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责任问题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往往也是直接和间接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责任单位。
企业总体水平决定国家经济水平,企业的总体效率决定国家竞争力,企业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从“三鹿奶粉事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出发,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多方位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参考。
(中经评论·北京)一、目前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薄我国企业在建立社会责任体制方面不够健全,有些企业一提到企业社会责任感觉非常陌生,根本不知其内容是什么。
在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建设上明显不足,缺乏管理。
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对全国1500家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8%的受访企业没有社会责任部,8%没有可持续发展部,16%没有环境管理部,37%没有公共关系部。
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也就是还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专门的一项工作对待。
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行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公众的需求,也就无法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目的。
(二)法律规范与社会监督尚不完善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市场进入、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也不规范。
在这种情况下,公众监督、行业协会以及整个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
特别是由于信息披露手段的缺乏,很多情况下,企业的不良社会责任表现并不直接影响其运营绩效,因此会产生不负责任的机会主义行为,以节省成本、获取利益。
(三)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滞后根据调查,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了解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概念,对其利害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企业里存在的很多情况也不了解。
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即使有些地方政府了解情况,也并没有从整体上积极推进。
地方政府从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出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致一些恶性事件出现了才去治理。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漫谈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从三鹿毒奶粉事件漫谈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三鹿集团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航天乳饮料及乳粉”惟一合作伙伴、全国惟一“航天乳饮料”专业生产企业。
三鹿奶粉是国内第一批获得“免检”的奶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免检产品。
邓婕、倪萍、薛佳凝、花儿乐队都作过产品代言人,然而正是有着如此耀眼光环的企业和产品,在神州大地上制造出了让一千多个家庭流泪的悲剧。
700吨毒奶粉,一座山一样,压向中国老百姓。
压出了我国在食品生产方面存在的危机,也压出了我国企业在社会、安全、法律等各方面所存在的严重的责任问题。
一、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政府是第二责任人三鹿集团副总裁王玉良说,“多年来,三鹿集团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每一袋产品安全、优质。
”讲得太好了。
但这并不表明三鹿公司就站在了道德的高地上,依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即便三鹿公司做到了这一点,它也仅仅是承担了企业做应该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而已,并不能说明三鹿准备做得更好,或是准备给我们消费者施舍些什么。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所以,三鹿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对原材料进行安全检测,也应当在产品出厂时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
但是,显然,三鹿公司没有履行这个“经过1100多项检测才能出厂”的义务,却想把本属于他的责任推给奶农、奶霸,奶农送的牛奶原料即便存在质量问题,也不是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直接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婴儿吃了经“三鹿”厂家生产的奶粉后出现健康问题的,奶农的牛奶有问题,企业在收购和使用时就应该进行质量检测,难道说只要是奶农送来的牛奶,三鹿都是照单全收吗?三鹿集团作为此次食品安全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在自己的产品出了这样严重的质量问题,公众看到的只有企业在想尽办法推卸责任,而不是积极承担事故责任!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愤怒!把问题转化为机会是企业管理的精粹所在,也是企业家的职能所在,彼得·德鲁克指出,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会可能不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而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完整word版)从三鹿奶粉事件看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三鹿”乳业集团生产的奶粉含三聚氰胺成分导致众多婴幼儿患上尿路结石事件,成为了一起极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会公众对此事件予以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报纸杂志以及众多媒体也对其及时跟踪报道,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纷纷起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对三鹿集团积极开展了调查核实.目前,造成巨大社会影响的“三鹿”集团已经面临着破产的境地。
同时“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已超越国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敲响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警钟。
人们清醒地看到,企业如果不承担起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会对消费者、社会、国家及企业本身造成严重的伤害,显示出在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何等紧迫和重要.那么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呢?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投资者负责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其本质上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强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企业活动中人的健康、安全和应该享有的权益,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市场繁荣、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通过提供大量税收等形式履行了很大的社会责任.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只讲经济责任不讲社会责任的倾向,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如过度开发、污染环境、拖欠工资、坑害消费者等等。
仅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福寿螺致病事件以及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展到此次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论及近期“问题奶粉事件”的时候,特别提醒企业要尽社会责任.责任是一种力量,不仅推动一个企业成长壮大,更将推进一个民族发展进步.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不但要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为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一、绪论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各项建设突飞猛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取得巨大进步,但是以往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率的历史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发生。
为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损害劳动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企业普遍缺乏诚信,有些企业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置法律于不顾,做出许多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给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前一段时间关于“三鹿奶粉”的报道,铺天盖地,从中央到地方,从媒体到坊间,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谈“三聚氰胺”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刚开始的是三鹿婴幼儿奶粉一家,紧接着随着事件的逐步深入,国内的其它乳制品企业的巨头如伊利、蒙牛、雅士利等一些知名品牌,纷纷查出“三聚氰胺”,一时间舆论哗然,我国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由此摆在公众面前。
二、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的影响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使中国整个乳制品企业都处于风口浪尖。
伊利、蒙牛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乳品企业的产品都被查出含有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知名企业出现如此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使得整个乳制品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关注。
发生这样的事情后,不禁要问:以后还能放心购买婴幼儿奶粉吗?人们对三鹿奶粉惨杂三聚氰胺有毒物质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都非常愤慨,三鹿奶粉事件的危害性已远远超出了对婴儿健康的威胁,它已涉及到人们对整个食品行业安全性的担忧,甚至会引起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三、事件爆发的原因分析(1)监督机制不完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政府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和执法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食品监管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一方面《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正在进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本身也在经历改革。
(2)三鹿集团经营价值观扭曲甘肃省出现多名不满一岁的婴儿集体患“肾结石”的悲剧,经调查罪魁祸首竟然是食用的奶粉中含有一种叫三聚氰胺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三鹿集团在追逐企业利润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故意隐瞒质量真相,以野蛮的逐利行为侵害消费者,超越了企业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背弃了企业最根本的社会责任。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_百概要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三鹿”乳业集团生产的奶粉含三聚氰胺成分导致众多婴幼儿患上尿路结石事件,成为了一起极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会公众对此事件予以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报纸杂志以及众多媒体也对其及时跟踪报道,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纷纷起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对三鹿集团积极开展了调查核实。
目前,造成巨大社会影响的“三鹿”集团已经面临着破产的境地。
同时“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已超越国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敲响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警钟。
人们清醒地看到,企业如果不承担起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会对消费者、社会、国家及企业本身造成严重的伤害,显示出在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何等紧迫和重要。
那么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呢?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投资者负责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债权人、社区和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其本质上是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强调在经营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企业活动中人的健康、安全和应该享有的权益,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市场繁荣、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通过提供大量税收等形式履行了很大的社会责任。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只讲经济责任不讲社会责任的倾向,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甚至见利忘义,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如过度开发、污染环境、拖欠工资、坑害消费者等等。
仅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福寿螺致病事件以及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展到此次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论及近期“问题奶粉事件”的时候,特别提醒企业要尽社会责任。
责任是一种力量,不仅推动一个企业成长壮大,更将推进一个民族发展进步。
三鹿奶粉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8年,中国爆发了严重的三鹿奶粉事件,该事件震惊全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疾病,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对社会稳定和乳制品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背景下,三鹿奶粉法律案件应运而生。
二、案件经过1. 事件爆发2008年9月,多家媒体曝光了三鹿奶粉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的消息。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对全国范围内的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查。
2. 事故调查经调查,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存在漏洞。
同时,事件还揭示了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违法添加有害物质。
3. 法律诉讼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家属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也介入调查,对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4. 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决三鹿集团赔偿受害者及家属经济损失,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刑事处罚。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对该事件涉及的乳制品企业进行了严厉整顿,确保食品安全。
三、案件分析1. 侵权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三鹿集团作为生产者,其生产的奶粉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消费者遭受人身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此案中,三鹿集团因生产缺陷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刑事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部分责任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行政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国家有关部门对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最新教学文档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最近,惊闻三鹿奶粉被污染了,全国有上千名孩子被查出因为食用三鹿而患上肾结石,而三鹿牌慧幼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因价格适中,在甘肃当地农村较为畅销,所以甘肃省成了目前国内上报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最多的省份。
这样的报道实在令人心寒,看到听到那些孩子的惨状,所有人的心都会疼得抽搐起来!婴幼儿啊,想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稚嫩、脆弱,是小树刚刚抽出的嫩芽,是清晨花心里的露水,被那些丧失天良的人硬生生一把火烧过去,就算不立刻毁灭,所造成的伤害也足以令他们受到无法抹去的痛楚。
请看警方调查的那两个及更多畜生的情况——犯罪嫌疑人耿某,男,48岁,汉族,河北省正定县南楼乡人。
2004年5月,耿某投资建立了一家挤奶厅,并与他人合伙建了一个奶牛养殖小区,从养殖小区收购牛奶,向三鹿集团供货,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耿某经营的这个挤奶厅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妻子、女儿均参与其中,另外在本村雇佣了两名临时工。
他的弟弟主要负责驾驶自家的三吨重槽罐车向三鹿集团送货。
该养殖小区共养殖奶牛307头。
据警方侦查,2007年底,耿某向三鹿集团销售的牛奶屡次因检验不合格被拒收,整车的牛奶不得不倒掉,造成经济损失。
耿某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某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以蒙混过关。
经过多方打听,耿某前往行唐县,在一家经营化工原料的门店里购买了一编织袋共20公斤三聚氰胺,按比例勾兑后从槽罐车的顶部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
此后,这家化工原料门店的店主还曾经两次上门,向耿某推销过三聚氰胺。
耿某兄弟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
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
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其动机就是能通过三鹿的检验,顺利地把牛奶卖出去。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

当前企业社 会责任具有代表性定义 是:企业社会 责任 “ 指某一特定 时期社会对组织寄 托的经济 、 、 法律 伦理和 自由
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就是回馈社区, 比如为社会提供就业 机会和培训学习机会 ,为社会的公益事业提供慈善捐助, 向 社会公开企业经营的有关信息 , 为社会提供借鉴和参考等 。
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3对 社会 的责任 .
社会利益。张文魁 认为, 企业做好 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完成 了企业 的社 会责任: 一是生产质量好 、 技术先进的产 品从 而 树立 良好 的品牌 , 将企业做 大做强; 是由于能源的不 可再 二
生性, 企业 的社会责任体现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上。
其次, 我国很多企业对企业社会 责任还存在片面甚至错 从
以丰厚 的投资 回报 ; 向股东 提供 真实 、 可靠 的经 营和投资 方 面的信息。
2 5对 消费者 的责任 . 企业 要对提供 的产品质 量和服务质 量承担责 任,不造
误 的认识 。 1很多企业认为企业的第一 目的就是降低成本, () 获取利润, 而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成 本。中国企业家调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 自己唯一存在的 目的, 而应该最大限度地 增进和维护社会利益。这~定义表明, 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
股东利润最大化不是无条件 的,而是必须附上 先决条件, 即
无论任何企业都要节 约资源, 降低能源 消耗, 护生态 保 环境 ,并将此作为一种基本理 念贯穿 于企业发展 的始 终, 下 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这也是衡量企业道德和文化 的重要 指标。 保持人 与自然的和谐 关系, 护好企业生存环境, 保 使社
决定( 慈善) 的期望。完整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责任、 ” 法律
责任、 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 的总和 。 该定义可操作性强, 可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文孝财务1503 2015011665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我国产品责任存在的问题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突然曝光,震惊全国,一时间引起一片哗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民的谴责。
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责任感的重要性。
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难以挽回。
首先,信息不透明,未能及时防止危害扩大。
在对于三鹿事件的总结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信息公开。
从2008年3月至9月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质检总局、卫生部、石家庄市政府、三鹿公司任何一方将此危及婴幼儿健康的信息披露,都将避免更多伤害,然而,这一信息却被一再隐瞒,直到局面无法控制才不得不披露。
信息的透明化是对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我相信所有消费者的心声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可以吃到健康的产品,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吃到最安全最放心的奶粉,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给他们一个放心的途径,经过这件事,或许我们社会上的所有企业都可以引以为戒,坚持信息公开化。
其次,食品免检造成监管空白三鹿“毒奶粉”的另一个教训是免检制度。
名牌企业的产品可以免检,这为“毒奶粉”的出现和蔓延提供了生存土壤,进而成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建立完整的监测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一旦形成了这种恶习,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必将受到人性的拷问,遭到消费者的唾弃。
最后一点,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标准太落后。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在总结三鹿奶粉事件时表示,三鹿案发前,国家质检总局确实不知道奶粉中掺杂三聚氰胺,质检部门检测牛奶,往往是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
检测项目中,包括重金属、药残农残、微生物,以及某种可能的细菌。
三鹿事件暴露出检测标准缺失问题。
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为我国食品安全和责任感敲响警钟。
“诚信为本”。
一定要从理念、机制和行为上全方位守住诚信、良知的底线。
三鹿奶粉事件给我国众多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提了个醒: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