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质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鞣质全篇

第十四章鞣质全篇
具有20个以上的交联点才稳定,但鞣质 的分子量过大也不易键和,如鞣红不具 有此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
可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的区别
试剂 可水解鞣质 缩合鞣质
稀酸 无沉淀 暗红色沉淀
溴水 无沉淀 橘黄色沉淀
FeCl3 蓝黑色
绿色
石灰水 青灰色沉淀 棕色沉淀
提取
提取首选溶剂:50%的丙酮水溶液。 因鞣质易受空气、光线、酶等因素影响,
例:二聚体缩合鞣质
OH
HO
O
OH
OH
O
HO
OH OH
OH
OH OH
从肉桂中分离出多种缩合鞣质。
新型鞣质
兼有可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结构与性质 的鞣质。
常见的有黄烷-鞣花酸鞣质、原花青素-鞣 花酸鞣质、黄酮-鞣花酸鞣质等。
例:黄烷-鞣花酸鞣质
HO
OH HO
OH
HO
OH

OH

HO

OO
OO
O
O

HO
O

HO
O
O
OH
HO
HO
O
OH
OH
OH OH
理化性质
性状:具有米黄色、棕色,甚至褐色的 无定形粉末(分子量500~3000)。
溶解性----水溶性(掌握) 还原性与酸性 与蛋白质的沉淀反应(掌握) 与金属离子络合--铁离子 可水解鞣质与缩合鞣质的区别(掌握)
与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鞣质分子中的酚羟基与蛋白质中的酰胺 基通过分子间的氢键结合形成不溶于水 的沉淀。
植物材料最好是新鲜的,提取操作要快。 避免用铁、铜等金属容器。 提取温度应在50℃以下。
分离

简述鞣质的定义及分类

简述鞣质的定义及分类

简述鞣质的定义及分类
摘要:
鞣质的定义及分类
1.鞣质的定义
2.鞣质的分类
a.植物鞣质
b.动物鞣质
c.合成鞣质
正文:
鞣质,又称鞣酸,是一类具有收敛、凝固作用的多元酚化合物。

在自然界中,鞣质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合成材料中。

它们在皮革加工、食品防腐、药品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鞣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植物鞣质
植物鞣质主要从植物的根、皮、果实等部位提取。

这类鞣质具有良好的收敛性、抗菌性和抗氧化性,常用于制作皮革、食品添加剂和药品。

代表性的植物鞣质有:五倍子鞣质、落叶松鞣质、漆树鞣质等。

二、动物鞣质
动物鞣质来源于动物的骨骼、皮肤等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这类鞣质在制药和化妆品行业中有广泛应用,如用于制备骨胶原蛋白、制备生物医用材料等。

代表性的动物鞣质有:明胶、鱼鳞胶原蛋白等。

三、合成鞣质
合成鞣质是通过化学合成或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而成,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可塑性。

合成鞣质在皮革、涂料、粘合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代表性的合成鞣质有:聚氨酯鞣质、聚丙烯酸酯鞣质等。

总之,鞣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七章 鞣质

第七章 鞣质

这些化合物分子小,溶于水而成溶液,无鞣质性质, 这些化合物分子小,溶于水而成溶液,无鞣质性质, 它们氧化后才具有鞣质的性质。 它们氧化后才具有鞣质的性质。 开水沏绿茶时,茶水为黄绿色澄清液,放置过夜后, 开水沏绿茶时,茶水为黄绿色澄清液,放置过夜后, 即转变为黄棕色混浊的胶体溶液,即形成了鞣质。 即转变为黄棕色混浊的胶体溶液,即形成了鞣质。 羟基黄烷—3,4—二醇类 二醇类(Hydroxyflavan-3-4-diols) ⑵ 羟基黄烷 , 二醇类 本类为儿茶素类C4—OH基衍生物,又称白花色甙元类, 基衍生物,又称白花色甙元类, 本类为儿茶素类 基衍生物 亦为缩合鞣质的前体
1、没食子酸鞣质类(Gallotnnins) 、没食子酸鞣质类 水解后生成没食子酸(或其缩合物) 水解后生成没食子酸(或其缩合物)和 (或) 多元醇。 或 多元醇。
五倍子鞣质(Chinesegallotannin): 被称中国鞣质, : 被称中国鞣质, 五倍子鞣质 或鞣酸。 或鞣酸。
五倍子是五倍子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翅上所 形成的虫瘿或另外的蚜虫寄生在同属植物小叶背上所形 成的虫瘿,主要成分为鞣质,含量可达60%一70%,最 成的虫瘿,主要成分为鞣质,含量可达 % %,最 %, 高可达78%。 高可达 %。 通常见的五倍子鞣质,即供药用的鞣酸是混合物, 通常见的五倍子鞣质,即供药用的鞣酸是混合物, 含有少量的杂质,提纯后的鞣质是白色无定形粉末。 含有少量的杂质,提纯后的鞣质是白色无定形粉末。它 是一分子葡萄糖与6—8个分子没食子酸结合所成的酯, 个分子没食子酸结合所成的酯, 是一分子葡萄糖与 个分子没食子酸结合所成的酯 没食子酰—2—间三没食子酰基 即1,3,4,6—四—O—没食子酰 , , , 四 没食子酰 间三没食子酰基 (平均值 平均值)—β—D—葡萄糖。2—位是以间三没食子酰基为 葡萄糖。 位是以间三没食子酰基为 平均值 葡萄糖 主。

鞣质

鞣质

2.抗病毒作用 二聚鞣花单宁(如马桑因、仙鹤草素)可口服来 抑制AIDS,单宁酸硫酸盐、芸香苷硫酸盐等能够抑 制人体受HIV的T-细胞和MT-4细胞的感染。
3.抑菌、抗过敏作用及收敛性 单宁在民间的药物利用,如正红树的树皮用于治 疗烧伤、烫伤,防止化脓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角 果木的树皮捣烂用于止血、治恶疮;木榄胚水煮口 服,治腹泻;红海榄树皮熬汁口服,治血尿症等。
4.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护肝益肾作用 含单宁的草药对血脂浓度上升,血液流变性下降有 改善作用,故有“活血化瘀”之说。柿子单宁、大黄 单宁无降压功效,但可减少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的可 能性。同时单宁能减少肝脏线粒体中自由基,抑制肝 脂质过氧化。如桑椹、肉桂、杜仲等所含的单宁可抑 制肝脂质过氧化而保护肝肾。
5.其他 日本学者还发现缩合单宁(PE-X)能与蛇毒蛋白 结合,对一些蛇毒有强而快速的解毒效能,而且对 创伤部位刺激甚微,可以用作急救处理局部的洗涤 剂;其它的如柿子单宁还可与蛇毒蛋白质结合起解 毒作用,与尼古丁形成难以挥发的复合物,减少烟 雾中尼古丁量;在石榴皮和槟榔中单宁具有驱虫作 用。
The End !
O O HO OH
OH HO O O
+
glc
逆没食子酸鞣质的代表——中药诃子
2、缩合鞣质
缩合鞣质类用酸、碱、酶处理或久置均不 能水解,但可缩合为高分子不溶于水的产物 “鞣红”(亦称鞣酐)故又称为鞣红鞣质类。 当与酸、碱共热时,鞣红的形成更为迅速。 如切开的生梨、苹果等久置会变红棕色, 茶水久置形成红棕色沉淀等。
第九章 鞣质的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
概述
鞣质的结构及分类
鞣质的理化性质
鞣质的提取分离
鞣质的生物活性及应用
一、概述

鞣质-单宁

鞣质-单宁

鞣质鞣质(tannins),又称单宁,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

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故可用来鞣皮,即与兽皮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使皮成为致密、柔韧、难于透水且不易腐败的革,因此称为鞣质。

鞣质存在于多种树木(如橡树和漆树)的树皮和果实中,也是这些树木受昆虫侵袭而生成的虫瘿中的主要成分,含量达50%~70%。

鞣质为黄色或棕黄色无定形松散粉末;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有强吸湿性;不溶于乙醚、苯、氯仿,易溶于水、乙醇、丙酮;水溶液味涩;在210~215℃分解。

目录编辑本段应用鞣质具收敛性,内服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溃疡和水泻等症;外用于创伤、灼伤,可使创伤后渗出物中蛋白质凝固,形成痂膜,可减少分泌和防止感染,鞣质能使创面的微血管收缩,有局部止血作用。

鞣质能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故有抑菌作用,有些鞣质具抗病毒作用,如贯众能抑制多种流感病毒。

鞣质可用作生物碱及某些重金属中毒时的解毒剂。

鞣质具较强的还原性,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延缓衰老。

此外,鞣质还有抗变态反应、抗炎、驱虫、降血压等作用。

人类对鞣质的应用可追溯到5000年以前。

具《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散者收之,是立法的依据。

老年、久病、元气不固引起的自汗盗汗、泻痢不止、滑精遗尿,应用固涩收敛滑脱、遏制气血津液的耗散,该种治疗方法叫固涩法。

现代研究表明固涩类药物都含有丰富的鞣质成分。

鞣质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水果和蔬菜中,大约70%天然植物中均含有鞣质。

多年来,鞣质成分在医药领域被认为仅有收敛及蛋白质凝固作用,临床上用于各种止血,止泻及抗菌抗病毒。

近十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们对植物中鞣质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除发现其有抗菌、抗炎、止血药理活性外,还发现具有抗突变、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与抗艾滋病等多种药理活性。

尤其在抗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了诱人的前景。

编辑本段研究史1786年瑞典的Scheele首次从棓子中分离出棓酸。

中药化学鞣质

中药化学鞣质

OH HO
COOCH2
HO
HO
O
HO
OH H
COO O O
OH
HO
CO OC
OH
OH
HO
OH
山茶素B
HO
OHHO
OH
OH OH
三、鞣质的理化性质
1. 多为灰白色无定形粉末,吸湿性。
2. 极性强,溶于水、甲醇、乙醇、丙 酮,可溶于醋酸乙酯、丙酮和乙醇 的混合液。难溶于氯仿、苯等。
3. 含酚羟基多,易被氧化,为强还原 剂,能还原斐林试剂。
一、鞣质(Tannins)的概述
(一)定义
原指具有鞣制皮革作用的物质。
现指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 的葡萄糖(或其他多元醇)酯、黄 烷醇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以及二者 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类化合物 (polyphenols)。
(二)生物活性
• 抗肿瘤——茶叶中的EGCG;月见 草素B
• 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 老
喷b后显橙色 可水解鞣质——喷a显蓝色,
喷b后变无色。 黄酮——喷a显暗绿色,喷b后变黄色
五、提取分离 (一)提取
提取溶剂:50~70%含水丙酮 提取方法:组织破碎法、冷浸法 注意事项:新鲜药材为好;
冷冻或用丙酮浸泡保存。
原料 50%~70%含水丙酮,室温高 速搅碎机内破碎成匀浆, 甩滤,药渣反复提3次
植物体内形成的,在热酸—醇处 理下能生成花色素的物质。
HO
O
OH OH
OH
木犀草黄烷(luteoliflavan)
HO
O
OH OH
OH OH HO
OH OH
原花青定C-1
OH
HO
OH OH

鞣质

鞣质

(黑)色或绿(黑)色或沉淀,故在煎煮和制备
生药制剂时,应避免与铁器接触。
鞣质的水溶液遇明胶、石灰、重金 属盐类(如醋酸铅、醋酸铜、重铬酸钾)、
生物碱或无机碱等会产生沉淀,此性质
可用于定性试验和含量测定,以及用于 除去生药中的鞣质(当作为杂质时)。鞣质 在空气中能被氧化而颜色变深,特别在 碱性溶液中变得更快。
鞣 质 (Tannins)
鞣质又称鞣酸或单宁,是一类结构复
杂的酚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广泛分布,
尤以树皮为多,因可与兽皮中的蛋白质
结合而使生皮成柔韧的皮革而得名。鞣 质具有收敛、止血、抗菌作用,并可杀
软体动物。
鞣质类大多为无定形物质,味涩,易潮 解,较难提纯。能与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 此性质在工业上用于鞣革。大多能溶于水和 乙醇、甲醇,形成胶体溶液,可溶于乙酸乙 酯、丙酮,不溶于氯仿、苯、无水乙醚与石 油醚。鞣质的水溶液遇三氯化铁试剂产生蓝
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
五倍子
缩合鞣质,一般由儿茶素组成,结构 复杂,不能水解,加酸加热能产生一种高
分子的缩合物——鞣酐(鞣红),生药中所
含的鞣质多数属于缩合鞣质,如儿茶、茶 叶、虎杖、钩藤、槟榔、四季青等。 地榆含混合鞣质。
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 Zucc.) Japanese knotweed 虎杖
可水解鞣质,具有酯式或苷式结构,由酚
酸(多为没食子酸,少数为逆没食子酸)或其衍
生物与葡萄糖或多元醇结合而成。糖或多元
醇的部分或全部醇羟基与酚酸的羧基结合成

酯,可被酸、碱、酶水解。含这类鞣质的生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十单元-鞣质精选全文完整版

2019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讲义--中药化学--第十单元-鞣质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药化学——第十单元鞣质一、分类与结构(一)鞣质的结构定义鞣质是指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他多元醇)酯、黄烷醇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以及两者混合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

(二)分类根据鞣质的化学结构特征,将鞣质分为可水解鞣质、缩合鞣质及复合鞣质三大类。

1.可水解鞣质代表化合物没食子鞣质五倍子中的五倍子鞣质逆没食子鞣质仙鹤草中的仙鹤草因;老鹳草中的老鹳草素;月见草中的月见草素B;地榆中的地榆素H-2;诃子中的诃子次酸可水解鞣质低聚体山茱萸中的山茱萸素A、D、E为二聚体,山茱萸素C、F为三聚体,地榆中的地榆素H-11为四聚体C-苷鞣质木麻黄宁、旌节花素咖啡鞣质咖啡豆中含有2.缩合鞣质类(1)黄烷-3-醇类(2)黄烷-3,4-二醇类(3)原花色素类3.复合鞣质类如山茶素B、山茶素D、番石榴素A、番石榴素C等。

二、理化性质(一)物理性质1.性状:鞣质除少数为结晶状(如老鹳草素)外,大多为灰白色无定形粉末,并多有吸湿性。

2.极性:鞣质极性较强,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液,难溶或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石油醚等。

(二)化学性质还原性含有很多酚羟基,为强还原剂,很易被氧化,能还原斐林试剂与蛋白质沉淀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能使明胶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与重金属盐沉淀能与重金属盐,如醋酸铅、醋酸铜、氯化亚锡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溶液等作用,生成沉淀三、提取与分离(一)提取提取鞣质的中药原料最好用新鲜原料,且宜立即浸提,也可以用冷冻或浸泡在丙酮中的方法贮存。

原料的干燥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以避免鞣质在水分、日光、氧气和酶的作用下变质。

提取鞣质时使用最普遍的溶剂是50%~70%含水丙酮,其比例视原料含水率而异。

(二)分离1.溶剂法2.沉淀法(明胶)3.柱色谱法4.高效液相色谱法A型题鞣质的化合物结构类型属于A.多元酚类B.含硫化合物C.脂肪酸类D.甾体类E.多糖类『正确答案』A根据水解产物不同分类,五倍子鞣质属于A.咖啡鞣质B.逆没食子鞣质C.可水解鞣质低聚体D.缩合鞣质E.没食子鞣质『正确答案』E从植物中提取鞣质最常用的溶剂是A.乙醚B.丙酮C.含水丙酮D.含水正丁醇E.甲醇『正确答案』CB型题A.与三氯化铁显色B.与醋酸铅沉淀C.有还原性D.与生物碱沉淀E.与蛋白质沉淀鞣质容易被氧化是因为其可用明胶沉淀法提纯鞣质,是因为其『正确答案』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癌变
鞣质作为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癌机理有些就是与其抗 氧化作用相关。病毒也是导致肿瘤的原因之一,Kakiuchi等研究了种鞣质成分对鸟 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中逆转录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逆没食子鞣质和没食子鞣 质单元体抑制活性较差,而二聚逆没食子鞣质的抑制性较强。这种抑制可因模板引 物(聚腺苷酸-寡胸腺嘧啶核酸)或酶的加入而发生逆转,从而提示这种抑制是由鞣质 与它们二者的相互作用所致。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大环二聚体鞣质的抗肿瘤活性 较强,并且大部分不是单纯的细胞毒作用,而是具有选择性,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对DNA拓扑异构酶-II的抑制作用也是鞣质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之一。
煎煮法
将植物材料放在砂罐或塘瓷器皿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 取出来。这是中国最早使用且现在仍在使用的传统浸出方法。此法既简便,又能溶 出植物材料中的大部分成分。缺点是对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植物 材料不宜用此法。
回流提取法
用有机溶剂进行加热提取时,需要采用回流加热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此 法较冷浸法提取率高,但对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采用此法。
多,这说明鞣质的抗病毒活性与收敛性相关。
抗脂质过氧化
虎杖、肉桂、杜仲等所含鞣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而保护肝肾。葡萄籽可显著降 低高胆固醇饮食大鼠的血清。主要成分为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色素的一个制品经 动物实验确认具有减轻氧化性应激、抑制动脉硬化、胃溃疡、白内障等效果,最近 的临床实验又确认其有抑制运动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效果。槟榔鞣质对高血压大 鼠口服静注均可降低血压,但并不影响正常大鼠血压。柿子鞣质、大黄鞣质无降压 功效,但可减少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的可能性。
编辑本段研究进展
临床用于抗癌药物中有许多来源于植物的有效成分,如紫杉醇、喜树碱、长春 新碱、秋水仙碱等就是成功的范例。因此,从天然植物中筛选分离有效的抗癌活性 成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也是抗癌药物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 药用 植物中鞣质的研究在天然药物化学中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其在医药行业的 抗肿瘤治疗中也显示出相当诱人的前景。在可水解鞣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引入注目 的成就,确定了许多可水解鞣质的结构,并发现了不少新的生物活性。这些成就的 取得为进一步深入广泛开展鞣质类的研究工作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利用得天独厚的 几千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的医疗实践经验,开辟 这一古老而年青的领域的研究工作,就一定能使药用鞣质的研究工作重放异彩,使 鞣质类化台物在医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组织破碎提取法
动物组织、植物肉质种子、柔嫩的叶芽等多采用组织破碎提取法。不同实验规 模、不同实验材料和实验要求,使用的破碎方法和条件也不同。
编辑本段测定
检识反应
鞣质一般可用三氯化铁反应、溴水反应、乙酸铅反应、香草醛-浓硫酸反应、 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甲醛浓盐酸-硫酸铁铵反应等反应检识。如果三氯化铁反应无 色提示无鞣质或有单取代酚羟基的缩合鞣质;三氯化铁反应显蓝色一般为具邻三酚 羟基化合物,可分为水解鞣质和没食子儿茶酸缩合鞣质;三氯化铁反应显深绿色, 一般具邻二酚羟基化合物,可分为邻二酚羟基的黄酮和儿茶素类缩合鞣质。如果溴 水反应有黄或橙红色沉淀为缩合鞣质。如果乙酸铅反应有沉淀且沉淀溶于乙酸的为 缩合鞣质。如果香草醛浓硫酸反应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呈红色,说明存在儿茶 素类缩合鞣质。如果甲醛浓盐酸-硫酸铁铵反应有樱红色沉淀为缩合鞣质。
渗漉法
渗漉法是将植物粉末装在渗渡器中,自上添加新溶剂,自下收集提取液。植物 材料粉碎要求适度,不宜太细或太粗。太粗会影响提取效率,太细则易结块而阻塞 溶剂流通另外还要考虑植物粉末的润胀和填料压力等。与浸渍法相比,渗漉法可使 植物材料与新溶剂或有效成分含量低的溶液接触,具有一定的浓度差,提高了提取 率,提取效果优于浸溃法。该法的缺点是溶剂用量较大,操作过程较长。
(5) 鞣质为强还原剂,可使 KMmO4褪色,鞣质极易被氧化,特别在碱性条件下氧化 更快。
编辑本段提取溶剂
用于提取鞣质的最好的原料是刚刚采摘的原料,未变质的气干原料也可应用。 采摘的新鲜原料宜立即浸提,也可以用冷冻或浸泡在丙酮中的方法贮存。 浸提 用溶剂应该是对鞣质优良好的溶解能力,不与鞣质发生化学反应,浸出杂质少,易 于分离的。此外还要低毒、安全、经济、易得。水是鞣质的良好溶剂,有作者采用 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提取石榴皮中的鞣质。有机溶剂和水的复合体系 (有机溶剂占50%-70%)使用更为普遍,可选的有机溶剂有乙醇、甲醇、丙醇、丙酮、 乙酸乙酯、乙醚等。丙酮-水体系对鞣质溶解能力最强,能够打开鞣质-蛋白质的连 接键,减压蒸发易除去丙酮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溶剂体系。 鞣质粗提物中含有 大量的糖、蛋白质、脂类等杂质,加上鞣质本身是许多结构和理化性质十分接近的 混合物,需进一步分离纯化。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分步萃取的方法进行初步纯化,甲 醇能使水解鞣质中的缩酚酸键发生醇解,乙酸乙酯能够溶解多种水解鞣质及低聚的
编辑本段生理活性
鞣质具有与蛋白质发生结合使之沉淀的性质,称之为收敛性。鞣质传统的药理 活性大部分都可归因于收敛性,但目前的研究证明鞣质还具有更广泛的药理活性, 这些活性还与鞣质的抗氧化性和与金属离子络合等其它性质相关,主要有:
抑菌
含鞣质水果——柿子
药典中记载的富含鞣质的中草药有多种,传统中医常常认为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 毒、逐癖通经、收敛止血、利尿通淋”等功效。随着近年来植物化学和现代分析技术 的迅速发展,使鞣质的生理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成为天然产物领域的热点之一。使 得传统中药的功效从分子水平得到确认。如甜茶的抗过敏作用经分析与其特有成分 鞣花鞣质聚合物有关,与聚合度成正比;长期饮用绿茶和食用果蔬可有效降低癌症 和肿瘤发病率亦与鞣质有关等。鞣质因其能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以及对多种 酶的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酵母茵都有明显的抑制能力,抑制机理针对种类不 同的微生物有所不同,但不影响动物体细胞的生长,例如,对霍乱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都有某些鞣质能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鞣质可作胃炎 和溃疡药物成分,抑制幽门螺旋菌的生长。睡蓬松因其所含水解鞣质的杀菌能力, 可治喉炎、白带、眼部感染。熊果的乙醇提取物在pH高至5.2时仍保持抑菌能力,其 中主要为缩合鞣质起作用。抑菌作用可能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鞣质“清热解毒、利尿通 淋”的原因。 鞣质,尤其是丹皮、熊果、老鹤草中的水解类鞣质,茶叶、槟榔 中的缩合鞣质具有很强的抗龋功能,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链球茵的生长及其在牙齿 表面的吸附。从各种鞣质的结构和抗龋性分析可得出:鞣质与酶作用是选择性结合, 并且在低浓度下促进酶活性而在高浓度下抑制。
(3) 鞣质具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乙醇和甲醇,形成胶体溶液,可溶于乙酸乙酯 和丙酮,不溶于石油醚、乙醚、氯仿与苯。
(4) 鞣质分子中有邻位酚羟基,故可与多种金属离子络合。鞣质的水溶液遇Fe3+产 生蓝(黑)色或绿(黑色)色或沉淀,故在煎煮和制备生药制剂时,应避免铁器接 触。鞣质水溶液遇重金属盐(如醋酸铅、醋酸铜、重铬酸钾等),生物碱或碱土金 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钙)都会产生沉淀,此性质可用于鞣质的提取、分离、定性、 定量或除去鞣质。
抗病毒
鞣质抗病毒的性质与其抑菌性有一定相似之处。病毒结构简单(蛋白质外壳内 含核酸),对鞣质尤其敏感。贯众治疗感冒,中药石榴皮治疗生殖器疱疹都与其鞣 质抗病毒有关。目前鞣质的抗艾滋病研究令人关注。低分子量的 水解鞣质,尤
其二聚鞣花鞣质(如马桑因,仙鹤草素)可作口服剂用来抑制AIDS。继花叶鞣质具 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和蛋清所致大鼠足 趾肿胀,能显著延长酒石酸锑钾所至小鼠扭体发生潜伏期。作用众多的试验结果表 明鞣花鞣质抗病毒活性最显著,而且二聚体比单体强很 杜仲
鞣质
通性
鞣质的通性有一下几点:
(1) 鞣质大多为无定形粉末,仅少数为晶体。味涩,具收敛性,易潮解,较难提 纯。鞣质的分子量通常为 500 至 3000,具较多的酚羟基,特别有邻位酚羟基易被 氧化,难以得到无色单体,多为杏黄色、棕色或褐色。
(2) 鞣质可与蛋白质(如明胶溶液)结合生成沉淀,此性质在工业上用于鞣革。 鞣质与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当此沉淀与丙酮回流,鞣质可溶 于丙酮而与蛋白质分离。
鞣质,类黄酮鞣质或其它物质。需用的样品量和紫外法差不多,在研究植物中鞣质 和其有关的多酚化合物分布情况特别有效。在鞣质的结构测定中,1H-NMR、13C-NMR 是两种重要的工具,相辅相成,提供有关分子中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相互连 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等。在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平面及立体结构中发挥着巨大 的威力。

缩合鞣质,乙醚只溶解分子量小的多元酚。初步分离还可以采取皮粉法、醋酸铅沉 淀法、氯化钠盐析法、渗析法、超滤法和结晶法等。柱色谱是目前制备纯鞣质及有 关化合物的最主要方法,可选用的固定相有硅胶、纤维素、聚酰胺、聚苯乙烯凝胶, 聚乙烯凝胶、葡聚糖凝胶等,其中又以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最为常用。
编辑本段提取方法
浸渍法
将植物粗粉装入有盖的容器中,加入合适的溶剂(一般为水或乙醇),在室温 或加热情况下浸泡一定时间(一日至数日),使其中所含成分溶出,过滤,残渣再 另加新溶剂,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后 渗漉罐
得提取物。此法简单易行,对含有多量淀粉、树胶、黏液质、果胶等成分的植物材 料很适宜。缺点是提取率不高,用水作溶剂时若浸溃时间长,物料易发霉变质,必 须加入防腐剂。
物理方法
物理参数的测定熔点、比旋值。进一步的分析一般用薄层层析法、纸层析法等。 薄层层析法应用较多,检测鞣质的分解产物没食子酸的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斑点 集中较清晰。纸层析法分离效果差,斑点重叠不集中,拖尾现象严重。近来也可用 高效液相色谱区分各种鞣质类型,可识别植物提取物中的鞣质是普通的还是咖啡酰
超声波振荡是能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气态、液态或固态介质中传播。将植物 材料和提取溶剂放入超声波发生器中,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原料细胞部分被破坏, 有效成分可很容易地扩散到提取液中,加之超声波振荡也可使原料颗粒不停运动, 并使浸提温度升高,有利于扩散,提高浸提效率。 利用超声场强化浸取和萃取 过程是超声化学领域中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传统的提取方法是针对某种目标成分 选取正确的溶剂,同时采用加热或搅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目标成分的浸出,但温 度过高又会使有效成分受热分解或改变结构和性质。如果在提取过程中引入超声波, 就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大大促进溶剂提浸、萃取天然成分的过程。研究表明,超声 波作用可以改变反应物的质量传输机制,破坏细胞的细胞壁,使细胞内含物更易释 放。超声波形成的微流效应也是其提高提取过程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