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景藏头诗

合集下载

康乾七十二景

康乾七十二景

康乾七十二景
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

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选注

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选注

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选注作者:王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08期【摘要】康熙皇帝于公元1703年肇建避暑山庄,并于其中选风景佳妙者题康熙三十六景,每处景致都绘图赋诗,以记其事。

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不仅描绘了每处景致的开发经过,更从一个个侧面刻画出了康熙皇帝的情与志。

【关键词】康熙三十六景;烟波致爽;水芳岩秀【中图分类号】B977 【文献标识码】A避暑山庄内有亭、阁、轩、榭、庙宇等120余处景观,其中风景最为佳妙者当属“康乾七十二景”。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皇帝以四字题名山庄内的三十六处景点,绘图赋诗,以记其事,统称为康熙三十六景。

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不仅描绘了每处景致的开发经过,更从一个个侧面刻画出了康熙皇帝友山敬水、怡情喻理,守礼尽孝、事亲以诚,宵旰夜食,励精图治的帝王情志。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先后曾到过避暑山庄28次,每次驻留一两个月甚至四五个月,在这里处理了大量政务。

笔者选取了避暑山庄内宫殿区与苑景区内的两处景致,从其御制诗诗文释义的角度来解读康熙的治世思想。

一、五言排律——《烟波致爽》烟波致爽是康熙三十六景当中的第一景,位于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在今天的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是清帝的寝宫。

此殿面阔七楹,正中3间为厅,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的地方;东面2间,为帝后们闲坐叙话之所;西次间为佛堂,是皇帝晨昏礼佛的堂屋;西稍间是皇帝寝殿,俗称西暖阁,皇帝来避暑山庄在这里下榻,内置紫檀木龙床。

《烟波致爽》康熙热河地既高敞,气亦清朗,无蒙雾霾氛1,柳宗元记所谓“旷如也”2。

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

云山胜地之南,有屋七楹,遂以“烟波致爽”颜其额焉。

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

北控3远烟息,南临近壑嘉。

春归鱼出浪,秋敛4雁横沙。

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

炎风5昼致爽,绵雨夜方赊6。

土厚登7双谷8,泉甘剖翠瓜。

古人戍武备9,今卒断鸣笳10。

生理11农商事,聚民至万家。

1.霾氛:因烟尘灰沙而形成的飞散的尘雾。

承德避暑山庄72景《康熙三十六景》

承德避暑山庄72景《康熙三十六景》
康熙三十六景水彩画乾隆三十六景水彩画是已故水彩画大家崔翁墅先生的杰作
承德避暑山闻名。康熙三十六景水彩画,乾隆三十六景水彩画,是已故水彩画大家崔翁墅先生的杰作。人称崔翁墅《承德避暑山庄72景》。这幅画是崔翁墅先生康熙三十六景的《澄泉绕石》水彩画
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天下闻名。康熙三十六景水彩画,乾隆三十六景水彩画,是已故水彩画大家崔翁墅先生的杰作。人称崔翁墅《承德避暑山庄72景》。这幅画名字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石矶观鱼》。

康熙36景

康熙36景

烟波致爽: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

面阔7间,进深3间,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殿因此得名。

芝径云堤:在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之北。

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二景。

是仿效杭州西子湖的苏堤构筑的,夹水为堤,逶迤曲折,形似芝字。

无署清凉:殿本身“广厦洞辟,不施屏蔽”,四面皆水,景色秀美,夏日凉爽清幽。

门殿题额“无暑清凉”,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三景。

康熙称此处“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延薰山馆:有联“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

有“康熙36景”第四景,“薰”的含义是花草的香气。

“延薰”是指花草的香气连续不断地吹来。

深通汉族文化的康熙取“延薰”二字还暗批清朝政府廉洁清明、怀柔远人、施政仁厚如轻风拂面。

康熙有诗赞美此处:夏木阴阴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山中无物能解愠,独有清凉免脱衫。

水芳岩秀:后殿名水芳岩秀,七楹,进深两间,前有抱厦五楹,后有抱厦三楹,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五景。

四周镜波绕岸,庭中瑶石依栏,此景以水为题,借景发挥。

盖山庄内泉水甘冽,位于塞外诸泉之首,饮之少疾而体质敦厚,故康熙诗有“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之句,因题此名。

万壑松风:踞岗背湖,布局灵活,具有南方园林特点。

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

周围古松甚多,故有此题名。

松鹤清樾:周围苍翠的古松异常繁茂。

松枝上栖宿着一群群灰鹤、白鹤。

它们在松林中翩翩起舞,不时发出嘹亮的长鸣。

松鹤免征着吉祥长寿,康熙将自己的母亲安置在这里,表达出了他对皇太后的一份美好的祝愿。

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七景,,并题联“奇花文石娱朝夕,白鹤苍松永岁年”。

云山胜地: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

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

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

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

四面云山:“四面”是指方位而言,“云山”当然就指云雾缭绕的群山,几百里之内绵延起伏,奇山怪石隐匿其中,若拱若揖,似群臣在四周朝拜山庄一般。

乾隆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御题诗二首

乾隆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御题诗二首

乾隆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御题诗二首乾隆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御题诗二首,年代:1762年,长:30cm,宽:26.5cm,绢本。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宫”,位于今承德市北部,占地560万平方米,是北京颐和园面积的两倍,仅石砌的宫墙就长达10公里。

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后历经雍正、乾隆等朝的不断增建、完善,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建成,前后共历时80余年,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现存面积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清代园林之一。

同时避暑山庄还因长期作为历朝清帝夏日避暑、处理日常政务和接见王公及外国使节的政治场所而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承德避暑山庄由康熙和乾隆两朝皇帝遍仿江南名园佳景所营造并亲自命名、配诗、作序的前后“三十六景”,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我国游览胜地中被皇帝命名佳景最多的地方。

虽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尽人皆知,但木刻《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咏》却很少有人提及,即使是郑振铎先生的《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郭微屈先生《中国版画史略》、王伯敏先生的《中国版画史》和周心慧先生的《中国古版画通史》等著作,对此也仅仅是只言片语。

而作为由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主持,在欧洲雕版印制的中国第一套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的刊刻情况就更是鲜为人知了。

这一方面与清宫权威书目著录不详有关,另一方面则因为此清宫第一套铜版画原属奉赐制品,当年仅仅刊印了4套收藏,且后又多在宫廷苑囿等处陈设,而仅有复制品赐予皇子、皇孙及亲王,即使在当年也是外人难得一见的珍宝。

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采用经折装,一图一诗的装帧形式。

诗图中分绘的三十六景依次为: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熏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青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背枕双峰、西冷晨霞、锤峰裸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闲想、天宇咸畅、暖溜暄波、泉源石壁、青枫录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睡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链、莆田丛樾、水流云在。

康熙及其诗文

康熙及其诗文

康熙及其诗文他不是寄情山水的田园诗人,他不是驰骋沙场的边塞诗人,他是万人之上、劳神于朝政却能乐在其中的帝王。

他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他勤于朝政、治国有方,他为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而喜悦振奋,也为年少丧妻、九子夺嫡而黯然神伤。

他是一国之君,更是个会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当他需要排解心中情绪、抒发一腔感慨的时候,也会将这种种情绪融于诗文创作之中。

皇帝的文学创作自然是有别于职业文人,不必用太过专业挑剔的眼光来评判其诗文的优劣,其中的用辞引典、音律韵脚也不必太过深究,这更像是皇帝的有感而发、即兴随笔。

康熙皇帝在历朝历任帝王当中可算是学识相当渊博的一位,他从小接受严格而良好的教育,文学功底非常扎实,又受到一些西方理念的渗透影响,作为封建皇帝已是属于思想相当开放且涉猎广泛的一位,以上种种则是影响了他是诗文创作。

一、少年天子,内抚诸臣,外安邻邦作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国家领导人,康熙皇帝接过的是一根沉甸甸的接力棒,此时的少年天子先后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又险些被天花带走性命,大清帝国也像一个新生儿一样百废待兴。

年少的康熙心中非常清楚,他必须励精图治,使整个帝国平稳而健康的运转起来,康熙年幼时便向父亲顺治皇帝表明志向“待长而效法皇父,黾勉尽力”“立心以天下为己任,许死而后已之志1”康熙皇帝也确实以六十一年的勤勉兑现了年少的志愿。

在巧降鳌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政之后,少年康熙要面对的便是父辈的历史遗留问题——三藩。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分别镇守南疆重镇云南、广东和福建。

这三股力量曾是大清开国元勋,功不可没,却也在这过程中积蓄了自己的力量,为患一隅。

康熙皇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当然不能允许这样的“国中之国”存在,果断决定削藩平叛。

运筹八年,削藩集权得胜之时写下了这样一首代表性的诗作。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额联漫话(三)

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额联漫话(三)

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额联漫话(三)
燕北
【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正> (艹频)香(氵片)额一“(艹频)香(氵片)(p(?)a)”是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约建于1703—1708年(康熙四十二年一四十七年).此景在万树园东南,濒临澄湖,有殿堂三间,其东侧有船坞,门前有木桥,可达南岸“香远益清”.这里的湖水清澈见底,游鱼往来悠然自得,碧草青(艹频),鲜嫩茂密,微风吹拂,香气袭人.康熙题额为:(艹频)香(氵片)“(艹频)香(氵片)”意为湖水之滨,青(艹频)飘香.(氵片),通“泮”.这处景观,三面临水,其建筑物仿照了主维辋川别墅“茱萸(氵片)”的构造.据《热河志》记载;“昔辋川有‘茱萸(氵片)’,裴迪诗云:‘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伏读御制‘春风’‘绿波’之句,迪所见犹隔一尘.”这段话的意思是:裴迪诗中所写的茱萸(氵片),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氵片)”的特色,而乾隆的《(艹频)香(氵片)》才真正使人感受了“(氵片)”景的佳美.“香风摇荡绿波涵,花正芳时伏数三.词容关山月休恕,来看塞北有江南.”诗的前两句,形象描写出湖波荡漾、翠藻飘浮、香风【总页数】6页(P81-85,49)
【作者】燕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额联漫话(四) [J], 燕北
2.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额联漫话(二) [J], 燕北
3.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额联漫话(四) [J], 舒苑
4.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额联漫话(一) [J], 燕北
5.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额联漫话(三) [J], 舒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熙36景

康熙36景

康乾72景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景清凉延董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越云山胜地四面环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露锤峰落照(现只存遗址)南山积雪梨花伴月(现已不存)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清风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航(现只存遗址)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现已不存)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乾隆三十六景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现已不存)畅远台(现已不存)静好堂(现已不存)冷香亭香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蘋香沜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现已不存)乐成阁宿云檐(现已不存)澄观斋(现已不存)翠云岩(现已不存)罨画窗凌太虚(现已不存)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矶涌翠岩素尚斋(现已不存)永恬居(现已不存)雍正皇帝在其父康熙诞辰80年之际为颂扬其“德政”,将“热河”改为“承德”,“承德”自此开始。

一提到山庄,人们立即想到“康乾七十二景”,这七十二景是山庄的精华,但七十二景实际上还不能代表山庄景观全貌,首先康乾七十二景的形成时间在乾隆19年,而山庄在乾隆19年后仍不停修建,到乾隆57年全部竣工,显然这段时间内十几处或意境奇胜或规模宏大的景观,都不在72景之内;其次康熙乾隆在选择能列入36景的景观时都不得不兼顾山庄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以使他们的72景在山庄内星罗棋布,不偏重于哪一区域,这就造成了一些重要景观不在72景之列。

避暑山庄景观概况:承德是大清王朝的陪都,是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坐落于承德城区的避暑山庄是清代帝王在口外消夏,处理军政等问题的重要场所。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俗称“离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从康熙42年(1703年)开始兴建,到乾隆57年(1792年)竣工,历时八十九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

占地8460亩,宫墙长20华里,面积相当于两个颐和园、八个北海公园。

在国内与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并称我国三大园林建筑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三十六景定景藏头诗1、烟波致爽
烟雨隔帘迷醉眼,
波光云影铅华散。

致有舒朗十里秀,
爽气平湖当皓天。

2、芝径云堤
芝兰竹筠曲逶迤,
径眠小舟月影稀。

云山随水揉幅奇,
堤柳岸花两依依。

3、无暑清凉
无边景色四面水,
暑退三庚微风追。

清幽午梦至此回,
凉浮墨沼王孙归。

4、延薰山馆
延津剑合会此逢,
薰炉玉暖香茶鼎。

山鸣谷应悦鸟性,
馆楼游冶春满庭。

5、水芳岩秀
水湛澄波萦素练,
芳泉越蹊响潺潺。

岩峭天剖托云汉,
秀润谷中花满山。

6、万壑松风
万峦千封巨嶂屏,
松竹叠翠婆娑影。

壑然深秀野泉涌,风动满幅摇有声。

7、松鹤清樾
松林兰芷齐争芳,鹤嗥九霄梦潇湘。

清风朗月秋水长,樾秀临溪十里香。

8、云山胜地
云瞰群峰春乍暖,山霞夕霭朝有岚。

胜致景明莺流啭,地灵境秀飞鸟还。

9、四面云山
四望群岭拱揖间,面面青峰指天边。

云蒸雾集冲霄汉,山腾海浪起绵延。

10、北枕双峰
北望叠嶂缈险关,枕倚腾雾叩仙山。

双矗重峦三鼎立,峰在云端咫尺天。

11、西岭晨霞
西山崔嵬云抱涧,岭叠峰嶂达远阡。

晨阳煦煦生紫烟,霞裾风袂染作衫。

12、锤峰落照
锤指向天插云层,
峰峦横侧各不同。

落红飞絮山空濛,照映漫天紫金彤。

13、南山积雪
南岭遥望凝素容,山高气寒玉妆成。

积年累岁久不融,雪缀青松晓霁晴。

14、梨花伴月
梨峪山涧沿西行,花开漫山飘落英。

伴君凉夜轻似梦,月淡风清云影浓。

15、曲水荷香
曲径通幽花影重,水泗藕乡雨微晴。

荷风送爽沉浮萍,香蕊摇落迎宾朋。

16、风泉清听
风不鸣条响翠林,泉水萦纡绕无痕。

清辉朗月拨重云,听撷眼前这段春。

17、濠濮间想
濠上曳尾之于涂,濮水翳然悦草木。

间或鸟兽近林路,想是人间无为处。

18、天宇咸畅
天宝当年百世业,宇拓疆开朝玉阙。

咸五登三恍似梦,畅饮一樽酹江月。

19、暖流喧波
暖泉香草媚晴川,流水桃花心杳然。

喧天笳鼓及时乐,波光滟影有洞天。

20、泉源石壁
泉冷静深流痕绿,源头活水清如许。

石漱声声若击玉,壁崖青苔生林际。

21、青枫绿屿
青山隐隐昏又晨,枫茂荫浓丹霞沉。

绿琼翠璧吟红榭,屿舍春尽落香尘。

22、莺转乔木
莺鸣柳闻音清扬,啭啼幽婉声透窗。

乔林紫英宿露晞,木藓青苔满径香。

23、香远益清
香馨盈袖曲沼洄,远波叠翠依绿水。

益有朱芳浮紫葩,清风闲逸杨柳垂。

24、金莲映日
金昭玉粹出五台,莲灼其华竞相开。

映水临溪山川秀,日暮余晖闻天籁。

25、远近泉声
远上南山石径斜,近岸渔樵两三家。

泉绕林梢枕锦霞,声声漱玉逐落花。

26、云帆月舫
云移溪树波光涌,帆影映日焕玉琼。

月落离宫人深静,舫艇悠悠闻水声。

27、芳渚临流
芳草寸心报三晖,渚清沙白鸟纷飞。

临栏望月人难寐,流水落红春不回。

28、云容水态
云闲自在长此身,容与悠得步南林。

水栖芳渚任浮沉,态浓意远淑且真。

29、澄泉绕石
澄波映日接天光,泉流淙淙亦笙簧。

绕树三匝择枝栖,
石径青苔薰风香。

30、澄波迭翠
澄水微漪一舟横,波光潋滟气蒸腾。

迭嶂青峰云乍起,翠枝秦桑缀绿琼。

31、石矶观鱼
石径屐齿印苔藓,矶激柳嫩青竿闲。

观看溪鸟掠波飞,鱼跃于渊鸢戾天。

32、镜水云岑
镜皎碧潭一泓绿,水榭山光两相愉。

云落惊飞春莺燕,岑峦错落路蜿蜒。

33、双湖夹镜
双桥落虹长练栖,湖光山色总相宜。

夹岸杨柳垂碧绦,镜渌清芬三百里。

34、长虹饮练
长天秋水共呈色,虹落碧浆益澄澈。

饮谷栖丘懒开轩,练垂青嶂绿丝帛。

35、甫田丛樾
甫草杂生碧连天,田间游憩宿闾阎。

丛林连荫御瓜鲜,樾茂遍地豫丰占。

36、水流云在
水涧桃花性空明,流渚浣碧唯自清。

云霞飘渺意俱迟,在湖之洲泛落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