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度酶工程期末试卷B-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酶工程习题及答案

酶工程习题及答案

酶工程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Mol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带有一定的电荷,当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时,由于静电引力就会被载体吸附,这种分离方法叫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8.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10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双倒数作图法。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序列机制,另一类是乒乓机制。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和固定化酶制剂。

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酶工程期末考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2分)1.酶工程2.酶催化的专一性3.固定化酶4.等密度梯度离心5.酶化学修饰6.酶的非水相催化7.酶反应器8.模拟酶9.抗体酶10.酶定向进化11.生物传感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培养基的五大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

2.影响酶生物合成模式的主要因素:(mRNA的稳定性)(培养基中阻遏物的存在)。

3.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热处理法)(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

4.酶反应器的类型按操作方式区分,可分为(分批式反应)(连续式反应)(流加分批式反应)。

5.酶定向进化的一般过程:(随机突变)(构建基因文库)(筛选目的突变)。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2.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的要求。

3.提高酶产量的措施:4.试比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细胞培养上的不同。

5.何谓膜分离技术?在酶的生产中有什么应用?6.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7.酶的非水相催化有哪些特点?8.简述水对非水相中酶的特性有何影响?四.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单评价酶生物合成的4种模式的主要特点。

2.写出至少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作简要叙述。

3.论述酶分子定向进化的意义。

答案部分:一.名词解释:1.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2.酶催化的专一性: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反应的特性。

3.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4.等密度梯度离心:当欲分离的不同颗粒的密度范围处于离心介质的密度范围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同浮力密度的颗粒在沉降或者漂浮时,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久可以移动到与它们各自的浮力密度恰好相等的位置,形成区带,这种方法叫做等密度梯度离心。

5.酶化学修饰:通过各种方式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

大学酶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酶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酶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工程中,酶的固定化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吸附法B. 包埋法C. 共价结合法D. 离心法答案:D2. 下列哪种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A. 蛋白酶B. 淀粉酶C. 脂肪酶D. 纤维素酶答案:B3.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这种特性称为:A. 底物专一性B. 区域专一性C. 立体专一性D. 反应专一性答案:A4.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以下哪种金属离子?A. 钠离子B. 钾离子C. 镁离子D. 铁离子答案:C5. 酶促反应的速率受温度影响,通常在什么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最高?A. 0-20°CB. 20-40°CC. 40-60°CD. 60-80°C答案:C6. 酶工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A. 基因突变B. 蛋白质工程C. 酶的固定化D. 酶的纯化答案:C7.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因子?A. 金属离子B. 辅酶C. 底物D. 辅基答案:C8. 酶的动力学研究中,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的是:A. 酶的合成过程B. 酶的降解过程C. 酶促反应的速率D. 酶的纯化过程答案:C9. 酶的活性测定中,通常使用哪种单位来表示酶的活性?A. 摩尔每分钟B. 千克每分钟C. 国际单位D. 克每分钟答案:C10. 酶工程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手性药物?A. 基因编辑B. 蛋白质工程C. 酶的固定化D. 酶的定向进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工程中,酶的纯化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步骤。

答案:沉淀、层析、电泳2. 酶的催化机制中,_______是酶活性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结合底物并促进反应的进行。

答案:活性位点3. 在酶的固定化技术中,_______法是一种通过物理吸附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方法。

答案:吸附4. 酶的_______是指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反应的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转化率来表示。

酶工程 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天津农学院

酶工程 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天津农学院

解,以减少禽畜粪便中的植酸造成环境的磷污染
植酸酶
11 简述固定化酶的特性。
植酸+水========肌醇+磷酸
答:(1)稳定性: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一般比游离酶的稳定性好,热的稳定性高,保
存稳定性好,对蛋白酶的抵抗性增强,对变性剂的耐受性提高,在某些变性剂的作
用下仍可保留较高的酶活力(2)最适温度:固定化酶最适作用温度一般与游离酶差
不多,体性质和产物性
质的影响。(4)底物特异性:固定化酶的底物特异性与游离酶比较可能有些不同,
其变化与底物分子质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
12 水对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影响有哪些? 答:(1)水对酶分子空间构象的影响:酶分子只有在空间构象完整的状态下,才具 有催化功能(2)水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有机介质中水的含量对酶催化反应速 率有显著影响(3)水活度:作为参数来研究有机介质中水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13 简述酶在有机介质中的催化特性有哪些? 答:(1)底物专一性(2)对映体选择性:酶在对称的外消旋化合物中识别一种异构 体的能力大小的指标(3)区域选择性:酶能够选择底物分子中某一区域的基团优先 进行反应(4)键选择性:在同一个底物分子中有两种以上的化学键都可以与酶反应 时,酶对其中一种化学键优先进行反应(5)热稳定性:比在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更 好(6)PH 特性:与酶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最适 PH 接近或者相同。 14 简述微生物发酵的一般工艺流程
一、名词解释 1 酶工程:酶的生产、改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 2 酶的改性: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分子修饰、 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和酶定向进化等。 3 酶的专一性: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 行某种类型反应的特性。 4 酶活力: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初速度。 5 酶的催化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第五代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即 V = -dS/dt=dP/dt 6 酶活力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每 1min 催化 1umol 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 为 1 个酶活力单位,这个单位称为国际单位(IU)。 7 组成型酶:有的酶在细胞中的量比较恒定,环境因素对这些酶合成速率影响不大 8 细胞生长动力学:主要研究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速率以及各种因素对细胞生长速 率的影响规律。 9 固定化细胞:指采用各种方法固定在载体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生长、繁殖 和新陈代谢的细胞。 10 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将酶从细胞或其他含酶原料中提取出来,在与杂质分开, 而获得所要求的酶制品的技术过程。 11 盐析沉淀法:简称盐析法,利用不同蛋白质在不同的盐浓度条件下溶解度不同 的特性,通过在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中性盐,使酶或杂质从溶液中析出沉淀,从 而使酶与杂质分离的过程。 12 层析分离: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各组分以不同比例 分布在两相中。 13 吸附层析: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层 析方法。 14 分配层析:利用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的层析方法。 15 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上的可解离基因(活性基团)对各种离子的亲 和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层析分离方法。 16 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 17 酶分子修饰: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特 性的技术过程。 18 氨基酸置换修饰:将酶分子肽链上的某一个氨基酸置换成另一个氨基酸,从而 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的修饰方法称为氨基酸置换修饰。 19 定点突变技术:氨基酸置换修饰和核苷酸置换修饰的常用方法,也是蛋白质工

2013-2014酶工程期末试卷B-标准答案

2013-2014酶工程期末试卷B-标准答案

3、有一种酶抑制的情形,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底物浓度继续增加,则酶反应速度反而下降。

这种抑制属于。

(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底物抑制; (D) 产物抑制4、测定某种酶的活性时,实际上是设计一个该酶的反应体系,测定反应的初速度,通过该指标反映酶的量。

设计酶反应体系时一般使。

(A) 酶过量;(B) 底物过量; (C) 底物量和酶量成一定比例; (D) 底物量不足5、进行酶法分析时,若使用总变量分析法,则应设计反应体系使。

(A) 酶不足;(B) 底物过量;(C) 底物部分转化为产物;(D) 底物完全转化为产物6、下列酶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中,哪一种不属于根据分子大小来进行纯化的。

(A) 凝胶过滤;(B) 离子交换层析;(C) 离心; (D) 超滤7、通过调整溶液中盐的浓度可以调节酶蛋白的溶解度,酶蛋白溶解度与盐浓度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 酶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B) 酶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 盐在低浓度促进酶溶解,在高浓度抑制酶溶解;(D) 盐在低浓度抑制酶溶解,在高浓度促进酶溶解8、酶在非水环境中更稳定,是因为。

(A) 酶的变性失活需水的参与,而非水介质中只有很少的水;(B) 非水介质的温度更低;(C) 非水介质的pH更合适;(D) 非水介质中无金属离子9、经可溶性大分子修饰的酶,下列哪种性质最有可能降低?。

(A) 稳定性;(B) 酶分子的半衰期;(C) 酶分子的组织穿透力;(D) 酶分子的柔性10、四膜虫rRNA的内含子会发生剪接,它的剪接主要由完成。

(A) 蛋白质;(B) rRNA本身;(C) rRNA的内含子;(D) rRNA的外显子11、大环聚醚之所以可以用来设计模拟酶,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有。

(A) 疏水性孔穴;(B) 亲水性孔穴;(C) 芳香环; (D) 醚键12、下列哪种技术可用于酶分子的体外定向进化。

(A) 诱变选育;(B) 自然选育;(C) 杂交育种; (D) DNA改组13、酶分子定向进化的理论依据是。

酶工程试题(附参考答案)

酶工程试题(附参考答案)

酶工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氨基酰化酶可以催化()。

A、D,L-氨基酸生成D-氨基酸和L-氨基酸B、D,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D,L-氨基酸C、L-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L-氨基酸D、D-乙酰氨基酸水解生成D-氨基酸正确答案:C2.酶分子的物理修饰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酶分子的()而改变酶的催化特性A、组成单位B、空间构象C、侧链基团D、空间构型正确答案:B3.酶的提取是()的技术过程。

A、从含酶溶液中分离获得所需酶B、使酶从含酶物料中充分溶解到溶剂或者溶液中C、使胞内酶从含酶物料中充分溶解到溶剂或者溶液中D、从含酶物料中分离获得所需酶正确答案:B4.抗体酶是()A、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分子B、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分子C、催化抗体水解的酶D、催化抗体生成的酶正确答案:A5.天苯肽是由()缩合而成。

A、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D-苯丙氨酸甲酯的a-羧基B、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甲酯的氨基C、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的氨基D、L-天冬氨酸的a-羧基与L-苯丙氨酸甲酯的a-羧基正确答案:B6.用带负电荷的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酶后,酶的最适pH()。

A、不改变B、向碱性一侧移动C、向酸性一侧移动D、不确定正确答案:B7.有些酶的合成在细胞的生长阶段开始,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酶还可以延续合成较长一段时间。

该酶属于()。

A、延续合成型B、同步合成型C、滞后合成型D、中期合成型正确答案:A8.反应底物或产物的溶解度较低、黏度较高时,应采用()反应器A、搅拌罐式或鼓泡式B、填充床式或鼓泡式C、搅拌罐式或流化床D、流化床或鼓泡式正确答案:C9.搅拌罐反应器中进行某酶催化反应,反应液体积为5立方米,反应液温度从20℃升至40℃,热利用率为80%,反应过程中实际所需热量为()kcal。

A、125000B、80C、80000D、125正确答案:A10.分离沉降系数接近、但密度不同的颗粒,应选用()。

酶工程试题及答案

酶工程试题及答案

酶工程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Mol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带有一定的电荷,当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时,由于静电引力就会被载体吸附,这种分离方法叫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8.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10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双倒数作图法。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序列机制,另一类是乒乓机制。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和固定化酶制剂。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定稿版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酶活力: 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力的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力愈高,反之活力愈低。

2.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作用的性质,一般又可分为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

3.酶的转换数: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即是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的一个指标。

4.酶的发酵生产:是指通过对某些特定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后,利用微生物生长发酵过程中特定的代谢反应生成生产所需要的酶,最后通过提取纯化过程得到酶制剂的过程称为酶的发酵生产。

5.酶的反馈阻遏:6.细胞破碎: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酶解等方法,使目标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壁得以破坏,细胞中的目标产物得以选择性或全部释放便于后续收集和分离的过程称为细胞破碎。

7.酶的提取: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中的过程,也称作酶的抽提,是酶分离纯化过程常用的手段之一。

8.沉淀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使溶液中某种溶质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常用语酶的初步提取与分离。

9.层析分离: 亦称色谱分离,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为流动相)并使各组分由于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力的不同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10.凝胶层析: 又称为凝胶过滤,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

是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在流动相冲洗过程中混合物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凝胶微孔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依次从层析柱中分离出来,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以使酶催化底物形成产物的能力B。

(A) 增强;(B) 减弱;(C) 维持不变;(D) 低浓度增强,高浓度减弱。

5、有一种酶抑制的情形,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底物浓度继续增加,则酶反应速度反而下降。

这种抑制属于C。

(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底物抑制; (D) 产物抑制6、一个配体与酶结合后,能抑制另一个配体的结合,这种结合方式属于 B 。

(A) 正协同作用;(B) 负协同作用;(C) 无协同;(D) 激活作用7、一个原体(蛋白)能同时结合几个同种配体,若无协同作用,则原体饱和分数Y与配体浓度的关系曲线为 B 。

(A) 直线; (B) 双曲线;(C) S形曲线;(D) 抛物线8、消化酶酶原活化的调节机制一般属于D。

(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别构调节; (D) 共价结构改变调节9、测定某种酶的活性时,实际上是设计一个该酶的反应体系,测定反应的初速度,通过该指标反映酶的量。

设计酶反应体系时一般使B。

(A) 酶过量;(B) 底物过量; (C) 底物量和酶量成一定比例; (D) 底物量不足10、在测定酶活力时,有时候要设置对照,下列哪一种可能是对照D。

(A) 在反应体系中不加酶; (B)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失活的酶;(C) 控制反应体系的pH 为强酸性; (D)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已知活性的标准酶11、进行酶法分析时,若使用总变量分析法,则应设计反应体系使 D 。

(A) 酶不足;(B) 底物过量;(C) 底物部分转化为产物;(D) 底物完全转化为产物12、下列酶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中,哪一种不属于根据分子大小来进行纯化的B。

(A) 凝胶过滤;(B) 离子交换层析;(C) 离心; (D) 超滤13、通过调整溶液中盐的浓度可以调节酶蛋白的溶解度,酶蛋白溶解度与盐浓度的关系可以表述为C。

(A) 酶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B) 酶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 盐在低浓度促进酶溶解,在高浓度抑制酶溶解;(D) 盐在低浓度抑制酶溶解,在高浓度促进酶溶解14、酶在非水环境中更稳定,是因为 A 。

(A) 酶的变性失活需水的参与,而非水介质中只有很少的水;(B) 非水介质的温度更低;(C) 非水介质的pH更合适;(D) 非水介质中无金属离子15、在非水介质中酶分子的A。

(A) 刚性更强;(B) 柔性更强;(C) 刚性与在水溶液中无差别; (D) 构象更容易变化16、经可溶性大分子修饰的酶,下列哪种性质最有可能降低?D。

(A) 稳定性;(B) 酶分子的半衰期;(C) 酶分子的组织穿透力;(D) 酶分子的柔性17、最可能显著降低药用酶抗原性的修饰方式是B。

(A) 小分子修饰;(B) 大分子修饰;(C) 亲和修饰;(D) 金属离子修饰18、四膜虫rRNA的内含子会发生剪接,它的剪接主要由C完成。

(A) 蛋白质;(B) rRNA本身;(C) rRNA的内含子;(D) rRNA的外显子19、II型内含子的自我剪接会形成套索结构,其原因是分支点腺嘌呤核苷(A)的C对剪接点的磷酸二酯键进行亲核攻击所致。

(A) 3’-OH;(B) 5’磷酸;(C) 2’-OH;(D) 5’-OH20、迄今为止,脱氧核酶B。

(A) 都是天然存在的;(B) 都是人工合成的;(C) 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D) 只在原核生物中发现21、大环聚醚之所以可以用来设计模拟酶,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有B。

(A) 疏水性孔穴;(B) 亲水性孔穴;(C) 芳香环; (D) 醚键22、利用大环聚醚设计模拟酶时,需向其分子结构中引入 C 。

(A) 底物结合基团;(B) 催化基团;(C) 氨基酸;(D) 小肽23、下列哪种技术可用于酶分子的体外定向进化D。

(A) 诱变选育; (B) 自然选育;(C) 杂交育种; (D) DNA 改组 24、 酶分子定向进化的理论依据是 A 。

(A) 自然进化的突变与选择; (B) 自发突变;(C) 诱发突变;(D) 插入失活 25、 下列哪一种定向进化策略属于有性进化 A 。

(A) DNA 改组技术; (B) 随机诱变;(C) 易错PCR ; (D) 连续易错PCR 26、 医疗或分析检测用酶通常要采用 C 。

(A) 液体酶制剂 (B) 固体酶制剂 (C) 纯酶制剂 (D) 都可以27、 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特性与游离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有些酶在固定化后其Km 值会增加,这是因为 B 。

(A) 固定化使酶的稳定性提高; (B) 固定化载体阻碍底物与酶活性中心的接触; (C) 外扩散限制效应; (D) 固定化颗粒内部的微孔限制了底物向酶活性中心的扩散 28、 固定化酶的稳定性通常要比游离酶的稳定性 A (A) 升高 (B) 降低 (C) 相同 (D) 无法判断 29、 NADH 为 A 所需要的辅酶 (A) 氧化还原酶类 (B) 水解酶类 (C) 合成酶类 (D)转移酶类 30、 下列氨基酸大多数常在酶的活性中心起催化作用,只有 A 不会直接参与底物的转化 (A) Gly (B) Glu (C) Ser (D) His四、问答与计算题(共40分)1、简述EC(酶委员会)规定的四数字标码系统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4分)答:国际酶委员会用四数字的标码系统标记每一种酶,格式为ECn.n.n.n 。

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大类,1为氧化还原酶,2为转移酶,3为水解酶,4为解(合)酶,5为异构酶,6为合成酶。

第二个数字表示各大类酶中的大组,如氧化还原酶中根据氢供体的不同分为若干个大组。

第三个数字表示大组下面的小组,如氧化还原酶中根据氢受体的不同将各个大组的酶又分为若干个小组。

第四个数字具体到每一种酶。

2、酶与底物的结合是酶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的原因之一,为什么?(6分)答:根据过渡态理论,任何化学反应(包括酶催化反应)的进行都需要经过过渡态,在酶催化反应中,底物(S)先要转变为过渡态底物(S*)后才能转变为产物,底物与过渡态底物的自由能差即为反应的活化能。

酶催化一般由两步反应构成,第一步,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第二步,酶将所结合的底物转变为产物并释放。

两步反应的活化能之和为总的活化能,因此可以认为通过酶与底物的结合将一个比较难发生的反应分解为两个比较容易发生的反应,从而使反应的效率增加。

酶与底物的结合并非完全匹配,这种结合会导致底物的结构发生形变,从而使底物的敏感键更容易断裂,反应的效率增加。

3、写出最简单的酶催化反应方程式(单底物、不可逆),并根据快速平恒假设或拟稳态假设推导米氏方程。

(8分)答:最简单的单底物酶催化反应式如下,分两步进行:P E ES S E k k k +−→−⇔+-211(1)根据快速平衡假设,第一步反应比较快,可以快速达到平衡,因此:][][][11ES S E k k K S ⋅==- (2)其中,K S 为解离常数。

由于在酶反应体系中,酶以两种状态存在:结合了底物的酶[ES]和游离酶[E],因此,][][][0ES E E +=(3)其中,[E]0为总的酶浓度。

由于第二步反应速度慢,因此该步为整个反应的限速步骤,而且其反应速度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表示,因此总的酶催化反应速度可表示为:][2ES k v ⋅=(4)结合式(2)和式(3),可以得到][][][][0ES S ES K E S +⋅=,S K S E ES S +⋅=][][][0 (5)结合式(4)和式(5),可以得到米氏方程的表达式][][][02S K S E k v S +⋅⋅=(6)令V max =k 2⋅[E]0,则上式变为:][][max S K S V v S +⋅=(7)4、在测定纤维二糖酶的活性时,设计的反应体系含:酶液0.5ml 、缓冲液1.5ml 、纤维二糖(底物)溶液3.0ml ,其中纤维二糖的浓度为5mmol/L 。

在50℃反应15min 后检测葡萄糖(产物)的量,发现生成了3.0mmol/L 葡萄糖。

请问:酶液的活性是多少IU/ml ?注:每分子纤维二糖被酶水解会生成2分子葡萄糖。

(6分)答:纤维二糖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为:在最适条件下,1min 内使1μmol 底物发生转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根据题意,在反应体系中的纤维二糖酶活力单位应为: 3.0mmol/L÷2×1000×6ml÷1000÷15=0.6 IU 。

由于在反应体系中只加入了0.5ml 酶液,因此酶液中的活力单位为0.6IU/0.5ml=1.2IU/ml 。

5、简要说明四种对酶进行提纯的方法,它们所依据的原理及特点(8分)。

答:四种对酶进行提纯的方法包括:盐析沉淀、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

盐析沉淀是根据酶蛋白在不同盐浓度下溶解度的变化进行纯化的方法。

在接近饱和盐浓度时,酶从溶液中沉淀,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酶蛋白进行粗分离和浓缩。

凝胶过滤是根据酶的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当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进入凝胶色谱时,分子量大的先通过,分子量小的后通过。

根据此原理可以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分开,也可将蛋白质和小分子分开。

离子交换层析是根据蛋白所带电荷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一定的pH 、离子强度下,蛋白表明带电荷。

不同蛋白带不同的电荷。

在不同pH 和离子强度下,同种蛋白也带不同数量的电荷。

若离子交换介质带负电荷,则带正电荷越多的蛋白越容易吸附(挂上去),带负电荷的蛋白则被排斥,不带电荷的蛋白不被吸附。

洗脱。

通过洗脱改变pH 、离子强度等环境,则蛋白的电荷特性改变,原来挂上去的又可以被洗脱下来。

亲和层析利用蛋白质和它的配体(ligand )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的。

当蛋白质混合物通过装有连接了配体的基质的亲和层析柱时,只有靶蛋白可以特异地与基质结合,而其它没有结合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

6、有哪些固定化酶的方法?它们各有何特点? (8分)答: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共价交联法。

吸附法是利用物理吸附或离子交换吸附等作用使酶被吸附在固定化载体上的固定化方法。

使用吸附法固定化酶时,酶的活性损失少,但固定化的酶易流失到溶液中。

包埋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酶蛋白包埋在凝胶格子或微胶囊等载体中,蛋白被固定在载体中,而小分子可自由进出,包埋法固定化酶比较容易流失。

共价结合法是利用共价键将酶蛋白连接到活化的载体上,共价结合法固定化的酶很稳定,但固定化过程容易导致酶的失活。

共价交联法是利用戊二醛等双功能试剂将单个酶分子交联起来形成较大的蛋白复合体的固定化方法。

使用交联法固定化的过程较难控制,容易造成酶的失活。

五、附加题(30分)1、一单底物的不可逆酶催化反应,其反应体系中同时含该酶的底物和竞争性抑制剂,发现该抑制剂的存在对酶催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