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模拟讲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

《春江花月夜》优质课模拟讲课稿(人教版高二选修)

《春江花月夜》课题优质课模拟讲课稿(原创)梁山现代高中张继全各位评委上午好,我参与研究的课题是《运用电教手段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研究》,也就是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和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有机融合,以达到提高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改变学习方法的目的。

下面是我的课题优质课讲课时间。

同学们,沿着唐诗的长河溯源而上,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一位诗人,我们对他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为我们留下了两首诗,而其中一首则被誉为“孤篇盖全唐”,也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这是怎样的一首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板书】我们先通读这首诗,读的时候一定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这首诗是七言的,七言的节有两种,即“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如“滟滟随波千万里”则是“二二二一”节拍的,而“何处春江无月明”则是“二二一二”节拍的。

读完了这首诗,我们听一遍录音。

这是老师自己配乐朗读并制作的一个素材,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一遍这首诗。

那么这首诗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诗呢?通通了这首诗后,我们进入研读环节。

请同学们先看前八句,从中找出所写的景物,并思考所写景物有何特色。

正如这位同学所说,这几句依次写了春江、明月、芳甸、花林、夜空、沙洲,开篇即点题,正好对应标题“春、江、花、月、夜”。

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柔美的月光之后,所以所写景的特征是梦幻、奇妙、纯净。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请同学们思考,“共潮生”的“生”为什么不是“升”呢?对“升”是至下而上的一个动作,而“生”则含“诞生、生命、活力”之义,所以此处所写景物还富有生机和活力。

我们一起读这几句,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得美妙、高亢。

作者监江望月,面对如此美景【板书】,引起了他怎样的思索呢?请同学们结合接下来的八句来思考讨论。

对,正如这位同学所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作者想到了人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月亮又是什么时候生成的。

这个问题最终不得其解。

接着作者又思索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状态,人和江月宇宙相比何其渺小,人生又何其短暂,但作者却没有“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的感慨,他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思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代代无穷的人类和永恒的江月则是共生共存的了,又这一点来说,又是多么令人欣慰啊!这是盛唐之音在诗人心中的时代回响。

经典演讲-三分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5篇

经典演讲-三分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5篇

三分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5篇国学经典,这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如云飘逸,如柳柔细,如水清澈、如友相伴。

我相信,我能将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历史、历久弥新。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分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分钟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1尊敬的各位老师:我很荣幸有机会去县三中观看国学经典诵读大赛,看着孩子们背诵着不同的经典诗文,表演着各种有特色的节目,不知不觉我已陶醉在那琅琅的朗读声中。

对孩子而言,举行这样的诵读大赛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孝经》、《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大大增加。

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同时学生的记忆力也会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更重要的是无形中学生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

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

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

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三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三篇】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三篇】导读:本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主持词【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开幕词女: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男:棕溪中心学校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今天终于拉开了帷幕。

女:在这里我们希望每个参赛班级都能赛出水平,赛出成绩,也预祝本次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男: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华厦源远流长的经典美文,是文化艺苑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中华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

女: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领悟人生的真谛,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优秀的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国学经典,让灿烂的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女: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男:棕溪中心校20xx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女:首先,请允许我先来介绍本次比赛的评委:陈校长、包校长、张校长、赵主任、陈主任、华晓涛老师男:赵宗英老师、王丽丽老师、陈章明老师、卢继富老师、邹忠琴老师。

有请评委入座。

女: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

全体起立。

男:现在比赛正式开始,有请————一年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每位同学耳熟能详的三字经,可谓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经典作品,每位中国人都能背出一段,现在有请一年级的小朋友们给大家朗诵《三字经》二年级: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大家已经猜到了吧?没错下面是二年级的小同学带来的《快乐的节日》。

请欣赏。

三年级一班: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春江花月夜串词报幕词

春江花月夜串词报幕词

春江花月夜串词报幕词尊敬的观众们,大家晚上好!在这美丽的春江花月夜,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享受这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我将为您呈上各色美丽的花朵,并以诗词串联起来,让您在音乐与文字的交织下,感受春江花月夜的奇妙景致。

第一幕:桃花我们首先登场的是桃花,它以婀娜的身姿、绚丽多彩的花朵闻名于世。

桃花盛开之际,花丛之间飞扬着蝴蝶般的粉色嫣红,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美丽的梦境。

正如唐代诗人张若虚所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壮丽的景象让人感叹春江之美,桃花之妍。

第二幕:菊花华美而坚韧的菊花也登场了。

菊花的盛开在秋天,正如我们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一样,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有不同的心情与境遇。

正如诗人陆游所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漫步于菊花园中,我们会领略到菊花带来的宁静与安宁,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第三幕:莲花接下来,请您欣赏水中的莲花。

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它以高洁的品格和纯净的美丽感染着我们。

莲花有着独特的芬芳,被誉为“花中君子”,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高尚、纯洁、圣洁的象征。

正如唐代诗人杜牧所描绘:“白露横江静,青天共此时,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莲花散发出的清香,让我们沉浸在宁静与和平的世界中。

第四幕:荷花继续延续水中的美景,接下来我们走进了荷塘,欣赏荷花的妩媚与风姿。

荷花有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如同诗人陆游所描绘的:“云根蘑菇香,电线漏油碧。

”荷花从草地中艰难地生长,然而却能在污泥中开出如诗如画的美丽花朵。

它教会了我们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品质,同时也人们提醒我们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第五幕:月夜最后,我们登上春江花月夜的巅峰之作,那就是月夜了。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映照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致。

正如唐代诗人张若虚所描绘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春江花月夜的月光洒在江上,犹如银河倒挂,将美景映照得五彩斑斓。

在这样的夜晚,我们仿佛能与浩瀚宇宙相融合,感受到宇宙之大和生命之美。

春江花月夜串词报幕词

春江花月夜串词报幕词

春江花月夜串词报幕词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场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串词演出。

此次演出由我担任报幕词的重要任务,我感到十分荣幸。

在演出开始之前,我想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并为大家带来串词的报幕词。

春江花月夜,这是苏轼先生在北宋的时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词。

词中描绘了春江水面上,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江面,江畔的花朵争相绽放,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水天一色的美景。

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美丽的景观,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很多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

各位观众朋友们,接下来的演出中,我们将通过串词的形式,展现春江花月夜所蕴含的美丽和内涵。

我们邀请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和艺术家们,通过诗歌朗诵、音乐表演、舞蹈等方式,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氛围完美呈现给大家。

在演出开始之前,我想先简要介绍一下今晚的节目安排。

我们的节目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春江、花朵、月光和夜色。

在春江部分,我们将通过舞蹈和音乐表演,展现江水的澎湃与奔流;而在花朵部分,我们将通过舞蹈和现场装置艺术,再现江畔盛开的各种花朵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在月光部分,我们将借助灯光和音乐,为大家呈现春夜的静谧与明亮。

最后,在夜色部分,我们将展现夜晚的神秘与宁静,通过戏曲表演和音乐演奏,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各位观众朋友们,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请尽情欣赏和感受每个节目所带来的美妙与震撼。

我相信,当您欣赏到最后一幕时,在美妙的音乐和灯光的烘托下,您一定会被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景物的美丽所深深打动。

最后,我想向每位演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在排练和准备过程中的辛勤付出,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能给大家呈现如此精彩的演出。

同时,也要感谢各位观众朋友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参与,有了您们的关注和鼓励,我们才有动力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在此,我预祝本次演出圆满成功,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难忘的演出之夜。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丽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之美。

2023古诗词大会开场白(精选8篇)

2023古诗词大会开场白(精选8篇)

2023古诗词大会开场白(精选8篇)2023古诗词大会开场白篇1望千古故乡明月,唱一阙历史弦歌。

古往今来,每年当夜,文人骚客面对良辰美景,小饼嚼月,评古今、论兴亡,引诗情、上碧宵,看那大漠长河,边塞雄关,春花秋月,雨雪风霜。

在这竹舍青青,月上西楼的美丽夜晚,让这似曾相识的古远意境,唤醒我们心中渺远迷蒙的情思,能够照耀尘世的,不只是诗仙邀约的明月,更有那万世流芳的日月山河一卷诗。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大师的精神世界,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1.《古诗联颂》你可曾见过江南水乡莲叶何田田的醉人风光,你可曾听过婉转动人的春鸟啼鸣,你可曾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遇到采药的隐者,你可曾珍惜过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你可曾感慨西楚霸王徒留千古壮烈英名?今晚,一群特殊的吟诵者将再现这些诗情画卷,开启我们的精神之旅。

2.《春江花月夜》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附小的小学生和留学生朋友一起表演的古诗联诵,接下来请欣赏兰霞老师朗诵《春江花月夜》。

在《全唐诗》浩瀚的星空中,被闻一多先生称为“孤篇压全唐”的作品,正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海上明月、花木流霜,如梦似幻的小夜曲潺潺流动,这哀而不伤的盛唐之音伴随着江潮明月缭绕千年。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春江花月夜》的美好境界吧。

3.《钗头凤》沈园孤鹤轩前的残垣断壁上,记载着陆游与唐婉的凄婉爱情。

八百年间,那深挚无告的缱绻真情被诗情和画意渲染着,被时间和记忆洇润着。

“错错错”、“莫莫莫”,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诗人陆游被誉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他一生都放不下的,除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就只有这位“咽泪装欢”的女子了。

2023古诗词大会开场白篇2甲:敬爱的各位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甲:大家好!乙:我们四年级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

甲: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乙: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诵中华经典,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场白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场白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场白【篇一】开场白罗: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温: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温;龙颈镇小学第三届国学经典美文诵读比赛,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今天终于拉开了帷幕。

罗:在这里我们希望每个参赛同学都能赛出水平,赛出成绩,也预祝本次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温: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罗:华厦源远流长的经典美文,是文化艺苑经久不衰的瑰宝。

温:中华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

罗:诵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领悟人生的真谛,温: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罗: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温:诵读国学经典,让优秀的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罗:诵读国学经典,让灿烂的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温: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罗: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罗:首先,请允许我先来介绍本次评委: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温: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罗: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合:龙颈镇小学第三届国学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节目串词:温:《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

此诗热情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我们有请中心小学的江欣、邓绮晴为大家展示《木兰诗》。

请石坎小学李欣妍、何颖珊准备。

罗:我和祖国一起飞,一起飞,我们一起高飞再高飞!请听石坎小学李欣妍、何颖珊朗诵《我和祖国一起飞》。

石嵩小学请准备。

温: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中华少年的家园。

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经典国学的魅力。

有请石嵩小学白玉均、黄佩谊、白彩婷朗诵《*规》。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

《春江花月夜》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江花月夜》。

一、说教材:1、《春江花月夜》这篇文章选自出版社出版的《》第章节。

这本教材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各方面的差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它是在高中必修课语文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全书共分为诗词、散文、小说和戏剧四大块,而作为第一部分的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我今天要讲的这首诗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张若虚凭借《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足以立于诗坛而永垂不朽,成为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以“孤篇盖全唐”的大家。

这首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2)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能力目标:(1)置身诗境,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赏析本诗的景、理、情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重点和难点解析: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

这是欣赏诗歌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我把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我把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是我们当前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诵读教学法“诵读”,顾名思义,就是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春江花月夜》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习目标、说学习重难点、说学习方法、说学习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是一节欣赏为主的课程,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夕阳西下,江上的美好景色。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性格比较内向,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课堂气氛不活跃,逆反心理严重,因此我将在教学中运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学习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要求和我对本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课制定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通过乐曲欣赏,掌握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2.通过乐曲欣赏,有感情的哼唱主题旋律;
3.通过乐曲欣赏,感受体验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说学习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学习目标的分析,我将掌握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将感受体验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学习方法为了落实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
学习中我将运用情境导入法、欣赏法、模唱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发表个人见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下面我将对我的学习过程进行展示;
六、说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江南民间丝竹乐的基本知识,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一首由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著名古曲《春江花月夜》,这首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描绘的是夕阳西下,江面船上演奏箫鼓的情景,最早出现在清朝,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大同乐会将它改编成为一首民乐合奏曲,正式定名为《春江花月夜》,共十段音乐,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彭修文先生以古曲《春江花月夜》为蓝本,删节成八段音乐。

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唉乃归舟和尾声。

2.整体聆听:下面请同学们整体聆听这首乐曲,聆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谈谈听完这首乐曲,给人带来怎样的意境?(2)从乐曲中你都能听到哪些民族乐器?好请欣赏请王莎莎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好请坐,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委婉,
展现了春、江、花、月、夜、人这六种事物错落重叠,优美恬静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这也体现出中国古典音乐“平和恬淡”的音乐审美特征。

好第二个问题,请李晓静同学来回答,好请坐李晓静同学回答的非常不错,这首乐曲有琵琶、二胡、萧、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

3.分段聆听:
(1)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引子部分江楼钟鼓的音乐,想一想这段旋律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好请欣赏请xx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好请坐,xx 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这段旋律每一句结尾的音符是下一句开始的音符,这种创作手法叫做鱼咬尾,下面我们来一起做一个游戏—成语接龙,老师先出一个成语腾云驾雾,好同学们请接(雾里看花-花枝招展),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不错,在我们音乐中用音符这样接龙的创作方法叫做鱼咬尾,这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最常见的一个创作手法。

这段旋律描绘出夕阳西下,泛舟湖面的情景,并引出了全曲的主要旋律,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小声哼唱这一段旋律。

(2)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这四段旋律,想一想这四段旋律与前面一段旋律有哪些异同之处?好请欣赏,请xx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好请坐,xx 同学回答得非常好,他聆听的非常仔细,这四段音乐都有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每段开头的旋律不同,但是在结尾的地方旋律都基本相同。

这种独特的创作方法叫做换头合尾,这又是中
国传统音乐又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结构特点,这四段音乐主要对江面的景色进行刻画,描绘出渔歌丰收后怡然自得之情。

(3)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回澜拍岸这一段,想一想这段音乐与前面几段音乐的不同之处,好请欣赏,请范晓晓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好请坐,范晓晓同学回答的非常全面,这段音乐力度加强速度加快,情绪显得气势磅礴,有一种千帆竞渡,破浪回响的气势。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唉乃归舟,想一想这一段音乐塑造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好请欣赏,请王晓静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好请坐,王晓静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这段音乐换头合尾的结构特点再次出现,速度不断的加快,力度也不断增强,将音乐推向高潮,生动的刻画出渔舟破水的情景。

(5)接下来我们来聆听尾声部分,感受乐曲又回归到开始时宁静幽雅的的情景,和轻舟在远处江面渐渐消失的画面。

4.整体聆听: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演出视频,感受和体会春江花月夜这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5.拓展训练:今天我们学习了鱼咬尾的创作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下,用“12356”这几个音符,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方法创作两句旋律,好,现在开始讨论。

常好。

6.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江花月夜》,掌握了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希望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作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好下课我的说课到此结
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