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一、剥离液概述随着国内电子制造产业和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光刻胶剥离液等电子化学品的使用量也大为増加。

特别是纵观近几年度的光电行业,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持设备、移动终端等简直成为了光电行业的风向标:与之相关的光电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镜头模组、滤光片、LTPS液晶显示面板、触摸屏幕、传感器件等等。

而光电行业的其他领域,虽然也有增长,但是远不及与智能手持设备相关的光电领域。

工业上所使用的剥离液主要是有机胺和极性有机溶剂的组合物,通过溶胀和溶解方式剥离除去光刻胶。

上述有机胺可包括单乙醇胺(MEA),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甲酰胺(NMF),N-甲基ニ乙醇胺(MDEA)等。

上述极性有机溶剂可包括二乙二醇甲醚(DGME),二乙二醇单丁醚(BDG),二甲亚砜(DMS0),羟乙基哌嗪(NEP)等。

由于LCD液晶屏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按目前使用的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屏等生命周期为6-8年计算,未来随着年代的更替,LCD的生产量液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剥离液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剥离液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剥离液废液。

剥离液废液中除了含有少量高分子树脂和光敏剂外,大部分是有再利用价值的剥离液。

由于剥离液的载体为有机溶剂,环保性差,对环境负载大,后期成本高,近几年鲜有对剥离液进行回收资源化,大部分剥离液因对其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处理而导致资源浪费,且加大了环境的负荷。

因此,对剥离液的深层次研究及工艺探讨,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式对剥离液危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剥离液废液产生工序通常在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面板,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艺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图形掩膜照射曝光及蚀刻等工序在硅晶圆或玻璃基片上形成多层精密的微电路,形成微电路之后,进一步用剥离液将涂覆在微电路保护区域上作为掩膜的光刻胶除去。

比如光电TFT-LCD生产工艺主要包含光阻涂布、显影、去光阻、相关清洗作业四大阶段,其中在去光阻阶段会产生部分剥离液。

造纸废液处理实习报告

造纸废液处理实习报告

造纸废液处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然而造纸过程产生的废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亦日益严重。

造纸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若处理不当,将对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造纸废液的处理效果,减少环境污染,我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了对造纸废液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观学习和实际操作,了解造纸废液的处理工艺、设备及其运行情况,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废液来源及成分分析造纸废液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和涂布等工序,废液中含有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色素、油墨、重金属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这些废液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 废液处理工艺流程本次实习所参观的造纸企业采用的废液处理工艺流程如下:(1)预处理:包括筛分、沉淀、浮选等步骤,主要去除废液中的悬浮物、浮选剂和部分有机物。

(2)生物处理: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技术,进一步降解废液中的有机物,减少COD和BOD。

(3)深度处理:包括砂滤池、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技术,去除废液中的细微悬浮物、色素和异味等。

(4)废水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生产、绿化、洗涤等方面,实现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废液处理设备及运行情况(1)预处理设备:包括筛分机、沉淀池、浮选机等,用于去除废液中的悬浮物、浮选剂和部分有机物。

(2)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好氧池、厌氧池、污泥浓缩池等,用于降解废液中的有机物。

(3)深度处理设备:包括砂滤池、活性炭吸附装置、膜分离装置等,用于去除废液中的细微悬浮物、色素和异味等。

(4)废水回用设备:包括清水池、输送泵、喷灌装置等,用于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产、绿化等方面。

4. 废液处理效果评价通过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水质分析,评价废液处理效果。

主要指标包括COD、BOD、SS、PH、重金属含量等。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实习所参观的造纸企业废液处理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废液处理报告

废液处理报告

废液处理报告第一篇:废液处理报告关于申请实验室废液处理室的报告实验室废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且所含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除含有洗涤剂及常用溶剂等有机物外,还有较多的酸碱、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苯、酚等)以及重金属。

随着我系实验室的建立与投入科研和教学的工作的开展,现对实验室可能产生污染的废液进行集中处理。

为了达到国家的相关规定,也为了以后学校的项目评估,现申请一间废液处理室对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

实验室废水按污染程度可分为高浓度和低浓度实验室废水。

高浓度实验室废水主要成分为液态的失效试剂(废洗液、废有机溶剂、废试剂等),液态的实验废弃产物或中间产物(如各种有机溶剂、离心液,液体副产品等);低浓度实验室废水指实验室过程中排放的浓度与毒性较低的实验用水,以及各种洗涤液(产物或中间产物的洗涤液,仪器或器具的润洗液和洗涤废水等),毒性小,浓度低的废试液,以及用作冷却、加热用途的水。

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有机、无机、及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废水三大类。

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

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

按照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来分类,可以分为含重金属废水、含氰废水、含酚废水、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卤素类废水等。

含病原微生物废水主要由医疗及生物实验室化验废水、解剖台冲洗废水、生物培养液、培养基和少量实验器具冲刷水、动物室笼具冲刷废水,含有病源微生物。

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1)絮凝沉淀法含重金属离子较多的无机实验室废水,当确定了废水的性质后,在探索了各种离子沉降的特性后,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石灰、铁盐、铝盐等),在弱碱性条件下可形成Mn(OH)、Fe(OH)3,和A1(OH)3,的絮胶状沉淀,且具有吸附作用,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同时,也可以除去一部分水中的其它污染物,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以剥离液废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实验,对剥离液废液的性质、成分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废液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废液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引言】剥离液废液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液,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酸性物质和其他杂质。

由于其成分复杂,处理起来较为困难。

本研究旨在对剥离液废液进行初步研究,探索有效的处理方法,降低环境污染。

【实验方法】1. 样本收集:从工业生产中获得剥离液废液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 性质分析:通过pH测试纸测定废液的酸碱性,同时利用示波器及透射电镜对废液进行显微观察。

3. 成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废液中有机物的类型和含量,并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

4. 处理方法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剥离液废液进行处理,如中和、稀释和固体-液体分离等。

5.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对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1. 性质分析:剥离液废液呈酸性,pH值约为3,显微观察发现废液中存在颗粒状物质。

2. 成分分析:红外光谱显示废液中含有酮、酯、醇等有机物,离子色谱仪测定结果显示废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较高。

3. 处理方法研究:中和实验表明,在适当的pH范围内,可以将废液中的酸性物质中和掉;稀释实验显示稀释废液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固体-液体分离实验表明通过过滤的方式将废液中的固体颗粒分离。

【结果分析】1. 酸性物质是剥离液废液的主要成分之一,中和可以有效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2. 稀释废液可以有效降低废液中有机物和酸性物质的浓度。

3. 固体-液体分离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将废液中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减少废液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1. 本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剥离液废液中的有机物和酸性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2. 目前针对剥离液废液的处理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以结合其他物质或方法进行处理。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两篇)2024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两篇)2024

引言概述:本文是对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的报告(二)。

剥离液废液是指在半导体、光伏、液晶显示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其中含有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

正是由于其复杂的成分和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研究和处理剥离液废液的方法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点一:剥离液废液的特性研究1.剥离液废液的成分分析2.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3.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浓度测定4.功能性检测指标的评估5.剥离液废液的毒性评估大点二:剥离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1.生物处理方法厌氧处理方法好氧处理方法微生物处理方法2.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3.结合处理方法厌氧生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好氧生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微生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大点三: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1.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微生物种类的筛选和改良改进的反应器设计和工艺条件增强废液降解能力的辅助措施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型吸附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高效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优化的沉淀剂和沉淀条件3.结合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处理工艺的优化各处理单元的协同作用能源回收和废物利用的研究大点四: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1.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2.光伏工业中的应用3.液晶显示工业中的应用4.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实践5.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和前景展望大点五: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分析1.技术成本分析2.处理效果与处理成本的关系分析3.与传统废液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4.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评估5.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探讨总结:剥离液废液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剥离液废液的特性研究、处理方法的研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实践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等五个大点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剥离液废液的处理技术不断发展,逐渐趋向高效、经济、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并在半导体、光伏、液晶显示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包括技术优化、成本降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

未来的研究工作应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并不断推动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一、剥离液概述随着国内电子制造产业和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光刻胶剥离液等电子化学品的使用量也大为増加。

特别是纵观近几年度的光电行业,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持设备、移动终端等简直成为了光电行业的风向标:与之相关的光电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镜头模组、滤光片、LTPS液晶显示面板、触摸屏幕、传感器件等等。

而光电行业的其他领域,虽然也有增长,但是远不及与智能手持设备相关的光电领域。

工业上所使用的剥离液主要是有机胺和极性有机溶剂的组合物,通过溶胀和溶解方式剥离除去光刻胶。

上述有机胺可包括单乙醇胺(MEA),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甲酰胺(NMF),N-甲基ニ乙醇胺(MDEA)等。

上述极性有机溶剂可包括二乙二醇甲醚(DGME),二乙二醇单丁醚(BDG),二甲亚砜(DMS0),羟乙基哌嗪(NEP)等。

由于LCD液晶屏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按目前使用的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屏等生命周期为6-8年计算,未来随着年代的更替,LCD的生产量液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剥离液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剥离液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剥离液废液。

剥离液废液中除了含有少量高分子树脂和光敏剂外,大部分是有再利用价值的剥离液。

由于剥离液的载体为有机溶剂,环保性差,对环境负载大,后期成本高,近几年鲜有对剥离液进行回收资源化,大部分剥离液因对其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处理而导致资源浪费,且加大了环境的负荷。

因此,对剥离液的深层次研究及工艺探讨,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式对剥离液危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剥离液废液产生工序通常在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面板,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艺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图形掩膜照射曝光及蚀刻等工序在硅晶圆或玻璃基片上形成多层精密的微电路,形成微电路之后,进一步用剥离液将涂覆在微电路保护区域上作为掩膜的光刻胶除去。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兴起,其废水处理难度和成本也随之增加。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技术作
为一种较新的处理方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开题报告的选题即是
对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进行初步的研究。

二、选题意义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的处理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产业链中的一个难点。

该废液中含有有机物质较多,处理成本也较高。

该废液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对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开展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对
于推动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改善环境和保护人民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室法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文献综述: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介绍国内外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实验研究:选取代表性的乳化液废液进行处理,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探索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最佳处理方法。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形成以下成果:
1. 对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做出初步探讨,了解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 确定适合我国工业生产特点的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3. 补充乳化液废液处理方面的研究资料,为该领域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4. 推动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对剥离液废液的 环境影响评估不 够全面
深入研究剥离液废液的组成和性质,探索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开发新型的剥离液配方,减少废液的产生和毒性 探索剥离液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针对不同类型剥离液废液, 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 报告
汇报人:WPS
目录
研究背景
剥离液废液的 性质
剥离液废液的 处理方法
剥离液废液的 资源化利用
研究展望
研究背景
剥离液在使用后产生的废液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剥离 液
废液的收集和处理方式 废液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的污染:剥离液废液含 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 有机物等,对土壤、水源和生
济带来负担。
减少剥离液废 液对环境的影

实现资源化利 用,降低生产
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和稳定性
推动相关行业 的技术进步和
创新发展
剥离液废液的性 质
包含有机溶剂
含有表面活性剂
存在金属离子
可能含有其他添加剂
颜色:剥离液废液 通常呈深褐色或黑 色
气味:具有刺激性 气味,可能含有有 害成分
状态:废液通常为 液体状态,具有一 定的粘稠度
燃料:剥离液废液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
热能:剥离液废液可以用于热能回收,为工业生产提供能源。
发电:经过处理后的剥离液废液可以用于发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能源利用技术:目前已有成熟的剥离液废液能源利用技术,可以实现高效、 环保的能源利用。
废液中有机溶剂的回收
废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回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一、剥离液概述
随着国内电子制造产业和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光刻胶剥离液等电子化学品的使用量也大为増加。

特别是纵观近几年度的光电行业,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持设备、移动终端等简直成为了光电行业的风向标:与之相关的光电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镜头模组、滤光片、LTPS 液晶显示面板、触摸屏幕、传感器件等等。

而光电行业的其他领域,虽然也有增长,但是远不及与智能手持设备相关的光电领域。

工业上所使用的剥离液主要是有机胺和极性有机溶剂的组合物,通过溶胀和溶解方式剥离除去光刻胶。

上述有机胺可包括单乙醇胺(MEA),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甲酰胺(NMF),N-甲基ニ乙醇胺(MDEA)等。

上述极性有机溶剂可包括二乙二醇甲醚(DGME),二乙二醇单丁醚(BDG),二甲亚砜(DMS0),羟乙基哌嗪(NEP)等。

由于LCD液晶屏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按目前使用的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屏等生命周期为6-8年计算,未来随着年代的更替,LCD的生产量液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剥离液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剥离液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剥离液废液。

剥离液废液中除了含有少量高分子树脂和光敏剂外,大部分是有再利用价值的剥离液。

由于剥离液的载体为有机溶剂,环保性差,对环境负载大,后期成本高,近几年鲜有对剥离液进行回收资源化,大部分剥离液因对其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处理而导致资源浪费,且加大了环境的负荷。

因此,对剥离液的深层次研究及工艺探讨,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式对剥离液危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剥离液废液产生工序
通常在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面板,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艺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图形掩膜照射曝光及蚀刻等工序在硅晶圆或玻璃基片上形成多层精密的微电路,形成微电路之后,进一步用剥离液将涂覆在微电路保护区域上作为掩膜的光刻胶除去。

比如光电TFT-LCD生产工艺主要包含光阻涂布、显影、去光阻、相关清洗作业四大阶段,其中在去光阻阶段会产生部分剥离液。

印制电路板生产工艺相当复杂。

不仅设备和制造工艺的科技含量高,工艺流程长,用水量大,而且所用的化学药品(包括各种添加剂)种类多、用量大。

因此,在用减成法生产印刷线路板的过程中,产污环节多,种类繁杂,物料损耗大。

可分为干法加工(设计和布线、模版制作、钻孔、贴膜、曝光和外形加工等)和湿法加工(内层板黑膜氧化、去孔壁树脂腻污、沉铜、电镀、显影、蚀刻、脱膜、丝印、热风整平等)过程。

其中
在脱模(剥膜)工序为了脱除废旧电路板表面残留焊锡,需用硝酸为氧化剂,氨基磺酸为稳定剂,苯并三氮唑为铜的缓蚀剂进行操作,整个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剥离液,有机溶剂成分较大。

三、剥离液废液成分及市场分布
根据对华新光电、日东集团的剥离液成分进行分析得知,剥离液主要成分为单乙醇胺(MEA),二甲亚砜(DMS0)和二乙二醇单丁醚(BDG),其中市场上大部分以二乙二醇单丁醚居多。

剥离液废液多呈深黑色且气味大,由以下几种组分构成:
(1)、1~20%重量的醇胺或者酰胺,以伯胺和肿胺为主。

(2)、10~60%重量的醇;
(3)、10~50%重量的水;
(4)、5~50%重量的极性有机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环丁基砜、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乙酰胺、N-乙基甲酰胺等。

(5)、0.001~3%重量的金属抗蚀剂,如2-氨基环己醇、2-氨基环戊醇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剥离液中大部分是有机溶剂,可以加以回收资源化利用,或者将剥离废液进行脱色净化处理后再用于生产中,配成剥离液。

当前国内主要产生剥离液的厂家主要分布在天津及深圳一带,均是高新技术发达区域,随着国内经济及城市的发展,剥离液产废地点将越来越广泛,也将引起环保专家的重视及关注。

剥离液主要产废厂家诸如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建光电服份有限公司、深圳成光兴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丽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裕荣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路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浦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光电集团、北京高普乐光电科技股份公司等。

四、剥离液废液回收技术现状
光电行业的大力发展,致使剥离液被国内外研究人员所关注及研究,虽然在专利网及技术网上对剥离液的阐述较少,但当前国内与国外均在剥离液废液如何利用及处置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

美国专利US7273560公布了包含单乙醇胺与二乙二醇单丁醚组合的光刻胶剥离液废液中含有19. 3%的单乙醇胺、77%的二乙二醇单丁醚、3%的光刻胶和0. 7%的水。

现有技术广
泛采用的光刻胶剥离液废液回收方法通常是通过薄膜蒸发器回收大部分的有机成分,回收得到的有机组分或再经脱色脱水等处理后可再次作为光刻胶剥离液应用。

这种方法虽然流程简便,但在使用薄膜蒸发器蒸发溶剂过程中,光刻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传热传质效率快速下降,使溶剂回收效率大为降低,处理能耗显著升高。

且除去溶剂后残留的光刻胶等物质需要定期将其清除干净,进而影响工艺操作效率。

另外,美国专利US20070235132公布了在蚀刻产线上设置过滤回收装置,通过粗孔和细孔过滤器的两步组合过滤法除去光刻胶,将光刻胶剥离液在产线上循环使用。

除了上述光刻胶剥离液废液回收方法,中国专利CN1421398A还公布了一种用截留分子量为100-1500的聚砜和聚丙烯腈复合的毫微过滤膜(NF膜)处理光刻胶剥离液废液的方法。

另外,中国专利CN200510024839.X公布了一种从光刻胶和/或剥离液中回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将光刻胶和/或剥离液送入络合萃取塔,与进入络合萃取塔的联合萃取剂逆流接触,萃余液进入后续工段,萃取液送入反萃取塔分离,温度为55-220℃;所说的光刻胶和/或剥离液为含有有机胺、没食子酸、可溶性树脂类物质、低聚物和光刻胶轻组分的稀水溶液,所说的有机胺为异丙醇胺和二甲基甲酰胺;所说的联合萃取剂由主萃取剂和辅助萃取剂构成;主萃取剂的组分和重量份数包括:多元醇0.1~0.5份;对甲基苯甲酸0.1~0.8份;邻甲基苯甲酸0.1~0.3份;辅助萃取剂选自四氯乙烯、二氯甲烷、粗汽油、煤油或柴油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主萃取剂与辅助萃取剂的重量比例为:主萃取剂∶辅助萃取剂=1∶1~5;萃取剂∶光刻胶用剥离液=5∶0.1-15,重量比。

上述光刻胶剥离液废液的回收处理方法虽然能耗较低,但需要昂贵的耐有机溶剂型的萃取剂、过滤膜或过滤器,导致成本増加,且光刻胶为聚合物容易堵塞滤膜或过滤器上的滤孔,影响光刻胶剥离液废液的回收效果。

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当前国内剥离液废液均外委给有能力处理剥离液的环保厂家,以华星光电为例,该公司产生的剥离液废液外委给东江环保或者深圳绿绿达进行处理,东江环保采取酸碱中和加接触氧化的方式对剥离液进行无害化处置,深圳绿绿达则通过减压精馏的方式回收剥离液中的有机组分,将有机组分单独分离出来后销售,两种处置方式未能完全实现经济最大化及资源最大化利用相结合,且此种方式仍然会产生额外的废水及废渣,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及增加环保处置成本。

五、剥离液废液处理工艺
通过对剥离废液成分研究及当前国内外剥离液处置工艺的探讨,剥离液因其有机溶剂成
分大,其多为多元醇及酮、醚类等组分,冒然的无害化处置资源浪费严重,回收其中有机溶剂组分工序多且回收成本较大,介于光电行业及PCB行业对剥离液使用量较大,采用剥离液除色净化处置工艺成本低,且处理过后的剥离液可销售给光电及LCD厂家等循环使用,既节约资源并可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

拟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将剥离液废液泵入反应槽中,加入纯净的水并搅拌均匀,充分搅拌后的浑浊液经过滤后得到一级过滤液及树脂,一级过滤液则泵入另一反应槽,加入硫酸调节PH为酸性,此时部分树脂会被析出成沉淀,再次经过滤器过滤后得到树脂及二级过滤液,两次沉淀过滤的树脂可供其他行业运用,二级过滤液则泵入加有活性炭或者螯合剂的塔中进行过滤,除去剥离液中的重金属及脱色,得到初级再生液,再泵入精馏塔中通过控制塔内工作温度,先在10-80℃将水等低沸点物质蒸馏出来,再升温至18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精馏,馏份经冷却收集后得到再生剥离液。

六、处置建议
1、光电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剥离液废液在国内对其研究及探索时间短,剥离液性质及处理工艺完善有较大的空间,需开展相关的小试、中试,优化当前剥离液处置工艺。

2、剥离液在处置过程中气味大(深圳绿绿达在处理剥离液时多次收到周边居民投诉),对周边居民影响大,因此需做好后端尾气处理,杜绝气味逸出。

3、因当前国内对剥离液研究甚少,市场剥离液危废量不明,需对剥离液市场量做深入的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