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沙公报

合集下载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

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泥沙特点及治理实践评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河流域的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所以中国人一般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目前的研究状况及进展一、黄河由于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笔者经阅读多篇论文对黄河水沙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概括如下:(一)黄河水沙基本特点1.深化和完善,水少沙多,含沙量高黄河是世界罕有的多沙河流,实测年平均水量464亿m3,沙量15.6亿t,平均含沙量33.6 kg/m3,年沙量和含沙量是中国各大江河之首。

黄河的水量不及长江的1/20,沙量却是长江的3倍。

像黄河这样沙量大、水量少、含沙量高的河流,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罕见的。

2.水沙异源,分布不均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水沙来源地区分布非常不均。

水量主要来自河口镇以上,占总水量的54%,而且是清水,该地区来沙量仅占到总来沙量的9%;沙量主要来自河口镇~龙门区间,来沙量占到55%,来水量仅占14%。

黄河上游的水量主要来自贵德以上。

而产沙集中在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河的泥沙和粗泥沙总量中,约有3/4集中在11和10万km2区域,其中一半又分别来自5和3.8万km2区域。

3 . 水沙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黄河水沙存在丰、枯水年交替出现,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如花园口站实测水沙量变化过程出现了1922~1932年11年和1969~1974年连续6年的枯水系列。

由于暴雨落区的不同来水并不完全与来沙同步,出现各种丰、平、枯水沙年组合。

水沙量年际间差别较大,年水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3.1~3.4,年沙量最大最小的比值约为4~10。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前言《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

《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21年(1980~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以上、龙~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流域分区。

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2003年黄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平均降水量为555.6mm,折合降水总量4417.0亿m3。

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看,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最大。

汛期降水量增加尤为明显,全流域汛期降水在持续6年(1997~2002年)偏少后,转为多雨年。

汛期流域总降水量全部为正距平。

除兰州以上偏多1.3成外,其余地区偏多都在3成以上。

其中泾渭洛河和三花区间汛期降水总量超过了1958年,为历史同期第一位。

从汛期各月降水变化来看,月降水量偏多的程度(指距平值)呈递增的趋势,以8、9月份偏多最为突出,流域各分区月降水量偏多均在4成到1.5倍。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库区泥沙淤积分析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库区泥沙淤积分析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库区泥沙淤积分析作者:王婷王远见曲少军任智慧马为民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12期摘要:为了提高小浪底水库排沙效果,延长水库拦沙寿命,对水库运用以来库区的淤积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①小浪底库区干流仍为三角洲淤积形态,三角洲顶点距坝16.39km,高程为222.59m。

远离大坝的支流沟口淤积面均高于支流内部,支流畛水出现明显的拦门沙坎,高度为9.9m。

②汛期库区年均淤积2.117亿t,占总淤积量的92%。

高程235m 以下淤积泥沙33.983亿m3,是淤积的主体。

大坝—HH20、HH20—HH38库段是淤积的主要库段,分别淤积19.972亿m3、11.101亿m3,占总淤积量的61%、34%。

干流淤积量为26.136亿m3,占总淤积量的80%。

③淤积物中,细沙、中沙、粗沙分别占总量的39.7%、28.9%、31.4%。

中细泥沙,尤其是不会造成下游大量淤积的细沙淤积在水库中,减少了拦沙库容,降低了水库的拦沙效益,缩短了水库的拦沙寿命。

关键词:淤积形态;淤积分布;泥沙;小浪底水库中图分类号:TV856;TV882.1 文献标志码:A1 前言小浪底水库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

自运用以来,水库在保障下游防洪及生活、生产、灌溉和生态用水安全、减小洪水漫滩概率、扩大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及电网供电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3]。

由于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遇黄河枯水少沙系列,主要来沙期水库拦沙运用较多,因此库区泥沙淤积相对较多。

至2016年10月,用沙量平衡法计算的库区淤积量为38.990亿t,用断面法计算的库区淤积量为32.573亿m3(达到设计拦沙库容72.5亿m3的45%)。

为了提高水库排沙效果,延长水库拦沙寿命,需要對库区淤积情况进行分析。

2006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6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表1 2006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统计表
河名
站名
控制面积
(km2)
汛期径流
(亿m3)
实测径流量(亿m3)
当年与均值比较(%)
当年
上年
1987~2000年均值
1956~2000年均值
1987~2000
1956~2000
黄河
唐乃亥
121972
76.47
141.30
255.00
184.58
黄河
三门峡
688421
87.50
212.00
211.40
250.87
357.78
-15.5
-40.7
黄河
花园口
730036
83.79
281.10
257.00
267.45
390.65
5.1
-28.0
黄河
高村
734146
86.15
265.90
243.40
230.53
365.19
15.3
-27.2
黄河
利津
2006年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为339.45亿m3(已扣除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量29.45亿m3),其中与天然河川地表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量为261.96亿m3。
2006年黄河花园口站水资源总量为477.90亿m3,比上年减小24.5%,比1987~2000年均值偏小13.7%,比1956~2000年均值偏小23.0%。
2006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2.63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污水量8.48亿t,第二产业排放的废污水量31.38亿t,第三产业排放的废污水量2.77亿t,分别占废污水排放量的19.9%、73.6%和6.5%。,满足Ⅲ类水质标准河长5198.0km,占评价总河长的41.6%;Ⅳ水质标准河长1930.3km,占评价总河长的15.4%;Ⅴ类水质标准河长1491.6km,占评价总河长的11.9%;劣Ⅴ类水质标准河长3890.9km,占评价总河长的31.1%。

黄河

黄河
亲爱的黄河,你为何会愁眉苦脸?
是谁让你如此难看。 是人类的贪婪,
是人类的不重视 ,
对不对? 让我们为你搭一个救护站。
揭河底P4 ຫໍສະໝຸດ 5黄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陕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 小石嘴区间出现了百年奇观“揭河底”,河底的淤积物 如同地毯一样被水流卷起。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 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 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 上。黄土高原每年流失表土22亿吨,其中大部分进入了黄 河河道。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 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龙门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 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 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 后被水流冲散带走。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 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十几米。因为“揭河底” 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 观。
中国北方最大的河流黄河在近10年来水质急剧下降。粗放型经济 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黄河已经难负重荷,断流事 件时有发生。据2008年环保部的环境公报显示:黄河水系为中度污 染,尤其是黄河的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奔流到海不复还”的黄 河“血液”已经不仅仅是裹挟着泥沙的水,海量的散发着刺鼻腥臭 的各种废水成为其难以去除的“血液毒素”。
P7
P8
P9
P10
黄河现状 【黄河水质】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排入黄河的废污水总量,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21.7亿吨,增加至90年代初期的42亿吨。黄 河干流上大的污染源有300多个。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黄河干 流及主要支流重点河段可满足生活用水的河长,仅占评价河长的 29.2%。黄河水质较差,劣五类水质占39.5%,干流水质略好于支 流。支流61.9%的断面水质为劣五类,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氨氮、高 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 专家分析 专家指出,来水量少是导致黄河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与 多年平均来水量相比,今年上半年黄河来水量偏少32%—50%。由 于降水量少,今年以来,黄河出现罕见的全流域性干旱。今年五六 月,黄河干支流普遍来水偏少,来水量为50年来的最低点。

XXX黄河流域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公报

XXX黄河流域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公报
8
西部通道西宁至库尔勒公路敦煌至当金山口(甘青公路养护界)段工程
甘肃省公路局
水利部水保函[2008]14号
2010.6.13~14
主体工程已完成80%,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15%,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取弃土场选址变化,但未履行变更手续。项目建设过程要严格操纵作业带,减少地表扰动,并合理确定取土场位置。
23
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鸳鸯湖矿区清水营煤矿建设工程
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部水保函[2006]37号
2010.8.1
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已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通过验收。
24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建设工程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部水保函[2008]92号
2010.5.13
主体工程已完成80%,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40%,植物措施完成40%,开展了水土保持设计、监测、监理工作。应进一步规范排矸方式,及时对排放矸石进行整治,并加快植物措施实施进度,做好边坡防护。
主体工程已完工,开展了水土保持设计和监测工作,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已差不多完成,正在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评估工作。
7
连霍国道主干线安西至猩猩峡高速公路工程
甘肃省公路局
水利部水保函[2007]285号
2010.6.13~14
主体工程立即完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86%,植物措施完成70%,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监理工作,取、弃土场选址变化,但未履行变更手续。项目建设过程要严格操纵作业带,减少地表扰动,并合理确定取土场位置。
29
鄂尔多斯市蒙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范家村煤矿(1.2Mt/a)建设项目
蒙泰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内水保[2007]41号

2019年黄河泥沙公报呈签稿共38页文档

2019年黄河泥沙公报呈签稿共38页文档

黄河泥沙公报YELLOW RIVER SEDIMENT BULLETIN2008(呈签稿)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OF MWR前言河流泥沙状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洪减灾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等具有重大影响,并愈来愈受社会关注。

编制《黄河泥沙公报(2008)》(以下简称《公报》)旨在及时报告黄河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年度的径流量、输沙量和其它重要水、沙指标及其变化状况,重要水库与河段的冲淤变化,为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提供宏观基本资料。

《公报》按水文站、水库及主要河段反映本年度(水沙情况为日历年、冲淤变化为施测时间间距)黄河泥沙状况,并列出与多年统计资料的对比。

本《公报》的多年均值资料系列采用1950~2005年,同时考虑1987年以来河道边界条件及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另列有1987~2005年均值(简称87~05均值,下同)。

所涉及高程除小浪底库区为国家85高程基准、巴彦高勒和头道拐站为黄海基面外,其余均为大沽基面。

《公报》的资料来源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有关省(区)的实测数据。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甘肃、陕西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文局、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领导小组组长:廖义伟副组长:薛松贵翟家瑞刘晓燕杨含峡安新代王震宇时明立成员:谷源泽袁东良毕东升赵卫民王玲陈连军姜乃迁项目组项目负责人:牛占陈永奇王怀柏潘启民主要完成人:潘启民赵淑饶胡跃斌陈永奇张丽娜马志瑾许珂艳李东胡玉荣刘炜李中有林来照郭宝群王兵拓自亮范世雄陶海鸿慕明清刘社强李有才李存才曲耀宗王世钧白莉东薛建国邢芳李旭东张玮吉俊峰王玉明张春岚蒋秀华仝春莲罗君毛利强袁华目录前言一、概述 (1)二、径流量与输沙量 (4)三、重要水库冲淤变化 (16)四、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典型断面冲淤状况 (24)五、黄河干流下游河段河道冲淤状况 (29)一、概述本《公报》发布黄河干流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11个重要控制水文站以及洮河红旗、皇甫川皇甫、窟野河温家川、无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泾河张家山、北洛河氵状头、渭河华县、汾河河津、伊洛河黑石关和沁河武陟等11个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见图1)的实测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数据,以反映黄河流域主要水系产沙输沙的基本情况。

2009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

2009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

2009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10年8月目录前言概述................................................. 1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 2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 3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 ................ 4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 5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8水资源质量特点........................................ 10重要水事.............................................. 11附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 16前言《2009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编发,旨在向社会公告2009年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提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依据,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公报》主要包括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水资源质量特点、重要水事七部分。

本《公报》由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编制,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八省(自治区)水利厅和黄委会水文局等为《公报》编制做了大量工作,其所属水质监测单位提供了相应的水质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三门峡水库总体表现为冲刷,总冲刷量为0.608亿m3;潼关 高程与上年度同期相比,汛前略有降低、汛后略有抬高;小浪底水库共淤积泥沙1.567亿m3, 其中干流淤积1.229亿m3,支流淤积0.338亿m3;2009年10月小浪底水库275m高程实测库容 101.6亿m3。
2009年黄河12个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87~05均 值比较,无定河白家川站偏大,其余站偏小;与上年度比较,洮河红旗、渭河咸阳和汾河河津 站基本持平,无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渭河华县和伊洛河黑石关站增大,其余站均减小。 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87~05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上年度比较,无定 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北洛河 头和渭河华县站增大,其余站减小。
《公报》的资料来源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有关省(区)的实测数据。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甘肃、陕西等省(区)水利厅的大 力支持。水利部水文局、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 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黄河泥沙公报
目录
前言
一、概述 ...........................................................................................................1 二、实测径流量与输沙量 ................................................................................3 三、重要水库冲淤变化 .................................................................................. 11 四、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典型断面冲淤状况................................................ 19 五、黄河干流下游河段河道冲淤状况 ...........................................................24
(二)水沙特征值 1、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 2009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特征值及其与上年、87~05均值和多年均值对
张 玮 袁 华 刘志勇 王世钧 李桃英 王玉明 张春岚
仝春莲 李存才 蔡世林 刘都喜 陶海虹 杨利忠 李州英
2
黄河泥沙公报
一、概 述
本《公报》发布2009年黄河干流唐乃亥、兰州、石嘴山、头道拐、龙门、潼关、三门峡、 小浪底、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等12个重要控制水文站以及洮河红旗、皇甫川皇甫、窟野 河温家川、无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泾河张家山、北洛河 头、渭河咸阳和华县、汾河河 津、伊洛河黑石关和沁河武陟等12个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见图1)的实测径流量和悬移质输 沙量数据,以反映黄河流域主要水系产沙输沙的基本情况。同时发布该年度三门峡水库、小 浪底水库、黄河下游河段断面法测算的冲淤量数据、内蒙古河段典型断面的冲淤情况。
领导小组

长: 廖义伟
副 组 长明立

员: 马永来 刘晓岩 袁东良 赵卫民 魏 军 姜乃迁
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 王 玲 王怀柏 潘启民 李胜阳
主要完成人: 潘启民 赵淑饶 胡跃斌 马志瑾 李胜阳 张素平 张丽娜
许珂艳 李 东 李中有 祝 杰 张乐天 王 兵 拓自亮
2009年黄河流域汛期无大的暴雨洪水,干支流水势基本平稳。与多年均值相比,除唐乃亥 站来水偏大外,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量均偏小,来沙量偏小显著。
2009年黄河12个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唐乃亥站偏大,其余 站偏小;与87~05均值比较,唐乃亥、兰州和头道拐站偏大,其余站偏小;与上年相比较,除唐 乃亥站增幅较大以外,其余站变幅较小。年实测输沙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全部偏小;与87~05 均值比较,头道拐站偏大,其余站偏小;与上年度比较,唐乃亥、石嘴山和三门峡站增大,其 余站均减小。
1
黄河泥沙公报 2
二、实测径流量与输沙量
黄河泥沙公报
(一)洪水泥沙 2009年黄河流域汛期无大的暴雨洪水,干支流水势基本平稳。与多年均值相比,除唐乃
亥站来水偏大外,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量均偏小,来沙量偏小显著。黄 河龙门站年径流量比多年均值偏小33%,而输沙量偏小93%,仅0.568亿t;黄河潼关站年径流 量比多年均值偏小41%,而输沙量偏小90%,仅1.12亿t,以上两站实测年输沙量均为有实测 资料以来的最小值。
《公报》按水文站、水库及主要河段反映本年度(水沙情况为日 历年、冲淤变化为施测时间间距)黄河泥沙状况,并列出与多年统计 资料的对比。
本《公报》的多年均值资料系列采用1950~2005年,同时考虑1987 年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以来的影响,另列有1987~2005年均值 (简称87~05均值,下同)。所涉及高程除小浪底库区为国家85高程基 准、巴彦高勒和头道拐站为黄海基面外,其余均为大沽基面。
黄河泥沙公报 29
前言
黄河泥沙公报
河流泥沙状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洪减灾以及流域生态环境 建设的决策等具有重大影响,并愈来愈受社会关注。编制《黄河泥沙 公报(2009)》(以下简称《公报》)旨在及时报告黄河流域干流及 重要支流年度的径流量、输沙量和其它重要水、沙指标及其变化状 况,重要水库与河段的冲淤变化,为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 护研究提供宏观基本资料。
2009年内蒙古河段年最大流量1660m3/s(10月17日,石嘴山站),各站年最高水位均出现 在凌汛期。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黄河下游河道总体表现为冲刷,总冲刷量0.920亿m3。2009年 10月与上年同期相比,黄河下游河段花园口、丁庄、孙口、大田楼和泺口断面中,花园口断面主 槽左移、丁庄断面主槽刷深,其余各断面冲淤变化不大。根据黄河下游引水、引沙资料统计, 2009年黄河下游全年引水量92.51亿m3,引沙量2058.7万t,平均引水含沙量2.23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