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薄层污泥干化技术简介并于石油化工污泥的适用性探讨

合集下载

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研究及应用

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研究及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产量日益增多,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悬浮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污泥。

污泥的成分较为复杂,若任意堆放将会对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造成较大影响。

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是污泥处理的基本原则。

污泥焚烧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可再利用等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

该技术是污泥处置*彻底的方式,当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很高且短期不可降低时尤为实用。

传统污泥处置工艺是使用污泥干燥设备将污泥含水率(质量分数,下同)从80%降低到20%~40%,然后投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该工艺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热利用率低等缺点。

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是将污泥干化系统与焚烧系统相结合,利用污泥焚烧产生的烟气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并充分利用余热,这是污泥处置的一个重要方向。

1间接干燥设备污泥干化可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毛细水以及绝大部分的内部附着水。

根据污泥与热介质的接触方式,污泥干化可以分为间接干化和直接干化。

间接干化因具有安全性高、粉尘产生量少、热介质无污染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应用*多的间接干燥设备主要有旋转圆盘干燥机和桨叶式干燥机。

1.1旋转圆盘干燥机旋转圆盘干燥机主要由转子系统、传动系统、热介质、管路及排风除尘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蒸汽或导热油作为介质从转子空心轴的一端进入,通过旋转金属圆盘将热量传递给污泥,污泥在金属圆盘外吸热增焓不断蒸发湿份,凝结的冷凝水从转子的另一端排出。

转子周边通过固定角钢架装有带一定倾角的刮板,随着旋转不断将被干燥的物料刮起和搅拌,同时将物料从入口一侧推向出口一侧。

××应用圆盘干燥机对含水率为74.5%的印染污泥进行了热干化,并对干化后的污泥进行焚烧处置。

结果表明,干化后的污泥焚烧处置效果较好。

××等基于圆盘干燥机对城市污泥干燥过程中的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包括进料湿含量、产品湿含量及蒸汽压力。

天津石化污泥干化装置运行分析

天津石化污泥干化装置运行分析

天津石化污泥干化装置运行分析天津石化是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的国有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企业,2m9年100万t/a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用后,建有4座污水处理场,每年可产生活性污泥约1. 19万t(含水率85%)。

作为危险废物,这些污泥需外委有资质的固废处理中心处置,处理费用巨大。

为此,天津石化2011年新建了一套固体废物处理装置(污泥干化装置),将其作为100万t/a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配套项目之一,目的是处理各污水处理厂的大量活性污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处置1处理过程天津石化污泥干化装置采用意大利WOMM 公司的薄层干化技术,装置设计处理能力1万,最大1. 2万t/a,进料1. 5 t/h,蒸发水量1 . 2 t/h (最大),年操作时间为8000 ho本装置由进料输送及储存系统、干化系统、产品输送及储存系统、工艺废气处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核心设备是采用薄层干化方式的卧式污泥干化机,干化机机身由柱形加热外壳和尾盖构成,内部配有可拆卸的桨叶搅拌器,采用电机驱动。

处理后的干化污泥含固率达70%一75%,呈颗粒状,具有一定的热值1 · 1工艺流程简述含水率85%的脱水后活性污泥,先输送至地下活性污泥料仓,再由螺旋给料机将湿污泥压人污泥输送泵送人干化系统。

干燥后的污泥由干化机尾部排出至螺旋卸料机,经冷却螺旋冷却后,再经干泥斗提升机提升送人干泥料仓,装车外运。

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1. 1 · 1干化过程中“三废”排放情况1)废水:从污泥中蒸发出来的水汽从干化机顶部排出,进人洗涤塔中进行冷凝,工艺废气在洗涤塔中与循环液接触冷凝,气相中的水蒸气被冷凝下来,冷凝液与循环液经洗涤循环泵提升进人冷却器换热冷却后,大部分返回洗涤塔重复喷射。

少部分排往污水场上清液水池2)废气:经过洗涤塔后的不凝气体,进人除雾器用废气风机引至污水场的催化燃烧装置脱臭处理后外排。

为避免臭气泄漏到环境中,干化系统为微负压状态,但微负压可能造成周边环境中的少量空气进人系统使氧含量增加,因此本项目将采用补充氮气的方式形成一个惰性气体环境。

污泥干化介绍

污泥干化介绍

一.污泥干化技术介绍。

生化污泥由于泥量大,出路少,其处置向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污泥热干化处理法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污泥干化技术,是一种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有效方法。

其手段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接触式热干化法和间接接触式热干化法。

热干化是利用热能将污泥烘干。

干化后的污泥呈颗粒或粉末状,体积仅为原来的1/5~1/4,而且由于含水率在10%以下微生物活性完全受到抑制而避免了产品发霉发臭,利于储藏和运输。

二,污泥干燥设备,介绍两种设备。

一种是空心桨叶式干燥机就是一种有效的间接接触式热干化设备。

特性:1、该设备是一种体积小、效率高的干燥机,传热效率可达80-90%。

2、传热介质采用蒸汽(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料腔温度控制在200℃以下,没有粉尘爆炸危险。

3、物料在干燥机内经过桨叶搅拌、吸热、破碎、不易结块成团,不易粘附设备传热面。

4、采用密封设计废弃容易被收集处理。

5、加热介质产生的冷凝水经凝结水回收装置,送回锅炉作软水利用,节约运行成本。

6、污泥装置可采用微机自动化操作,减少工作人员。

该设备原理及构造:1.第二种:相变圆盘干燥机一.相变圆盘干燥机的原理相变圆盘干燥机的主体由一个带夹层的圆筒形外壳和一组中心相通的圆盘组成。

带夹层的圆筒形外壳和圆盘是中空的,热介质从外壳夹层和圆盘中流过,污泥在圆盘与外壳内侧之间通过,污泥吸收圆盘和外壳内侧传导的热量蒸发水分。

污泥水分形成的水蒸气聚集在圆盘上方的穹顶里,被带出干燥机。

圆盘有两个作用:一是它给污泥提供足够大的换热面积;二是它缓慢转动,它上面的小桨叶推动污泥向指定的方向流动并起到很好的搅拌作用。

卧式相变圆盘干燥机利用每个圆盘的双面传热,可以在小空间里提供很大的换热面积,这使得卧式相变圆盘干燥机体型紧凑。

圆盘的转动很缓慢,转速约为1~10r/min,因此磨损很小。

圆盘盘面与轴是垂直的,所以它本身的转动不影响污泥的流向,圆盘边缘有一些小桨叶,这些小桨叶有一定的倾角,既帮助污泥定向流动,又起到搅拌的作用。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研究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研究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研究污泥干化技术是一种将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通过干化工艺使其变为具有高热值、占用空间少、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干固态物质的技术。

近年来,在治理水环境污染方面,污泥干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探究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推广该技术的应用,发挥其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传统污泥干化技术主要采用热风干燥和蒸汽压缩干燥两种方式。

热风干燥方法中,通过加热空气,将污泥中的水蒸汽挥发掉,使得水分含量达到要求。

该方法的优点是干燥速度快,但能耗较高。

而蒸汽压缩干燥方法则通过采用低温高密度的蒸汽,在压缩下对污泥进行干燥。

该方法能耗较低,但干燥速度较慢。

传统干化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加之干化过程中的热量容易散失,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为了克服传统干化方法存在的缺点,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型污泥干化技术。

其中,微波干化技术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技术。

微波是一种可以渗透物质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和加热性能。

在微波干化过程中,污泥中的水分分子受到微波的作用而振动,并产生高频热能,导致水分子大量蒸发。

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占用空间少、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称为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干化技术。

近年来,还有一种名为门式干化技术的新型污泥干化技术被广泛研究。

该技术是一种通过一定的控制操作及适当的机械处理,使门式洒落在干燥室内的污泥从门式下方逐层落下,并在落下的过程中受到上方通风设备循环送进的加热中温气流的加热,从而使污泥脱水、干燥,达到干燥效果的新型污泥处理方法。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好等优点,在燃煤电厂、化工厂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的应用可为实现环境保护、共建绿色地球、建设美丽中国等目标做出贡献。

强劲风扇technologies,The microwave drying technology,门式干化技术,等新型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逐步替代传统污泥干化技术,降低处理污泥的成本,提升干化效率,切实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泥干化技术概述

污泥干化技术概述

污泥干化技术概述要使污泥能够得到更好的处置,含水率必须降到40%~50%,有些处置工艺甚至要求含水率降到20%~30%或更低,这就需要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干化是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方式,干化过程是将热能传递至污泥中的水,使水分受热并最终汽化蒸发,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利用自然热源(太阳能)的干化过程称为自然干化,使用人工能源作为热源的则称为热干化。

一、污泥干化技术原理根据污泥的干燥特性曲线(图1),污泥干燥过程分为三个区域:首先是湿区,污泥含水率高,在这个区域的污泥能自由流动,能非常容易地流入加热管;然后是黏滞区,在这个区域的污泥含水率为40%~60%,具有黏性,不能自由流动;最后是粒状区,这个区域的污泥呈粒状,容易和其他物质掺混。

图1 污泥的干燥特性曲线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相接触时,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汽化,并向周围介质传递。

根据干燥过程中不同期间的特点,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

在此过程开始时,由于整个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其内部的水分能迅速地移动到污泥表面。

因此,干燥速率为污泥表面上水分的汽化速率所控制,故此阶段亦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在此阶段,干燥介质传给物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汽化,物料表面的温度维持恒定(等于热空气湿球温度),物料表面处的水蒸气分压也维持恒定,故干燥速率恒定不变。

第二个阶段为降速干燥阶段,当物料被干燥达到临界湿含量后,便进入降速干燥阶段。

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较少,水分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递的速率低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干燥速率为水分在物料内部的传递速率所控制。

故此阶段亦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随着物料湿含量逐渐减少,物料内部水分的迁移速率也逐渐减小,故干燥速率不断下降。

二、干化技术及干化设备1.干化技术(1)直接加热转鼓干化技术图2所示是带返料的直接加热转鼓式干化技术工艺流程。

图2 直接加热转鼓式干化技术工艺流程工作流程:脱水后的污泥进入混合器,按一定比例与返回的干化污泥充分混合,调整污泥的含固率在50%~60%,然后将混合物料输送到转鼓式干燥器中。

卧式薄层干化技术在工业污泥处置中的应用

卧式薄层干化技术在工业污泥处置中的应用

质情况合理选用 ,按 照预设的进泥量将污泥连续输 安全的要素是:工艺允许 的最 高含氧量 (燃烧气氛
卧式薄层干化 技术 是这些年来 引进 我国市场用 送至 干化机入 口。干化控制系 统可 自动避 免过量给 的惰性化 ),一般 要求氧气含量 <12%:粉尘浓度 ,
于工业污泥干化、市政 的一套科 学先进的工艺技术, 料情况 的发生 。
带加 热层的圆简形壳体 、壳体内转动的转子和 的污泥半干化方面 ,一段法干化工艺简单 高效、经 备采用 复杂结构的密封技术 ,流程短、无过热 ,并
转子 的驱动 装置三部分组成 了卧式薄层干化机 。整 济环保、安全可靠。
通过废 气风机产生负压封 闭,无臭气 和粉尘泄漏 ;
个壳体 为锅 炉钢制造的压力容器 ,热媒通入壳体对
上得 到了较好地应用 。本文主要对 卧式 薄层 干化机原理 、 或螺旋 (锥底料 仓)破拱机构 ,出料 口采 用电动或 运行中增加巡检清洁的次数。
工 艺流程进行 了介绍 ,并结合工业污泥 处置 实际项 目应用 气动 闸板 阀,出料 口接 出料螺旋或泵 设备 ;其他 人
(2)污泥干 化须确 保安全性 。污泥干 化可 能存
相连 。进入 卧式薄 层干化机中 的污泥被转子 涂布 于 入冷 却器,通过流动于冷却器 壳体内的冷却水进行
目前 污 泥 已经 给 环 境 带 来 了严 重 危 害 , 污 泥 干
加热壁表面 ,转子上 的不同规格 、不 同倾斜角度 的 冷却 。当污 泥干 化与焚烧 、热解等工 艺结合 时,可 化减量处置 已得到广泛认 同。污泥干化设备 是污 泥
城市建筑 I研 究·探讨 l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l RESEARCH.DISCUSSION

污泥热干化技术(最新版)

污泥热干化技术(最新版)

精选课件
3
1 污泥产量多
2
含有大量有机质及多种微生物
3 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是填埋
精选课件
4
A
填埋
B
干化焚烧
C
制肥
D
建材
D
建材
精选课件
5
处理污泥的原则和要求
减量化
稳定化
无害化
资源化
A
B
C
D
精选课件
6
污泥处置的难重点
经济
安全
环境友好
卫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烧
精选课件
7
02 污泥热干化的机理及意义
Mechanisms and significance of sludge thermal drying process
精选课件
8
热干化的含义
污泥热干化技术是指利用热介质( 高 温烟气、蒸汽或导热油等) ,通过专 门的工艺和设备,直接或间接加热 污泥,使污泥中全部或部分水分蒸
发的一种工艺。
精选课件
80年代末期, 污泥热干化研 究也越来越成 熟,干化设备 不断改进,使 污泥热干化技 术得到迅速发 展和推广。
1994年底 欧盟国家已经 有110家专 业的污泥干化
处理厂
2001年7 月英国颁布了 世界上第一个 关于污泥热干 化处理 厂设 计、运行、管 理方 面的标准
精选课件
13
国内热干化技术现状
2004年底我国第一座采用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
上海某环保公司采用低温真空干化技术,可在一套系统内连续地 一次性将脱水污泥含水率从90%降到30%以下。
最近几年又涌现出许多新兴低温干化技术, 但这些工艺距大规模工程应用还需要做更多的改进和优化。

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

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吴生礼;陶乐仁;谷志攀;冯金钻;彭成【摘要】对桐乡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薄层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其在不同温度、厚度条件下半干化处理的干燥速率和失水曲线.结果表明,污泥的失水速率随着厚度减小、温度上升而增大.引入了干燥动力学模型,Midilli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污泥的失水情况.污泥中湿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在3.383× 10-10~5.130× 10-9 m2/s,2.5 mm厚度的干燥活化能为1.664 kJ/mol,为实际的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sludge from Tongxia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ere discussed.Drying rate and water loss curv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hickness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ter loss rate of sludg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ickness,and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Drying kinetic model was also introduced,and Midilli model could properly simulate water loss of the sludge.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moisture sludge was 3.383× 10-10 ~5.130× 10-gm2/s,and activation energy was 1.664 kJ/mol for 2.5 mm thickness.The results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actual sludge treatment system.【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7(036)012【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市政污泥;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有效扩散系数【作者】吴生礼;陶乐仁;谷志攀;冯金钻;彭成【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嘉兴学院建工学院,浙江嘉兴31400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2.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式薄层污泥干化技术简介并于石油化工污泥的适用性探讨.txt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本文由dandan_wzd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卧式薄层污泥干化技术对石油化工污水场污泥干化的适用性探讨
摘要:本篇首先介绍了德国 BUSS-SMS-CANZLER 公司的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和石油化工污水场污泥(以下简称三泥)的最终处置现状,分析讨论了三泥干化的必要性,并得出三泥干化时最佳的干化产品含固率为 60-75%;结合三泥干化技术选择的注意要素,笔者认为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为三泥干化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卧式薄层污泥干化技术石油化工污泥适用性
1.卧式薄层污泥干化技术
1.1 卧式薄层污泥干化技术简介卧式薄层干化工艺最初是由 BUSS-SMS-CANZLER 采用热传导工艺分离技术为浓缩化工行业高粘度介质、浆状介质而开发研制的。

1980 年通过技术改进,成为全世界污泥干化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近三十年的应用,已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业绩达 70 余座污泥干化工厂,逾 100 条生产线。

目前在中国已有 4 个业绩(9 条生产线),其中第一个市政污泥干化业绩——重庆唐家沱污泥干化厂在 2009 年 11 月 20 日正式投入运行;第一个应用于石油化工污水场污泥干化的独山子石化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 2010 年底投入运行。

1.2 典型的卧式薄层干化技术描述该工艺描述参照图 1.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流程图。

图 1. 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流程图 1.2.1 污泥接收、储存给料系统该子系统包括污泥接收料仓、污泥中转泵(有接收厂外污泥要求时选用,根据业主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配置),以及湿污泥给料料仓、给料泵组成。

湿污泥给料泵变频控制,按照预设的进泥量将污泥连续输送至干化机入口。

干化控制系统可自动避免过量给料情况的发生。

卧式薄层干化机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可干化任何性状和含固率的污泥,对经离心机、带式或板框压滤机等脱水设备产生的污泥可采取螺杆泵、柱塞泵或螺旋输送机等灵活多变的给料方式。

1.2.2 污泥干化系统该子系统设备主要是指卧式薄层干化机。

卧式薄层干化机由带加热层的圆筒形壳体、壳体内转动的转子和转子的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

其中加热层采用内衬耐磨耐高温合金钢Naxtra 70的碳钢结构,其它与污泥接触部分采用DIN1.4404 或同等材质。

图 2. 卧式薄层干化机组成示意图进入卧式薄层干化机中的污泥被转子涂布于加热壁表面,转子上的浆叶在对加热壁表面的污泥反复翻混的同时,向前输送到出泥口。

在此过程中,污泥中水分被蒸发。

污泥在干化机内停留时间在10分钟左右,因此可实现快速起停和排空,对工艺控制反应迅速。

卧式薄层干化机可产出任何含固率的污泥产品。

其薄层干化技术可直接跨越“塑性阶段”,这意味着:不需要返混及其相应的料仓、输送设备、计量、监测和控制系统等。

转子上的每片桨叶由螺栓固定,其配置可方便调整以适应来泥性状和处理量的变化。

分段组合的干化机可根据需要划分为两个或多个加热区域,并可以独立控制、调整温度甚至关闭。

1.2.3 产品冷却系统自卧式薄层干化机中产出的污泥产品进入卧式线性冷却器。

污泥产品通过流动于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当污泥干化与焚烧、热解等工艺结合时,可直接将带温污泥送入焚烧/热解系统,而省略该系统。

1.2.4 产品储运系统经干化处理,满足用户要求固含量的污泥经冷却,根据产品含固率,输送至干化产品料仓或移动储存设备,等待进行后续处理与应用。

该系统设备包括单线螺旋输送机,总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和干料仓等。

简洁的工艺设备布置实现了产品储运系统的集成化。

1.2.5废汽处理及热回收系统干化机中产生的蒸汽与污泥逆向运动,由污泥进料口上方的蒸汽管口排出并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水分从蒸汽中冷凝下来,不凝气体(空气,
少量的蒸汽和污泥挥发物)经过液滴分离器,通过废气引风机排出。

废气引风机使整个干化系统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避免臭气及粉尘的溢出。

蒸发水汽的处理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热能回收系统,使热量重新利用,比如消化工艺的热源,室内采暖等。

1.2.6除臭系统极有限的不凝气体排出后,可用风机输送到锅炉、焚烧炉内燃烧处理,也可采用物化处理或生化处理等。

1.2.7公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热媒系统(导热油系统或蒸汽系统),仪表空气系统,工艺用水系统和氮气系统(可选)。

1.2.8电气、仪表及控制系统根据最终方案,确定相应电气、仪表及控制系统的配置。

2 石油化工污水场污泥处置现状
2.1 石油化工污水场污泥性质石油化工污水场污泥又称三泥,主要是指石化企业污水场脱水后的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一般占石化企业固废总量的 70-85%。

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1 号 2008 年 8 月 1 日起执行),属于危险废物。

2.2 三泥的最终处置现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最终处置方法主要有两种:安全填埋和焚烧。

目前我国大多数石化企业采用填埋的方法处理三泥。

但实际上,由于其严格的填埋场建设要求和高含水污泥填埋操作困难等原因,很多石化企业的污泥被非法弃置在了不规范的“填埋场”,造成二次污染。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填埋场址要求的提高,填埋场选址越来越困难,进一步制约了污泥填埋处置方式的应用。

焚烧在过去近三十年里,也是我国石化行业进行污泥处理常采用的方式。

总结焚烧实际运行情况,我们发现:石化企业已建焚烧设施绝大部分处于停运状态,甚至很多焚烧炉已经拆除。

3 干化技术对三泥最终处置贡献的分析
在对导致三泥最终处置困难的原因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高达 85%-90%的含水率是其主要原因。

而污泥干化作为中间处理措施,是解决“三泥”最终处置困难的最好方法。

3.1 对于安全填埋来说:首先,大大延长填埋场使用寿命。

举例来说,当污泥含水率自 85%减低至 30%含水率时,体积为原来的三分之一(30%含水率污泥的堆积密度按照 650kg/m3 计,堆积密度与污泥干化方法和污泥性质有关,在 300-900kg/m3 之间)。

换言之,填埋场寿命将增加 3 倍。

其次,填埋场的操作困难。

填埋场可靠操作的前提是填埋体的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即抗剪强度。

85%的半固体污泥直接填埋时,必然造成填埋体变形或滑坡,无法机械压实,甚至于无法进行机械操作。

最后,因为高含水率污泥填埋时容易造成沼气和渗滤液收集管道堵塞,造成安全隐患。

3.2 对于焚烧而言:首先,干化后随着污泥体积的减少,其焚烧厂的处理规模和建设投资大大降低。

其次,对于典型的含水率 85%的石油化工污泥,其热值约为 100kCal/kg,直接焚烧时需要添加大量的高品质能源作为助燃剂,造成运行费用居高不下。

但是如果污泥的含水率降至 35%。

其热值可提高至约 2500kCal/kg,完全可实现自持燃烧,同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还可满足污泥干化的需要。

大大降低运行费用。

最后,直接焚烧时,因为高含水率的污泥性质变化复杂,对工厂的运行操作要求控制严格,焚烧厂运行困难。

4 三泥干化技术选择要点
4.1 半干化和全干化
首先,应根据干化后污泥最终处置的需要,确定干化后污泥含固率的要求,选择半干化工艺或者全干化工艺。

半干化和全干化以干化后污泥含固率的不同进行区分,并无严格的划分标准,一般以 75%为界。

根据图 1 和三泥最终处置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三泥而言,干化后污泥的最佳的含固率应为:60-75%。

应选择污泥半干化工艺。

4.2 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对于石油化工污水厂污泥尤其是剩余活性污泥,尽管与市政行业污泥类似,但还是含有少量的油类(2—5%)和易挥发的烃类物质。

因此,在干化工艺选择时应特别关注安全性问题。

依照笔者的经验,应考虑如下方面: 1.优先选择工艺循环气体开路的干化工艺,
避免工艺循环气体中油气(烃类物质) 和粉尘的富集,形成安全隐患; 2.干化工艺中应无过热区域,即优先选择加热区域内无污泥长期滞留或无粉尘沉积的工艺,减少可燃物燃烧的风险; 3.尽量选择粉尘产生量少的干化工艺,即动设备最大线速度较低的工艺。

减少粉尘爆炸的风险; 4.其他方面,如:间接干化工艺并以蒸汽为热媒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技术提供商在历史上应没有发生过爆炸燃烧的危险事故;应具有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容器)》等等。

4.3 其他方面的考虑 1.系统的复杂性:在如上条件满足时尽量选择系统流程简洁,操作简单,设备数量少的干化工艺; 2.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选择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低并且公用系统消耗少的干化系统。

结论:三泥干化作为三泥最终处置的中间处理手段,对于提高最终处置的可操作性和降低最终处置设施的建设运行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采用间接干化技术的卧式薄层干化工艺,以蒸汽惰性化,流程短、无过热、简便灵活,极有限的尾气采用开路系统,避免了工艺循环气体中烃类物质的富集,安全、可靠等特点。

笔者认为非常适合于石油化工含油污泥的处理,为石油化工污水场污泥干化的首选工艺。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