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工序操作规程讲解
生产中的工序操作规程

生产中的工序操作规程
《生产中的工序操作规程》
生产中的工序操作规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针对每个工序所制定的操作规程和指导方针。
这些规程旨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在制造业和生产领域,工序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首先,工序操作规程要详细描述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
这包括清晰的工序流程图,详细的操作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员工可以根据这些规程来逐步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出现错误。
其次,工序操作规程要包括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或高温物体,因此工序操作规程要明确描述如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和物品,并且要求员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标准进行操作,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工序操作规程还要包括质量控制要求。
这包括检验标准、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
这可以帮助企业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最后,工序操作规程要随时更新和完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过程的改进,工序操作规程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文件管理制度,确保工序操作规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总之,工序操作规程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指导员工进行正确的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工序操作规程时,务必要认真负责,严格执行,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前处理各工艺操作规程

前处理各工艺操作规程一、除油工序(责任人:一号行车工)工艺参数:游离硫酸:100—200g/l;温度:常温;处理时间:2—4分钟。
操作方法:先将选好的坯料洗一道清水再进入除油槽,浸泡2—5分钟,浓度高反应快时取下限时间,浓度低时反应慢时取上限时间。
时间到后及时从槽中吊出入水洗槽清洗,带管的料一定要将管内注入清水将汽泡排出清洗干净,再进入下一道工序。
此工序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洗坯料上的污垢和油迹,另外除去坯料上的自然氧化膜。
注意事项:1、除油后在水洗槽中浸泡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防止起麻点;2、除油时间不能过长,防止铝件表面过腐蚀或起麻点、粗糙以及失光。
本公司以下的色号需要进入除油槽:各种磨砂料,各种喷砂料。
二、酸蚀工序(责任人:一号行车工)工艺参数:氟化氢铵:30-45g/l;PH值:2.5-3.5之间;温度:35-45℃;处理时间:2分-6分钟不等。
操作方法:将除油清洗过的坯料吊入酸蚀槽中进行酸蚀,观察槽内反应情况,反应大时,可以在三、四分钟左右起槽,反应慢时就要加一两分钟时间再起槽,起槽后水洗两次将料吊起观看表面起砂情况,起砂达到标准时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果砂面不均匀或砂面有流挂现象时就要考虑到槽液浓度是否不够,或者槽液有否其它问题,找到问题处理后才能进行返工,直到砂面合格为止。
此工序主要目的:将坯料进行酸蚀后达到均匀砂面,使型材有较好看的砂面效果。
注意事项:1、酸蚀后必须观察型材表面砂面大小,粗砂须返工或调整槽液;2、酸蚀后,型材在空中停留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可以在空中沥水10秒左右)否则会出现流痕,须重新碱洗后再酸蚀。
3、酸蚀槽槽液很浑时就要通知压渣工压渣。
4、有些坯料起砂不均匀或纹粗特别大时就要先在碱蚀槽进行碱蚀处理,处理时间一般为3-7分钟之间,碱蚀中和后再进行酸蚀,此时酸蚀时间不能过长,过长会酸蚀过度导至砂面过大,影响美观。
本公司以下色号需要进行酸蚀:各种磨砂料(碱砂的除外)三、碱蚀工序(责任人:一号行车工)工艺参数:总碱:60—120g/l;游离碱:35-75g/l;AL离子:小于30g/l;温度:30—50℃;处理时间40秒—30分钟之间。
冲床工下料工序及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机械加工冲床工下料工序及安全操作规程一:模具的装卡①操作者首先将冲床曲轴调整到最高上支点位置并调整滑块丝杠,使滑块处于最上端位置。
②正确选择待下料工件所需模具并把该模具放在冲床的工作台上,目测找正模柄与滑块孔的位置。
③手动盘车使冲床曲轴调整到最下支点位置,调整滑块丝杠使模柄完全嵌入滑块模柄孔。
④拧紧滑块上的模柄卡紧螺丝,并用压板压紧底模板。
二:模具的使用和调整。
①接通机床电源并按下机床启动按钮,待机床匀速运转后踩下机床脚踏板让滑块往复运动,仔细观察模具,当没有异常震动和磨擦声时说明上下模相对位置较正。
②调整滑块丝杠,使滑块下降,使凸模刃口嵌入凹模1.5----4mm(按板厚酌情调整)。
③操作者在开始冲剪切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材料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调整好定位开始冲剪工作。
除落料模外其它冲剪模如各种断料模具所冲剪下的第一个工件,必须用相关量具测量,核对工件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切断模剪切精度应控制在0.5 mm范围内,此后每20个工件核对一次尺寸。
三:冲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开车前首先在滑轮、曲轴油杯,大齿轮油孔,横轴油孔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2.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立即切断该设备电源。
②严禁操作者在未完全停机的状态下直接用手拿取冲压下来的工件.以防伤手。
③当所冲压的工件较大、工件尺寸较长或操作者操作机床不够熟练时严禁打连车。
④当操作者用手送料时,操作者的手不要接近模具,尤其不要接近模具的压料装置、刃口及导柱、导套,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⑤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指导,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该设备。
(6)操作者应定期给所操作设备进行保养维护,需要润滑的部件定期加注润滑油1次/周。
(7)操作完毕必须关闭电气,清理机床和工具做到物见本色,铁见光。
每天打扫工作场地,保持冲床干净无油污,场地清洁无杂物,物品码放整齐成线。
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工序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工序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的生产工序中,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实施的一系列安全操作标准和流程。
本规程旨在规范工序操作,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工序操作环节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维护部门等。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始终放在首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规定。
2. 严格遵守:所有人员在工序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要求。
3. 风险识别和防控:对每一工序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 备案管理:对工序操作中的事故和隐患要及时记录和报告,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1 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并掌握工序操作的规定和技术要求,确保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
1.2 工作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1.3 工作人员在工序操作前,应检查并确保相关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无损。
2. 操作流程2.1 工作人员在工序操作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和操作说明,确保操作的清晰和安全。
2.2 工作人员应遵守标准操作流程,不得随意修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2.3 工作人员在工序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4 工作人员应保持操作现场的整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有危险性的物品。
2.5 工作人员应合理调整工作节奏,避免疲劳操作以及跑步、拖拉等行为,以免造成事故。
3. 紧急处理3.1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2 工作人员应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在必要时进行灭火。
3.3 工作人员在通过疏散通道时,应保持安静有序,不得慌乱推挤。
4. 日常维护4.1 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2 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和处理操作现场产生的废料和污染物,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关键工序操作规程

食品SHANDONG HAIJING FOODSTUFF CO.,LTD.关键工序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持有编号:受控状态:目录(一)抽空预煮工序操作规程3(二)配汤工序操作规程5(三)封口工序操作规程8(四)装罐工序操作规程10(五)杀菌工序操作规程12(一)抽空预煮工序操作规程1 操作要点1.1上班前首先对预煮间、抽空机、预煮机和冷却流槽进行彻底清理、清洗,并检查预煮机运转是否正常;1.2 抽空液一般为0.1~0.3%柠檬酸溶液,真空度为0.09Mpa以上,抽空时间为1~3min,一般以空气抽透为准;预煮液一般为0.1~0.3%柠檬酸溶液,温度一般为80~100℃,预煮时间一般为3~20min,一般以半成品煮透为准。
具体视原料品种和产品质量标准而定;1.3抽空溶液、预煮溶液根据预煮产量要经常更换,一般2~3小时更换一次,以保证抽空、预煮质量;1.4抽空后的半成品立即进行预煮,预煮后的原料要迅速冷却到25度以下;1.5生产结束后要把抽空机、预煮机清刷干净,并用200ppm消毒液进行消毒,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1.6开机前,首先检查各转动部件是否正常,压力表、温度计是否准确有效,电源是否安全;1.7向清洗干净的预煮机加清水至适当位置,然后开启进汽阀,当温度达到预煮要求时,再调节进汽阀,保持所需要的预煮温度;1.8开启预煮机,按工艺要求,调整好预煮时间后,再开始上料预煮。
预煮上料时要均匀适量,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预煮温度和时间,确保预煮质量;1.9操作运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预煮机的运转状态,注意人身、设备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停机,进行处理;1.10生产结束后,要对全机进行彻底清洗,并对有关部门用2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消毒1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1.11正常情况下,对转运部位每周进行一次加润滑油,润滑油须为食品级;2 应急措施:2.1停水:发生停水,把已经开始预煮的原料预煮完,停止预煮。
生产车间各工序操作规程概要

生产车间各工序操作规程破碎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开机前,应检查机腔内有无矿石及杂物等,启动前必须清理干净,检查皮带运输机是否跑偏,如有及时修复,确保破碎机空载启动,并检查转动部位安全防护。
二、启动顺序为:三号皮带运输机→筛分机→二号皮带运输机→一号皮带运输机→二级破碎机→一级破碎机→给矿机,停机顺序相反。
三、启动后,机器运转正常后才能进料。
四、机器运转中,出现堵塞或大矿块,严禁用手处理,必须停机使用专用工具。
严禁跨越运输皮带。
五、破碎设备要经常检查润滑是否良好,螺丝是否松动,电机、轴承温升不超过60℃,给设备保养加油严禁直接用手往传动部位加油,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六、搞好破碎车间设备卫生和环境卫生。
磨矿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启动:1、在启动之前须盘机转动2—3转,以免发生碰撞事故。
2、检查紧固螺栓、齿轮、联轴器、减速箱等装配情况。
3、检查各种电器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正确完好。
4、检查分级机槽内是否积砂过大或有杂物,启动时应将螺丝提升到一定高度,使其低负荷启动,减小分级机变速箱负荷,电子皮带给矿机等是否正常。
5、开动球磨机2—3分钟后一切正常后方可给矿生产。
二、运转:1、磨机不准无料空转,经常观察电流表,保持满负荷生产。
2、注意各机械传动部位的温升和润滑情况,并要定期补加或更换机油。
加油时严禁用手往传动部位加油,必须使用专用工具。
3、磨机在运行一定时间内要检查铜体衬板、端头板和格子板的磨损情况。
4、给矿要均匀,保证生产指标。
三、停机1、先停电子皮带给矿机,再停皮带运输机,磨机继续运转10—15分钟,将余矿磨完。
2、事故停机,必须清理球磨进料斗内矿石,为下次开机作好准备。
四、卫生和记录确保磨机车间设备卫生、环境卫生;如实、认真、详细做好生产记录。
浮选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开机前仔细检查浮选机润滑油及机械、电机的完好,待一切正常之后方能开机。
二、开机顺序:(1)铅、锌、硫优先浮选时:开机顺序,硫扫选Ⅱ→硫扫选Ⅰ→硫初选→硫精选→硫搅拌桶→锌扫选Ⅱ→锌扫选Ⅰ→锌粗选→锌精选Ⅰ→锌精选Ⅱ→锌2#搅拌桶→锌1#搅拌桶→铅扫选Ⅱ→铅扫选Ⅰ→铅粗选→铅精选Ⅰ→铅精选Ⅱ→铅精选Ⅲ→原矿搅拌桶。
纺织厂各工序作业规程

纺织厂各工序作业规程清花档车机前工作内容一、交接班工作实行对口交接,交班以主动交清为主:1.接班(1)接班工作提前15—20分钟上车接班。
(2)了解上班生产情况及设备运转状态。
(3)查设备的重要部件运转是否良好。
2.交班:(1)彻底做好规定期清洁工作,公用工具定位存放,无缺损。
(2)交清本班的生产情况,品种翻改,工艺变动,机械运转状态。
(3)交清棉卷的储备量,棉卷的标记及次品卷。
(4)回花、回卷、下脚挖清送净。
开车做1—2只合格棉卷交班,接班者同意后方准离岗。
二、巡回工作巡回中要做到眼看、耳听、手感、鼻闻。
三、清洁工作做清洁时要做到六定、六掌握。
六掌握:(1)从上倒下,由里到外,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2)扫车动作要轻巧协调,部位之间结合完整,毛刷不飘,横竖清洁不出弧形,不扑打,并防止造成人为疵点。
(3)轻、稳、快、慢适宜,注意主次,分清段落,以净为目的不落被动卷。
(4)在清洁工作中决不能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5)凡易于造成事故及影响产品质量不能清洁的一切部位,要停机进行。
(6)清扫地面一律按巡回路线为准。
四、防疵捉疵工作要把好三关:(1)人为纱疵关(2)机械关(3)质量事故关清花机后档车工一、交接班工作,对口交接,交班以交清为主,接班以检查为主。
1.接班工作:(1)提前15-20分钟上车接班。
(2)了解上一班的生产清况及设备运转状态。
(3)查留存包台的原料是否与号数牌相符(4)待机前做出1—2只合格卷后方能接班。
2.接班工作:(1)彻底做好交班前的一切清洁工作,公用工具定位放置(2)交清本班的生产情况,品种翻盖,工艺变动,包台原料的品种及储棉台原料的存量(3)交清机械运转清况(4)关机做清洁时须将全部盖罩,风门敞开以便接班检查(5)开车由交班者开车,待生产出1—2只合格卷,机械运转正常后方可交接。
二、巡回工作:要掌握好三性:1、主动性:熟练掌握机械性能,在保证混棉输入正常的情况下提高抓棉机的运转率。
生产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
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2、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膜跌倒及身体被
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3、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
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
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4、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
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
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吊机操作者作业时要避开重物,禁止乱摔、乱碰斜吊重物等野蛮操作。
5、不准超高、超重装运钢材原料,不准超高准放物料,防止倾斜倒塌伤人。
6、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并可在向直接上级报告无效后越级向
上反映。
7、搞好岗位安全文明生产,认真贯彻“十字操作法”,发现隐患(特别对因泄漏而易引起火
灾的危险部位)应及时处理及上报。
及时清理杂物、油污及物料,切实做到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8、签发检修工单、设备试运转等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制度,做好用火点的监控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压安全操作规程
一.在每天试压前先在试压泵内注满清水,清水温度5℃以上方可试压,防止清水内
有混污泥沙,注如水箱内以免堵塞管路。
二.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零位,确定后,再试验一下试压泵是否压出水,有压力。
三.将试压的粉筒注满清水,固定在试压
架上,用螺杆缓慢压紧,压力要适当,防止筒体压变形
四.启动手压泵杆,待压力升到灭火器规
定兆帕保持一分钟,查看筒体有无残余变形,大于或等于6%的应报废,筒体泄漏
不允许补焊。
五.试压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卸压阀打开将泵内清
水放干净,以免泵内机件生绣。
灭火器维修气密实验操作规程
一.把灌装好的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排
放在水温不低于5℃清水池内,水压
高出灭火器顶部50毫米,观察水面30分钟,没有气泡从水面冒出,证明灭火器没有泄漏为合格。
二.如果水面有气泡,观察是哪一具
灭火器从什么部位泄漏,及时取出修理,达到不泄漏为止。
三.将不泄漏的灭火器从水池中取出,
打好铅封擦洗干净,凉干,上出粉皮管,在灭火器名牌背面贴维修证,交检验员验收完后挂出厂合格证入库。
灭火器维修组装操作规程
一.各种灭火器拆卸后,将筒内药
剂清除干净后送试压组试压。
二.检修器头,疏通粉气,喷粉胶
管(达到三通)检查个部位胶垫是否老化开裂,上下压杆是否灵活自如,提把是否松脱,压把顶面是否有鼓包,
检修完毕后,试验好后穿好保险销打铅封。
三.把事先检修好的器头总程轻轻放入筒体内,压力表应和商标一个方向,总程放入筒体内,决不允许左右转动以免扭断粉气管,然后用手将压帽压紧。
四.把灭火器装在卡具上固定紧,用专用扳手,把压帽上紧,内扣式贮压灭火器应用专用螺杆扳手固定,上紧。
五.把上紧的灭火器从卡具上取下来,擦洗干净,该刷漆的刷漆等油漆干燥后贴维修证,等检验员验收合格的贴出厂合格证入库。
维修灭火器安全操作规程
一.维修中拆卸各种型号.规格灭
火器时,如发现粉筒内存有压力,应即时采取卸压措施,先卸压,等气体排完后,在进行拆卸工作。
二. 在卸压时,工作人员要先选好自己所站的位置,应站在工作物的中间,避开灭火器两头(底和盖部位),而且两头也不准对着其他工作人员,
三. 如灭火器跑粉,应立即将灭火器喷粉管牢牢抓紧,不可乱摆动,然
后在把灭火器颠倒,头朝下,等气体放完后在颠倒过来,
四.拿放或搬运贮气瓶时要轻拿轻放,禁止磕碰和振动。
干粉灭火器药剂灌装操作规程一. 灌装干粉工作,首先把衡器放平稳,定准秤砣。
二. 详细查看筒体内有无剩余干粉或杂物(如有剩粉或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在灌装药剂。
三. 灌装干粉必须按下列表格标准灌装
规灌装标
1kg10.05
2kg2006
3kg30.09
4kg40.08
5kg50.10
8kg 8 ±0.16
35kg 35 ±0.70
50kg 50 ±1.0
70kg
70 ±1.40
四. 干粉灌装完毕后,应迅速把准备好器头总成轻轻插入粉筒内,喷粉胶管必须对准粉筒挂钩,决不允许器头插入粉筒内左右转动。
五. 灌装的干粉必须是检验合格的干粉。
六. 灌装干粉工作完毕后,立即清理场地,保持环境卫生。
.
维修厂长岗位责任制
厂长全面负责和管理全厂的生产,行政领导工作,负责完成厂部下达给全厂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各项任务。
1. 带领全厂职工学习贯彻国家的
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
2. 贯彻执行厂长的各项生产行政指令,厂长调度会议的有关规定。
3. 负责全厂生产和行政工作的总结及布置。
4. 经常检查生产进度,掌握本厂的生产计划.核算,统计情况.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维修厂业务员岗位责任制
1.在厂长的领导下,负责维修灭火器的收发管理工作,对顾客需要维修的灭火器,要妥善保管,不得混放。
2.熟悉维修产品规格型号,性能使用方法及报废标准。
3.负责全面开票记帐工作,做到结算准确,帐目清楚。
4.负责维修统计工作和各种台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管。
5.完成领导分配的其他工作。
维修厂技术检验员岗位责任制
1.质量技术检验员在厂长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公安部灭火器维
修标准,负责对全厂维修灭火器
产品的监督和检验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法规,按国家颁布的标准,监督检验产
品质量,签发产品维修合格证。
3.负责维修灭火器的试验(每季度一次),试验后作出试验性能数据报告。
4.负责组织质量事故调查会,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处理
意见。
.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的结构和性
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二. 工作前禁止戴眼镜,认真检查砂轮机安装是否牢固正确,有无裂纹或缺损,防护罩是否符合规定。
三. 开机后待砂,过薄或因磨损过多,工作面离夹板边缘不足25毫米时,应更换新砂轮。
四. 更新新砂轮时,应注意轮孔和轮径必须相符,切误勉强安装,换装
好的砂轮必须安装实验正常后,方可使用。
五. 砂轮机不得安装倒顺开关,工作完毕后,立即切断电源。
六. 磨工作时密切注意砂轮机运转的声响,跳动等情况,如有异常现象,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七. 砂轮机应定期保养,经常检查打扫清理,保持砂轮机正常使用。
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一.用钻床钻孔时,应先对钻床进
行检查注油,调正转数或工作台
面。
二. 在钻床工作时,女同志必须戴上工作帽。
三. 钻头上严禁缠铙铁屑,如有长铁屑应立即停机清理。
四. 钻孔深度接近台面快要钻透时,用力不易过猛,以免损伤台面。
五. 钻孔的直径,不得超钻床所规定的钻孔最大的许可范围。
六.工作完毕后,把钻台及周围打扫干净,保持钻床整洁。
.灭火器拆卸操作规程
在拆卸各种型号灭火器时,应事.
一先把灭火器装在卡具上固定紧,然后用弯钩扳手松开压帽或筒头。
二. 在拆卸灭火器时筒体内如
有压力,应先采取措施放压,带
压力排完后,在进行拆卸。
三. 拆卸有压力的灭火器时,灭
火器头部不准对着其他工作人员
卸压,一免器头飞出伤人。
四. 灭火器拆卸完毕后,把筒内
剩余的药剂清除干净后,送试压
组试压。
灭火器维修目录
灭火器名型备1手提式干粉灭火MFABC1 2手提式干粉灭火MFABC
3手提式干粉灭火MFABC
4手提式干粉灭火MFABC
5手提式干粉灭火MFABC
6手提式干粉灭火MFABC
7ABC3手提式干粉灭火MF
8ABC5MF手提式干粉灭火
9 ABC70MFZ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灭火器报废规定
灭火器的报废有3条,标准规定在GA95-1995中,如下:
一.灭火器出厂后的报废规定
a. 水基型灭火器---6年
b.干粉灭火器--- 10年
c洁净气体灭火器---10年
d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贮气瓶---12年二.灭火器维修中的报废规定
检查发现灭火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报废:
a.筒体器头按(8.2.1,8.2.2)进行水压试验不合格的;
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按(8.2.4)进行残余变形率测试不合格的;
c.筒体严重锈蚀(漆皮大面积脱落,锈蚀面积大于筒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表面产生凹坑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的;
d.筒体严重变形的
器头有锡焊或补辍等修补痕,筒体e.迹的;
f.筒体,器头(不含提,压把)的螺纹受损,失效的;
g.筒体与器头非罗纹连接的灭火器;
h.器头存在裂纹,无泻压结构等缺陷的;
i水基型灭火器筒体内部的防腐层失效的;
j.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 k.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的灭火器;
l.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含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看不清楚生产
厂名称:出厂年月钢印无法知别的; m.被火烧过的灭火器;
n.按GA402的规定应报废的1211灭火器;
o.不符合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灭火器;
p.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予报废的;
灭火器.
三. 报废灭火器的处置
报废灭火器或贮气瓶,必须在确认内部无压力的情况下,对灭火器筒体或贮气瓶进行打孔,压扁或锯切,报废情况应有记录,并通知送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