o我国自然人群儿童的总体H.py1ori感染率为29%,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布差异,胃癌高发区的感染率(55%)显著高于胃癌低发区(20%)o16~18岁的儿童H0√”/感染率(45%)与成人(4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规范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

practice
point)。各级临床医生应该根据适应证进行Hp检测,不应任意扩 disease,GERD)等疾病是否需要检测尚存争议。功
能性腹痛的症状如腹痛、恶心或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均无特异性,可由全身各个脏器器质性病变引起。如果非 侵入性检查提示Hp感染并进行根除,可能延误其他器质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990年起多项研究采用不 同非侵入性方法检测Hp,比较其与再发性腹痛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间无显著性联系L4]。荟萃分析也提示 Hp与再发性腹痛无关‘4』。因此功能性腹痛患儿不建议常规行Hp检测,除非进行内镜检查以探寻器质性疾 病。GERD与Hp的关系也存在较大的争论。研究提示Hp感染与GERD症状的严重性、复发性,以及治疗 的有效性无相关性[6-7]。根除Hp是否增加GERD发生的危险也有争议,且东、西方国家的研究结果存在差
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及其下设的Hp协作组在参考国内外儿童、成人Hp诊治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
际情况,经过专家组的多次讨论推敲,制定了“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口o(简称“专家共识”),
以期指导和规范我国儿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本“专家共识”旨在重点解决三方面问题。
一、哪些患儿需要进行Hp感染的检测 本“专家共识”指出: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不明原因的难 治性缺铁性贫血以及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儿需要行Hp检测。“治疗所 有Hp阳性者,但无意愿治疗者就不要进行检测”,这是世界胃肠病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Hp感染临床指 南”中提出的良好实践要点(good 大检测对象‘3I。 功能性腹痛、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异。在西方国家,根除Hp不增加GERD发生危险性,也不加重已存在的GERD旧J。但在东方国家(中国、日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菌株类型及治疗

和 活检 确 诊 Hp lr相 关性 胃 炎 的 5~1 . oi y 4岁 儿 童 ,用 免疫 印迹 试 验 测 血 清 细 胞 毒 相 关 蛋 白 ( aA) C g 、细 胞 空 胞 毒 素 ( aA)尿 素 酶 (rs ) 型 抗 体 ; Hp oi 联 疗 法 1 ,7例 分 A组 (A Vc 、 uae 亚 抗 .r r三 i 0d 6 L C组 , 奥 美 拉 唑 +克 拉 霉 素 +阿 莫 仙 用
炎 ( G 8% , S +D D )4 CG G+ 十 二指 肠 溃疡 ( U) 1 , 溃疡 ( U) D 2 % 胃 C +D U 4% , 泡 样 改 变 5 滤 6% , 种 疾 病 检 出菌 株 各
差 异无 显 著 性 ( 2 . 1P>0 5 。 9 ) =25 , ( 5 . ) 4例 Hp l i 除率 7 0 . o根 yr 6% , 中 A 组 9 -2%(8 3 例 )消 化 性 溃 疡 (u) 其 03 2/1 , P 根
U i r t, hn a 2 0 1 ,hn nv s y S agi 0 0 1C i ei h a
A s at bt c : r
if mmaina d tea e t e p nei hlrn M eh d Nieyfu ae ( o 1 e r l )weeda n s d f H. nl a t n h rp ui rs o s nc i e . o c d to s n t o rc ss 5t 4y asod r ig oe o
The va u fi ntf ng Hel l e o de iyi  ̄ob c e or t ai n c ii alt e t t f hidr n
KA NG n z a g, Ho g— hu n
小孩有幽门螺杆菌怎么治疗方法

小孩有幽门螺杆菌怎么治疗方法小孩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耐药性强的细菌,因此治疗方案应该考虑药物选择和疗程,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1. 药物治疗:(1)贡螺菌根除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治疗目标。
根除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或三种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 PPI: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减少胃酸分泌,提高抗生素的疗效。
在小孩治疗中常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 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其中,克拉霉素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首选药物,但由于耐药性问题,使用时需要根据当地耐药情况选择。
如果耐药率较高,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
(2)其他治疗药物:除了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时还需要使用其他药物来缓解相关症状和促进胃黏膜修复。
- 胃粘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胃复安等,能够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胃黏膜的损伤。
- 消化酶剂和胃肠动力药:对于伴有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消化酶剂和胃肠动力药,以促进消化和胃肠道蠕动。
2. 饮食调理:(1)少食多餐:小孩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每次进食量适量,可以减少对胃的负担,帮助消化。
(2)禁食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品、酸性食物、咖啡、可乐等,容易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
(3)适量饮水:饮水可稀释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4)注意饮食卫生:儿童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与水、食物感染相关,因此要确保食物和饮水的卫生安全。
3. 生活调理:(1)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维护胃肠功能的平衡。
(2)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胃肠道产生负面影响。
4. 预防与复发:(1)家庭成员的检查和治疗:如果家庭有成员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家人,应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和复发。
小孩有幽门螺杆菌怎么治疗方法

小孩有幽门螺杆菌怎么治疗方法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在胃部生存的细菌,它可能会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
对于小孩来说,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治疗尤为重要。
那么,小孩有幽门螺杆菌应该如何治疗呢?首先,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
医生会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这些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杆菌,从而减轻小孩的症状。
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小孩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胃黏膜保护剂来减轻胃部的不适感。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促进胃部愈合的药物,帮助小孩的胃部尽快恢复健康。
除了药物治疗外,小孩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饮食上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建议小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部,加重症状。
同时,建议小孩多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饭、面包、蔬菜等,有助于减轻胃部的负担。
此外,小孩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还需要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暴饮暴食等,这些习惯可能会加重胃部的不适感。
建议小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小孩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辅助治疗、饮食调整和良好生活习惯。
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小孩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情况,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帮助小孩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小孩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有助于小孩尽快康复。
希望小孩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它可以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
胃癌。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及时有效,以防病情加重。
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方式,但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本文将介绍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
和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细菌,而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帮助溃疡愈合。
在使用抗生素时,家长们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严格按时按量给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家长们也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用药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首先,家长们需要避免给孩子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其次,家长们还需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减轻胃部的负担。
此外,家长们还需要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总之,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习惯
的调整。
家长们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确保孩子按时按量用药,并严格控制饮食和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摆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困扰,恢复健康。
希望本文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希望孩子们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感染除可引起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 还与儿童胃肠道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慢 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生长迟缓、 哮喘、过敏性疾病、糖尿病、皮肤自身免 疫性疾病、口咽部疾病、渗出性中耳炎,以 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等有关。
一、儿童Hp感染治疗中的难点问题
1.可选择的抗生素较为局限且耐药率高 2.药物不良反应限制了治疗方案的选择 3.影响PPI代谢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 4.宿主体内炎性因子介导的复杂多变的免疫 反应 5.未被根除的口腔内 Hp 可能造成再感染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化治疗,黄 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6 年7月 第31卷 第7期)
2015版《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 专家共识》的推荐方案
一线方案(首选方案) 克拉霉素耐药率较低(<20%)地区,方案是:PPI+克拉 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 d或14 d;若青霉素过敏,则换 用甲硝唑。 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20%)的地区,含铋剂的三联疗法 (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和序贯疗法( PPI+阿莫西林共5 d,PPI+克拉霉素+甲硝唑共5 d)可作 为一线疗法。 二线方案 用于一线方案治疗失败者。PPI+阿莫西林+甲硝 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或伴同疗法(PPI+克拉霉素+阿 莫西林+甲硝唑),疗程10 d或14 d。
伴同方案需同时服用3 种抗生素,对于儿童 来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进一步 限制了治疗失败后对于抗生素的再次选择 ,临床不推荐作为Hp 根除的一线治疗。 铋剂四联方案根除率虽高,但因铋剂具有 神经系统及肾脏的毒副反应,亦不作为儿 童根除Hp的首选治疗方案。
疗程10 d序贯疗法较疗程7 d、10 d的三联 疗法根除率更高,但与疗程 14 d 的三联疗 法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 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病原体之一,全球有超 过半数人口存在 Hp 感染,且大部分成人感 染是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获得。 我国儿童Hp感染率约为40%,并以平均每 年 0.5%~1.0%的速度递增。Hp 根除率逐 年下降,目前儿童 Hp根除率为63.9%~ 93.0%,国内大约为 70%。
不同PPI代谢对CYP2C19依赖程度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 对CYP2C19依赖程度减少意味药物消除速 率减慢,作用持久;个体变异减少;发生 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下降。
二、高耐药Hp根除措施
1.个体化治疗方案 2.CYP2C19基因型的检测 3.无症状 Hp 感染 4.铋剂 5.给药频次 6.联用益生菌制剂 7.建立长效、系统的多科室合作机制
14 d序贯疗法
PP I+阿莫西林共7 d,PP I+克拉霉素+甲硝唑共7 d 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的成人研究显示,如果将序贯 疗法疗程延长至14 d,Hp根除率可达90.7%,显 著高于14 d标准疗法(Hp根除率为82.3%),且 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在克拉霉素耐药率 为25.7%的土耳其地区,儿童14 d序贯疗法与14 d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分别为93.7%、46.4%。
可选择的抗生素较为局限且耐药率高
儿童可选择的抗生素较局限,一般选用大环内酯 类、青霉素类及硝基咪唑类。 我国儿童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 敏感,但又因其对儿童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应用 需极谨慎。
药物不良反应限制了治疗方案的选择
(1)经典三联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 I)+2种 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 、克拉霉素+甲硝唑); (2)序贯治疗方案:前5d或7dPP I+阿莫西林, 后5d 或 7d PP I+克拉霉素+甲硝唑,总疗程 10 d 或14 d; (3)铋剂四联方案:铋剂+PP I+2种抗生素,疗 程10~14 d; (4)伴同治疗方案:PP I+3种抗生素(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
对于反复根除失败,年龄>8 岁的儿童,在征得 家长知情同意前提下,亦可选用四环素。
影响PPI代谢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
按照CYP2C19不同基因型而引起酶代谢活性改变, 可将人群根据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分为3类:强代谢 型(Hom EM)、中间代谢型(Het EM)和弱代谢型 (PM)。 我国人群 CYP2C19 的基因型以强代谢型及中间 代谢型为主,而儿科医生选用的PPI多为奥美拉唑 一类的CYP2C19弱代谢型抑酸药,因此,可能是 Hp根除困难的原因之一。
在根除治疗方案结束至少 4 ~ 8 周后, 符 合三项之一者可认为 H. pylori 已根除: 13 C-UBT阴性,H. pylori SA 检测(单克 隆法)阴性, 胃窦、 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 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 )均为阴性。 复查时应首选非侵入性检测 。
对多次治疗失败者,可考虑停药3个月或半 年,使细菌恢复一定的负荷量,以便提高 下一次治疗时Hp的根除率。 根除治疗失败,但症状缓解者,可暂缓再 次根除治疗。
个体化治疗方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议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 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Hp根除率(尤其是对 克拉霉素耐药率>20%); 如无条件进行以上检查,应根据当地抗生素使用 数据和临床预后数据,选择当地最有效的药物; 也可经验性选择呋喃唑酮(5 d予奥美拉唑+阿
莫西林, 后5 d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 唑酮);
常用药物
1.抗生素:
阿莫西林 5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1g,2次/d) 甲硝唑2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0.5g,2次/d) 替硝唑20mg/kg.d,分2次 克拉霉素15~20mg/kg.d,分2次(最大剂量0.5g,2 次/d)
2.铋剂: 胶体次枸橼酸铋剂(>6岁),6~8mg/kg.d,分 2次(餐前口服) 抗酸分泌药: PPI:奥美拉唑,0.6~1.0mg/kg.d,分2次( 餐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