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合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合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合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合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希望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2. 人员管理2.1 员工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工作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2.2 合成作业场所应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员工,负责监督和管理作业现场;2.3 强调个人责任,每位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有更高的意识。

3. 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3.1 合成作业场所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告标识,标明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等;3.2 消防设备应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3.3 定期检查和维护危险化学品储存区,确保储存区的安全。

4. 作业装备的安全使用4.1 使用任何作业装备前,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并由专人进行培训;4.2 定期检查和维护作业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行;4.3 使用作业装备时,应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5. 危险源的控制5.1 对于隐患和危险源,应及时进行评估和控制;5.2 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5.3 对于容易引发事故的作业区域,应进行隔离和标示。

6. 废物处理6.1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分类和储存,并定期清理;6.2 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环保法规。

7.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7.1 员工应熟悉急救常识,并掌握相关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7.2 出现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8. 作业现场监督和检查8.1 定期进行作业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8.2 对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人员,应及时予以警告和纠正;8.3 作业现场应设有安全检查记录,以备后续参考和复查。

9. 事故调查和防范9.1 发生事故后应尽快组织调查,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9.2 针对可能的事故隐患,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10. 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10.1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0.2 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包括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急救知识等。

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甲醇合成操作规程

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甲醇合成操作规程

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甲醇合成操作规程一、岗位任务1、甲醇合成岗位任务:将压缩五段(或六段)送来的新鲜原料气(≤13MPM,在铜基触媒作用下,在适宜温度(230~310℃)合成粗甲醇(95%左右),然后送往精馏工序制取精甲醇(≥99.9%)。

2、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乔裁—CH30H+Q主反应:,C02+3H2‘嚣rtl尸CH30H+H20+Q2CO+4H2-':CH30CH3+H20+Q副反应4CO+8H2;二二:C4H90H+3H20+Q二、工艺流程图(∮800系列) (另附)。

三、岗位工艺指标1、压力:补充气压力≤13.0Mpa系统压差≤2.5MPa塔压差≤1.0MPa升降压速度≤0.4MPa/min放醇压力≤0.6MPa中间贮罐压力≤0.5MPa解析罐压力0.2~0.4MPa稀醇压力≤0.5MPa循环机油压≥1.5Kgf/cm22、温度:合成触媒热点温度:初期255±5℃:末期295±5℃合成塔出口温度≤200℃塔壁温度≤120℃冷排气体出口温度≤40℃升降温速度40℃/h3、气体成份:新鲜气:CO 4—7%(根据触媒、生产情况而定)CO2<0.5%醇后气:CO≤1.2%四、本岗位正常开停车步骤正常开车步骤:1、接上级通知准备开车。

2、用配H2阀给系统充压。

3、打开合成塔主、副阀给合成塔进气(50kgf/cm2)。

4、打开冷却水阀。

5、循环机盘车,开启循环机并入系统。

6、启电炉按规定速度升温(40℃/h,且合成塔副阀处于关闭状态)。

7、升温到250℃将压力提到六段系统压力(指标内)。

8、开总补阀,开系统出口阀给铜洗送气。

关系统大近路。

9、用塔副阀、循环机近路阀,冷激阀调节塔温。

10、根据分离器规定的液位开放醇阀送入中间贮槽。

11、在中间贮槽液位保持在20—30%情况下送入粗醇槽。

12、投入生产后,开启水洗泵、醇回收泵,净化气体。

正常停车1、接上级领导或调度下达的停车通知。

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工作流程 (一)

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工作流程 (一)

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工作流程 (一)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工作流程是保障生产生命安全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合成工段的操作规程中,从原料存储、配料、反应、中间产物处理到产品分离、净化等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遵守规范,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和产品质量。

一、原料存储和配料环节1.原料存储:在工厂内的原料存储区域进行原料分类摆放。

安排专人进行物料储存,并对原料进行安全标识和标记。

2.原料配料:在配料进行前,需要工作人员用前述原则进行质量检验。

将可用原料按照比例、数量放进配料罐中,随后关好配料罐盖。

二、反应环节1.反应容器安全检查:对反应容器进行安全检查,查看是否有划痕、裂缝以及气密性问题等。

2.反应操作:在反应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就是反应时间掌控。

由工作人员按照流程要求将原料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同时时刻监视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和参数。

三、中间产物处理环节1.中间产物提取: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中间产物,需要进行提取、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

2.中间产物处理:中间产物处理方式有多种,可以采用分离提纯、萃取、结晶等方法。

根据反应体系,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四、产品分离和净化环节1.离心操作:在该操作环节中,需要使用离心机进行分离,收集分离出来的产品2.产品净化和收集:收集后的产品需要进行净化和收集操作,包括臭味、颜色、纯度检测、盛放装罐等。

五、维护和记录环节维护和记录是操作规程中的重要一环。

需要员工在操作过程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按规定记录生产批次、产品名称、产品质量指标、存储位置等信息,做好生产记录,为下一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总结:在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工作流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标准、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三者平衡。

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还可以确保生产成果的品质和规范性。

药品合成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药品合成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药品合成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药品合成岗位是药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药品合成岗位的操作规程制定,可以确保药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药品合成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简要说明。

一、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范围:1.目的:确保药品合成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2.范围:适用于药品合成岗位的操作规程。

二、合成前准备工作:1.检查和准备所需原辅材料。

2.确认反应器和设备的清洁和无污染。

3.准备所需试剂和溶剂,并检查其质量和纯度。

三、药品合成操作流程:1.按照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各项操作工序。

2.严格按照合成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合成步骤正确无误。

3.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时间等。

4.在操作过程中,随时记录相关重要信息,如温度、时间等。

四、药品合成安全: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反应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2.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3.严格遵守防火防爆要求,禁止在操作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等。

4.注意用药人员的人身安全,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5.合理安排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疲劳引起的操作失误。

五、实验室环境和设施:1.确保实验室环境和设施的清洁整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保证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3.检查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和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

六、药品合成质量控制:1.合成过程中要注意反应的产率和纯度,并进行实时监测。

2.合成完成后,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产品的检验和测试。

3.及时记录和报告合成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相关信息,包括不良现象和事件。

七、事故和应急处理:1.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3.保护现场,避免事故扩大和二次污染。

八、操作规程的更新和整改:1.定期评估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

2.对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进行整改和改进。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任务1、岗位要紧任务本岗位是将合成气压缩岗位来的工艺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力、催化剂作用下,在甲醇合成塔内合成粗甲醇,将生产的粗甲醇送至精馏岗位;并利用其反应热副产中压蒸汽,经减压减温送至低压蒸汽管网;合成弛放气送往能源利用公司做原料气或送往转化岗位做燃料气或送往焦化分厂做回炉煤气。

2、管辖范畴甲醇合成塔、洗醇塔、稀醇水槽、闪蒸槽、甲醇分离器、汽包、磷酸盐槽、排污膨胀器、气气换热器、水冷器、取样冷却器、蒸汽喷射器、一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稀醇水泵、磷酸盐泵等设备及其有关的外表、电气、管线、DCS。

二、差不多原理入塔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不与氢气在一定的压力、温度下,通过铜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在甲醇合成塔内生成甲醇并放出一定的热量。

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温度、压力、入塔气体成份、合成转化率有关,一样随系统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要紧反应方程:CO+2H2《--> CH30H+QCO2+3H2《--> CH3OH+H2O+Q 甲醇合成反应是放热的,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降低温度,提升压力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

在合成甲醇的过程中,由于触媒缘故及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的存在,还有一些副反应发生,生成二甲醚、高级烷烃、醇、酸等杂质,如:2CH3OH《--> CH3OCH3+H2O+QCO+3H2《--> CH4+H2O+Q4CO+8H2《--> C4H9OH+H2O8CO+17H2 --> C8H18+8H2 等甲醇合成催化剂经还原后才有活性,因此合成催化剂在使用前,需进行还原,还原方程式为:CuO+ H2 = Cu + H2O。

三、工艺流程简述来自合成气压缩岗位的压力5.5MPa,总硫含量小于0.1 ppm的合成气, 温度约为60C,经两个串联的气气换热器的壳程被来自合成塔反应后的出塔热气体加热到活性温度以上,进入甲醇合成塔顶部。

甲醇合成塔为立式绝热管壳型反应器。

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岗位安全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员工安全、生产设备安全、生产环境安全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

为了提高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以规范各岗位的操作行为,确保岗位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基本原则1. 优先安全:在任何情况下,安全都是第一要务,不得以提高效率为代价而牺牲安全。

2. 预防为主:通过预防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避免损害人员和设备。

3. 整体管理:岗位安全责任由岗位工作人员和管理层共同承担,形成整体的安全管理体系。

4. 安全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具体规定1. 动火作业(1)动火前需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明确动火的必要性和风险,并获得相关部门批准。

(2)动火前应检查动火现场周围是否存在易燃物料,如有应做好隔离措施。

(3)动火作业必须由持有动火证的专职人员操作,动火证应具有有效期,并定期进行续签。

(4)动火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并由专职人员全程监控。

2. 高处作业(1)高处作业前应检查工作平台的稳固性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性,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上级。

(2)高处作业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带、安全帽等,并正确使用。

(3)高处作业需明确作业任务和作业流程,不得超出规定的范围和权限。

3. 机械设备操作(1)机械设备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2)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复审。

(3)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章操作。

4. 危险品操作(1)危险品操作必须由持有相应操作证的专职人员操作,且必须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危险品操作前应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好防护手套、穿戴化学防护服等。

(3)危险品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范,不得超过规定的操作限度。

5. 电气设备操作(1)电气设备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绝缘情况和接地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氨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氨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f氨冷器液位高
③ 氢氮比失调
④ 惰性气体含量高
⑤ 微量高
⑥ 合成塔副线阀
或冷激气阀开得过大
⑦ 新鲜气量减少
⑧冷凝塔内件漏
⑨合成塔内件漏 ① 开透平循环机近路阀及系统近路阀调节
② 查明原因并对应处理:
a适当多加氨
b联系冰机岗位处理
c排放油水
d加大水量降低循环气温度
e迅速开大放氨阀,适当减循环量,
⑷根据调度命令决定是否用电炉,若不用电炉则停透平循环机,塔内保持正压,催化剂层温度自然下降。
⑸若启用电炉保温,则系统留压8.0—10.0MPa,开一台透平循环机,保证安全气量,保温420℃待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5紧急停车:紧急停车常常是在发生事故时被迫进行的,所以首先应迅速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沉着冷静地正确处理。
⑶合成系统的弛放气由H2、N2、NH3、CH4等气体组成,其中H2、NH3都是经过多个工段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如果能对合成系统弛放气中的H2、NH3进行回收再利用,将有效地降低整个合成系统的消耗定额。因此,将合成弛放气送往氢氨回收工段进行回收处理。
1.2管辖范围:合成工段所属的所有设备,氨合成塔、中锅、水加热器、塔外换热器、水冷器、氨分离器、氨冷凝塔、氨冷器、油分离器、透平循环机及其附机、保护气系统等,以及相应连接的高、中、低压管道、阀门等。
⑷导气过程中密切注意氨分和冷凝塔液位的变化,必要时可将自调打全手动位置,以手动方式控制其液位在工艺指标内,待液位稳定后再按自调。
⑸将各工艺参数控
制在正常的指标范围内,待其稳定一段时间后,即可加量。
5.2升温:
⑴接到调度指令后,由新鲜气大阀控制,向系统充压至80—100kgf/cm2,关闭新鲜气大阀。⑵启动一台透平循环机并入系统,按电炉操作规程送电升温,升温阶段系统不得低于50 kgf/cm2,循环气量不得低于电炉的安全气量,以防电炉烧坏。⑶用循环机近路阀、系统近路阀以及升降电压等手段控制电炉升温速率35—40℃/h,升至400℃即可开启新鲜气大阀向系统导入新鲜气。⑷导气时的温度根据催化剂的型号以及使用阶段可作适当升高或降低。

合成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合成车间氯化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QJ/BT08040410-2012职责范围:将合格的氢气、氯气按配比,在合成炉内燃烧,经冷却脱水送至合成岗位。

危险有害因素:氢气、氯气、氯化氢、电、机械能、位能、蒸汽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坠、烫伤一、基本要求1、本岗位操作人员属国家安监总局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需接受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2、熟练掌握本岗位设备、工艺操作规程及事故预案,掌握相关化工技术知识和技能;3、参加公司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考试合格并获得公司安全生产作业证;4、上岗按规定穿戴好相应劳动保护用品;5、严格按照各类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使用;6、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方法及工艺控制点操作、配置各种化学原料;7、严格按照开停车操作程序(方法)开、停化工生产装置;8、发生异常情况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或专项处置方案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经应急处理后无效的应及时采取逃生措施;二、作业安全9、氯化氢属有刺激性气体,溶于水中有很强的腐蚀性,氯气属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有刺激粘膜的毒害作用,氢气属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爆炸范围为4%~75%,现场禁止一切火种。

10、室内流量计接头保持严密,严禁H2、Cl2泄漏。

11、点炉前检查CL2、H2阀门是否严密,严禁泄漏并通氮气置换,炉内含H2不准点炉。

12、经常检查合成炉夹套液位、流量是否准确,避免断水造成炉体烧坏。

13、认真观察炉内情况,避免炉内漏浇灭火焰、灯头破碎引发重大事故。

14、严格控制H2、CL2配比,严禁HCI含有游离氯。

15、停炉时必须通氮气置换,完成后打开炉门。

16、雷雨天气不允许H2排空。

渤天公司安环部聚氯乙烯厂合成车间自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QJ/BT08040411-2012职责范围:将氯化氢气体、乙炔气体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对混合脱水石墨冷却器、转化器温度进行监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目录一、岗位管辖范围及任务---------------------------------------------------------------2二、主要设备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三、工艺流程说明及设备主要参数------------------------------------------------------2四、原始启动及注意事项------------------------------------------------------------------6五、正常开、停车及紧急停车------------------------------------------------------------8六、操作要点及工艺指标-----------------------------------------------------------------12七、不正常情况原因及处理方法--------------------------------------------------------16八、巡回检查路线及项目-----------------------------------------------------------------17九、安全生产及注意事项-----------------------------------------------------------------171合成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管辖范围及任务1.1岗位管辖范围界区内所有管道、设备、阀门、电气及仪表等均属于合成岗位管辖范围。

1.2岗位任务本工段是将合成气压缩(630)输送来的工艺气,在温度(220~260℃)、压力5.9MPa、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粗甲醇,并利用其反应热付产215~250℃、2.0~3.9MPa中压蒸汽,经减压后变成0.6MPa、158℃的蒸汽送入低压蒸汽管网,同时将粗甲醇送至精馏系统提纯,合成弛放气送往苯加氢使用,及转化工段和焦化做燃料气。

二、主要设备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合成工艺中的CO、CO在铜基催化剂作用下分别与H反应生成甲醇,同时还伴有多22种副产物生成,其主反应、副反应主要有:主反应:CO+2H←→CHOH+Q 32CO+3H←→CHOH+HO+Q 2223副反应:2CO+4H←→CHOCH+HO+Q 22334CO+3H←→CHOH+3HO+Q 2924CO+3H←→CH+HO+Q 2242CO+2H←→CH+2CO+Q422三、工艺流程说明及设备主要参数3.1工艺流程说明来自合成气压缩(630)的合成气,温度为73℃、压力为5.9MPa。

进入气气换热器(C40001A/B)的壳程,被来自合成塔(D40001)反应后的出塔气体加热到~225℃左右,进入合成塔顶部,在触媒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反应。

合成塔(D40001)为立式绝热-管壳型反应器,管内装有XNC-98型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

当合成气进入催化剂床层后,在5.8MPa、220~260℃的条件下CO、CO 与H反应22生产甲醇和水,同时还有微量的有机杂质生成。

合成甲醇的两个反应均为强放热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大部分由合成塔壳程的沸腾水带走。

通过控制汽包压力来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度及合成塔出口温度,合成塔出口压力为5.6MPa、温度为215~255℃的热反应气进入 2合成岗位操作规程气气换热器(C40001A/B)的管程与入塔合成气逆流换热,被冷却到95℃左右,此时有一部分甲醇被冷凝成液体。

该气液混合物再经空冷器(C40002AB)进一步冷却,冷却至≤40℃后进入甲醇分离器(F40003)进行气液分离。

分离出粗甲醇后的气体,压力约为5.45MPa,温度约为40℃,进入洗醇塔下部,与从洗醇塔上部喷淋下来的脱盐水进行传质传热,被洗醇后的气体送往压缩经加压后循环使用。

为了防止合成系统中惰性气体的积累,要连续从系统中排放少量的循环气体,送往苯加氢、净化、焦炉使用。

甲醇分离器(F40003)底部分离出的粗甲醇,温度约为40℃,经过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过滤,除去粗甲醇中的石蜡及其它固体杂质后,通过甲醇分离器液位调节阀LV40003减压至0.6MPa后,送往甲醇精馏系统。

汽包(F40004)与合成塔(D40001)壳程一根下降管和六根汽液上升管连接形成自然对流循环,汽液混合物经上升管进入汽包进行汽液分离,分离下的水返回循环利用,副产蒸汽温度215~250℃、压力2.0~3.9MPa。

经减温减压后变为158℃、0.6MPa的蒸汽送入低压蒸汽管网。

汽包用的锅炉水来自转化,在汽包F40004下部和合成塔D40001下部均设有间断排污,在汽包中部也设有连续排污,排污直接送往锅炉房除氧站统一处理。

合成催化剂经还原后才有活性,因此,在使用前需对催化剂进行升温还原,还原反应为:CuO+H→Cu+HO+Q ,CuO+CO→Cu+CO+Q;还原气为精脱硫工段出口的合格焦炉气222或纯氢气,稀释气体为氮气,严格按照催化剂的升温还原方案进行操作,以免影响催化剂寿命。

合成塔内催化剂的升温加热,用蒸汽喷射器来完成。

加入压力为3.45MPa的中压蒸汽,通过开工蒸汽喷射器带动炉水循环,使催化剂层温度均匀逐渐上升。

3合成岗位操作规程4合成岗位操作规程5合成岗位操作规程四、原始启动及注意事项4.1、检查内容4.1.1检查安全器具是否齐全,如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面具,灭火器等。

4.1.2检查栏杆、平台是否完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等4.1.3检查所属设备、管道是否完整,阀门是否灵活好用。

4.1.4检查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4.1.5检查电气、仪表是否完好,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4.1.6检查机泵的试车是否合格,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4.1.7脱盐水、电、开工蒸汽、N、仪表空气、纯H或合格焦炉气等是否就绪。

224.1.8检查所有盲板的抽插位置是否正确。

4.1.9通知分析工做好合成工序开车的各项分析准备。

4.1.10保证本工段区域内工完、料尽、场地清。

4.2氮气置换4.2.1联系合格N系统备用。

24.2.2通知维修人员将合成系统、合成气压缩机进口充N管线盲板抽去,导通流程。

24.2.3关闭合成系统所有放空阀、倒淋阀、取样阀和粗甲醇过滤器出口调节阀的前后切断阀及副线阀,关合成气压缩机系统的倒淋阀、放空阀和新鲜气入口切断阀。

4.2.4向合成系统和合成气压缩机系统充压置换,直至系统中氧气≤0.5%。

4.2.5来去转化岗位、精馏岗位管线,可协调与之相关岗位同时置换,也可拆开阀后法兰单独置换。

4.3试气密4.3.1置换合格后,联系合成气压缩机岗位启动压缩机,对合成系统用氮气进行气密试验,试压时分段进行。

采用耳听、手摸和涂肥皂水的方法进行全系统检查,发现泄漏处作出记号视情况卸压后系统处理。

4.3.2系统试压注意事项4.3.2.1 系统充压前,必须把与低压系统连接的阀门关死。

严防高压气体窜入低压系统。

6合成岗位操作规程4.3.2.2 升压速度不得大于0.4MPa/min。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1.0MPa 时,检查气密性;第二阶段是3.0MPa时再检查气密性;第三阶段是6.0MPa时检查气密性。

在气密时,参加气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记录,用石笔对漏点做出标记,待卸压后处理。

4.3.2.3 导气放空时,防止气体倒流。

4.3.2.4 气密试验结束后系统卸压,若气密试验合格,可卸压至0.5MPa,做好触媒的升温还原准备。

4.3.2.5 在合成系统进行置换、试气密的同时,洗醇塔要进行试压。

4.4合成触媒升温还原4.4.1.准备工作3/h)1000~1500Nm。

4.4.1.1 保持合成系统氮气循环(空速4.4.1.2开汽包放空阀,关汽包排污阀、合成塔壳程排污阀。

4.4.1.3 开汽包压力表根部阀,现场、远传液位计汽液相阀。

4.4.1.4关汽包出口蒸汽切断阀。

4.4.1.5投用空冷器。

4.4.1.6联系转化岗位送锅炉给水,给汽包上水,建立汽包液位至30%4.4.1.7联系调度送中压蒸汽,暖管备用。

4.4.2升温还原4.4.2.1开启开工喷射器进行催化剂升温。

4.4.2.2用开工喷射器蒸汽切断阀的开度控制合成塔升温速度,升温速度≤25℃/h(或按照《合成触媒升温还原方案》执行)。

并通知维修人员将还原用精脱硫工段出口合格焦炉气管线盲板导通,焦炉气经分析合格备用。

4.4.2.3 当合成塔出口温度升至100℃恒温4h,使催化剂吸附水全部脱除,排尽甲醇分离器中析出的物理水称重计量,与理论出水量比较相当,且甲醇分离器的液位稳定,不再有物理水析出则恒温结束。

4.4.2.4合成塔出口温度升至120℃配氢,配氢浓度,升温速度均按照《合成触媒升温还原方案》严格执行。

4.4.2.5通知分析工每半小时分析一次入塔气和循环气中(CO+H)含量,每2小时分析2一次CO含量。

24.4.2.6直至将合成塔出口温度升至230℃,期间每1小时从甲醇分离器底部排1~2次7合成岗位操作规程化学水,并计量做好记录。

4.4.2.7维持合成塔温度在230℃逐渐提高配氢浓度,当氢浓度连续三次不变化且出水量不再增加时,则可以认为达到还原终点,关闭加氢阀。

4.4.2.8将升温还原曲线与理论曲线进行比较,判断还原是否结束。

4.4.2.9判断还原结束后,用喷射器蒸汽加入量及合成汽包压力控制合成塔出口温度降至210℃,并稳定合成系统压力在0.6MPa左右,准备接受合成气。

4.4.3升温还原过程中注意事项4.4.3.1严格控制还原气体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4.4.3.2 坚持“提氢不提温,提温不提氢”的原则,防止剧烈还原造成催化剂超温烧结。

4.4.3.3还原过程中必须遵守“三低、三稳、三不”的原则。

即“三低”为:低温出水、低温还原、还原后有一个低负荷生产期;“三稳”为提温稳、补氢稳、出水稳;“三不”为提氢提温不同时进行、水份不带入塔内、高温出水时间不能太长。

4.4.3.4气体分析要及时,准确,整个还原期间:合成塔进出口(H+CO)差值为0.5%2左右,最高≤1.0%。

4.4.3.5还原期间系统补N或转化气必须进行分析,确认合格,方可补入。

24.4.3.6 还原温度最高230℃。

4.4.3.7催化剂床层温升过于剧烈时,立即切断加氢阀,关小或全关蒸汽喷射器保持床层温度平衡、降低合成汽包压力,加大排污,汽包补入低温水。

4.4.3.8在触媒升温还原时,如果压缩机因故障停车,必须马上切断进氢气阀,迅速打开放空阀,并用氮气置换整个系统。

4.4.3.9当循环回路CO>5%时,应增大放空量,开打补N阀,排出过高的C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