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进展

合集下载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DOI:10.7683/xxyxyxb.2020.11.020收稿日期:2020-04-14作者简介:赵张颖(1994-),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儿科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

通信作者:高春燕(1965-),女,陕西延安人,学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儿科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E mail:fygchy@163.com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

本文引用:赵张颖,高春燕.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0,37(11):1093 1096.DOI:10.7683/xxyxyxb.2020.11.020.【综述】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赵张颖,高春燕(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陕西 延安 716000)摘要: 幽门螺杆菌(H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体,长期感染Hp易诱发胃癌等消化道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在儿童期感染Hp后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使感染持续至成人期。

本文对近年来儿童Hp感染的流行病学、免疫特点、检测方法、治疗及其对胃肠外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儿童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外疾病;儿童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7239(2020)11 1093 0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螺旋弯曲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寄生在胃幽门、胃窦等附近的黏膜上,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细菌之一[1]。

Hp感染主要是在儿童期获得,并通过粪 口、口 口途径传播,特别是在家庭成员中传播较常见。

大多数Hp感染者为无症状感染者,长期感染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疾病、胃腺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 3]。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空 泡毒 素 ( V a c A ) 1 2及 细胞 毒 素 相关 蛋 白( ) C a g A ) 等 毒
力 因子关 系密 切 。慢 性 胃炎 、 消化 性 溃疡 与感 染 H.
于 胃小 凹黏液 层下 , 为微 需氧 的革 兰 阴性 杆 菌 , 是 慢 性 胃炎 最常 见原 因 ,世 界卫 生组织 ( WHO )已将 H .
中医药 2 0 1 3年 1月 第 3 2卷 第 1 期 B e i i i n g J o u na r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1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J a n u a r v , 2 0 1 3 . Vo 1 . 3 2 . N 0 . 1
1 9 8 2年 澳 大利 亚 学 者 Ma r s h e l l 及 Wa r r e n从 胃
其产生 的尿 素酶 、 黏附 因子 、 应 激反 应蛋 白、 脂 多糖 、
活 体 标 本 中 发 现 并 成 功 培 养 幽 门 螺 杆 菌
( H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 H . p y l o r i , H p ) [ 1 ] 。H . p y l o r i 多定 植
获 得 ,感 染最 有可 能在 患者幼 年时 通过 口 一口或粪

p y l o r i 抗体 阳性, c a g A H . p y l o r i 抗体 阴性 。C a g A基 因是基 因组 中存在 c a g P A I ( c a g 致 病 岛) 的标 志 。 v a c A 基 因在所有的 H . p y l o r i 菌株中都存在, 但只有 5 0% 左右 的菌株 有 V a c A蛋 白的表达 , 其 编码 空泡 毒 素使 上皮 细胞发 生空 泡样变 性 。慢性结 节样 胃炎 好 发于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新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新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最新进展研究报告1、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国内外有研究报道,中药及中西药结合疗法不仅能改善Hp相关胃病的临床症状和西药的副作用,也能更有效地根除Hp。

经过中、日等国的专家研究,已经筛选出一些具有杀灭或抑制Hp的中草药及组方。

如黄连、黄芪、大黄、黄柏、桂枝、地丁、土茯苓、乌梅、山楂、连翘、白芍、当归、三七、五味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p作用,其中一些具有高度抑菌作用,但单味药物的抑菌率均较低。

临床常用方剂治疗Hp感染,获得了较高的根除率。

然而,Hp感染的中医治疗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多为临床疗效观察且病例数较少,缺乏严格的科研设计及诊疗标准,缺乏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研究。

过去所进行的体外抑菌试验或临床疗效观察虽已做了不少工作,但体内实验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中草药在体内到达靶器官起作用还受多因素影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作用并不等于体内的抑菌效应。

2、益生菌和益生元治疗目前认为益生菌和益生元(水苏糖)治疗是最有希望的新型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乳酸杆菌是胃内主要微生物,最具代表性的是卫乐舒益生菌。

在单独应用乳酸杆菌的报道中,只有少数报道其能够减少Hp定植,但实验规模小且缺乏相应的对照。

也没有数据表明单独使用乳酸杆菌(卫乐舒)可有效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且在合用益生菌的实验中,有报道应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7天疗法中加用乳酸杆菌(卫乐舒)能将Hp根除率由78%提高至91%(p<0.05)。

虽然目前关于益生菌和益生原用于根除Hp治疗的临床研究报道不多,但由于卫乐舒很好的临床安全性,特别是在抗生素耐药的情况下,起到提高根除率、平衡肠道正常菌群、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大大降低了抗生素所带来的耐药性。

因此开发更有效的微生态制剂将为Hp感染的治疗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3.植物提取物早在1996年就有报道大蒜素和辣椒素体外有杀菌作用。

2000年Nir等对15名患者每人每日口服肉桂提取物80mg,连续4周,与服用安慰剂的人群对比,结果发现与体外实验不同的是,在体内肉桂并没有相应的杀灭Hp作用,其他的植物及提取物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1O日序贯疗法根除儿童Hp感染的临床研究

1O日序贯疗法根除儿童Hp感染的临床研究

sequential treatment for Helie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children:a randomized trial.Gastroenterology 2005.129:1414-1419.
目录
研究目的

探讨由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钾、甲硝唑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 除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录
研究方法
Βιβλιοθήκη 经快速尿素酶反应、病理检查和Hp培养任意两项检查 阳性确诊为Hp感染的腹痛患儿214例,单盲随机法分 为4组。 10日序贯疗法组(54例)治疗方案为前5 d应用奥美拉唑 0.8-1.0 mg/(kg·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50 mg /(kg·d),每日早晚2次口服,后5 d应用奥美拉唑0. 8-1.0 mg/(kg·d)+克拉霉素20 mg/(kg·d)+甲硝唑 20 mg/(kg·d),每日早晚2次口服。 三联疗法7 d组(53例)、10 d组(55例)、14 d组(52例) :奥美拉唑0.8~1.0 mg/(kg·d)+克拉霉素20 ms /(kg·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50 mg/(kg·d),每日 早晚2次口服,疗程分别为7、10和14 d。
目录
目录
目录
研究方法

停药后4周复诊,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 ,按意图治疗分析(ITT)和按试验方案分析(PP)Hp根 除率。记录有无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头晕头痛 不良反应及腹痛的缓解情况。
目录
研究结果
1. 2.
3.
214例人组患儿失访15例,总失访率为7.O%(15/214); 10 日序贯组实际入组5l例,7 d、10 d、14 d三联疗法组 实际入组分别为49例、49例和50例; 10日序贯组Hp根除率ITT 85.2%(46/54),PP 90.2% (46/51);7 d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ITT 66.0%(35/53) ,PP 71.4%(35/49);10 d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ITT 60 .O%(33/55),PP 67.3%(33/49);14 d三联疗法组Hp 根除率ITT 78.8%(41/52),PP 82.O%(41/50);见表 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7】‘嚣.in儿童al m幽『]etap螺杆菌lasia[J]渊.J CIin嚣翁]篙篡k,12
6参考文献 【1】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
憎Jb内曲缁‘ 【1 8】Gasbarrini A。Franceschi F,Tartaglione R.et a1.Regression of
mechanism protecting from allergy[J].J Pediatr Gas2007,45(3): 301_305·
。。……。。……一
、’
疾病的有效途径阎,目前已明确了Hp基因的全部序列,
7;.,77‘
许多动物模型研究已证明Hp疫苗的预防作用。意大利 Padua大学已研制出Hp疫苗,动物试验效果良好,2006 年已进行临床试验。我国第三军医大学研制El服重组 Hp疫苗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相信不A IJ辅'l'烙J/来,H1 p疫
吾可能成为控制这一全球范围感染的有效措施。
cau8i”gI/111-1
【15】虞燕萍,陈洁,陈黎勤,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胃十二指肠黏膜 IL一8含量的研究【J】I临床儿科杂志,2002.20(6):332—333.
【16】Zambon C F,Navaglia F·Basso D,et a1.Helicobacter Pylori babA2 cagA and sl VacA gene8 wo‘“8ynerg酬ca”Y in
117
万方数据
可能与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关旧。国外报道 Hp感染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生的主要因素,抗Hp 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1191。近年来发现,Hp 还可造成人体铁、铜、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E、 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的缺乏。2005年欧洲Hp研究小组 已提出对所有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检查Hp感染以外的 其它原因后应行Hp检测,对Hp阳性者进行抗Hp根 除治疗闭。 3.2实验室检测及评价Hp的病原学诊断,包括侵入 性和非侵入性检查,前者包括细菌培养、组织学检查、胃 黏膜直接涂片后革兰染色镜检、尿素酶试验、胃黏膜聚 合酶链反应试验等,后者包括13C和播N一尿氨排出试 验、粪便抗原检测等。细菌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经典、 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并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方法的金标 准,但操作复杂、费时,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及药敏试 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直接观察Hp在胃黏膜上的定植 情况,准确率高达90%以上,是临床上最常用的Hp感 染诊断金标准。尿素酶试验在所有检测方法中最简便、 迅速,临床上也最常用。而且在内镜检查取材后即可获 得结果,可缩短制定治疗方案的时间。聚合酶链反应试 验目前主要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uN一尿氨排出试验无创、无放射性,敏感性及特异性高, 但设备昂贵,尚未普及。-3C呼气试验因方法简单、高度 敏感和非侵入性等特点,为诊断儿童Hp感染及评价药 物疗效可靠的方法,但因为小于2周岁的儿童检查时不 能配合,只适用于2周岁以上的儿童。粪便抗原测定操 作简便、省时,不需昂贵仪器,尤其适用于婴幼儿Hp感 染的检测,且在流行病学调查、内镜检查前的筛查、治疗 后的复查等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血清学方法检测Hp 抗体能提示曾经发生Hp感染,不能诊断现有Hp感染。 CagA、VacA、Ure是Hp的最主要的抗原成分,在Hp感 染的患儿中能检测到相应的抗体,利用Hp Ca小、 VacA、Ure蛋白检测与分型检测Hp感染,可用于内镜 检查前的有效过筛、治疗后的评估及人群健康的普查。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5.04.02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张双红*综述 朱 萱审校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江西南昌 330006)摘要: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引起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相关疾病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H.pylori感染可能发生在儿童早期,如不给予根除治疗,可持续终身,甚至直接影响到成年期的健康。

文章综述近年来关于儿童H.pylori感染情况、感染途径、感染的免疫特点及其与胃十二指肠外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 胃十二指肠外疾病; 儿童Advances i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ldren Reviewer: ZHANG Shuanghong, Reviser: ZHU Xuan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06, Jiangxi, China) Abstract: 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 infe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peptic ulcer and gastric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MALT) in children.H.pylori infection may occur in early childhood and last a lifetime even directly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adulthood unless H.pyloriinfection was eradicated.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the infection condition, infection pathway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pylori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xtragastroduodenal diseases in children.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immunology; extragastroduodenal disease; child·文献综述·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小儿幽门螺杆菌病研究进展

小儿幽门螺杆菌病研究进展

()4 8 8:7
2杨 一 林 . 铁 生 , 云 友 . . 声 检 测 肝 循 环 指 数 改 变 对 纤 维 化 肝 曹 段 等 超
储 备 功 能 的实 验 研 究 . 国 超 声 医 学 杂 志 ,0 52()4 0 中 20 .16:1
3 Au eC, ikil , e ,ta. w p lrut su d sg si b W n fed BOb niFe Ne Do pe lr o n in m・ 1 a
早 在 19 8 3年 Bzoeo和 S lm n及 】 3 i zr z a d o 9 9年
p o e t e n n— n a i e d a n ss o i h ss o ev r i e b o i. r v h o i v sv i g o i fc r o i r s e e lv rf r ss r i
2 0 ,22:4 0 0 3 ()2 7
f t rb t r v n s p g e so flv r f r s sa d e al e e a o c a o a p e e t r r s in o e b o i n l ¥h p t - e o i i n h c c t e e a o n i t l ir s mi e—t ae a s He a o o , ye mg n r t n i d mehy n to a n r t d r t . i e p tl g y
ta fr n rwt a trb t i r ng nc mie rs t n mut. rns mig go h fco ea l n ta s e i c e u si l i o l
pe t s el i s P cN d A a c S .9 5, 27 : 5 2 i i u s n . r a c dS i A 1 9 9 ()2 7 s eo o U 7 N k muaT S k t R U n e a. n ii o f r s r i gg w h a a r , a aa , e oT, I hbt n o a f m n r t t 1 i tn o o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胃黏膜表面的病原菌,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针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新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涌现。

1.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1.1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幽门螺杆菌是一株高度适应胃酸环境的微生物,其特征包括弯曲的螺旋形态、快速游动能力和耐受胃酸的外膜结构。

这些特征使得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内迅速定植并引发胃部疾病。

1.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经过大量病例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科学家们确认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密切联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约有70%的胃癌患者同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研究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腔—口腔、口腔—消化系统和粪—口传播途径传染人类。

多种环境因素,如人际接触、饮食、卫生条件等,都可能参与到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中。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能通过生物膕(Biofilms)在胃黏膜上形成菌落,进一步加强其侵袭性和耐药性。

2.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新策略2.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联合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消除治疗策略。

一线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或三种抗生素的组合。

然而,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一线治疗方案的成功率越来越低。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新的抗生素或药物以及联合治疗方案,并进行针对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

2.2 免疫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激活。

因此,采用免疫治疗策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其中,疫苗研发是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

已有研究表明,通过针对幽门螺杆菌的特定抗原设计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对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2.3 益生菌治疗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制剂,对于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 越大感染率越高 (0-15岁) 南非:3月-2岁 13.5%
2-5岁 48.5% 5-10岁 67.3% 10-15岁 84.2%
医学化不良,HP平均感染率 是 48.98%, 其中 ≤4岁组27.78% -6岁组 51.11%
-8岁组41.51% -10岁组 45.33% -12岁60.53% -14岁 81.25% 平均年增长率6%,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地 区1%-2%, 尤其是4-6岁易感年龄组从 27.78%跃入51.11%。
或增加; 4、长期感染造成腺体萎缩和肠化; 5、肠化粘膜无HP定植。
医学ppt
12
慢性胃炎中:
轻度
重度
浅表性HP感染 42.4% 77.3%
随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
萎缩性HP感染 66.6% 75%
随萎缩程度增加而增加
低度恶化胃淋巴组织增生病
(低度恶性淋巴瘤)
小儿胃炎的炎症程度、活动性、淋巴滤泡 、
粘液改变等均明显高医于学ppt成人
医学ppt
5
无消化道症状健康儿童人群中HP感染率 平均是40.93%, 7岁组为30.91%,8岁组为, 34.93%, 9岁组为38.92%, 10岁组为46.11% 11岁组为48.67%,12岁组为47.30%,随年龄 递增,平均每岁增长率为3.65%。
医学ppt
6
6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中HP感染率 77.78%。 儿童HP感染率工人家庭47.93%,农民家庭 43.90%,职员家庭32.74%,其他30.43%, 男生多于女生,45.42%比36.30%。
医学ppt
7
HP感染率与社会经济地位、 文化卫生水 平呈反比关系,即社会经济地位与卫生条件 越差,HP感染率越高。家庭经济收入较高的 市区私立学校住读生,HP感染率明显低于市 区公立不住读的在校生。
医学ppt
8
早产儿更易感染HP,宿主Lewisb血型抗 原与HP在胃粘膜的粘附密切相关;HLA-DQA1 基因中的某些位点在抵抗HP感染过程中起着 重要的作用。
小儿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76例)33-100% 平均 92%
胃溃疡(33例) 11-75% 平均 25%
胃炎中:含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的
HP阳性菌株占68.2%
溃疡中:含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阳
性与细胞空泡毒素A(VagA)的阳
性HP菌株占69.0%
医学ppt
15
HP感染与再发性腹痛
有争议,可能有关
医学ppt
16
HP感染与MALT淋巴瘤
密切相关,根治HP后肿瘤自然消失
医学ppt
17
HP感染与胃癌
HP感染在胃癌发生过程中有作用,已被 证实。
医学ppt
18
HP感染与肠道外疾病
1、贫血:
一些难治性的缺铁性贫血,只有根除HP感染后 贫血得到纠正。可能是由于HP感染引起的胃、十二 指肠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而且HP感染引起的萎缩 性胃炎可使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影响铁的吸收和转 运。另外HP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铁质,造成铁的 相对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
医学ppt
19
2、荨麻疹:
138例患儿HP抗体测定,结果说明HP感 染与荨麻疹发生可能有相关性,尤其发疹时 伴有腹痛或平时有腹痛者,有可能HP感染是 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学ppt
20
3、蛋白丢失性肠病:
Hill和Cohen分别报告了3例和1例表现 为蛋白丢失性肠病的儿童,经病理组织学和 细菌学培养有HP感染存在, 根除HP后得到 康复,提示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蛋白丢失性肠 病的病因。
医学ppt
21
4、慢性腹泻:
发展中国家,研究发现与HP感染有 关。感染HP后导致低氯,进而影响正常 胃酸屏障功能,最终导致腹泻。
医学ppt
22
5、其它:
幽门螺杆菌还有可能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的
一个因素
Ⅰ型糖尿病患儿合并HP感染后,每日所需
胰岛素的量会增加
在缺乏霍乱免疫力的人群中,HP感染后,
导致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13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原发性少见,十二指肠溃疡10岁之前很 少发生,胃溃疡更少。前者是后者25-30倍, HP与其关系不定,是动物模型和人类志愿者 产生溃疡,但抗HP治疗促使炎症消退或永久 治愈。
医学ppt
14
Macarthur等总结了美国、加拿大、西
班牙、巴西、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道的18篇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新进展
医学ppt
1
幽门螺杆菌(HP)
-全球最常见感染源之一
胃、十二指肠溃疡:80-95% 胃腺癌、胃淋巴瘤:43-78%
≥50%成人患者HP感染在儿童期获得,绝 大多数儿童短暂或持续存在HP感染,儿童 是易感人群,且难以清除,反复发作,且 终身存在
医学ppt
2
一、儿童HP感染相关因素
医学ppt
9
HP传染源:主要是人,其次非人灵长类动 物 传播途径:口与口,粪与口,人与人,消 毒不合格的胃镜,污染的水源,母喂小孩, 共餐饭菜,确切途径不明。
医学ppt
10
二、小儿HP感染与疾病关系
HP与胃炎关系: HP定植,在胃粘膜主要在胃 窦部致胃窦炎,部分在食管、十二指肠和麦克 憩室致炎症
国家、种族、年龄、经济、文化等
国家:美国 0.3-1% 法国 3.5%
澳大利亚 14.3% 南非 67.3% 冈比亚 45-90% 中国 48.98%-77.78% 西方发达国家少见,<5岁更少见 发展中国家多见,一般≥50%
医学ppt
3
种族:澳大利亚移民平均 14.3% 其中:发展中国家 25.8% 西欧移民及澳大利亚白种人 5.9% 黑色人种多于白色人种
HP感染与冠心病或心肌炎的关系在儿童HP
感染患者中缺乏依据
医学ppt
23
三、小儿HP感染的诊断
部分有症状:上腹痛、反复恶心、纳差、体重
减轻、便血等
诊断标准:
1、细菌培养阳性;
2、组织切片染色见到大量典型细菌者;
3、组织切片染色见到大量细菌,尿素酶试验、
小儿胃窦炎的特征:胃窦部粘膜小结节,小颗
粒隆起,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结节性胃炎
为淋巴滤泡性胃炎。
(96例中HP感染率66.67%)
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 93.75%
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 61.25%
医学ppt
11
成人胃炎的特征:
1、炎症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 2、有淋巴滤泡形成; 3、上皮再生性变化,表面上皮粘液量可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