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比较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111799--四川农业大学比较文学概论(本科)期末备考题库111799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形象学脱胎于()A.阐发研究B.平行研究C.接受研究D.影响研究。
正确答案:D(2)中国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A.西晋时期B.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C.“五四“前至1949年D.唐宋时期正确答案:B(3)1827年,()在巴黎大学讲课时正式采用比较文学的名称。
A.歌德B.维耶曼C.波斯奈特D.诺埃尔正确答案:B(4)19世纪,比较文学从()研究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文学理论B.文学史C.诗歌D.文学正确答案:A(5)太阳神话说是()创立的A.库恩B.雅科布·格林C.谬勒D.弗雷泽正确答案:C(6)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是()A.巴尔登斯伯格B.布吕纳季耶C.戴克斯特D.卡雷正确答案:B(7)()在《论文学》中提出了文学取决于社会生活和地理环境的著名论点,A.孟德斯鸠B.斯达尔夫人C.格林D.泰纳正确答案:B(8)“暗含的读者”这一概念是()提出的A.海德格尔B.伊塞尔C.布莱西特D.曼海姆正确答案:A(9)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19世纪()年代即已萌芽,七八十年代正式产生。
A.三十B.四十C.五十D.二十正确答案:A(10)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A.异国异族形象B.东方形象C.异国情调D.异域风物正确答案:A(11)主题学是从19世纪初期德国()中衍生出来的。
A.神话学上一页下一页。
大学试题(文学)比较文学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答案附后面)

大学试题(文学)-比较文学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答案附后面)卷一:1.下面作家中,可以进行影响研究的是OA、鲁迅和果戈理Bs易卜生和曹禺C、托尔斯泰和罗星・罗兰D、拜伦和莱蒙托夫E、拜伦与普希金2.简述宗教对文学的影响。
3.什么是“期待视野”?4.关于哈罗德•布鲁姆,描述不恰当的是()。
A、他是“耶鲁学派”批评家B、他是美国著名文学教授C、他认为文本分析非常重要D、他提倡历史的、阶级的文学研究5.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
A、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B、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C、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D、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6.下列学者哪个不属于心理分析学派OA、弗洛伊德B、荣格C、钟敬文7.阐发研究作为一种研窕方法,是由法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8.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A、屈原B、李白C、苏轼9.1979年,O的《管锥编》出版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10.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OA、倭寇B、小日本C、鹰钩鼻11.关于“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口,合理的做人”,正确的是()。
A、此语出自宗白华B、提出的问题与教育有关C、此语出自《美学散步》D、其思想与《弟子规》相似12.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窕有何关系13.为什么要在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明的视野?14.美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A、基亚B、韦勒克C、雷马克D、韦斯坦15.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16.属于美国学派代表人物的有O.A、列文B、基亚C、卡雷D、韦勒克E、雷马克17.信息本身最根本的性质是()βA、独立性B、完整性C、不确定性D、确定性18.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说哪篇文章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OA、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B、钱钟书的《通感》C、钱钟书的《诗可以怨》D、朱光潜的《诗论》19.下列作家研究中可以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的是OA、鲁迅与果戈理B、托尔斯泰与罗型•罗兰C、歌德与席勒D、拜伦与雪莱E、拜伦与普希金20.《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叶》的比较研究属于OA、影响研究B、平行研究C、阐发研究D、接受研究2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2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H己。
比较文学试卷和答案

一闭卷考试试卷及答案: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系-------班----------姓名---------学号----------------一.填空:4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二.名词解释:151.比较视域2.套话3.他者三.简答题:451.简述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原则2.简述迷狂说与妙悟说的异同3.简述比较视域的特点四.论述题:36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特点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系-------班----------姓名---------学号----------------一.填空:6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外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内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二.名词解释:152.文道论3.注视者4.理念说三.简答题:452.简述中西诗学比较的必要性3.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关系4.简述中国古代诗学范畴体系的三重构造四.论述题:34举例说明比较视域中不同民族文学的对话过程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答案一.填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二.名词解释:151.答:强调主体性..比较文学的本体2.答:一个民族反复用来描述异国和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3.答:形象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对异国认识的总和..三.简答题:451.答: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种关系;四个跨越;汇通性;体系化2答:不同..1..理智与非理智..2..狂热与虚静..3..神赐与积累..同..1..强调直觉..2..与宗教有关3答:1..流动性与联系性..2..开放性..3..自觉性四.论述题:36答:1..变异性..2..综合性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答案一.填空..6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他者形象与他者的关系..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二.名词解释:151.答:古代文论核心概念..关于文艺的起源、内容与形式..2答: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他者形象的建构者..3答:西方文论核心概念..关涉文艺的起源、内容与形式..具有宗教色彩三.简答题:451答:1..寻求共通规律..2..辨别差异性2答:1..心理学为文学提供思想、心理依据..2..文学为心理学提供形象、具体的文本3答:1..本源范畴..2..中心范畴..3..一般范畴四.论述题:34答:1..模仿..2..过滤..3..文化阐释..4..新文化样式的创造..二开卷考试:论文写作题目、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1.论文写作题:论政治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2.论文写作要求:1.观点明确;有一定的新意..2层次清楚;结构严密..3.论证严密;材料翔实;4.语言准确而有文采..3.论文评分标准:1.90--95..思想深刻;论述有力度;文笔流畅..2.85---90..思想清楚;论述较有力度;文笔流畅..3.80---85..思想较清楚;论述较有力度;文笔较流畅.. 4.75—80..基本切题;思想较清楚;论述力度不够..5.60—75..基本切题;思想尚清楚;论述较乏力;语言组织能力一般..。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常见问题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查看答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同源性。
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
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
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
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
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
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
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
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
川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川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四川大学的校训?A. 海纳百川B. 有容乃大C. 厚德载物D. 博学笃行答案:C2. 四川大学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省B. 重庆市C. 云南省D. 贵州省答案:A3. 四川大学的前身是哪一所大学?A. 成都大学B. 四川师范大学C. 四川大学D. 华西医科大学答案:D4. 四川大学的校徽颜色是什么?A. 蓝色B. 绿色C. 红色D. 黄色答案:A5. 四川大学的校庆日是哪一天?A. 5月4日B. 9月28日C. 10月1日D. 11月11日答案:B6. 四川大学的校歌名称是什么?A. 《川大之歌》B. 《四川大学校歌》C. 《海纳百川》D. 《川大颂》答案:B7.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海纳百川”的含义是什么?A. 包容并蓄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8.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有容乃大”的含义是什么?A. 包容并蓄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9.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博学笃行”的含义是什么?A. 广泛学习,坚定实践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10.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厚德载物”的含义是什么?A. 广泛学习,坚定实践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包容并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四川大学的校训包括哪些内容?A. 海纳百川B. 有容乃大C. 厚德载物D. 博学笃行答案:ABCD2. 四川大学的校徽中包含哪些元素?A. 书卷B. 校名C. 校训D. 校庆日答案:ABC3. 四川大学的校歌中提到了哪些内容?A. 川大精神B. 川大历史C. 川大校训D. 川大校徽答案:ABC4.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体现了哪些价值观?A. 包容B. 智慧C. 勤奋D. 勇敢答案:ABC5. 四川大学的校训中“海纳百川”和“有容乃大”共同体现了什么?A. 包容并蓄B. 勇敢无畏C. 智慧卓越D. 勤奋进取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四川大学的校训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试题

2.你是怎样看待“三一律”的?
3.恩格斯对歌德的评论对于我们评论古典作家继承文学遗产有何启示?
4.简论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三. 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作为一种文学的创造方法,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意义和局限性何在?
2.结合具体的例证,简论文学风格的形成。
3.试析灵感。
4.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综述。
三. 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你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审美性特征的?对于当前文艺创作中出现的审美性的失落这一现象,你认为原因何在,应该作何评价?
2.分析《尤利西斯》对《奥德修记》神话模式的运用及其主题的关系。(30分)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试题(适用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
1997年试题
一. 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形象大于思想; 2.济金根与《济金根》; 3.艺术直觉; 4.游戏说; 5.文学的民族性;
3.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中有一些著名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段落,试举几例并加以分析。
2001年外国文学史试题
一. 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感伤主义;2.湖畔派;3.纯诗;4.跨掉的一代;5.黑色幽默;6.复调小说
2.试比较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文学的真实观上的差异。
川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川大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四川大学的校训是()。
A.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B.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C.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D.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答案:A2. 四川大学的前身之一是()。
A. 华西医科大学B. 成都科技大学C. 四川联合大学D. 成都大学答案:A3. 四川大学的校庆日是每年的()。
A. 5月4日B. 9月29日C. 10月1日D. 11月11日答案:B4. 四川大学的校歌是()。
A. 《四川大学校歌》B. 《华西医科大学校歌》C. 《成都科技大学校歌》D. 《四川联合大学校歌》答案:A5. 四川大学的校徽中的主要元素是()。
A. 书卷和凤凰B. 书卷和龙C. 书卷和熊猫D. 书卷和莲花答案:A6. 四川大学的校花是()。
A. 梅花B. 荷花C. 桂花D. 牡丹答案:C7. 四川大学的校树是()。
A. 松树C. 银杏树D. 榕树答案:C8. 四川大学的校史馆位于()。
A. 望江校区B. 华西校区C. 江安校区D. 龙泉校区答案:A9. 四川大学的图书馆藏书量超过()万册。
A. 300B. 400C. 500答案:C10. 四川大学的现任校长是()。
A. 李言荣B. 谢和平C. 李向群D. 张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四川大学的前身包括()。
A. 四川中西学堂B. 华西协和大学C. 成都工学院D. 成都科技大学答案:ABD12.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包括()。
A. 数学B. 材料科学与工程C. 化学工程与技术D. 生物学答案:ABCD13.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包括()。
A.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 国家高分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C. 国家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D. 国家能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答案:ABC14.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
A. 数学教学团队B.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C. 化学工程与技术教学团队D. 生物学教学团队答案:ABCD15. 四川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包括()。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试题

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概论试题(适用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1997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形象大于思想;2.济金根与《济金根》;3.艺术直觉;4.游戏说;5.文学的民族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作为一种文学的创造方法,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的意义和局限性何在?2.结合具体的例证,简论文学风格的形成。
3.试析灵感。
4.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综述。
三.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你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审美性特征的?对于当前文艺创作中出现的审美性的失落这一现象,你认为原因何在,应该作何评价?2.恩格斯《致保·恩斯特》(1890年6月5日)述评。
3.解释“人化自然”(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1998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内在的尺度”;2. 通感;3. 悲剧性;4.创作方法与文艺思潮;5.艺术概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毛泽东在《讲话》中对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出了什么样的论述?你对此的观点有何看法和评价?2.你是怎样看待“三一律”的?3.恩格斯对歌德的评论对于我们评论古典作家继承文学遗产有何启示?4.简论文学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三.论述题(选作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第3题。
)1.联系文学创作实际,谈你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的理解。
2.现实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评述。
3.“实践派”美学观述评。
(文艺学专业考生必选)1999年试题一.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古典主义;2.“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文学鉴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5.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6.福斯泰夫与“福斯泰夫式背景”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何特征?2.简述列宁论述托尔斯泰的基本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
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1)定义: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学科(如各种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另一端,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
因而又称为科际整合。
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知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通性,同时也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
(2)必须注意文学性与系统性两个方面。
(3)举例:比如文学与音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文学与哲学:存在主义与文学。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消极一面:“误读”就是对原作的“曲解”、“误解”、“改变”,它自然会导致文学传播中的部分失败,使译作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文学的真相;而且,翻译界已取得共识,文学翻译应最大程度地在各个层面上忠实于原作,所谓“信、达、雅”,“误读”显然与翻译的宗旨相悖。
如上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误读”引起的后果。
积极作用:
(1)便于外国文学作品在本国传播,促进文化交流。
(2)在“误读”中可能阐发出原作中一些未被发掘的新意,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
(3)“误读”往往由译者自身的文化历史需求造成,因而它也能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4)举例:林纾对西洋文学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二)答案一、填空:(16分)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泰勒。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答: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答:我们依据阐发过程当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
3、答:首先就是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
其次,接受国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应该注意,文学的他国化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者说是文学要求结合起来。
4、答:跨文明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答: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等研究。
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指研究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
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张双向阐发研究。
(可根据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2、答: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
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
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
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
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
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
小。
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
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
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
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的,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
真正总体性的比较诗学就必须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
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
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
比较方法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它是综合的、多层次的,也是分析的,它超越了一般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从总体上与对象构成了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