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上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

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

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在我国,劳动合同补偿金的计算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的。

劳动合同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依法应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

那么,劳动合同补偿金怎么算呢?本文将从劳动合同补偿金的计算标准、计算方式、特殊情形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劳动合同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如下:1.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3.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其中,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劳动合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劳动合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工作年限的计算以实际工作时间为依据,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

2. 确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的月平均工资。

月平均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具体数额可参考劳动者工资条或工资银行流水。

3. 根据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计算劳动合同补偿金。

计算公式为:劳动合同补偿金 = 工作年限× 月平均工资。

4. 计算出的劳动合同补偿金数额,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上限和下限。

具体标准可参考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平均工资标准。

三、特殊情形的劳动合同补偿金计算1.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数额为经济补偿的二倍。

2. 劳动者因工伤亡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 女性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女性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并按照法律规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劳务合同赔偿金计算公式

劳务合同赔偿金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劳务合同赔偿金 = 经济补偿金× (1 + 赔偿倍数)其中:1. 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如下:(1)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的最高不超过12年。

2. 赔偿倍数: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如下:(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2)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重大损害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4倍。

(3)用人单位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1倍。

二、特殊情况下的赔偿金计算1.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或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1倍。

2.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1倍。

3. 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1倍。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支付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与基数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与基数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与基数中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主要根据劳动者在就业单位工作的年限以及其月工资作为基数进行计算。

具体内容如下:1.基本经济补偿金在中国,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补偿金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基本经济补偿金和浮动经济补偿金。

首先,计算基本经济补偿金的公式为:基本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工龄×最后一个月月平均工资×1其中,本单位工龄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在当雇佣单位工作的年限,最后一个月月平均工资为劳动者在最后一个月所得的工资的平均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基本经济补偿金时,年限的计算规则如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满一年的,算一年;不满一年且满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满一年的,算一年;在单位工作不满一年且未满一年的,按实际工期计算。

2.浮动经济补偿金基本经济补偿金之外,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期间的连续工龄,还可以计算浮动经济补偿金。

其计算公式为:浮动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工龄×最后一个月月平均工资×0.5与基本经济补偿金一样,浮动经济补偿金的年限计算规则也与上述相同。

3.其他因素除了基本经济补偿金和浮动经济补偿金外,劳动法还规定了一些其他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金:-违法解雇:劳动者被解雇且雇主违法的,除了基本补偿金和浮动补偿金外,还有赔偿金。

-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合同期满后不续签的,只需要支付基本经济补偿金,不需要支付浮动经济补偿金。

总结起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经济补偿金和浮动经济补偿金。

其基数是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的本单位工龄以及最后一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计算方法和基数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是以中国劳动法为例的介绍。

2023年劳动法规定的员工解雇赔偿标准

2023年劳动法规定的员工解雇赔偿标准

2023年劳动法规定的员工解雇赔偿标准一、经济补偿计算公式员工的经济补偿按以下公式计算:经济补偿 = 员工月平均工资 ×工作年限其中,员工月平均工资是指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内的平均工资。

二、工作年限的计算工作年限的计算以实际工作时间为依据,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超过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

三、特殊情况的经济补偿1. 员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员工工资的30%支付经济补偿。

2. 员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员工工资的60%支付经济补偿。

3. 用人单位因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员工经济补偿。

四、赔偿标准的适用1.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2.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

五、计算经济补偿的注意事项1. 员工月平均工资的计算不包括加班费、奖金、津贴、补帖等非固定工资收入。

2. 员工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内的工资收入应当据实计算,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通知员工,并支付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作为通知金。

以上是2023年劳动法规定的员工解雇赔偿标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标准和计算方法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标准和计算方法

经济补偿⾦和赔偿⾦的标准和计算⽅法⽤⼈单位应当向劳动者⽀付经济补偿的情形(1)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2)⽤⼈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致解除劳动合同的;(3)⽤⼈单位⾮过失性辞退劳动者;(4)⽤⼈单位依法裁员;(5)劳动合同到期终⽌(备注:⽤⼈单位维持或者提⾼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除外);(6)特殊情形下⽤⼈单位停⽌经营⽽导致劳动合同终⽌;(7)法律、⾏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单位应当向劳动者赔偿⾦的情形在《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之外,⽤⼈单位单⽅⾯解除或终⽌劳动合同的,也就是说,⽤⼈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的(即“违法终⽌或解除”),劳动者可以选择:(1)要求继续履⾏劳动合同;(2)不要求继续履⾏劳动合同,直接要求⽤⼈单位⽀付赔偿⾦。

当⽤⼈单位违法终⽌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如果选择继续履⾏劳动合同的,⽆权再要求⽤⼈单位向其⽀付赔偿⾦。

但是在劳动合同客观上不能继续履⾏的情况下,则仲裁员或法官可以裁决⽤⼈单位⽀付赔偿⾦。

⼆、计算标准1、经济补偿⾦的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作年限,每满⼀年按1个⽉⼯资的标准向劳动者⽀付。

6个⽉以上不满1年的,按⼀年计算; 不满6个⽉的,⽀付半个⽉⼯资的经济补偿(备注:⽉⼯资是指企业正常⽣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前12个⽉的平均⼯资)。

另外,当劳动者⽉⼯资⾼于⽤⼈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平均⼯资3倍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平均⼯资3倍的数额⽀付,⽀付年限最⾼不超过12年。

计算公式:经济补偿⾦=基数×补偿年限2、赔偿⾦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单位违法解除或终⽌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的,⽤⼈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倍向劳动者⽀付赔偿⾦。

计算公式:赔偿⾦=经济补偿⾦×2。

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是什么,都有哪些?

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是什么,都有哪些?

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是什么,都有哪些?1、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工作年限×劳动者解约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数额。

2、经济补偿金=2008年1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不超过12×劳动者解约之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数额+2008年1月1日后的工作年限,不超过12×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近几年,工作生活中的经济补偿金问题备受关注,大多数人都对经济补偿金的发放数额持有怀疑态度。

那么经济补偿金计算公式是什么,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的四个公式一、第一种情形无论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还是依据以前的规定,均无封顶情形的。

具体来说就是劳动者解约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不超过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而解约原因属于“医疗期满解除”、“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约”、“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破产、解散或者被撤销”的。

此种情形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本单位工作年限×劳动者解约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数额。

二、第二种情形无论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还是依据以前的规定,均有封顶情形的。

具体来说就是劳动者解约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而解约原因属于“协商一致解约”、“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致使劳动者解约”、“未按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致使劳动者解约”、“不能胜任工作解约”的。

此种情形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2008年1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不超过12×劳动者解约之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数额+2008年1月1日后的工作年限,不超过12×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三、第三种情形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无封顶情形,但依据以前的规定存在“12个月工资”这一封顶情形的。

具体说来就是劳动者解约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不超过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而解约原因属于“协商一致解约”、“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致使劳动者解约”、“未按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致使劳动者解约”、“不能胜任工作解约”这几种情形的。

劳动合同赔偿金额模板计算

劳动合同赔偿金额模板计算

一、引言劳动合同赔偿金额的计算是劳动争议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以下是一份劳动合同赔偿金额的计算模板,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

二、计算模板1. 经济补偿金计算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为:经济补偿金 =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月工资)其中:(1)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自劳动者入职之日起至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止的年限。

(2)月工资: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月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月工资 = (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 12)注意: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 经济补偿金基数计算(1)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满1年不满10年的,经济补偿金的基数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乘以月工资。

(2)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经济补偿金的基数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乘以月工资,再加上1000元。

(3)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满20年的,经济补偿金的基数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乘以月工资,再加上2000元。

3. 经济补偿金总额计算经济补偿金总额 = 经济补偿金基数× 1.5(不满6个月的按6个月计算,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4. 经济补偿金额外支付(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赔偿的,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当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赔偿金 = 经济补偿金× 2(2)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加班费等,劳动者要求赔偿的,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赔偿金 = (工资、加班费等总额 - 已支付金额)× 2三、注意事项1.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和月工资进行计算。

(2)计算月工资时,应按照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劳动合同纠纷赔偿额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纠纷赔偿额怎么计算

一、劳动合同纠纷赔偿额怎么计算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1
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
二、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找谁投诉
1、协商不成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主张支付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
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请求大队解决;
4、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仲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上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一)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已经在上一章的第一(一)、(二)部分内容中作了具体说明。

由于这些情形下,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因此,这里予以集中说明。

[经济补偿金=月工资X月份数c根据工作年限换算)注:月工资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该劳动者的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对于上述公式的应用,应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计算经济补偿中的工作年限。

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应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

如果劳动者连续为同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但先后签订了几份劳动合同的,工作年限应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

如劳动者甲自2008年在某企业工作,期间劳动合同一年一签,一直工作到2012年。

最后一份劳动合同期满后终止,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时,计算的工作年限应从2008年算起,共四年。

如果劳动者为同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多年,但间隔了一段时间,也先后签订了几份劳动合同,工作年限原则上应从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已经支付经济补偿的除外。

总之,本条“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的规定,不能理解为连续几个合同的最后一个合同期限。

“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原则上应连续计算。

当然,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用人单位利用短期劳动合同长期用工的现象将会减少,这主要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个措施,一是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是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用人单位也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原劳动部1996年《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33号)中规定,对于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兼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

另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三款的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卜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例如:劳动者工作一年又六个月,经济补偿为二个月的工资;如果劳动者工作一年又五个月的,经济补偿为一个半月的工资;如果劳动者工作五个月的,经济补偿为半个月的工资。

第三,计算基数。

计算经济补偿时,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其中,“一个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算,平均工资的计算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定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第四,计算封顶。

经济补偿的计算有一个上限。

劳动合同法从工作年限和月工资基数两个方面作了限制,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假设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3000元,劳动者甲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是9000一下的,那么其经济补偿的计算按照其实际的工资水平和工作年限计算;如果其平均工资超过9000元的,则仍按照9000元计算,计算年限按照其实际工作年限计算,但最高为十二年。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赔偿金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的情形和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的情形两大类,具体情况已在上一章第一(三)部分作了说明。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继续履行的,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因为,该条规定赔偿金的目的是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也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赔偿,、如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继续履行,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则可以鼓励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继续履行合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本公式,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其计算方法是在按照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因此,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计算标准、计关于计算基数、工作年限的计算等适用,关于计算封顶,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假设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劳动者甲在解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6000元,工作年限是2年,那么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其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6000元/月个月×2:24000元;如果其平均工资为10000元的,工作年限13年,则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其劳动合同的赔偿金=9000元/月×12个月×2:216000元。

2.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的赔偿金。

见下一部分“(三)其他”中的说明o)(三)其他四)部分详细列举了有关的赔偿金项目,但由于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去》等有关赔偿问题的具体规定已经列入围,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尚未颁布修订后的,这些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方式还不能确定。

下一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相关金额的计算方法,具有说明了请读者务必注意。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月工资×月份数c根据工作年限换算二]注:换算方法: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换算为一个月;超过12年的,按12年换算;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换算。

一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过十二个月。

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11条规定:“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张明原在某化工厂工作,在工作的第5年时,因单位进行改,需要分流部分职工,而张明本人也正希望换一份工作,遂与单位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适当的经济补偿o(注:明工作期间的月工资是1500元o)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如下:张的工作年限是5年,月工资为1500元,所以该化工厂应当支付张明经济补偿金的数额为:按工作年限换算的月份数×月工资51500元= 7500元。

2、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工资×月份数(根据工(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一注:患重病和绝症的应当增加医疗补助费。

患重病的增加部很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100%。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6条规定:“动者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I1条规定:“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王庆从1991年起,开始在某市某建筑公司当建筑工人,2003年春节期间,由于在一次探亲时饮酒过多,在骑自行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滚到路边的坑中,导致严重的颈椎骨折,由于没能及时治疗,最后导致上半身瘫痪。

由于王庆所在的建筑公司主要是建筑工人,经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王庆已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其他工作。

故此,该建筑公司决定解除与王庆之间的劳动合同,并支付王庆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补助费。

王庆在医院住院治疗共有10个月;王庆2002年的月工资是2000元。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如下:王某的工作年限是11年,月工资为2000元,该建筑公司应当支付王庆的经济补偿金的数额是:按工作年限换算的月份数×月工资+医疗补助费=11×2000元+10×2000元=42000元。

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尝金=月工资×月份数(根据工作年限方法: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换算为一个月;超过12年换算。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7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