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长联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

(完整word版)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

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波折,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滔滔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讲解】上联:五百里浩荡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波折,南端的鹤山如白鹤游览。

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赏析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晃;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此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

尽兴赏析吧!切莫空费了滇池周围飘香的金色稻谷,明亮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天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惋惜,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此刻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领土,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一致了云南。

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如同夜晚的雨,清早的云相同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

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罕的钟声,半江黯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冷清的寒霜。

【议论】这副长联,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光景,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农民的勤奋耕种,只有劳动人民的业绩(四围香稻)永久存在;下联联想云南历史,把历代王朝看作不长久的幻影,一朝跟着一朝流行、衰灭,连幕都拉不及(卷不及暮雨朝云),最后只剩下些断碣残碑横卧在苍烟夕阳之中(都付与苍烟落照)。

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

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

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大观楼长联的典故和意思》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大观楼长联共180字,上联描写滇池的景色。

从空间角度,写了东边的金马山像奔腾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像展翅的凤凰,北边的蛇山蜿蜒如长蛇,南边的鹤山像飞翔的仙鹤,将滇池周边的山川形势生动展现。

接着描绘滇池的浩渺,说它有五百里,湖水涌起像翠玉的浮光,描绘出滇池的壮阔与美丽。

下联则是回顾云南的历史,从汉习楼船开始,讲述了各个朝代在云南的大事,如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等典故,感叹朝代的兴衰更替,人事的沧桑变化。

长联既有对眼前壮丽景色的赞叹,又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情景交融,气势恢宏。

衍生注释:上联中的“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骧意为奔驰,翥表示高飞,这几句用了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四座山的动态之美。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写出滇池的浩瀚。

下联中的“汉习楼船”说的是汉武帝为攻打昆明国,在长安修昆明池练习水军的故事;“唐标铁柱”是指唐朝时在云南立铁柱纪功;“宋挥玉斧”讲的是宋太祖划分疆界的传说;“元跨革囊”则是描述元军渡过金沙江统一云南的壮举。

这些典故串起了云南的历史脉络。

赏析:从艺术特色上看,大观楼长联对仗工整,词性相对,如“东骧”对“西翥”,“神骏”对“灵仪”等,堪称对联中的典范。

长联的视野极为开阔,上联写自然景观,下联写历史变迁,既有空间上的宏阔,又有时间上的深邃。

它不仅仅是在写景叙事,更蕴含着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哲思。

在语言上,它用词华丽而不失精准,既充满诗意又通俗易懂,能让不同层次的读者感受到它的魅力。

在情感表达上,既有对眼前美景的热爱与陶醉,又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喟叹。

作者介绍:大观楼长联的作者是孙髯翁。

孙髯翁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却才华横溢。

他生活在云南,对云南的山水和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他不慕名利,拒绝科举,以卖卜为生。

他的这首大观楼长联,使他名垂青史。

长联写成后,许多文人墨客为之折服,它也成为了云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
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大观楼长联全联如下:
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zhù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观楼长联行书书法欣赏:。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一座城池,一份繁华,半壁江山,一段历史。

”这是大观楼长联最耳熟能详的一句,也是大观楼的精髓。

大观楼是历代扬州城中最高的建筑,也是扬州文化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自建成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大观楼的长联作为楼梯下面的对联,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大观楼长联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雄赳赳气昂昂神威壮大伟;
一座城池,一份繁华,半壁江山,一段历史。

登楼望远,千里江山一览无余;俯身闻鼓,十年风雨感慨深长。

翻译:
金戈铁马的力量能够征服千里之外,如同猛虎一样雄壮威武,英勇神气伟岸;
虽然只是一座城池,但是这座城池拥有繁华胜地、半个江山的宏大气度以及几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登上大观楼可以俯视千里江山,一览无遗,大开眼界;而在楼下听到的梆子鼓声,则能深深地感受到岁月流转、沧桑变迁带来的感慨和思考。

这两个长联精准地概括了大观楼的特色,它以壮阔大气的文字来表达其壮美雄浑的气质和历史文化的价值。

在这里,游客可以一睹扬州的壮美山河,感受扬州文化的魅力,也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一览众山小,半壁江山图”的感慨。

大观楼作为一座司南观星、楼顶放烟火的观光景点,同时也是扬州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赏览以“楼外楼”为代表的江南园林,还可以领略到扬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观楼不仅是扬州人的精神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见证,是扬州文化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观楼长联内容

大观楼长联内容

大观楼长联内容大观楼长联内容:
登高远眺,一片繁华尽收眼底;
俯瞰城市,万家灯火照亮夜空。

大观楼高耸入云,如巨龙欲舞;
历史沧桑,见证了岁月的变幻。

千年古城,承载了无数个故事;
文化底蕴,传承了无数个传奇。

登临大观楼,一览众山小;
感叹人生如梦,此景何其壮阔。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蜿蜒曲折;
大观楼前,沧海桑田尽收眼底。

细数楼台,层层叠叠逶迤纵横;
映照江水,波光粼粼如镜般清澈亮丽。

远离尘嚣,心灵放飞在大观之巅;
放眼远方,人生的烦忧尽皆俯瞰。

大观楼,乃一座城市的象征;
大观楼,见证了人们的辛勤奋斗。

楼外繁华,楼内宁静;
大观楼,是心灵的寄托和港湾。

大观楼长联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展现了大观楼作为一座城市的象征以及历史的见证者。

这些长联描述了大观楼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氛围,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大观楼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大观楼长联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壮丽的大观楼之中,让人们对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和典故

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和典故

大观楼长联的意思和典故
1. 大观楼长联那可是相当厉害啊!上联写的是滇池周边的景色和历史,就好像一幅超级宏大的画卷在你眼前展开。

比如说“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哇,这滇池是多么的广阔啊!就像你站在海边,那无边无际的感觉。

2. “披襟岸帻”,这是啥意思呢?不就是敞开衣襟、推起头巾嘛,那种洒脱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就好比你在一个美好的下午,在公园里自由自在地闲逛。

3. 下联讲的是云南的历史变迁,那叫一个波澜壮阔啊!“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哎呀,这得有多少故事啊!就像你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越听越入迷。

4. “汉习楼船”,这里面可有典故呢!汉武帝操练水军的事儿,多牛啊!这就好像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军事力量,让人觉得特别有安全感。

5. “唐标铁柱”,这又是一段传奇呀!唐朝立铁柱的壮举,多了不起。

就跟现在的标志性建筑一样,让人一看到就会想起那段历史。

6. “宋挥玉斧”,这可是宋朝的故事哦。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就好像你突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宝藏一样兴奋。

7. “元跨革囊”,元朝的事儿也在这长联里呢。

这就像一部历史大剧,情节跌宕起伏。

8.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这是在说那些伟大的功绩啊,得花多少心思和力气啊!就如同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的样子。

9.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多美的描述啊!就像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这和我们的人生也有点像呢,要珍惜当下呀!
10. 大观楼长联真的是太有魅力了!它把景色、历史、情感都融合在了一起。

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我觉得这长联就是云南的一张超级名片,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和好奇!。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长联原文及翻译
大观楼是江苏镇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镇江市区南郊润州山上,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占地面积约为2.6万平方米。

大观楼建于明代,是一座古代的楼阁式建筑,自建成以来,历经多次修缮,如今已成为一座亮丽的文化遗产。

大观楼长联是大观楼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它由两副对联组成,分别写在大观楼的前后门额上。

大观楼前门额上的对联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滔滔不绝,后门额上的对联则表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古朴和静谧。

大观楼前门额长联:
洪波荡漾波澜天,浪踞江中照碧涛。

四面长风吹不断,万舟千帆过浪高。

大观楼后门额长联:
烟波不动景沉沉,碧水东流至此深。

不觉浮沉转怅望,江山如画一时心。

大观楼长联的韵味和意境深深打动着游客和文学爱好者。

尤其是前门额的长联,气势磅礴,描写长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中国人民豁达坚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后门额的长联则以简约的词汇,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追求沉静的人生境界。

为了更好地推广大观楼的文化价值,今年6月,大观楼正式成为钟灵·毓秀城市名片之一,成为推动镇江旅游文化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被誉为“长江第一楼”的大观楼,以其雄伟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观楼长联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艺术的精华。

总的来说,大观楼长联以浓郁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大观楼,让这座建筑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加璀璨的文化遗产。

昆明大观楼长联介绍、解读和鉴赏

昆明大观楼长联介绍、解读和鉴赏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一首清朝乾隆年间的长联,由名士孙髯
翁所写,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
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
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
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
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
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长联描绘了滇池的壮丽景色,以及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

第一段描述了滇池的美丽风景,包括东方的金马山、西方的
碧鸡山、北方的蛇山和南方的鹤山,以及四周的香稻、晴沙、芙蓉和杨柳。

第二段则回顾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事件,如
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元世祖等,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
伟业丰功,但也感叹这些成就的短暂。

长联的用词精炼而富有想象力,对仗工整而富有节奏感。

它不仅是一首描绘风景和历史的优秀诗篇,也是一篇充满哲
学思考的警句。

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
深刻见解和对未来的忧虑。

同时,长联也展示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昆明大观楼长联是一篇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卓越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和对未来的忧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继而写所“ 上联开头两句总写景,继而写所“喜”之景。 之景。
看——
(为领字) 为领字)
山景 水上之景 四季之景
用骧、 用骧、翥、走、翔形象生动 用拟人修辞,妩媚多姿。 用拟人修辞,妩媚多姿。 莫辜负”使景物含情, 用“莫辜负”使景物含情, 令人神往。 令人神往。
上联以浓墨重彩描写滇池风光, 上联以浓墨重彩描写滇池风光 , 写得生机 勃勃,引人心往神弛。 勃勃,引人心往神弛。 奔来”一词,平字见奇,以拟人手法, “ 奔来 ” 一词 , 平字见奇 , 以拟人手法 , 总写滇池波澜壮阔的浩瀚气势。 总写滇池波澜壮阔的浩瀚气势。 接着描写滇池东西南北的远景。 接着描写滇池东西南北的远景。 化静为动, 骧 、 翥 、 走 、 翔 , 化静为动 , 将滇池四周的 山色写得气势飞动,壮丽神奇。 山色写得气势飞动,壮丽神奇。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一、对仗工整 二、较ຫໍສະໝຸດ 地使用排比 三、用典以增加信息含量
清吴仰贤
铁板铜琶鞺鞑声, 铁板铜琶鞺鞑声, 冉翁才气剧纵横。 冉翁才气剧纵横。 楼头一百八十字, 楼头一百八十字, 黄鹤留题万古名。 黄鹤留题万古名。
谢琼: 谢琼: 凭栏披满大王风,气象全收入座中。 凭栏披满大王风,气象全收入座中。 西去水声奔万马,北来山势卧长虹。 西去水声奔万马,北来山势卧长虹。 楼台一带开烟雨,烽火千年冷段蒙。 楼台一带开烟雨,烽火千年冷段蒙。 几度酒酣难落笔,上头题句有冉翁。 几度酒酣难落笔,上头题句有冉翁。
下联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 下联开头回顾云南历史,感慨深沉。
“叹”为字眼,总写感怀。 为字眼,总写感怀。
想——
为领字
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 元跨革囊
用排比尽显英雄业绩, 用排比尽显英雄业绩, 历数云南史实。 历数云南史实。
下联纵论古今,写事抒怀。 下联纵论古今,写事抒怀。作者历数 有关云南的史事,列举汉、 有关云南的史事,列举汉、唐、宋、元等 历代帝王在云南炫耀武力,可是人事沧桑, 历代帝王在云南炫耀武力,可是人事沧桑, 王朝兴废,那些“伟业丰功” 王朝兴废,那些“伟业丰功”,已成了过 眼烟云,连那些勒铭记功的碑碣也早已残 眼烟云, 缺断裂,湮没在苍烟残照之中, 缺断裂,湮没在苍烟残照之中,剩下的只 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有“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 枕清霜” 是那样的凄凉、冷落。 枕清霜”,是那样的凄凉、冷落。 诗人面对壮观景象,想到历史兴亡, 诗人面对壮观景象,想到历史兴亡, 感叹沧桑变化,英雄已矣。 感叹沧桑变化,英雄已矣。这是一种人生
孙髯翁原联与阮元窜改联有何差别? 孙髯翁原联与阮元窜改联有何差别?
1、从思想内容看,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位,“扶正消 、从思想内容看,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位, 他对长联进行了窜改,其中把“伟烈丰功” 逆”,他对长联进行了窜改,其中把“伟烈丰功”改为 爨长蒙酋” “爨长蒙酋”,把长联所指的最高封建统治者转换成一些 地方民族先人。如此一改, 地方民族先人。如此一改,使长联的主旨由否定封建统治 而变为维护封建统治,根本改变了长联的原意。。 而变为维护封建统治,根本改变了长联的原意。。 2、在艺术上,也显得十分拙劣。 、在艺术上,也显得十分拙劣。 缺乏想象力 ,意境由阔变狭 原联中,景语即情语, 原联中,景语即情语,改联却景中少情 对仗不工,破坏了对联的形式美。 对仗不工,破坏了对联的形式美。 因此, 滇中人士,颇多烦言” 因此,“滇中人士,颇多烦言”,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 民谣: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 民谣: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 翁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 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 于尽。古人云: 于尽。古人云:“死生亦 大矣。 岂不痛哉! 大矣。”岂不痛哉!
古今依旧,惟有江山极大观。 古今依旧,惟有江山极大观。
朝云起雨,暮霭飞烟, 朝云起雨,暮霭飞烟,世事古今 余无恙西山,随时在目。 殊。衹余无恙西山,随时在目。
郭沫若游大观楼时,挥毫赋诗, 郭沫若游大观楼时,挥毫赋诗,抒 写了自己的感受: 写了自己的感受: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裔学 者叶嘉莹女士也有诗云: 者叶嘉莹女士也有诗云: 眼底茫茫烟水宽,披襟高处共凭栏。 眼底茫茫烟水宽,披襟高处共凭栏。 长联一百八十字,足配名楼号大观。 长联一百八十字,足配名楼号大观。
第十二
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 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西翥灵仪, 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 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缳雾鬓。 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缳雾鬓。更萍 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 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 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思 考 与 练 习
长联构思精巧,想象丰富, 长联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形象 生动,写景、叙事、议论、 生动,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 为一体。对仗极为工整, 为一体。对仗极为工整,而且句中 还有自对。 还有自对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东骧神骏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缳雾鬓。 趁蟹屿螺洲, 趁蟹屿螺洲 梳裹就风缳雾鬓。 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最后又以细腻的笔触, 最后又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描绘滇池中姿态各 异的小岛、水边的浮萍、芦苇, 异的小岛、水边的浮萍、芦苇,湖上飞翔着美丽的 水鸟,倒映着五彩的云霞,以及四周的良田香稻, 水鸟,倒映着五彩的云霞,以及四周的良田香稻, 亭亭的莲花,依依的垂柳,写得瑰丽而妩媚, 亭亭的莲花,依依的垂柳,写得瑰丽而妩媚,极富 诗情画意,字里行间充溢着热爱与赞赏之情。 诗情画意,字里行间充溢着热爱与赞赏之情。
感慨,也是一种对天,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感慨,也是一种对天,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上联写滇池美丽的风光, 上联写滇池美丽的风光,写风光给人带 来的愉悦。 来的愉悦。 下联纵论古今,面对美丽浩瀚的大自然, 下联纵论古今,面对美丽浩瀚的大自然, 诗人深感自我生命的渺小与短暂。 诗人深感自我生命的渺小与短暂。 全联从山川美景写起, 全联从山川美景写起,转而抒发对人生 短暂的感慨, 短暂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含有的深 深悲叹, 深悲叹,又表现了对超越个人感伤的人类 漫长历史的觉醒。 漫长历史的觉醒。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 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 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 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 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 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名 士 滇 南 有 布 衣 骨 傲 留 西 城 冢

1、阅读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分析其艺 、阅读孙髯翁《大观楼长联》 术特色。 术特色。 2、试分析《大观楼长联》上联的写景层次。 、试分析《大观楼长联》上联的写景层次。 3、《大观楼长联》从哪个角度写事抒怀, 、 大观楼长联》从哪个角度写事抒怀, 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简述《大观楼长联》的艺术特点。 、简述《大观楼长联》的艺术特点。 5、简述孙髯《大观楼长联》的思想意义。 、简述孙髯《大观楼长联》的思想意义。 6、试比较分析孙髯翁原联与阮元窜改联有 、 何差别? 何差别?
雪浪吞天,风涛卷地, 雪浪吞天,风涛卷地,英雄淘泻 为问倒流滇池水,几时回头。 尽。为问倒流滇池水,几时回头。
从容观上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灭亡 的历史命运, 的历史命运,对封建帝王的文治武功进 行了无情的嘲笑。 行了无情的嘲笑。 陈毅在《大观楼诗一首》中写道: 陈毅在《大观楼诗一首》中写道: 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 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 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 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 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 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