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复习表格:《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梳理(表格式记忆) 热

最新复习表格:《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梳理(表格式记忆)  热
最新复习表格:《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梳理(表格式记忆)  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二、东西方的先哲

三、资产阶级政治家

四、无产阶级革命家

五、杰出的科学家

艾宾浩斯记忆法记忆曲线表

艾宾浩斯记忆法记忆曲 线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 以上的8个周期应用于背词法,作为一个大的背词的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单词的效率 背单词就找个小本子窄窄的那种,每页中间对折左边英文右边中文,每天背100个,分5组每组20个,每一个看过留下读音和拼写的印象,基本上5~8分钟一组,全部5组大概看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然后再从第一组再看,每天一百个新的,看过的按记忆周期在第2、4、7、15天重新复习,基本每天进行的300~400个单词,新旧加起来,5.注意事项: a)每天连续背诵2个list,并完成复习任务; b)复习永远比记新词重要,要反复高频率的复习,复习,再复习; c)一天都不能间断,坚持挺过这15天,之后每天都要花大约1小时复习; 6.时间表(*号之后表示复习内容)

第2天list3→4*list1→2*list3→4 第3天list5→6*list3→4*list5→6 第4天list7→8*list1→2*list5→6*list7→8 第5天list9→10*list3→4*list7→8*list9→10 第6天list11→12*list5→6*list9→10*list11→12 第7天list13→14*list7→8*list11→12*list13→14 第8天list15→16*list1→2*list9→10*list13→14*list15→16 第9天list17→18*list3→4*list11→12*list15→16*list17→18第10天list19→20*list5→6*list13→14*list17→18*list19→20第11天list21→22*list7→8*list15→16*list19→20*list21→22第12天list23→24*list9→10*list17→18*list21→22*list23→24第13天*list11→12*list19→20*list23→24 第14天*list13→14*list21→22 第15天*list1→2*list15→16*list23→24 第16天*list3→4*list17→18 第17天*list5→6*list19→20 第18天*list7→8*list21→22 第19天*list9→10*list23→24 第20天*list11→12 第21天*list13→14 第22天*list15→16 第23天*list17→18

最新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表格格式)

高中数学知识汇总 n 个元素集合子集数2)()()U U B C A C B = )U A A = {|x B x ={|U x x A =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原命题:若p 原命题与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互逆;原命题与否命题、逆命题与逆否命逆命题:若q 否命题:若?←??? →一一对应向量OZ 向量OZ 的模叫做复数的模,di +,则首先要进行分母实数化(分母乘以自己的共轭复数),在进行四则运算时,可以把字母,按照实数的四则运算律直接进行运算,并随时把

投影 cos 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2,e 为,x y 轴上 一般表示,a b (0b ≠12(,)(,)x y x y x y x λ=?=a b +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a b c a ++=+a b -的三角形法则。 MN (N M MN x x =-a λ?为向量,0λ>与a 方向相同, 与a 方向相反,a a λ=。(,a x λλ=a )λμ,a a λμλ=+)(b a λλ++( cos ,a b a b a b =?<> 2 a a =,a b a b ≤?。2a x y =+2121y y x ≤+ b a =,()a c a c +=+()()()a b a b a b λλλ==。 与上面的数量积、数乘等具有同样 4.算法、推理与证明 圆的方程 圆心x 2+ y 2= r 2 (0,

6.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

n m 种不同的方法 个元素的组合,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m 11n n a C a b -+1 1++;n n n C C C C 210++++ 8. 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七章 学习的原理与策略 第一节 记忆与遗忘

第一节记忆与遗忘 名词解释:记忆、遗忘 了解有关记忆和遗忘的心理学理论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影响记忆和遗忘的主客观因素 说出几条克服遗忘、增进记忆的策略 记忆和遗忘都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了解记忆和遗忘的基本心理学基础,能够帮助人们增进记忆,减少遗忘。 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影响遗忘的因素 记忆的策略 一、记忆和遗忘的定义 (一)记忆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 (二)遗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二、记忆和遗忘的理论 (一)关于记忆的理论

1.刺激-反应理论克拉克·赫尔(C.Hull)是刺激-反应理论的早期倡导者之一。1943年他在《行为的原理》这本著作中提出,记忆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以学习无意义音节系列表为例,如果Y A V在FID前面反复出现,以后被试看见Y A V就能说出FID。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系,构成了记忆的基础。 2.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记忆看成知觉的继续,认为人们在知觉一个客体后,头脑中会残存着知觉过程的痕迹,叫记忆痕迹。 如一个人注视一个物体,当目光移开后,视觉印象作为一种原始经验的直接复制品,会在人们头脑中继续存在,这就是记忆痕迹。记忆痕迹是知觉经验的复制品,它与知觉具有同样的形态,在时间组织和空间组织的法则上,两者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还认为遗忘可能是由于知觉空间组织一些相同的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记忆痕迹产生影响的结果。 3.信息加工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大脑看成一台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装置。在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感觉存贮器、短时存贮器和长时存贮器等。大脑可以把全部信息用模拟表象、命题表象或符号等形式贮存起来。 从一开始起,韦特墨就与他的两个学生、助手和同事苛勒和考夫卡分享他的观点。可以说,这三个人的观点和理论几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三人都毕业于相林大学,后来又一起成为柏林学派的核心人物。1921年,他们一起在德国创办了《心理学研究》杂志,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他们三人先后都移居美国。 详细了解请查看本课程“学习论篇”第四章第七节 (二)关于遗忘的理论 1.消退理论(decay theory) 根据消退理论的解释,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据认为,这一过程就像拍照后印出来的相片一样,随着时间的延长,相片会逐渐变黄而模糊不清。现在也有人把这种遗忘理论称之为“渐退理论(fadlng theory)”,即认为,不常回想起的或不常使用的信息,往往容易从记忆中失去。 2.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被输入、归类,提取线索就愈益失效。 消退理论把遗忘归结于贮存的失败,而干扰理论则认为遗忘是由于提取失败所致。不少心理学家都相信,许多遗忘是由于干扰,而不是由于消退。有人甚至认为,85%~98%的遗忘变量应归结于干扰,余下的变量才归结于消退。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有人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记忆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记忆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所以建议大家掌握这一规律,帮助自己提高记忆。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时间间隔保持的百分比遗忘的百分比 20分钟58% 42% 1小时44% 56% 8小时36% 64% 1天34% 66% 2天28% 72% 6天25% 75% 31天21% 79%

Excel知识点大全

必修:excel上机考试知识点 一、数据的计算 1、函数法(共四个函数)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SUM——修改参数范围:单击填平均值的单元格——插入——函数——AVERAGE——修改参数范围 :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MAX——修改参数范围:单击填和的单元格——插入——函数——MIN——修改参数范围2、:单击填结果的单元格——输入公式例如:输入“=(B2-C2)*(E2-D2)” 二、:选择参与排序的所有数据——数据——排序——选择主要关 键字(例如按总分排序,关键字则选总分)——选择升序或降 序 三、:单击自动填充柄拖拽鼠标(即在选中的单元格右下角单击鼠 标拖拽) 四、:行标或列标上单击右键 五、右键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小数点精确几位,文本,百分比,字体对齐方式靠下,填充颜色合并居中,内边框和外边框等) 六、:选中数据区域——插入——图表(标题、分类标志、 行列选择、显示值、显示图例)上机主要考的图表有簇 状柱形图、三维饼图、折线图三种。

七、,填充颜色:插入——图片——自选图形——星星—— 在指定位置拖拽 八、:格式——条件格式 九、:在窗口左下脚双击Sheet1改为学生成绩。 十、选中数据区域——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十一、:视图——显示比例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第四节数据信息的加工——计算和排序 一、数据的计算 (一)函数法 1、SUM(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总和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和函数SUM,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或者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求和函数按钮。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中观察求和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2、AVERAGE(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平均数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求平均函数AVERAGE,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选范围:在“函数参数”属性框(如下图所示)中观察求平均数值的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手工修改下图中圈起的位置,将其改为正确的范围,或用鼠标直接在正确的数据区域上拖拽。最后执行“确定”按钮。 3、MAX( ) 定位置:单击要填写计算最大值的单元格。 找函数:选择“插入”菜单中“函数”选项,在“插入函数”属性框中选择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完美版-表格呈现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评价表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 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评价知识要点归纳: 一、角的初步认识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 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得 越大,角就越大。 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①﹤②﹤③ 二、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1、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三、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 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 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 一条直线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3、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 4、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评价

1、 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2、8的乘法口诀 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3、 9的乘法口诀一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 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4、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5、“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6、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量一量,比一比评价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元素周期表38个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8个知识点归纳1、元素定义: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形式的原子存在 形式,如:氢元素的几种形式:H、D(2 1H)、T(3 1 H)、H+、H-。 2、元素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分四层,元素符号在第一层,黑色字体,用拉丁文大写字母表示,当大写字母相同时,加一个小写字母予以区别。 例如:H(氢)、He(氦);C(碳)、Cl(氯)、Ca(钙);N(氮)、Ne(氖)、Na (钠);Al(铝)、Ar(氩)。 3、元素名称: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分四层,元素名称在第二层,黑色字体,大多数元素的名称是由形声字构成,气态非金属的名称有气字头,固态非金属的名称有石头旁,液态非金属用三点水旁(溴),液态金属用水字底(汞),金属的名称都有金字旁,个别的元素的名称不是形声字,例如:氮不读“炎”音。 4、元素分类: (1)按元素所在的周期分类:同周期元素和不同周期元素 同周期元素共同点:电子层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行中,处于左右关系。 不同周期元素不同点:电子层数不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处于同一行中。 (2)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分类:前20号元素或第n号元素 (3)按元素所在的族分类: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第VIII族元素、0族元素 (4)按元素周期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2)分类:金属、非金属、过渡元素 其中金属元素专指主族元素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包括主族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过渡元素是指所有副族金属元素和Ⅷ族金属元素,。 5、元素的特有数值: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在核组成符号中处于元素符号的左下角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内的第一层,位于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呈鲜红色。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元素各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的平均值(见课本P10),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内的第四层,通常保留有效数字4位,数字呈黑色。 6、元素周期表 (1)将化学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数值: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原子序数。 7、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由七行和十八列构成,其中每一行为一个周期,从左到右第8、9、10列合起来为VIII族,其余每一列为一族,所以元素周期表由7个周期和16个族构成。

Excel电子表格基本知识点

Excel电子表格基本知识点(A) Excel 第一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一、基础知识 1、简介:EXCEL是一种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主要用于对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与计算。 2、启动与退出: 3、界而介绍: 标题栏、菜单栏、各种工具栏、编辑栏、行/列标题栏、水平垂直滚动条、编辑区、工作表标签、状态栏 二、基本概念 1、工作薄:一个EXCEL文件就称为一个工作薄,一个工作薄中可以包含若干张工作表。 2、工作表:工作薄中的每一张表格称为工作表,每张工作表都有一个标签,默认为sheet1\sheet2\sheet3来命名(一个工作薄默认为由3个工作表组成)。 3、单元格:工作表的每一个格称为单元格。 4、活动单元格:工作表中带黑色外框的单元格叫活动单元格,也叫当前单元格或激活单元格。 5、单元格区域:由多个单元格组成的矩形区域叫活动单元格区域(也称为表格区域)。 6、行标题:工作表中的每一行行首数字(1、2、3、)称为行标题;一张工作表最多有65536行。 7、列标题:工作表中每一列列首的字母(A、B、C)称为列标题;一张工作表最多有256列。 三、基本操作 1、工作薄操作 (1)新建工作薄:单击“文件”菜单——击“新键”——选择“常用”标签——选择“工作薄”——击“确定”(或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键”按钮)。(2)打开已有工作薄:单击“文件”菜单——击“打开”——选择文件——击“打开”(或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 (3)保存工作薄:单击“文件”菜单——击“保存”——输入工作薄名称——击“保存”(或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4)关闭工作薄: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 (5)切换工作薄:单击任务栏上的工作薄标题按钮 2、工作表操作 (1)插入工作表:右击任一工作表——击“插入”即可。 (2)删除工作表:右击要删除的工作表——击“插入”即可。 (3)重命名工作表:右击要重命名的工作表——击“重命名”——输入工作表名称——回车即可。 (4)移动工作表: A、同一工作薄中:按左键拖动工作表至目标位置即可。 B、不同工作薄中:右击要移动的工作表——击“复制或移动工作表”——在工

Excel电子表格复习题及答案

Excel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Excel 工作表、工作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2. A .一个工作簿可包含无限个工作表 B .一个工作簿可包含有限个工作表 3. C .一个工作表可包含无限个工作簿 D .一个工作表可包含有限个工作簿 4.在Excel 中,Al 单元格设定其数字格式为整数,当输人“33 . 51 ”时,显示为(C)。 5. A . 33 . 51 B . 33 C . 34 D . ERROR 6.Excel 中处理并存储数据的文件叫做(A)。 7. A .工作簿 B .工作表 C .单元格 D .活动单元格 8.在Excel 中,用来计算平均值的函数是(C)。 9. A . Sum B . Count C . Average D . If 10.在单元格中输人12345 . 899 后,在单元格中显示一串“# ”符号,这说明单元格的( C)。 11. A .公式有误 B .数据已经因操作失误而丢失 12. C .显示宽度不够,调整即可 D .格式与类型不匹配,无法显示 13.在Excel 工作表中,可按需拆分窗口,一张工作表最多可拆分为(B)。 14. A . 3 个窗口 B . 4 个窗口 C . 5 个窗口 D. 任意多个窗口 15.下列有关Excel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16. A .Excel 将工作簿中的每一张工作表分别作为一个文件来保存 17. B .在Excel 中,工作表的名称由文件名决定 18. C .Excel 的图表必须与生成该图表的有关数据处于同一张工作表上 19. D .Excel 的一个工作簿中可包含多个工作表 20.在Excel 中,下列图表中柱形图是(A) 21.在Excel 中,排序命令在(B)菜单中。 22. A .工具 B .数据 C .格式 D .编辑 二、填空题 1.在Excel 中将工作簿存盘时,其默认的扩展名是XLS 。 2.在Excel 中除了直接在单元格中编辑内容外,还可以使用编辑栏进行编辑。 3.Excel 提供了高级筛选和自定义筛选两种筛选方式。 4.区域A3:B4,现中共有 4 个单元格。 5.在Excel 中输入纯数字字符串时,为了区别于数值数据,应在数字字符串前加单引号 6.默认情况下,单元格中的文本靠左对齐,数值靠右对齐。 7.在Excel 中,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前,应对数据进行排序操作。 三、判断题 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T) 2.Excel 是一个管理、分析和输出数据的电子表格应用软件。(T) 3.在Excel 中,每个工作表位于第一行第一列单元格的地址都是Al 。(T) 4.在Excel 中,工作表第6 行第2 列单元格应表示为B6 。(T) 5.在单元格中输人公式时,输人的第一个符号是“=”(等号)。(T) 6.区域可以是两个单元格,或者一整行,也可以是整个工作表。(T)

记忆的遗忘规律

记忆的遗忘规律 记忆的遗忘规律大多遗忘出现在学习后一小时之内 遗忘的速度不是恒定的,而是先快后慢,最后逐渐稳定下来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学习材料可按照不同时间间隔安排复习,比如刚学习过的材料下第一次复习放在一两小时后,第二次复习放在一天后,第三次复习放在三天后,以此类推,复习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记忆消退说俗话说,“三天不写手生,三天不练口生。”我们已拥有的技能长时间不用也会消退,记忆也可能是这样。随着时间的延长,记忆留下的痕迹会慢慢消退,如果长时间不再复习就可能完全消失。 遗忘是记忆内容相互干扰所引起的 我们首先学习的内容和最后学习的内容只受到中间内容的干扰,而中间学习的内容同时受到两端的干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中间学习的内容记忆记忆最差,而对两端学习内容记忆最强。 首先为了全面记住所学内容,我们在复习时应尝试从中间部分开始学复习。 通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前后学习材料越是相似,干扰越大,学习效果越差。我们可以把这点发现用于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或者课程表。最佳的学习计划,应该是尽量避免相继学习两类相似的

内容。学习了语文后接着学历史或者学习了数学后接着学习物理,理想的安排应该是在学习语文后学数学或物理,然后再学历史。 遗忘是由于没有可依赖的回忆线索造成的 比如做填空题比做选择题难度大,其实填空题就相当于让我们回忆,而是选择题就相当于让我们辨认,辨认当然比回忆容易的多,因为辨认本身提供的线索明确而丰富,而回忆没有任何线索 利用我们存储和提取的信息形态—奇 我们都有体会,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的多,这也证实了美国著名图论学者哈里的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相关内容可以翻看豫宝在之前推送的文章 利用我们存储的信息形态—新 新奇的、意外的、怪诞的事情,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最长,例如家家都有电视机,如果你到朋友家做客,过一段时间,要问你朋友家中有没有电视,什么样子,你很难回忆起来。如果你去做客时朋友请你坐在电视机上,你会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是因为它不符合逻辑。 利用我们提取的储存方式—联想 一项记忆内容,一旦它与其他多种事物发生特定的联系,就容易记忆。所联想的其他事物犹如一个个钩子,能把记忆的内容钩出来。人的记忆能力多与自由联想有关,联想越丰富,记忆的艺术就越高超。

Excel表格的一些小知识点

Excel表格的一些小知识点 一、让不同类型数据用不同颜色显示 在工资表中,如果想让大于等于2000元的工资总额以“红色”显示,大于等于1500元的工资总额以“蓝色”显示,低于1000元的工资总额以“棕色”显示,其它以“黑色”显示,我们可以这样设置。 1.打开“工资表”工作簿,选中“工资总额”所在列,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命令,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单击第二个方框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大于或等于”选项,在后面的方框中输入数值“2000”。单击“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字体”的“颜色”设置为“红色”。 2.按“添加”按钮,并仿照上面的操作设置好其它条件(大于等于1500,字体设置为“蓝色”;小于1000,字体设置为“棕色”)。 3.设置完成后,按下“确定”按钮。 看看工资表吧,工资总额的数据是不是按你的要求以不同颜色显示出来了。 二、建立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我们常常要将企业的名称输入到表格中,为了保持名称

的一致性,利用“数据有效性”功能建了一个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1.在Sheet2中,将企业名称按类别(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企业”等)分别输入不同列中,建立一个企业名称数据库。 2.选中A列(“工业企业”名称所在列),在“名称”栏内,输入“工业企业”字符后,按“回车”键进行确认。 仿照上面的操作,将B、C……列分别命名为“商业企业”、“个体企业”…… 3.切换到Sheet1中,选中需要输入“企业类别”的列(如C列),执行“数据→有效性”命令,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在“设置”标签中,单击“允许”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序列”选项,在下面的“来源”方框中,输入“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企业”……序列(各元素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确定退出。 再选中需要输入企业名称的列(如D列),再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选中“序列”选项后,在“来源”方框中输入公式:=INDIRECT(C1),确定退出。 4.选中C列任意单元格(如C4),单击右侧下拉按钮,选择相应的“企业类别”填入单元格中。然后选中该单元格对应的D列单元格(如D4),单击下拉按钮,即可从相应类别的企业名称列表中选择需要的企业名称填入该单元格中。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习方法探究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习方法探究 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习方法探究 记忆与遗望的规律 高中三年转瞬即逝,升学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很大,许多同学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抓紧时间”成了教师、父母督促我们学习的口头禅。时间确实必须抓紧,其中的道理无庸赘述,但我觉得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发挥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一条,就是要学会管制自己的意志。无论是听课还是阅读,都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让各种杂念来扰乱自己的思想感情,认真进行思考。我家对门就是歌舞厅,一到夜晚,管弦之声不绝于耳,父母很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学习。但我只要往书桌前一坐,对各种喧嚣之声就可充耳不闻。有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余花了几倍的时间来理解、消化;有的同学自习时心猿意马,几小时过去了,却不知究竟有什么收获,对于这些同学来说,想要把学习搞好,首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学习两小时,比有时漫不经心地学习四小时的效果还显著。

其次,要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这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高考实践的需要。要分秒必争,能够两小时做完的题目决不拖到三小时,宁可把节余下来的一个小时用于休息、娱乐,也不要养成拖拉、疲沓的坏习惯,我在高中准备参加数学竞赛时,自己找了大量的习题做,每次做完,都在练习本上记下花费的时间,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熟练程度,训练自己以适应正式竞赛的时间要求,在我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第一天的竞赛,4 个半小时的题量,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平时练习时特别注意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每次高考时,总有考生感到时间不够用,因而,加强解题速度方面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还有,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要搞简单的重复、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简单的习题上,不要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而应抓住重点、难点、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正确认识记忆与遗忘的规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阶段,英语单词、古代汉语、数理化公式、定理等等,很多东西都需要熟记。

Excel中所学知识点的总结

Excel中所学知识点的总结 Excel知识点一: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Excel文件是一个工作簿(Book1.xls),一个工作簿默认包括3张工作表,一个工作表包括65536(行)*256(列)个单元格,多个连续的单元格组成了单元格区域。 2.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 3.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选取配合Shift键和Ctrl键。 4.输入数据时,文本型数据默认左对齐,数值型数据默认右对齐(数值型数据变为文本型数据加英文状态下单引号“’”,分数输入前加“0”),日期型数据用分隔线(—/)分开。 6.工作表的格式化:(1)格式|单元格(2)选中|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 7.表格的制作:格式|单元格|边框。 8.数据区域的条件格式:格式|条件格式。 9.行、列的插入、删除、高度、宽度的调整(出现 表示列宽过小,应适当加宽列宽)。 Excel知识点二:公式和函数的应用(难点) 1.公式的使用:+—*/()。 2.函数的使用:Sumaveragemaxminifandorcountcountif。 3.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前需先输入“=”,要熟练掌握if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嵌套。 4.条件格式的应用(“格式”菜单/“条件格式”,并掌握删除条件的方法)。

Excel知识点三:图表应用 用图表来表示数据以及对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需注意以下问题: 1.插入图表之前需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数据源。 2.掌握对图表各部分进行格式化设置(双击要修改部分,数值轴 刻度的修改) 3.掌握如何修改图表中的错误项的方法。(图表区内单击右键) Excel知识点四:数据分析(难点) (一)数据排序 1.简单排序 适用于排序关键字唯一的情况。 ※提示:只需选中关键字所在列的任意单元格进行排序,不要选中整列进行排序。 2.复杂排序 排序关键字不唯一时可使用该种排序方法。 3.取消排序 (二)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1)筛选前需将光标定位到数据表中的单元格上。 (2)筛选后,筛选关键字的下拉箭头为蓝色。 (3)取消筛选: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使其前面“√” 号消失)。 2.高级筛选

作文:记忆与遗忘

记忆与遗忘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每个人的无数个记忆组成的,但其实,人生是由记忆和遗忘两部分组成的。一个人,记得以前的种种,才会在每天早上醒来知道自己是谁,如果像有部电影里说的(好像叫《初恋50次》),一个人每天早上醒来都不再记得以前发生的事情,或者只记得很少一部分,那这样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设想一下:当一个怀揣春梦的少女在某天要和情人约会的早上醒来,一照镜子,却看见一个已近暮年的老妇!这样的场景足以使任何一个正常人发疯!但是,人同时又不能记得所有以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总会有些事情被遗忘。我们总是相信,我们记得的都是些重要的事,而我们遗忘的应该都是些鸡毛蒜皮、不足为虑的小事。但是,只有天知道上帝给我们设计了怎样的遗忘机制,让我们得以在不经意间、刻骨铭心间穿梭以及继续我们的人生。会不会,那些被我们遗忘了的,才是真正构成了今天的我们的东西?但是,我们已经无从回忆了,已经想不起当初在无数个抉择之间的徘徊了,记不起当初我们为之悲伤或快乐的缘由了,只留下了结果,那些结果使我们相信我们曾经经历一些事,并且坚信那些事情已经永远篆刻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想要想起的时候,随时可以翻阅。但是当有一天,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一些从前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明白,我们把我们的记忆给丢了...我们,老了... 于是,我们痛悔着,憎恨那种叫做“遗忘”的东西。但其实,“遗忘”正是最好的人生润滑剂。所有的事情,人只有在当下才会感受所有的快乐与悲伤、愤怒与激昂这样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变成人生得以前进的推动力,于是,我们一件事、一件事的经历着,在经历下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自觉的把我们以前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其中(教训其实也是成功经验,成功教你避免再次危险的经验),而却会把一些其他无用的体验摒弃或忘却,因为我们潜意识地知道:如果我们一直记得所有的事,挑不出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那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你看,其实是我们自己选择了遗忘!人们总是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纵使你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时间,可以平复一切,因为,我们会遗忘。忘了那些引起你痛彻心扉的原因,就不会再心碎;忘了你曾经为什么执着,就不会再偏执;忘了那快要淹没你的狂喜,我们会回复理智;忘了那似乎永远沉寂的黑暗,我们还会祈望光明来临... 于是,我们在记忆与遗忘间成就自我,于是,生活得以继续。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识点及专题复习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大概是:由强到弱铯最强然后是稀土、钡、铷、再然后是钾〉钙〉钠〉镁〉铝〉铍〉锰〉锌〉铁〉钴〉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符号式为(从钾至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初中生应该掌握的··)。 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 (2)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 (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H2,其余金属则不能。 2.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 (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只生成二价亚铁盐。 (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还有要知道:金属只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且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 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注意:必须是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溶液,其他不可以反应,如: Cu+AgCO3≠ (Cu>Ag,但AgCO3不溶于水)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u + 2AgCl == 2Ag + CuCl2 B、Zn + 2AgNO3 == 2Ag +Zn(NO3)2 C、2Na + CuSO4== Cu + Na2SO4 D、2Fe +3CuCl2==2FeCl3 + 3Cu 2、将锌片投入下列盐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MgCl2 B、CuCl2 C、Ag(NO3)2 D、KCl 3、下列物质可以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是( ) A、Fe2(SO4)3 B、CuCl2 C、AgNO3 D、Al2(SO4)3 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到足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该金属是( )A、Fe B、Cu C、Ag 5、向CuCl2、ZnCl2、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A、ZnCl2、HCl B、FeCl2、CuCl2 C、CuCl2、HCl D、ZnCl2、FeCl2 6、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Zn (B)Mg (C)Fe (D)Cu 7、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的锌粉和氧化铜(其他的成分不跟酸反应),这些废与废盐酸接触时会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让铁粉有剩余,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Fe2+ 、Cu2+ B、Cu2+、H+ C、Zn2+、Fe2+ D、Zn2+、H+

电子表格练习知识点

电子表格练习知识点 1、计算、建立图表(设置图标标题、坐标轴标题)、更改工作表名称; 2、计算、建立图表、设置图表格式、更改工作表名称; 3、计算、更改工作表名称、高级筛选; 4、计算、自动筛选、排序、更改工作表名称; 5、计算、设置颜色、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6、计算、设置颜色、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7、计算、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8、计算、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9、计算、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10、计算、利用函数计算最高值(MAX)、最低值(MIN),设置表格样式、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11、计算、利用函数(if)计算填充备注信息、设置表格样式、排序、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12、计算、利用函数(rank)排名、排序、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13、计算、建立图表、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14、计算、利用函数(countif)计算男女生人数、利用函数(sumif)分别求总成绩、排序、分类汇总、更改工作表的名称; 15、计算、设置条件格式、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16、计算、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17、计算、利用函数(rank)排名、设置表格样式、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18、计算、利用函数(rank)排名、函数(if)填写备注信息、排序、分类汇总、更改工作表名称; 19、计算、利用函数(max)计算最高值、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排序、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20、计算、利用函数(if)填写备注信息、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排序、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21、计算、利用函数(mode)计算现工资和调薪后的工资的普遍工资、设置表格样式、建立图表、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22、计算、利用函数(countif)统计人数、建立图表、建立数据透视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23、计算、利用函数(countif)统计人数、建立图表、建立数据透视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24、计算、利用函数(if)填充备注信息、建立图表、排序、高级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25、计算、利用函数(max)计算最大值、建立图表、排序、高级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26、输入数据、计算、建立图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27、计算、建立图表、排序、分类汇总、更改工作表名称; 28、计算、建立图表、排序、高级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29、计算、利用函数(rank)排名、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30、计算、利用函数(countif)统计人数、建立图表、建立数据透视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31、计算、建立图表、排序、分类汇总、更改工作表名称; 32、计算、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排序、分类汇总、更改工作表名称; 33、计算、利用函数(if)填充备注信息、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建立数据透视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34、计算、利用函数(if)填充备注信息、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建立数据透视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35、计算、利用函数(max)求最大值、设置表格样式、建立图表、排序、分类汇总、更改工作表名称; 36、计算、设置表格样式、建立图表、排序、高级筛选、更改工作名称; 37、计算、设置条件格式、利用函数(rank)排名、建立图表、建立数据透视表、更改工作表名称; 38、计算、设置表格样式、建立图表、高级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39、计算、设置单元格式样式、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40、计算、利用函数(rank)排名、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41、计算、利用函数(if)填充备注信息、设置单元格格式、、设置条件格式、建立图表、自动筛选、更改工作表名称;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图、表等) 人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方法:图文结合;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要求:一定要抓住重点、熟悉教材。 作为一个中学生必须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种顽强的拼搏意志,一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七年级上 1.1生物的主要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②生物能进行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④生物能对作出⑤生物能生长和⑥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1.2生物圈: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也称全球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园)。如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的高度,向下深入左右的深处,为的圈层,包括、、。 动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和,还有适宜的和一定的。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一类,如、、、等;另一类是(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关系、关系、关系等)。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和。生物适应性是。同时,生物对环境是有的,通过自己的不断和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生物;生物环境,生物又影响。生物与环境是一个。 1.3生态系统:是指、。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 A.下图为某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形成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中部分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包括:、、), 和部分(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如,等等。 (2)图中[①] ,主要指;能通过制造(释放),不 仅养活了自身,还为的生存提供。 (3)图中[④] ,主要指和(能利用而获得能量),将死动植 物的残体的分解成,归还土壤,供重新利用,保证自然界中 物质循环。 (4)图中标号②③是指,地以为食。 B.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以“→”标好未连好的食物链) (1)食物链:是指和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的关系,而这样形 成的。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彼此 而形成。生态系统中的、沿着和 流动的。如果DDT化学药剂喷洒在草上,则在图中各生物中,的体内DDT的含 量最高。 (2)此图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为:;能量和物质传递中,损失最多的一条是:。 (3)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有:。 (4)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若狐、鹰受到保护,的数量会明显增加,而的数量会减少。 (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和是相对平衡的状态。其特点:平衡是。 1.4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 、、、等。(知道它们的特点、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