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石狮华景集团投资创办,福建省人民政府管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98年5月石狮华景集团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石狮长兴工业学校,2001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本科高校,定名为闽南理工学院。2012年5月,获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12月,学校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地处我国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著名的石狮市宝盖山风景区。学校举办者、法人代表是全国政协委员、石狮华景集团董事长、港澳同胞许景期先生。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校长潘世墨教授是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吴永年研究员是华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学校占地面积72.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52万平方米,固定总资产总值8.58亿元。学校现有在校生15100人,教师842人,其中专任教师673人。

学校设有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等10个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开设27个本科专业,构成以工学为主,涵盖理、经、管、文、教育、艺术等学科专业群。目前,学校有光学工程、电气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3类29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学校的办学成绩与特色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泉州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15年《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重要媒体记者采访、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办学特色。2016年学校潘世墨校长、吴永年书记根据学校的发展历程,总结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在核心刊物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署名文章《民办大学如何“借势”兴学》。

一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应用型大学。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

学科专业定位: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重点发展与地方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形成以工科为主,工、理、经、管、文、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泉州、面向福建;服务地方、对接行业。

学校发展目标:稳定办学规模,注重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到2020年,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8000人以内,初步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学校。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有27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型理工科专业12个,占44.4%;应用型文管类专业10个,占37.3%;其他类专业5个,占18.3%,学科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

表1-1 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截止2015年底,全日制在校生15100人,其中本科生14799人,占全日制在校生98%。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2015年,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录取本科新生4329人,其中在福建省录取3986人,在其他省录取343人(分布在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四川、西藏、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

从2015年招生情况看,生源质量较前几年有明显提升,新生报到率为88%。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数量与结构

1. 师资队伍数量与师生比

学校现有教师842人,其中专任教师673人,兼职教师337人(折合169人),生师比17.9:1.

2. 师资队伍结构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职称教师的有204人,占专任教师的30.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55人,占专任教师的52.9%。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基本合理,能满足教学需要。

表2-1 师资队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情况

表2-2 师资队伍学位结构情况

表2-3 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情况

表2-4 师资队伍学缘结构情况

3. 培养培训

学校制定《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管理办法》等制度,出台了一系列调动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优惠政策,在职教师攻读研究生并取得学位后,学校给予9000元学费补贴。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具有长期海外工作经验的外籍专家专职负责全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2015年开展常规培训、教师创新创业专项培训36次,培训教师2658人次;对企业、行业兼职教师提出明确的执教纪律和能力要求,并进行任前辅导。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已经走上制度化轨道。

4. 教学水平

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制定并逐步完善教学管理规范,建立了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等制度,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考核。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学校教师《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实践与创新》、《基于闽南服装产业人才

需求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应用》两个项目获得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光机电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税法〉第3版(教材)》两个项目获得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学校承担县市、地市、厅级科研项目114项,获准实用新型专利1项。

(二)教学条件

现有建筑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图书资料、教学经费投入等指标均达到国家合格标准。各类教学基本设施管理规范,利用率高,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 教学用房

校园总占地面积77.84万平方米,生均51.55平方米;学校建筑总面积48.5万平方米,生均32.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附属用房22.58万平方米,行政用房3.3万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2.62万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总面积13.14万平方米,生均8.7平方米。

2. 仪器设备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920万元,生均5245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48.46万元;教学用计算机2827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8.72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为9467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62.7个。

3. 图书资料

纸质图书总量121.6万册,生均80.6册;当年新增纸质图书6.2万册,生均4.1册。注重加强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供学生使用的电子图书52万册,购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5个。

4. 校园网

学校建有1000兆(MB)主干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构建校园网与Internet融合,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EDU),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互联互通,出口总带宽200 Mbps的教学基础网络体系。校园有线网络接入信息点4000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4000GB。两个校区实现网络全覆盖,校园网整体运行安全稳定,基本满足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存储需求,便于师生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

5. 经费投入

学校坚持办学资金向教学工作倾斜,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2015财政年度,教学日常运行运行支出总额为3344.52万元,占学费收入的13.2%。

2015年教学经费概况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建设

1. 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出发,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不同时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学校现有本科专业27个,形成了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重点设置建设与泉州市、福建省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及高端服务业相对接的专业(群),初步建立了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6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

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情况一览表

2. 课程建设

按照“分类建设、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强化应用”的课程建

设思路制定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基础、受益面大的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门,《现代制图》等校级精品课21门,《通信原理》等校级合格课程400门,《自动控制原理》等双语课程5门。学校重视开设选修课。2015来,开设选修课160门次,选修学生达17000次。

3. 教材建设

学校制定了《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严把教材质量关;重点支持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适时举办精品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展览,选用高质量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学校、学院(部)均将教材建设纳入到本单位教学工作规划与计划,加强对项目的申报、推荐与实施工作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完善了教材选用和质量评估制度。鼓励教师编写和出版教材。2015年,教师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10部。坚持按“教师推荐、学院(部)审核,教务处审批”程序,规范课程教材选用,并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4. 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学校成立实验教学中心,制定《实验室管理办法》,统筹实验室管理。制定了《实验教学工作规范》、《实验项目管理办法》、《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规范实验项目设置、实验教学过程、实验考核办法与教学质量评价。学校推行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倡导

开设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修订完善实验教学大纲,编印实验指导讲义,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2014—2015学年度实验开出率为92.01%,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套比较完善,基本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2)实习实训

学校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推进以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为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制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按照“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模块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化”的思路,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15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校内建设10个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实习实训时间;五是加强实习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岗位认知与解决问题能力。

(3)社会实践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2个学分的社会实践课程。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大学生社会实践手册》,规范实践课程,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管理与考核,将学生暑假参加考察、调研等实践成果等分别确定相应学分,计入考核成绩。同时,学校划拨专项经费对集中实践的团队进行资助。

(4)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制定了《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指导、撰写、答辩、成绩评定与考核等各环节。学校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领导小组,加强选题指导、重视过程管理、严格答辩环节。2015年我校共有3032名本科毕业生,其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基本上能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共2468篇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占总数的81.4%,达到了专业综合训练要求。2015年共评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2篇。

(二)教育教学改革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根据地方行业、产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灵活的“平台+模块”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为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实践课程比重和能力培养要求,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闭环式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目前,拥有1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2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校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不断创新教学改革研究管理模式,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全面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的稳步提升。同时,学校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精心组织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制定了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健全并完善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启动了专业建设及综合改革,现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9项,近50个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在建项目。

3. 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将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融入专业教育,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金,2015年学

校有20项国家级和3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扶持并培育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0项。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2015年学生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奖9项;本科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13项;学生获省部级文艺、体育竞赛奖项8项。

4. 就业创业指导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积极为学生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开展个性化就业创业援助工作,确保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是实施政策支持。学校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用人单位与学院的就业工作恳谈会,规范、推进就业工作。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纳入公共必修课程,引导学生尽早规划职业生涯,明确学习目标。

二是重视就业工作信息平台建设。嵌入全国大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提供招聘信息,引进测评系统聚合就业指导。学生通过下载就业信息网的手机终端,能直接获得多校共享的招聘信息,申请合适职业。

三是搭建指导服务载体。针对学生需求,邀请校内外专家做职业规划、求职心理等主题讲座。每年举办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企业宣讲会等。2015年举办2次大型校园招聘会,若干场小型专场招聘会。

四是建立跟踪机制。2015年,持续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地区分布和发展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增强就业工作的指导性。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线,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教学工作展开,形成了顶层规划统筹教学、政策优先教学、制度保障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的工作格局,牢固树立了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确定并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一是明确学校主要领导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二是学校董事会、党政联席会议、中

层干部会议将教学工作作为首要议题,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整体安排教学工作;三是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确定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四是学校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到挂钩的学院(部)现场办公,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教学督查、深入到课堂听课评教。

1. 政策优先教学一是编制管理优先教学,2015年60%的的进人计划用于教师队伍建设;二是人员配备优先教学,配齐配强教学管理单位和教学单位的领导班子、教学管理人员;三是分配制度和福利待遇向教师倾斜,教师工资与岗位等级挂钩,人均工资标准高于管理人员,福利待遇如住房分配优先教师;四是学校出台的各项政策向教师倾斜,特别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

3. 制度保障教学一是学校逐步制定(修订)了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等教学管理制度,逐步规范教学运行、教学基本建设的制度体系;二是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构建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制定各类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三是开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员和领导评教活动和教师年度考核,强化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督促;四是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确保青年教师有导师把关;五是经费保障教学,2015财政年度,教学日常运行运行支出总额为334

4.52万元,占学费收入的13.2%。

3.全员服务教学。学校强调各职能部门制定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工作制度,并将促进教学工作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

4. 科研教研促进教学。学校重视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和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结合研究课题指导学生科研和科技竞赛;四是舆论宣传围绕教学,吸引全校师生员工关注教学工作。

(二)质量监控

1.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成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工作委员会,由分管校领导与各个教学单位领导组成,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聘请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专职负责全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督导章程》等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实施规范管理、全程监控、科学评价,成为我校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运行良好的关键。

2. 实施“督导制”学校成立由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教学指导能力强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委员会,制定《教学督导委员会章程》,各个教学单位设立教学工作督导组,形成校、院二级督导体系,并在各班级配备教学信息员。开展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新专业建设情况检查等工作。通过听课、检查、评价,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建立了领导(督导)、同行听课制度、学生网络评教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及时获得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的意见或建议、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围绕教学工作中心任务和教

学改革发展目标进行督教导学,及时对教学质量做出科学评价。主要方式有:随机组织听课、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督查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检查试卷命题和试卷质量,督察考风考纪;定期将检查或督查情况向学校书面汇报情况。

3. 强化常态监控一是加强教学信息收集与统计分析,发挥校园网、校长书记信箱、座谈会、教务系统的作用,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二是加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及整改,以现场反馈、会议反馈、简报、通报等方式进行反馈。对反馈意见,要求限期整改。

4. 教学检查常态化学校从以下7个方面强化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一是本科教学工作自评,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分析总结,做好教学质量报告撰写与发布工作。每年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对学校上一年度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汇报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状况,认真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二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监测评估,采取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以组织填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为抓手,加强教学状态监测评估,形成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措施。三是专业评估,对新办专业拟定评估办法,开展专项评估。四是课程建设检查,分期开展课程建设立项,中期检查、末期验收。五是专项检查,对课堂教学、试卷、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实习、实训、考风考纪、教风学风、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开展定期、不定期专项检查。六是教师教学考核,利用日常考核、学生网上评教、校

院督导听课评教、同行评教等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七是毕业生质量跟踪检查,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人才培养质量,并将调查结果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毕业与就业情况

2015届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3040人(含2014届延迟毕业8人),其中取得毕业证书3019人,毕业率达99%;授予学位人数2962人,学位授予率达97.4%。

截止2015年10月,2015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34%,签约率为58.73%。

(二)学生学习成效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并取得良好成绩。2015年学生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奖9项;本科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13项;学生获省部级文艺、体育竞赛奖项8项。2016届毕业生邓宏宇创作类作品Commensalisn和余青创作类作品The Denim Guy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中具有较大影响;2016届毕业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三)校内外评价

1. 校内评价

建立学生网上评教系统进行无记名评议,通过座谈会、问卷

最新中国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1.标的分布 (4) 2.政策发展沿革和可能影响 (4) 2.1. 现行法律法规和修订议程 (5) 2.2.各类教育公司主要涉及教育类法律法规 (5) 2.2.1.共有部分 (5) 2.2.2.特有部分 (8) 2.2.3.新旧版《民促法》对比 (9) 2.2.4.各公司现状 (10) 3.公司核心数据 (15) 3.1.财务概览 (15) 3.1.1.学历教育 (15) 3.1.2.培训机构 (16) 3.1.3.总结 (17) 3.2.具体经营情况 (17) 3.2.1.学历教育 (17) 3.2.2.非学历教育 (24) 3.2.3.结论 (27) 4.估值情况 (28) 5.风险提示 (28)

图表目录 图表 1:公司主营业务分布 (4) 图表 2:民办教育相关法规修订、实施时间表 (5) 图表 3:各类公司涉及主要法律法规 (5) 图表 4:《民促法》修订前后对比及常规操作 (9) 图表 5:VIE架构成因 (9) 图表 6:VIE架构示意 (10) 图表 7:新法对各公司潜在影响 (14) 图表 8:财务情况概览 (15) 图表 9:各学校费用率(FY16,FY17H1) (16) 图表 10:各课外辅导费用率(FY16) (17) 图表 11:学校学生人数情况(FY16) (18) 图表 12:学校人数 (18) 图表 13:学校人数增速 (19) 图表 14:人均贡献学费(分学部) (19) 图表 15:人均贡献学费(千,人民币) (20) 图表 16:人均贡献学费增速 (20) 图表 17:收入拆分(学部) (21) 图表 18:学校收入增速 (21) 图表 19: 各学校收入增速驱动因素 (21) 图表 20:生师比 (22) 图表 21:教师人均产出(千,人民币) (22) 图表 22: 部分学校扩张计划 (23) 图表 23:非学历教育收入增速 (24) 图表 24:非学历教育利润率 (24) 图表 25:非学历教育费用率拆分 (25) 图表 26:注册学生人数/付费用户 (26) 图表 27:注册学生人数/付费用户增速 (26) 图表 28: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数量 (26) 图表 29: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er)数量增速 (27) 图表 30:教师人均产出(千,美元) (27) 图表 31: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和估值 (28)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6-2017学年

中国农业大学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6-2017学年,中国农业大学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质量30条”)以及《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类型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层次:基本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面向国际竞争,服务农业现代化,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根据上述定位,本科教育的发展思路是:控制教育规模,注重提高质量,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 1、本科专业设置。本学年未新增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规模与上学年相同,仍为65个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七个门类的40个专业类。 2、本科招生情况。2016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录取普通本科学生2909名,河北、江西、国际学院计划安排在提前批,其他全部在各省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其中录取理科生2526人、文科生383人;男生1205

人,女生1704人;共产党员5人,共青团员2798人;城镇考生2170人,农村考生739人;汉族2613人,其他民族296人;英语考生2881,其他语种4人(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高考不应是外语24人)。 生源质量继续提高。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为2889人,第一志愿率为99.31%。专业志愿满足率达到92.68%,其中第一专业志愿满足率为48.40%。除部分专业特殊类考生外,理工类在26个省市区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一本线的分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98.56分,比2015年提高了12.26分,实现了从2008年以来的九连增。文史类普通新生的投档成绩比当地一本线平均高出66.15分,比2015年提高了7.16分,为近年来最高。 在校生规模。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19341人,其中本科生11395人(占58.9%)、硕士生4478人(占23.1%)、博士生3183人(占16.5%)、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285人(占1.5%)。学生总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11395名本科生(女生6765)分布在58个专业和2个试验班中,平均每个专业190人,平均每年级每专业47.5人。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与授课情况 整体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624名,其中女教师707名(占教师总数的(43.5%)。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72人(占35%)、副教授827人(占51%),中级及以下228人(占14%)。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237人(占76%),有硕士学位者271人(占16.7%)。生师比为15.0:1(硕士生按1.5计,博士生按2.0计)。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充足、层次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培养各类本科生、研究生的需要,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 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6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学科专业之间很不平衡、差异明显。各专业平均教师数27人;教师人数最

北京联合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 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学校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落实学校第四届党代会确立的“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战略和今后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深化教学品质提升计划,强化“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为本科生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各本科专业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办学定位和特色,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服务面向是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为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医、管、艺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专业获批北京市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整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2013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建设坚持“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和“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实施“教学品质提升计划”为抓手,构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定位的学科专业体系,将传统工科类专业逐步调整为与都市型工业、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等相适应的轻型化专业,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的专业,以适应北京地区产业(行业)布局调整需要。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旅游管理、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通信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历史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殊教育。有11个学院共计12个专业被选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其中旅游管理、历史学和金融学3个专业评选为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历史学专业还被评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北京联合大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览表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五年十月

目录 引言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2)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2) 2、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 3、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 (2) 4、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3) 1、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3) 2、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 (5) 3、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5) 4、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6) 5、教学行政用房及设备情况 (6) 6、图书信息资源及应用情况 (6)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7) 1、培养方案特点 (7) 2、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8) 3、教材建设 (8) 4、实践教学 (9) 5、毕业论文(设计) (9)

6、教学改革 (9) 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1) 四、质量保障体系 (12) 1、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2) 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 (12) 3、教学质量保障的政策和措施 (12) 4、日常教学监控及运行情况 (13) 5、开展专业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 (14) 五、学生学习效果 (14) 1、学生学习满意度 (14) 2、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情况 (15) 3、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 (15) 4、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16) 六、特色发展—秉承哈军工“三严”传统,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坚持工学并举,校企协同实施卓越计划,积极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17) 附件1: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 (20) 附件2:学校基础数据表 (21)

引言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3.13万平方米。现设有20个学院以及3个教学系、部、中心;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列,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2014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过程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其中1项为参与)。1名教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探海利器——声呐》2门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种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舰船动力技术虚拟仿真中心入选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专项经费800万元。

2014年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2014年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1、专业发展概况(包括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办学的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验室等基本教学条件、在校学生数、生师比、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学生转入和转出人数)。 电气信息工程系其前身是建于1978年10月的原上海师范学院分院的物理系,1992年改名为电子工程系。设有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计算机应 用三个专业。至1994年10月与上师大并校时,有专任教师28名,其中副教授 5名,讲师及实验师20名,助理实验师及助教3名。设有电子、电工、电气自 动化、计算机、物理五个教研室和相应的实验室。1999年1月成立机械与电子 工程学院时,把应用电子技术和电气技术二个专业分别提升为电子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2000年又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至2000年9月设有电子应用技术教育、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气技术教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六个本科专业和电子、电气、制冷三个专科专业,2002年 下半年之后,由于学校要求: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相继被并入数理信息学院。2010年月学院为考虑到教育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把电子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二个系又合并为电气信息工程系。电气信息系设有三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4年本专业在校学生300人,生师比为20.6。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新生报到率为97.78%,有3名学生转入本专业,转出人数为0。 2、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理论课、实践课、选修课的学时学分分配)。 (1)专业定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的宽口径专业。作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主干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等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培养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学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使专业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

关于做好2017-2018学年度二级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的 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配合《2018年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基本数据采集工作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了更好地显示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状态,充分反映各学院、专业自身的优势特色,展现教学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果。惠州学院继续实施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年报制度,各二级学院要在充分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紧扣本科教学工作,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突出教学改革亮点、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撰写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全面展示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状况。 现就做好2017-2018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通知如下: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及学科门类情况,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二级学院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设备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培养方案

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 (四)专业培养能力(分专业撰写)。展示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情况,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培养方案特点、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生师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授授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风管理等概况。(此项将合并到学校质量年报内对全社会公开) (五)质量保障体系:阐述二级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测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六)学生学习效果: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等。 (七)特色发展:总结二级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 (八)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二、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编制要求 (一)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要详略得当、图文并茂、报告中要用图表形式体现相应的支撑数据(见附件)。 (二)统计数据时间为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不能以年度统计的数据以时点为准。

中国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教育行业界定和分类 1.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2.行业基本特点 3.细分行业介绍 第一章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核心内容:首先对教育行业全球市场进行总体概述,进而介绍国内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指出国内教育行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一、国际市场发展概况 1.全球教育市场总体发展状况 2.主要国家和地区概况 3.全球教育行业发展趋势 二、中国市场发展概况 1.中国教育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2.国内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教育行业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核心内容:行业经济运行环境是行业的发展基础,本章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社会环境分析 四、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章教育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核心内容:2014-2023年国内市场需求规模、教育产品出口规模;市场饱和度分析;市场结构分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教育行业子行业的规模、增速及占比;各区域市场分析;教育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一、国内市场规模 1.2014-2018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速 2.中国教育市场饱和度 3.影响教育市场规模的因素 4.2019-2023年中国教育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二、出口规模 1.2014-2018年教育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 2.中国教育出口产品在国内生产的占比 3.教育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 4.2019-2023年教育产品出口形势预测 三、市场结构 四、子行业市场分析 1.重点子行业介绍 2.2014-2018年重点子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及占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 (2009年10月修订)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为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若干意见》(浙大发教〔2006〕46号)文件精神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特修订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为学校教学相关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所有全日制本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包括实习和毕业环节。 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和“课程”,即某课程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即“人·课”。 三、评价指标 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双语课分别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详见附件。 四、评价人员及权重 1.评价人员 参加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二是同行及管理人员,包括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

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 2.权重 原则上,学生评价权重占70%,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权重占30%(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各占10%)。 五、评价方式和流程 学生评价和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均在现代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首先剔除每一个评价对象即“人·课”的最高5%和最低5%学生评价分,再与同行及管理人员评价分汇总,经过加权统计,得出综合评价分,并将综合评价分按类别由高到低排序。 评价工作流程见附件3。 六、评价结果及等级评定 1. 评价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按同类可比的原则分类排序,并按一定比例确定评价等级。 2.全校课程按以下类别统计评价结果。 (1)通识课程:思政类、军事理论类、公共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与艺术类、沟通与领导类、科学与研究类、经济与社会类、技术与设计类、新生研讨课等。 (2)大类课程: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工程类、设计及艺术类、经管类和文史哲类等。 (3)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等。 (4)专业课程:按同一学院或学系分别统计评价结果。 (5)双语课程: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等。 每门课程只能归入其中一类,并在此类中按综合评价分由高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填报表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填报表 此表为《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继续做好上海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13〕21号)文件要求,质量报告要提供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状态的客观数据,并根据科学的教学理念和质量目标对数据信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以此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的动态趋势,支撑数据应规范、有效。 一、时间节点 自然年度:即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统计财务、科研、图书等信息 学年度:即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 统计教学及相关信息。 *** 学生和师资数量按2019年9月30日时点数统计 二、填报表格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及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责任单位:教务处)按本次状态数据采集

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其中: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指进修及培训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学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 电子期刊种类数:学校图书馆拥有的正式出版的各类光盘、软盘、数据库等电子期刊的种类总数。 表9:本科生图书流通量(责任单位:图书馆)

(教高厅〔2011〕2号),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

表16:当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实践教学学分和选修课学分分别占总学分比例 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为一门课程。 课程总门次:指当年开设课程累计次数的总和。

202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xx年度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及《重庆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和重点,在学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狠抓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质量工程和教研教改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使我院朝着“努力把北碚校区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重庆市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西部地区同类学院前列的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方向蓬勃发展。 一、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本科专业发展态势良好 重庆师范大学北碚校区(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将本科专业建设和本科教学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将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小学教育教师及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适当增加本科招生专业和扩大范围,xx年新增本科专业方向三个,招生范围扩大至11个省市,学生生源质量良好,报到率均在96%以上。 目前北碚校区两个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共有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12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师范类的小学教育(语

文、数学、英语)专业、小学教育(应用技术·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专业、音乐学(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书法、小学美术)专业和非师范类的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达1621人,占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的77.49%。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北碚校区可持续发展 1、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教师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学校“人才强校”队伍建设规划要求,学院采取“培养骨干、吸纳尖子、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工作方针,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旨在造就一支适应教学研究型定位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xx年学院继续全面实施和推进在职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目前有6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专项经费投入,选派5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近50人次参加全国各类学术研讨会,从整体上提升在职教师的学术层次。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力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度) 2012年,我校积极应对医疗卫生制度和高等医学教育变革,在本专科教学工作中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012年,我校对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原来的制药工程专业(工学)调整为中药制药专业(理学),同时申报了药学专业(理学),目前本科教育共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工商管理(医药企业)、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2012年,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共5634人(含大陆学生4642人、台港澳学生262、留学生730人),全日制在校生共计9279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7%,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49%。 2012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招生,实际录取1100人。其中:男生337人,占31%,女生763人,占69%;预备党员2人,共青团员1067人,群众31人;汉族977人,少数民族123人,其中政策

性招收少数民族学生43人。我校今年本科录取生源质量在往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我校在全国26个省市本科全部为一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二是24个省市最低录取线均高于2011年,平均高出一本线34分,各省市平均分高出一本线59分。呈现整体上升水平;三是医学类各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达到专业志愿匹配率100%,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均为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四是本科新生中男生所占比例相比2011年上升6%:岐黄国医实验班男生26人,占42%,比2011年增加25.33%;五是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基本素质优秀,16个省市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得分率高于80%。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各省市录取平均分数平均高出一本线79分,相比于2011年平均上升了9分;六是自主招生报名生源省份为历年最高水平,达到28个。 我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862人,截止2013年8月31日教育部就业率统计时点,落实去向818人,去向落实率(初次就业率)达到94.90%,其中升学287人,占33.29%;出国47人,占5.45%;就业 484人,占56.15%;未就业44人,占5.10%。我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期招聘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服务及社会需求调查》。其中问及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级评分,用人单位选择满意的比例占80%;选择一般和很满意的比例各占10%。 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和保障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

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闽南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石狮华景集团投资创办,福建省人民政府管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98年5月石狮华景集团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石狮长兴工业学校,2001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泉州光电信息职业学院。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本科高校,定名为闽南理工学院。2012年5月,获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12月,学校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地处我国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著名的石狮市宝盖山风景区。学校举办者、法人代表是全国政协委员、石狮华景集团董事长、港澳同胞许景期先生。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任校长潘世墨教授是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吴永年研究员是华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学校占地面积72.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52万平方米,固定总资产总值8.58亿元。学校现有在校生15100人,教师842人,其中专任教师673人。 学校设有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等10个教学单位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开设27个本科专业,构成以工学为主,涵盖理、经、管、文、教育、艺术等学科专业群。目前,学校有光学工程、电气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3类29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 学校的办学成绩与特色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泉州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15年《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重要媒体记者采访、专题报道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办学特色。2016年学校潘世墨校长、吴永年书记根据学校的发展历程,总结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在核心刊物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署名文章《民办大学如何“借势”兴学》。 一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目录 1. 18年教育行业市场表现与基本面回顾 (5) 1.1. 市场表现:政策波动,带动估值及股价下滑 (5) 1.2. 资本化:教育公司集体上市,港股教育板块日趋多元化 (6) 1.3. 基本面:长期具备定价权和消费升级趋势不变 (8) 2. 中短期政策为教育行业核心变量 (10) 2.1. 新高考与课外辅导:公平、减负和机构质量 (10) 2.2. 民促法及细则:分类管理,积极支持 (12) 3. 海外经验:课外辅导渗透率承压,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14) 3.1. 韩国经验:课外辅导渗透率承压,存在结构性机会 (14) 3.1.1 韩国课外辅导行业发达,具有借鉴价值14 3.1.2 韩国经验:课外辅导渗透率下降,影响较为有限16 3.1.3 中韩对比:国内渗透率/支出仍较低,具有较大空间20 3.2. 美国经验:公立、民办分类管理,助力资本化 (20) 3.2.1 美国教育体系:民办教育发展成熟,分类管理清晰20 3.2.2 美国经验:分类管理差异体现在税收和土地政策22 4. 投资逻辑:依次看好课外辅导、素质教育及高等教育 (23) 4.1. 投资逻辑一:基础通识类下的投资机会 (23) 4.1.1利于全国性课外辅导龙头23 4.2.2 补差、课后托管、在线领域的独角兽企业25 4.2. 投资逻辑二:自主招生或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5) 4.3. 投资逻辑三:高等教育加快资本化进程 (26) 5.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27) 风险提示 (29)

图表目录 图1:A股教育行业市场表现 (5) 表1:部分A股教育公司并购业绩完成情况(万) (5) 图2:美股重点教育标的市场表现 (6) 图3:港股重点教育标的市场表现 (6) 图4:一级市场教育行业融资事件(2007年-2018年前三季度) (6) 图5:教育行业分类融资事件数 (7) 图6:教育行业分类融资金额数(亿) (7) 图7:18年至今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的教育公司情况(亿) (7) 图8:各国课外辅导渗透率 (8) 图9:父母教育程度与孩子课外辅导率正相关(2017) (8) 图10:分地域课外辅导渗透率(2017) (9) 图11:不同消费水平课外辅导渗透率(2017) (9) 表2:学而思各城市课程价格增长 (9) 表3:18年以来课外辅导政策梳理 (10) 图12:全国摸排校外培训机构情况(万所) (11) 图13:上海K12课外辅导机构69%两证不全 (11) 图14:新高考后浙江省物理选择比率下降 (11) 图1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情况(2018) (11) 图16:不同地区高考本科录取率(2017年) (12) 图17:全国统一考试占比显著提升 (12) 表4:全国23个省市发布《民促法实施细则》一览 (12) 图18:港股教育公司实际所得税税率情况 (14) 图19:韩国家庭课外辅导渗透率 (15) 图20:韩国家庭课外辅导支出 (15) 表5:韩国教育减负思路及政策变迁 (15) 图21:韩国课外辅导渗透率(2007-2017) (16) 图22:韩国放学后项目参与率(2007-2017) (16) 图23:韩国课外辅导参与时长(小时/周) (17) 图24:韩国课外辅导生均支出(万韩元/月/学生) (17) 图25:不同成绩学生渗透率变化(2007-2017) (18) 图26:不同课外辅导类型渗透率变化 (18) 表6:韩国课外辅导参与意愿调查(2010-2017) (18) 图27:韩国兴趣类课外辅导渗透率提高 (19) 图28:通识类学科课外辅导不同渗透率 (19)

五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3年)

二〇一四年三月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年

目录 前言 (1) 一、学校基本概况 (2)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4)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4) (二)专业结构 (4) (三)课程结构 (7) (四)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8) (五)学业要求 (9) (六)奖学金、帮困助学金 (9) (七)本科生生源及其质量情况 (9)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11)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11) (二)生师比 (13)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13)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 (14)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14) (六)教学行政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15) (七)国际交流 (15)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7) (一)专业建设 (17) (二)课程建设 (19) (三)教学改革 (21) (四)实践教学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3) 五、质量保障 (26) (一)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26)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8)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 (30) 六、学生学习效果 (32)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32) (二)就业率总体情况 (33) (三)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35) (四)毕业生成就 (35) 七、特色发展 (35) 八、挑战与对策 (36)

前言 2012-2013学年度,学校坚持“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作。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新增旅游管理、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1个。推进专业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各类教师,聘请了一批企业行业高水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学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学校与企业行业协同实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大纲,引进行业企业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突出的案例,更新教学内容,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和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机械-电子类、纺织-化工-环境类、土木-交通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优势专业群。成立教学评估中心,加强教学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学生学业指导中心,提升学生学业服务水平。2013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9.54%,培养了一批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是我校“创牌子、亮风采”的重点工作。从今年三月份学校发布审核评估工作进程表以来,在前期整改的基础上,理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按照指令时间高质量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思想,深化师生评估工作认识 理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各项工作部署,成立了由院长牵头的理学院教学工作评建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教学副院长负责实施,教务办、学工办联动,全力以赴开展审核评估准备工作。通过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支部会议、全院大会、教学基层组织活动、学生党员会议、学生干部会议、学生班会、班主任会议等形式,安排与落实审核评估相关工作。要求每一位师生都充分准备,以良好的风貌接受专家的考察。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审核评估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负责,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大量公共课的基础学院,要求各位教师积极参与、配合和协助所服务的学院做好迎评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参加专家组织的座谈会、访谈、听课、考察等的准备,在各环节以最好的姿态展示风采。二是组织学生学习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相关知识,增强学校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要积极配合专家进校听课、座谈、参观等考察工作,礼貌、认真、积极的回答专家的各种提问。评估期间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守课堂纪律,同时表现良好的品行修养,举止文明,形象得体,展现优良的校风学风。全体师生正在共同努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迎评工作中去。 问题导向,确保教学工作秩序井然 围绕学校2017年底发布的整改清单,除了专家对理学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院还收集了其他学院和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对存在的类似问题以点触面, 梳理可能的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路径,主要从教师、系部、学院三个层面展开。

2019年系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附件1 2019年系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内容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应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要素,既要反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性,又要充分反映系部自身的优势特长,展现系部本科教学的新思想、新政策、新措施、新成果。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字数不超过5千字,时间范围为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包括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全日制在校生自然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自然数及所占比例(本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源质量情况等。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描述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本科生主讲教师情况、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教学经费投入情况,教学用房、图书、设备、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等。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揭示教学过程各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特别是培养方案特点、开设课程门数及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国际化培养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需提供典型案例) 四、质量保障体系 阐述系部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院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情况、出台的相关激励措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日常监控及运行、规范教学行为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开展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情况等。 五、学生学习效果 呈现学生学习满意度、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学位授予情况、攻读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毕业生成就等。(需提供典型案例) 六、特色发展 总结系部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需提供典型案例) 七、挑战与对策 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VIP专享】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突破瓶颈,提升内涵,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1年是学校“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也是国家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学校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顶层设计制定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本科教学工程”实施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案为切入点,突破改革瓶颈,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培养模式,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开创了“十二五”开局之年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 一.谋篇布局“十二五”发展蓝图, 凝聚培养质量提升新思路 科学制定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规划,系统部署改革发展战略任务。深入分析、认真研究了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规划和系统研究制定了《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改善学风,提高质量”十六字工作方针,确立了本科人才培养战略发展目标和定位,梳理了四个方面的战略任务,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举措。 顶层设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工程”。确立了建设目标,部署了五个方面教学改革与建设任务,从观念更新、组织保障、政策机制、资金投入四个方面明确了具体管理措施,制定了7个配套文件。通过召开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再次开展全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凝聚了“要将全校各方面资源优势转化并服务于人才培养”基本发展思路,明确了任务。 修订完善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着力突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瓶颈。组织调研十余所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调研总报告》,提出了“理念观念创新、制度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四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具体建议,下达了《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修订的指导性意见》。新培养方案重点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引导学生构建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学习模式,学分压缩到155-165;二是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结构,改革教学模式;三是提升内涵,在教学全过程中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二. 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改革试点,着力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 协同创新,探索模式,校企联合造就卓越工程人才。以“卓越计划”为载体,深化“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与12家大型企业协同创新,探索了新型“3+1+2”学业与职业全程联合培养的模式机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政策机制,健全8项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联合培养有效实施;校企共同参与,建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