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双轨制
双轨制

双轨制一、中国经济双轨制的理论涵义一个人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或者市场经济体制都叫单轨制。
而“双轨制”追根溯源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特殊产物,这一构想产生于1986年的“莫干山会议”,是指官方继续保持价格管制的同时,在国有经济体之外允许市场自行定价。
中国实施“双轨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由计划“单轨制”向市场化“单轨制”过渡,最终建立起市场化“单轨制”的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双轨制是中国在由计划经济的“单轨制”向市场经济“单轨制”过渡时期的过渡产物。
上个世纪的1992年在中国政府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后,双轨制是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有现象或者产物,曾经普遍存在于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价格双轨制、养老金双轨制、户籍管理双轨制、企业资源配置双轨制、资源税收双轨制等等。
特别是价格双轨制,改革方向是放弃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
改革的方法是实行以“放”为主的价格双轨制,先将计划额度固定下来不再扩大,全部放开计划外产品的价格控制,即承认计划外产品交易价格的合理性,然后逐步减少计划内产品商品牌价交易范围,直到建立完全的市场化价格体制。
它是以现代主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构建出来的体制转轨方式。
其中,放开市场增量、缩减计划存量的思路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先例,应该说是一个创见。
此后数年间,中国经济改革在价格改革的带动下向纵深推进,“双轨制”成为许多领域的改革途径。
二、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商品在国家的计划经济指标内有一种价格,在计划经济指标外另有一种由市场供需机制调节的价格,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模式。
“价格双轨制”是指生产资料的价格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企业在国家计划生产任务之内生产的产品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内”价格出售,超出计划生产任务之外的部分可以按照“计划外”的市场价格进行出售。
同一商品中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
双轨制带来的弊端及解决方案

但是,中国传媒业的经营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企业化”,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实 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才逐步开始的。 1996年,把报刊经营管理列入第三产业,成为 我国报刊进入产业化改革阶段的一个标志。中国 传媒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运 作的大门就此敞开了。 这种企业化管理方式强调新闻单位属于事 业单位的性质不变,但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 经营收入一部分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和生产技术设 备,另一部分则用于提高职工福利。
因为以前中国电视最主要的客户是政府, 因为以前中国电视最主要的客户是政府,以前是官办电 视,所有的钱都是政府给的,所以你的新闻,你所有的东西 所有的钱都是政府给的,所以你的新闻, 都应该是政府来控制的。 都应该是政府来控制的。今天的电视台一方面利用政府的权 利实行垄断,但同时又利用商业的手段赚到了钱, 利实行垄断,但同时又利用商业的手段赚到了钱,它得到了 这样一个好处,反过来, 这样一个好处,反过来,因为这样一个背景它也受到了一些 影响,比如说它不彻底的市场化。所以说这是一体两面的, 影响,比如说它不彻底的市场化。所以说这是一体两面的, 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如果变成了牌照制,部分 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如果变成了牌照制, 的商业电视电视台发牌照,通过发牌照设立一些限制, 的商业电视电视台发牌照,通过发牌照设立一些限制,允许 一些资本进入,这样可以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产业化, 一些资本进入,这样可以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产业化,政府 用它的钱去做公营电视台,去维护国家的利益。一些品位高、 用它的钱去做公营电视台,去维护国家的利益。一些品位高、 收视率差的,你要允许它存活,因为这是你要的东西, 收视率差的,你要允许它存活,因为这是你要的东西,比如 说读书节目。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就是那收视率去要求,所以 说读书节目。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就是那收视率去要求, 很多像《读书》这样的节目就不能存活。 很多像《读书》这样的节目就不能存活。 ——梁冬 梁冬
汇率双轨制通俗理解

汇率双轨制通俗理解
汇率双轨制是指一个国家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来进行货币之间的兑换。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采用了汇率双轨制来管理外汇市场。
具体来说,中国实行的汇率双轨制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也可以称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官方汇率指定的是中国政府认为合理的汇率,这种汇率通常比市场汇率略低,对外汇的管理具有干预和参考的作用。
官方汇率体现了中央银行对自己货币供求状况的评估,以及国家间贸易的利益和政策考虑。
市场汇率也称为自由汇率,是市场上由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的价格。
在国内市场汇率的交易中,汇率常被误解为是经过央行干预的定价。
但实际上,这种汇率是由市场参与者根据新闻、国际贸易数据和其他因素来决定的,并且受到外汇市场中的各种因素和因素变化的影响。
汇率双轨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外汇交易,防止经济体负担高昂的贸易赤字。
同时,汇率双轨制提供了一种逐步改变系统的途径,使政府和市场逐步适应汇率改革举措。
虽然汇率双轨制已经成为了中国外汇管理的标志,但也存在着缺点和问题。
一方面,制约外汇市场的干预,使得市场失去独立性。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管理对于资本出境和非正常的外汇交易,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总之,汇率双轨制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排除有必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动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改进和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中双轨制的利弊分析

2015年16期总第791期经济体制改革中双轨制的利弊分析■南亚丹山西财经大学摘要:双轨制虽然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必然选择,推动了经济改革进程及市场化形成,但是双轨制本身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弊端,而随着双轨制向不同领域的渗透,研究双轨制对经济的影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特征———经济双轨制产生的背景,及中国双轨制经济的不同层面,着重研究我国的双轨制存在的促进作用及其弊端。
关键词:经济体制;双轨制;价格改革随着社会状态逐步恢复到和平时期,计划经济的弊端则渐渐凸显出来。
这种比较单一僵化的由政府计划确定生产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从政府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
正如樊纲所述,中国市场体系发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双轨过渡,即先在旧体制的外围发展新体制,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改革的震荡或避免出现任何震荡。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从资源配置的计划者转变为市场合格的监管者,从而使得经济体制退出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状态。
目前,双轨制已经构成工具意义上的积极手段与价值意义上的消极状态的困局,双轨制产生于经济改革,还需要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从而反过来破解这一困局。
一、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经济体制改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式改革,这种改革从经济问题改革的核心出发,对经济体制进行一次彻底性的改革;一种是渐进式改革,它是由表及里的、渐进性的变化,从经济行为制度到运行制度,从而再到产权制度的改革。
中国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经济情况,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进程。
双轨制则是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个基本路径特征,它表现为在经济中政府计划和市场经济同时存在的经济运行制度。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从企业生产角度来讲,首先政府向企业下达计划任务,包括确定企业的生产任务以及目标,企业只有生产超过计划任务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交易。
双轨制产生的原因及优缺点

双轨制的地方政府体制产生的原因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一、双轨制产生的原因双轨制是中国政府在“增量改革”阶段为改革价格体系而采用的一种过渡性定价方案。
双轨制的形成是总结前段实践经验的必然结论,是调和多方利益后的博弈均衡结果。
首先就政府方面来看,在计划经济体系运行了近三十年的中国,计划经济思维已经“深入人心”。
此时若要打破传统,引入市场体系,则有可能剥夺部分官员的权力,由此会给改革带来巨大的阻力。
而双轨制的实施不仅不会将各级官员的权力一夜之间剥夺,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获利空间(利用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的价格差获利)。
因此官员不仅不会反对双轨制,还会积极推动它的实施。
其次从企业和居民来看,虽然他们可能会对由双轨制引发的腐败和投机行为不满,但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双轨制给他们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空间和更多获利的可能(比如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获得了要素供给来源及产品销售渠道),从而他们也会支持而不是反对双轨制的推行。
二、双轨制的优点(一)双轨制使微观个体(企业和个人)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时间去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市场价格配置资源的方式。
制度变迁本身是一种“破坏性的建设”,剧烈的制度变革可能只有破坏而没有建设。
前苏联的剧烈政治和经济变革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二)双轨制为大部分既得利益群体(如政府官员)创造了一个寻租空间(通过价格差获利),使他们不至于因改革而失去自己原有的利益,从而得到了大部分当权者的支持,减少了改革的政治阻力。
(三)计划轨保证了国有部门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原有计划产量的执行。
而在市场轨上,通过引入非国有部门和国有部门进行竞争,既增加了产量,又逐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从而在不破坏原有国有部门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竞争性因素(以及发挥了非国有部门的示范效应)。
三、双轨制的缺点时至今日,双轨制虽然已经不再是主要机制(尤其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上),但其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并轨有哪些弊端

养⽼保险双轨制的并轨有哪些弊端养⽼保险双轨制是指不同⽤⼯性质的⼈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制度。
养⽼保险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开放的不断深⼊,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也不同,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低两三倍。
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的分配不公,导致养⽼⾦差距悬殊,因此消除双轨制,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保险制度的并轨与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中国的退休改⾰从1992年开始,实⾏的是养⽼保险双轨制的退休制度。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养⽼保险双轨制已历经⼆⼗多年的庇护,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意识的普及,双轨制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已不能被⼤众所接受。
在进⼀步提⾼企业职⼯养⽼⾦发放⽔平的同时,将公务员纳⼊社会保险范围,实⾏与企业职⼯相同的社会养⽼保险体系,确保公务员和企业职⼯在养⽼⾦的缴纳、享受上实⾏相同的制度,使养⽼保险双轨制⾛向并轨。
⼀、养⽼保险双轨制的由来我国养⽼保险制度建⽴于⼆⼗世纪五⼗年代,当时主要针对城镇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员,⽽这两者的养⽼保险制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都是由国家和单位承担⼤部分养⽼责任。
⾃⼆⼗世纪⼋⼗年代起,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减轻企业负担,我国开始对养⽼保险制度进⾏改⾰,城镇职⼯养⽼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制度经历了⼏次分分合合,最终城镇职⼯养⽼保险改为国家,企业和个⼈三⽅负担缴费的模式,即部分积累制的养⽼保险模式,也称通胀结合的制度。
⽽公务员和参公⼈员的养⽼保险制度仍然沿袭上世纪五⼗年代建⽴起来的退休制度,国家承担养⽼责任,只要符合退离休条件,就可以从单位即国家财政中领取养⽼⾦待遇。
⼆、养⽼保险双轨制的两种模式中国现⾏的养⽼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员和城镇企业职⼯两⼤类⼈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保险模式,享受不同⽔平养⽼⾦待遇的养⽼保险制度。
双轨制的名词解释(一)

双轨制的名词解释(一)
双轨制的名词解释
1.什么是双轨制?
双轨制是指在某个领域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制度或标准。
2.相关名词解释
•双轨制经济双轨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存在两种货币并行流通的经济形式。
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双轨制经济,人民币和外汇券并存,外汇券用于购买进口商品,人民币用于国内交易。
•双轨制教育双轨制教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存在两个教育体系并行的教育制度。
例如,中国在一些地区实行了双轨制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并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路径。
•双轨制医疗双轨制医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存在两个医疗体系并行的医疗制度。
例如,一些国家在公立医疗系统之外还设立了私立医疗系统,使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医疗服务。
•双轨制舆论双轨制舆论是指在媒体传播领域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舆论传播体系。
例如,一些国家的媒
体存在官方控制的媒体和独立媒体并存,官方媒体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独立媒体提供多元声音和反对观点。
3.总结
双轨制是指在某个领域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制度或标准。
在经济、教育、医疗和舆论等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双轨制的存在。
双轨制的实行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我国经济转轨中的“双轨制”特征及对策研究

我国经济转轨中的“双轨制”特征及对策研究胡海龙;宋剑奇【摘要】At present, dual-track system i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is to be defined by three levels:contents,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began with pricing dual-track system, and finally transformed Chinese economy into double- track state of mechanism and system. It started and pushed the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and boosted the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as well as it resulted in problems of corruption, rent-seeking, loss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welfare. Based on evolutionary rationalism and open market environ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double-edged sword about dual-track system dilemma, construction of law is the system guarantee to crack the double- track system;the way to getting rid of dual- track system is to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and 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economic growth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to crack and double- track system.%目前,我国经济中的双轨制在理论分析上体现为体系、机制和体制三层涵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养老金双轨制小论文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内,存在着独有的双轨制度,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竟然如此明显,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度这样的分配不公在其他各国中是十分罕见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相差甚远,虽然自05年元,“双轨模式”?从总体上说退休养老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想事成经济转型的特殊产物,企业先实现了社会化,而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并没有随着是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政府人员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受益者,退休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特权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
精心整理
另一方面,中国的养老金不是完全用来过日子的,还要用于老年时的医疗开支,如得了大病有自付的部分。
从这个角度讲,其实事业单位也不高,也就三四千块钱一个月,过日子外要预留医疗费用的话,这其实也并不高。
如果要简单处理这个问题,那就还是要继续把企业职工养老金往上提,而不是把事业单位的往下拉。
事业单位里有将近3000万的教师和1000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