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法语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2017年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推免生名单

浙江大学2017年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推免生名单

浙江大学2017年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推免生名单杨云帆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龚然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万静仪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薛丹艳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樊子瑶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韩新宇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李扬眉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赵莹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高雅茹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承雯珊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陆静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公冶健哲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2俄语语言文学袁月帅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2俄语语言文学王思齐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2俄语语言文学李美双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3法语语言文学宋娅婷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3法语语言文学陈佳倩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4德语语言文学武则堃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4德语语言文学朱毓秀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4德语语言文学王小涵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5日语语言文学陈颖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05日语语言文学王淏淏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宁韬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林雨萌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解娜娜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唐熙萌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陈梦蝶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7页,共65页姓名拟录取学院代码拟录取学院拟录取专业代码拟录取专业名称备注蔡慧颖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张昕怡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姜子芸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葛丽莎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康俊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万嘉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吴昕曈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陈英祁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5101英语笔译叶逸祺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5101英语笔译方圆安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5101英语笔译袁茹凡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5101英语笔译汪燕妮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5101英语笔译冯译天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5101英语笔译何佩帆050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055101英语笔译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浙江大学考研网。

浙大的提前批小语种专业历年分数线

浙大的提前批小语种专业历年分数线

浙大的提前批小语种专业历年分数线摘要:一、引言:介绍浙大提前批小语种专业的背景和重要性二、正文: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小语种专业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作为我国顶尖高校之一,其提前批小语种专业历年分数线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历年浙大提前批小语种专业的分数线情况,并给出报考建议。

一、引言浙大提前批小语种专业主要包括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这些专业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小语种人才在我国的国际交流、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浙大提前批小语种专业的历年分数线对考生报考具有指导意义。

二、历年分数线分析1.总体趋势近年来,浙大提前批小语种专业的分数线逐年上升。

以英语专业为例,2017年至2021年的分数线分别为650分、660分、670分、680分和690分。

其他语种如日语、法语、德语等专业分数线也呈现相似趋势。

2.分数线差异不同语种的录取分数线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英语专业的分数线最高,其次是日语、法语、德语等专业。

此外,部分年份某一语种的分数线波动较大,如2018年日语专业分数线较2017年上涨了10分,而2019年又上涨了10分。

3.影响因素考生人数、招生政策等都会对分数线产生影响。

例如,近年来浙大在小语种专业招生政策上有所调整,增加了招生计划,使得部分专业的分数线有所下降。

此外,考生人数的增减也会间接影响分数线,如2020年疫情影响下,考生人数减少,分数线相应降低。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浙大提前批小语种专业历年分数线呈上升趋势,不同语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考虑到考生人数和招生政策的影响,未来分数线可能会有所波动。

针对考生报考,建议如下:1.充分了解各语种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规划进行选择。

2.关注招生政策变化,了解历年分数线,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制定合适的报考策略。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收普博生报名。
邹克 030 海洋 35
渊 1Z2 法学
海洋法学、国际法学
日语(1055),德 语(1053),英语 (1051),法语(10
海洋法学 (2023)
学院考 核专业 课(307
专 业 序 导师 代 号 姓名 码
专业 名称
主要研究方向
外国语
专业基础

专业课
备注
54)
4)
030 海洋 36 赵骏
收普博生报名。
宪法
日语(1055),德
学院考
金伟 030 学与 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 语(1053),英语 行政法学 核专业
12
峰 103 行政
国家赔偿法学
(1051),法语(10 (2027) 课(307
法学
54)
4)
日语(1055),德
学院考
该导师仅接收少民
叶良 030 刑法 刑法解释学、刑事政策学、 语(1053),英语 刑法学(2 核专业
1Z2 法学
海洋法学
日语(1055),德 语(1053),英语 (1051),法语(10
54)
海洋法学 (2023)
学院考 核专业 课(307
4)
该导师仅接收少民 骨干考生报名。不接
收普博生报名。
张文 030 37
显 1Z3
司法 文明
司法文明基础理论、法理 学、法哲学
日语(1055),德 语(1053),英语 (1051),法语(10
乾 101 理论
法律方法论、司法理论
日语(1055),德 语(1053),英语 (1051),法语(10
54)
法理学(2 021)
学院考 核专业 课(307

法语水平考试:法语三级笔译考试经验分享

法语水平考试:法语三级笔译考试经验分享

2008年5⽉11⽇我参加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平考试(法语三级笔译),当时考场的景象历历在⽬!法语三级翻译考试(以下简称法三)⾯向的主要对象是⼯作⼀年以上的法语本科毕业⽣。

⽽我的⽔平相形见绌:2004年3⽉份在浙江⼤学外语学院开始学习法语,2005年考过法语四级,2007年3⽉到10⽉在华东师范⼤学继续学习法语。

为了准备这次考试,从2007年10⽉份开始,我花了整整7个⽉的时间看完了《法语笔译综合能⼒(三级)》,《法语笔译实务(三级)》(考试证明,有很多题⽬跟这两本书的内容相关)。

特别是3⽉份的时候,⼀边在准备考试,⼀边还做实验,修改⽂章,给⼈上课,维护站……当时真是感觉体⼒不⽀!还好,终于挺过来了!五⼀节之前,终于看完了考试的指定教材。

基本上笔译实务的很多篇章都已经背下来了(对于写⽂章很有帮助),笔译综合各种题型也都熟悉了,特别是写作,最有状态的时候能做到每天写⼀篇。

拿到准考证以后,发现可以带法汉,汉法字典各⼀本,当时做的最明智的举动就是赶紧去借了⼀本硕⼤⽆⽐的汉法字典!(因为我已经有⼀本体积⾮常庞⼤的拉鲁斯法汉字典了)带到考场后,太威风了。

考试真的还帮上了很多忙!提醒各位要考试的同学,字典⼀定要准备最棒的!养精蓄锐到了考试的那⼀天,我考试的地点是“海南中学”,⼀听就知道在天涯海⾓!远哪!说来也巧,原本到考场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或者地铁,四⽉底政府临时把上海旅游10号线改成了公交167路,直接送我去考场!为了保险起见,考前⼀天,特地到站台等公交,看看间隔时间有多少,10分钟!晚上买了⽜奶,橙汁,各式⼩点⼼,早早就睡下了!第⼆天⼀⼤早,吃过早饭,快到车站的时候,⼀辆有才的167款款驶来!我⼀路⼩跑,坐上了这班美丽的公交车,真想抱住司机叔叔亲⼀⼝!周⽇的早晨,车速奇快,从平⽇⾥熙熙攘攘的淮海路⼀路狂飙,仅仅半个⼩时就到了考场!提前1个多⼩时!我找了考⽣休息的地⽅开始安静看会书。

开始拿到试卷了,⼩⼼脏像⼩⽕苗⼀样,“扑通扑通”乱跳!扫了⼀眼卷⼦,开始按部就班做!语法部分很多单词或者习惯表达都来⾃上⾯2份指定教材,如果没有看过这些书的⼈肯定会感觉有点困难!除⾮是很⽜的⼤佬!所以建议⼤家要多看!阅读部分⽐教材上的要简单很多!平常模拟题,我要花整整1个⼩时才能做完阅读,这次40分钟不到就完成了,不是超⽔平发挥,⽽是阅读量少,题⽬相对简单!选词填空部分波澜不惊,难度和教材相当,这次讲的是⼀个法国零售商写了⼀封信给批发商,希望对⽅尽快供货,⾥⾯有⼀个词epuise,就是耗尽的意思,说起来惭愧,就在考试前刚学会!作⽂部分,我对这种形式⾮常赞赏,即给你10个单词,任你写。

浙大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浙大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浙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浙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是浙江大学人文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

该专业主要研究语言学理论、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能力,以及应用语言学的实践能力。

在浙大外国语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语言学理论是必修课程之一。

学生将学习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结构和语言变化等内容。

通过学习语言学理论,学生能够对语言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深入理解语言的内在规律。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包括语言教学、语言测试和语言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浙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生将学习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习惯和交际方式。

通过跨文化交流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今后从事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

学生将学习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和需求。

通过实践教学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这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外语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准备和支持。

浙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教育、翻译、新闻传媒、外交等领域的工作。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浙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浙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培养学生的语言学理论和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能力。

学生将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外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法语专业等级考试考点代码表

法语专业等级考试考点代码表
0703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
0705
首都师范大学
1005
四川大学
6101范大学
6102
四川外语学院
4001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6104
四川外语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4003
苏州大学
2102
天津滨海外事学院
3011
天津外国语学院
3001
外交学院
1007
潍坊学院
2601
武汉大学
2701
三峡大学
4305
山东财政学院
2506
山东大学
2501
山东师范大学
2504
山西大学
0301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002
上海师范大学
2005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1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8
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
2007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人文经济人文学院
2006
沈阳师范大学
1104
石家庄经济学院
法语专业等级考试考点院校代码表院校名称考点代码安徽大学2302安徽农业大学2301安庆师范学院2303北京城市学院1011北京大学100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002北京外国语大学1001北京语言大学1004重庆工商大学4002大连外国语学院1101对外经贸大学1006复旦大学200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10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5103广西民族大学5301国际关系学院1008哈尔滨师范大学1502河北大学0701河北工业大学3003河北科技大学0702黑龙江大学1501湖北大学4303华东师范大学2004华南师范大学5201华中师范大学4307淮阴师范学院2201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1301济南大学2505江汉大学4304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待补材料430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4701兰州大学7302兰州交通大学7301辽宁大学1103辽宁师范大学1102鲁东大学2602南昌大学3302南昌航空大学3301南京大学法语系2101南京师范大学2103南开大学3002青岛大学2503曲阜师范大学2701三峡大学4305山东财政学院2506山东大学2501山东师范大学2504山西大学030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2上海师范大学2005上海外国语大学2001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8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学院2007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人文经济人文学院2006沈阳师范大学1104石家庄经济学院0703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0705首都师范大学1005四川大学610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6106四川师范大学6102四川外语学院4001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6104四川外语学院应用外语学院4003苏州大学2102天津滨海外事学院3011天津外国语学院3001外交学院1007潍坊学院2601武汉大学4301武汉理工大学4302西安交通大学7102西安外国语大学7101西南交通大学6103西南林业大学待补材料6502西南民族大学6105厦门大学3601湘潭大学4101孝感学院4306燕山大学0704扬州大学2104宜春学院3303云南大学6501浙江大学3101浙江工商大学310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3103中国传媒大学1010中国海洋大学2502中国人民大学100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09中南大学41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4103中山大学5102

2012年浙江大学考研各专业报录比及平均分

2012年浙江大学考研各专业报录比及平均分

52 6
376 346 359.5
040
人文学 院
010104 逻辑学
14 2 380 369 374.5
040
人文学 院
010105 伦理学
8 1 390 390 390.0
传媒与 230 国际文 010106 美学
化学院
40 5 393 343 365.6
040
人文学 院
010107 宗教学
10 1 366 366 366.0
330 思政部 030503 马克思主义 24 4 中国化研究
330
思政部
030505
思想政治教 育
102
5
中国近现代 330 思政部 030506 史基本问题 4 1
研究
020
光华法 学院
法律(非法 035101 学)(专业学 814
位)
62
020
光华法 学院
法律(法 035102 学)(专业学 67
040110 教育技术学
31
2
060
理学院
040202
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
62
1
060 理学院 040203 应用心理学 749 15
030
教育学 院
040301
体育人文社 会学
21
2
030
教育学 院
040302
运动人体科 学
25
2
370 361 365.2 376 353 369.0 380 380 380.0
071007 遗传学
42 11
180 医学院 071007 遗传学
11 3
070
生命科 学学院
071008 发育生物学

中国大学校名法语翻译分解

中国大学校名法语翻译分解

ShandongInstitut de l'Industrie Matiere de Shandong 山东轻工业学院Université de Yantai 烟台大学Institut de l'Architecture de Shandong 山东建筑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Shandong 山东农业大学Université Pétrolier de l'Est de Chine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Université de Shandong 山东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Qufu 曲阜师范大学Institut des Sciences éducatives de Yantai 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Université Océanique de Qingdao 中国海洋大学Université de Qingdao 青岛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Shandong 山东理工大学BeijingUniversité de Qinghua/Tsinhua 清华大学Université de Pékin 北京大学Université des Langues etrangeres de Pékin 北京外国语大学Université des Langues étrangères No.2 de Pékin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Université du Peuple de Chine 中国人民大学Université Aérospatiale de Péki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Université de l'Industrie de Chimie a Pékin 北京化工大学Université de Télécommunication de Pékin 北京邮电大学Université polytechnique de Pékin 北京理工大学Université de Jiaotong du Nord de Chine 北方交通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Pékin 北京医科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Capitale 首都医科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Pékin 北京农业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Pékin 北京工业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Pékin 北京师范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et Pharmaceutique Chinoise de Pékin 北京中医药大学Université Géologique de Chine 中国地质大学Université de l'industrie et du commerce de Pékin 北京工商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Pékin Xiehe 协和医科大学Université Sylviculture du Nord de Chine 北京林业大学Université Pétrolier de Pékin 北京石油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la Capitale 首都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 Mine de Chine 中国矿业大学Université Centrale de Musique a Pékin 中央音乐学院Université de Langues et Civilisation de Pékin 北京语言大学Université Centrale de Radio et Télévision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Pékin 北京科技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u Nord a Pékin 北方工业大学TianjinUniversité de Tianjin 天津大学Université de Nankai 南开大学Institut de l'Aviation Civile de Chine 中国民航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Hebei 河北工业大学HebeiUniversité de Hebei 河北大学Institut Ferroviaire de Shijiazhuang 石家庄铁道学院Université de Yanshan 燕山大学Ecole Supérieure de la Télécommunication a Shijiazhuang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Université Normale de Hebei 河北师范大学Université Scientifique de Hebei 河北科技大学Shanxi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Taiyuan 太原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 Shanxi 山西大学Université Technologique du Nord de Chine 中北大学LiaoningUniversité du Nord-Est de Chine 东北大学Université de Liaoning 辽宁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Dalian 大连理工大学Institut Pétrolier de Fushun 抚顺石油学院(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Ecole Supérieure de Ressource électrique a Shenyang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Institut Technologique de Shenyang 沈阳科技学院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Chine 中国医科大学Institut Ferroviaire de Dalian 大连铁道学院Ecole Normale de Anshan 鞍山师范学院Université de Shenyang 沈阳大学Université des Affaires Maritimes de Dalian 大连海事大学Institut de l'Industrie Aéronautique de Shenyang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JilinUniversité de Jilin 吉林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Jilin 吉林工业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u Nord-Est de Chine 东北师范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Yanbian 延边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 Yanbian 延边大学Institut de Ressource électrique du Nord-Est de Chine 东北电力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u Nord-Est de Chine 东北师范大学ShanghaiUniversité Jiaotong a Shanghai 上海交通大学Université de Fudan 复旦大学Université de Tongji 同济大学Université de Donghua 东华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l'Est de Chine a Shanghai 华东工业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l'Est de Chine a Shanghai 华东师范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Shanghai 上海医科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No.2 de Shanghai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Université de Shanghai 上海大学Université Ferroviaire de Shanghai 上海铁道大学Université Textile de Chine 上海纺织工业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l'Est de Chine 华东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s Études Internationales de Shanghai 上海外语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Shanghai 上海师范大学Université de Télévision de Shanghai 上海电视大学Ecole Supérieure Textile de Shanghai 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JiangsuUniversité du Sud-Est de Chine 东南大学Université de Nanjing 南京大学Université Aéronautique et Aérospatiale de Nanjing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Nanjing 南京师范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Nanjing 南京医科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Nanjing 南京农业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et Pharmaceutique Chinoise de Nanjing 中国药科大学Université de l'Industrie Chimique de Nanjing 南京化工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Nanjing 南京理工大学Université de la Sylviculture de Nanjing 南京林业大学Université de Hehai 河海大学Institut Métrologique de Nanjing 南京审计学院Université de Suzhou 苏州大学Université de l'Industrie Légere de Wuxi 无锡轻工业大学Université de Mine de Chine 中国矿业大学Université de Yangzhou 扬州大学Université Pétrolier de l'Est de Chine 华东交通大学Université de Télécommunication de Nanjing 南京邮电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Jiangsu 江苏科技大学Institut de l'Industrie Navale de l'Est de Chine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现江苏科技大学)Institut de la Télécommunication de Nanjing 南京邮电大学Institut de l'Industrie Pétrochimique de Jiangsu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UniversitéPharmaceutique de Chine 中国药科大学Institut Médical de Nantong 南通医学院Institut de l'Industrie Pétrochimique de Jiangsu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ZhejiangUniversité de Zhejiang 浙江大学Université de Hangzhou 杭州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Zhejiang 浙江农业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Zhejiang 浙江医科大学Institut de la Gestion Financiere de Hangzhou 浙江工商管理学院Ecole Supérieure de Ningbo 宁波高等工商学校Université Normale de Zhejiang 浙江师范大学Anhui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Chine 中国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 Anhui 安徽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Hefei 合肥工业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Anhui 安徽师范大学FujianUniversité de Xiamen 厦门大学Université de Fuzhou 福州大学Institut Médical Chinois de Fujian 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Université Nationale des Chinois d'Outre-Mer 华侨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Fujian 福建农林大学Université de Jimei 集美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Fujian 福建师范大学JiangxiUniversité de Nanchang 南昌大学Université Jiaotong de l'Est de Chine 华东交通大学HenanUniversité de Zhengzhou 郑州大学Institut Technologique de Jiaozuo 焦作技师学院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Henan 河南医科大学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Anyang 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Zhengzhou 郑州工业大学Université de Henan 河南大学Institut Textile de Zhengzhou 郑州纺织工学院Mongolie IntérieureUniversité de Mongolie Intérieure 内蒙古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Mongolie Intérieure 内蒙古工业大学Heilongjiang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Harbin 哈尔滨工业大学Université Technologique de Harbin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Harbin 哈尔滨理工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u Nord-Est de Chine 东北农业大学Université Sylviculture du Nord-Est de Chine 东北林业大学Université de l'Architecture de Harbin 哈尔滨建筑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Harbin 哈尔滨医科大学Université de Daqing 大庆大学Université de Heilongjiang 黑龙江大学Institut Pétrolier de Daqing 大庆石油学院Hubei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u Centre de Chine 华中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Topographiques de Wuhan 武汉地质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u Centre de Chine 华中师范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Tongji 同济医科大学Université Hydroélectrique de Wuhan 武汉水电大学Université de Hubei 湖北大学Université Automobile de Wuhan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Université de l'Economie et des Finances du Centre Sud de Chine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Transport a Wuhan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éducatives de Hebei 河北科技示范学院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Wuhan 武汉医科大学Institut Pétrolier de Jianghan 江汉石油学院Université de Wuhan 武汉大学Université Géologique de Chine Wuhan 武汉地质大学Université Hydroelectrique de Wuhan a Yichang 武汉宜昌水利电力大学Hunan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u Centre-Sud de Chine 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Institut Ferroviaire de Changsha 长沙铁道学院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la Défense 国防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 Hunan 湖南大学Institut Technologique de Changsha 长沙理工大学Ecole Supérieure de l'Industrie Changsha 长沙工业高等职业学校(现中南大学)Université de Xiangtan 湘潭大学Guangdong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u Sud de Chine 南方科技大学Université Zhongshan 中山大学Université de Jinan a Guangdong 暨南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u Sud de Chine 华南师范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Guangdong 广东工业大学Université de Shenzhen 深圳大学Université de Shantou 汕头大学Université de Guangzhou 广州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Zhongshan 中山医科大学Institut Normal de Guangzhou 广州师范学院(现广州大学)Université des Langues et Commerce étrangeres de Guangdong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u Sud de Chine 华南农业大学Université de Wuyi 五邑大学Institut Médical de Guangdong 广东医学院Universit?des Sciences éducatives de Guangzhou 广州科技师范大学Institut Industrielle de Dongguan 东莞理工学院Institut des Technologies Professionnelles de Shenzhen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Ecole Supérieure de Pétrochimie de Guangdong 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Université de Huizhou 惠州大学Institut Normal de Zhanjiang 湛江师范学院GuangxiUniversité de Guangxi 广西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Guangxi 广西师范大学Institut de l'Industrie électronique de Guilin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Institut Industriel de Guilin 桂林工学院Institut Normal de Guangxi 广西师范学院Université des Minorité de Guangxi 广西民族大学HainanInstitut Normal de Hainan 海南师范学院Institut Médical de Hainan 海南医学院Sichuan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électroniques de Sichuan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 l'Union de Sichuan 四川联合大学(现四川大学)Université Jiaotong du Sud-Ouest de Chine 西南交通大学Institut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Chengdu 成都科技大学(现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Huaxi 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Université de l'Economie et Finance du Sud-Ouest de Chine 西南财经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Sichuan 四川农业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et Pharmaceutique Chinois de Chengdu 成都中医药大学ChongqingUniversité de Chongqing 重庆大学Institut de Télécommunication de Chongqing 重庆邮电学院Université de l'Architecture de Chongqing 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Université de Droit du Sud-Ouest de Chine 西南政法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No.3 de l'Armée 第三军医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u Sud-Ouest de Chine 西南农业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Chongqing 重庆医科大学Institut des Sciences de Transport de Changqing 重庆交通大学Institut de Sciences Logistiques de Chongqing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Université Normale du Sud-Ouest de Chine 西南师范大学GuizhouUniversité de Guizhou 贵州大学Institut Industriel de Guizhou 贵州工业学院Yunnan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Yunnan 云南工业大学Université de Yunnan 云南大学Institut de Finance et de Commerce de Yunnan 云南工商学院Université de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Kunming 昆明科技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Yunnan 云南农业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Yunnan 云南师范大学Université des Minorité de Y unnan 云南民族大学Institut Médical de Kunming 昆明医学院ShaanxiUniversité Jiaotong de Xi'an 西安交通大学Université du Transport Routier de Xi'anUniversité du Nord-Ouest de Chine 西北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électronique de Xi'a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nstitut de Télécommunication de Xi'an 西安邮电大学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u Nord-Ouest de Chine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Xi'an 西安科技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Architectoniques de Xi'a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Université Médicale de Xi'an 西安医科大学Institut Pétrolier de Xi'an 西安石油大学Institut Industriel de Xi'anUniversité Médicale No.4 de l'Armée a Xi'an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Shaanxi 陕西师范大学GansuUniversité de Lanzhou 兰州大学Institut Ferroviaire de Lanzhou 兰州铁道学院Université Industrielle de Gansu 甘肃工业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u Nord-Ouest de Chine 西北师范大学Université Agricole de Gansu 甘肃农业大学QinghaiUniversité de Qinghai 青海大学Université Normale de Qinghai 青海师范大学NingxiaUniversité de Ningxia 宁夏大学XinjiangUniversité de Xinjiang 新疆大学Institut de l'Economie et des Finances de Xinjiang 新疆财经大学TaiwanUniversité de Taibei 台北大学Université de Tsinghua a Taiwan 清华大学(台湾)Université de Jiaotong a Taiwan 交通大学(台湾)Université Centrale 国立中央大学HongKongUniversité Chinoise de HongKong 香港中文大学HongKong City Université香港城市大学Université Polytechnique de HongKongUniversité de HongKong香港大学HongKong Jinhui Université香港浸会大学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HongKong 香港科技大学Institut Lingnan a HongKong 香港岭南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051124260
跨文化商务交际 语言学概论 法语影视欣赏 中法地区文化比较 法语文体学 法语高级阅读 法语专业八级 语用学导论
1.5 1.0-1.0 三 秋冬 1.5 1.0-1.0 三 春夏 1.0 0.0-2.0 三 春夏
Zh 1.0 0.0-2.0 三 春夏 e1.5 1.0-1.0 四 秋 j2.0 1.0-2.0 四 秋冬 i2.0 1.0-2.0 四 春 ang 1.5 1.0-1.0 四 春夏
大 i 05125020 基础法语精读Ⅲ*
8.5 7.0-3.0 二 秋冬
学 ty 05123640 法国面面观*
1.5 1.0-1.0 二 春夏
05124981 法语情景互动Ⅱ*
1.0 0.0-2.0 二 春夏
05125030 基础法语精读Ⅳ* 05120821 高级法语Ⅰ
Z05121221 文化与旅游 he 05123661 法语社交能力培养Ⅰ j 05123890 口译技巧 i 05124620 法语商务信函 a 05120831 高级法语Ⅱ ng 05123440 笔译实践
浙 05120842 高级法语Ⅲ
05124441 法国问题研究

05123700 高级法语Ⅳ

(2)选修课程
5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5.0 4.0-2.0 四 秋冬 2.5 1.0-3.0 四 秋冬 3.0 2.0-2.0 四 春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05124990 05124250

05196371 05197360
ni 专业主干课程 浙 ve 基础法语精读 法语听说训练 高级法语 笔译实践 法语社交能力培养 法语写作 口译技巧
江 rs 计划学制 4 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大学 ity 学科专业类别 外国语言文学类
说明
辅修专业:29.5 学分,修读标注“*”号的课程。
Zhej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大 i (4)学生修读的各类综合性的分析类系列课程、工程设计类系列课程,以及各类具有专业
学 ty 与学科特色的科研实践、人文成果、工程设计成果、学科成果等创新创造类系列课程。
5.第二课堂
+4 学分
Zhejiang
University
(2014 年 7 月 23 日修订)
浙 江
大 2014 级法语专业培养方案 学
培养目标
法语专业充分利用浙江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 实施跨学科交叉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
浙 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出符合人才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的综合型外语人才, 能适应中国 江 Zh 与法语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工作,能够从事与法语有关的外经贸、外事、管理、文秘、 e 教育、旅游、大众传媒和科技研究领域等部门具有创新能力的法语专业人才。 大学 jia 毕业要求 n 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法语国家语言和文化知识,掌握法语表达规律、实践技能和社交能力;在 g 校学习期间,除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外,应充分利用浙江大学的资源优势,习得其他外语和社科及自然科
i 1.通识课程
44+5/42+5 学分(专业非零起点学生/专业零起点学生)
ang 见人文类(外语)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其中外语类要求如下:
(3)外语类
9/7 学分(专业非零起点学生/专业零起点学生)
U 1)专业非零起点学生
9 学分
n 专业非零起点学生的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 9 学分,其中必修“大学英语Ⅲ”3 学分课程。建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大 j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0 2.0-2.0 一 秋冬
i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0 2.0-2.0 一 春夏
学 ang 051F0600 英语水平测试
1.0 0.0-2.0
2.大类课程
13 学分
Z U 见人文类(外语)培养方案中的大类课程。
hej niv 3.专业课程
8.0 +8
四 春夏
Un y 4.个性课程
12 学分
i (1)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和兴趣修读本专业推荐的专业选修课程,也可跨大类自主选择修
浙 ve 读其他大类的大类课程或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江 r (2)学生在专业确认前多学的课程和学分。
s (3)学生境内外交流学习的课程、学分所转换的课程、学分。
05123671 法语社交能力培养Ⅱ
U 05123681 法语文学赏析 n 05123880 经贸法语 iversity 05120762 法语写作
8.5 7.0-3.0 二 春夏 5.0 4.0-2.0 三 秋冬 1.5 1.0-1.0 三 秋冬 1.5 1.0-1.0 三 秋冬 1.5 1.0-1.0 三 秋冬 1.5 1.0-1.0 三 秋冬 5.0 4.0-2.0 三 春夏 1.5 1.0-1.0 三 春夏 1.5 1.0-1.0 三 春夏 2.0 2.0-0.0 三 春夏 1.5 1.0-1.0 三 春夏 2.5 1.0-3.0 四 秋冬
91/93 学分(专业非零起点学生/专业零起点学生)
i e (1)必修课程
70/72 学分(专业非零起点学生/专业零起点学生)
a r 1)专业零起点学生必修课程
2 学分
n s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g it 05123161 法语听说训练Ⅰ*
1.0 0.0-2.0 一 秋冬
U y 05123171 法语听说训练Ⅱ*
学知识;并利用长江金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Z U 1、基础学习阶段应认真按照学习法语语言基本规则,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完成课堂作业和课外学习任 he ni 务;高年级学习要进一步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要逐步提高应用技能,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用法语自 j v 我表达思想的方式方法,在口笔译学习过程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 提倡自主学习和互助精神相结合,课本 i e 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a r 2、在逐步习得法语语言并了解相关国家和地区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法语社交能力和社会应对能力, n s 要求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涉足实践活动,参与外事接待,合资企业等方面的实习;同时要求学生巩固已有的英 g it 语知识,以适应今后工作中多角度、全方位的要求。 U y 3、掌握文献检索查询的基本方法, 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些初步的基本思路和初步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iversity 议学生通过“大学英语Ⅲ”考试后,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课程号 05110010 051F0010 051F0020
浙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Ⅰ

大学英语Ⅱ 大学英语Ⅲ

2)专业零起点学生
学 7 学分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3.0 2.0-2.0 一 秋冬 3.0 2.0-2.0 一 春夏 3.0 2.0-2.0 二 秋冬
专业零起点学生的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 7 学分,其中必修“英语水平测试”1 学分课程。
学校安排一年级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和“大学英语Ⅳ”,二年级起学生可申请学
浙 Z 校“英语水平测试”。获得“英语水平测试”1 学分的学生,可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以进一步
江 h 提高和强化外语水平。
e 课程号
课程名称
1.0 0.0-2.0 一 春夏
n 2)公共必修课程
70 学分
i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浙 ve 05125001 基础法语精读Ⅰ
7.0 4.0-6.0 一 秋冬
江 r 05125011 基础法语精读Ⅱ*
7.0 4.0-6.0 一 春夏
s 05124971 法语情景互动Ⅰ*
1.0 0.0-2.0 二 秋冬
(2)实践教学环节
Z U 课程号
课程名称
he ni 05188060 社会调查
j v 05188071 社会实践
8 学分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 +3
二短
6.0 +6
三短
ia er (4)毕业论文(设计)
n s 课程号
课程名称
g it 05189010 毕业论文
8 学分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