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及其污染源
浅谈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分析

浅谈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分析钢铁冶金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领域之一,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物。
钢铁冶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治理钢铁冶金的污染,保护环境,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钢铁冶金的污染源分析1. 废气污染钢铁冶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主要包括高炉煤气、烧结机排放气、转炉煤气等,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合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废水污染钢铁冶金生产也会伴随着大量的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冷却水、洗涤废水、压滤污水等。
这些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油污、悬浮物等,对水体生态系统和水质造成破坏。
3. 废渣污染钢铁冶金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如炉渣、钢渣、灰渣等,这些废渣中含有重金属和高温高碱性物质,对土壤和植被造成损害。
当前,钢铁冶金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虽然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治理工作,但整体上,污染治理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1. 废气治理钢铁企业在废气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安装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建设高炉炉顶除尘系统等。
但是由于治理设施的投资费用高昂,运行成本大,一些小型钢铁企业并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进行治理,导致废气排放依然存在较大问题。
2. 废水治理钢铁企业在废水治理方面也进行了努力,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废水回用系统等。
但是由于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物质,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往往无法完全去除有害物质,导致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仍然对水环境造成了影响。
3. 废渣治理钢铁企业在废渣治理方面基本上还停留在填埋或堆放的方式,缺乏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和综合利用手段,这导致了废渣对土壤和植被的二次污染,并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三、钢铁冶金环保措施的展望鉴于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现状,未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环保措施的改进和完善。
冶金行业废渣的处理与利用汇总

冶金行业废渣的处理与利用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班级:治理1432摘要:冶金污染是指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
主要指炼铁炉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各种有色金属渣,如铜渣、铅渣、锌渣、镍渣等;从铝土矿提炼氧化铝排出的赤泥以及轧钢过程产生的少量氧化铁渣。
每炼1t生铁排出0.3-0.9t钢渣,每炼1t钢排出0.1-0.3t钢渣,每炼1t 氧化铝排出0.6-2t赤泥。
关键字:高炉渣钢渣赤泥1.1 钢铁生产的环境问题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钢铁工业也是中国的重要污染源。
钢铁冶炼过程中,由于各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及制造程序等原因,很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产生多种污染物质。
钢铁厂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有三类:大气污染、污水、固体废弃物。
本文主要探究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处理利用。
1.2 钢铁工艺进步和环境保护钢铁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在每一工序都会产生粉尘、废气等过程废物排放。
如钢铁冶金过程必然要产生炉渣,燃料燃烧、铁矿石被碳还原、铁水脱碳时要产生气体产物。
半个世纪以来公铁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环境问题对策经历了公害治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工业生态链、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钢铁厂是资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量大、废弃物多及污染大的企业。
在推进工业生态化和构造循环型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应该从新的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钢铁工业的经济和社会角色。
钢铁企业未来的社会、经济角色应当是实现三种主要功能: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和社会大宗废弃物处理——消纳功能。
2 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利用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固体废弃物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国际上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已感到解决冶金污染“渣害”的迫切性。
2.1 高炉渣处理及利用高炉渣的产量随冶炼技术及矿石的品位不同而变化。
高炉渣属于硅酸盐材料。
它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抗磨、吸水等特点,可供广泛应有,国内对高炉渣的应用都很重视,美、英、法、日本等国高炉渣的利用率已达100%,甚至出现了很多专营高炉渣商品的公司和工厂。
冶金行业中的差距与改进意见

冶金行业中的差距与改进意见一、冶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差距冶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无可否认地,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差距。
首先,技术水平方面存在不足,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高端产品和装备依赖于进口。
其次,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能源消耗大、排放物多、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再者,管理体制与规范有待完善,行业监管力度较弱,市场竞争不充分等。
二、提升冶金行业发展水平的改进意见2.1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冶金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冶金领域科技研发的投入,并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支持和保护措施,并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交流。
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冶金行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2.2 加强环境保护冶金行业是我国工业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实施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排放限制,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
同时,加大对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降低资源消耗和排放物产生量。
2.3 改善管理体制完善冶金行业的管理体制和规范也是重要的改进方向。
加强行业监管部门职能建设,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效果和违法成本。
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竞争机制、企业治理等方面加强改革,并推动行业内部企业的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2.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冶金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来支撑其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培养计划的投入,提高相关学科和专业的教育质量。
加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鼓励和支持冶金行业科研团队的建设和成长,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冶金行业。
2.5 拓宽市场开放进一步拓宽冶金产品的国际市场,发展创新型、差异化产品,加强国内外市场信息交流和合作。
借助自由贸易区等机制,推动冶金行业国际化进程。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国冶金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冶金工程与环境保护》

冶金工程与环境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资源和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环境保护、减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冶金工业是一个以开发金属矿产资源、生产各类金属产品原料工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冶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物料,这些物料在整个流程中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状态,在冶炼提取主金属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这些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将这些污染物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当前冶金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冶金工业会造成对大气的污染。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
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
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设计恰当烟囱高度,减少地面污染;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中国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制订国家和平共地区的“废气排放标准”,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
6个基本污染物

6个基本污染物
6个基本污染物: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O3(臭氧)、CO(一氧化碳)、PM10(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和PM2.5(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六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
SO2,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电力供热、工业锅炉、民用燃烧)、冶金建材等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
NO2,机动车尾气(特别是重型柴油车)、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和冶金建材等工业生产;
O3,O3作为二次生成的污染物,并不由污染源直接产生,由其主要前体物NOx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经光化学反应产生,其中VOCs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和包装印刷等;
CO,冶金建材等工业生产、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和机动车尾气;
PM10,扬尘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和冶金建材等工业生产;
PM2.5,扬尘源、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冶金建材工业生产等一次污染源的排放以及前体物(SO2、NOx、NH3和VOCs)的二次转化。
环境空气污染物其他项目包括四种污染物,即:TSP(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总悬浮颗粒物)、
BaP(存在于PM10中的苯并[α]芘)、NOx(氮氧化物)、Pb(存在于TSP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一、酸雨1.定义;PH值小于的降水。
2.成因:人为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3.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4.危害:⑴对生物的影响: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⑵对建筑的影响: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⑶对人体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4.我国酸雨分布:⑴北方相对较轻:北方气候较干,降水少,且土壤呈碱性;⑵南方酸雨问题严重:贵州、湖南、江西等省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5.解决措施: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二、赤潮问题1.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
2.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⑴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⑵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3.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4.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列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③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三、沙尘暴1.概念: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
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
2.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
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
浅谈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分析

浅谈钢铁冶金的污染治理及环保措施分析随着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钢铁冶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同时,钢铁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
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钢铁冶金污染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钢铁冶金污染来源和危害1. 大气污染:钢铁冶金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经过高温热处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气体和废热。
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都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危害,如雾霾、酸雨等。
2. 水污染:钢铁冶金生产过程中也会释放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浮油、重金属、钾盐等有害物质,会对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威胁人类的健康。
3. 土地污染:钢铁冶金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弃物等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如酸性废渣等会破坏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导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二、钢铁冶金污染治理的现状在国际上,钢铁冶金污染治理已被纳入环保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例如在欧洲,对钢铁冶金生产的管理和环保要求非常严格。
在中国,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对钢铁企业环保技改政策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施。
近年来,国家也加强了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钢铁冶金污染治理的效果也明显。
1.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钢铁冶金企业必须求生存、求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环境过度牺牲。
因此,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污染源监控和数据报告制度,实现企业排放情况的公开和公示。
2. 治理大气污染:可以采用高效净化技术和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如使用富氧燃烧技术、增设气体净化设备等,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净化和控制。
3. 减少水污染: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废水排放量,逐步提高废水处理质量,采用生物降解、膜分离、综合浸出等处理技术,降低水污染的影响。
冶金行业环保标准

冶金行业环保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成为了各行各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冶金行业中,环保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冶金行业的环保标准及其意义展开论述。
一、冶金行业的背景和意义冶金行业是指以矿石为原料,通过熔炼、精炼等加工方式生产出各种金属的工业部门。
冶金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冶金行业的环保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气污染控制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冶金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为了保护空气质量,应制定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限制废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并要求使用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
2.烟气脱硫标准冶金行业中,焦炉是主要的烟气污染源之一。
应制定烟气脱硫标准,要求焦炉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3.烟尘排放标准冶金行业中存在大量的烟尘排放。
建立烟尘排放标准,规定烟尘的含量限值,要求企业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降低烟尘排放。
三、水污染控制标准1.废水排放标准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为了保护水环境,制定合理的废水排放标准是必要的。
标准应对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悬浮物等进行限制,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2.废水处理标准对于冶金行业产生的废水,应制定相应的废水处理标准。
要求企业采用适当的废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四、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冶金行业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尾矿、矿渣等。
为了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制定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是必要的。
标准应规定固体废物的安全堆放和处理要求,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五、能源消耗控制标准1.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冶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因此,制定合理的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十分重要。
要求企业在生产中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新能源利用推广冶金行业可以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浸出液分离成液相和固相的过程,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沉降分离 和过滤两种方法,过滤通常又有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
3.溶液净化
溶液净化是除去溶液中杂质的湿法冶金过程。工业上常用的有结晶、 蒸馏、沉淀、置换、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电渗析和膜分离等净化方 法。为获得纯净溶液,往往多种方法综合使用。
湿法冶金温度不高,一般低于100℃,现代湿法冶金中的高温高 压过程,温度也不过200℃左右,极个别情况温度可达300℃。
随着矿石品位的下降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湿法冶金 在有色金属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湿法冶金主要包括浸出、液固分离、溶液净化、溶液中金属提
取及废水处理等单元操作过程。
1.浸出
3.精炼
精炼是粗金属去除杂质的提纯过程。对于高熔点金属,精炼还 具有致密化作用。精炼分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两大类。
3.1.4 湿法冶金工艺
湿法冶金( hydro-metallurgy)是利用浸出剂将矿石、精矿、焙砂 及其他物料中有价金属组分溶解在溶液中或以新的固相析出, 进行金属分离、富集和提取的冶金工艺,它是水溶液化学及电 化学原理的应用。由于这种冶金过程大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 故称湿法冶金。
浸出是利用溶剂(浸出剂)选择性地从矿石、精矿、焙砂等固体物 料中提取某些可溶性组分的湿法冶金单元过程。
根据浸出剂的不同可分为酸浸出、碱浸出和盐浸出;
根据浸出化学过程分为氧化浸出和还原浸出;
根据浸出方Leabharlann 分为堆浸、就地浸、渗滤浸、搅拌浸出、热球磨浸出、 管道浸出、流态化浸出;
根据浸出过程的压力可分为常压浸出和加压浸出。
3.1.3火法冶金工艺
火法冶金( pyrometallurgy)是在高温下从冶金原料提取或精炼 金属的冶炼工艺,是物理化学原理在高温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实现火法冶金过程所需热能,通常是依靠燃料燃烧来供给,也 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来供给的,比如,硫化矿的氧化焙烧 和熔炼就无需由燃料供热;金属热还原、氧气转炉炼钢等过程 均为自热进行的过程。
1.原料准备
原料准备一般包括采矿、选矿、原料贮存、配料、混合、干燥、 制粒(造球)、制团、焙烧、煅烧、烧结(造块)、焦化等工 序。有些火法工艺并不要求制粒(制团)或焙烧,精矿可以直 接冶炼。焦化虽然是化工过程,但它是钢铁冶金的重要组成部 分。
2.熔炼
熔炼是指炉料在高温熔炼炉内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产 出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和炉渣的冶金过程。 熔炼可以分为还原 熔炼和氧化熔炼。
( extractive metallurgy),简称冶金。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 氧化物及硫化物(少数卤化物)。由于在冶金生产过程中,离 不开化学反应,所以又称为化学冶金( chemical metallurgy)。 按提取金属工艺过程的不同,区分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及
电冶金。电冶金包括电炉冶炼、熔盐电解及水溶液电解。
冶金工业及其污染 源
3.1冶金工艺概述
3.1.1金属及其分类
铁金属和非铁金属 前者系指铁及其合金;后者则指除了铁及其合金以外的金属元素。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则是指除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 有色金属可分为有色金属纯金属和有色金属合金。
有色金属纯金属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半金属和稀有金属 五类;有色金属合金分为重有色金属合金、轻有色金属合金、贵金 属合金、稀有金属合金等;
火法冶金一般包括三大过程:①原料准备;②熔炼、吹炼;③ 精炼。其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则有热分解、还原、氧化、硫化、 卤化、蒸馏等。过程中的产物除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之外,还有 炉渣、烟气和烟尘(包括荒煤气)。烟气由高温的粉尘、烟雾 及气体组成,通过对烟气处理和烟尘综合利用来回收其中的热 量、有价组分以及把对环境有害的气体转化为有用产品。
4.从溶液中提取金属
将净化后水溶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以金属或其化合物形式析出回收 的过程。可分为电解法和化学法两种。电解提取可归入电冶金中进行 介绍。
3.1.5电冶金
电冶金是利用电能提取金属的冶金工艺。根据电能作用的不同,
电冶金分为电热冶金和电化冶金两类。
电热冶金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进行冶炼的方法,其物理化学 变化本质与火法冶金差别不大,主要区别是冶炼时热能来源不 同,故电热冶金也可列入火法冶金。按电能转变为热能的方法 即加热的方法不同,分为电弧熔炼、电阻熔炼、感应熔炼、电 子束熔炼和等离子熔炼等。
(5)稀有金属:指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分布稀散或难以提取 的金属,稀有金属又分为钛、铍、锂、铷、铯等稀有轻金属; 钨、钼、铌、钽、锆、钒等稀有高熔点金属;镓、铟、铊、锗 等稀有分散金属;钪、钇和镧系元素等稀土金属;镭、锕系元 素等稀有放散性元素。
3.1.2冶金及冶金方法 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的生产过程称为提取冶金
电化冶金(电解和电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 盐类的溶液或熔体中析出。根据电解液不同,电化冶金分为水 溶液电解和熔盐电解;根据阳极不同又分为不溶阳极电解和可 溶阳极电解。前者又称电解提取,后者又称电解精炼。熔盐电 解亦可看做是一种不溶阳极电解精炼。
冶金过程虽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但火法是主要的。因为大多 数的金属主要是通过高温冶金反应取得的。即使某些采用湿 法的有色金属提取中,也仍然要经过某些火法冶炼过程作为 原料的初步处理,如焙烧。这是因为火法冶金生产率高,流 程短,设备简单及投资省,但却不利于处理成分结构复杂的 复合矿或贫矿。
(2)有色重金属:指密度大于4.5g/cm3的有色金属、有铜、镍、 铅、锌、锡、锑、钴、铋、镉、汞等及其合金;
(3)贵金属:指矿源少、开采和提取比较困难、价格比一般金 属贵的金属,如金、银和铂族元素及其合金;
(4)半金属:指物理化学性质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硅、硒、 碲、砷、硼等,也有人将硼、碳、砹、钋划入半金属,所有半 金属元素都呈现金属光泽;
按合金用途则可分:变形(压力加工用合金)、铸造合金、轴承合 金、印刷合金、硬质合金、焊料、中间合金、金属粉末等。
有色金属材按化学成分分类:铜和铜合金材、铝和铝合金材、铅和 铅合金材、镍和镍合金材、钛和钛合金材、镁和镁合金材。按形状 分类可分为:板、条、带、箔、管、棒、线、型等品种。
(1)有色轻金属:指密度小于4.5g/cm3的有色金属,有铝、镁、 钙等及其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