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景
承德避暑山庄72景

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
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景区景色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景点一东宫门颐和园正门,门为三明两暗的庑殿式建筑,中间正门供帝、后出入,称为“御路”,两边门洞供王公大苫出入,太监、兵卒从南门北两侧边门出入。
匾额“颐和园”三字为光绪皇帝御题。
云龙石刻有二龙戏珠浮雕;龙为皇家尊严的象征,又是谕旨和敕令的标志景点二仁寿殿是宫廷区的主要建筑之一,原名勤政殿,光绪年间改为今名,意为施仁政者长寿。
它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听政的大殿,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之一。
1898年光绪皇帝曾在此殿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准其专褶奏事,从而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但好景不长,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百日维新”终归失败。
景点三德和园大戏院建于大型院落“德和园”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它高21米,分上中下三层。
下层天花板中心有天井与上层戏台串通,中层戏台设有绞车,可巧设机关布景,上天入地,变化无穷。
景点四乐寿堂在颐和园东北面对昆明湖,是慈禧来此地避暑游玩居住之地,门厅称“水木自亲”。
“乐寿堂”三字为光绪手书,金字黑底,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西内间为慈禧寝室。
东内间为更衣之处,正厅设有宝座,御案,掌扇,屏风等。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册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册
1、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册
2、康熙皇帝御笔欣赏;
3、风景画出自清朝画家沈喻。
康熙皇帝御笔
康熙皇帝御笔
康熙皇帝御笔
康熙皇帝御笔
康熙皇帝御笔
康熙皇帝御笔
1烟波致爽
2芝径云堤
3无暑清凉
4延薰山馆
5水芳岩秀
6万壑松风
7松鹤清樾
8云山胜地
9四面云山
10北枕双峰
11西岭晨霞
12锤峰落照
13南山积雪
14梨花伴月
15曲水荷香
16风泉清听
17濠濮间想
18天宇咸畅
19暖流暄波
20泉源石壁21青枫绿屿22莺啭乔木23香远益清24金莲映日25远近泉声26云帆月舫27芳渚临流28云容水态29澄泉绕石30澄波叠翠31石矶观鱼32镜水云苓33双湖夹镜34长虹饮练35甫田丛越36水流云在。
避暑山庄72景

康熙朝定名的36景:1烟波致爽
2芝径云堤
3无暑清凉
4延薰山馆
5水芳岩秀
6万壑松风
7松鹤清樾
8云山胜地
9四面云山
10北枕双峰
11西岭晨霞
12锤峰落照
13南山积雪
14梨花伴月
15曲水荷香
16风泉清听
17濠濮间想
18天宇咸畅
19暖流暄波
20泉源石壁
21青枫绿屿
22莺啭乔木
23香远益清
24金莲映日
25远近泉声
26云帆月舫
27芳渚临流
28云容水态
29澄泉绕石
30澄波叠翠
31石矾观鱼
32镜水云岑
33双湖夹镜
34长虹饮练
35甫田丛樾
36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1丽正门
2勤政殿
3松鹤斋
4如意湖
5青雀舫
6绮望楼
7驯鹿坡
8水心榭
9颐志堂
10畅远台
11静好堂
12冷香亭
13采菱渡
14观莲所
15清晖亭
16般若相
17沧浪屿
18一片云
19萍香泮
20万树园
21试马埭
22嘉树轩
23乐成阁
24宿云檐
25澄观斋
26翠云岩
27罨画窗
28凌太虚
29千尺雪
30宁静斋
31玉琴轩
32临芳墅
33知鱼矾
34涌翠岩
35素尚斋
36永恬居。
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选注

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选注作者:王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08期【摘要】康熙皇帝于公元1703年肇建避暑山庄,并于其中选风景佳妙者题康熙三十六景,每处景致都绘图赋诗,以记其事。
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不仅描绘了每处景致的开发经过,更从一个个侧面刻画出了康熙皇帝的情与志。
【关键词】康熙三十六景;烟波致爽;水芳岩秀【中图分类号】B977 【文献标识码】A避暑山庄内有亭、阁、轩、榭、庙宇等120余处景观,其中风景最为佳妙者当属“康乾七十二景”。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皇帝以四字题名山庄内的三十六处景点,绘图赋诗,以记其事,统称为康熙三十六景。
康熙三十六景御制诗不仅描绘了每处景致的开发经过,更从一个个侧面刻画出了康熙皇帝友山敬水、怡情喻理,守礼尽孝、事亲以诚,宵旰夜食,励精图治的帝王情志。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先后曾到过避暑山庄28次,每次驻留一两个月甚至四五个月,在这里处理了大量政务。
笔者选取了避暑山庄内宫殿区与苑景区内的两处景致,从其御制诗诗文释义的角度来解读康熙的治世思想。
一、五言排律——《烟波致爽》烟波致爽是康熙三十六景当中的第一景,位于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在今天的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是清帝的寝宫。
此殿面阔七楹,正中3间为厅,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的地方;东面2间,为帝后们闲坐叙话之所;西次间为佛堂,是皇帝晨昏礼佛的堂屋;西稍间是皇帝寝殿,俗称西暖阁,皇帝来避暑山庄在这里下榻,内置紫檀木龙床。
《烟波致爽》康熙热河地既高敞,气亦清朗,无蒙雾霾氛1,柳宗元记所谓“旷如也”2。
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
云山胜地之南,有屋七楹,遂以“烟波致爽”颜其额焉。
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
北控3远烟息,南临近壑嘉。
春归鱼出浪,秋敛4雁横沙。
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
炎风5昼致爽,绵雨夜方赊6。
土厚登7双谷8,泉甘剖翠瓜。
古人戍武备9,今卒断鸣笳10。
生理11农商事,聚民至万家。
1.霾氛:因烟尘灰沙而形成的飞散的尘雾。
康熙三十六景藏头诗

康熙三十六景定景藏头诗1、烟波致爽烟雨隔帘迷醉眼,波光云影铅华散。
致有舒朗十里秀,爽气平湖当皓天。
2、芝径云堤芝兰竹筠曲逶迤,径眠小舟月影稀。
云山随水揉幅奇,堤柳岸花两依依。
3、无暑清凉无边景色四面水,暑退三庚微风追。
清幽午梦至此回,凉浮墨沼王孙归。
4、延薰山馆延津剑合会此逢,薰炉玉暖香茶鼎。
山鸣谷应悦鸟性,馆楼游冶春满庭。
5、水芳岩秀水湛澄波萦素练,芳泉越蹊响潺潺。
岩峭天剖托云汉,秀润谷中花满山。
6、万壑松风万峦千封巨嶂屏,松竹叠翠婆娑影。
壑然深秀野泉涌,风动满幅摇有声。
7、松鹤清樾松林兰芷齐争芳,鹤嗥九霄梦潇湘。
清风朗月秋水长,樾秀临溪十里香。
8、云山胜地云瞰群峰春乍暖,山霞夕霭朝有岚。
胜致景明莺流啭,地灵境秀飞鸟还。
9、四面云山四望群岭拱揖间,面面青峰指天边。
云蒸雾集冲霄汉,山腾海浪起绵延。
10、北枕双峰北望叠嶂缈险关,枕倚腾雾叩仙山。
双矗重峦三鼎立,峰在云端咫尺天。
11、西岭晨霞西山崔嵬云抱涧,岭叠峰嶂达远阡。
晨阳煦煦生紫烟,霞裾风袂染作衫。
12、锤峰落照锤指向天插云层,峰峦横侧各不同。
落红飞絮山空濛,照映漫天紫金彤。
13、南山积雪南岭遥望凝素容,山高气寒玉妆成。
积年累岁久不融,雪缀青松晓霁晴。
14、梨花伴月梨峪山涧沿西行,花开漫山飘落英。
伴君凉夜轻似梦,月淡风清云影浓。
15、曲水荷香曲径通幽花影重,水泗藕乡雨微晴。
荷风送爽沉浮萍,香蕊摇落迎宾朋。
16、风泉清听风不鸣条响翠林,泉水萦纡绕无痕。
清辉朗月拨重云,听撷眼前这段春。
17、濠濮间想濠上曳尾之于涂,濮水翳然悦草木。
间或鸟兽近林路,想是人间无为处。
18、天宇咸畅天宝当年百世业,宇拓疆开朝玉阙。
咸五登三恍似梦,畅饮一樽酹江月。
19、暖流喧波暖泉香草媚晴川,流水桃花心杳然。
喧天笳鼓及时乐,波光滟影有洞天。
20、泉源石壁泉冷静深流痕绿,源头活水清如许。
石漱声声若击玉,壁崖青苔生林际。
21、青枫绿屿青山隐隐昏又晨,枫茂荫浓丹霞沉。
绿琼翠璧吟红榭,屿舍春尽落香尘。
康熙36景

烟波致爽: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
面阔7间,进深3间,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殿因此得名。
芝径云堤:在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之北。
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二景。
是仿效杭州西子湖的苏堤构筑的,夹水为堤,逶迤曲折,形似芝字。
无署清凉:殿本身“广厦洞辟,不施屏蔽”,四面皆水,景色秀美,夏日凉爽清幽。
门殿题额“无暑清凉”,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三景。
康熙称此处“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延薰山馆:有联“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
有“康熙36景”第四景,“薰”的含义是花草的香气。
“延薰”是指花草的香气连续不断地吹来。
深通汉族文化的康熙取“延薰”二字还暗批清朝政府廉洁清明、怀柔远人、施政仁厚如轻风拂面。
康熙有诗赞美此处:夏木阴阴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山中无物能解愠,独有清凉免脱衫。
水芳岩秀:后殿名水芳岩秀,七楹,进深两间,前有抱厦五楹,后有抱厦三楹,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五景。
四周镜波绕岸,庭中瑶石依栏,此景以水为题,借景发挥。
盖山庄内泉水甘冽,位于塞外诸泉之首,饮之少疾而体质敦厚,故康熙诗有“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之句,因题此名。
万壑松风:踞岗背湖,布局灵活,具有南方园林特点。
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
周围古松甚多,故有此题名。
松鹤清樾:周围苍翠的古松异常繁茂。
松枝上栖宿着一群群灰鹤、白鹤。
它们在松林中翩翩起舞,不时发出嘹亮的长鸣。
松鹤免征着吉祥长寿,康熙将自己的母亲安置在这里,表达出了他对皇太后的一份美好的祝愿。
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七景,,并题联“奇花文石娱朝夕,白鹤苍松永岁年”。
云山胜地: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
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
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
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
四面云山:“四面”是指方位而言,“云山”当然就指云雾缭绕的群山,几百里之内绵延起伏,奇山怪石隐匿其中,若拱若揖,似群臣在四周朝拜山庄一般。
乾隆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御题诗二首

乾隆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御题诗二首乾隆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御题诗二首,年代:1762年,长:30cm,宽:26.5cm,绢本。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宫”,位于今承德市北部,占地560万平方米,是北京颐和园面积的两倍,仅石砌的宫墙就长达10公里。
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后历经雍正、乾隆等朝的不断增建、完善,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建成,前后共历时80余年,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现存面积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清代园林之一。
同时避暑山庄还因长期作为历朝清帝夏日避暑、处理日常政务和接见王公及外国使节的政治场所而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承德避暑山庄由康熙和乾隆两朝皇帝遍仿江南名园佳景所营造并亲自命名、配诗、作序的前后“三十六景”,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我国游览胜地中被皇帝命名佳景最多的地方。
虽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尽人皆知,但木刻《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咏》却很少有人提及,即使是郑振铎先生的《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郭微屈先生《中国版画史略》、王伯敏先生的《中国版画史》和周心慧先生的《中国古版画通史》等著作,对此也仅仅是只言片语。
而作为由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主持,在欧洲雕版印制的中国第一套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的刊刻情况就更是鲜为人知了。
这一方面与清宫权威书目著录不详有关,另一方面则因为此清宫第一套铜版画原属奉赐制品,当年仅仅刊印了4套收藏,且后又多在宫廷苑囿等处陈设,而仅有复制品赐予皇子、皇孙及亲王,即使在当年也是外人难得一见的珍宝。
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采用经折装,一图一诗的装帧形式。
诗图中分绘的三十六景依次为: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熏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青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背枕双峰、西冷晨霞、锤峰裸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闲想、天宇咸畅、暖溜暄波、泉源石壁、青枫录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睡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链、莆田丛樾、水流云在。
河北承德名胜古迹

河北承德名胜古迹承德历史悠久,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此修建行宫“避暑山庄”。
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河北承德名胜古迹,欢迎大家阅读!河北承德名胜古迹一热河都统署在承德市东省府街。
初建时是清热河总管衙门,乾隆三年(1738年)改总管为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年)升为都统,皆署其处。
热河都统辖承得府及内蒙古昭乌达、卓索图二盟。
1914年设立的热河特别行政区、1928年改置的热河省,其政府仍在此地。
今署内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热河城隍庙在承德市西大街文庙西路北。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
正殿乾隆帝御题额曰“福荫财疆”。
庙内有乾隆御制《热河初建城隍庙拈香瞻礼八韵》有序石碑,详载城隍庙营建始末。
热河文庙在承德市西大街城隍庙东。
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776-1779)。
落成时,乾隆帝亲往祭奠。
占地2.89万平方米,规模宏大,仅次于曲阜孔庙。
今仅存部分建筑。
避暑山庄*#在承德市区北部。
又称承德离宫,或称热河行宫。
群山环抱,地势高峻,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峻工,建筑物达110余处,总面积564万平方米,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10公里,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背山面湖,山峦起伏,宫殿亭榭掩映,风光旖旎,巧夺天工。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
康熙以四字题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以三字题名的三十六景散布其中,各景随四时变化,取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观命名,集中我国南北方建筑布局的特点,综合我国各地建筑艺术的风格。
使山庄成为我国各地胜迹的缩影。
与山庄东面的北面巍峨雄伟、具有民族特色的外八庙一起构成辽阔的文物风景区。
丽正门避暑山庄正门。
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一景。
中门上方有乾隆题额“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成,它和门内上方乾隆题诗“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象征为国内各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流云在,位于芳渚清流之北,与烟雨楼隔湖相望。
为“康熙三十六景”最后一景。
是一座重檐四角攒顶、四面出卷棚式抱厦的敞亭。
此亭形制独具一格:主亭为方亭,四面加突出的附间。
题额由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脱出。
此亭位于内湖与澄湖相交处,流水与浮云相映成趣,动静变化妙不可言。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江亭》,其古诗全文如下: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注释】⑴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⑴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翻译】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
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烟波致爽在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之后。
为清帝的寝宫。
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
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
面阔7间,进深3间,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殿因此得名。
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跨院,为后、妃居住之所。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携东、西宫等后妃出北京至热河避难,即居于此殿。
咸丰皇帝就在此处签署《北京条约》,现殿外挂有牌子提醒人们这一段历。
嘉庆和咸丰帝病逝于此。
1820年9月2日、1861 年8月22日,嘉庆,咸丰两位皇帝就在这里去世。
著名的辛酉政变也发生在这里。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把举世罕见、珍藏中国历代图书典籍、文物书画和无数珍宝的圆明园抢掠一空,并焚毁。
咸丰以木兰秋狝为名,带皇后和懿贵妃及五岁的载淳仓皇逃至热河。
留下奕沂留守京师,督办和局。
奕沂在英法俄的武力逼迫和恫吓挟持下,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
咸丰帝就在西暖阁的炕几上批准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仅《中英北京条约》,就将香港、九龙割给了英国,使中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和主权,香港经受了百年的屈辱。
为了让国人不忘记落后就要挨打这段耻辱的历史,1997年7 月1日,承德市委、市政府在此处挂上“勿忘国耻”铜匾,以警示后人。
芝径云堤,在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之北。
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二景。
是仿效杭州西子湖的苏堤构筑的,夹水为堤,逶迤曲折,形似芝字。
此堤连接三岛:采菱渡、月色江声、如意洲。
堤穿湖而行,为湖区主要风景观赏路线。
入夏以后,漫步长堤,满眼苍翠碧绿,四周胜景层层,步挪景动,百态千姿,绿柳袅袅,大有西子湖中“苏堤春晓”之风韵。
康熙帝初建避暑山庄,疏导湖区时,亲自度量设计,其《芝径云堤》诗云:“命匠先开芝径堤,随山依水揉幅奇。
”此堤对山庄湖区各处风景实有管理全局之妙。
避暑山庄首先是从此处破土动工,挖池积土,成堤成洲,按说原本是避暑山庄的第一景,但皇帝的寝宫为老大,要居第一景,这里就只能退居第二了。
无暑清凉如意洲之门殿,是一组三进庭院的主体建筑,南阔5间,进深1间。
殿本身“广厦洞辟,不施屏蔽”,四面皆水,景色秀美,夏日凉爽清幽。
门殿题额“无暑清凉”,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三景。
康熙称此处“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如意洲从环碧北行,过桥即达山庄的一个大岛,是塞湖中最大的洲岛,面积为35,000平方米,因该岛形状颇似如意,故名如意洲。
如意洲西南接芝径云堤,南与月色江声相连。
建筑均为康熙年间所建。
殿阁楼亭,姿态各异,古朴秀雅,是一组宫廷式的建筑,有山庄康乾七十二景中的十二景,现尚存八景,即: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乐寿堂)、一片云、观莲所、沦浪屿、金莲映日、法林寺(般若相)。
康熙五十年前,如意洲是宫殿区,是清帝接见文武大臣和少数民族王公首领,批阅奏章,处理朝政的地方,正宫落成后,此处成了苑景区的重要景区,是中线的高潮。
门殿名无暑清凉,五楹面南,进深一间,前后设廊,硬山,左右有廊庑与其它建筑相通。
殿本身“广厦洞壁,不施屏蔽”,四面皆水,景色隽美,夏日凉爽无比,康熙帝因此题名,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三景。
门殿北为正殿,名延薰山馆,面阔七楹,进深两间,前有五槐抱厦,前后设廊,单檐歇山。
有联“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
后殿名水芳岩秀,七楹,进深两间,前有抱厦五楹,后有抱厦三楹,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五景。
四周镜波绕岸,庭中瑶石依栏,此景以水为题,借景发挥。
盖山庄内泉水甘冽,位于塞外诸泉之首,饮之少疾而体质敦厚,故康熙诗有“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之句,因题此名。
明间正中面南悬康熙题“水芳岩秀”匾,面北悬乾隆题“奉三无私”匾。
有联“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
另一联“波漾书林来自九天甘雨,花浮墨沼长看四季祥云”。
此殿曾为康熙帝寝宫,后为皇太后寝宫。
乾隆年间,皇太后搬进松鹤斋,改水芳岩秀为乐寿堂,乾隆为此殿题匾“乐寿堂”。
皇帝每驻热河,逢七月七日,皇太后带领皇后、妃嫔、公主在此举行乞巧盛会。
康熙诗一首循芝径北行,折而少东,过小山下,红莲满渚,绿树绿堤。
西南夏屋轩敞,长廊联络,为无暑清凉。
山爽朝来,水风微度,冷然善也。
畏景先愁永昼长,晚年好静益彷徨。
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意惜始终宵旰志,踟蹰自问济时方。
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
延薰山馆门殿北为正殿,名延薰山馆,面阔七楹,进深两间,前有五槐抱厦,前后设廊,单檐歇山。
有联“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
此处为早年康熙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处理朝政的主殿。
门外对联一幅,系后殿的楹联联,为便于保管及文物安全放到此殿。
为乾隆所题,上联是:乐寿协那居结符仁智;下联是:清宁昭丽象道体公明。
现殿按内按乾隆年间风格复原陈列。
北墙上方横匾为康熙所题“敷畴丰泽”意思是让皇帝的恩泽布满全国,让传统的道德文化陶冶百姓。
横联下是乾隆的贴落与对联。
对联是:篆袅猊罐知日咏,风清虬漏报春深。
入无暑清凉转西,为延薰山馆。
楹宇守朴,不雘不雕,得山居雅致。
启北户,引清风,几忘六月。
夏木殷殷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
山中无物能解愠,独有清凉免脱衫。
门殿北为正殿,名延薰山馆,面阔七楹,进深两间,前有五槐抱厦,前后设廊,单檐歇山。
有联“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
此处为早年康熙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处理朝政的主殿。
门外对联一幅,系后殿的楹联联,为便于保管及文物安全放到此殿。
为乾隆所题,上联是:乐寿协那居结符仁智;下联是:清宁昭丽象道体公明。
现殿按内按乾隆年间风格复原陈列。
北墙上方横匾为康熙所题“敷畴丰泽”意思是让皇帝的恩泽布满全国,让传统的道德文化陶冶百姓。
横联下是乾隆的贴落与对联。
对联是:篆袅猊罐知日咏,风清虬漏报春深。
芳槛倚栏蒸灵液,南山近指奏清音。
承德地处塞外,在明朝,以长城为界,将以北地区变成了“瓯脱地带”(无人区),承德便从此荒废了。
直到康熙皇帝北巡,在这里设立木兰围场、建避暑山庄,承德才得以重新焕发了光彩。
为什么康熙大帝如此偏爱承德?他在这里又留下哪些传奇的故事呢?更多揭秘尽在承德-避暑山庄!京味开心大碗茶茶馆,侃侃文化事,聊聊京城百态,京味开心大碗茶茶馆,侃侃文化事,聊聊京城百态熙和六十一年化,编简犹垂雅颂音。
大碗茶,大舞台,老北京,北京话,民俗,京郊,玩乐,话剧,电影,电视,影视,京剧,老字号,小吃,老字号,卤煮,豆汁,糖葫芦,798,潘家园,国家大剧院,图书大厦,王府井,天安门北京精神文化生活网上家园|老北京|京剧从康乾避暑山庄定景诗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之处。
北京精神文化生活网上家园|老北京|京剧) 乾隆每句诗的末字都与祖父康熙相同,体现了乾隆皇帝对祖父的怀念和崇敬。
而乾隆在《烟波致爽》中“祖制今犹烈,金吾漫忆家”、在《风泉清听》中“熙和六十一年化,编简犹垂雅颂音”,无不体现了对祖父历史功绩的缅怀。
京味开心大碗茶茶馆,侃侃文化事,聊聊京城百态,水芳岩秀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洲门殿名“无暑清凉”,门殿之北为正殿名“延薰山馆”,正殿之北为后殿,名“水芳岩秀”,水芳岩秀殿七楹,进深两间,前有抱厦五楹,后有抱厦三楹,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五景。
四周镜波绕岸,庭中瑶石依栏,此景以水为题,借景发挥。
盖山庄内泉水甘冽,位于塞外诸泉之首,饮之少疾而体质敦厚,故康熙诗有“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之句,因题此名。
明间正中面南悬康熙题“水芳岩秀”匾,面北悬乾隆题“奉三无私”匾。
有联“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
另一联“波漾书林来自九天甘雨,花浮墨沼长看四季祥云”。
此殿曾为康熙帝寝宫,后为皇太后寝宫。
乾隆年间,皇太后搬进松鹤斋,改水芳岩秀为乐寿堂,乾隆为此殿题匾“乐寿堂”。
皇帝每驻热河,逢七月七日,皇太后带领皇后、妃嫔、公主在此举行乞巧盛会。
这里曾是康熙皇帝早期居住和读书的地方。
该殿位处如意洲最深处,“镜波绕岸,瑶石依栏”。
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水清则芳,山静则秀。
”康熙皇帝并为此景作诗:“水性杂苦甜,水芳即体厚。
石泉亦多览,未若此为首。
颐卦明口实,得正自养寿。
择地立偃房,根基度长久。
节宣在兹求,勤俭勿落后。
朝窗千岩里,峭壁似天剖。
远托思云汉,怡神至星斗。
精研书家奥,临池愈涩手。
清淡作饮馔,偏心恶旨酒。
读老无逸篇,年年祝大有。
"万壑松风在避暑山庄松鹤斋之北。
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是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
由万壑松风殿、鉴始斋、静佳室、颐和书房、蓬阆咸映等建筑组成,踞岗背湖,布局灵活,具有南方园林特点。
周围古松甚多,故有此题名。
这组建筑是康熙帝批阅奏章、召见百官和眺望湖光山色之地,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
万壑松风为正殿,风景极佳。
乾隆帝髻龄常在此聆听祖训,即位后改名纪恩堂,并作《御制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一文纪念乃祖。
殿后为鉴始斋,系乾隆幼年在山庄读书之所。
松鹤清越,棒子峪口面南建殿五间,康熙题额“松鹤清樾”,为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七景,是一组严整的四合院,院北有殿五间为“静余轩”。
周围香草遍地,异花缀崖,夹岭苍蔚,鸣鹤飞翔,此处是康熙时期皇太后居住的地方。
此建筑已被毁,现部分修复。
锤峰落照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
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
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1间。
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
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
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