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外军作战服的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各国单兵作战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

各国单兵作战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

单兵作战系统现状及发展方向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充分认识到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性,美军一直在投入大量军费来实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虽然转型过程是漫长的,但不可否认美军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

美军在信息化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单一的一个点:即未来战争条件下的单兵信息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军就提出了对士兵进行装备现代化改造的计划,虽然当时没有确切的名称,但美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谁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战场信息的谁就会成为胜利者,在未来战争场中,一名步兵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作战人员和武器组合成的作战单元,它将是在大综合信息联络下拥有强大而独自作战能力的单兵作战系统。

美军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项目是“士兵综合防御系统”。

后来美军又在“士兵综合防御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地面勇士单兵系统”。

美军在拉塞尔参议院办公大楼展示了未来士兵在战场上穿戴的轻型杀伤性作战服系统概念。

2020未来勇士系统继续了2010未来部队勇士系统概念。

新系统包括武器、从头到脚的单兵防护装备、便携式计算机网络、士兵消耗所需电源,增强士兵性能装备。

2020未来部队勇士系统协调各项技术并吸取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经验教训。

为了作战准备,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士兵携带大量的外部载荷,经常达到六十多千克。

新型作战服系统重22.7千克,并且新型作战服系统的防弹衣能够吸收的子弹动能较现役防弹衣的多。

坚固的防弹衣与身体距离51毫米~76毫米,所以士兵被子弹击中时,冲击力平均分布可以减少受伤,如肋骨断裂等。

勇士生理状态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士兵的体内温度、体表温度、心律,士兵是站立或卧倒,以及士兵喝了多少水。

如果被判定生病,计算机将输出一份地图指引士兵去就医。

使用新系统的指挥官可以将各个士兵、飞机和车辆作为战术网络的一个节点,网络节点可以彼此共享数据,在战场空间内部传送和接收数据。

美军希望项目研制出的防弹衣穿起来像装有大量与便携式计算机相连的毫微级计算机的传统服装。

国外军用可穿戴装备发展探析

国外军用可穿戴装备发展探析

2016.10“勇士织衣”内穿型智能作战服概念图国外军用可穿戴装备发展探析卫锦萍近年来,国外发展的军用可穿戴装备种类很多。

如可穿戴外骨骼、作战服、头盔、单兵电台等,尤其是运用仿生技术的可穿戴外骨骼和智能作战服备受关注。

美国已先后推出多款军用可穿戴外骨骼及“勇士织衣”智能作战服样服,并开展了测试评估。

这类装备一旦投入使用,将大幅增强士兵的机动携行能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进而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发展现状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士兵遂行多种行动任务,需携带的装备和物资越来越多、负荷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士兵的行军速度、机动灵活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同时士兵生存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此,应用仿生技术的军用可. All Rights Reserved.2016.10武 器 装 备穿戴外骨骼、智能作战服等军用可穿戴装备便应运而生。

军用可穿戴外骨骼和智能作战服旨在扩充或增强人体的生理机能,提高士兵携行能力、减轻负重对士兵的损伤,从而提高士兵负重情况下的持久作战能力。

美国军用可穿戴外骨骼发展最快,已推出多款产品。

美国已先后推出人体负重外骨骼、第二代XOS 全身外骨骼、“麦克法斯”手臂外骨骼等多款产品。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人体负重外骨骼由钛合金制成的机械腿、驱动装置、控制计算机及背部的负重部分、散热单元等组成,采用液压驱动,系统总重32千克,可完成直立行进、下蹲和匍匐等动作,使士兵能背负90千克重物、以16千米/小时的行进速度快速行进,充电一次可持续工作超过72小时。

2010年以来,美国陆军对人体负重外骨骼进行了实验室测试、环境测试和野外试验等一系列测试评估。

雷神公司的XOS 外骨骼机器人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全身式外骨骼,它可使穿戴者将90千克的重物反复举起几百次,而不会感到疲劳,同时还可重复击穿厚度为76.2毫米的木板。

新推出的第二代XOS外骨骼机器人由一系列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组成,利用液压驱动,重量更轻、速度更快、能力更强,其耗电量还降低了50%。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军人着用的制式服装。

亦称军装。

有统一规定的式样、颜色、用料和穿着方式。

主要包括军上衣、军裤、衬衣、军帽、大衣、军鞋、标志符号等。

按着装场合的不同,军服分为常服、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

按军种分,有陆军服、海军服、空军服等。

按穿着季节分,有夏服和冬服。

军服有防护、识别和象征三大功能。

军服的式样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简史中国古代军队出征作战时,穿着具有防御和识别作用的盔甲。

西周以前的铠甲,有皮甲,西周出现青铜甲,战国后期出现铁甲。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用短衣袍窄袖,代替宽松博大的中原服装。

秦汉时期,军队除用甲胄外,还有赤黄色絮衣及红色裤子。

南北朝时期,步兵着锦缎或野兽皮制作的裤褶,紧而窄小,长与膝齐。

唐代有将帅用袍、军士用袄之分。

宋朝军服有步军服装和马军服装之分,春衣、冬衣也有不同。

如步军春衣有皂绸衫、白绢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白绢衬衣、麻鞋;步军冬衣有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白绢绵袜头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麻鞋。

马军用绯绢勒帛取代蓝黄搭膊,冬衣增加白绢夹袜头裤,其余与步军同。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和1909年(宣统元年),分别制定了陆军和禁卫军的军服式样。

陆军服装分礼服和常服,礼服上衣为蓝色,裤子是黑色。

冬夏常服均为青灰色,对襟,军官四个口袋,士兵两个口袋,同样颜色的大檐帽。

禁卫军军服,夏季为土黄布料,冬季为瓦灰呢料。

古罗马军队的军人主要是着用白色衣服和盔甲,并在头盔上带有不同颜色的羽毛,以识别各军团。

1670~1672年,法军推行制式服装。

18~19世纪军服式样、颜色不断变化,其中有过单纯注重式样,而实际使用很不方便的情况。

如欧洲不少国家的军队戴熊皮圆筒帽,穿燕尾服,扎白十字带,穿高腰长筒靴。

这种华丽的军服到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

随着火器的改进,这些国家的军队不得不改变那些对实战没有任何益处的军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军服颜色注重战时的保护作用。

外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解读

外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解读

外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解读武器装备是国之重器,在全球金融危机仍未消散的背景下,各国不但仍未放松武器装备建设,而且武器装备建设呈现出不少新的气象与趋势。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战略调整,而且是积极推进武器装备建设,力图谋求绝对的军事优势。

如何看待武器装备的地位和作用呢?首先,武器装备建设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象征。

一方面,军事装备建设可以促进世界格局的转变,这个例子可以从二次大战之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深刻地反映这一点。

二次大战之后,国际上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可以说冷战是这个时代显著的标志。

而这个冷战时代,可以说是核武器为代表的一些先进武器装备建立起来的,这个影响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世界格局。

另外一个方面,武器装备的建设也可以促进综合国力的增长。

这一点,美国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20世纪初,美国还是一个二流国家,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紧紧地抓住了战争这样一个机遇,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和军事科技。

可以说,通过这两次大战,美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二次大战,美国享受了战争的所有的红利。

到现在,美国的综合国力仍然是世界第一。

二次大战后,尤其是一些新型的技术发展,比如导弹、核武器、计算机,甚至现在我们广泛使用的网络,都是二次大战之后的科技成果。

也就是说,战争催生了这些成果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武器装备代表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武器装备的建设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首先,我们知道,作战是由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结合构成战斗力的基本要素。

从现在来讲,武器装备的作用可以说越来越重要。

没有武器装备,可以说是万万不能的,当然,武器装备也不是万能的,它必须和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以武器装备是军队建设、是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一个方面,武器装备建设,可以促进战斗力的提升。

刚才我们讲到了战斗力是由人、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构成的。

发展武器装备,自然就可以极大提高战斗力。

2023军事装备行业展望

2023军事装备行业展望

2023军事装备行业展望2023年即将到来,对于军事装备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军事装备行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和转型。

本文将对2023年军事装备行业的展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预测。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2023年,国际形势将继续发生重大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各国对军事装备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同时,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对于军事装备的要求。

因此,军事装备行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高的技术要求。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在2023年,技术创新将成为军事装备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无人系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例如,无人军事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将大大提升军事行动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作战指挥和决策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

三、高端装备的需求增加随着军事装备技术的不断革新,高端装备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在2023年,军事装备行业将面临着自主研发和生产高端装备的重大机遇。

例如,高精度导弹系统、隐身战机以及航空母舰等装备将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同时,高端装备也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军事合作和竞争。

四、智能化装备的发展2023年,智能化装备将成为军事装备行业的新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装备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例如,智能化作战平台、无人化运输系统以及智能感知装备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化装备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作战效率和战斗力,还为军事装备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五、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在2023年,军民融合将成为军事装备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军事装备行业与民用行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

例如,军用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民用产品的创新和升级,而民用技术的发展也将为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多的支持。

六、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2023年的军事装备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外军作战的发展趋势

外军作战的发展趋势

外军作战的发展趋势
外军作战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作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外军普遍借助网络、卫星、无人系统等先进技术进行作战。

这种信息化作战可以更好地实时收集和传递情报、提供精确打击能力,并且能够提高指挥决策的速度和精准度。

2.网络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战场。

外军将越来越重视网络战的准备和作战能力,包括网络攻击、网络防御和网络情报战等。

3.无人系统的应用:外军普遍开始采用无人系统,如无人机、无人艇和无人车等,用于侦查、打击和运输等任务。

无人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员伤亡风险。

4.非对称战争的崛起:非对称战争指的是相对弱小的一方利用创新战术和手段,对抗相对强大的一方。

外军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对称威胁,如游击战、恐怖主义等,需要采取适应性更强的作战策略和战术。

5.跨领域作战的融合:外军可能会越来越注重不同领域的作战能力融合,如陆海空协同作战、电磁战与信息战的融合等。

这种融合作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作战能力,增强战斗力。

总之,外军在作战发展上趋向于信息化、网络化、无人化、非对称化和综合化。

这些趋势的发展将对未来的作战方式和战斗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外军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解析

外军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解析

外军陆军武器装备发展现状解析主要军事强国陆军装备大多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台数字化改造和C4ISR系统一体化建设,战技性能日臻完善,一体化装备体系初具雏形,作战能力大为提高。

作战平台数字化改造成效显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军事变革和1991年的海湾战争,推动了各主要国家陆军对其机械化武器平台进行持续的数字化改造。

机械化平台“插入”先进的火控系统、车际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和定位导航系统等各种数字化设备后,能够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战场,实现与战场上的侦察、指挥、保障系统及其他作战平台的互联互通,大大增强了信息化作战能力。

美国陆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大显身手的主要装备,如M109A6“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M270A1式227毫米多管火箭炮、“爱国者”先进性能-3(PAC-3)防空反导系统、M1A2/M1A2 SEP(“系统增强计划”)“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2A3/M3A3“布雷德利”战车、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M9装甲战斗工程车都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现役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取得成功的典范,对其他国家陆军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

俄罗斯陆军也非常重视使用信息技术改造现役装备。

俄为“旋风”等多管火箭炮和“姆斯塔”-S自行榴弹炮加装了先进的“成就”通用炮载自动化火控系统,还计划为它们配用“蜜蜂”-1无人侦察机,以加快“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建设,大大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争取尽快突破侦察和火控系统薄弱的瓶颈问题。

俄陆军射程为50~480千米(出口型为50~280千米)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拥有指挥和信息保障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杀伤兵器与侦察指挥系统的一体化,显著提高了俄陆军的威慑能力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成就”火控系统已实现了与“饲养园”、“卷心菜虫”-B和“车辆”-M等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的信息融合,在实现炮兵装备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姆斯塔”-S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在安装了“成就”系统后可在任意阵地展开,行军战斗转换时间不超过3分钟,对计划外目标射击时从接收目标指示到开火不超过10~15秒。

谈外军作战服的发展趋势

谈外军作战服的发展趋势
主要是采用多孔性表面涂银的尼龙网为基布在基布上粘连具有高低不同发射率的尼龙布条布条以同心圆形式或螺旋形式排放粘连在基布上相邻布条的自由端和边缘可部分重叠且相邻布条间具有不兴趣爱好防护服 作战服的性能是影响单兵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使单兵能适应未来战争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军 队正在积极研制各种性能先进的作战服,其发展主要呈如下趋势。 提高防护性能 随着高新技术和高新武器应用于战场,对作战服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战服应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对人体的损害, 包括防寒、防热、防潮;抵御敌方武器对人体的伤害,包括防弹、防火、防核生化。因此,外军在作战服研究方面不断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提高作战服的防护性能。 1998年美军开始装备的"2000年系列新型防弹衣",采用了凯夫拉129织物,不仅使防弹衣的防护性能成倍提高,而且减 轻了质量,提高了穿着舒适性。最近美军用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生产的新型防弹衣,其抗穿透力是凯夫拉129防弹衣的10 倍。目前美军正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强度和弹性比钢丝还好的仿蜘蛛丝纤维,一旦仿蜘蛛丝纤维研制成功,将使防 弹衣的防护能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穿着舒适性、轻便性和柔软性上会有更大的进步。 由美国研制成功的以65%康耐克斯芳纶和35%阻燃棉混纺布制成的迷彩作训服,可保证士兵在800℃高温下12s内免受伤 害。 另外,美国陆军部分士兵即将配发新型通用防护服(JSLIST)。这种新型通用防护服面料选用林地伪装迷彩或沙漠伪装 迷彩织物,衬里由装有活性炭颗粒叠层的无纺织物前身和可吸收化学战剂的粘合针织物背面组成。根据环境温度与执行 任务的不同,新型通用防护服可以套穿在制式服装或内衣之外,也可穿在防寒服外面或里面。新型通用防护服的性能较 之现行作战防护服有如下提高:使用寿命由现行作战防护服的22日延长至45日,即可以在化学、生物污染环境下提供45 日的有效防护;新型通用防护服比现行作战防护服轻0.45kg,折叠后其体积要小60%;新型通用防护服可以洗涤6次,而 现行作战防护服不能洗涤。 美军"陆地勇士"系统中的新型身体防护装甲被称为"拦截者",平均质量7.43kg,比以前的装甲轻约5.44kg。"拦截者"中的 防弹背心与保护咽喉和腹股沟的装甲相连。背心由凯夫拉制成,能防护9mm枪弹和破片。"拦截者"中的前、后嵌入板质 量约3.63g,能防护7.62mm枪弹。嵌入板由陶瓷合成材料制成,不需要时可方便快速地去掉。 其他国家,如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高尔泰克斯(Gore-tex)、松伯泰克斯(Sympatex)和凯夫拉纤维织物制作各种作 训服,这些服装不仅质量小,耐撕裂强度大,透气性能良好,而且具有阻燃、抗寒、防破片杀伤等作用。90年代日军装 备的新型迷彩服,除具有防红外线侦视的伪装性能外,还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在800℃高温条件下可以保护人体在12s内 不受伤害。 讲究穿着的舒适性 穿着舒适性历来是作战服的一个重要指标。作战服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减轻负荷、冷热适宜、衣内有微气候调节、保健 卫生功能等方面。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给坦克乘员配备了带有微气候冷却系统的降温背心。 为防止作战士兵在穿着较重的防核生化服装时产生的热负荷,美陆军研究出一种"单兵冷却系统(PICS)"。该系统质量 5.44kg,由核生化冰袋、电池、运转微型泵和热传递外衣组成。冰袋每隔30分钟更换一次,内有一个容积为2升、用以装 冰块的瓶子。电池约能持续工作4小时。 目前,美陆军正在研究一种新式防核生化服装冷却系统。该系统依靠制冷机,而不是冰制冷,被称为"高级轻型微气候冷 却系统(ALMCS)"。它通过导热外衣上排列的细管道网循环冷却液体,达到制冷目的。高级轻型微气候冷却系统质量 4.99kg,带有两个锂硫磺二氧化物电池,能持续工作3小时,服装内的温度控制在18.3~21.1℃之间。 动植物能利用自身的调节系统来自我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得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科学家们从中得到 启发,把动植物的这种自动调节功能应用到单兵服装的研制上,如英国科学家发现松塔的鳞状叶能够有效地对付潮湿-当大气湿度下降,松塔的鳞状叶便会自动张开进行"呼吸"。基于此,英军利用类似松塔结构的人造纤维系统及纤维结构 研制防护服,并拟于2010年装备部队。再如,美国科学家借助于高倍电子显微镜,揭开了北极熊不怕寒冷的奥秘:北极 熊的毛中间是空的管状结构,每一根毛都相当于一根微小的"光导管"。这种"光导管"能让外界的紫外线透入,并把它阻隔 在里面,不仅保温性好,而且还有自动增温的作用。科学家根据北极熊毛的结构,研制出一种人造中空纤维,这种纤维 质量轻、弹性高、保温性能好。以这种纤维制成的军服被称为"人造羽绒服"。 加强战场伪装性 目前单兵的伪装已成为各国军队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纷纷把伪装技术应用于作战服的研制,使作战服朝"隐形化"方向发 展。 美军逐步将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橄榄绿伪装服改为迷彩伪装服,其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光波大致相同,发挥了隐形 的作用。80年代装备部队的林地伪装作战服,已具备防微光侦视性能。90年代部队装备的作战服已能满足防微光、可见 光、近红外、中红外等宽光谱范围侦视的需要。 在伪装方面,对于红外、夜视、热成像等侦视手段的防护将会有新的突破。其主要措施:一是改变迷彩服图案和色斑搭 配,以三色迷彩为主,提高伪装效果;二是广泛采用热敏和光敏染料、电化学染料、动态光学迷彩等高新技术,使迷彩 服的颜色可以随着背景色彩变化,具有"变色龙"的效果。 美军在90年代采用层叠法设计出了三色红外伪装服,该服装由三层具有不同热红外发射率的伪装材料加工而成。第一层 材料呈黑色,在红外波段的发射率低;第二层材料呈绿色,具有中等红外发射率,并以不规则的补丁状叠加在第一层材 料上;第三层材料呈棕色,在热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发射率,也以不规则的补丁状叠加于第二层材料之上。第二层和第 三层材料的补丁开有小孔,可使第一层材料的黑色表面部分地显露出来。这种有三种颜色材料层叠的伪装服,其表面具 有红外发射率差值,从而形成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外军作战服的发展趋势
话题:兴趣爱好防护服 作战服的性能是影响单兵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使单兵能适应未来战争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军 队正在积极研制各种性能先进的作战服,其发展主要呈如下趋势。 提高防护性能 随着高新技术和高新武器应用于战场,对作战服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战服应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对人体的损害, 包括防寒、防热、防潮;抵御敌方武器对人体的伤害,包括防弹、防火、防核生化。因此,外军在作战服研究方面不断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提高作战服的防护性能。 1998年美军开始装备的"2000年系列新型防弹衣",采用了凯夫拉129织物,不仅使防弹衣的防护性能成倍提高,而且减 轻了质量,提高了穿着舒适性。最近美军用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生产的新型防弹衣,其抗穿透力是凯夫拉129防弹衣的10 倍。目前美军正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强度和弹性比钢丝还好的仿蜘蛛丝纤维,一旦仿蜘蛛丝纤维研制成功,将使防 弹衣的防护能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穿着舒适性、轻便性和柔软性上会有更大的进步。 由美国研制成功的以65%康耐克斯芳纶和35%阻燃棉混纺布制成的迷彩作训服,可保证士兵在800℃高温下12s内免受伤 害。 另外,美国陆军部分士兵即将配发新型通用防护服(JSLIST)。这种新型通用防护服面料选用林地伪装迷彩或沙漠伪装 迷彩织物,衬里由装有活性炭颗粒叠层的无纺织物前身和可吸收化学战剂的粘合针织物背面组成。根据环境温度与执行 任务的不同,新型通用防护服可以套穿在制式服装或内衣之外,也可穿在防寒服外面或里面。新型通用防护服的性能较 之现行作战防护服有如下提高:使用寿命由现行作战防护服的22日延长至45日,即可以在化学、生物污染环境下提供45 日的有效防护;新型通用防护服比现行作战防护服轻0.45kg,折叠后其体积要小60%;新型通用防护服可以洗涤6次,而 现行作战防护服不能洗涤。 美军"陆地勇士"系统中的新型身体防护装甲被称为"拦截者",平均质量7.43kg,比以前的装甲轻约5.44kg。"拦截者"中的 防弹背心与保护咽喉和腹股沟的装甲相连。背心由凯夫拉制成,能防护9mm枪弹和破片。"拦截者"中的前、后嵌入板质 量约3.63g,能防护7.62mm枪弹。嵌入板由陶瓷合成材料制成,不需要时可方便快速地去掉。 其他国家,如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高尔泰克斯(Gore-tex)、松伯泰克斯(Sympatex)和凯夫拉纤维织物制作各种作 训服,这些服装不仅质量小,耐撕裂强度大,透气性能良好,而且具有阻燃、抗寒、防破片杀伤等作用。90年代日军装 备的新型迷彩服,除具有防红外线侦视的伪装性能外,还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在800℃高温条件下可以保护人体在12s内 不受伤害。 讲究穿着的舒适性 穿着舒适性历来是作战服的一个重要指标。作战服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减轻负荷、冷热适宜、衣内有微气候调节、保健 卫生功能统的降温背心。 为防止作战士兵在穿着较重的防核生化服装时产生的热负荷,美陆军研究出一种"单兵冷却系统(PICS)"。该系统质量 5.44kg,由核生化冰袋、电池、运转微型泵和热传递外衣组成。冰袋每隔30分钟更换一次,内有一个容积为2升、用以装 冰块的瓶子。电池约能持续工作4小时。 目前,美陆军正在研究一种新式防核生化服装冷却系统。该系统依靠制冷机,而不是冰制冷,被称为"高级轻型微气候冷 却系统(ALMCS)"。它通过导热外衣上排列的细管道网循环冷却液体,达到制冷目的。高级轻型微气候冷却系统质量 4.99kg,带有两个锂硫磺二氧化物电池,能持续工作3小时,服装内的温度控制在18.3~21.1℃之间。 动植物能利用自身的调节系统来自我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得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科学家们从中得到 启发,把动植物的这种自动调节功能应用到单兵服装的研制上,如英国科学家发现松塔的鳞状叶能够有效地对付潮湿-当大气湿度下降,松塔的鳞状叶便会自动张开进行"呼吸"。基于此,英军利用类似松塔结构的人造纤维系统及纤维结构 研制防护服,并拟于2010年装备部队。再如,美国科学家借助于高倍电子显微镜,揭开了北极熊不怕寒冷的奥秘:北极 熊的毛中间是空的管状结构,每一根毛都相当于一根微小的"光导管"。这种"光导管"能让外界的紫外线透入,并把它阻隔 在里面,不仅保温性好,而且还有自动增温的作用。科学家根据北极熊毛的结构,研制出一种人造中空纤维,这种纤维 质量轻、弹性高、保温性能好。以这种纤维制成的军服被称为"人造羽绒服"。 加强战场伪装性 目前单兵的伪装已成为各国军队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纷纷把伪装技术应用于作战服的研制,使作战服朝"隐形化"方向发 展。 美军逐步将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橄榄绿伪装服改为迷彩伪装服,其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光波大致相同,发挥了隐形 的作用。80年代装备部队的林地伪装作战服,已具备防微光侦视性能。90年代部队装备的作战服已能满足防微光、可见 光、近红外、中红外等宽光谱范围侦视的需要。 在伪装方面,对于红外、夜视、热成像等侦视手段的防护将会有新的突破。其主要措施:一是改变迷彩服图案和色斑搭 配,以三色迷彩为主,提高伪装效果;二是广泛采用热敏和光敏染料、电化学染料、动态光学迷彩等高新技术,使迷彩 服的颜色可以随着背景色彩变化,具有"变色龙"的效果。 美军在90年代采用层叠法设计出了三色红外伪装服,该服装由三层具有不同热红外发射率的伪装材料加工而成。第一层 材料呈黑色,在红外波段的发射率低;第二层材料呈绿色,具有中等红外发射率,并以不规则的补丁状叠加在第一层材 料上;第三层材料呈棕色,在热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发射率,也以不规则的补丁状叠加于第二层材料之上。第二层和第 三层材料的补丁开有小孔,可使第一层材料的黑色表面部分地显露出来。这种有三种颜色材料层叠的伪装服,其表面具 有红外发射率差值,从而形成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另外,美国一家公司采用多层织物复合加工法,研制出一种红外伪装效果较好的伪装服。主要是采用多孔性表面涂银的 尼龙网为基布,在基布上粘连具有高低不同发射率的尼龙布条,布条以同心圆形式或螺旋形式排放粘连在基布上,相邻 布条的自由端和边缘可部分重叠,且相邻布条间具有不同的发射率。采用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热红外伪装。 隐形军服采用了"有源"系统,以近似迷彩图案的金属涂于织物表面,用电源来调节金属涂层的温度和热辐射强度,使之 与所处的环境背景一致,这种军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根据环境温差变化及时调整军服颜色。在沙漠、森林,军服很快就 变为黄色和绿色;在雪地,军服又马上变为白色,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即使使用红外夜视系统监测,也很难被发现。 积极提高信息化水平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着力加快作战服的信息化改造。 一些国家正在研制一种"密封"军服,这种严严实实的军服上配有观测器,士兵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与战友和上级取得 联系;可以凭借全球定位系统确定所在位置,其误差只有几米;可以通过头盔前额部分的屏幕观察到战场上的情况,这 与战斗直升机飞行员的最新型装备相似。同时,服装里还配备有自动测量士兵体温和心理状况的传感器,能把士兵的近 况随时随地传输到指挥部,使指挥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上己方部队的情况。这种拥有微型便携式"电脑"、防激光眼 镜,并可制造小气候的"密封"军服,将使新世纪的士兵成为战场上的"超级斗士"。 最近,美海军研究人员研制成一种"聪明内衣"。这种高技术内衣在制造过程中,植入了光纤网络和电聚合纤维,并有监 视士兵身体状况的测量系统、分析打击声音的拾音器及微型无线电收发芯片。当士兵受伤时,受伤处光纤和导电纤维被 切断,因而可显示出受伤部位;拾音器分析打击声音,以判断是刀伤还是枪伤。这些信息通过无线电收发芯片传送到救 护中心,使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减少伤亡。 作战服的多功能性 英国首先把作战服与防化服合一,研究具有防化功能的作战服。美军也把携行背心与防弹衣结合,减少服装件数,提高 士兵机动性。又如英军设计的95"作战士兵"系列作战服仅有以下组件:轻型作战夹克及长裤、野战夹克及长裤、轻型雨 衣、羊毛保暖夹克、棉织衬衫、T恤衫、作战身体护甲、防水靴、作战进攻靴、作战手套。 有了新的防侦视手段和高技术纤维材料,21世纪的作战服就有可能集工作服、三防服、伪装服等功能于一身。美军的高 尔泰克斯冬服具有透湿防水、保暖、防侦视等多种功能,且热区、寒区、高寒区都能使用。瑞典最新研制的一种迷彩作 战服,采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棉和聚酯纤维混纺面料制成,具有防水、防油、防火、防风、隐蔽性强等功能,透气性好, 穿着舒适。最近,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了一种新型多用途单兵野营系统,该系统包括帐篷和睡袋两部分,帐篷由轻质防 水透气阻燃织物制成,除作帐篷外还可以作野战大衣、夹克、雨衣、被子、防水盖布、担架兜布等;睡袋由多个装有长 纤维隔热材料的尼龙袋组成,保暖性好,还可作防寒大衣、防寒夹克使用,伪装效果也很好。 为了适应徒步步兵在2010年后的作战需要,美陆军纳蒂克士兵系统中心的"理想部队勇士"系统将使单兵负荷由现行的 40kg减少到22~25kg。组成该系统的轻型作战服正在研制之中。该轻型作战服计划配置可进行保健监测的嵌入式个人局 域网,它能够从无人机平台下载感知数据,并将天线压入作战服的织物内,以减小目标。该轻型作战服也可能制成一种 从头到脚的轻型作战套装,套装中的防弹背心能够防破片、5.56mm和7.62mm普通弹以及7.62mm穿甲弹。此外,该轻 型作战服还具有防生化攻击的能力,还可能包括防激光和地雷攻击的头盔系统。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官员说,该轻 型作战服套装的织物可能内置许多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测定士兵所处的环境状况并使士兵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编辑/何懿) 延伸阅读:兴趣爱好防护服好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